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空间形态与景观特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的空间形态与景观特色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在新课程理念下,对与本节课的设计是围绕构建生活化的知识结构为主。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发展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所以在设计的时候,以活动探究促进知识与技能的情景化设计为主,给学生带来感官刺激,同时通过较好的情景从内心深处激起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索的欲望。

【教材分析】:

本课选取内容为湘教版选修Ⅳ第二章第二节《城市空间形态和分布特征》中的第一课时。

教材首先介绍了城市空间形态的概念和类型。这个概念是在必修Ⅱ中城市空间结构基础上提出来的,体现了教材内容的递进关系。在介绍完城市空间形态的概念之后,指出城市空间形态主要有平面形态(包括集中形态与分散形态)和立体形态两类,通过图文结合的方法,对平面形态进行主要介绍。先是集中形态,以图2-16为主,帮助学生形成这种布局的感性认识。通过图2-17、2-18在对简单集中与复杂集中进行直观的展示,以便学生能对两种布局进行对比分析。第二部分,教材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介绍城市分散形态的概念,分为一城一区形态、分散成组形态、城镇组群形态、串珠状形态四种,并配以图2-19 2-20 2-21 2-22四种形态的布局模式图,同时还设计了四个思考题,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基本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土温转换能力、举一反三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多途径获取知识的学习方法。

关于城市的景观特色,教材通过对图2-23“欧洲古老城市景观”和图2-24“美国现代城市景观”,从城市建筑、风格、历史以及交通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直观的展示,引导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领会城市景观特色的内涵。接着,教材站在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城市的现代理念高度,进一步指出,城市的发展应因地制宜,与周围的自然景物协调发展,形成良好的城市氛围。

【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已基本掌握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在高一必修Ⅰ第四章、必修Ⅱ第二章中对城市形态有一定了解。但由于学生知识面的狭隘性,对这类知识的认识比较抽象,缺乏系统的知识梳理,特别是对案例的分析与对问题的解决有待进一步发展。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结合具体事例理解城市空间形态的含义和类型,学会云哟感省事布局形态图,分析城市空间形态的特点和形成原因,提高图象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应用能力。

2、能够抓住关键要素对比与描述城市的景观特色,透过景观特色了解城市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运用收集到的学生熟悉的有关城市资料和教材提供的“阅读”和“活

动”材料,设置问题情景,指导学生围绕问题讨论、探究和交流,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达到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参与教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在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过程中,学生会更加了解周围的城市,由此培养热爱祖国、热爱故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和社会责任赶,树立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

【重点难点】:

重点:对城市空间形态特点和形成原因的分析。城市的发展,应该与周围的自然景物协调呼应。

难点:通过地理图象和文字资料分析与解决地理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节课以案例教学为主,通过使用PPT课件能较好地展现案例、高质量的问题、组织良好的讨论,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同时采用讲解、提问、学生讨论交流、表格归纳能多种手段,得出知识结论。

【课前准备】:

1、根据本节教材知识比较抽象、理论性比较强的特点,由教师组织学生回顾必修Ⅰ第四章、必修Ⅱ第二章的基础知识,为本节教学作好知识准备。

2、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设备,收集两个世界知名大城市的景观图片和著名建筑物,了解该城市的历史、建筑风格,并说明其标志性作用。

【教学流程】:

一.创设氛围,引出本课的中心内容

教师:奥运会就要到了,大家知道主办城市和协办城市有那些吗?

学生:2008北京奥运会选择天津、秦皇岛、上海和沈阳作为奥运足球比赛的分赛场,青岛将承办部分水上项目的比赛,马术比赛则全部放在香港进行。

教师:那大家去过这些城市吗?

学生:没有。

教师通过图片展示各城市的景观。

教师:这些城市是否有相同的景观或城市形态呢?

学生:这些城市的形态与景观都是不同的!

二.新课的教学以案例教学为主,围绕重点展开

1.城市空间形态(回顾旧知识,构建新知识体系)

提问:城市空间结构的含义和城市空间形态的概念?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的分布组合及其有机联系。城市空间形态是城市总体布局形式和分布密集度的综合反映。

从而引导学生比较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空间形态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前者属于城市布局的微观研究,后者属于城市的宏观研究。

最后指出,我们学习的重点是城市的平面形态。

(设计意图:地理新教材前后内容的衔接并不是很紧密,这对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是有一定难度的。为此,在教授新知识点的同时,可以注重新旧知识的协调,完成知识的迁移,最终实现构建人文地理知识体系。)

2.城市的平面形态(利用课件的直观性,开发新“三板”教学,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城市的平面形态有很多种,利用ppt图片展示几个有代表性的城市区(分别是:石家庄南京濮阳重庆上海长江三角洲),让学生观察。

提问:这几个城市的形态模式图是否存在差异?

(学生回答)

提问:能否进行分类?怎么分?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就城市平面形态来说,主要有集中形态和分散形态两种形式,其中:集中形态分类:石家庄主城区——简单集中式;南京——复杂集中式;

分散形态分类:濮阳——一城一区式;重庆——分散成组式;上海——城镇组群式;长江三角洲——大城市群。

课件展示表1、表2,再附以练习纸,分组讨论,并通过分析探究完成表格:

表1、城市集中形态与分散形态的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