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函数的应用说课稿任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叫任莹,来自于鹤岗市第二十一中学,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教材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一次函数》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我将围绕以下七个方面加以分析和说明,希望各位评委老师多加指导!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利用一次函数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我将引导学生借助材料在具体问题中获取一次函数的有关信息,从而回答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也就是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材料信息的识别与分析中,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二、学生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一次函数及其图象,认识了一次函数的性质。在前面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时也见识过大量的实际问题,所以具备了从实际问题中获取信息,并借助这些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但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认识事物还不够全面、系统,所以还需通过具体实例来培养他们这方面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在具体实例中获取信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初步体会方程与函数的关系,建立各种知识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引导学生从事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探索活动,使学生初步形成多样的学习方式。
情感与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建立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到数学的抽象性和广泛应用性,并从合作交流中感受到成功。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用一次函数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将文字语言表述的关系转化为函数关系,即建模思想。
五、教学方法
采用了“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索疑难,教师给予指导,更主要的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好实例中给出的信息。
六、教学流程
(环节一)知识链接
本环节以小组比赛的形式来提问“关于一次函数的知识点”,然后我再利用课件把知识点展示给学生,进一步的强化记忆。
设计意图:创设环境,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环节二)自我反馈
本环节我设置了几道抢答题,学生们踊跃的回答,教师根据回答的情况给予适当的评价。
针对没有抢到题的学生,我又设置了必答题,以实现全员参与、面向全体的目标。
设计意图:培养竞争意识和自信心,让学生在课堂上的竞争影响到今后在社会上的立足。
(环节三)解决问题
例6 A城有肥料200吨,B城有肥料300吨,现要把这些肥料全部运往C、D两乡,从A城往C、D两乡运肥料的费用分别为每吨20
元和25元;从B城往C、D两乡运肥料的费用分别为每吨15元和
24元,现C乡需要肥料240吨,D乡需要肥料260吨,怎样调运总
运费最少?
本节的例题是一个选择最优方案的实际问题,是中考27题比较常见
的题型,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先确定影响总运费的最关键的变量,再列出表示总运费的函数解析式,然后分析这个解析式或相应的图象,找出总运费的最小值。
这道例题的第一个教学难点,是从比较复杂的已知数量关系中,列出函数解析式。教材通过安排填表帮助学生有条理地分析各个已知条件,列出相关代数式,然后提炼出函数解析式。
第二个教学难点,是从函数解析式分析出最小值,解决办法是观察
函数解析式或图像,从数值或图像上找出答案。.
第三个教学难点,是从数字解还原到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关键在于如何正确理解表示各相关的量。
思考:若A城有肥料300吨,B城有肥料200吨,其他条件不变,又应怎样调运?
总之,这道例题的综合性较强,有一定难度,但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明显的作用。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设计,注意分步地进行引导,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个简单问题,步步深入,由易到难地寻求解答。
设计意图:通过本题,让学生初步感受用函数解决最优方案问题的建模思想。
(环节四)巩固练习
习题从A、B两水库向甲、乙两地调水,其中甲地需水15万吨,乙地需水13万吨,A、B两水库各可调出水14万吨。从A地到甲地50千米,到乙地30千米;从B地到甲地60千米,到乙地45千米。设计一个调运方案使水的调运量(单位:万吨·千米)最小。
给出课后一道习题,让学生小组讨论后进行现场解答,求出答案。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带动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复习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提升能力,体现“有效教学”的课改理念。
(环节五)盘点收获
本环节以提问的方式盘点本节课的知识点,学生互相补充,最后由教师总结归纳,并表扬表现突出的小组,鼓励其他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整理知识和反思感悟的习惯,同时磨练他们的意志,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环节六)课后作业
课后35页第9题。
设计意图:乘胜追击、趁热打铁、学以致用。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采用了“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讨论,给他们展示的机会,以激发探索精神,把课堂真正的还给了学生,让他们的思维在数学的天地间尽情驰骋。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建模、演算的结果,要给予一定的表扬,鼓励学生自己尝试运用函数建模的方法去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一些问题。当然,任何一堂课都不尽完美,我将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采取新课改的理念取长补短,使教学内容既生动又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