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空间形态与景观特色
巴黎城市空间形态解析 城市的空间形态
74 国际城市形态论坛International Urban Morphology Forum / 南方建筑/ South Architecture 2010.1巴黎城市空间形态解析Interpreting the spatial morphology of Paris卞素萍Bian Suping1 巴黎拉德方斯2 巴黎的城市轴线3 巴黎协和广场4 凯旋门5 纪功柱6 巴黎埃菲尔铁塔摘要本文分析了巴黎的城市结构、城市肌理与城市的空间形态的关系,并介绍了两种经典的城市设计的发展方法在城市中的运用。
通过相互之间的关联,城市街道、城市交通和城市空间得到有效的整合。
最后阐述了在旧城更新过程中保护和改造问题及滨水区城市设计和绿地规划等,对我国诸多城市建设的意义。
关键词巴黎城市形态空间结构城市交通整合保护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of three aspects ofcities, which are urban structure, urban texture and urban spatial form. Moreover it introduces two classic means of urban design. Through interrelation, urban streets, transports and urban spaces may be integrated. Finally it expatiates the problem of conserv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in the process of renovation of old cities. Discussion also focuses on design of urban waterfront and greenbelt planning. It provides many valuable teachings for the urban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 KEY WORDS Paris, urban form, spatial structure, urban transport, integration, conservation中图分类号TU983/.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0-0232(2010)01-0074-03作者简介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南京,210096)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都,如何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满足居民现代化生活的需要的同时,保持城市应有的特色,一直是各国探讨的重要问题。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的形态和空间结构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变化。
城市形态和空间结构的合理规划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城市规划中的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的相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城市形态的演变城市形态是指城市在空间上的布局、形状和结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形态也在不断演变。
从传统的城市中心向外扩张,到现代的多中心城市模式,城市形态的变化反映了城市发展的需求和人们对生活方式的追求。
1. 传统的单中心城市在城市发展的早期阶段,城市形态呈现出单中心的特点。
这种城市形态以城市中心为核心,周围环绕着一圈圈的居住区和商业区。
这种城市形态的优势在于交通便利,资源利用高效,但也存在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
2. 多中心城市模式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交通技术的进步,城市形态逐渐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
多中心城市模式将城市分为若干个功能中心,如商业中心、行政中心、文化中心等。
这种城市形态的优势在于分散了人口和资源,减少了交通压力,提高了人们的生活便利性。
3. 城市群的形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城市群的形成成为了一种新的城市形态。
城市群是由多个城市组成的一个大区域,各个城市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紧密联系。
城市群的形成有利于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但也带来了交通压力、环境污染等问题。
二、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是指城市内部各个空间单元之间的关系和组织方式。
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有助于提高城市的功能性和宜居性,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 提升城市中心的功能性城市中心是城市的核心区域,承载着城市的行政、商业、文化等功能。
为了提升城市中心的功能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公共交通网络的建设,提高交通的便捷性和效率。
- 增加公共设施和文化设施的建设,提升城市中心的吸引力和活力。
城市典型空间要素和景观设计
城市典型空间要素和景观设计城市典型空间要素指的是城市中具有特定功能和影响力的空间元素,在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这些要素能够塑造城市的形象和特色,提供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满足城市功能的需求。
下面将介绍几种典型的城市空间要素和景观设计。
1.公园景观:公园是城市中重要的绿地景观,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公园景观设计要注重绿色植被的规划和布置,通过种植树木、草坪和花卉等植物,创造出优美的自然环境。
此外,公园中还可以设置湖泊、喷泉等水景,增加景观的多样性和艺术感。
2.广场空间:广场是城市中重要的交汇点和社交活动场所。
广场景观设计要考虑到人流量的流动和集聚,以及人们的活动需求。
广场中可以设置座椅、休息区、喷泉和艺术装置等,使人们能够休息、交流和欣赏景观。
此外,广场的地面材质也要选择适合行人行走的材料,如石板或花岗岩等,以提供良好的行走体验。
3.街道景观:街道是城市中主要的交通通道,也是人们出行和活动的场所。
街道景观设计要注重人行道的宽度和安全性,为行人提供良好的行走条件。
此外,街头建筑的外观和店铺的布局也是街道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统一的建筑风格和精心设计的商业立面,打造出独特的街道景观。
4.建筑景观:城市中的建筑景观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代表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现代风貌。
建筑景观设计要注重建筑的比例、形态和材质的选择,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建筑物的立面装饰和照明设计也能够提升建筑景观的艺术价值和夜间效果。
5.水域景观:城市中的水域景观包括河流、湖泊、运河等水体。
水域景观的设计要注重保护水质和水环境,通过绿化、水生植物和人工景观等手法,打造出优美的水域景观。
水域景观还可以与周围的建筑和公园景观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城市景观。
总之,城市典型空间要素和景观设计在城市规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可以打造出具有独特魅力、功能齐全的城市空间,提高城市的品质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的空间形态与分布特征
思考:
1、北京与巴黎的建筑风格、道路格局各有什 么特色? 2、北京老城区的空间形态具有什么特点? 3、北京与巴黎老城区景观特色差异形成的原 因是什么?
二、城镇分布的主要特点
1、人口密集地区城镇数量较多,并在其人流、物流的枢 纽部位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2、沿河、沿湖、沿海地区城镇较多,在两条河流交汇处, 或大的河流入海处,往往会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3、在交通运输枢纽处,如两条或多条铁路干线交会处、 铁路干线与公路干线交会处、两条或多条公路干线交会 处,也会形成比较大的城镇。 4、在历史文化胜地、著名旅游地、大规模的商品集散地 或比较大的边境口岸,都可能形成比较大的城镇 5、在大型或特大型矿产资源分布区,常随着采矿业的饿 发展而形成矿业城镇
秦皇岛
•·
•· 主要铁 影响范 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类型 路 围
上 长江入 河港、京沪铁 长江流 经济腹地最为广阔、交通四通 海 海口处、海港 路、沪 域和沿 八达,对内、对外联系便利; 临东海 杭铁路 海地区 使其成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 业城市、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 枢纽,极大促进城市发展 秦 临渤海 皇 岛 武 长江及 汉 其最大 支流汉 水交汇 处 海港 京哈铁 华北北 我国最大的能源输出港,港口 路、大 部地区 贸易促进城市发展 秦铁路
材料二
北京曾经是明清两代的都城。明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建 造的,城市由三套城墙组成。中心为代表封建统治者---皇帝居住 的紫禁城,它外面是皇城,居住着内府官员及贵族,外城为一般 市民居住,形成一系列典型的老北京四合院。古老的南北中轴线 长达8000米,由城门、干道、体型大小不同的广场、建筑群、制 高点等组成,突出了封建皇权的中心----宫殿建筑群。沿线坐落的 古代京城主体建筑。皇宫(紫禁城)又称故宫,位于城市的中心, 与主城区形成城套城的空间格局。明清北京城的所有用地功能区 都围绕着紫禁城和中轴线对称分布,这充分突出了皇权的至高无 上。这种布局形式反映出封建社会的规划思想和建筑礼制,这种 格局对城市的道路系统影响明显,所以,北京老城区的道路形成 典型的方正棋盘格局。 与北京相比,法国的巴黎却是另一种建筑风格,处处可见的教 堂梁柱和圆顶形建筑,散发出和谐巍峨的古典气息,表现出浓厚 的宗教色彩。放射状的交通道路格局,凯旋门周围转盘状的交通 枢纽,形成自由、和谐的建筑文化风格。
2.2城市的空间形态与分布特征
充足的水源 “滨水型” 便利的水运 城市成因 天然的防卫屏障 天然、人工的港口 四种不同区位类型的城市
交通枢纽城市 区域中心城市 商贸旅游城市 口岸城市
比较上海、秦皇岛、武汉的形成因素
(3)分析石化工业区的区位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不合理, 位于河流谷地,工厂废气不易扩散;位于 城市盛行风向的上风向(该地盛行风向为西北风),造成大 气污染;位于流经城区的河流上游,污染城市水源。
P34 分析下列因素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城市 上海 秦皇岛 武汉 主要水 港口 主要铁 体 类型 路 长江入 河港 京沪 海港 沪杭 海口 临渤海 海港 京哈 大秦 影响范 围 长江 流域 华北 北部 华中 地区 作用
金融、工业、 交通中心
能源输 出港
汉水 长江
河港
京九 京广
交通 枢纽
1.右图为黄河 沿岸城市兰州 市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 问题: (1)该城市 空间形态呈 狭长形布局,影响这种布局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地形 (2)这种布局的缺点有哪些? 城市功能分区呈分散疏松式 ,管理不便
有铁路和公路干线相连
形成原因
受河流或地形、资源等自 然条件的影响,或行政手 段规划的高新技术开发区
分散成组 城市建成区呈多个团块状,各 受河流和地形的阻隔,或 城市布局形态 自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就近生 受规划等人为因素的影响
产生活,其间有交通干线相连
新城区以卫星城的形式建 在主城区的外围
城镇组群 城市布局形态
受主城区的城市经济 发展、环境问题和人 为规划等原因
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 各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和用 地规模不断扩大,沿交通 干线相互连接成片
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
缺点:各组团之间有一定距离,增加城市建设投贷及经营管理费用。
二、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变化 城市空间形态各类型之间不是对立的,可以相互转化和共存。
有时不同类型存在于同一城市的不同发展阶段,有时同一城市的 形态是多种类型的混合。
想一想: 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
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变化
想一想:
1982年
按照城市的用地形态和道路骨架形式,可以把城市形态类型大体上归纳为集中和分散两大类。
集中式——是指城市各项用地连成一片,形成集中发展的城市形态。这种类型的城市又可分为团 块状、带状、放射状等。
分散式——受某些条件限制,城市用地被分割成相对独立的部分,形成分散式城市形态,以组团 状为代表。
常见的城市形态举例
袍江 越城
城市景观特色(urban landscape)
城市景观特色是城市个性的重要体现。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文物古迹特色、自然环境特 色、城市格局特色、城市的轮廓景观及标志建筑特色、建筑风格和城市风貌特色、民族风情与民间 艺术特色等。
组团内有相对独立的活动中心和道路系统,组团之间保 持一定的距离,但有便捷的交通组成一个整体。
常见的城市形态举例
城市景观规划中的空间形态设计原则
城市景观规划中的空间形态设计原则引言:城市景观规划是指通过对城市空间的合理规划和设计,创造出具有美感、功能性和可持续性的城市环境。
而空间形态设计则是城市景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注的是城市空间的布局、形状和尺度等方面的设计原则。
本文将探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空间形态设计原则,旨在为城市规划师和设计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人本主义原则人本主义是指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将人的需求和体验放在首位。
在城市景观规划中,人本主义原则要求设计师关注人们的行为、感知和互动,以创造出舒适、便利和具有人情味的城市空间。
例如,通过合理的道路布局和步行系统,使人们能够方便地到达目的地;通过植被和景观元素的设置,创造出宜人的视觉和生活环境。
二、可持续性原则可持续性是城市规划和设计的重要目标,它要求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的发展。
在城市景观规划中,可持续性原则要求设计师考虑资源利用效率、生态保护和环境友好性等方面。
例如,通过合理的绿地设计和水资源管理,实现雨水的收集和利用;通过减少车辆通行和鼓励公共交通,降低碳排放和交通拥堵。
三、多功能性原则城市空间的多功能性是指一个区域或场所能够满足多种不同的需求和活动。
在城市景观规划中,多功能性原则要求设计师将不同的功能和活动融入到城市空间中,以提高空间的利用效率和活力。
例如,通过在公园中设置儿童游乐设施和健身器材,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通过在商业区设置休闲广场和户外表演场地,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
四、尺度适应原则城市空间的尺度适应是指不同区域或场所的规模和形状能够适应其功能和环境。
在城市景观规划中,尺度适应原则要求设计师根据不同的城市功能和环境特点,合理确定空间的尺度和比例。
例如,通过在居住区设置小型公园和社区设施,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通过在城市中心设置大型广场和公共建筑,展示城市的形象和文化。
五、连续性原则城市空间的连续性是指城市中不同区域或场所之间的联系和衔接。
第二节城市的空间形态与分布特征
受主城区的城市经济发展, 受主城区的城市经济发展, 环境问题和人为规划等原因
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各 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 各大城市由交通干线相互连接 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和用地规 模不断扩大, 模不断扩大,沿交通干线相 成城市群或城市带 互连接成片
2.城市景观特色 2.城市景观特色
分析两座城市的建筑物历史,高度,风格及城区街道等的 分析两座城市的建筑物历史,高度, 主要景观差别? 主要景观差别? 建筑风格是城市景观的集中反映! 建筑风格是城市景观的集中反映!
城市立体形态 城市空间形态 城市平面形态 分散形态 集中形态
1.城市的空间形态 1.城市的空间形态
集中形态 特征 成因 分散形态
空间上连续成整体, 空间上连续成整体,景观上绵延分 空间上不连续分布 景观上分散 空间上不连续分布,景观上分散 布,内部有机联系 布局,但其间有明显的内在联系 布局 但其间有明显的内在联系 地势平坦, 地势平坦,无山水的阻隔 受地形,河流等的限制,或经 受地形,河流等的限制, 济长期发展的影响
巴黎——城市建筑风格 巴黎——城市建筑风格
与北京相比,法国巴黎是另一种建筑风格,处处可见的教堂梁柱和圆顶形建 与北京相比,法国巴黎是另一种建筑风格, 散发出和谐巍峨的古典气息,表现出浓厚的宗教色彩. 筑,散发出和谐巍峨的古典气息,表现出浓厚的宗教色彩.放射状的交通道路 格局,凯旋门周围转盘状的交通枢纽,形成自由,和谐的建筑文化风格. 格局,凯旋门周围转盘状的交通枢纽,形成自由,和谐的建筑文化风格.
优点
①便于集中设置较完善的生活服务 城市的每一部分接近郊区, ①城市的每一部分接近郊区,亲 设施,方便居民生活; 设施,方便居民生活;②便于行政 近自然;②容易克服交通拥挤, 近自然; 容易克服交通拥挤, 领导和管理; 各种设施利用率高, 领导和管理;③各种设施利用率高, 环境污染等问题
经典课件:城市的空间形态与分布特征
D形态缺点:布 资局 大分散,彼此.联系不太方便,市政建设投9
城市的空间形态不是固定不变的.如武汉 (见地图册P20第1题)
1、武汉市空间形态大致经历了分散成组、集中式 发展阶段
2、原因有:交通条件改善、区域经济的发展等。
.
10
二.城市景观特色
1.构成要素包括:建筑风格、道路基本格局、 功能区空间组合等.
市标志物?
.
巴巴黎黎老城区
13
纽约曼哈顿
巴黎圣母院
艾菲尔铁塔
凯旋门
凡尔赛宫
.
卢浮宫
14
自由女神
华尔街
③城市景观特色的主要影响因素
自然原因:地形、河湖等; 社会原因:历史. 文化等.
.
百老汇大街
15
三.城市的分布特征及区位因素
1城市分布的特点
①人口密集 ②交通便利(水运.陆运) ③矿产分布区 ④历史文化胜地.著名旅游地.大规模的商品集散地. 边境口岸 见P34
北密南疏,沿海密内陆疏。
.
20
学习小结和板书
景观特色
城
市 空 间 集中 结 构 分散
立体 平面
空 间 形 态
城 市
人口密度 城
分 布
交通运输
市 区
特 矿产资源 位
点
因
历史文化 素
形成原因
.
21
①北京.巴黎老城区的建筑风格.道路格局各有什 么特色?
北京老城区的建筑风格表现在城市中心为紫禁城,巴黎老城区的
城市建筑风格(历史.建筑物高度.纪念性的标 志建筑等).是城市景观的集中反映. 一个城市的著名建筑物,往往是这个 城市的代表性标志,也是这个城市的 重要景观特征.
(完整)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分析与探讨
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分析与探讨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分析与探讨摘要:本文主要就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的概念与特点,简述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总结一些规划设计的措施,使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更加人性化, 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 建设美丽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on public space landscape design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 summarized some problems in the design, summarizes some design measures, the city public space landscape more humane, achieve person and natural harmonious unification, construction beautiful city public space landscape.Key words: City public space; landscape design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一、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的概念及特点景观规划设计,就是利用景观学原理,解决景观水平上的经济、生态和文化问题的实践研究。
在认识和理解景观特征和价值的基础上,对区域内的各种景观要素进行整体规划与设计.通过规划,减少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依据自然景观的适宜性、功能性和生态特性,经济景观的合理性及社会景观的文化性和继承性,结合地方文化背景,以资源的合理利用为出发点,以景观保护为前提,“以人为本”为规划设计手段,合理规划和设计景观区内的各种景观要素和人为活动,在景观保护与发展之间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式,使景观要素空间分布格局、景观形态与自然环境中的各种生态过程和人类活动协调统一。
其目的是充分展现景观所应具有的生态功能、文化功能和美学功能。
城市空间形态与分布特征
城市空间形态与分布特征
一、城市空间形态与景观特色 (一)城市空间形态 城市空间形态包括平 面形态和立体形态
集中形态和分散形态 城市空间形态与分布特征
成都
城市空间形态与分布特征
成都城市空间形态
(1)形态特点: 呈同心圆向外延展
(2)成 因: 地形平坦或城市规模不大
(3)形态优点:
城市布局紧凑,利于生产部门协作管 理,节省用地,基础设施建设经济
形成原因
主城区与工业区分 离,由交通线相连
河流、地形、资源等自 然条件或行政手段规划 的高新技术开发区
建成区呈多个团块状, 相对独立,就近生产生 活,交通线相连
受河流、地形的阻 隔、或受规划等人 为因素的影响
卫星城和小城镇簇 拥在主城区周围
主城区的城市经 济发展、环境问 题和人为规划等
若干特大城市、大城 市与中小城市由交通 干线相连,形成城市 群或城市带
城市一经产生,就占据着一定的地表空间,并 在各种自然、人为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下,形成一定 的用地轮廓形态,这种形态称为城市空间形态。
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空间形态
•城市空间形态与分布特征
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各功能区的分 布组合及有机联系
(内部、微观)
城市空间形态
城市空间结构 的外部形态
城市总体布局形式 和分布密度的综合 反映 (外部、宏观)
重庆: 丘陵山区,地形 崎岖不平—城市用地比 较破碎,形成分散发展 的城市形态。
城市集中形态与分散形态的差异
城市平面 形态
特征
集中 空间上连续,景
形态
观上绵延分布, 内部有机联系。
成因
地势平坦, 无山水阻隔
分散 形态
空间上不连续, 地形、河流等自
当代城市住区景观空间形态之解读
的生活体验 中符 合特定几 何环境 的一组元 素或地点 ,也指 两
区” 概念 的提出 , 使得 住区 的道路建设能够 有机 地融入城市路
一
1 _ 07
网 中。连 接 居住 环 境 区 的城 市 支路 , 仅 肩 负着 住 区 内 部 居 民 不 的 交通 疏 散 作 用 , 是 城 市 路 网 的补 充 。“ 活 次街 ” 是 一种 也 生 也 城 市 支 路 的 属 性 , 不 仅 具 有 交 通 的物 质功 能 , 且 交 通 量 适 它 而
空 间的 营造 也 存 在 着诸 多 问 题 。对 当 代城 市 住 区 中 景观 空 间类 型 的归纳 与 解 读 , 对和 谐 社 区 的 建设 给 予 一 定 启示 。 将 二 城 市 住 区 中 景观 规 划 设 计 相 关 理 论
住 区是城市 的细胞 和缩影 , 它是 一个城 市政治 、 济 、 经 文
使 这里 具 有 了城 市 气 氛 。 “ 活次 街 ” 加 强 调城 市 支 路 具 有 生 更 “ 宜居 住 性 ” 适 ,其 两 侧 分 布 的住 区 商 业 和 公 共 设 施 吸 引着 居 民 以此 为平 台进 行 交 往 活 动 ,它 的 复 合 功 能 使 其 成 为 了充 满
活 力 的街 道 空 间 。
化 的综 合 反 映 。住 区景 观 的 营 建 远 不 止 一 个 绿 化 的 问题 , 需 它 要 景 观 规 划 设 计 理 论 与 社 会 学 理 论 的指 导 。 1 区 景 观 规 划 设 计 的 基 本 目标 住 任 何 类 型 的景 观 规 划 设 计 都 有 一 个 明 确 的 目标 ,这 也 是
s b—sse fU r a a d c pe s c u y tm o b n ln s a pa e,w h c i he m os n i ae ih st ti tm t ln c pe pa e a dsa s c wih r n ei e s Ac o d n o a lsng t e t u ba r sd nt c r i g t nay i h css ae ,Thsp pe um m aie h at r sa d f au e ft on— i a rs rz d t e p te n n e t r so he c tm po a y c e r r om m u t a s a p c , n i e p e e hee si niylnd c pes a e a d ntr r t d t xit ng p no e n a r lm s he s u s d t r nd he m no nd p obe ,t ndic se hete ;
地理模块-人文地理城乡规划知识整理 (1)
城乡规划一、城市的形成与发展1、城市是具有一定规模的非农业人口聚居的场所,是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
密集是城市最基本的特征。
与乡村相比,城市具有的特点:①高效率(熟练工)②高效益(高科技)③多功能④动态性——1,辐射带动;2,自然社会经济人口的多方面制约2、城市最早起源于:①美索不达米亚平原②尼罗河流域(城市兴起主因:政治)早期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①水源充足②地形平坦③土地肥沃④交通便利⑤气候适宜3、(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1)自然:①气候:温和、湿润、适宜;②地形:平原,热带高原,山区河谷;③河流:水源/水运/早期军事防御(2)社会经济因素:矿产(如攀枝花,大庆)交通(如郑州,石家庄)政策(如深圳)宗教(如麦加,耶路撒冷)军事……(随着生产力发展)灌溉农业发达地区→农业技术得以革新→出现劳动分工和集市→城市出现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种植业与畜牧业分离第二次分工:商业和手工业出现(城市出现)商品交换的场所→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集聚空间(改变城市内涵):资本主义产业革命4、城市发展:两方面内容①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规模扩大,功能增强,在国家地区中的社会经济地位逐渐提高;②城市内涵提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产业结构优化,对于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
经济增长是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工业化与城市化密切相关。
二、城市化1、概念梳理(1)城市化:一,人口和产业活动向城市地区集中;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标志:①城市人口的增加;②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③城市人口比重;②一→二三(2)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①郊区城市化:城市人口、商业、制造业向郊区扩散(城市地价过高等原因)②逆城市化:城市人口为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向乡村迁居,城市人口负增长③再城市化:城市化的高级阶段市中心的环境改善,人口重新迁回市中心(如伦敦)(3)城市化的发展:①时间;②空间:分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
2、城市化发展阶段(1)早期阶段:工业和服务业促使大量人口涌入;(2)中期阶段:城市规模继续膨胀,城市环境趋于恶化,出现郊区城市化;(3)成熟阶段:城市化保持在高水平,逆城市化普遍出现,卫星城发展etc.3、大都市带(大都市区的空间联合体):城市化进入高级阶段的标志由地域上集中分布的若干特大城市集聚而成的庞大的、多核心的、多层次的城市群体(1)波华带: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2)芝匹带: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匹兹堡、多伦多、蒙特利尔(3)东京都市圈: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4)伦敦都市圈:伦敦、伯明翰、谢菲尔德、利物浦、曼彻斯特(5)巴黎都市圈:巴黎、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安特卫普、布鲁塞尔、科隆(6)长三角大都市带: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杭州、嘉兴、宁波4、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建国初期:稳步发展;六七十年代:徘徊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
景观空间分类
一、构成形式容积空间:是指由实体围合而构成的空间形式,也叫做围合空间。
辐射空间:是指空间中的一个实体对其周围一定范围的空间产生凝聚力所界定的空间领域。
具有扩散、外射的特点,人可以感受到它主宰周围空间的辐射力。
立体空间:是指由数个实体组合而形成一个无边界,从而限定出一个空间范围,也就是在立体空间中,既有实体占领形成的局部空间,又有实体之间的张力相互作用而界定的复合空间。
二、景观空间类型1、按构成形式分:点状景观:点景是相对于整个环境而言的,其特点是景观空间的尺度较小且主体元素突出易被人感知与把握。
一般包括住宅的小花园、街头小绿地、小品、雕塑、十字路口、各种特色出入口。
线状景观:主要包括城市交通干道,步行街道及沿水岸的滨水休闲绿地。
面状景观:主要指尺度较大,空间形态较丰富的景观类型。
从城市公园、广场到部分城区,甚至整个城市都可作为一个整体面状景观进行综合设计。
2、按活动性质分休闲空间:是指供大家休息、放松的环境空间,如公园、居住区广场、游乐场、步行街等。
功能空间:是指据有不同的使用功能的公共场所,如交通广场、纪念性广场、高速公路等3、按人际关系分公共性空间:一般指尺度较大,开放性强,人们可以自由出入,周边有较完善的服务设施的空间,人们可以在其中进行各种休闲和娱乐活动,因此又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的客厅”。
半公共性空间:有空间领域感,对空间的使用有一定的限定。
半私密性空间:领域感更强,尺度相对较小,围合感较强,人在其中对空间有一定的控制和支配能力。
如门前开敞式花园、宅间空地、安静的小亭等地方。
私密性空间:是四种空间中个体领域感最强,对外开放性最小的空间,一般多是围合感强尺度小的空间,有时又是专门为特定人群服务的空间环境,如住宅庭院、公园里偏僻幽深的小亭等。
三、景观空间常见的形态下沉式空间和抬高式空间:下沉式空间具有隐蔽性、保护性、宁静感,属半私密性空间。
如下沉式广场;抬高式空间的特点类于舞台,突出醒目,较适于标志性物体。
城市建筑形态对景观视觉效果的影响
城市建筑形态对景观视觉效果的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不仅注重功能性,还要注重美学价值。
城市建筑形态是指城市中建筑物的外观、形状和布局,对城市的景观视觉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城市建筑形态的多样性、尺度与比例、材料选择以及建筑与环境的结合四个方面探讨城市建筑形态对景观视觉效果的影响。
首先,城市建筑形态的多样性对景观视觉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城市中的建筑形态应该多样化,不仅仅是简单的矩形方块式建筑,而是应该包括圆形、曲线形、立体形等多种形态,以增加城市的景观吸引力。
多样性的建筑形态可以创造出丰富的空间层次感和丰富的艺术感。
此外,多样性的建筑形态也可以增加城市的记忆性和标志性,使城市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独特的形象。
其次,城市建筑形态的尺度与比例对景观视觉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城市中的建筑建筑物应该根据其所处位置和用途来确定合适的尺度和比例。
例如,高层建筑通常会在城市中心地带建造,而低矮的建筑则更适合在居住区建造。
如果在错位的位置选择了不合适的尺度和比例,不仅会破坏城市的整体景观效果,还可能会引起视线的干扰。
因此,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必须合理考虑建筑物的尺度和比例,使其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形成良好的景观视觉效果。
此外,城市建筑形态的材料选择也对景观视觉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建筑的外墙材料可以选择各种不同的材料,如玻璃、金属、石材等,这些材料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外观和视觉效果。
例如,玻璃幕墙可以创造出透明、明亮的感觉,而石材可以给人一种古朴稳重的感觉。
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除了要考虑其外观效果外,还要考虑其耐久性、可持续性等因素,以确保建筑物能够长期保持良好的外观和视觉效果。
最后,城市建筑形态与环境的结合对景观视觉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建筑与周围环境的结合程度越好,景观视觉效果越好。
建筑物应该融入自然环境中,与周围的绿地、道路、水体等自然元素相互呼应,形成完美的景观效果。
例如,建筑物的屋顶可以设计成绿化屋顶,与周围的公园或花园形成一体化的景观效果。
城市复合空间景观规划设计
城市复合空间景观规划设计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空间变得越来越复杂,城市人口变得越来越密集,城市交通变得越来越拥堵,城市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
城市需要更好的空间规划和景观设计,使之成为舒适、宜居、宜游的城市。
城市复合空间是指城市中的各种公共空间,如街道、广场、公园、河道、滨水区等。
这些公共空间不仅仅是交通工具,也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具有重要的景观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城市复合空间景观规划设计应当注重“人文空间”的概念,以人为本,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交流,构建一个充满生机、和谐美好的城市空间。
城市复合空间景观规划设计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第一,要注重空间结构的合理性。
城市复合空间的空间结构包括空间形态、空间布局和空间比例三个方面,应当合理统一整体性,疏密有致、起伏有度,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空间体系,体现出城市复合空间的综合性和多样性。
第二,要注重景观元素的多样性。
景观元素是城市复合空间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绿地、水系、道路、广场等各种景观元素。
景观元素的多样性可以为城市增添更多的景观特色和文化魅力,让居民在城市中感受到更多的美好、多样与兴奋,从而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第三,要注重环境质量的提高。
城市复合空间景观规划设计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环境质量的提高。
为了创造一个环境优美、舒适、健康的城市,设计者应该注重对于景观增绿、减噪、减灰、净水、节能等方面的考虑,以满足城市居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
第四,要注重公共参与。
城市复合空间景观规划设计需要通过市民的积极参与来提高其可持续性和实用性,让市民成为其主要的参与者和决策者。
设计者应该积极关注公众的需求,传递公共意愿,将城市复合空间景观规划设计转化为公众能够接受和参与的事务。
城市复合空间景观规划设计需要具备多专业的技术支撑,如城市设计、景观设计、建筑设计、绿化设计等多个领域。
设计者必须综合考虑所有因素,并在整合空间视野、景观美学、生态环境、社会需求等各个方面达到协调的效果,才能创造一个可持续、美丽、舒适,洁净和安全的城市公共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的空间形态与景观特色教学设计【设计思想】:在新课程理念下,对与本节课的设计是围绕构建生活化的知识结构为主。
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发展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
所以在设计的时候,以活动探究促进知识与技能的情景化设计为主,给学生带来感官刺激,同时通过较好的情景从内心深处激起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索的欲望。
【教材分析】:本课选取内容为湘教版选修Ⅳ第二章第二节《城市空间形态和分布特征》中的第一课时。
教材首先介绍了城市空间形态的概念和类型。
这个概念是在必修Ⅱ中城市空间结构基础上提出来的,体现了教材内容的递进关系。
在介绍完城市空间形态的概念之后,指出城市空间形态主要有平面形态(包括集中形态与分散形态)和立体形态两类,通过图文结合的方法,对平面形态进行主要介绍。
先是集中形态,以图2-16为主,帮助学生形成这种布局的感性认识。
通过图2-17、2-18在对简单集中与复杂集中进行直观的展示,以便学生能对两种布局进行对比分析。
第二部分,教材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介绍城市分散形态的概念,分为一城一区形态、分散成组形态、城镇组群形态、串珠状形态四种,并配以图2-19 2-20 2-21 2-22四种形态的布局模式图,同时还设计了四个思考题,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基本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土温转换能力、举一反三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多途径获取知识的学习方法。
关于城市的景观特色,教材通过对图2-23“欧洲古老城市景观”和图2-24“美国现代城市景观”,从城市建筑、风格、历史以及交通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直观的展示,引导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领会城市景观特色的内涵。
接着,教材站在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城市的现代理念高度,进一步指出,城市的发展应因地制宜,与周围的自然景物协调发展,形成良好的城市氛围。
【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已基本掌握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在高一必修Ⅰ第四章、必修Ⅱ第二章中对城市形态有一定了解。
但由于学生知识面的狭隘性,对这类知识的认识比较抽象,缺乏系统的知识梳理,特别是对案例的分析与对问题的解决有待进一步发展。
【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结合具体事例理解城市空间形态的含义和类型,学会云哟感省事布局形态图,分析城市空间形态的特点和形成原因,提高图象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应用能力。
2、能够抓住关键要素对比与描述城市的景观特色,透过景观特色了解城市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运用收集到的学生熟悉的有关城市资料和教材提供的“阅读”和“活动”材料,设置问题情景,指导学生围绕问题讨论、探究和交流,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达到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参与教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在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过程中,学生会更加了解周围的城市,由此培养热爱祖国、热爱故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和社会责任赶,树立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
【重点难点】:重点:对城市空间形态特点和形成原因的分析。
城市的发展,应该与周围的自然景物协调呼应。
难点:通过地理图象和文字资料分析与解决地理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学策略与手段】:本节课以案例教学为主,通过使用PPT课件能较好地展现案例、高质量的问题、组织良好的讨论,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
同时采用讲解、提问、学生讨论交流、表格归纳能多种手段,得出知识结论。
【课前准备】:1、根据本节教材知识比较抽象、理论性比较强的特点,由教师组织学生回顾必修Ⅰ第四章、必修Ⅱ第二章的基础知识,为本节教学作好知识准备。
2、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设备,收集两个世界知名大城市的景观图片和著名建筑物,了解该城市的历史、建筑风格,并说明其标志性作用。
【教学流程】:一.创设氛围,引出本课的中心内容教师:奥运会就要到了,大家知道主办城市和协办城市有那些吗?学生:2008北京奥运会选择天津、秦皇岛、上海和沈阳作为奥运足球比赛的分赛场,青岛将承办部分水上项目的比赛,马术比赛则全部放在香港进行。
教师:那大家去过这些城市吗?学生:没有。
教师通过图片展示各城市的景观。
教师:这些城市是否有相同的景观或城市形态呢?学生:这些城市的形态与景观都是不同的!二.新课的教学以案例教学为主,围绕重点展开1.城市空间形态(回顾旧知识,构建新知识体系)提问:城市空间结构的含义和城市空间形态的概念?(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的分布组合及其有机联系。
城市空间形态是城市总体布局形式和分布密集度的综合反映。
从而引导学生比较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空间形态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前者属于城市布局的微观研究,后者属于城市的宏观研究。
最后指出,我们学习的重点是城市的平面形态。
(设计意图:地理新教材前后内容的衔接并不是很紧密,这对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是有一定难度的。
为此,在教授新知识点的同时,可以注重新旧知识的协调,完成知识的迁移,最终实现构建人文地理知识体系。
)2.城市的平面形态(利用课件的直观性,开发新“三板”教学,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城市的平面形态有很多种,利用ppt图片展示几个有代表性的城市区(分别是:石家庄南京濮阳重庆上海长江三角洲),让学生观察。
提问:这几个城市的形态模式图是否存在差异?(学生回答)提问:能否进行分类?怎么分?(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就城市平面形态来说,主要有集中形态和分散形态两种形式,其中:集中形态分类:石家庄主城区——简单集中式;南京——复杂集中式;分散形态分类:濮阳——一城一区式;重庆——分散成组式;上海——城镇组群式;长江三角洲——大城市群。
课件展示表1、表2,再附以练习纸,分组讨论,并通过分析探究完成表格:表1、城市集中形态与分散形态的差异表2、城市空间布局形态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动、形象、易行和效果上的显著性得到教师的认可,但是也存在交大的局限性。
为此,在本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参照“三板”教学的设计思想,结合课件灵活多样的特点设计教学过程。
)3.城市景观特色看了国内的城市空间布局形态,由于都平面图,看上去比较枯燥,所以接下去我们看点看现实生活中的城市是怎么样的,也就是我们要学的新的内容——城市景观特色。
同时,也要到国外去走走,看看国外的城市是否与我们国家的一样。
1、指导学生观察图2-23和图2-24,阅读相关内容,思考教材设置的活动实践题。
(学生分析)教师总结:分析比较使学生认识到,欧洲古老城市,由于发展历史悠久,城市的格局与主题建筑风格已形成,少见高层建筑群,建筑物的天际线比较平整,城区的许多街道幽深曲长。
而在发达国家的大城市,街道宽阔通畅;大城市中心区,建筑密集,早型各异、其实恢弘的摩天大楼鳞次栉比,构成中心商务区的繁华景象,相识城市的财富、地位和文化品位。
从而理解城市景观的内涵。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大致了解了城市景观的内涵,那么什么原因导致城市的景观会各有不同呢?下面,我们通过同学们收集的资料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2、呈现案例:利用课前学生的资料准备情况,以电子文稿形式,由学生讲述两个国际化大都市——北京和巴黎老城区的景观特色。
在案例呈现的同时,提出以下问题供学生思考:(1)京和巴黎的建筑风格、道路格局各有什么特色?(2)北京老城区的空间形态具有什么特点?(3)北京与巴黎老城区景观特色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城市的建筑分割、道路格局、功能区空间布局能够反映出城市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当我们到了一个城市后,一般会对城市形成多少种影响和看法?(学生自由发言)那么怎么样的城市才能称的上美丽的城市?3、城市的发展,应该与周围的自然景物协调呼应课件播放杭州的旅游宣传视频提问:城市优美的景观特色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学生回答,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达成共识:城市的发展应与周围的自然景物相呼应,从而形成优美的城市景观特色,近水则宜形成“水城”,靠山则宜形成“山城”,是人文景观起到与自然协调,突出自然没的作用,达到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融合。
(设计意图:较好的呈现特定的案例,并注重对案例的细节进行完整的描述,为学生提供一种“情景”化的学习材料,同时设计和组织好学生的讨论,将具体的材料提升到地理原理的高度来认识,帮助学生建立案例与原理之间的亲密关系。
)4.小结及拓展学习: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城市的空间形态和城市的景观特色,对很多城市的景观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那么,对我们身边的城市你了解了多少?下面2个问题作为这次学习的课后拓展:1、分析海宁市市区城市空间形态与景观特色。
2、依据城市发展与自然景物协调呼应的原则,对城市建设提出建议。
(设计意图:因为案例是独特的、具体的,因而是有局限性的,所以以掌握地理原理为目的案例学习呀有拓展学习,让学生有机会使用一个蕴涵同乡的原理新案例学习,以保证他们能在新的情景下运用已经学过的地理原理,并增强学习的效果。
)【知识结构】:一、城市的空间形态的概念二、城市的空间形态——以平面形态为主1.集中形态⑴简单集中式⑵复杂集中式2.分散形态⑴一城一区式⑵分散成组式⑶城镇组群式⑷串珠状城市布局形态三、城市景观特色1.城市景观特色分析2.城市的发展应该与周围的自然景物协调呼应【教学反思】:一.地理新课标不仅对地理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提出了具体的、符合实际的要求,同时也对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目标。
“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是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本节教学内容中有大量的与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有联系的教学内容。
因此,课堂教学必须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二.地理案例学习是地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利用地理案例的特性,并根据这些特性设计教学来达到学习地理原理的目的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特别是“提出高质量的案例问题”和“组织高效的讨论来帮助学生建立案例与原理之间的亲密关系”是值得教师精心设计和运用的。
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要求地理教育多多利用网络资源。
传统的地理教学相对内容日益丰富的地理知识,表现出相对的狭隘性。
通过网络,师生不断设疑、不断反馈、不断交流、不断更新,知识在建构、思想在碰撞、智慧在升华,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地理教学效率,完成地理教学任务。
更为重要的是,学生通过网络,学会了搜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材料,学会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地理学习方法、地理技能、地理思维,能更快速、更高效、更愉快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自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