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信息服务在水电生产中的应用分析
气象为电网电力生产调度服务的效益分析与发展思考
( )负 荷预 测 1
别 是强 降雨 预报信 息 ,提前 做好 大洪水对 水 电发 电 的影 响预测 ,根 据水 电可能 受阻 情况 ,合 理安 排火
电机组 运行 方式 ,提前 寻求 外省 电力支援 ,为电 网 安 全迎 峰度 夏提供 了保 证 。
不 同 的季 节 ,耗 电需 求 量是不 同 的 ,随着 天气
a mi g a t c i i n t is a ton,be fta s d a a s, s m e p e e d c r ne i nd dia v nt ge o i c s ofa vie a e putf wa d t d a e or r O a v nc me e o o c ls r ie i i t o h e s t ton. t or l gia e v c n lgh ft e n w iua i Ke r s: s pl n s a c y wo d up y a d dip t h;me e o o c ls r ie; t nk ng t or 1 gia e v c hi i
Ab t a t a i g t e a a y i o t o o o ia e v c o h l c rc p we u p y a d d s a c sr c :B s n h n l ss n me e r l g c l r ie f rt e ee t i o r s p l n ip t h, s
( . ee r lgc l ce c 1 M to o o ia in e& Te h oo y S r ieCe tro a g i S c n l g e vc n e fGu n x ,Na nn a g i 3 0 2 n i g Gu n x 0 2 ; 5
浅谈电力行业专业气象服务
浅谈电力行业专业气象服务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各界对气象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力行业也不例外,这是由电力企业点多面广、线路长、户外作业多的特点决定的。
然而,电力气象服务产品缺乏准确性和及时性,尤其是气象灾害预测能力不足,预测预警时间滞后,粗放的服务产品和服务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关键词:电力行业;气象服务通过对某市电力行业气象服务需求的调查,分析了专业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电力气象服务的建议,以增强服务的针对性、精细化和及时性,实现电力气象服务的“智慧”,保障电力生产经营安全。
1.电力用户需求调查该市属典型的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尔·凡多姆海恩气候湿润,日照充足,冬冷夏热少。
气温年际变化不明显,降水时空分布极不均衡,且“块状雨”多,气象灾害频发。
该市多年的电力气象服务实践证明,电力行业的工程建设、水电生产、火电生产、电力调度、输电、电网安全等生产经营环节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
供电企业主要负责电网建设、电力调度、输电和电网安全等。
,服务于当地工农业生产和居民日常用电。
电网建设关注中短期天气预报,电力调度需要及时了解天气情况。
不同季节用电负荷不同。
节假日、夏季高温、冬季低温是用电高峰期。
温度是电力负荷预测的重要指标,气象部门不仅要及时传递实际温度数据,还要做好温度预测。
大风、暴雨、寒潮、暴雪、高温、冰雹、雷电对供电系统和供电安全有明显影响。
每年从气象部门供电用户出具的灾害性天气证明可以看出,当地的暴雨、雷击、大风是造成停电的主要气象灾害。
此外,该市水资源丰富,总量386.66亿立方米,年平均降水量834.4毫米。
汉江中上游在本市过境长度216公里,丹江口水库年平均入库水量262亿立方米,是南水北调工程的引水源头。
丹江口水电站装机容量96.5万千瓦。
为了保证水库能够充分发挥防洪、供水等综合效益,电厂减少了发电量,保证了调水的需要。
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气象资源的随机波动是制约新能源消费的关键因素。
气象服务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气象服务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而水资源的管理则是一项复杂且关键的任务,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气象服务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气象条件对水资源的形成、分布和变化有着直接的影响。
例如,降水是水资源的主要补给来源之一,其时空分布特征直接决定了水资源的丰歉程度。
通过气象监测和预测,我们能够了解降水的情况,从而为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气象服务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准确的气象预报可以帮助水利部门合理安排水库的蓄水和放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比如,在雨季来临前,提前降低水库水位,预留足够的库容来容纳雨水;而在干旱季节,则根据天气预报,科学地控制放水流量,保障下游的用水需求。
气象服务在农业用水管理中也扮演着关键角色。
农作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水分条件,而气象因素如降水、气温、蒸发量等直接影响着农田的需水量。
农民可以根据气象信息,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灌溉量,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同时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高产。
对于城市供水系统来说,气象服务也能提供有力的支持。
夏季高温天气往往会导致城市用水量大幅增加,而准确的气温和降水预报能够帮助供水部门提前做好准备,调整供水策略,确保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需求得到满足。
在水资源的保护方面,气象服务同样不可或缺。
暴雨等极端天气可能会引发洪涝灾害,导致水资源受到污染和破坏。
及时准确的气象预警能够让相关部门提前采取措施,加强水资源的防护,减少灾害对水资源的不利影响。
此外,气象服务还能为水资源管理的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长期的气象数据分析,可以了解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趋势,从而制定出更加合理和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政策。
然而,要充分发挥气象服务在水资源管理中的作用,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气象预报的准确性仍有待提高,特别是在一些复杂的天气条件下,预报的精度和可靠性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其次,气象数据和水资源管理数据的融合和共享机制还不够完善,导致信息传递不畅,影响了决策的及时性和科学性。
天气预报对电力行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天气预报对电力行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天气预报在现代社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提前做好出行计划,还对各行各业的运营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特别是对电力行业来说,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直接关系到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效率。
本文将探讨天气预报对电力行业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首先,天气预报对电力行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电力供应调配天气预报可以提前预测气温、降水量等天气情况,帮助电力公司有针对性地调配电力资源。
在高温天气下,电力需求会增加,而在恶劣天气下,供电设备易受损,因此需要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二、风力、光伏电力的发电效率天气对于风力、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效率有直接的影响。
风力发电需要有一定的风速,光伏发电则需要阳光照射。
通过天气预报,电力公司可以提前规划风电、光伏电站的发电计划,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
三、电网设备安全气象灾害如雷雨、台风等不仅会对电力设备造成损坏,还可能导致电力线路故障,影响供电质量。
通过天气预报,电力公司可以提前采取措施,加固设备,减少损失。
应对天气预报对电力行业的影响,电力公司可以采取以下几项策略:一、建立完善的天气监测系统电力公司可以与气象部门合作,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天气监测系统,及时获取最新的天气信息,并根据气象预报做好电力供应的调配。
二、加强储备电力供应在天气条件不确定的情况下,电力公司可以适当增加储备电力供应,以备不时之需。
在气象灾害来临前,可以提前将储备电力释放,确保供电的连续性。
三、优化电力设备管理电力公司可以通过建立维护保养计划,加强设备的检查和维修工作,提高电力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及时排查潜在风险,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总的来说,天气预报对电力行业有着重要的影响,而电力公司应当充分重视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及时调整供电计划,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性。
只有做好应对措施,才能更好地适应不同气象条件下的电力生产与供应需求。
【字数超过1500字,已删除部分内容】。
气象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应用研究
气象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应用研究电力作为现代社会的基石,其稳定供应对于国民经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至关重要。
然而,电力系统的运行极易受到气象条件的影响。
气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为电力行业提供了更有效的应对策略和保障手段,使得电力系统在复杂多变的气象环境中能够更加安全、稳定、高效地运行。
气象条件对电力行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雷电、暴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可能导致输电线路的短路、跳闸甚至损坏,影响电力的传输。
其次,高温天气会增加电力负荷,因为空调等制冷设备的使用量大幅上升,给电力供应带来巨大压力。
再者,低温天气可能使电力设备的运行效率降低,甚至出现故障。
此外,洪涝、冰冻等灾害性天气还可能损坏变电站等电力设施,造成区域性停电。
在电力生产环节,气象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上。
对于风力发电来说,准确的气象预报可以帮助预测风速和风向的变化,从而优化风机的运行和调度,提高发电效率。
通过气象卫星、雷达等手段获取的大范围、高精度的气象数据,结合数值天气预报模型,能够提前数天甚至数周对风电场的风能资源进行评估和预测。
这不仅有助于电力企业合理安排检修计划,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的发电量损失,还能为电网调度提供重要依据,保障电力的稳定输出。
在太阳能发电方面,气象技术同样发挥着关键作用。
太阳辐射的强度和时长直接影响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效率。
利用气象卫星、地面气象站等观测设备,获取太阳辐射、云层覆盖、气温等数据,并通过专业的气象模型进行分析和预测,可以帮助太阳能电站合理安排运维工作,提高发电效益。
同时,精准的气象预报还能为光伏电站的选址和布局提供科学依据,降低建设成本和运营风险。
气象技术在电力传输环节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输电线路通常跨越广阔的地理区域,面临着各种复杂的气象环境。
通过在输电线路上安装气象监测设备,如风速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可以实时获取线路周边的气象信息。
这些数据经过传输和分析,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如线路覆冰、舞动等。
电力系统气象数据在电力线路执行的优化应用
舞蹈专升本学习计划舞蹈专业从业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因此对于想要进入舞蹈专业本科学习的学生来说,良好的学习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就从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等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份舞蹈专业本科学习计划。
一、学习内容1. 舞蹈理论知识舞蹈理论知识是舞蹈专业学习的基础,包括舞蹈史、舞蹈文化、舞蹈美学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需要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舞蹈发展历程,掌握舞蹈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2. 舞蹈技能训练舞蹈技能训练是舞蹈专业学习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舞蹈基本功、舞蹈编排、舞蹈表演等方面。
学生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反复练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舞蹈技能,掌握舞蹈的基本动作和表演技巧。
3. 舞蹈创作与演出舞蹈创作与演出是舞蹈专业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需要通过课程学习和实践训练,掌握舞蹈作品的创作方法和演出技巧,培养自己的创作能力和表演能力。
4. 舞蹈音乐与服装舞蹈音乐与服装是舞蹈表演的重要元素,学生需要学习舞蹈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服装搭配技巧,了解不同风格的舞蹈所需要的音乐和服装,为自己的表演提供良好的音乐和服装支持。
二、学习方法1. 多维学习舞蹈专业学习需要学生具备多维学习的能力,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注重实践训练和跨学科的学习。
学生需要通过课堂学习、实践训练、艺术创作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全面提升自己的舞蹈能力。
2. 反复练习舞蹈技能的提高需要学生进行反复练习,不断地磨练自己的舞蹈技巧,打破舒适区,突破自己的极限。
学生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进行反复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舞蹈水平。
3. 团队合作舞蹈表演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学生需要通过课程学习和实践训练,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并在实践中发挥团队合作的重要作用,共同完成舞蹈作品的创作与演出。
三、实践能力1. 舞台表演舞台表演是舞蹈专业学生的重要实践内容,学生需要通过实践训练和演出实践,掌握舞台表演的技巧和方法,充分展现自己的舞蹈魅力,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
电力系统气象大数据分析与应用
电力系统气象大数据分析与应用近年来,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改造,气象对于电力系统的影响也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应对气象变化对电力系统运行的挑战,电力系统气象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成为一项重要的技术和研究领域。
本文将探讨电力系统气象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的重要性,方法以及其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影响。
首先,电力系统气象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气象因素是影响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气温的变化可以影响输电线路和设备的负荷能力以及传导方式;湿度和降水对于水电站的发电效率具有重要影响;风速和方向则对于风力发电场的健康运行至关重要。
因此,通过分析和应用气象大数据,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和评估电力系统的供需情况,优化电力系统运行策略,提升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其次,电力系统气象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的方法多样化。
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气象大数据得到了广泛的收集和整合。
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更好地挖掘和利用这些数据。
常见的分析方法包括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和统计模型等。
通过建立准确的气象模型和数据预测模型,可以对未来气象变化进行预测,从而为电力系统的规划和调度提供可靠的参考。
另外,通过综合分析气象数据与电力系统运行数据,可以揭示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而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决策支持。
例如,利用气象大数据分析,可以根据天气预报提前调整风力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或者调整输电线路的负荷分配等。
最后,电力系统气象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对电力系统运行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精确的气象大数据分析,能够帮助电力系统更好地应对气象灾害的挑战,提早预警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从而减少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安全风险。
此外,气象大数据分析还可以为电力系统的规划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根据气象大数据的分析结果,可以合理布局发电设备和输电网,提高供电效率,降低系统损耗。
此外,通过精确的需求预测和负荷优化管理,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节约运行,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
水利工程与水文气象
水利工程与水文气象一、引言水利工程与水文气象是紧密相关的领域,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防灾减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水利工程与水文气象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水文气象数据进行水利工程规划和管理。
二、水利工程的重要性水利工程是指人类对水资源进行利用和管理的工程措施。
水是生命之源,对于农业灌溉、城市供水、水电发电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维护需要依靠科学的水文气象数据进行规划和决策,以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三、水文气象与水利工程的关系1. 流域水文水文气象数据对于流域水文的研究至关重要。
通过监测降雨量、蒸发量、径流量等数据,可以预测洪水发生的可能性,并进行有效的防洪工作。
同时,水文气象数据还可以用于流域水资源管理,合理安排水的供应和调度,以满足不同行业和地区的需求。
2. 水库调度水库是调节水资源供需的重要手段,而水文气象数据对于水库调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根据降雨情况和地表径流预测,可以及时调整水库蓄水量和排泄量,保证水库的安全性和有效利用率。
3. 水电发电水电是一种清洁能源,对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水文气象数据不仅可以用于水电站的规划,还可以通过监测水位、流速等数据,实时掌握水电站的运行状态,提高发电效率,同时避免水能资源的浪费。
四、利用水文气象数据的挑战1. 数据采集与分析水文气象数据的采集和分析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同时也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持。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是挑战之一。
2. 数据共享与使用水文气象数据涉及多个相关部门和单位,数据共享和使用的问题亟待解决。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促进数据的共享和交流,有助于提高水利工程的规划和管理效率。
五、结论水利工程与水文气象密切相关,水文气象数据在水利工程规划和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利用水文气象数据,可以更好地预测洪水、调度水库、提高水电发电效率,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防灾减灾目标。
为了解决数据采集和共享等挑战,我们需要加强跨部门的合作,推动信息技术的应用,共同推进水利工程和水文气象领域的发展。
气象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创新应用
气象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创新应用在当今社会,电力作为支撑现代生活和经济运行的关键能源,其稳定供应至关重要。
而气象条件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规划和维护等各个环节都有着显著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气象技术在电力行业中的创新应用正日益凸显,为保障电力的可靠供应和高效运行发挥着重要作用。
气象因素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极端天气如暴雨、雷电、大风、冰雪等,可能直接导致输电线路的损坏、杆塔的倒塌,从而引发停电事故。
例如,强风可能吹倒输电杆塔,暴雨可能引发山体滑坡损坏线路,雷电则可能击中电力设备造成故障。
其次,气温的变化会影响电力负荷。
在炎热的夏季,空调等制冷设备的大量使用会导致电力需求急剧上升;而在寒冷的冬季,采暖设备的运行也会使电力负荷增加。
此外,湿度、日照等气象条件也会对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效率产生影响。
为了应对气象条件带来的挑战,电力行业积极引入和创新气象技术。
其中,数值天气预报技术的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收集大量的气象数据,利用先进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数值天气预报能够提供更加准确和精细的天气预测信息。
这使得电力公司能够提前规划电力生产和调度,合理安排检修和维护工作,降低因天气突变导致的电力供应中断风险。
气象卫星技术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也具有重要意义。
气象卫星能够从太空对大范围的气象状况进行监测,提供包括云层分布、风暴路径等实时信息。
电力企业可以借助这些信息,及时掌握可能影响电力设施的恶劣天气情况,提前采取防范措施。
例如,当监测到有强风暴即将经过某一区域时,电力公司可以提前派遣人员对该区域的输电线路进行检查和加固,以减少风暴造成的损失。
除了上述技术,气象雷达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也逐渐普及。
气象雷达能够精确监测短时间内的降水、风暴等天气现象的发展和移动情况。
这对于电力系统的雷电防护和电网的实时调度具有重要价值。
当雷达监测到有强对流天气即将来临,电力调度中心可以及时调整电网运行方式,避免雷电对电力设备造成损害。
气象技术在可再生能源开发中的应用
气象技术在可再生能源开发中的应用在当今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成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而气象技术作为一门研究大气现象和规律的科学,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为可再生能源的规划、布局和运营提供了关键的信息支持,还助力提高了能源的转化效率和稳定性。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太阳能。
太阳能作为最常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其开发利用与气象条件息息相关。
气象技术中的太阳辐射监测和预测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通过高精度的辐射监测设备和先进的预测模型,我们能够准确获取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的太阳辐射强度和分布情况。
这对于太阳能电站的选址和布局意义重大。
比如说,在阳光充足、辐射强度稳定的地区建设大规模的太阳能电站,能够获得更高的发电效率和经济效益。
同时,气象预测也能够帮助太阳能电站进行电力调度和生产计划的制定。
如果能够提前预知未来几天的天气变化,尤其是云层覆盖和阴雨天气的出现,电站就可以提前调整运行策略,比如储存多余的电能或者提前安排设备维护,从而减少因天气变化导致的发电量波动对电网的冲击。
风能也是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风电场的建设和运营同样离不开气象技术的支持。
风速和风向是风能开发中最关键的气象要素。
准确的风速和风向监测能够帮助我们确定最适合建设风电场的区域,以及风机的最佳安装位置和朝向。
而且,气象预测在风能领域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觑。
短期的风速和风向预测可以帮助风电场优化发电计划,提高风能的利用率。
长期的气象趋势分析则有助于评估风电场的长期发电效益,为投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此外,气象技术在水电能源的开发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降雨量是影响水电发电能力的关键因素。
通过气象卫星、雷达和地面观测站等多种手段,对降雨量进行精准监测和预测,能够帮助水电厂合理安排蓄水和放水,确保发电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在海洋能的开发中,气象技术同样不可或缺。
海浪、海流和潮汐等海洋能源的变化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
例如,风暴潮等极端天气事件可能会对海洋能发电设备造成破坏,而准确的气象预警能够提前采取防护措施,降低损失。
气象观测服务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
气象观测服务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近年来,气象观测服务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日益重要。
气象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对于电力行业的运营和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气象观测技术的不断提升,电力行业能够更好地利用气象观测数据来优化发电效率、确保供电安全以及提高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的利用率。
首先,气象观测数据对电力行业的发电效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力行业的发电效率直接影响到能源的利用效益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气象观测数据可以提供准确的气温、湿度和风速等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帮助电力公司优化发电设备的调整和运行,进而提高发电效率。
通过实时监测气象条件,电力公司可以根据天气数据进行调度,合理安排发电机组的出力,提高机组运行效率,减少发电过程中的能源损耗,从而有效地降低发电成本。
其次,气象观测数据在电力行业中对于供电安全的保障至关重要。
气象条件的变化对电力供应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台风、暴雨、大雪等极端天气事件往往会导致电力设备的故障或停运,给供电带来很大的风险。
通过准确的气象观测数据,电力公司可以提前了解气象条件的变化,并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例如,在预测到即将到来的大雪天气时,电力公司可以提前部署清雪设备,并做好电线、变压器等设备的保温措施,从而减少供电中断的风险,确保供电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此外,气象观测数据还可以用于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的优化利用。
风能和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们的发电效率和稳定性往往受限于气象条件的变化。
通过准确监测和预测风速、风向、日照时间等气象因素,电力公司可以更好地规划和运营风电场和太阳能电站。
例如,在预测到大风天气时,风电场可以降低发电机组的出力,以避免超负荷运行带来的安全风险;在预测到阴雨天气时,太阳能电站可以提前调整发电计划,以减少能源损耗。
通过充分利用气象观测数据,电力行业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并增强可再生能源对能源结构的贡献。
综上所述,气象观测服务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对于提高发电效率、确保供电安全和优化可再生能源利用至关重要。
气象技术在能源管理中的创新应用研究分析
气象技术在能源管理中的创新应用研究分析能源管理是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领域之一,而气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为能源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气象条件对能源的生产、传输、分配和消费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将气象技术有效地应用于能源管理中,可以提高能源系统的效率、可靠性和经济性。
气象技术在能源管理中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在能源生产方面,以风能和太阳能为例,其发电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气象条件。
风速和风向的变化直接影响风力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而太阳辐射强度、日照时间和云量则决定了太阳能电站的发电量。
通过精确的气象预报和监测技术,能够提前预测风能和太阳能资源的变化,从而优化发电计划和调度,提高发电效率。
在能源传输和分配环节,气象条件同样至关重要。
恶劣的天气,如强风、暴雨、雷电等,可能会对输电线路和电网设备造成损坏,导致停电事故。
利用气象卫星、雷达等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天气状况,提前预警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以便电力部门及时采取防范措施,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此外,气温的变化也会影响电力负荷的需求。
在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居民和企业的用电量会大幅增加,准确的气温预测有助于合理安排电力供应,避免出现电力短缺或过剩的情况。
能源消费领域也离不开气象技术的支持。
建筑物的能源消耗与室内外温度、湿度、光照等气象因素密切相关。
通过气象数据的分析,可以为建筑物的节能设计提供依据,例如优化建筑的朝向、保温隔热性能和通风系统,以降低能源消耗。
在农业领域,气象条件对灌溉、温室种植等能源使用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根据天气预报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水量,可以节约水资源和能源。
近年来,随着气象技术的不断创新,一些新的应用方式也逐渐在能源管理中崭露头角。
例如,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气象预测模型,能够更准确地预测气象要素的变化,为能源管理提供更精细的决策支持。
虚拟电厂技术将分布式能源资源(如太阳能屋顶、小型风力发电机等)整合起来,通过气象数据和能源市场信息的综合分析,实现能源的优化配置和灵活调度。
气象技术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
气象技术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涵盖了交通、能源、水利等众多领域。
在这一过程中,气象技术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和设计基础设施,还能在建设和运营阶段提供关键的保障,降低风险,提高效率和安全性。
首先,气象技术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十分显著。
道路、桥梁、铁路和机场等交通设施的建设和运营都受到气象条件的直接影响。
在规划阶段,气象数据可以帮助确定最佳的路线和位置。
比如,在山区修建道路时,需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强风、暴雨、泥石流等气象灾害,通过分析长期的气象资料,选择相对安全的路线,减少自然灾害对道路的破坏。
对于桥梁建设,特别是大跨度桥梁,风荷载是一个重要的设计参数。
准确的气象观测和预测能够提供详细的风速和风向信息,确保桥梁的结构设计能够承受极端风况的考验。
在机场建设中,气象条件更是至关重要。
跑道的方向和长度需要根据当地的盛行风向和风速来确定,以确保飞机能够在各种气象条件下安全起降。
此外,气象雷达和卫星云图等技术可以帮助机场实时监测天气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为航班的调度和运行提供决策依据,保障旅客的出行安全和航班的正常运营。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也离不开气象技术的支持。
太阳能和风能是当前发展迅速的清洁能源,但它们的发电效率和稳定性都受到气象条件的制约。
在太阳能电站的建设中,需要对当地的日照时间、太阳辐射强度等气象参数进行详细的评估,以确定最佳的安装位置和角度,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
对于风力发电场,准确的风速和风向预测对于风机的布局和选型至关重要。
通过气象模型和数据分析,可以评估不同地区的风能资源,选择风况良好的地点建设风电场,同时还能根据短期的气象预报,优化风力发电的调度,提高电网的稳定性。
此外,水电设施的建设和运行也与气象密切相关。
水库的蓄水和放水计划需要考虑到上游的降水情况和来水量,气象预报可以帮助提前做好水资源的调配,确保水电的稳定供应,同时避免洪涝灾害的发生。
水电站的水文学与气象学
水电站的水文学与气象学水电站是一种通过水力发电的设施,它利用水流的动力转化为电能,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重要的能源。
水电站在发电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对水文学和气象学进行深入研究和监测,还需要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水文学是研究地表水体运动和变化规律的学科,其中包括对降雨、蒸发、融雪、径流等水文要素的观测和分析。
对于水电站来说,水文学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水电站需要通过对流域内降雨量及其时空分布的研究,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水资源供给情况。
这样可以合理安排发电计划,避免因水源不足而影响发电量。
其次,水文学还研究水体的含沙量、浑浊度等水质要素,这些要素的变化对水电站产生的泥沙沉积和水质污染是有直接影响的。
因此,水电站需要定期监测水质变化,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调整和处理。
与水文学类似,气象学也是水电站必须了解和研究的领域之一。
气象学主要研究大气现象以及天气和气候的规律。
对于水电站来说,需要了解气象因素对水体的影响,并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状况。
首先,气象学可以帮助水电站预测降水量的大小和分布,这对于安排发电计划非常重要。
其次,气象学还可以研究风的运动规律,这对于水电站的风力发电设施的规划和设计至关重要。
此外,气象学还可以预测湖泊和河流的温度变化,这对于水电站的冷却系统的设计和运行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水文学和气象学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
水文学需要借助气象学的研究成果来预测降水量和蒸发量,从而得出流域内的径流量。
而气象学则需要水文学的数据来验证其模型,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
水文学和气象学的研究结果可以互相补充和验证,为水电站运营提供可靠的依据。
在水电站的运营中,水文学和气象学所提供的数据和信息有助于制定合理的发电计划,降低灾害风险,提高发电效率。
同时,水文学和气象学的研究也给水电站的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使其在规划、设计和投资等方面更加合理和可行。
综上所述,水电站的发电过程离不开水文学和气象学的研究和监测。
水文学和气象学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相互补充和验证,为水电站的运营和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气象技术在能源行业中的应用
气象技术在能源行业中的应用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石,而气象条件对能源的生产、传输和消费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气象技术在能源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为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能源生产领域,气象技术对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尤为关键。
以太阳能为例,准确的气象预报能够帮助太阳能电站预测太阳辐射强度和时长,从而优化发电计划和设备维护安排。
通过分析历史气象数据和实时气象信息,电站运营者可以提前了解到晴天、多云、阴雨等天气状况,合理调整太阳能板的角度和清洁时间,以最大程度提高发电效率。
同样,对于风力发电来说,风速和风向是决定发电量的重要因素。
先进的气象监测设备和模型能够提供精确的风力预测,帮助风电场合理布局风机位置、安排检修计划,并根据预测的风力变化调整发电输出,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
此外,在水电领域,气象技术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降雨量的预测直接关系到水库的蓄水和放水策略。
准确的气象预报可以帮助水电厂提前规划蓄水和发电,避免出现洪涝或干旱导致的发电不足。
同时,气象条件还会影响水库的水温、水质等,进而影响发电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寿命,这就需要通过气象监测和分析来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在能源传输环节,气象技术同样不可或缺。
极端天气如暴雨、雷电、大风、冰雪等会对输电线路和管道造成损害,影响能源的稳定输送。
借助气象卫星、雷达等技术手段,电力和油气企业可以及时监测到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提前采取防范措施,如加强线路巡检、加固杆塔、调整管道压力等,降低故障发生的概率。
而且,气象条件还会影响能源传输的损耗。
高温天气会导致输电线路电阻增大,增加电能损耗;低温天气则可能导致管道冻裂,造成能源泄漏。
因此,通过气象技术的应用,合理调整传输参数,能够有效减少能源传输过程中的损耗,提高传输效率。
能源消费方面,气象技术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居民用能方面,气象信息可以帮助用户合理安排能源使用,例如在夏季高温天气来临前提前开启空调降温,以避免用电高峰时的高电价。
气象数据在电力系统规划中的应用
气象数据在电力系统规划中的应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力需求日益增长。
如何合理规划电力系统,确保可靠供电,成为了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气象数据在电力系统规划中的应用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气象数据在电力系统规划中的重要性,并介绍气象数据在规划中的具体应用。
一、气象数据在电力系统规划中的重要性气象数据是描述大气及其相关现象的数据,包括气温、湿度、风速、降水等。
这些数据对电力系统的规划和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气象数据对电力负荷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电力负荷预测是电力系统规划的基础,它是根据历史数据和气象数据分析电力负荷的变化趋势,从而合理安排发电计划、优化电力资源配置。
气象数据能够提供不同时间段的温度、风速、湿度等信息,这些信息对电力负荷预测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其次,气象数据对电力系统调度和能源调配具有指导作用。
电力系统调度是根据负荷需求和电力供给情况,及时调整发电计划和电力传输方案。
而气象数据能够提供有效的气象变化信息,比如风速的变化、降水的情况等,这些信息对于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通过合理利用气象数据,可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调配,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最后,气象数据对电力设备的规划和选择有着重要意义。
各种电力设备的设计和运行都受到气象因素的影响,比如发电机的额定功率受温度的影响,输电线路的架空设计受风速的影响等。
通过充分应用气象数据,可以合理选择设备的容量和品质,提高电力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二、气象数据在电力系统规划中的具体应用气象数据在电力系统规划中有多种具体应用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电力负荷预测:利用气象数据和历史负荷数据,结合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进行电力负荷的预测和趋势分析。
通过准确预测负荷的变化,可以合理安排发电计划,减少电力系统的负荷波动。
2. 可再生能源规划:根据气象数据中的太阳辐射、风速等信息,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进行评估和规划。
气象学在能源需求和供应中的应用
气象学在能源需求和供应中的应用气象学是研究大气现象、气候变化和天气预报的科学领域。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和对可再生能源的依赖度的提高,气象学在能源领域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探讨气象学在能源需求和供应中的应用,并介绍其对能源行业的影响。
一、天气预报对能源需求和供应的影响天气状况对能源需求和供应有着重要的影响。
气象学可以通过天气预报为能源供应商和需求方提供重要的信息,帮助其做出决策和制定相应的计划。
以下是几个例子:1. 风能发电:风能发电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可再生能源形式。
风力发电厂需要根据风速和风向来确定风力发电机的运转情况。
气象学的天气预报可以提供准确的风速和风向数据,以帮助风力发电厂预测发电量,合理调整发电机的输出功率。
2. 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发电是另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形式。
通过天气预报,可以提前了解到阳光强度、云量等信息,从而预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
这有助于能源供应商合理利用太阳能资源并做出相应的能源调整。
3. 水电站:气象学也对水电站的能源生产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预测降雨量和雨季的时间,水电站可以做好水库调度,并合理利用水能资源。
同时,气象学可以提供关于流量、水位等信息,从而帮助水电站进行优化运营。
二、气候变化对能源需求和供应的影响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对能源需求和供应产生了重要影响。
以下是一些气候变化对能源产业的影响:1. 温度变化:气候变暖导致温度升高,这将直接影响空调和制冷设备的需求。
随着气温的上升,人们对空调和制冷设备的需求将不断增加,从而提高了能源的消耗。
2. 水资源:气候变化还影响了水资源的可用性。
干旱和高温等气候极端事件会导致水资源的短缺,进而影响水电站和火力发电厂的运营。
在没有足够的水资源的情况下,这些能源设施将无法正常工作,致使能源供应受到限制。
3. 海平面上升: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这将威胁到沿海地区的能源基础设施,如石油钻塔和液化天然气接收终端。
水文气象变化对水利工程的影响
水文气象变化对水利工程的影响水是生命之源,水利工程则是人类合理利用和调配水资源的重要手段。
然而,水文气象的变化,如降水模式的改变、气温的波动、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等,给水利工程带来了诸多影响。
这些影响不仅关系到水利工程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还对区域的经济发展、生态平衡以及社会稳定产生着深远的作用。
首先,降水的变化对水利工程有着直接且显著的影响。
当降水的时空分布发生改变时,水利工程的蓄水和供水功能面临挑战。
例如,在一些地区,降水总量减少但降水强度增大,导致短时间内形成大量的地表径流,而水利工程的蓄水能力可能无法应对这种突发的高强度降水,从而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和洪水灾害的风险增加。
相反,在降水长期偏少的地区,水利工程的蓄水量不足,无法满足农业灌溉、工业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的需求,进而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气温的变化也是影响水利工程的重要因素之一。
气温升高会导致冰川融化和雪水提前融化,这可能在短期内增加河流水量,但从长期来看,会减少冰川和积雪的储量,影响未来的水资源供应。
同时,气温升高还会增加水分的蒸发量,使得水库、河流和湖泊的水位下降,影响水利工程的调蓄能力。
此外,水温的变化还会对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水利工程的生态功能。
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如暴雨、干旱、飓风等,给水利工程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暴雨可能引发洪水,超过水利工程的防洪设计标准,导致大坝、堤防等水利设施的损坏,甚至引发垮坝等严重事故。
而长期的干旱则会使水利工程的蓄水消耗殆尽,无法发挥正常的供水和灌溉功能。
飓风等强风天气可能会对沿海地区的水利工程造成破坏,如损坏海堤、破坏港口设施等。
除了对水利工程的实体设施产生影响外,水文气象变化还会影响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和运行管理。
在规划和设计阶段,如果不能充分考虑未来水文气象条件的变化,可能导致水利工程的规模、功能和布局不合理,无法适应新的环境条件。
在运行管理阶段,需要根据实时的水文气象数据,及时调整水利工程的运行策略,如水库的蓄水和放水计划等,以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水文气象监测与预警
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水文气象监测与预警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能源供应、防洪减灾、水资源合理利用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水文气象监测与预警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它能够为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水文气象监测是指对水利水电工程所在区域的水文和气象要素进行观测、记录和分析的过程。
这些要素包括降雨量、水位、流量、蒸发量、气温、湿度、风速、风向等。
通过对这些要素的监测,可以及时掌握工程所在区域的水情和气象变化情况,为工程的运行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降雨量的监测是非常重要的。
降雨量的大小和分布直接影响着水库的蓄水情况和洪水的发生概率。
因此,需要在工程所在区域设置多个雨量监测站点,采用先进的雨量监测设备,如翻斗式雨量计、虹吸式雨量计等,对降雨量进行实时监测。
同时,还需要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便及时发现降雨量的异常变化,为洪水预警提供依据。
水位和流量的监测也是水利水电工程中水文监测的重要内容。
水位的变化反映了水库的蓄水情况和河道的行洪能力,流量的大小则直接关系到洪水的规模和危害程度。
通过在水库大坝、河道等关键部位设置水位和流量监测设备,如水位计、流速仪等,可以实时掌握水位和流量的变化情况。
这些监测数据对于水库的调度运行、防洪决策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除了水文要素的监测,气象要素的监测在水利水电工程中也同样重要。
气温、湿度、风速、风向等气象要素的变化会对工程的运行和施工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高温天气会导致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水分蒸发过快,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强风天气会对大坝的施工和运行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需要在工程所在区域设置气象监测站点,采用气象雷达、自动气象站等设备,对气象要素进行实时监测和预报,为工程的建设和运行提供气象保障。
水文气象预警是指在水文气象监测的基础上,对可能发生的洪涝灾害、干旱灾害、强风灾害等进行预测和警报的过程。
水电厂应对台风恶劣天气的报道
水电厂应对台风恶劣天气的报道水电厂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但在台风等恶劣天气条件下,水电厂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本文将就水电厂应对台风恶劣天气的情况进行报道。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持续加剧,台风频率和强度也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
台风带来的暴雨、洪水等极端天气条件,给水电厂的安全运行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水电厂在台风来临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以保障水电厂的正常运行和员工的安全。
水电厂要加强对台风的监测和预警。
当台风预警发布后,水电厂要及时调整发电计划,合理安排发电设备的运行。
同时,水电厂要加强对水库的监测和管理,以防止水库溢洪等灾害发生。
水电厂要加强对发电设备的维护和检修。
在台风来临前,水电厂要对发电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特别是水轮机等关键设备,要做好防护措施,以防止台风风力对其造成破坏。
同时,水电厂要备足备品备件,以备不时之需。
水电厂还要加强对电力系统的保护。
台风来临时,往往会伴随着强风和雷电等天气现象,这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因此,水电厂要加强对电力系统的巡检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同时,水电厂要制定应急预案,以备不时之需。
水电厂还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安全教育。
台风来临时,水电厂内部往往会出现一些突发情况,因此,水电厂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其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同时,水电厂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确保他们能够正确使用防护设备,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水电厂在台风恶劣天气下要做好应对工作,以保障水电厂的正常运行和员工的安全。
水电厂要加强对台风的监测和预警,加强对发电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加强对电力系统的保护,加强员工的培训和安全教育。
只有这样,水电厂才能在台风来临时应对自如,保障能源供应的稳定性。
对于我国的水电工业来说,这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也是一项必须做好的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象信息服务在水电生产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气象信息服务的目的在于增加水电生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掌握水電生产调度的主动权,提升气象信息的准确性。
因此,本文对气象气息服务进行了简单的阐述,然后结合案例,探讨了气象信息服务在水电生产过程中的具体运用,希望以此为广大研究相同问题的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气象信息;水电生产;应用
1 气象信息服务概述
简而言之,气象信息服务就是气象行业向外界所提供的天气预报与其加工以后的多种实用指数预报产品与气象灾害信息、实况检测信息资料等。
气象信息服务通常是利用电视、报纸与网络等方法进行传递,按气象服务对象划分,可以将其内容划分为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和科技服务。
气象信息服务的运用需掌握好这样几个部分:首先,需要确定服务需求。
服务工作人员应当全方面了解与认识服务对象需要的服务需求,才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服务;明确服务方法,采用哪一种方式方法传递服务产品,通过哪一种形式体现服务产品是制作与设计服务产品必须要清楚的。
其次,挑选技术方法,在确定好服务需求与服务方法这一基础之上,需要挑选出合理的方式分析和制作产品。
再者就是服务产品制作,该部分是相当重要的,难度比较大,服务信息实用性、正确性等均取决于这一环节。
最后,实时分发产品,获得相应的反馈信息。
气象信息实效性比较强,产品制作好以后,应当实时分发至用户手里,才可以得到服务效益。
而信息反馈在事业发展以后,变得越发重要了,只有得到用户认可以后,气象服务的市场才能更大,因此应当及时取得反馈信息,从而将服务质量提升[1]。
2 在水电生产中运用气象信息服务
2.1 运用气象信息确定水电运行方法
在电力供应过程中,水电部门需要承担电网调峰工作,这对于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般来说,水电运行是根据事前所指定的运行方法来开展的。
在过去,因为天气预报的精确度无法充分满足水电生产需要,所以,水库调度仅仅是借助以往的水库调度图设计模式展开调度工作,这样的方式实际上未能思考到将来天气形势的变化。
因此,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耗费了很多的能源资源。
让水库一度处在很不经济的运行情况下。
因为天气预报质量的持续提升,气象信息服务大体上已经被电力部门所认可,因而在制定水电运行方法的时候,对于气象信息的使用程度增加。
打个比方,中国东北地方出现了非常罕见的大水,在年初的时候,气象部门就对电网水库流域即刻进行了来水较多的降水预报,降水特征就是阶段性显著且
时空分布均衡。
按照该信息,结合水库调度的长时间来水预报结果,明确这一年是丰水年,是集中来水型。
所以,在汛前,电网调度有关部门实时设置了来大水与度大汛的水库调度原则,明确各个水库在汛前水位均维持在中低限下运行的方法。
一直到主要汛期,即7月到8月,该地区电网各水库集中来水,全网水库来水量是全年平均来水量的90%,而最集中的一个月份就是8月份。
因为汛前进行了非常充分的准备,最后将大水抵制住了,并且还得到了很高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通过计算,电网水库实际运行和调度图设计运行比较而言多发点10.19亿kW.h,节省了70万t煤,提高了14200万元效益。
在2015年,气象部门在预报之中提出了我国辽宁东部区域降水比常年下降了3到4成,电网调度部门明确好了汛期应当以蓄水为主的水库调度,以期在汛末蓄满水库,从而保证供水阶段电网运行的需求。
最终1到8月份水库来水是16.12亿m3。
8月末水库水位将近300m,根据调度图设计计算水位应当是297m。
和调度图比较多蓄能1730万kW.h,水能利用率提升了9%,而到了9月以后水库水位蓄到了301m。
即汛期结束已经蓄满水库。
此次事件表明,运用气象信息确定水库运行方法,能够获得主动权,从而做好相关准备工作[2]。
2.2 运用气象信息服务决定水库调度
众所周知,关键期的水库调度主要工作就是决定水库弃水和蓄水,需要合理决策。
该决策牵涉到了水库大坝的安全以及电网经济与社会效益。
在关键期的气象信息对水库调度有一定的决定性作用。
举例言之,在2014年,因为丰满流域持续降水,丰满水库水位提高到了260m。
距离汛限位仅有0.5m。
预期洪峰会在8月中旬02时出现,这一次的大水可以让水库的水位提升到270m。
依据调度设计的基本原则,丰满水库8月中旬以后水位不可高于260m。
这表明了需要弃水缩减水位。
而到底是弃水还是蓄水,决定权在于这一次降水以后是不是还会出现强降水。
因为气象部门实施提供了降水在雨季结束以前的最后一次强降水的预报,同时确定能够蓄水,因而,电网调度部门需立即决定水库提前蓄水。
最终结果就是,此次降雨以后,水库流域进入了长时间干旱少雨的时期。
该次雨季结束早的预报是很成功的,让丰满水库蓄满了水,提高了经济效益,充分展现了关键期气象信息的价值。
再者,在2015年,因为鸭绿江流域持续下大雨,水丰水库水位高涨,在7月底入库流量已经有将近10000m3/s,而水位121m。
距离汛限位只差2m,气象信息表示后期还会有大降雨,形势非常严峻。
为获取到调度主动权,电网调度中心向朝鲜方面通报了未来几天的天气形势,要求需要即刻制定预防策略与方案,开闸溢流。
事实表明气象信息相当准确,大雨一直下到了8月4日下午3点,水丰水库流域降水为110mm[3]。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企业管理的持续发展,对于气象信息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气象信息使用价值与经济社会效益持续增加,这部分价值与效益全部都展现在了
是否可以充分运用在气象信息上。
电力调度部门应当增强和气象部门之间的合作,运用气象信息,避免各种危害,才可以充分发挥出气象信息服务在水电生产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丁.浅谈气象信息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J].农技服务,2018,(07):145.
[2] 李好,张芳,袁伟天.“互联网+”时代气象信息服务发展与思考[J].科技传播,2015,7(14):143-144,148.
[3] 李芬,陈颖曼.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村气象服务中的应用[J].山西农业科学,2014,42(03):280-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