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学第三章答案
清华大学版理论力学课后习题答案大全_____第3章静力学平衡问题习题解
F DBCBDBF '习题3-3图第3章 静力学平衡问题3-1 图示两种正方形结构所受荷载F 均已知。
试求其中1,2,3各杆受力。
解:图(a ):045cos 23=-︒F FF F 223=(拉) F 1 = F 3(拉) 045cos 232=︒-F F F 2 = F (受压) 图(b ):033='=F F F 1 = 0F 2 = F (受拉)3-2 图示为一绳索拔桩装置。
绳索的E 、C 两点拴在架子上,点B 与拴在桩A 上的绳索AB 连接,在点D 加一铅垂向下的力F ,AB 可视为铅垂,DB 可视为水平。
已知α= 0.1rad.,力F = 800N 。
试求绳AB 中产生的拔桩力(当α很小时,tan α≈α)。
解:0=∑y F ,F F ED =αsin αs i nFF ED = 0=∑x F ,DB ED F F =αcos F FF DB 10tan ==α由图(a )计算结果,可推出图(b )中:F AB = 10F DB = 100F = 80 kN 。
3-3 起重机由固定塔AC 与活动桁架BC 组成,绞车D 和E 分别控制桁架BC 和重物W 的运动。
桁架BC 用铰链连接于点C ,并由钢索AB 维持其平衡。
重物W = 40kN 悬挂在链索上,链索绕过点B 的滑轮,并沿直线BC 引向绞盘。
长度AC = BC ,不计桁架重量和滑轮摩擦。
试用角ϕ=∠ACB 的函数来表示钢索AB 的张力F AB 以及桁架上沿直线BC 的压力F BC 。
(b-1)习题3-1图(a-1)(a-2)'3(b-2)习题3-2图F习题3-5图习题3-4图 解:图(a ):0=∑x F ,0sin 2cos=-ϕϕW F AB ,2sin2ϕW F AB =0=∑y F ,02sincos =---ϕϕAB BC F W W F即 2s i n 2c o s 2ϕϕW W W F BC ++=W W W W 2)c o s 1(c o s =-++=ϕϕ3-4 杆AB 及其两端滚子的整体重心在G 点,滚子搁置在倾斜的光滑刚性平面上,如图所示。
理论力学(胡运康)第三章作业答案
11
3-26 已知:M1=10kN,求FBx 、 FBy 、MB 、FAC 、 FEx 、 FEy 解: 1、整体:
∑M
∑F
MB
FBx FBy
x
B
= 0 ⇒ MB
= 0 ⇒ FBx = 0
= 0 ⇒ FBy
∑F
y
2、AB: FD
A
FEy
E
∑M
FEx
B
E
= 0 ⇒ FD
∑F
∑F
x
= 0 ⇒ FEx
= 0 ⇒ FEy
3-42 已知:q1=4kN/m , q2=2kN/m ,F =2 kN ,M=2 kN.m 。求 A、B处受力;销钉C所受的力。
F1 F2
F B FB FC1y C FC2y
C FC2y 1m
4/3 m
q 解: 1、BC: F1 = 1 ⋅ 2 = 4kN, 2
F2 =
1 q1 ⋅ ⋅ 2 = 2kN 2 2
M1 B
FE
A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M
2、DC:
M2
FC
x
A
= 0, ⇒ FE
F'E
D
FE= F'E
C FCy
∑M
C
= 0, ⇒ M 2
8
3-17 求 机构平衡时力偶M1、M2的关系。
FAx FAy
A
FD F'D D
B
M1
FD= F'D
FCx
M2
C FCy
解: 1、AB: ∑ M A = 0, FD ⋅ d − M 1 = 0, ⇒ FD = M 1
2
3-3
几何法
理论力学答案第三章
《理论力学》第三章作业参考答案习题3-9解:力F在x 、y 坐标轴上的投影分别为:)(03.169100050301010222N F x =⨯++=)(09.507100050301030222N F y =⨯++=力F作用点的坐标为1500.15x m m m =-=-,(10050)0.15y mm m =+=。
所以,0.15507.090.15169.09101.4(.)Z y x M xF yF N m =-=-⨯-⨯≈-答: 力F对z 轴的力矩为-101.4Nm .习题3-11解:力F在x 、y 、z 坐标轴上的投影分别为:00cos 60cos 304x F F F ==1cos 60sin 304y F F F=-=-FF F Z 2360sin 0-=-=力F的作用点C 的坐标为1sin 302o x r r==,cos 302o y r ==,z h =。
所以,()Fr h F h F r zF yF My z X341412323-=⎪⎭⎫ ⎝⎛--⎪⎪⎭⎫ ⎝⎛-=-=()F r h F r F h xF zF Mz x y+=⎪⎪⎭⎫ ⎝⎛--⎪⎪⎭⎫ ⎝⎛=-=4323243rF F r F r yF xF Mxy Z214323412-=⎪⎪⎭⎫ ⎝⎛-⎪⎭⎫ ⎝⎛-=-=答:力F对x 、y 、z 轴的矩分别为:()134h r F -,)4h r F +,12rF-。
习题3-12解:以整个支架为研究对象。
由于各杆为二力杆,球铰链A 、B 、C 处的约束力A F 、B F 、C F 沿杆件连线汇交于D 端球铰链,与物块的重力P构成一空间汇交力系,其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以O 为原点建立坐标系,列平衡方程,我们有⎪⎪⎩⎪⎪⎨⎧===∑∑∑000z y x F F F⎪⎩⎪⎨⎧=-++=++=-015sin 30sin 45sin 30sin 45sin 015cos 30cos 45sin 30cos 45sin 045cos 45cos 000000000000P F F F F F F F F C B A C B A B A 解之得:()()()cos1526.39()2sin 45sin 3015cos1526.39()2sin 45sin 3015cos 3033.46()sin 3015o A o o ooB o o ooC o o P F kN P F kN F P kN ⎧⎪==-⎪⎪⎪==⎨-⎪⎪⎪=-=-⎪-⎩答:铰链A 、B 的约束力均等于26.39kN ,方向与图示相同,即为压力,铰链C 的约束力等于-33.46 kN ,方向与图示相反,即为拉力。
南航理论力学习题答案3(1)
第三章平 面 任 意 力 系1.平面力系向点1简化时,主矢R F ′=0,主矩 M 1≠0,如将该力系向另一点2简化,则( )。
① RF ′≠0,M 2≠M 1 ② R F ′=0,M 2≠M 1 ③ RF ′≠0,M 2=M 1 ④ R F ′=0,M 2=M 1 正确答案:④2.关于平面力系的主矢与主矩,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 主矢的大小、方向与简化中心的选择无关② 主矩的大小、转向一定与简化中心的选择有关③ 当平面力系对某点的主矩为零时,该力系向任何一点简化的结果为一合力④ 当平面力系对某点的主矩不为零时,该力系向任何一点简化的结果均不可能为一合力 正确答案:①3.关于平面力系与其平衡方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 任何平面力系都具有三个独立的平衡方程② 任何平面力系只能列出三个平衡方程③ 在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的基本形式中,两个投影轴必须互相垂直④ 平面力系如果平衡,则该力系在任意选取的投影轴上投影的代数和必为零 正确答案:④4.平面内一非平衡共点力系和一非平衡共点力偶系最后可能合成的情况是( )。
① 一合力偶 ② 一合力③ 相平衡 ④ 无法进一步合成正确答案:②5.某平面平行力系诸力与y 轴平行,如图所示。
已知:F 1=10N ,F 2=4N ,F 3=8N ,F 4=8N ,F 5=10N ,长度单位以cm 计,则力系的简化结果与简化中心的位置( )。
① 无关 ② 有关③ 若简化中心选择在x 轴上,与简化中心的位置无关④ 若简化中心选择在y 轴上,与简化中心的位置无关正确答案:①6.图示皮带轮半径为R ,皮带拉力分别为T 1和T 2(二力的大小不变),若皮带的包角为α,则皮带使皮带轮转动的力矩( )。
① 包角α越大,转动力矩越大② 包角α越大,转动力矩越小③ 包角α越小,转动力矩越大④ 包角α变大或变小,转动力矩不变正确答案:④7.已知F、F2、F3、F4为作用于刚体上的平面共点力系,其力矢关系如图所示为平行四边形,因此可知()。
沈阳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理论力学练习册答案-第三章平面任意力系
第三章平面任意力系3-1.一不平衡地平面力系,已知该力系在x 轴上地投影方程为:0=∑xF,且对平面内某一点A 之矩∑=0)(F M A.则该力系地简化结果是 过A 点平行于y 轴地合力 .3-2.一不平衡地平面力系,已知该力系满足0=∑yF,及对平面内某点B 地力矩()0B M F =∑, 则该力系地简化结果是 过B 点平行于x 轴地合力.3-3 已知N F 1501=,N F 2002=,N F 3003=,N F F 200='=.求力系向O 点简化结果,并求力系合力地大小及与原点地距离d . 解:将力系向O 点简化得到主矢RF'和主O M -161.6N )5601060275(6.437)51201020275(=-+-=='-=++-=='∑∑y RyX RxF F N F F NF F F Rx Rx R5.466161.64437.64 )5601060275()51201020275(222222=+=-++++='+'='()F F,,F ,F ,F 321'分别对O 点取矩做代数和得向O 点简化地主矩 m N M O ⋅=44.21,因此向O 点简化地主矢主矩都不为零,所以简化结果地合力为不过简化点O 地合力:大小:N F F RR 5.466='= 到O 点距离: mm m F M d R O 96.4504596.05.46644.21==== 图如下:xyxOdR F 'RF"RF yxOdRF3-4 水平梁AB 由铰链A 和杆BC 所支持,如图所示.在梁上D 处用销子安装半径为r=0.1m 地滑轮.有一跨过滑轮地绳子,其一端水平地系于墙上,另一端悬挂有重P=1800N 地重物.如AD=0.2m,BD=0.4m, 45=ϕ,且不计梁.杆.滑轮和绳地重量.求铰链A 和杆BC 对梁地约束力.解:以杆AB 和滑轮为研究对象KNF P F F F M BC BC T A 260003.026.0sin 1.00)(==⨯-⨯⨯-⋅=∑ϕ0cos 0=--=∑T BC Ax xF F F FϕKN F Ax 2400 =KN F P F F FAy BC Ay y12000sin 0==-+=∑ϕ3-5 梁受力集中力F和分布载荷q作用,求B A ,支座约束力.0132123 0)(=⋅⋅+⋅-⋅=∑q F F F M BA 得:q F FB 4323 +=03210=-⋅-+=∑F q F F F BAy y 得:243 Fq F Ay -=CD F AyBDC0 0==∑Ax xF F3-6 在图示刚架中,已知q=3 kN/m,26=F kN,M=10 kN ·m,不计刚架自重.求固定端A 处地约束力.解:0431421345sin 445cos 0)(00=⋅⋅⋅-⋅⋅-⋅⋅+-=∑q F F M M F M AA 得: m kN M A ⋅=⋅⋅⋅⋅+⋅⋅+⋅⋅-= 124314321322264222610 042145cos 00=⋅+⋅-=∑q F F F Ax x 得: 043212226 =⋅⋅-⋅=Ax F 045sin 00=⋅-=∑F F FAy y得:kN F Ay 62226 =⋅=q图3-6 q3-7图示构架中,物体重1200N,由细绳跨过滑轮E 而水平系于墙上,尺寸如图,不计杆和滑轮地重量.求支承A 和B 处地约束力,以及杆BC 地内力F BC解:1.整体0 0=-=∑T Ax xF F FN F Ax 1200 =0)5.1()2(4 0)(=--+-⨯=∑r F r P F F M T B AN F B 1050=0 0=+-=∑B Ay yF P F FN F Ay 150 =2.ADB022sin 2 0)(=⨯-⨯+⨯=∑Ay BC B D F F F F M θN F BC 1500 -=3-8 由AC 和CD 构成地组合梁通过铰链C 连接.已知均布载荷m KN q /10=,力偶矩KNm M 40=,不计梁重.求支座A.B.D 地约束力和铰链C 受力.M图3-8图3-7BF AxF AyF BCyM F DF解:1.以CD 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0324 0)(=-⋅⋅+⋅'=∑M q F F M CyDkN F Cy5)403210(41-=-⋅⋅-=' 0 0='=∑CxxF F 02 0=⋅-'-=∑q F F FCyD ykN F D 152105 =⋅+-= 2.以AC 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03224 0)(=⋅⋅-⋅+⋅=∑q F F F M B Cy AkN F B 40]4)5(3210[21=⋅--⋅⋅=02 0=⋅-++=∑q F F F F Cy B Ay ykN F Ay 15)210540( -=⋅++-= 0 0=+=∑Cx Ax XF F F0=Ax F3-9 构架尺寸如图所示 (尺寸单位为m),不计各杆自重,载荷F=60 kN.求A ,E 铰链地约束力及杆BD ,BC 地内力.1、 以AB 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B BC F036- 0)(=⋅+⋅=∑F F F M Ay BkN F Ay 30 =2、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0452 0)(=⋅-⋅-⋅=∑Ax Ay E F F F F MKN F Ax 60-=0 0=+-=∑Ey Ay yF F F F kN F Ey 30 = 0 0=+=∑Ex Ax XF F FkN F Ex 60 =3、 以AB 为研究对象0530=+=∑DB AxX F F F kN F DB 100 -= 0540=---=∑CB DB Ayy F F F F F kN F CB 50 =3-10 图示两个梁,已知q ,M ,尺寸a,求A,B,C 三处约束力.1.BC :020)(2=⋅-⋅=∑a q a F F M CB qa F c 21 = 0 0==∑Bx XF F0 0=+-=∑C By y F qa F F qa F By 21 =2.整体0232M 0)(2A =-⋅+-=∑qa a F M F M C A 221qa M M A+= 0 0=+-=∑C Ay y F qa F F qa F Ay 21=BxF ByFqCCFqC∑= 0XF0=Ax F3-11 由直角曲杆ABC, DE,直杆CD 及滑轮组成地结构如图.AB 杆上作用水平均布载荷q =1KN/m,不计各杆重量.D 处作用铅直重力F =1KN, 轮O 半径r=1 m,重物P=2 KN , CO=OD,求支座E 及固定端A 地约束力.解:当不含销钉D 时,DE 为二力杆,取CD 杆带滑轮为研究对象323)23(;0=⨯-⨯'++⋅-⋅=∑F F r P r F MDT C其中:P F T =解得:kN kN F D414.12=='整体为研究对象0=∑x F ;045cos 60=-⨯+E AxF q F0=∑y F ;045sin 0=+--E AyF F P F∑=0AM ;0945sin 345cos 6)233(3600=⨯+⨯+⨯-++⨯-⨯⨯-E E A F F F r P q M 解得:kN F Ax5-=;kN F Ay 2=;m kN M A ⋅=23E 图3-11 CF F D'EF AM3-12 如图所示,轧碎机地活动颚板AB 长600mm.设机构工作时石块施于板地垂直力,试根据平衡条件计算在图0=∑AM;0600400=⨯-⨯BC F F解得:N F BC 32000= 取C 点为研究对象0=∑'y F;030cos )30cos(00=-+CB CE F F α 其中:BC CB F F = 解得:N F CE 5.706=取轮O 为研究对象0=∑OM;0cos =+⋅M r F EC α其中:CE EC F F =解得:m N mm N M ⋅=⋅⨯=36.7010036.74ABCAyF Cx 'y 'ECE。
理论力学课外作业加答案解析详解
第三章作业答案3-6 力系中,=100 N,=300 N,F=200 N,各力作用线的位置如图3-6 所示。
试将力系向原点O 简化。
图3-63-11 水平圆盘的半径为r,外缘C 处作用有已知力F。
力F 位于铅垂平面内,且与C 处圆盘切线夹角为60°,其他尺寸如图3-11a 所示。
求力F 对x,y,z 轴之矩。
图3-11解(1)方法1,如图3-11b 所示,由已知得(2)方法23-14 图3-14a 所示空间桁架由杆1,2,3,4,5 和6 构成。
在节点A 上作用1 个力F,此力在矩形ABDC 平面内,且与铅直线成45°角。
ΔEAK =ΔFBM。
等腰三角形EAK,FBM和NDB 在顶点A,B 和D 处均为直角,又EC=CK=FD=DM。
若F=10 kN,求各杆的内力。
图3-14解(1) 节点 A 为研究对象,受力及坐标如图3-14b 所示(2)节点B 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3-14b 所示3-19 图3-19a 所示6 杆支撑1 水平板,在板角处受铅直力F 作用。
设板和杆自重不计,求各杆的内力。
图3-19解截开6 根杆,取有板的部分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3-19b 所示。
3-22 杆系由球铰连接,位于正方体的边和对角线上,如图3-22a 所示。
在节点D 沿对角线LD 方向作用力。
在节点C 沿CH 边铅直向下作用F。
如球铰B,L 和H 是固定的,杆重不计,求各杆的内力。
图3-22解(1)节点D 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3-22b 所示(2)节点C 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3-22b 所示3-25 工字钢截面尺寸如图3-25a 所示,求此截面的几何中心。
图3-25解把图形的对称轴作轴x,如图3-25b 所示,图形的形心C 在对称轴x 上,即第五章作业答案5-3 如图5-3 所示,半圆形凸轮以等速= 0.01m/s沿水平方向向左运动,而使活塞杆AB 沿铅直方向运动。
当运动开始时,活塞杆A 端在凸轮的最高点上。
理论力学第三版课后答案第3章
r 由式(1)在 τ 向的坐标式,可得点 B 的速度 r τ : vB = vO + rω = 2rω
aw .
re vω B r vO
r n
(1)
co
τ
r
m
固定圆弧纯滚动由点 O′ 到点O,有 AD = AD′ ,即 r (φ + θ ) = Rθ ,得 rφ = (R − r )θ ,两边对时
∩
∩
ww w
r 公共基 e 的坐标式为 rA = rB + A1 ρBA ,展开,考虑到图
r x2 r x3
r y3
C
3-2Ca 有
网
θ3
案
0 ⎛ xA ⎞ ⎛ ⎞ ⎛ cos φ1 ⎜ ⎜y ⎟ ⎟=⎜ ⎜ l sin (α − φ )⎟ ⎟+⎜ ⎜ 1 ⎠ ⎝ sin φ1 ⎝ A⎠ ⎝
− sin φ1 ⎞⎛ l cos α ⎞ ⎟⎜ ⎟ ⎜ ⎟ cos φ1 ⎟ ⎠⎝ 0 ⎠
aw .
r y2
B
r r 连体基 e 2 相对于与连体基 e 1 的位形为
r y
co
A
(1)
m
r y1 r x1
φ1 α
r r r r (2)对于连体基 e 1 ,由图 3-2Ca 有 rA = rB + ρ BA 在
.k hd
ρ = (0 − l sin α ) , θ 3 =
1 C T
π
2
−α
(2)
洪嘉振等《理论力学》第 3 版习题详解
1
3-1C 试确定图示各机构中刚体 B2 的位形和它们相对于公共基的方向余弦阵。
r y
r y r y
C b
B2
理论力学第三章习题解答
连杆 B2 :连体基基点 B 的矢径 r2 ,坐标阵 r2 = (0 b ) ,连体基的姿态角为
π ϕ 2 = 。瞬时位形坐标 q 2 = r2T 4
(
ϕ2 )
T
⎛ = ⎜0 b ⎝
π⎞ ⎟ 4⎠
T
-2-
⎛ cos ϕ 2 A2 = ⎜ ⎜ sin ϕ 2 ⎝
⎛ − sin ϕ 2 ⎞ ⎜ ⎟=⎜ cos ϕ 2 ⎟ ⎠ ⎜ ⎜ ⎝
3r 2
π⎞ ⎟ 3⎟ ⎠
T
⎛ cos ϕ 3 A3 = ⎜ ⎜ sin ϕ 3 ⎝
⎛ − sin ϕ 3 ⎞ ⎜ ⎟=⎜ cos ϕ 3 ⎟ ⎠ ⎜ ⎜ ⎝
3⎞ ⎟ 2 ⎟ 1 ⎟ ⎟ 2 ⎠
(3) 凸轮挺杆机构,其中 O 为偏心轮,AB 为挺杆。
-4-
题 3-1 图 题 3-1 答案图(3) 解:建立公共参考基 O − e ,对二个构件进行编号并建立连体基
⎛ cos ϕ 2 A2 = ⎜ ⎜ sin ϕ 2 ⎝
T 2
ϕ2 )
T
⎛ = ⎜0 ⎝
r 2
⎞ 0⎟ , ⎠
T
− sin ϕ 2 ⎞ ⎛ 1 0 ⎞ ⎟=⎜ ⎟ ⎜ ⎟ cos ϕ 2 ⎟ ⎠ ⎝0 1⎠
-7-
3-2 图示长为 0.2m 的直杆,一端沿水平线运动,方向如图所示,一端沿 铅垂线运动,分别在其端部 A 和杆件中点 C,以及在其端部 A 和 B 分别建立两 个连体基。试求两个连体基位形坐标之间的关系。
理论力学第三章习题解答理论力学习题解答理论力学课后习题答案理论力学习题理论力学习题集理论力学运动学习题理论力学习题详解理论力学习题答案理论力学课后习题理论力学复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习题解答
理论力学教程(第三版)第三章 周衍柏编
P
∫ yc =
θ0 ρdθR(R cosθ
−θ0
θ0 ρRdθ
− R) = −R + sinθ0
θ0
R
∫−θ0
上式中 ρ 为圆弧的线密度
l = R − sinθ0 R ② θ0
又
[ ] ∫ I =
θ0 ρR (R cosθ − R)2 + (R sinθ )2 dθ
−θ 0
=
c2 ⎜⎜⎝⎛1 −
y2 b2
⎟⎟⎠⎞
故积分
H
S(y)
=
πac⎜⎜⎝⎛1 −
y2 b2
⎟⎟⎠⎞
P∫ ∫ ∫ y2dm =
b −b
y2S(y)
⋅
ρdy
=
b −b
y2πac⎜⎜⎝⎛1 −
y2 b2
⎟⎟⎠⎞ρdy
=
4 πρab3c 15
同理可求
∫ ∫ x2dm = 4 πρa3bc, z2dm = 4 πρabc3
第三章习题解答
3.1 解 如题 3.1.1 图。
y
N1 o
N2 θ
B
θ
x
θθ
G
A
题3.1.1图
S C
I 均质棒受到碗的弹力分别为 N1 , N2, 棒自身重力为G 。棒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θ 。设棒的长度为 l 。
S 由于棒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棒沿 x 轴和 y 轴的和外力为零。沿过 A 点且与
z 轴平行的合力矩为 0。即:
I
S O 为正方体中心。Ox 、Oy 、Oz 分别与正方体的边平行。由对称性可知,Ox 、
Oy 、Oz 轴就是正方体的中心惯量主轴。设正方体的边长为 a 。设为平行于轴的 一小方条的体积,则正方体绕轴的转动惯量
理论力学习题答案第三章
第三章思考题解答3.1 答:确定一质点在空间中得位置需要3个独立变量,只要确定了不共线三点的位置刚体的位置也就确定了,故须九个独立变量,但刚体不变形,此三点中人二点的连线长度不变,即有三个约束方程,所以确定刚体的一般运动不需3n 个独立变量,有6个独立变量就够了.若刚体作定点转动,只要定出任一点相对定点的运动刚体的运动就确定了,只需3个独立变量;确定作平面平行运动刚体的代表平面在空间中的方位需一个独立变量,确定任一点在平面上的位置需二个独立变量,共需三个独立变量;知道了定轴转动刚体绕转动轴的转角,刚体的位置也就定了,只需一个独立变量;刚体的平动可用一个点的运动代表其运动,故需三个独立变量。
3.2 答物体上各质点所受重力的合力作用点即为物体的重心。
当物体的大小远小于地球的线度时物体上各质点所在点的重力加速度都相等,且方向彼此平行即重力场为均匀场,此时质心与重心重合。
事实上但物体的线度很大时各质点所在处g 的大小是严格相等,且各质点的重力都指向地心,不是彼此平行的,重心与质心不和。
答 当物体为均质时,几何中心与质心重合;当物体的大小远小于地球的线度时,质心与重心重合;当物体为均质且大小远小于地球的线度时,三者都重合。
3.4 答 主矢F 是力系各力的矢量和,他完全取决于力系中各力的大小和方向,故主矢不随简化中心的位置而改变,故而也称之为力系的主矢;简化中心的位置不同,各力对简化中心的位矢i r 也就不同则各力对简化中心的力矩也就不同,故主矩随简化中心的位置而变,被称之为力系对简化中心的主矩。
分别取O 和O '为简化中心,第i 个力i F 对O 和O '的位矢分别为i r 和i r ',则i r =i r '+O O ',故()()iii ii i O F O O r F r M ⨯'-'=⨯'=∑∑'()∑∑⨯'-⨯'=ii ii i F O O F r ∑⨯'+=ii o F O O M即o o M M ≠'主矢不变,表明刚体的平动效应不变,主矩随简化中心的位置改变,表明力系的作用对刚体上不同点有不同的转动效应,但不改变整个刚体的转动规律或者说不影响刚体绕质心的转动。
理论力学静力学第三章习题答案
FBx F (与假设方向相反)
FAx F (与假设方向相反)
FCy
FCx FD
解:取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所示,列平衡方程:
MC 0
FD b F x 0
FD
x F b
取杆 AB 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所示,列平衡方程:
M A 0
FB b F x 0
线方向的夹角都是 ,因此只要接触面的摩擦角大于 ,不论 F 多大,圆柱不
2
2
会挤出,而处于自锁状态。
FAy o FAx
法 2(解析法) : 首先取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所示。列平衡方程:
FSD FND
MA 0
FND a F l 0
l FND F a
再取杆 AB 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所示。列平衡方程:
F1 14.58(kN ) (受拉) F3 31.3 (受拉) F2 18.3 (受压)
Fx 0
Fy 0
3-38
F1 sin F3 FH 0 F2 F1 cos FG 0
解:假设各杆均受压。取三角形 BCG 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所示。列平衡方程:
MA 0
FNC a F l 0
l FNC F FND a
取圆柱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所示。假设圆柱半径为 R,列平衡方程:
MO 0
FSC R FSD R 0
FSC FSD
Fx 0
FNC sin FSC cos FSD 0
N1 6.93( N )
Fx 0
Fy 0
FAx N1 sin 60 0 0
FAy N 1 cos 60 0 P 0
理论力学第三章习题解答.ppt
量出FR的长度为161N 和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FR FR2x FR2y 802 1402 161.2N
和水平方向(x轴)的夹角的余弦为
其余弦值为0.496
cos(FR,i ) Fx / FR 80 /161.2=0.496
2-3
解:
因为滑轮的大小忽略不计,且容易看出 AB和BC杆均为二力杆,容易得到B点的 受力如图所示:
Fx 0 FAx 0
FAy FB
Fy 0 FAy FB F 0
MA 0 FB 2a M F 3a 0
解得:
FAx 0
FAy
M Fa 2a
FB
M
3Fa 2a
3-6 (b)解:
AB杆的受力如图所示 显然,AB杆受一平面任意力
FAx
FAy
系作用,有平衡方程
Fx 0 FAx 0
FAx
FAy
系作用,有平衡方程
FB
Fx 0 FAx 0 Fy 0 FAy FB P1 P2 P 0
MA 0 FB (l1 l2) P1(l1 a) P2(l1 b) P(l1 l) 0
代入数值,解得:
FAx 0
FAy 33.23kN
FB 96.77kN
3-7
当成一整体,其受力如图所示
列平衡方程,有
FAx
FAy
Fx 0 FAx FT FBC cos 0
Fy 0 FAy FBC sin W 0
MB 0 FT r W(BD r) FAy (AD DB) 0
又因为 FT W
代入数值,解得
FAx 2400N FAy 1200N FBC 848.53N
A
x F1
FBD
B
60o
理论力学简明教程第三章非惯性参考系课后答案
第三章 非惯性参考系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地球的多姿多彩,宇宙的繁荣,也许在这里可以略见一斑。
春光无限,请君且放千里目,别忘了矢量语言在此将大放益彩。
【要点分析与总结】1 相对运动t r r r '=+t t dr dr dr dr dr r dt dt dt dt dtυω'''==+=++⨯ t r υυω''=++⨯()t dv dv d v r a dt dt dtω''+⨯==+222**22()t d r d r d dr r v r dt dt dt dtωωωω'''''=++⨯+⨯+⨯+⨯()2t a a r r v ωωωω''''=++⨯+⨯⨯+⨯t c a a a '=++〈析〉仅此三式便可以使“第心说”与“日心说”归于一家。
(1) 平动非惯性系 (0ω=)t a a a '=+ 即:()t ma F ma '=+-(2) 旋转非惯性系 (0t t a υ==)()2a a r r ωωωωυ''''=+⨯+⨯⨯+⨯2 地球自转的效应(以地心为参考点)2mr F mg m r ω=--⨯写成分量形式为:2sin 2(sin cos )2cos x y z mx F m y my F m x z mz F mg m y ωλωλλωλ⎧=+⎪=-+⎨⎪=-+⎩ 〈析〉坐标系选取物质在地面上一定点O 为坐标原点,x 轴指向南方,y 轴指向东方,铅直方向为 z 轴方向。
2mr F mg m r ω=--⨯ 为旋转非惯性系 ()2F mg mr m r m r m r ωωωω-=+⨯+⨯⨯+⨯在 ,rR ωω条件下忽略 m r ω⨯与 ()m r ωω⨯⨯所得。
正因如此,地球上的物体运动均受着地球自转而带来的科氏力 2m r ω-⨯的作用,也正是它导致了气旋,反气旋,热带风暴,信风,河岸右侧冲刷严重,自由落体,傅科摆等多姿多彩的自然现象。
理论力学第三版课后答案第3章
r 由式(1)在 τ 向的坐标式,可得点 B 的速度 r τ : vB = vO + rω = 2rω
aw .
re vω B r vO
r n
(1)
co
τ
r
m
固定圆弧纯滚动由点 O′ 到点O,有 AD = AD′ ,即 r (φ + θ ) = Rθ ,得 rφ = (R − r )θ ,两边对时
∩
∩
题解 3-3Ca
课
r 平动参考基 e s 。 由图可知, 当连杆 B3 转过角 φ 3 ,齿轮 B2 转过角ψ 2 。
后 答
r r 基为动基 e 3 ,齿轮 B2 的连体基为动基 e 2 。过O2建立一
r x3
r x2
r y3
O1
r xs
根据啮合条件有 ψ 2 R2 = φ3 R1 。由图可知,齿轮 B2 的相
φ3
r x
得
q1 = (x A
课
y A = l sin (α − φ1 ) + l cos α sin φ1 = l sin α cos φ1 r1 连体基 e 的位形坐标阵为 y A φ1 ) = (l cos α cos φ1 l sin α cos φ1 φ1 )
T T
x A = l cos α cos φ1
r (2)对于公共基 e ,以三个连体基分别写出刚
r r r
B
r x1
α
r x2 r x3
r y3
C
体的位形坐标阵。 解:
r x
r 基 e 1 的位形为
r (1)如图 3-2Ca 所示,连体基 e 2 相对于与连体
T ρ1 0 ) , θ 2 = 2π − α B = (− l cos α
理论力学课后答案03
第3章 平面任意力系三、选择题1. D 2.C 3B 4C 5 b 6 D 7 B 8B 9 B 10 A 四、计算题3-1 重物悬挂如图3.27所示,已知G =1.8kN ,其他重量不计。
求铰链A 的约束反力和杆BC 所受的力。
解:选AB 和滑轮D 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列平衡方程,有∑=0xF45cos o=--D B Ax F F F∑=0yF45sin o=-+G F F B Ay∑=0)(F AM03.01.06.045sin o =⨯-⨯+⨯G F F D B其中:kN8.1==G F D联立求解,可得:N2400=Ax F ,N1200=AyF ,N5.848=BF3-3求如图3.29(a)、(b)所示平行分布力的合力和对于点A 之矩。
(b)ABq l(a)alAC B q图3.29解:(a )平行分布力的合力为:qaF R ='( ← )10c GB30cm20c 45°BF A DDF AxFAyF B10c30cm20c 45°CGA D图3.27学 ·24·对于点A 之矩的矩为221qaMA=( )(b )平行分布力的合力为:qlF R 21'=( ↓ )对于点A 之矩的矩为231qlMA=( )3-4静定多跨梁的荷载及尺寸如图3.30(a)、(b)所示,长度单位为m ,求支座约束反力。
(a)CB36 A 20kN /m30︒(b)B 2 12122.5kN/m5kN ·m5kN C AD40kN ·m图3.30CB620kN /m30︒BxF By FCFCB36A 20kN /m 30︒40kN ·mAxF Ay F CFA M解:(a) 分别选整体和杆BC 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分别列平衡方程,有整体:∑=0xF 030sin o=-C Ax F F∑=0yF62030cos o=⨯-+C Ay F F∑=0)(F AM0662040930cos o =⨯⨯--⨯+C A F M 杆BC :∑=0)(FB M03620630cos o =⨯⨯-⨯C F联立求解,可得:kN320=Ax F ,N60k F Ay=,mkN 220⋅=AM ,kN 340=C F2 22.5kN/m 5kN ·mCDCx F Cy FDy F 2B21 212.5kN/m 5kN ·m5kN C AD AxF Ay F DyFByF(b) 分别选整体和杆CD 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理论力学答案完整版(清华大学出版社)3
之差称为静不定次数。这类问题需要补充与静不定次数相同数量的变形协调方程才能求解。 未知约束力分量的数目小于独立平衡方程的数目,这类平衡问题是不存在的。 解题要领:
(2)AD 梁上,固定铰链 A 处有 2 个约束力,辊轴铰链 B、C 和 D 各有 1 个约束力, 共有 5 个约束力,这 5 个约束力组成平面一般力系,可以列出 3 个独立的平衡方程。所以, AD 梁是 2 次静不定。
(3)曲梁 AB 两端都是固定端约束,各有 3 个共 6 个约束力组成平面一般力系,而独 立的平衡方程只有 3 个。所以是 3 次静不定。
2 要区分物体维持平衡时的摩擦力与能够产生的最大静摩擦力,两者不可混淆。 3 有摩擦时的平衡问题往往还伴随物体的翻倒问题,要全面考虑,择其合理解。 4 自锁问题通常利用摩擦角概念和二力平衡条件或三力平衡汇交定理解题,具有几何直观、 概念清楚和便于理解的特点。关键是要确定临界平衡时的摩擦角。 5 滚动摩擦问题的考虑类似于滑动摩擦问题。
FA = 63.22 kN . ∑ Fy = 0, FA + FC sin 60o + FB − F1 sin 60o − F2 − q × 3 = 0 ,
FB = 88.74 kN .
题 3-3(a)图
(b)解:以 AB 以梁为研究对象,画受力图,列平衡方程
∑ Fx = 0 , FD cos 45o − FB cos 45o − F2 cos30o = 0 , ∑ mC = 0, FD sin 45o × 4 + FB sin 45o × 8 − M − F1 ×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mα − L2 du −L θ= ∫ 2 2mE = 2mα − L2 arcsh 2mE ⋅u + c 2mα − L2 u + 2 2mα − L 2mα 1 2mE 选适当θ,使c=0, 得 u = = sh − 1 ⋅θ 2 2 r 2mα − L L
讨论: (1) 当 2mE > 0,
2mα < L2
θ=
−L L2 − 2mα
∫
du L L2 − 2mα = arccos u+c 2 2mE 2mE L − 2mα − u2 L2 − 2mα
选适当θ,使c=0, 得
−L
1 u= = r
2mE 2mα cos 1 − 2 θ 2 L − 2mα L
3.11 证明在椭圆轨道情况下,动能对时间的平均值等于势能对时间的平均 值的一半(位力定理)。 p α r 证明:在椭圆轨道情况下, = 。设 V = − ,a,c分别是半长 1 + e cos θ r 轴和焦距 m 3 α 1 2 2 &2 T = 2π a 有: E = − , E = m(r + r θ ) + V ,周期 & α 2a 2 1 2 L2 α α 1 α −α 2 2 &2 & + = − & 可写为: m(r + r θ ) − = ,即 mr 2 2mr r 2a 2 r 2a
=
α
a
证明2:
v r 令: s = p ⋅ r r r v v v r v r v v & = F ⋅ r + mr ⋅ r = F ⋅ r + 2T & & & & s = p⋅r + p⋅r v v 经过一个周期: 0 = F ⋅ r + 2T
T 周期: = 2π m
α
a 3 ,椭圆面积: s
= π ab
三、开普勒行星三定律:
(1)行星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太阳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p (2)行星与太阳的联线扫过的面积与时间成正比,或者说相 1 + e cos θ r=
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 (3)行星运动的周期的平方与它们的轨道半长轴的立方成 正比。
r
dr 2 mr 1 L2 2 E − 2 k (r − l ) − m 2 r 2
r0
2 mv0 m1m2 1 其中:mr = = m, r0 = +l m1 + m2 2 k
轨道方程为: θ = ∫rdθ = ∫r
0
r
r
0
L dr r2 1 L2 2 2mr E − k ( r − l ) − 2 2 r
A = L2 + mc B = 2mk D = 2mE
mk m 2 k 2 + 2mE ( L2 + mc) L2 + mc ∴ u= + cos θ 2 2 2 L 2 + mc ( L + mc) L
L2 + mc p mk ∴ r= = 2 2 1 + e cos αθ 2mE ( L + mc) L + mc 1+ 1+ cos θ 2 2 2 mk L
dr 1 2α r2 L2 = ⋅ ⋅ r− − dt r m 2 a 2 mα
dr dt α = r 2 L2 a a − − (r − a) 2 mα mg
势能: 1 τ α 2α V = ∫ − dτ = τ 0 r τ 动能: T = 1 τ τ ∫0
ma
1 ∴ T = V 2
2 ,代入 V = −
α
r
2
L 2m[E − V (r )] − 2 r
2
(α > 0)
θ = ∫θ =
∫
α L 2m E + 2 − 2 r r
= −L∫
1 d r 1 r2
2 mE + ( 2 m α − L2 ) ⋅
1 令:u = r
∴ θ = −L∫
du (2mα − L2 ) ⋅ u 2 + 2mE
0
dr 2 [−α ln α + α ln x ] m
−a
e −α r 3.4 定性的讨论粒子在中心势 V = −k 中的运动,式中k和 r
α为常数。
解:当 α r 》1时,V≈0,此时近似做自由粒子的运动; 普勒运动;
k ,粒子近似做在势场 − k 中的开 当 α r 《 1时,V ≈ − r r
第3 章
两体问题
dV v er dr
dr
一、中心势场中单粒子的运动:
中心力:
F = −∇V = −
t = ±∫
粒子的轨道方程:
θ =∫
2 L2 [E − V ( r )] − 2 2 m mr L dr r2 dθ = ∫ L2 2m [E − V ( r )] − 2 r
体系能量守恒: E = 1 m (r 2 + r 2θ&2 ) + V ( r ) = C &
2 2 2 2 2 2 令 L η = 2mα r − L ,则 r = L η + L 2mα 2 2 2 2 Lη +L Lη 1 t = ∫m⋅ ⋅ ⋅ dη = 2mα mα Lη
dr
2 L [ E − V ( x)] − 2 2 m mr
2 α L2 ⋅ − 2 2 m r mr
=∫
mrdr 2mα r − L2
∫
L3η 2 + L3 dη 2 2mα
L3 = 2mα 2
L3 ∫ (η + 1)d η = 2 m α 2
2
η3 ⋅ η + 3
mp 3 η η 2 L2 若 p= ,则 t = α ⋅ 2 ⋅ 1 + 3 mα
(1)
(2) (3)
L2 (η 2 + 1) p ⋅ (η 2 + 1) p = p− = ⋅ (1 − η 2 ) x = r cos θ = p − r = p − 2mα 2 2 2 2 y = r sin θ = r 2 − x 2 = p ⋅ (η 2 + 1) 2 − p ⋅ (1 − η 2 ) 2 = p ⋅ η 4 4
L2 + mc mc 2mE ( L2 + mc) , α = 1+ 2 , e = 1+ 其中:p = mk L m2k 2
α 3.8 试求粒子在势场 V = − 中运动且E=0 (抛物线轨道)时,坐标对时间 r 的依赖关系。
解:粒子在中心势场 V = − α 中运动,代入 r dr =∫ 运动方程: t = ∫ 2
k V 当 α r ≈1时, ≈ − e r ,粒子近似做开普勒运动,但势场 减弱为 − k ⋅ 1 r e
3.6 求粒子在中心力 F = −
L dr r2
k c + 3 的作用下的轨道方程。 r2 r
k c V =− + r 2r
解:粒子的中心势场可写为
1 − Ld 代入 θ = dθ = r =∫ ∫ ∫ 2mk 1 L2 2mE + − (mc + L2 ) ⋅ 2 2m[ E − V ( r )] − 2 r r r B − du − 1 − Ldu L 2A = 令:u = , θ = ∫ 2 2 2 r A ∫ B 2 + 4 AD − (mc + L ) ⋅ u + 2mk ⋅ u + 2mE B − u − 4 A2 2A
τ 2 L2 a 2 a − − (r − a) mα 1 2 1 τ α α α α α & (r + r 2θ 2 )dτ = ∫ ( − )dτ = − = 2 τ 0 r 2a a 2a 2a
a −c
∫
a+c
α
dr =
4 maα
arcsin 1 =
2π maα
τ
2 角动量守恒: L = mr 2θ& = C
二、与距离r成反比的中心势场: (万有引力势和库仑 α 静电势): V ( r ) = −
r
在万有引力作用下天体运动的轨迹问题也称为开普勒问题。 此时α=GM,质点的轨道方程可写为
r= p 1 + e cos θ
2 EL2 e = 1+ mα 2
其中:
(2) 当 2mE > 0, 2mα > L2
(3) 当 2mE < 0, 2mα > L2
−L 2mα − L2
2m E u − 2mα − L2 2mα 2m E 1 选适当θ,使c=0, 得 u = r = 2mα − L2 ch L2 − 1⋅θ
2
θ=
∫
du
2mα − L2 = arcch ⋅u + c 2m E 2mα − L2 −L
2 v3 = v2 + (v'−v0 ) 2 ≈ 16.5(km / s)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Gmsun 其中v0为地球绕太阳的公转速度,v’为 v' = rsun−earth
msun为太阳的质量,rsun-earth为太阳-地球之间的距离。
四、运动轨道的稳定性条件:
d 2u m 比耐公式:u 2 + u = − 2 F dθ L
Q lim ch (αθ ) = ∞, lim sh(αθ ) = ∞
θ →∞ 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