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教案
初中地理土地资源利用教案
初中地理土地资源利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及其特点,掌握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地理图表的方法和技能,从地理图表中获取知识,并运用图表分析、归纳、解决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意识,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二、教学内容:1. 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及特点2. 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3. 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4. 培养学生阅读地理图表的方法和技能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及其特点,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 教学难点:土地资源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对策。
四、教学方法:1. 直观法:通过地形挂图、投影片等教学媒体,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和特点。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 谈话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土地资源利用问题的关注。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自然资源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教学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及特点:教师利用地形挂图、投影片等教学媒体,介绍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耕地、草地、林地等)及其特点(耕地比重较小、草地占比重较大等)。
3. 教学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地理图表,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分析其地理意义。
4. 教学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教师通过实例、漫画等教学素材,引导学生了解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并探讨相应的对策(如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等)。
5. 培养学生阅读地理图表的方法和技能: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地理图表,引导学生学会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及合理利用的意义。
7.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土地资源利用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土地资源教案
土地资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土地资源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技能目标:能够分析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和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土地资源的珍惜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掌握土地资源的概念,了解土地资源的分类。
2. 理解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和问题。
3.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提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方案。
三、教学难点1. 分析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和问题。
2. 提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方案。
四、教学过程【探究活动】1. 给学生播放一段有关土地资源的视频,激发学生对土地资源的兴趣。
2. 学生讨论:你身边有哪些属于土地资源的事物?他们在你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讲授活动】1. 引入土地资源的概念:向学生解释土地资源的定义,并介绍土地资源的分类。
2. 讲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和问题:a. 介绍国内外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包括土地开发利用、农业生产、城市建设等方面的情况。
b. 分析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如土地沙漠化、农业土地污染、城市土地过度开发等。
【拓展活动】1. 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研究,选择一个特定地区或国家的土地资源利用问题进行调研,并撰写研究报告。
2. 学生汇报研究报告,分享各自的发现和解决方案。
【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你所在的城市/乡村是否存在土地资源利用问题?如果存在,提出解决该问题的方案。
2. 学生展示解决方案,并进行讨论和评价。
五、教学资源1. 视频资源:关于土地资源的介绍视频。
2. 地图资源:用于学生研究特定地区土地资源利用问题的地图。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土地资源的概念、分类和利用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拓展活动和实践活动,学生积极参与调研和讨论,培养了他们的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开展实地考察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加深学生对土地资源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地理教案: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地理教案: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地理教案一、引言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而土地作为地球的一部分,是人类生活和发展的重要资源。
然而,由于人类的不当利用和过度消耗,土地资源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破坏。
因此,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对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教案将详细介绍土地资源的基本概念、利用形式以及保护方法,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土地资源并提高对其保护的意识。
二、土地资源的基本概念A. 定义土地资源是指可以利用的地表覆盖层,包括土壤、地表水、植被等。
地球上的土地资源主要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等。
B. 特点1. 不可再生性:土地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因此要合理利用,避免过度消耗。
2. 稀缺性: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尤其是高质量的土地资源更加有限,需要保护和合理分配。
3. 多功能性:土地资源不仅仅可以用于耕种,还可以用于养殖、建设和旅游等多种用途。
三、土地资源的利用形式A. 农业利用1. 耕地:用于农作物的种植和农产品的生产。
2. 林地:用于森林资源的培育、保护和木材的获取。
3. 草地:用于牧草的种植和畜牧业的发展。
B. 建设利用1. 城市建设:用于居住、商业和工业等用地的规划和开发。
2. 交通建设:用于道路、铁路、机场和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
3. 水利建设:用于水库、水电站和灌溉等水利工程的布置。
C. 旅游利用1. 自然景观:利用自然风景、湖泊、河流等自然资源进行旅游开发。
2. 文化景点:利用历史文化遗址、古建筑等进行旅游业的发展。
四、土地资源的保护方法A. 合理开发1. 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规划用地,避免过度开发。
2. 提倡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广循环农业和绿色建筑等环保技术。
B. 生态保护1. 增加森林面积,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2. 加强草地保护,禁止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发草地资源。
C. 土地整理1. 进行土地整治和水土保持工程,防止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
〖2021年整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优秀教案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教学设计【课题】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教学目标】1运用中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及构成特点。
2运用中国耕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与世界部分国家比较图,说出我国土地资源总量及人均占有量的特点。
3运用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说出我国主要土地资源的地区分布特点。
4结合实例,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使学生正确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治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的意义,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观点、地区差异观点、因地制宜观点以及正确的资源观。
来理解“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重点和难点:重点:我国土地的主要特点。
难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规律及对土地基本国策的认识。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
【教学方法】图示观察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课本插图、课件、地理挂图。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引入新课:播放耕地图像,土地孕育了地球上的万物,没有土地人类将无法生存,说明土地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立国之本。
那么既然土地如此重要,人类又是怎么利用土地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土地资源的利用。
出示幻灯片,说明本课学习的主要目标。
学生观看图片尝试说出图中人们正在利用土地从事哪些活动!通过图片的直观感受,使学生认识到土地资源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演示与记录一、授新课(一)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引导读图]结合“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和“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结构百分比图”,分组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土地按利用类型,主要分为哪几种?2不同的地形分别以什么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会这样?1利用类型:根据利用方式的不同,可将土地分为____、_ __、__ _、_ ___。
2主要特点:我国土地资源类型____,其中___比重大,其中___和____比重偏小。
土地资源教案
土地资源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主要围绕土地资源展开,帮助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概念、种类和重要性,并引导学生认识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性。
教案目标:1. 了解土地资源的含义和种类。
2. 理解土地资源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3. 能够探究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策略。
4. 提高学生的学科知识、研究能力和社会意识。
教材与资源:1. 教材:根据学生所在年级选择相关土地资源的知识点,例如地理或生物学课本。
2. 资源:图片、视频、地图等相关资料。
教学步骤:引入与导入: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农田、城市和森林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土地资源的思考和讨论。
2. 引入:简要介绍土地资源的定义和种类,并激发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意义。
知识掌握与拓展:3. 介绍:通过教师讲解或视频展示,向学生介绍不同种类的土地资源,如农田、森林、草原等,并讲解其功能和重要性。
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就所学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展开讨论,并列举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合理利用与保护:5. 研究任务:布置一个研究任务,让学生调查和研究当地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包括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6. 团队分享:请学生将研究结果分享给全班,并促使他们思考土地资源的保护策略,如植树造林、防治沙化等。
总结与评价:7. 提醒重要性:总结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需要,强调每个人应该为土地资源的保护负责。
8. 评价:通过课堂讨论、问答或小测验形式,对学生对于土地资源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
扩展活动:9. 实地考察:如果条件许可,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实地考察,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土地资源的现状和问题。
10. 表演或展览:让学生分组展示他们关于土地资源保护的研究成果,可以选择表演、海报或展览等形式。
总结:通过本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学生将全面了解土地资源的概念、种类和重要性,并能深入思考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问题。
同时,通过研究任务和扩展活动的设计,学生将培养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提高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度。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教案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初步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资源的基本特点;初步分析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二)能力目标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树立土地是立国之本,要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观,培养资源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及分布、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2、教学难点: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教学方法:谈话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一课时第一课时土地资源三、教学过程:主要问题设计第二课时[导入新课]复习引入新课(多媒体展示)1、自然资源分为那两类?2、我们脚下的土地是可再生资源还是非可再生资源?今天具体学习一下土地资源的特征和分布。
(一)、土地资源的特点1、出示幻灯片提问:从刚才的图片中你都看到了哪些土地利用类型?活动:请同学们分成六个大组,给同学们几分钟时间来讨论下列问题:(1)在这些图片中哪些是农业用地?(2)哪些是非农业用地?小结:由于我国国土辽阔土地利用类型齐全。
(幻灯片展示)出示幻灯片让学生读图了解,后总结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特征。
(总类齐全,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承转:下面让我们再看一看土地资源还有没有其他的特点。
2、创设问题情境:出示幻灯片,请同学们读图“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和图“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思考下列问题:(1)哪些属于可利用的土地?占总土地面积的多少(%)?其中所占比例最少的是哪两种土地利用类型?(2)难于利用的土地主要有哪些?(3)概括一下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小结:从同学们的概括来看,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土地类型多种多样;我国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低,难利用的土地比重大,改造后可以利用的土地资源不多,即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过渡:我们了解了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知道了我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均,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我国的耕地、林地和草地是如何分布的?(二)、土地资源分布不均3、出示幻灯片“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让学生读我国土地利用图后找出耕地、林地、草地的分布地区。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第2课时)示范教案 (2)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教学方案第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2.理解我国“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
3.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教学重点】我国土地国策。
【教学难点】“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教学过程【课程引入】师:在乡村,我们经常能看到基本农田保护牌。
基本农田保护区是指为了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依照法定程序确定的特定保护区域。
为什么要设立基本农田保护区?生:(可能的)保护农田(板书)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二、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1. 土地利用的问题师:土地是立国之本,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土地。
工业用地、商业用地、交通用地、城市建设用地,土地的需求非常大,但是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因而土地面临着人多地少的矛盾,而且矛盾还在加剧。
(板书)人多地少矛盾加剧承转:由于认识上的不足,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师:阅读教材和材料,你能说说有哪些问题吗?生:(可能的答案)水土流失(板书)水土流失生:(可能的答案)土地荒漠化(板书)土地荒漠化生:(可能的答案)乱占耕地(板书)乱占耕地生:(可能的答案)土地污染(板书)土地污染师:你能总结一下我国目前的土地利用问题吗?承转:土地利用过程中面临着很多问题,我们能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呢?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结合已学知识,说说你们的想法。
生:(可能的答案)国家制定并颁布了《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等法律法规,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板书)2.合理利用土地的对策制定、颁布法律法规生:(可能的答案)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在生态脆弱地区还需要大力推进退耕还林(草)工程。
(板书)退耕还林等工程生:(可能的答案)科学规划用地,大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土地资源教案(精选8篇)
土地资源教案(精选8篇)土地资源篇1指导思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被称为新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
新课程标准下的地理教学就是要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实现“书本世界和学生生活世界以及心灵世界的有机沟通”,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本节课就是以学生熟悉的被称为“万物之本”的土地为题,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中了解土地的用途、分布及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保护的措施等,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扩展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人地观,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初步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形成原因。
2.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3.使学生充分认识“土地是立国之本”,培养学生的资源保护意识,树立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观。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及基本特点。
难点:通过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带来的严重后果,对学生进行国土资源的国情国策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准备学生:分组搜集有关土地利用的资料图片教师:制作多媒体教学●教学课时 1课时●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人和土地的关系,就好像鱼和水的关系一样,土地抚育着人类,从古至今有多少人赞美土地,歌颂土地。
你能举例来说明吗?(或者直接利用课本中的小诗导入) 学生:小组交流,组长汇报(诗歌、故事、图片等) 教师:同学们,我们对土地的赞美真是说不尽、道不完,那么你对土地知道多少呢?课堂活动一:看用途──了解土地教师:多媒体出示山地林区、草原牧区、平原耕作区、城市建筑区的景观图(无多媒体条件的学校也可直接利用课本插图)学生:讨论四幅景观图中土地自然环境和条件的差异以及利用方式的不同。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参考教案
学生读图,讨论,结合课本,找出四种类型:耕地、草地、林地,建 设用地。
类型
季风
干湿
地形
耕地
季风区
湿润,半湿润
平原,丘陵
林地
季风区
湿润
山地,丘陵
草地
非季风区
干旱,半干旱
高原,盆地
耕地:乱占耕地,水土流失等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理由 类型和特征
2、能够在图上找出我国耕地、林地、草地的主要分布区。
3、理解我国土地方面的基本国策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土地资源的分布
【教学用具】
我国 土地利用类型图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新课导入:上节学习了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今天具体学习一下土地资源的特征和分 布。
2、读课本57页插图,总 结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特征。
讲解: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是林地耕 地比重小,后备土地少。
板书:一、土地资源的特点
1、利用类型
2、构成特征
读我国土地利用图,找出耕地、林地、草地的分布地区,结合地形和气候分析其原因。
补充:耕地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以北是旱地,以南是水田。
林地:乱砍滥伐
草地:草地退化,荒漠化等。
同学们结合自己的 认识,提出了乱占耕地,乱砍滥伐等现象。
【作业设计】
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
(转承)那么,我们在利用土地的时候,产生了那些问题呢?
板书:二、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阅读60页材料,找出我 国各种类型的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
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教学设计
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一节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的一节重要内容。
本节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及利用状况,掌握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原则,提高学生对土地资源的保护意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案例和数据,引导学生认识土地资源的重要性,教育学生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土地资源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及合理利用原则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对实际案例的分析能力有待提高,对土地资源保护意识有待加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及利用状况,掌握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原则。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对土地资源的保护意识,培养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及利用状况,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原则。
2.难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方法,学生对实际案例的分析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提高学生的兴趣。
2.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参与土地资源利用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相关案例、图片、数据等教学素材。
3.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地球上的土地资源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提问:“你们知道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及利用状况吗?”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
通过分析案例,引导学生掌握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原则。
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实际案例,提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方法。
土地资源教案
土地资源教案土地资源教案「篇一」中国土地资源教案中国土地资源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2、初步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形成原因。
3、通过联系前面的气候、地形知识进行读图分析的过程,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并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1、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作用即利用类型。
并分析得出我国主要土地资源的分布2、让学生通过读图分析、思考等方法主动获取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充分认识“土地是立国之本”,培养学生的资源保护意识,树立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观。
重点:我国土地资源构成特点和各类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土地资源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的相互关系教学方法:通过展示地图,进行图像引导,让学生通过图形分析,并从实际生活出发,在较轻松的环境中完成三维目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我国有哪些主要的自然资源?可更新的自然资源有哪些?我们脚下的土地属于什么资源?它可更新吗?(学生回答)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我国土地资源的状况如何!教师:中国的基本国情课件展示:中国地图,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和人口13亿的内容引导学生得出一、我国的基本国情:人多地少(多媒体显示)过渡:那我们生活的这一片土地有哪些作用呢,给你一片土地,你会用它来做什么呢?(引导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山地、草原、平原、城市景观图问题:请根据左边的景观图说说土地的作用(学生回答)师总结:我们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状况来划分的,耕地、林地、草地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
课件展示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图,说明我们中国的土地利用类型多样(齐全)(课件出示板书)二、土地资源的特点1、土地类型齐全因地制宜,发展多样化农业耕地林地农业用地草地建设用地非农业用地[提供图表]1992年我国土地资源的绝对数量和人均数量土地类型面积(万平方千米)世界地位(第几位)中国人均(平方米)世界人均(平方米)土地总面积9603810027762耕地95.148022501林地128.6510857170草原313.3226446235[提问]从这个表中,你能看出我国土地资源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略 (请学生回答)(课件展示第二个特点)2、绝对总数量大,人均相对量少过渡:我国各类土地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不足,那我国各类土地资源所占比例是否一样呢?课件展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结构百分比图”[引导读图] 我国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所占比例最大?耕地和林地共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是多少?难以利用的土地资源占了多少?(教师稍微解释宜农宜林荒地)[学生讨论、回答]略课件展示3、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草地面积大,耕地和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比例不合理)[转折]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比例不合理,那我国各类土地资源的分布是否均匀呢?(你认为我国的耕地、林地、草地会分布在哪些地区呢,它们与什么有关?)学生回答:与气候、地形有关课件展示我国降水分布图和地形图,帮助同学们分析各类土地资源的分布[活动]引导学生读图,思考:每种类型在干湿地区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如何分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回答]采用教师提问,学生答的形式,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学生回答后,课件展示各类土地资源的分布,来验正同学们的分析,让他们有成功感(师生共同完成表格内容)师生共同概括土地资源的'分布(用文字表述)耕地:东部季风区湿润、半湿润的平原、盆地、丘陵(秦淮以北为旱地,秦淮以南为水田)。
【中学教案】土地资源及其利用保护
【中学教案】土地资源及其利用保护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基本概念、类型及我国土地资源的国情。
2. 培养学生认识土地资源的重要性,提高珍惜和保护土地资源的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习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措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土地资源的基本概念:土地的定义、土地资源的种类。
2. 我国土地资源的国情:我国土地资源的总量、分布、利用状况。
3. 土地资源的利用:农业用地、建设用地、生态用地的利用。
4. 土地资源的保护:土地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土地资源保护的措施。
5. 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意义、可持续发展战略。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土地资源的基本概念、我国土地资源的国情、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措施。
难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土地资源的相关问题。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认识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土地资源的基本概念,引发学生对土地资源的关注。
2. 讲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国情,让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
3. 讲解土地资源的利用,分析各种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及其效果。
4. 讲解土地资源的保护,提出土地资源保护的措施。
5. 讲解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让学生认识到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思考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土地资源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我国土地资源国情的掌握情况。
3. 评价学生对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措施的了解。
4. 评价学生对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土地资源及其利用保护的相关章节。
2. 课件:用于展示土地资源的基本概念、我国土地资源国情、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措施等。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土地资源的性质和特点2.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及其问题3.掌握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方法4.理解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方法难点: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三、教学内容1.土地资源的性质和特点2.土地利用现状及其问题3.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方法4.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2.示范法3.讨论法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教师可通过展示照片、视频等材料,让学生感受到地球上土地资源的珍贵性,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第二步:概述学生首先了解土地资源的性质和特点,了解土地的种类、性质和用途。
第三步:分析学生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及其问题,如土地的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过度开发导致的水土流失等。
第四步:合理利用学生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方法,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选择适宜的栽培方式等,并通过实例来加深理解。
第五步:保护学生理解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学习如何保护土地资源,如开展绿化行动,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等。
六、教学评价1.学生是否能够正确理解土地资源的性质和特点2.学生是否能够准确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及其问题3.学生是否能够掌握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方法4.学生是否能够理解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七、教学拓展请同学们思考,如何合理利用行星类星球中的土地资源,提出不同的利用建议,并给出实施方案。
八、教学反思本次地理教学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土地资源保护意识和科学利用土地资源的能力,体现了科学、人文和思维的统一,已经初步达到了教学设计和预期目标。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更多地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研究,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土地资源第3课时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3课时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2.理解为什么要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阅读材料及漫画,引导学生总结土地资源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正确认识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土地资源的意义,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重点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难点学会分析总结土地资源利用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导入新课耕地、草地、林地是我们发展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
它们都是可以更新的资源,但是利用不当、不注意保护土地资源就不能继续利用。
目前我国的土地资源已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土地资源利用中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
二、讲授新课教师:阅读图3.11“土地资源遭到破坏”,教材选择了四幅漫画“飞来的山峰”、“小草的哀求”、“水土的怒吼”、“土地的辛酸”,大家结合漫画说一说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
学生1:“飞来的山峰”说明由于人口增多,城市用地快速扩张,占用了大量的耕地,耕地越来越少。
学生2:“小草的哀求”说明放牧的羊越来越多,过度放牧,草地资源遭到破坏,草地退化严重。
学生3:“水土的怒吼”说明由于乱砍滥伐,森林环境被破坏,土地沙漠化,加剧了水土流失。
学生4:“土地的辛酸”说明工业中的废水乱排放,造成土地的污染。
教师:大家分析得非常好,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破坏土地资源的现象很严重。
漫画生动地说明了乱占耕地、草场退化、水土流失及土地污染等土地资源利用中的问题。
请大家把学习的地理知识填入下列的表格:展示:教师:还有哪些乱占耕地的现象?请大家讨论一下,由代表来介绍。
学生讨论,并由学生来概括。
教师适时指正。
学生1:北方沙尘暴越来越频繁、农村私建住房乱占耕地、墓穴占地等。
学生2:工厂、道路等建设侵占土地资源,日益严重的土壤贫瘠化,不断加重的土壤盐渍化,农药和污水的污染等。
-八年级地理上册 3.1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新版)商务星球版初中八年级上册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课标要求】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
【教学目标】1、运用中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说出我国土地资源主要利用类型及构成特点。
2、运用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3、运用中国耕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与世界部分国家比较图,说出我国土地资源总量及人均占有量的特点。
4、结合实例,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理解“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讲练结合【教学方法】多媒体导入法、自主探究法、点拨法【教具准备】课件、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等。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感悟导入复习:同学们记得我国的国土面积在世界上排在第几位吗?但是我国的耕地面积又怎么样呢?讲授:我国的国土面积广大,但是,耕地却排在了美国、印度之后,人均不足世界平均数的1/3。
我们是用世界上7%的土地养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
次于俄罗斯,加拿大排在第三位。
理解我国耕地严峻的形式。
运用素材,,给予学生直观认识,理解我国的土地形式。
衔接过渡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我国的土地资源十分珍贵,我们应该怎样合理利用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进入今天的学习——土地资源。
预习反馈首先,教师向学生出示本节课教学目标:1、运用中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说出我国土地资源主要利用类型及构成特点。
2、运用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3、运用中国耕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与世界部分国家比较图,说出我国土地资源总量及人均占有量的特点。
4、结合实例,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理解“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学生课前预习完成《助学》中“学习过程”、“知识结构”两部分内容。
结合出示的教学目标,知道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提出本节课预习时遇到的难点和重点:我国的土地资源为什么有不同的利用类型?我们应该怎样合理利用土地?学生通过预习,对本节课有一个总体的认识,知道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提高听课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了解土地的不同利用类型
2.通过读图认识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
3.通过读图理解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及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
均的特点
【教学重点】:1.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及分布
2.我国的土地国策及基本农田
【教学难点】:1.各类土地资源的分布及其原因,利用图文资料进行讲解
2.我国的土地国策
【学情分析】: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活动范围较少,对外部世界缺少感性认识,利用地图的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土地资源的帆布是本节课的难点。
各地地形复杂,气候知识也是较难的内容,各类土地资源分布的原因对学生来说也是比较困难。
【教学方法】:多媒体(优先),黑板教学,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教学用具】:课件,地图,课本,黑板。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导入】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土地资源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
老师一天出去闲转,在一个地方就看见有个牌子,上面写着“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
还有的有一个碑性质的写着“基本农田保护界桩”,同学们知道这是为什么而设立的吗?学生:(畅所欲言)…………
老师:好的,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我们这么做的原因。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56页,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自然资源中的一种——土地资源。
就拿西双版纳来说:每一个地方,山上山下的坝子的土地利用方式都各不一样,有的有橡胶林、有的是稻田,建设用地那么我们根据土地的利用方式不同划分为几种?
学生:林地、耕地、草地和建设用地
老师总结:林地、耕地和草地为农业用地,后面的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
使用多媒体课件的依次展示景观图让学生回答,最后展示结果。
【过渡】我们学习了土地资源的类型,那么在中国我国的土地资源的利用有什么不同呢?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
引导学生看课本57页图3-1-1(中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和展示四幅景观图)或多媒体展示让学生思考并总结。
(学生思考后,举手回答,调动课堂的气氛)
学生:………
老师:土地类型多样齐全,其中草地和难利用的土地比重比较大,耕地和林地所占比重小。
这就是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提问:难利用土地是指哪些土地?
学生:根据57页阅读内容回答。
老师:做适当的补充说明。
【过渡】通过探讨了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和特点,那么大家觉得我国的土地资源的分布是均等的么?接下来我么就一探究竟。
【引导读图】课本58页图3-1-2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同时结合24页的中国地形图与35页的干湿地区分布图及30页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有条件的进行多媒体展示,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填表,再选代表上黑板进行纠错。
林地
耕地
草地难利用的土地水田旱地
根据方位描述其所处
位置
主要地形类型(平原、
高原、山地、丘陵、
盆地)
季风区或非季风区
干湿地区
学生填好表格以后,进行比较,哪个同学做的最好,然后给予鼓励,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小结】
由该图可知:我国山地多平原少;干旱区和高寒区面积大故:形成“难利用土地比重较大,耕地和林地比重较小的特点。
”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引导学生看课本59页的图表,比较我国与美国,印度和俄罗斯等人均耕地差异及耕地与国土面积差异,进而得出: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的特点。
【过渡】土地是国之本,工业、农业、工商业,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土地,然而我们在使用这些土地的时候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么会出现哪些问题呢?
【活动探究】学生进行4人小组分组,每组发一张空白纸,教师布置活动题目“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问题)及解决措施”,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及相关知识的阅读,并结合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同时协助引导学生讨论,讨论结束学生选代表起来汇报成果,教师进行适当的点评,完成后进行多媒体展示各种问题的相关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兴趣。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一、土地资源的类型
耕地建设用地
林地农业用地
草地非农业用地
二、土地资源的特点
类型齐全,其中草地和难利用的土地比重比较大,耕地和林地所占比重小。
三、土地资源的分布(多媒体展示)
四、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问题)及其解决措施(多媒体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