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必修三教学计划

合集下载

高二地理必修三教学设计

高二地理必修三教学设计

高二地理必修三教学设计(一)1.展示一组荒漠化景观图片,学生思考什么是荒漠化?有哪些表现?2.引导学生找出课本呈现的三个相关案例: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前苏联垦荒区的荒漠化,全班同学依据个人兴趣自主选择案例,自由组合成三个小组3.各小组学生阅读教材呈现的资料,讨论、分析案例4.各小组表述案例分析成果,并板书主要结论5.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三个案例中的共同点(如分布地区、原因、措施)和差异性6.师生总结探究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一般研究方法和思路:介绍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带来的危害→治理措施7.教师提出新课题:尝试分析“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学生课后完成地理课程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目标有三条要求:(1)“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2)“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3)“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

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我发现第二种教学设计很好地达成了课程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三条目标,体现了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学生参与度高,积极性强。

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但学习了新知识,更学会了探究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一般研究规律和方法,体会了问题探究的过程。

这为学生分析新的案例,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同的案例,使用方法、使用角度不同,其结果迥然而异。

由此我想“如何在必修三教学中用好案例”应该是我们每一位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

必修三是典型的案例教学,从现在全国使用的四个版本的教材来看,各类教材所使用的案例存在较大的差异。

每一个专题内容往往是既有一个主导案例,同时也可能有若干个小案例。

案例因教材、因教师、因学生而异,教师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多角度、多层面地灵活选用、组织案例。

高二地理必修三教案(5篇)

高二地理必修三教案(5篇)

高二地理必修三教案(5篇)高二地理必修三教案(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下面我们来聊一下地理教案吧。

高二地理必修三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运用事例,说明地球的形状;2.学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3.通过了解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过程,初步培养科学探索的'精神二、教学重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三、教学难点:地球大小的单位。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地球是圆的吗?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的历史过程1、天圆地方2、浑天说3、麦哲伦环球航行4、地球卫星照片5、地球是圆的6、证明地球是圆的证据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漫长历史,主要的理论和人物介绍2)由于科技的进步,人类对地球形状和大小有了充分了解。

环节二、给地球量一量“身”认识地球大小的历史过程及认识地球的真实面貌麦哲伦环球航行用三年,今天飞机航行用两天,地球到底多大?可以分别从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地球的表面积来回答。

环节三、地球仪1、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2、认识地球仪上的装备。

3、纬线和纬度。

4、经线和精度5、练习如何利用经纬网定位。

环节四、本节主要知识小节(标题)附:板书地球和地图: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地球仪3、纬线和经线4、经纬网定位环节五、作业布置:练习册第一节地理填充图册第一节高二地理必修三教案(篇2)教材分析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环境,关于世界的人口在迅速增长的这个结论,学生已经了解,但是如何准确、科学的表述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口的增长速度的变化及其带来的影响?人口分布的不平衡,分析为什么存在这么大的差异?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还远远不够,本章从人地关系的角度,阐述了有关人口地理方面最基本的一些知识,为今后学生参加生产实践和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人口的增长、分布及人口问题是人口地理中最基本的知识,也是学习本章各部分知识的基础。

高二(必修三教学计划)

高二(必修三教学计划)
3.对比东西部地区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差异性,理解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消费水平之间的关系。
4.通过图表的分析,概括出煤炭和天然气的优缺点,领会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的重要性。
5.评价西气东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于平衡资源合理分配,及促进不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13
11.26~12.2
4.通过停止开发北大荒的案例,了解保护湿地的重要性。
5.使学生学会区域环境问题的分析方法,逐步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7
10.15~10.21
预习第三章,熟悉知识体系。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山西省为例3课时。
作业处理和训练辅导1课时。
1.举例说出能源分类。
2.尝试评价山西资源开发条件。
3.阅读相关地图,描述山西煤炭资源分布特点,说出重要煤田和煤矿。
4.通过图表和文字资料分析,说出山西能源基地建设和能源综合利用的具体措施与发展方向。
5.结合具体事例,使用山西能源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方法与手段。
6.通过学习,认识能源生产的重要性,学会分析区域发展的条件,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10.1~10.7
国庆长假
6
10.8~10.14
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3课时。
作业处理和训练辅导;单元检测1课时。
1.分析雨林的环境效应和生物基因库功能,理解雨林的脆弱性。
2.了解雨林开发的背景和原因,讨论雨林开发与保护的措施和问题。
3.认识森林保护的重要性,树立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意识,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3
9.17~9.23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2课时。

高二地理必修三教学计划

高二地理必修三教学计划

高二地理必修三教学计划1. 教学目标本教学计划的目标是帮助高二学生掌握地理必修三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具体目标包括:- 了解地质灾害的种类、成因和防治措施;- 理解全球化的原因、影响和挑战;- 掌握我国的人口分布和迁移规律;- 熟悉人口问题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理解城市化的概念、过程和影响;- 发展学生的地理实证研究能力。

2.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2.1 教学内容本教学计划将按照地理必修三的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并包括以下内容:1. 第一单元:地质灾害与防治- 地质灾害的概念与分类;- 常见地质灾害的成因和防治方法;- 地质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第二单元:全球化与地域发展差异- 全球化的概念和原因;- 全球化对世界各地的影响和挑战;- 不同地区的发展差异与全球化的关系。

3. 第三单元:人口问题与经济发展- 我国人口的分布和迁移规律;- 人口问题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人口问题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4. 第四单元:城市化与农村转型- 城市化的概念、过程和影响;- 农村转型的特点和挑战;- 城市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5. 第五单元:地理实证研究- 地理实证研究的概念和方法;- 进行地理实证研究的步骤和技巧;- 分析和解读地理实证研究结果。

2.2 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教学计划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讲解:通过系统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地理概念和知识;- 实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地理现象的理解;- 探究研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地理研究和实证分析,培养创新思维;- 讨论和合作研究:组织小组讨论和合作研究活动,促进学生思维碰撞和交流。

3. 教学评估和反馈教学评估是本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形ative评估和summative评估。

教师将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评估和反馈:-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回答问题的能力等;- 作业和实验报告:检查学生的作业和实验报告,评估其对知识掌握的理解程度;- 小组讨论和合作研究: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合作研究活动中的表现;- 考试和测试:进行定期的考试和测试,评估学生的研究成果。

必修三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必修三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本学期地理必修三教学工作计划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地理思维能力为目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遵循“以人为本,注重实践,强化探究”的教学原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必修三地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理解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思想。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地理观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社会责任感和环境意识。

三、教学内容安排1. 第一阶段(第1-8周):复习高中地理基础知识,为必修三地理学习奠定基础。

2. 第二阶段(第9-16周):学习必修三地理第一、二单元,包括区域地理和环境地理。

3. 第三阶段(第17-24周):学习必修三地理第三、四单元,包括城市地理和旅游地理。

4. 第四阶段(第25-32周):复习必修三地理内容,进行模拟考试,为高考做好准备。

四、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以教师为主导,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 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调查等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5. 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发言积极性、问题解决能力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质量,及时反馈。

3. 期中、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4. 学生评价:收集学生对教学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六、教学保障1. 教师方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2. 教材和教学资源:充分利用教材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3. 学校支持:争取学校对地理教学工作的支持,为教学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

2017—2018学年度高二上地理备课组工作计划

2017—2018学年度高二上地理备课组工作计划

2017—2018学年度高二上地理备课组工作计划吴佳拓一、指导思想本学期高二地理备课组以学校教务处、教研组、年级组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优化课堂教学为中心,团结合作,努力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互相学习,做好六认真工作,上好每一节课。

二、教学要求与目标高二地理学习是整个高中区域知识的第一次系统学习,这对学生掌握区域的分析方法有着重要重用。

因此,让学生在高二年级打好学科基础并有所发展极其重要。

3、教学内容必修3的内容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其核心内容是“区域可持续发展”,课程标准对这一核心内容的表述是“以……为例,分析……,了解……”,各个版本的教材也都是采用具体的案例来呈现这部分内容的,可以看出必修3的教学是典型的案例教学,甚至是“范例教学”。

因此,抓住必修3教学的核心在于借助精选的案例,帮助学生学会分析、解剖案例,最终要能掌握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维方法,即要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能力。

必修3教学的核心,在实施教学实践时,切勿只注重案例本身的细节,而应关注案例的分析过程和规律、方法的提取,要确定学生是否掌握了方法,可以通过同类的案例进行验证,以进一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除此之外文科班还要对世界地理进行学习,理科班要做好会考迎考准备。

四、具体措施1、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安排,努力按计划实施并完成教学任务。

2、开展既分工又合作的集体备课活动。

各项工作统一计划,统一管理。

平常教学进度、教学内容、作业安排、测验考试等要保持一致。

3、认真贯彻教学“六认真”。

备课、上课,注意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基础性和代表性,加强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活动,分工协作。

4、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备课组内做到互帮互助,争取自主开发课件,注重对教学资源的收集、积累和储存。

5、用好课堂时间,做到学校要求的教学5环节,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情绪,尽量不占用课后时间。

高二地理必修3教案

高二地理必修3教案

高二地理必修3教案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密续,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5篇高二地理必修3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大幅帮助!高二地理必修3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模式。

2.了解1月、7月北半球海陆气压形势。

3.掌握季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4.了解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关系。

能力目标:1.运用对比、类比方法,在三圈环流示意图上理解、识记三圈环流、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的特点。

2.读“亚洲季风”图,会分析季风的形成,特别是东亚、南亚季风形成的区别。

3.读1月、7月海平面等压线图,分析北半球海陆气压形势。

德育目标:1.通过三圈环流的学习,了解环流大气环流对全球的热量平衡和水量平衡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影响各地天气变化和各地自然环境的形成,认识地理要素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结合点。

2.理解我国的气候深获季风环流的影响,用于从而能将研习知识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教学重点1.将近地面称谓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成因、对气候的影响。

2.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受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高低压中心名称、所在位置、成因及冬夏季风的关系。

教学难点1.三圈环流形成的动态过程。

2.季风环流形成,东亚与南亚季风的区别。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一边引导启发,一边画板图和读图讲授有助于学生理解本课难点。

2.讲授要循序渐进、前后呼应、步步深入,增强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最终促使学生对本节课知识要点的理解和有效地掌握。

教具准备:投影仪(片)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大气前夜不停地运动着,运动的形式和资产规模复杂多样,既有尺度很小的洪涝性运动,像上能节课我们所学内容可以说是小尺度的大气运动,也有规模很大的全球性运动。

那么,全球性的臭氧运动又是怎么样运动?这就是词句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文句。

高二地理必修三教学工作计划

高二地理必修三教学工作计划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地理教课工作计划教师: xxx一、指导思想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将来”的战略思想,贯彻教育一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一定与生产劳动相联合,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以全面推动素质教育为主旨,全面提升教课质量。

二、学生基本状况:本学期我担当高二3、4 班的地理教课,学生基础都较差,不爱学习的学生许多,总的来说,学生的状况不够理想,给教课带来很多困难。

,三、教课目标和要求:让学生获取比较齐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学习对学生平生发展有利的地理 ;倡议学生主动参加参加,乐于研究,勤奋着手,培育学生采集和办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沟通合作的能力。

四、教材剖析本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人教版地理必修三,这部分内容是立足必修一和必修二的基础,选用了与人类社会发展亲密有关的地区地理环境知识,商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地区、以及怎样再出现问题以后踊跃追求出路,进而逐渐建立起“人地协调发展”的思想。

与此同时,掌握地理问题思虑、剖析的方法,特别是可以对“地区与人类活动”“地区可连续发展”中波及到现实生产、生活中地理现象、地理问题有深入的认识,做到学有价值、学致使用。

五、教课举措:中学地理与其余学科对比,他的独到性主要表此刻起直观性和辨证思想能力的宽泛运用上,所以在教课中,第一应充足培育地图的观点,包含看图能力、记图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的培育。

坚固建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第二语言的思想。

第二,依据教材特色采用一些带有乡土性质的事例,做好讲堂教课模式的研究,尽可能在讲堂上实现。

此外,做好后进生的会考指导工作。

三、教课中应注意的问题1.仔细备课。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升教课质量的重要保证。

教师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仔细研究教材,深入认识学生,精心选择教法学法,优化教课方案。

要有详尽的教课进度和计划,仔细发掘教材。

2.以事例教课为打破口,改良教课方法。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1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三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区域发展差异。

下面我将从本节课的教材地位、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方面的内容,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来说,本节内容是第一章的第三节,也是学生学习第二章的基础,知识结构层次递进明显,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同时,了解我国区域发展的差异,能有效直观地让学生养成主动关心我国基本地理国情的习惯,增强学生爱国、爱乡的情感。

这就使该节课具有强大的现实意义。

其次,本节课分为两个课时进行教学,本节为第一课时。

2、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

通过比较,分析我国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差异。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比较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区域发展的差异,提高读图、析图能力。

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区域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增强其爱国、爱乡情感,从而形成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发展差异。

难点: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差异形成的原因。

各地区应该如何因地制宜,互相协作、协调发展。

二、教学方法高中学生的理解、比较、分析、归纳能力有所提高,因此在课堂上应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能力。

考虑到他们具有较强的探究能力,并且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高效课堂五环节教学方法我们可以从发现问题→合作学习→交流主讲→引导点拨→达标拓展五个环节来进行教学。

这种教学方法能更新教师的观念,转换教师的角色,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高二地理必修三教学计划

高二地理必修三教学计划
3.对比东西部地区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差异性,理解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消费水平之间的关系。
4.通过图表的分析,概括出煤炭和天然气的优缺点,领会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的重要性。
5.评价西气东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于平衡资源合理分配,及促进不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13
11.26~12.2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区为例,补充相关背景知识3课时。
作业处理和训练辅导计划1课时。。
1.理解荒漠化的过程,分析并说出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描述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
3.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念,逐步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5
3
9.17~9.23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2课时。
作业处理1课时,单元检测1课时。
1.结合实例,说出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2.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3.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能够举例说明。
4
9.24~9.30
预习第二章,熟悉知识体系。
8
10.22~10.28
第二节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3课时。
作业处理和训练辅导;单元检测1课时。
1.观察地图,建立流域和水系的概念,并总结归纳出流域的基本特点:特殊性和整体性。
2.通过地图和统计图,能说出田纳西河流域的位置和范围,描述该流域的地形、气候、水系和矿产资源的特点,分析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
4.结合具体发展模式,分析东北地区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
5.针对东北地区建立模板,能够迁移到其他区域。举一反三,能够举例说明。

高二必修三教学计划

高二必修三教学计划

高二必修三教学计划高二必修三教学规划1新的学期,为了更好的完本钱学期的地理教学任务,特对本学期的教学定如下规划:一、指导思想与教学目标本学期高一地理采纳人教版教材,教学内容是地理必修2,人文地理局部,主要介绍人地环境的根底学问、人文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求学生能独立或合作进展人文社会的分析和调查;把握阅读、分析、动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

二、教材分析本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人教版地理必修二,这局部内容是立足必修一的根底,选取了与人类社会进展亲密相关的几方面社会经济活动,探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特点及与社会因素、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从而逐步树立起人地协调进展的思想。

与此同时,把握地理问题思索、分析的方法,特殊是能够对城市与环境区域产业活动中涉及到现实生产、生活中地理现象、地理问题有深入的熟悉,做到学有价值、学以致用。

三、学情分析从上期期末考试状况看,六个班的成绩比拟趋于统一,但抽象思维和规律思维力量都比拟欠缺,有待进一步提高。

同时高一学生由于初中对地理课不够重视,无论学科学问、学科力量都较薄弱,新课程以专题的方式进展学习,对他们来说会存在较大困难。

而且学生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会有较大的兴趣,但专题式的探究学习,局部学生会感到有困难,不易把握学问点。

四、教学措施为更好落实学校教学目标,表达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效劳学生全面进展,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进展教学。

(1)强调学习过程,培育良好习惯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要求学生落实根本的学习过程及课前预习,课堂高效听讲,课后复习整理三个根本环节。

①课前通读教材,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根底学问梳理。

发觉问题,标记问题为课堂有针对性的“解惑”做好预备。

②上课时,活泼思索,仔细听讲,踊跃发言,使怀疑在分钟内真正排解,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③课后再次通读教材,整理课堂笔记,特殊是对预习过程消失的问题要细致的做好记录。

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自测自评试题(2)落实活动实践,激发学习兴趣结合人教版教材的特点和我校学生的学问水平,将大力推动教材活动实践。

高二地理3教学计划

高二地理3教学计划

高二地理3 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高二本期五个班。

独生子女逐步成为学生主体,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增大,及整个社会急功近利的环境,很多学生从很小就受到了多方面不利于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的大环境影响:学习的动机目的、学习的品质、学习的方法、学习的态度或多或少的存在许多不利于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东西,尤其是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之后,总是以一种偷工减料,投机取巧的心理来对待,缺少大无畏精神和革命的英雄主义来战胜之。

整个上一学期,全体地理老师一直感觉学生分科倾向明显,课堂教学困难,教学效果较差。

并且很多学生在没有经过自己努力。

二、新学期教学任务分析新学期主要教学任务是必修地理3必修1和必修2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必修3则是在上述基础上,使学生结合区域,学习将基本原理应用于实践。

因此,从必修1、必修2到必修3,不仅仅是教学内容在面上拓展的过程,更是一个从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过程,对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更有利。

必修3的内容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其核心内容是“区域可持续发展”,课程标准对这一核心内容的表述是“以……为例,分析……,了解……”,各个版本的教材也都是采用具体的案例来呈现这部分内容的,可以看出必修3的教学是典型的案例教学,甚至是“范例教学”。

因此,必修度和方法问题,未来新学期的地理教学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全组地理老师一如既往地认真工作,用自己的严谨态度和认真教的教学作风感染学生,使大多数学生逐步形成认真的地理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地理学习方法,为新的一学期取得更大的教学成绩打下继续学习的基础。

3、针对学习课时少,教学要求不降反而提高的情况,未来新学期应从通过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这一总的要求出发,加强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把握,通过多途径、多方法探究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4、关注学法指导,完成学习方法的衔接。

高二地理必修三教学计划

高二地理必修三教学计划

高二地理教学工作计划岷县一中高二地理备课组经过了高一一年的学习,学生基本上对自然地理和人为地理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的地理基础弱,底子薄,还不能过达到熟练并应用的高二的学习活动中。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学习地理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科组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特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一、教学基本情况本学期高二学习的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三(新人教版),按课标要求,学校每周安排3课时(理科2课时),内容多时间紧,高质高效完成任务成为一大难题。

现在把工作计划安排如下:二、学科工作计划1、组织认真学习。

学习是一切事物前进的动力。

学期初和本学科组教师一起,加紧新课程理念培训,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更新思想、改进方法,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投入新学期教学。

学期初根据教研组计划安排,制定统一标准,落实八个精心,每位任教者都必须认真学习新课标,并逐一落实到教学之中。

2、认真实施低重心教学。

本着学校学生基础薄弱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认真落实的小坡度、小跨度、慢节奏的讲课模式,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一一落到实处。

坚持八个‘精心’,加强集体备课。

3、加强教研活动。

在教学中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的研讨,组织教学组成员展开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同课异构、兴趣小组的研究。

研究高一实行上课五分钟左右学科知识讲练活动,总结好的方面,找出不足之处,在全年级展开。

研究高一个别班实行的小组合作探究,待时机成熟后进行年级推广。

4、认真组织和参与兴趣小组建设,积极开展学科知识竞赛。

11份组织一次学科竞赛,增强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学科兴趣,培养有地理兴趣的人才。

对地理感兴趣的同学,组织地理兴趣小组建设。

5、加强学科组的专业学习。

认真组织学科组对学科理论、学科知识的学习,利用课余时间研究资料,研究学业水平测试。

认真组织老师参加创新课与优质课的评比,在此基础上,做好学科教师建设,把年轻教师带起来,业务强起来。

6、坚持教学反思。

高二地理必修三教学设计2篇

高二地理必修三教学设计2篇

高二地理必修三教学设计2篇高二地理必修三优秀教案(一)【课标要求】1、结合实例,了解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2、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4、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教材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RS、GPS、GIS等地理信息技术的大众化应用已成为趋势,也给地理学科发展带来了一次好的机遇,同时也是高考的必考点,因此应该高度重视该节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以及数字地球的含义。

2、举例说明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进行探究的兴趣。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以及数字地球的含义。

2、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以及数字地球的含义。

2、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新课引入)在区域的研究中不仅有定性的研究方法,还有定量的研究方法,其中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发展的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地理信息技术的知识及其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板书】一、地理信息技术1.概念: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

2.主要包括: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3.应用——广泛应用于区域地理环境研究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国土资源管理、国土开发规划GPS汽车导航、空间信息网站、城市多媒体地理信息系统等。

获取管理分析应用RSGPSGIS区域地理自然灾害防御检测国土开发规划【板书】二、遥感(RS)1.概念: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地理必修三的基本知识,提高地理素养。

2.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地理必修三教材内容2.相关地理案例及资料3.地理实践活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地理必修三的基本知识,地理案例分析,实践活动组织。

2.教学难点:地理知识的运用,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2.讨论法3.实践活动法4.小组合作法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展示一幅地理地图,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地图中的地理要素。

2.教学内容:讲解地理必修三的基本知识,包括地理要素、地理环境、地理规律等。

3.案例分析:以我国某地区为例,分析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4.讨论环节: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案例,谈谈自己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二课时1.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2.教学内容:讲解地理必修三中的地理规律,如地域分异规律、地理循环等。

3.案例分析:以全球气候变化为例,分析地理规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地理观察,记录身边的地理现象,分析其背后的地理规律。

5.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分享各自观察到的地理现象及分析结果。

第三课时1.导入:回顾前两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内容:讲解地理必修三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如地理调查、地理观测等。

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地理调查,调查学校附近的地理环境,分析其优缺点。

4.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分享各自调查的结果,提出改进建议。

第四课时1.导入:回顾前三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内容:讲解地理必修三中的地理应用,如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

3.案例分析:以某城市为例,分析地理知识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4.讨论环节: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案例,谈谈如何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地理必修三教学计划

地理必修三教学计划

地理必修三教学计划篇一:地理必修三教学计划高二年级第一学期地理(必修三)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1、坚持推进新的课程改革,贯彻新的课程理念,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地理3”是在“地理1、2”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在一定区域内如何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在学生探究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等在实践中的运用。

2、坚持实用性和针对性原则,在把握高考的命题方向的基础上以全面提高学生成绩和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为依据进行教学和测评,力求让学生满意。

二、基本情况学生经过高一的地理学习,基本掌握了高中地理必修一和必修二的基本内容,对高中地理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初步掌握了一些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学生基础明显偏弱,学习习惯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纪律较差,教学难度增大。

一个班级内部,仅少部分同学学习地理的积极性较高,多数同学感到学习困难较大。

二、教学任务1、通过认识区域的差异,让学生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

2、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

3、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主要措施1、认真研读课标,在吃透课标的基础上认真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备知识、备方法)2、充分运用“案例”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

3、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三、活动安排1、要提高学生对课堂时空的使用效率,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独立思考,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意义和看法。

2、要注意到学生的个别差异,既要考虑到发挥好学生的作用,更要照顾到后进生的参与和提高,使各层次学生都能自主地参与学习,并学有所得。

3、地理教学要加强训练,提高地理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因理科班课时较少,所以在教学中灵活处理教材,如果不会考,则放慢进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必修三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高二地理文理分科,这学期我担任高二一个理科班的地理教学工作,和文科班的教学工作。

而理科班面临6 月份的会考,这将是他们参加高考的一个资格考试,如何让学生顺利通过, 我倍感压力;理科班的学生主要有2个问题,一个是初中和高一地理基础比较薄弱,另外一个是他们对地理的重视不够。

如何加强他们对地理的重视以及加强他们的基础知识,这是本学年的教学重点。

这一切都要求老师加强集体备课,发挥好教研组、集备组整体优势。

二、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创新机制、深化改革、打造特色、提高质量”的工作思路,以“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为宗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为重点,深入了解学生情况,着手教学模式的探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三、学生基本情况:
本学期教学班4个,4个班学生基础都较差,在高二年级也非常特殊,不爱学习的学生较多,2班学生的基础相对较好点.总的来说,学生的情况不够理想,给教学带来许多困难。

四、教学目的和要求:
让学生获得比较完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学习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地理;倡导学生主动参加参与,乐于探究,勤劳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五、教材内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材除了学科理论外,增设了活动设计、研究性学习、案例教学、社会实践等,同时,配备了不少案例,这些案例源于实际的社会活动和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生活,与地理学科有紧密的联系,是对已发生的典型时间的真实写照;因此,学生思考、分析和探究的一系列地理现实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判断和推理也是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

六. 教学措施:
中学地理与其他学科相比,他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起直观性和辨证思维能力的广泛运用上,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应充分培养地图的观点,包括看图能力、记图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的培养。

牢固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第二语言的思想。

第二,根据教材特点选用一些带有乡土性质的案例,做好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尽可能在课堂上实现。

另外,做好后进生的会考辅导工作。

七、具体措施:
1、加强对《课程标准》的深入研究
《课程标准》是教学、命题的标准和依据,教学过程中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制定教学目标,落实高中地理教学的目标要求,为会考和高考打下牢固的基础。

2、认真钻研教材在教学中既要重视教材中学科知识点的落实,也要重视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重视教材的整合,树立“用教材教”的新的教材使用价值观,使教材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料来
源,根据《课标》要求选取恰当的案例,弥补教材的不足。

改变传统地理教材观,由单一教材向多元素材转化,由依赖教材向主动构建教材转化。

3、重视课堂教学中“过程与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课标》教学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是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关键性目标。

要在教学中倡导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重视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是建立在稳固的学科基础知识之上的重视备课环节
备课的依据是《课程标准》、学情和教材,在备课的过程中首先解读《课程标准》,依据《课标》要求和学情制定教学目标。

处理好“量”与“时间”的关系,合理取舍和整合教材,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加强校内备课组的活动,开展校际交流,寻求共同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