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https://img.taocdn.com/s3/m/0add9f61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71.png)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引言记叙文是中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种文体,也是中学生必须学会的阅读能力。
通过阅读记叙文,学生可以增强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想象能力。
本文将介绍记叙文阅读答题的技巧和套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解答记叙文阅读题目。
技巧一:理解故事情节记叙文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故事情节为主线展开。
要理解记叙文,首先需要理解故事情节。
阅读时可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注意故事开头,了解故事的背景信息和主要人物的特点。
2.了解故事的发展过程,掌握故事的主要转折点和关键事件。
3.注意故事的结尾,了解故事的结局和反思。
通过理解故事情节,可以更好地把握记叙文的主旨和作者的意图。
技巧二:抓住关键词在解答记叙文阅读题目时,抓住关键词是关键。
关键词可以帮助我们定位答案和理解文章的重点。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抓住关键词:1.注意文章中出现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它们通常是文章的要点和重点。
2.注意文章中的转折词、因果关系词和递进关系词,它们可以帮助理解文章的结构和逻辑关系。
3.注意文章中的数字、时间和地点等信息,它们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和环境。
通过抓住关键词,可以更快地找到答案,提高解题效率。
技巧三:分析人物形象记叙文通常涉及到多个人物,理解人物形象对于理解故事情节和解答题目非常重要。
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外貌特征:注意人物的外貌描写,如年龄、身高、相貌等。
2.个性特点:关注人物的性格特点,如勇敢、聪明、善良等。
3.行为举止:观察人物的言行举止,如语言表达、动作举止等。
4.内心世界:揣摩人物的内心感受和想法,如喜怒哀乐等情感体验。
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关系和交流。
技巧四:合理利用上下文在阅读过程中,有时会遇到一些生词或难句,这时可以利用上下文来推测词义或理解句子。
具体做法如下:1.上下文提示:注意前后句的连接词和逻辑关系,有时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暗示推测词义。
初中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初中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85ec454d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a1.png)
初中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1:内容概括的形式命题:做这类题目,要抓住核心要素----人物和事件。
当然,有时候,重要的时间、地点、人物的身份,事件的起因和结果也要体现在答题中,同时,要注意题目是否有字数方面的限制,在字数范围之类,尽可能详细,字数超过要删去次要信息。
2:记叙文的人称及作用: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可以增添文章的真实感。
第二人称,如同作者和读者对话,读起来给人一种亲切感。
第三人称,不受时空的限制,能从多方面自由叙述。
3:记叙的详略:考试中,常以这样的形式考查:“什么内容为何要详写或略写?”,回答的基本格式是“什么内容与什么中心或人物关系不大,所以略写。
或者是什么内容与什么中心或中心人物关系密切,能够更好的表达什么中心或更好的表现什么中心人物,所以详写。
”4:记叙的顺序及其作用:常见的有四种:顺叙、倒叙、插叙、和补叙。
顺叙的作用是:按事情的发展为序,使叙事的层次更清楚。
倒叙的作用是:构成强烈的悬念,吸引读者阅读下文。
插叙的作用是:对主要的情节起纯托或补充作用。
补叙的作用是:起补充、丰富、深化叙述的作用,使叙事更严谨,有时也起到突处强调的作用。
5:记叙的线索:记叙的线索可分为:以人为线,以物为线,以事为线,以人物思想感情变化为线(考察的较多),以时空转移为线。
(这类题时常以填写题目出现)6:记叙文人物形象刻画多样性:概括描写和细节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等。
一般是以这样的题型出现:怎样的人物形象?对人物刻画的具体方法?并用例句进行分析其作用是怎样的?(比如:“————”句就是通过什么描写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7:记叙文里的环境描写及其作用:(以自然环境描写考查的多)自然环境的作用:施展阐发了人物的生理活动;渲染气氛;为下文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这几种考察的都较多)比如:划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施展阐发了人物的什么生理(施展阐发了人物的什么性格?),渲染了什么气氛?为下文做了怎样的铺垫?)8:记叙文语言评析:可以从语言本身的风格来评;可以从修辞格来评(这个方面考查的比较多:时常是回答例句用了怎样的修辞?其作用是怎样?这类题型是:某句话中加点词语为何利用好?答题有三步:第一,这个词表示什么?是表示范围?是限制?或是估计等等;第二,联系本句内容做答;第三,利用了加点词后产生了怎样的成效?假如这个词或是句子好也可能是因为运用了什么修辞?首先回答运用了什么修辞,再回答其作用。
语文初一记叙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语文初一记叙文阅读题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84d1d930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8e.png)
语文初一记叙文阅读题答题技巧语文初一记叙文阅读题答题技巧知识清单:考点一:情节情感概括的考查认真读题干,分析已知答案,根据表格作答。
考点二:内容及中心的概括【考查1】直接复述故事或概括内容对策:了解内容概括方法:①文章标题法②叠加法 (把文章主要段落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 )③一线串珠法④六要素法【考查2】直接让考生概括人物性格1.可以从原文中直接摘取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2.结合文章中描写的重点,自己概括总结;3.遵循“找原文——细分析——得结论”思维的过程。
【考查3】直接让考生概括主旨1.掌握概括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2.注重格式:此文记叙了(描写了、刻画了)……的故事(事迹,经过等),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的思想(性格、精神),抒发了……的感情。
提示:强调三个部分:内容是什么,文章怎么样,怎么样。
考点三:表达方式的考查【类型1】直接考查某个具体句子或文段运用何种表达方式。
对策:了解表达方式的几种类型: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类型 2】本段(本句)运用了哪些描写?简要说明这些描写的作用?对策:1.了解描写的几种形式:(1)从不同的感觉来描写(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2)以动衬静,动静结合(3)正面与侧面,直接与间接(4)人物描写的多种方法(5)环境描写2.重点了解几种描写的作用及答题格式。
①肖像(外貌、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作用: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②语言(对话)描写和行动(动作)描写作用: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③心理描写作用: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初中记叙文说明文阅读答题窍门及技巧
![初中记叙文说明文阅读答题窍门及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825dc840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1e.png)
初中记叙文说明文阅读答题窍门及技巧初中阅读理解是考试重点之一,记叙文和说明文是其中常见的文体。
下面是一些答题窍门和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记叙文阅读答题窍门1. 浏览全文在开始阅读记叙文之前,先快速浏览全文。
注意文章的标题、段落标题、插图或图片等,这些可以给你提供一些关于文章主题和内容的线索。
2. 确定文章结构确定文章的结构,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
记叙文通常由引子、事件和结论组成。
了解文章结构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发展和主题的呈现。
3. 关注关键词注意文章中的关键词,它们在文章中经常出现并强调了重要信息。
通过关注这些关键词,你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作者的意图。
4. 注意上下文有时候,你可能遇到一些生词或不熟悉的词汇。
在这种情况下,不要停下来查字典,而是试着通过上下文推测出词的意思。
文中的其他句子和段落可以为你提供更多线索。
5. 分清事实和观点记叙文中有时会包含作者的观点或意见。
当回答问题时,要能够分辨出作者是在描述事实还是表达观点。
不要把作者的观点当作事实来理解。
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1. 阅读问题在阅读说明文之前,先浏览一下问题。
问题可以帮助你更有针对性地去寻找答案,同时也可以帮助你关注文章中的重点信息。
2. 寻找关键信息说明文通常提供很多细节和数据,寻找关键信息是回答问题的关键。
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例如冒号、引号和编号等,它们可以引导你找到关键信息。
3. 注意图表和插图说明文通常会包含图表和插图来帮助解释观点和数据。
在回答问题时,要仔细观察图表和插图,并注意它们与文章内容的关联。
4. 掌握文章结构包括引言、主体段落和结论等,掌握文章的结构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并回答问题。
了解作者的逻辑结构和写作方式有助于快速定位答案所在。
5. 多练通过多做一些练,提高阅读理解的技巧和速度。
在练中,注意整理和总结问题类型和解题方法,有助于你在考试中更有效地应对。
希望以上这些答题窍门和技巧能够对你的阅读理解能力有所帮助。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85c6d4d5727a5e9856a6187.png)
七年级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总复习一、概括情节、内容主旨【答题公式】①人物 + 原因 + 事件②起因 + 经过 + 结果【答题格式】1.××人在××时间××地点做××事,有××结果(××人做××事) 2.文章通过写××内容,表现了××人物的××品质(性格或精神),抒发了人物(作者)××的情感。
方法:理情文章的脉络二、关于“找线索”的题目。
(1)标题;(2)开头;(3)文章反复出现的短语或句子;(4)或以时间为线;或以人物活动为线;或以情感为线(对….怀念);或以事物为线;三、记叙顺序123所谓插叙,就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刻画人物或展开情景的需要,插入一段和主要情节相关的故事或回忆的叙述方法。
概括内容+补充交代了xxx原因,为后文的XXXX做铺垫(引起下文)。
与下文形成xxx 鲜明对比,衬托了xxx或者更加突出了xxx中心,增强了文章感染力。
”结构:在结构上使情节更加曲折,完整或者紧凑,为下文xxx作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四、标题的含义和作用1.含义:(1)表层含义(2)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2.作用:(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作为线索(3)表明写作对象(4)文眼(提示文章中心)(5)修辞(6)设置悬念(7)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背景(8)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五、品味词语【考试题型】1、体会加点词语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或作用);结合上下文体会加点词语的好处;体会加点词语“××”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
2、加点词语具体在文中指什么?3、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词语的含义;分析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深层含义。
4、文段中“××”词语的用意是什么?5、对句子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进行赏析[答题内容]1、根据语言环境,准确理解词语临时义2、把握词语关涉对象,准确理解词语指代义3、理顺段落层次关系,准确推断词义或词语的表达效果(这里写出了了什么,表达了什么)具体方法: 1、没有运用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的字词例《刀爱》:说说下列句中划线的词好在哪里?他们虔诚地砍着,仿佛在精雕细刻着一幅幅令人沉醉的作品。
记叙文的答题技巧(全部)
![记叙文的答题技巧(全部)](https://img.taocdn.com/s3/m/b5f610ab6c175f0e7dd13730.png)
记叙文的答题技巧一、标题题型:辨析题目的含义及作用1、含义:先分析基本义,再揭示比喻义、引申义、象征义。
2、作用:贯穿全文线索;概括主要内容;揭示文章主旨(情感或哲理);制造悬念,吸引读者(激起读者的注意、思考、兴趣等)二、内容题型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格式:某人或某物+干什么(怎么样)方法指津:抓住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题型二:分析故事的情节叙事散文:起因、经过、结果小说: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方法指津:如有示例,一定要严格按照示例的字数、结构等要求,归纳出与此形式相类似的情节题型三:分析文章段落在内容上的作用①开篇:开篇点题;开门见山;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季节、天气);交代故事发生的原因;吸引读者;激起读者阅读的兴趣②中间:表现了……人物的……形象特点(或性格特点、心理活动、思想感情、精神品质);与上文……相呼应,与上文……形成鲜明对比;为下文……作铺垫(埋伏笔);推动……情节的发展;③结尾:画龙点睛;点明中心;深化中心;升华主旨;耐人寻味,留下想象的空间;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给读者以深刻印象;激起读者强烈的感情共鸣。
三、主旨题型一:概括文章的主旨1、答题模式:内容+主旨(情或理)本文记叙了(描写了、叙述了、介绍了)…………(人或物)…………的故事(事件、事迹、经过),表现了(表达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讽刺了)…………的感情(现象、感悟)。
2、方法指津:抓关键句,抓关键词如:标题、开头段,结尾段、过渡句(段)、抒情句、议论句、反复出现句、标题相关句、照应句题型二:分析段落在内容上的作用答题示例:点明主旨,揭示主题,升华主旨,深化中心。
四、结构题型一:划分文章的段落,并概括内容方法指津:(1)按事件的发展过程(2)按空间的转换(3)按时间的变化(顺序、倒叙、插叙)(4)按感情的变化(5)按内容的逻辑变化(如总分总)(6)按表达方式的变换(叙事、抒情、议论)题型二:分析文章的线索1、类别:人物线索、事件线索、事物线索、时间线索、空间线索、情感变化线索、明暗两线2、方法指津:①文章的标题;②文中段反复出现的词语或事物;③文中议论抒情句;④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 ⑤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行踪3、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接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结构严谨。
记叙文阅读答题方法和技巧
![记叙文阅读答题方法和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410c9e86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76.png)
记叙文阅读答题方法和技巧记叙文阅读答题方法和技巧如下:1.快速通读全文:在短时间内阅读全文,了解文章的主题、主要内容和人物关系。
注意不要逐字逐句地读,而是要把握全文的脉络。
2.仔细阅读题目: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问题的重点和要求,例如要求找出主要人物,关键事件,特定细节等。
3.回归原文:大部分问题的答案都可以在原文中找到。
在找到答案的关键语句后,要仔细阅读上下文,理解其含义。
4.理解文章结构:记叙文的常见结构有顺叙、倒叙、插叙等。
理解文章结构有助于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情节发展。
5.分析人物性格:记叙文中的人物性格往往通过语言、行为、心理描写等方面展现出来。
要注意找出描写人物性格的关键语句,并理解其含义。
6.理解主题思想:主题是文章的核心,理解主题有助于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要注意找出表达主题的关键语句,并理解其含义。
7.注意细节: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可能对理解文章起到重要作用。
要注意观察文中的人物、环境、行为等方面的细节描写。
8.合理推断: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要进行合理的推断。
要注意不要做出过于主观的推断,而要根据原文的线索进行合理推断。
9.组织语言:在答题时,要注意组织语言,使其简洁明了、准确无误。
可以采用原文中的关键词语,也可以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适当的改写。
10.检查答案:在完成答题后,要检查答案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和原文的线索。
如果发现有不合适的地方,要及时进行修改。
以上就是记叙文阅读答题方法和技巧的一些总结。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记叙文阅读题答题技巧(汇总8篇)
![记叙文阅读题答题技巧(汇总8篇)](https://img.taocdn.com/s3/m/90edddf7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a6.png)
记叙文阅读题答题技巧(汇总8篇)记叙文阅读题答题技巧(1)1、先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或思想品质,再结合具体事例分析。
答题技巧:主要事件中表现的品质、文中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人物语言、心理、神态、对人物的称呼、隐喻的事物。
2、不同人物在文中的作用主人公:(判定谁是主人公)答题技巧:对表现中心的作用。
配角:对主人公起到什么作用、对情节发展起到什么作用、对表现中心起到什么作用。
3、根据文章内容简介某一人物答题技巧:基本情况、主要事件、简评人物性格、品格或自己对人物的感情记叙文阅读题答题技巧(2)1、线索。
2、象征人物的形象或精神。
3、作者感情的触发点。
标题含有人物或者事物,一般是指文章的线索,表达作者的感情或者具有象征义。
如《藤野先生》《邓稼先》《背影》,既指线索,又饱含感情。
4、含蓄的或形象的揭示文章中心(要具体写出中心是什么)。
标题含有哲理和议论的成分,一般是揭示文章的中心。
文题直接揭示或形象暗示了文章的主旨,有的文题含蓄地传达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再塑生命》的深层含义是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这正是文章的主旨,文题点明主旨。
5、概括文章内容。
叙事类的题目,一般是概括文章内容。
抓住了这样的文题也就抓住了文章的中心事件。
如《智取生辰纲》《最后一课》。
6、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标题中出现矛盾现象,一般是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如《二月三十号》。
标题中出现修辞手法,主要是揭示文章的中心,有时候也是文章的线索。
如《像向日葵一样灿烂》。
记叙文阅读题答题技巧(3)(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专题04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点(统编版2024五四学制)
![专题04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点(统编版2024五四学制)](https://img.taocdn.com/s3/m/67ebe272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14.png)
(23-24七年级上·河南商丘·期中)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草帽是父亲的徽饰 段奇清
①回首数十年前的父亲,虽然对父亲的容颜模样已不再十分清晰,但象征父亲精神家园的草帽,常 常从麦梢的朝朝暮暮里走来。永远的父爱,携带阳光、汗水,淌过我思念的河。
②几阵春阳暖照,麦苗儿开始吐穗扬花,太阳的威力也一天比一天大起来。这时父亲说,是该去买 一顶草帽了!父亲平时购买物什,对好与坏并不很在意,唯独对草帽的要求几近苛刻:一定得是麦子 的穗秆儿编织的,因为这样的草帽一绺绺圈绕着,细密非常,也白亮得耀眼。
→父亲护草帽,经不住侵蚀→
→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⑦段画横线的语句。
那一百多顶草帽就似一顶顶钢盔,抵挡住了烈日之箭镞的攻击,在太阳
下闪闪发着光,宛然父亲闪光的心灵。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章标题“草帽是父亲的徽饰”的作用。
4.文章结尾写道:“于是,那一顶顶草帽吐纳尽了生命的亘远与辽阔,
也芳香明丽着我对生命及人生的认识与感悟。”这里的“认识与感悟”
主要考查散文,选材贴近社会生活,关注情感体验,侧重情境设置,使学 生在阅读中体验丰富的情感,并进行个性化的表达。
题型一:人物形象分析 人物形象,既具有独特而鲜明的个性,又具有特定社会的某种共性
。因此人物形象具有能反映某种社会现实的典型性。准确捕捉人物形象 的具体特质,也就准确理解了文章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2. 根据句子的不同特点分析句子的作用 ①诗句:标题中引用诗句使文章标题更加鲜明、醒目;文中引用诗句,
可使文章锦上添花,增色不少;文末引用诗句,一箭双雕,既可以总结全 文,又可以深化主题。
②名人名言:名人名言往往在读者心中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妙手 偶得之”,可使文章更加出彩,给人亲切感,增强感染力。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9693dd19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6b.png)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1、语段阅读题答题总原则:(1)先读题后读文。
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
(2)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
(3)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
(4)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
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3、散文种类:(1)叙事散文(2)抒情散文4、散文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5、小说种类: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
6、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
8、找主题句: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9、文眼:标题是“文眼”,统帅全文(新闻);有时交代主要人物、故事情节,有时交代主要事、物(“物”象征意义);有时还是“线索”。
10、材料组织特点: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11、写作手法包括表达方式、写作方法、修辞手法等。
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写作方法:也叫表现手法,是指在文学创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和技巧。
包括:托物言志(托物喻人)、欲扬先抑、衬托(烘托)、夸张讽刺、借景抒情、前后照应、对比、巧设悬念、以小见大、开宗明义、卒章显志、象征、寓事于理、情景交融、夹叙夹议……例句:这篇文章采用象征的手法,通过对北方白杨树的赞颂,来赞颂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军民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和团结向上的精神,它使文章意蕴含蓄,情感激越,作者的赞美之情藉此得到淋漓尽致的抒发。
衬托:①特点鲜明,矛盾突出,形成强烈的反差;②突出主要描写对象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③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悬念:先将疑问抛给读者而又不说明原因,层层设疑,以达到更好地表达主题的目的,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伏笔:使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
对比:①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给读者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②衬托、突出主体事物的特点,强调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增强语气,使意义更明显。
记叙文的答题技巧是什么
![记叙文的答题技巧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af5e985d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e1.png)
记叙文的答题技巧是什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记叙文的答题技巧是什么记叙文是初中语文阅读常考的一种文体,很多记叙文都不是出自课内,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记叙文答题技巧,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哟!记叙文的答题技巧是什么一、概括文章内容和归纳文章中心思想技巧:找出中心句,中心句通常在文章首、尾的议论抒情句中。
初中语文文学性作品阅读(记叙文、散文)答题技巧
![初中语文文学性作品阅读(记叙文、散文)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050ac2a555270722192ef7c7.png)
初中语文文学性作品阅读(记叙、散文)答题技巧题型一:概括主要内容(一)短语型简洁概括文本主要内容或主要情节,限定字数方法:“谁干了什么”或“谁怎么样了”或“什么怎么样了”。
答题时要注意所给例子,有没有规定字数,这种类型的题目,在回答时往往省略主语。
例 1.本文记叙了作者回访老屋的经过。
请摘录文中语句,把作者的行踪补充完整。
(3分)站在村口远远望去→(1)→(2)→默默地坐在堂屋里→(3)→站在老屋门口答案:(1)默默走近老屋(2)抬脚跨进门槛(3)在老屋的里里外外转来转去例2.“我的那棵栽在院子一角的金银花”有哪些突出的特点?答案:(1)花期早(2)开得多(盛)(3)花朵美(4)花味香(5)叶子绿(6)生长快(4分,意思对即可,至少答出四点)例答案:不理解(反感、嫌烦等)赞赏(推崇、赞美、赞同、认同等)(二)句子型简要概括文本主要内容或主要情节,无字数限定方法:“谁,在什么环境中(什么情况下)干了什么。
”或“在什么环境中(什么情况下)谁干什么。
”例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答案:在德克士,乡下父子错过了“买一送一”优惠活动的时间,在我和顾客的帮助下如愿以偿买到优惠汉堡的故事。
例5.第②段中“我心里有些后悔”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3分)答案:(1)一开始并未重视,随意栽在院子一角,毫不关心。
(1分)(2)经常忽略具有超强生命力却显得不起眼的平凡的花和平凡的花香。
(2分)例7.父亲的哪些行为让“我”觉得“他是和这个社会格格不入的”?答案:(3分,至少写出三点)父亲不回北京、安身于小城,做普通的工作;不仅爱好广泛,而且都能耗费精力将其一一做到极致;过着一种“不求上进”的生活,甘做普通老百姓;与大多数人的忙碌奔波完全不同,与功利化过重的现实社会“脱节”。
题型二:赏析句子(一)抓修辞手法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拟人答题格式: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什么人格化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了什么怎么样(的情态)。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e6abf87f0b4e767f5bcfce55.png)
抒情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 中心。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 自然界当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 了所写内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读者的兴趣。
中心句:出现的位置开头或结尾,有时 在句中。判断,多为概括性较强的句子。 叙述句、描写句、阐释句、疑问句一般不 宜作中心句。
6、常见考点:
(1)、对说明对象及说明特征理解。(16年12题17 年12题18年13题)
(2)、对说明方法辨识与理解。 (3)、对说明顺序的分析与理解。(语段能否调换
) (16年14题) (4)、对文章段落结构特点的分析 (5)、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 。(18年13
总结 :
模仿创新
开放性试题应注意:
谈看法、读启示、读体验、谈做法等
要针对话题,选取适当的角度,具体阐述,避免 空泛,“谈”的内容应从原文生发,要中心明确, 要表现正确的思想和健康的情感。
时要根据题意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议论记叙相 结合);语言力求简明扼要(注意文字数量的要 求)。
学会阅读文章和掌握审题技巧 阅读题的解题步骤和诀窍:
记叙文阅读
考什么?
{(1)主要内容
1.文本解读: (2)主题思想
(3)结构层次
{ 2.语言品析: (1)关键字词 (2)重要语句
{ 3.模仿创新: (1)句式仿写 (2)评价探究
记叙文的阅读步骤
1、浏览考题:粗略了解考察内容。 2、阅读全文:对文章内容、作者思路等有一个全
面感知,确定文体(一般记叙文、散文、小说) 3、再读文章: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精读文章。 4、解决问题:确定答题区域,分析组织语言作答。 5、认定补充:对考题做进一步审视,并对所做答
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及答题技巧
![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及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6500391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c5.png)
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及答题技巧
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及答题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整体感知:先通读全文,大致了解文章的内容和情节,把握文章的主题和情感基调。
2. 理解文章结构:记叙文通常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开头部分主要起引导作用,主体部分是记叙的主体,结尾部分则起到总结和点题的作用。
3. 分析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记叙文的灵魂,通过分析细节描写,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性格特点。
4. 寻找线索:线索是记叙文情节发展的脉络,通过寻找线索,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情节发展。
5. 答题技巧:在答题时,首先要仔细审题,明确题目要求;其次要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注意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最后要注意语言表达,简洁明了地回答问题。
以上是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及答题技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的答题技巧及答题模式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的答题技巧及答题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5d10b241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cb.png)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的答题技巧及答题模式记叙文阅读的答题技巧及答题模式1、记叙文六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或事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需要进行综合概括。
2、文章的概括分为内容概括和主题概括。
内容概括是用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包括人物和事件(A、谁干了什么B、什么怎么样)。
主题概括则是通过某人做某事反映了什么意义(人物性格、作者感情、人生哲理)。
3、找主题句的标志包括标题、开头或结尾,主要在尾部2个自然段的抒情和议论。
主题句的作用是结构上贯穿全文,内容上点明中心。
4、问文章中心/主旨/主题/深意是什么时,可以采用以下三步走:先概括文章记叙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再表现文章的中心内涵,字面背后的真谛;最后抒发作者的感情。
5、给文段划分层次可以按时间、地点、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或总分总(掐头去尾)的方式进行。
6、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整个情节发展的一条主线或脉络。
线索的标志包括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核心事件、时间、地点和作者的情感。
线索的作用是贯穿全文,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清晰。
7、为文章拟标题可以采用线索标题(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核心事件)或主题标题(结尾处找抒情、议论句)的方式。
8、语言特色包括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和通俗易懂等。
语言赏析可以使用朴实无华、写得晶莹澄流澈、明润无疵、言简意赅、清真雅洁、朴素自然、语言简洁、气势纵横、文字洗练、意境深邃等词语。
语言朴实活泼,节奏明快,上口顺耳,使得文章更加易于理解和接受。
文辞畅达,沉静雅洁,能够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意思,让读者感受到文章的深度和内涵。
平易省净的语言,运笔飘逸流动,设色素淡而隽永,能够生动地描绘出人物和景物的状态,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记叙文的作用是通过平铺直叙、普普通通的交代,将人物和事件的经过描述清楚。
使用的频率最高,是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
形象化的语言写人、状物,把客观对象写得有声、有色、有味、有形,使人有亲临其境,如历其事的感觉。
记叙文答题技巧++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记叙文答题技巧++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https://img.taocdn.com/s3/m/bcf1016f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37.png)
记叙文答题技巧
一、分析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1.题目含义表面意:内容要素概括(文章中哪些内容 与题目相关,把它概括下来即可)深层意:主题要素 概括(人物形象、作者思想感情、文章揭示的道理)
2.作用: A、作为线索贯穿全文,推动情节发展,使文章结构严谨。 B、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C、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突出文章的主题。 D、含蓄新颖,生动形象,耐人寻谈谈你读完文章后的启发?
这属于开放式题目,回答问题时,需要联系文章的 内容,结合文章的主旨,最好能有具体实例说明,表 述合理通顺即可。
十一、表达方式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1、记叙: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 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
七、记叙顺序
• 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1)顺叙及其作用 顺叙——按事情发生——发展——结局的顺序写。 【作用】1、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 2、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及其作用 倒叙——先写结果或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突出情节提到前面来写,然后从 头来记叙。 【作用】1、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 2、避免叙事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强调主要内容,突出中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及其作用 插叙——在叙述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原来的记叙,插入 一段与原文相关的内容,插入结束后,再接着原线叙述。 【作用】1、结合本段内容回答,交代……内容。 2、联系上文回答,揭示……原因。 3、联系下文回答,推动……情节往下发展。 4、联系全文回答,对情节起补充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富, 使情节更曲折,使中心更突出,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bc9ce21453610661ed9f4fe.png)
13.代词的指代内容
(1)常考的指代词有:这、那、这些、 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 (2)一般在代词前面的文字中寻找答案 (3)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 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合。
14.怎样理解句子中看似矛盾的词语? 方法:分别解释两个看似矛盾的词语在文中的所 指。 例子 :“他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 答:不矛盾。平凡指的是他的身份和生活;伟大 指的是他的精神。
• 以写事为主的文章: • ①.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时间分析; ②.按事情发生 发展的地点转换分析;③.按事情发展的阶段分析。 • 以写人为主的文章: • ①、按人物成长的阶段分析;②、按人物所在的不同地点 分析;③、按表现人物不同性格特征的不同条件分析; ④、按人物感情的变化分析。 • 以写景状物为主的文章: • ①、按人物观察景物的观察点的变化,即空间变化分析; • ②、按不同时间的不同景致的变化,即时间变化分析。
• A、这篇文章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 的故事。即:谁?+怎么样? • B、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 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 • C、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 • 多数情况下都概括为:内容+感情。
• 4.怎样给文章划分层次?
• • • • (1) 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 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 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 总分总(掐头去尾)
• 9、修辞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 (1) 比喻:形象生动地描写事物的某个特征。 • (2) 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特点),形象生动 地表现出 。 • (3) 夸张:突出了事物的某个特征,给读者以鲜明而 强烈的印象。 • (4) 排比:增强语言气势,使文章条理清晰,节奏鲜 明。 • (5) 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 • (6) 反复:突出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 • (7) 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 (8) 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1、划分层次?
(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总分总(掐头去尾)
2、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⑶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3、为文章拟标题,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
(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
4、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5、语言特色?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
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
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6写作手法及作用?
(1)拟人手法
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
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
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
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
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
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讽刺手法
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
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
果。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7、修辞方法及作用
(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8、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
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
答:“xx” 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9、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
(1)承接上文(2)开启下文(引出下文)(3)承上启下(过渡)
(4)为后文作铺垫
10、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11、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弓I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12、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
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13、描写的种类及作用?
种类:(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5)语言(对话)描写(7)心理描写(8)景物描写(9)场景描写(10)环境描写(11)细节描写
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14、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1)用第一人称;
(2)采用1 + 2或1 + 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15、根据语境,补写心理活动。
(1)必须用第一人称;(2)必须仔细研读具体语境。
16、概括段意、层意的方法
①抓文段的中心句。
即用表明作者观点的话来概括
②用概括法。
即是用最简洁的文字说明各层写了什么或用文中现有的关键词自己组合成句来概括。
③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的段落概括出联合段意。
总之要求:完整、简洁、明确。
17、记叙文的人称:
(1)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或者角度展开记叙。
第一人称的“我”有时是作者本人,
有时是作品中的一个角色,即经过艺术加工的“我”。
经过了虚构,就不是作者本人;把
生活的真实的我记录下来,这就是作者本人。
作用:便于直抒胸臆,读来有亲切感和真实感。
(2)第三人称:以第三者的地位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
作用:不受时空限制,能够从多方面自由叙述。
(3)注意:有的文章中运用了第二人称代词“你”,一般多是出现在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叙述里,实际上仍是站在第一人称或是第三人称的角度写的。
作用:可以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的交流。
18、环境描写的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
(1)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2)推动情节发展;
(3)渲染气氛;
(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
(5)突出、深化主题
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
(1)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2)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19、文段(各种文体)中指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
(1)常考的指代词有:这、那、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
(2)一般是往前找;
(3)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