微生物复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革兰氏阳性菌: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芽孢杆菌属(Bacillus),解糖嗜热棱状芽孢杆菌(C.thermosaccharolyticum),腐败梭状芽孢杆菌(C.putrefaciens),肉毒梭状芽孢杆菌(C.botulinum),北京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Pekinensis) ,肺炎双球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肠杆菌科属(Enterobacteriaceae),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醋酸杆菌属(Acetobacter) ,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百日咳杆菌,霍乱弧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及脑膜炎双球菌等。
放线菌与细菌的比较:同为单细胞,菌丝比真菌细,其直径与细菌接近;同属原核生物。无核膜、核仁和线粒体等。核糖体70S等;胞壁含磷壁酸,二氨基庚二酸,不含几丁质,纤维素;G+;对环境的要求与细菌相近;对溶菌酶敏感;对抗生素的反应向细菌。
酵母菌特征:1.个体一般以单细胞状态存在;2. 多数营出芽生殖,有的裂殖;3. 能发酵糖类产能;4. 细胞壁常含有甘露聚糖;5. 喜在含糖量较高、酸度较大的水生环境中生长。细胞结构:细胞壁,主要分三层:外层为甘露聚糖,内层为葡聚糖,中间层蛋白质分子。细胞膜,细胞质及内含物,细胞核及核糖体。繁殖方式:有性繁殖产子囊孢子;无性繁殖产节孢子,掷孢子和后垣孢子。
霉菌:霉菌的菌体由菌丝构成。霉菌的形态结构:(1)菌丝:构成霉菌营养体的基本单位是菌丝。细胞形态:无隔膜菌丝,有隔膜菌丝。(2)菌丝体,复数:菌丝通过顶端生长进行延伸,并多次重复分支而形成微细的网络结构。菌丝体分为:营养菌丝体,气生菌丝体,繁殖菌丝体。霉菌繁殖方式及生活史:(1)繁殖方式:无性孢子,不经两性细胞配合,只是营养细胞的分裂或营养菌丝的分化(切割)而形成新个体的过程。无性孢子有:厚垣孢子、节孢子、分生孢子、孢囊孢子等。有性孢子,两个性细胞结合产生新个体的过程。菌丝断片。霉菌孢子与细菌芽孢的比较:
病毒的特点和定义:(1)特点:1)不具有细胞结构,故也称分子生物。2)一种病毒的毒粒内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者RNA。3)既无产能酶系也无蛋白质合成系统,不能进行独立的代谢作用。4)严格的活细胞内寄生,没有自身的核糖体,没有个体生长,也不进行二均分裂,必须依赖宿主细胞进行自身的核酸复制,形成子代。5)个体微小,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见。6)对大多数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2)定义:病毒为具有独立于其宿主的进化史的绝对细胞内寄生物,它的DNA或RNA基因组被其所编码的蛋白质壳体化。非细胞生物:(真)病毒:至少含核酸和蛋白质二种组分。亚病毒:类病毒:只含具侵染性的RNA组分。卫星RNA:只含有不具侵染性的RNA组分。朊病毒:只含蛋白质。
毒粒(化学组成):核酸;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病毒的特点:严格细胞内寄生物,只能在活细胞内繁殖。复制周期或称复制循环:自病毒吸附于细胞开始,到子代病毒从感染细胞释放到细胞外的病毒复制过程。①吸附;②侵入;③脱壳;④病毒大分子的合成,包括病毒基因组的表达与复制;⑤装配与释放。
噬菌体:是病毒中的一种,一般把侵染细菌、放线菌的病毒叫噬菌体。(把侵染真菌的病毒叫噬真菌体)。烈性噬菌体—感染细胞后,能在寄主细胞内增殖,产生大量子代噬菌体并引起细菌裂解的噬菌体。温和噬菌体—噬菌体感染细胞后,将其核酸整合(插入)到宿主的核DNA上,并且可以随宿主DNA的复制而进行同步复制,在一般情况下,不引起寄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
溶源性感染对细胞的影响:溶源菌中的温和噬菌体基因组通常不影响细胞的繁殖功能
,但它们可能引起其他的细胞变化。(1)免疫性,被温和噬菌体感染后形成的溶源性细菌具有“免疫性”,即其它同类噬菌体虽然可以再次感染该细胞,但不能增殖,也不能导致溶源性细菌裂解。免疫性是由原噬菌体产生的阻遏蛋白的可扩散性质所决定的。(2)溶源转变,溶源性细菌有时还能获得一些新的生理特性,例如白喉杆菌只有在含有特定类型的原噬菌体
时才能产生白喉毒素,引起被感染机体发病。原噬菌体引起的溶源性细菌除免疫性外的其他的表形改变,包括溶源菌细胞表面性质的改变和致病性转变被称为溶源转变。
噬菌体的危害:主要是引起发酵中的噬菌体污染。例:丙酮、丁醇发酵中的噬菌体污染,抗生素发酵中的噬菌体污染,食品工业上的噬菌体污染。防治:控制活菌排放;选育抗性生产菌株;生产中轮换使用菌种;药物防治例如用金霉素、四环素等。
微生物与动植物营养要素的比较: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根据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分为:自养型生物,异养型生物。根据生物生长过程中能量的来源分为:光能营养型,化能营养型。光能自养型:以光为能源,不依赖有机物即可正常生长。能以CO2为主要唯一或主要碳源;以无机物如H2、H2S、S等作为供氢体或电子供体,使CO2还原为细胞物质。光能异养型:以光为能源,但生长需要一定的有机营养。不能以CO2为主要或唯一的碳源;以有机物作为供氢体,利用光能将CO2还原为细胞物质;在生长时大多数需要外源的生长因子。化能自养型:以无机物的氧化获得能量,生长不依赖有机营养物。以CO2或碳酸盐作为唯一或主要碳源进行生长时,利用H2、H2S、Fe2+、NH3或NO2-等作为电子供体使CO2还原成细胞物质。化能异养型:以有机物的氧化获得能量,生长依赖于有机营养物质。生长所需要的碳源主要是一些有机化合物,如淀粉、糖类、纤维素、有机酸等。有机物通常既是碳源也是能源;大多数细菌、真菌、原生动物都是化能有机异养型微生物;所有致病微生物均为化能有机异养型微生物。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方式:(1)扩散(diffusion) 物质跨膜扩散的能力和速率与该物质的性质有关,分子量小、脂溶性、极性小的物质易通过扩散进出细胞。扩散并不是微生物细胞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水是唯一可以通过扩散自由通过原生质膜的分子,脂肪酸、乙醇、甘油、苯、一些气体分子(O2、CO2)及某些氨基酸在一定程度上也可通过扩散进出细胞.(2)促进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被动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物质运输过程中不消耗能量,参与运输的物质本身的分子结构不发生变化,不能进行逆浓度运输,运输速率与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成正比。通过促进扩散进行跨膜运输的物质需要借助与载体的作用才能进入细胞,而且每种载体只运输相应的物质,具有较高的专一性.(3)主动运输在物质运输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可以进行逆浓度运输。1、初级主动运输,2、次级主动运输:同向运输,逆向运输,单向运输。3、基团转位,基团转位主要存在于厌氧型和兼性厌氧型细菌中,主要用于糖的运输.脂肪酸,核苷,碱基等也可通过这种方式运输. 4、Na+,K+- ATP酶(Na+,K+-ATPase)系统(4)膜泡运输(memberane vesicle transport) 膜泡运输主要存在于原生动物中,特别是变形虫(amoeba),为这类微生物的一种营养物质的运输方式)。
培养基的配制原则:1、选择适宜的营养物质2、营养物的浓度及配比合适3、物理、化学条件适宜4、经济节约5、精心设计、试验比较
培养基的类型及应用:1、按成份不同划分: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2、根据物理状态划分: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3、按用途划分:基础培养基,完全培养基,加富培养基和富集培养基,鉴别培养基,选择培养基。
微生物生长:以单位时间里微生物数量或生物量的变化来评价。微生物生长的测定:个体计数;群体重量测定;群体生理指标测定--评价培养条件、营养物质等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评价不同的抗菌物质对微生物产生抑制(或杀死)作用的效果;客观地反映微生物生长的规律。
微生物生长的测定:(一)以数量变化对微生物生长情况进行测定通常用来测定细菌、酵母菌等单细胞微生物的生长情况或样品中所含微生物个体的数量(细菌、孢子、酵母菌)。1、培养平板计数法2、膜过滤培养法,当样品中菌数很低时,可以将一定体积
的湖水、海水或饮用水等样品通过膜过滤器,然后将
将膜转到相应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对形成的菌落进行统计。3.液体稀释法,主要适用于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