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网络分析讲义

合集下载

管理学研究方法经典书目

管理学研究方法经典书目

《社会网络分析讲义(第二版)》罗家德著
《整体网分析讲义》刘军著
《心理学研究方法》舒华、张亚旭著
《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陈晓萍、徐淑英、樊景之著
《研究设计与写作指导:定性、定量与混合研究的路径》约翰·W·克雷斯威尔著,崔延强译
《研究设计与方法(第6版)》肯尼斯·S·博登斯等著,袁军等译
《心理学研究要义》詹妮费·埃文斯著,苏彦捷译
《如何做心理学实验》大卫·W·马丁著,丁锦红译
《社会调查设计与数据分析——从立题到发表》徐云杰著
《社会科学定量研究的变量类型、方法选择及范例解析》蓝石著
《抽样技术及其应用》杜子芳著
《问卷设计手册——市场研究、民意调查、社会调查、健康调查指南》赵锋译
川大牛永革《地理品牌研究》。

社会化网络书目

社会化网络书目

1. 复杂网络理论及其应用作者: 汪小帆/李翔、陈关荣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评语: 偏理工科。

2. 最优结构图作者: 胡一凡出版社: 上海科技3. 网络交往与社会变迁作者: 上官子木出版社: 社科文献4. 社会网络分析作者: 林聚任出版社: 北京师大评语: 入门不错,内容没有太大新意。

5. 驾驭强流束晕与探索网络科学作者: 方锦清6. 网络科学与统计物理方法7. 传播思想作者: Bernard Miège8. 传播理论作者: 斯蒂文.小约翰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9. 传播网络理论作者: Peter R.Monge10. 关系管理的智慧作者: 罗家德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1. 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作者: [美]菲利普·津巴多、迈克尔·利佩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12. 小小世界作者: [美]邓肯·J·瓦茨(Duncan J.Watts)出版社: 人民大学13. 链接作者: [美] 巴拉巴西出版社: 湖南科技出版社14. 社会网络分析发展史作者: Linton C.Freeman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5. 法村社会支持网络作者: 刘军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6. 复杂系统与复杂网络作者: 何大韧;刘宗华;汪秉宏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17. 社会网分析讲义作者: 罗家德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8. 社会网分析讲义作者: 罗家德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 整体网分析讲义作者: 刘军出版社: 格致出版社20. 社会网络与组织作者: 马汀·奇达夫等出版社: 人民大学21. 社会网络分析导论作者: 刘军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2. 网络、群体与市场作者: [美]大卫·伊斯利/[美]乔恩·克莱因伯格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23. 社会网络分析法作者: [美]斯科特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24. 走向有限社区作者: 齐心出版社: 7-8111925. 结构洞作者: 罗纳德·伯特出版社: 格致26. 社会科学计算实验理论与应用作者: 盛昭瀚//张军//杜建国出版社: 上海三联27. 预知社会作者: 菲利普·鲍尔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28. 镶嵌作者: 马克·格兰诺维特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9. 传播统计学作者: 柯惠新/祝建华出版社: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30. 舆情作者: 李彪31. 社会关系作者: 桑吉夫·戈伊尔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32. 复杂网络的Scale-free性Scale-free现象及其控制33. 受众研究读本作者: 迪金森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34. 群体过程作者: (英)布朗(Brown,R.)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35. 创新的扩散作者: [美] 埃弗雷特·M. 罗杰斯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36. 超网络理论及其应用。

社会网络的基本概念

社会网络的基本概念

社会网络的基本概念(1)方军商业日记2007年12月3日社会网络的基本概念(1)Facebook热,引发了对下一波互联网的预测,大体上是说,网络是把机器链到一起,WWW把文档链到一起,未来则是把人联系到一起。

这是自Web2.0大潮以来就一直酝酿的趋势。

要分析人的联系,当下的互联网产业方面的研究还是很肤浅,对于人之间关系的分析,我认为最值得借鉴的是社会学的社会网络研究这一分支里面的概念。

自2005年以来陆续接触到社会网络分析的基本概念,最近读到的《社会网络与组织》(马汀·奇达夫、蔡文彬/著)是这一领域的一本整体性的介绍,对概念和理论发展脉络介绍得很清晰。

在接下来的几天,将会摘抄《社会网络与组织》中的介绍,大体脉络是,先是一组概念介绍,然后是从来源出发看社会网络的三大理论板块。

除非特别说明,均直接引自《社会网络与组织》一书。

社会网络研究包括三个方面的概念:导向性概念、整体网络层次的概念、联结层次的概念。

导向性概念:包括嵌入性(embeddedness,又译镶嵌);社会资本(socialcapital);结构洞(structural hole);网络中心性(centrality)。

这一组概念主要是从个体行动者的角度出发定义的。

嵌入性(embeddedness,又译镶嵌)根据嵌入性方面的有关论点,与工作相关的交易活动往往与社会关系模式相重叠(Granovetter,1985)。

即业务关系嵌入于社会网络之中,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交易的模式可能与从纯粹经济学视角所期望的模式不相一致。

人们可能更愿意选择与自己有友谊或血缘联结的人进行生意往来,讲他们作为长期缔约的伙伴或其他合作者,而不是在完全自由竞争的公开市场上寻找交易伙伴(Uzzi, 1996)。

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在个体行动者这个层次,社会资本概念可以被定义为:在行动者的一组社会联结中所内含的潜在资源。

在网络研究文献中最初使用社会资本这个术语时,它被描绘维可以通过激活“社会网络中特定的联结”来获得经济利益的“个人投资”(Mitchell, 1974:286)。

社会网络分析

社会网络分析

1社会网络分析研究的发展态势社会网络分析是一种研究趋势。

网络分析也是一个特殊的理论,即社会网络分析理论。

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和理论是相互关联的。

社会网络分析更会成为研究社交网的一个工具,这包括一系列来收集和分析数据的技术。

理清好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和理论有助于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

一系列的研究结果表明,社会网络理论不同于社会网络理论”。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社会网络分析是有时是非常复杂的,它不是紧凑,它的横向伸展宽度大,纵向分支多,所以各学者在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研究主题,方法,和研究的结论。

2社会网络分析概述2.1社会网络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是来解决与网络相关的问题的一种分析法。

社会网络是指社会演员和他们的关系的集合。

社会网络分析是分析社会行动者之间的关系。

它可以是一个人、组织或国家。

社会网络分析的重点是分析演员之间的关系和网络的整体结构,包括点,线,密度、心率、心率、小,位置和角度。

作为一个独特的研究方法,社会网络分析从传统的定性或定量研究是不同的。

研究的焦点是演员之间的关系数据。

基于统计理论,我们可以使用定量研究来帮助我们分析,定量研究是需要数据之间相互独立的,运用函授,对数据进行分析。

而针对于演员的概念,他不是我们日常所提到的演员,这里的演员描述的是有实际意义的、有动机和行为的人。

这里的研究倾向于夸大主观能动性的演员,和很容易出现在社会化趋势的演员。

因为个人是嵌入在个人的社会结构中的,而社会行动不仅存在社会结构中,但也由个人特征的影响所决定,为了避免和低程度的社会问题,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是目前社会当中最好的方法。

2.2社会网络理论在美国社会的研究中,社会网络研究被认为是最具影响力的三所大学派之一。

我们都知道,作为一所学校,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论基础对于教育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而社会网络理论属于中间层次理论所倡导的默顿,社会网络理论可以分为两个类别:从引入其他学科理论来说,包括了来自数学、图论,从心理和社会科学学科平衡理论和代理理论来说;社会网络理论的起源可以分为异质性理论和结构作用理论。

网络时代的积极与消极影响辩论赛正方资料上课讲义

网络时代的积极与消极影响辩论赛正方资料上课讲义

网络时代的积极与消极影响辩论赛正方资料上课讲义------概述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网络时代,我们面临着积极与消极的影响。

本文将就网络时代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展开辩论,以探讨其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并分析积极和消极影响各自的优劣之处。

积极影响1. 信息获取与传播便利网络时代,信息的获取和传播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

通过网络,人们只需几秒钟就能够搜索到所需的信息,并且可以迅速将自己的想法和知识与他人分享。

这为研究、研究和创新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2. 跨越时空限制的交流与互动网络消除了时空的限制,人们可以与身处世界任何角落的他人进行实时的交流和互动。

这为跨国合作、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领域带来了更多的机会与可能性。

同时,网络交流也打破了传统的社交界限,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了解。

3. 创新与个人发展的机会增加在网络时代,任何人都有机会通过网络来创新、展示自己的才能和创造力。

网络为创业者、艺术家、作家等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并且降低了创新门槛。

这种机会的增加为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创造了更加公平的环境。

消极影响1. 虚假信息泛滥网络上存在着大量虚假信息,包括虚假新闻、网络谣言等。

这些虚假信息不仅会误导人们的思想和判断,还可能引发社会的恐慌和不稳定。

同时,虚假信息也对人们的信任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削弱了人们对网络世界的依赖。

2. 隐私泄露与网络安全问题在网络时代,个人信息的泄露和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重。

个人隐私被侵犯,不法分子通过网络进行犯罪活动,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威胁。

此外,网络攻击、病毒传播等问题也对个人和机构的网络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3. 社交孤立与信息泛滥网络的普及使人们更多地依赖于虚拟社交,与真实社交相比,这种社交方式可能使人们出现社交孤立的现象。

此外,过度地沉浸在网络中也容易导致信息泛滥的问题,人们的注意力分散,难以进行深度思考和集中注意力。

第十章 社会网络分析

第十章 社会网络分析

密度=2l/n(n-1)
(n表示图的规模,即该图一共有n个点。)
2.2.3 密度(有向图)
在有向图中,有向图所能包含的最大连线数 恰恰等于它所包含的总对数,即n(n-1)。
密度=l/n(n-1) (n表示图的规模,即该图一共有n个点。)
2.3 与“中心性”有关的概念
“中心性”的研究意义:
“权力”在社会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一个人之所以拥有权力,是因为他与他者 存在关系,可以影响他人。在一个群体中, 我们如何去界定某个人的权利大小?
子图(例)
2.1.2 关联图和成分
对于一个图来说,如果其中的任何两点之间都存在一 个途径(Path),则称这两点是相互可达的,称该图 时关联图(connected graph)。也就是说,关联图 中的任何两点之间都是可达的。 如果一个图不是关联的,就称之为“不关联图” 。一个“不关联图”,可以分为两个或者多个子图, 我们称之为关联子图。一个图中的各个关联子图都叫 做“成分”(components),它是最大的关联子图 。也就是说,“成分”内部的任何点之间都存在途径 。但是,成分内部的一点与任何外在于该成分的点之 间都不存在任何途径。
点出度:指的是该点所直接指向的点的总 数。
点的度数(例)
点5的度数为:
4
点10的度数为: 2
点8的点数为:
1
点的度数(例)
阿库(n3)的点入度是: 3 点出度是: 2
2.2.2 测地线、距离和直径
在给定的两点之间可能存在长短不一的多 条途径。 两点之间的长度最短的途径叫做测地线。
2.4.2 n-派系
对于一个总图来说,如果其中的一个子图满足如下条件 ,就称之为n-派系:在该子图中,任何两点之间在总图 中的距离(即测地线距离)最大不超过n。 一个1-派系实际上就是最大的完备子图本身,也就 是上述的“派系”。而一个2-派系则是这样的一个派系 ,即其成员或者直接(距离为1)相连,或者通过一个 共同邻点(距离为2)间接相连。

基于维基百科的社会网络分析研究

基于维基百科的社会网络分析研究

基于维基百科的社会网络分析研究倪奕;余淮;陈侃;朱培栋【摘要】SNA analyses the relationship of users in social network,based on which visualize the potential relationship and structure features in a more direct way. It is based on information snatched from Wikipedia. Three kinds of social network were built and analyzed u-sing SNA methods. Each of the three focuses on different kind of relationships,relationship of related reaches,relationship of technologies in computer network and relationship of scientists. Information of 80 scientists who have made valuable contribution to computer science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most of them are not in the core and seldom cooperating with others. Besides,although some technologies have little subfields, they have more space to exploit and may become the "hot point" in the future.%社会网络分析是研究社会关系的一种新兴的研究方法,它能够对社会网络中行为者之间的关系进行量化分析,以可视化的图形展示行为者之间的深层次关系及描述群体关系的结构.基于维基百科抽取信息,建立辞典,然后构建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关联网络、相关科研人员人际关系网络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科学家关系网络三个社会网络,并对这三个网络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发现搜集的当今80位在计算机领域有杰出贡献和影响力的科学家中很大一部分并不处于核心地位,说明他们与其他科学家合作的次数较少.而某些计算机网络技术其子技术或分支较少,但是其发展空间比较大,有可能成为未来的“热门”.【期刊名称】《计算机技术与发展》【年(卷),期】2011(021)012【总页数】5页(P1-4,8)【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维基百科;计算机网络技术【作者】倪奕;余淮;陈侃;朱培栋【作者单位】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湖南长沙410073;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湖南长沙410073;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湖南长沙410073;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湖南长沙41007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10 引言社会学大师怀特在研究人类关系网中提出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NA),经过伯曼、布里格和弗里曼等人的不断完善,现广泛应用于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和情报学等领域[1]。

第三章 社会群体与社会网络(一)

第三章 社会群体与社会网络(一)

4、社会网与社会资本
• 社会网: 一方面是一种专门的研究方法,另一方面作为一 种理论,主要分析社会关系的形成、特征及其影响, 国内以罗家德为代表;
• 社会资本论: 把关系看作资源、资本,主要研究关系作为资本 是如何交换或运作的,在方法上多数还是用统计 分析,有时也用有社会网分析,主要代表:林南、 边燕杰;
2、[德]韦格纳的研究:1987 网络异质性:地位低者利用强关系求职, 地位高者利用弱关系求职。
3、[日]渡边深的研究:1987 日本白领利用强关系求职
4、边燕杰:1997 中国人求职更多依赖强关系:人情关系
四、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源
1、林南对弱关系假设的修正:1981 工具性行为:目的明确,行动只是手段 感情性行为:行动的手段与目的合一
四、群体的类型
1、群体成员间关系的亲密程度: 初级群体:亲密、感情、认同、归属感、完整人格、多重角色 次级群体:目标、制度、正规、非感情、特定角色、单一人格 2、成员对自我与群体关系程度的自我感觉及其对不同群体的态度: 内群体(我群):强烈认高、归属感 外群体(他群): 内群体与外群体的界线:有形与无形;相对的 3、群体内部的组织正规化程度: 正式群体: 非正式群体:
三、同辈群体
1、概念
由年龄、地位、爱好、态度、价值观等相近的人 所组成的非正式群体
2、特征
– 较强的凝聚力 – 内部有核心人物,但成员关系基本平等 – 具有一定的封闭性 – 有着自己的亚文化
3、我国当前同伴群体的新特点
• 交往对象:基本是家庭外部成员,且交 往的情感因素弱化
• 交往时间:比以往相对减少 • 交往方式:趋于多样化
关注重点:社会支持网与健康状况的关系;
• 定义:指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 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无偿帮助的行为的总和。

社会网络分析ppt课件

社会网络分析ppt课件
都可以通过网络密度、结点度、割点、桥等指标进行具体测量。
距离
反映的是行动者之间的间隔长度,它是了解一个网络整体结构 状况的重要概念。
行动者之间的距离越小,意味着他们之间的联系越密切,交流 互动越充分。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一个网络中行动者之间的分化 与差异。
精选编辑ppt
16
3.社会网络分析常用分析指标
从谁接受信息等;
6-流动关系:汽车流量,信息流量,通信流量等 7-距离关系:两地距离; 8-相似关系:相关系数度量; 9-共同发生:同一个俱乐部,有相同颜色头发等;
精选编辑ppt
4
社会网络分析可以解决或可以尝试解决下列问题:
1-人际传播问题,发现舆论领袖,创新扩散过程; 2-小世界理论,六度空间分割理论; 3-Web分析,数据挖掘中的关联分析,形成交叉销售,增量
精选编辑ppt
2
精选编辑ppt
3
主流社会科学所关注的是单一属性,例如:收入、年 龄、学历、性别等,但社会网络分析考虑的主要类型 是一对行动者”之间的二元属性,社会活动中存在 着不同的二元属性关系,例如:
1-血缘关系:是谁的兄弟,是谁的父亲,婚姻关系等 2-社会角色:是谁的领导,是谁的教师,是谁的朋友等 3-情感关系:喜欢谁,尊敬谁,恨谁等; 4-认知关系:知道谁,与谁看起来相似等; 5-行动关系:同谁谈话,一同吃饭,进攻谁,传递信息给谁,
不同类型的关系形成不同的社会网络,如 社会交际网、社会支持网、权力网等
精选编辑ppt
9
2.2社会网络要素
行动者:指在一个网络中与他人(行动者)
相联结的具体的个人、组织、事件或其他集 体性质的社会实体。在社会网络中用节点表 示;
关系:在社会网络中箭线表示,关系的内

《社会计算与社会网络》课程教学大纲

《社会计算与社会网络》课程教学大纲

《社会计算与社会网络》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社会计算与社会网络Social computing and social networking授课教师王小明课程类别专业学位课先修课程离散数学,图论,统计学适用学科范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开课形式讲解,项目实践开课学期第1学期学时40 学分 2 一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本课程采用中文教材讲授,面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研究生。

本课程旨在深入地介绍以下两方面。

1、社会网分析的理论架构、基本原理和理论、社会网研究的类别、社会网络资料类型和收集方法、网络分析的各种技术与方法、图形理论与社会计量学、中心性分析、小团体分析、社会资本的定义与衡量、角色分析、网络动态学。

社会网络分析的应用。

2、对社会计算的基本理论、主要方法及典型应用进行系统地阐述、分析和讨论。

我们有了海量的信息,但是我们还缺乏海量信息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这才是社会计算的核心动力所在。

以社会计算、舆情安全及交互式新型信息共享与信息服务的需求为牵引,从复杂网络系统模型、多维度特征的融合计算、新型信息服务框架等角度出发,研究网络拓扑与内容相结合的计算模型及计算机制、探讨网络信息计算(服务)的新架构(P2P)、研究下一代信息服务和信息安全管理的有效平台与新型应用(OS+P2P Stream)。

随着普适计算的发展及传感器、可穿戴网络的逐渐普及,社会计算还从传统的Web信息计算中逐步延伸到物理世界中,通过感知物理社会中人们的移动及交互轨迹来挖掘个人、群体及社会性行为。

二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内容主要介绍以下两方面。

1、综述并讨论了社会网分析的理论架构、基本原理;社会网研究的类别、社会网络资料类型和收集方法;社会网络的形式表示,包括符号、图论与社会计量学;社会网络的结构和位置的性质,包括中心性、声望、优势、结构平衡、可聚类性、凝聚子群及从属网络;社会网络关于角色和地位的分析方法;二元关系和三元关系的特性;网络动态学及社会网络分析的应用。

《社会网络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社会网络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课程学分:2 学分课程总学时:32 学时,其中讲课:8学时,实验(含上机):24学时,课外0学时课程性质:选修开课学期:第4学期先修课程:信息检索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教材:罗家德,社会网分析讲义(第二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二、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和任务《社会网络分析》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任选课,本课程分别介绍社会网络分析的基本原理和理论、社会网络资料类型和收集方法、网络分析的各种技术与方法、社会网络分析的应用等内容。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熟悉社会网络的基础知识,并通过实践课程训练,掌握Ucinet、Pajek等社会网络分析软件,为大数据分析等课程奠定基础。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第1章社会网络分析的基本理论(2学时)(1)了解西方社会网络分析的思想渊源;(2)熟悉社会网络分析研究的国内外状况;(3)掌握社会网络分析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4)了解社会网络分析的一些新进展;重点:社会网络分析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难点:社会网络分析的思想渊源;第2章社会网络的测量及其收集方法(2学时)(1)了解社会网络资料的概念和类型;(2)熟悉社会网络分析所用的数据资料的特征;(3)掌握社会网络的测量及其收集方法;(4)了解自我中心社会网络资料的收集方法;(5)了解整体社会网资料的收集方法;重点:社会网络的测量及其收集方法;难点:整体社会网资料的收集方法;第3章社会网络的中心度分析(2学时)(1)了解中心度、中心势概念;(2)熟悉结点中心度、紧密中心度、间距中心度及其测量方法;(3)掌握网络中权力和声望的分析;(4)了解接近度声望概念及其测量;重点:结点中心度、紧密中心度、间距中心度及其测量方法;难点:接近度声望概念及其测量;第4章社会网络分析的子群研究(2学时)(1)了解社会群体、子群概念;(2)熟悉各种团聚性的子群及其测量方法;(3)掌握“团伙”、n-团伙、n-宗派、k-丛的概念和测量方法;(4)了解隶属性群体分析方法;重点:熟悉各种团聚性子群的测量方法;难点:隶属性群体分析方法。

网络社会治理讲义PPT共73页

网络社会治理讲义PPT共73页
网络社会治理讲义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END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社会网络分析是一种研究社会结构和关系的方法,通过分析个体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揭示出社会网络中的模式和规律。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社会关系、组织结构和信息传播。

首先,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主要包括网络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网络结构的分析和可视化、以及网络动态的模拟和预测。

在进行社会网络分析时,首先需要收集相关的网络数据,可以通过调查问卷、采访、观察等方式获取个体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信息。

然后,将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和处理,构建起网络结构模型,通过分析网络中的节点、连边、群体等属性,可以揭示出网络的结构特征和关键成员。

同时,利用可视化工具,可以直观地展现出网络的拓扑结构和关系密度,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网络的特点和演化规律。

其次,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揭示出社会网络中的信息传播、影响力传递、权力结构等重要特征。

通过分析网络中个体之间的交互和信息流动,可以揭示出信息在网络中的扩散路径和影响范围,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信息传播的机制和规律。

同时,通过分析网络中个体的中心度、权威度等指标,可以揭示出网络中的权力结构和影响力传递路径,为组织管理、社会政策制定等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最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还可以帮助人们进行网络动态的模拟和预测,通过建立网络演化模型,可以模拟网络中个体之间的互动和关系变化,预测网络的发展趋势和演化规律。

同时,通过对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关键路径等进行分析,可以揭示出网络的脆弱性和抗干扰能力,为网络管理和维护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社会关系、组织结构和信息传播。

通过收集和整理网络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网络结构,揭示出网络中的信息传播、影响力传递、权力结构等重要特征,以及进行网络动态的模拟和预测,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思路,为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方法支持。

图论、社会网络分析与复杂网络理论

图论、社会网络分析与复杂网络理论

际数据进行计算后得到的许多结果都与随机图理论
相背离,因此需要新的网络模型来更合理地描述这 些实际网络所显示的特性.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 两项开创性的工作打破了随机图理论的框架:其一 是Watts和Strogatz【61在Nature上的文章提出了小 世界网络(8mail—world networks)模型,也称为WS (Watts—Strogatz)模型,来描述从完全规则网到完全 随机网的转变,刻画出现实世界中的网络所具有的 高的聚类特性和短的平均路径长度的特征.New- man和Watts L.¨随后改进了原始的WS模型,提出了 NW(Newman—Watts)模型.其二是Barabdsi和Al- bertL81在Science上的文章,他们指出许多现实世界 中的复杂网络的度分布(degree distribution)具有某 种幂律(power—law)的形式,并测出了万维网的直 径是18.59.由于幂律分布没有明显的特征长度, 该类网络称为无标度网络(scale—free networks). 在此基础上,Barabasi,Albert和JeongL91建立了基于 增长(growth)和择优连接(preferential attachment)机 制的BA(Barab丘si—Albert)模型,并给出了数值解 和解析解.Watts和Barabfsi等人的工作得到了学
用图论的语言和符号可以精确简洁地加以描述
各种网络,图论不仅为数学家和物理学家提供了描
述网络的共同语言和研究平台,而且至今图论的许
多研究成果,结论和方法技巧仍然能够自然地应用 到社会网络分析与复杂网络的研究中去,成为网络 科学研究的有力方法和工具之一.
网络研究的概念,命题,基本原理及其相关的理论,
使社会学对于社会结构的研究面目一新.社会网络 分析形成了受到大规模的经验研究支持的一套首尾

社会网络讲义

社会网络讲义
代表人物:博特,格兰诺维特 博特(Burt)提出“结构洞理论”:当网络中某一个体处于结构相对稀 疏地带,将两个不具有直接联系的行动者联结起来形成关系时,该网络 个体作为纽带就处于结构洞的位置。 格兰诺维特(Granovetter)在“嵌入性”理论的论述中指出社会网络结 构对于人类经济行为有制约作用。
社会网络讲义
制作者:栾梦雪
CONTENTS
社会网络 社会网络理论
目 录
社会网络分析
社会网络概述
社会网络是西方社会学从1960年代兴起的一种分析视角,随着工业化、 城市化的进行和新的通讯技术的兴起,社会呈现越来越网络化的趋势。
社会网络指的是个体之间的社会关系构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体系,是一 群人之间的一组独特联系;而社会网络分析就是要建立这些关系的模型, 力图描述群体关系的结构,研究这种结构对群体功能或者群体内部个体 的影响。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莫雷诺创立的社会计量学,发明了“社群 图”,为社会网络分析奠定了计量分析基础。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是对社会网络问题的研究工具,包括收集和分析网络 数据的一系列技术;而社会网络分析理论是用来解释社会生活特定方面 的系统化的关联性陈述
社会网络定义
社会网络是指社会行动者及其关系的集合。
一个社会网络是由多个节点(社会行动者)和各点之间的连线(行动者 之间的关系)组成的集合。行动者作为图中的节点可以是个人、组织或 国家;行动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是个体之间的关系、组织与个体的关系或 组织间的关系。
社会网络理论基本内容
社会资本理论
代表人物:林南,布迪厄 资源与资本存在一定差异,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将社会网络的概念上升 到社会资本高度,他认为存在于社会网络之中的社会资本的获取和网络 的规模、异质性及资源数量息息相关。他将资本划分为经济资本和文化 资本,讨论了两种资本与权力地位的关系,认为它们可以决定社会的空 间结构,改变团体与个人的人生际遇和轨迹。 随后许多学者将社会网络资本定义为嵌入社会网络中的资源的总和,提 出社会网络资本是区别于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的另外一种重要资本。

(整理)社网框架

(整理)社网框架

社会网络与居民主观幸福感一、问题提出个人的幸福与痛苦感受,不仅是在与他人交流中形成的,而且受所处网络环境的制约。

通俗的说法是,人是需要亲情和友情的,如果亲情度和友情度高,社会支持强,则一个人就会转苦为乐,转忧为喜,从不幸转为幸福。

即是说,人际互动的范围广,程度深,则人的主观幸福就高,已有的研究进路中,研究者一般只将社会网络作为测量社会支持的一种方法,即分析通过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所获得资源对个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例如,而直接分析社会网络本身对个体的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尚少,本文试图将社会网络作为与社会支持相独立的因素引入分析,着重考察个人的社会网络状况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二、研究假设1、根据以往的研究相关理论认为,网络规模大小决定了人们从网络中可摄取的资源与支持有多少,规模越大,在网络中获得的物质与精神支持也越多,个体主观的幸福感也就越强。

因此提出假设一:个人社会网络的规模对其主观幸福感起着积极的作用,规模越大,则个体主观幸福感越强。

2、除网络规模外,网络的结构(如紧密程度,构成,趋同性,异质性等)也是描述网络特征的重要参数假设二:个人社会网络的紧密程度越高、强关系(亲缘比例)比重越大,则个人的主观幸福感较强。

假设三:个人社会网络的异质性越高,个人主观幸福感越强。

三、研究数据、变量与方法(一)数据来源所用的数据来自2003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

该数据是基于全国城市的代表性抽样,总样本为5900户,每户一名被访人是从18—65岁的住户成员中随机抽取的,包括在职、离退休、在校生,及其他不在职的各种成年人口。

这是迄今为止比较权威的学术调查数据库。

(二)研究变量1、因变量研究的因变量是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情况,主要通过居民自填问卷的主观幸福感的情况来考察(问卷中lifefeel变量,五级定序变量)2、自变量居民的社会网络状况,本研究中使用居民的“讨论网”,即问受访者和哪些人讨论重要事情,每位受访者周围都有一个由讨论对象所组成的社会网络,这一方法可以较好地反映居民的核心社会网络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讲
整体网研究的内容
一、整体网的分类 个体网关注的是“自我”,整体网关注的是整体网络的结构,在二者之间还 存在一种中间网络,可视为局域网。如果把这些网络结合在一起,并且根据 不同的标准,那么“关系网络”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1)根据“规模”来划分,有二方组、初级群体、2-步局域网等依此类推。 2)根据“行动者”类别进行分类,有人际关系网、组织关系网、城市网、村 落网和国际关系网等多种类型。我们主要探讨1-模关系整体网研究的内容。 3)根据行动者间的关系内涵来分,有各种类型。如,就国际关系的具体内容 来分,有国际贸易网、国际政治关系网等;就企业关系网来说,有财务同盟 网、战略联盟网等,企业内部的员工之间有情感关系网、咨询关系网、情报 关系网和信任关系网等;另外,“隶属关系网”也可看成是整体网。 目前,整体网研究特别是1-模网络研究取得很大进展,近三十多年在统计 方法上有重要突破。这些研究加深了对整体网络结构的认识。
第五讲
整体网研究的内容
二、整体网络的构成和规模 1.整体网的构成 在整体网中,也要研究网络成员的构成,研究方法类似于对个体网络构成 的研究。如: 我们可以分析在整体网络中的每个行动者的个体网络成员由哪 些行动者构成,研究方法完全等同于个体网络成员构成的研究。不再赘述。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按照某种关系来分析另外一类整体网络的构成。例 如,在研究“公司内部成员之间的建议关系网”的时候,研究者可以根据自 己感兴趣的项目对网络的“构成”进行分析。如果根据“上下级关系”来分 类,可以分析在“建议关系网”中,存在多少“同级别职员之间的建议关系 ”,“不同级别职员之间的建议关系”等。实际上,这种分析类似于在“二 方组”研究中所分析的那样,研究整个网络是由多少个“互惠对”、“不对 称对”和“虚无对”构成的。我们也可以研究三方组的16个同构类在整个网 络中有哪些表现,这也是对整体网络构成的研究。实际上,关于整体网的各 种结构的研究都属于“网络构成研究”的范畴,我们将在本节第五部分加以 介绍。显然,这种研究就完全不同于个体网的构成研究。
社会网分析讲义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王小明
第五讲
内容 整体网的研究方法及相关问题
3 整体网研究的优缺点和意义
2
第五讲
整体网研究概要
社会网络分析主要有两大研究领域:个体网研究和整体网研究,当代社会 网络统计技术的突破主要是在整体网领域出现的。通过研究个体网,我们对 个体网的各方面有了较全面的认识,了解了个体网的类型、规模、同质性、 异质性和构成等,就这个意义而言,个体网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有时 不能不考虑到如下事实,即就一个相对封闭、有明确边界的行动者集合(如一 个村落、一个组织、一个犯罪团伙)来说,如果把该集合看成是一个整体,那 么该整体本身会表现出一定的结构,这些结构或多或少对其中行动者的行为 产生影响。用社会学的术语来说,“社会结构”影响“能动作用”,这是很 多社会学家,特别是坚持“结构主义”视角的社会学家所大力倡导的观点。 这些问题需要利用“整体网”研究来回答。人生的幸福和精神健康与个体网 有密切关系,与整体网络的关系更不可忽视。可惜的是,“个体网”研究一 般不考察这一点。下面探讨整体网研究,主要包括整个网络的结构,整体网 络的密度,研究方法和整体网研究的意义。
第五讲
整体网研究的内容
三、整体网的密度 整体网密度的计算与个体网密度的计算略有不同: 如果整体网是无向关系网,其中有n个行动者,那么其中包含的关系总数在 理论上的最大可能值是n(n-1)/2。如果该网络中包含的实际关系数目为 m, 那么该网络的密度就是“实际关系数”除以“理论上的最大关系数”,即等 于m/( n(n-1)/2)=2m/(n(n-1))。 如果整体网是有向关系网,并且其中有n 个行动者,那么其中包含的关系总 数在理论上的最大可能值是n(n-1)。该网络的密度因而等于m/(n(n-1))。 总的来说,整体网的密度越大,该网络对其中行动者的态度、行为等产生的 影响可能越大。联系紧密的整体网络不仅为其中的个体提供各种社会资源, 同时也成为限制其发展的重要力量。关于这一点,当代整体网研究技术已经 能够检验此类命题的统计显著性。
第五讲
整体网研究的内容
四、整体网成员之间的距离 在整体网络中,两点之间的距离是二者之间在图论或者矩阵意义上的最短途 径的长度,与个体网研究中的“距离”概念不同。实际上,在利用UCINET 软件 计算一个整体网的各个成员之间距离的时候,需要计算出整体网所对应的矩阵中 所有点之间的“距离矩阵”或者一般化的距离矩阵,同时也允许把“距离矩阵” 转变为“接近矩阵”。所谓两个点之间的“一般化的距离”指的是这两个点之间 的一个最优途径的长度。两个点之间可能存在多条途径。问题是,什么样的途径 是最优的途径?有三种标准:费用最小、强度最大和概率三种类型。 1.一个最优途径是费用最小的途径;而一个途径的“费用” 是该途径上的 3 所有边值(赋值)之和。即在两个点之间的多条途径中,费用最小者为最优途径。 2.一条途径的“强度”(strength)指的是该途径中的最弱一条线的强度。最 优的方法是采用强度最强的途径。 3.一条途径的概率是其各条边的概率(probability)之积,最优途径是“最 可能出现的途径” 。
第五讲
整体网研究的内容
二、整体网络的构成和规模 • 2.整体网的规模 整体网的规模指的是网络中包含的全部行动者的数目。某个行动者的个 体网的规模往往需要调查才能有所了解。而整体网络的规模往往是研究者事 先有所了解的。例如,如果研究一个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建议关系网”, 那么该企业内部的全体员工总数就是该整体网的规模。如果研究N个国家之间 的“贸易关系”,该网络的规模就是N。显然,整体网规模的含义不同于个体 网规模的概念,因为在计算个体网规模的时候,一般不包括“自我”,而整 体网的规模要包含其中的所有行动者。 • 一般情况下,整体网的规模越大,其结构越复杂,分派现象越普遍,派 系、n-派系、k-丛等也往往越多,这种结构对社会行动者的影响可能越大。 在当代的整体网络研究中,一般情况下分析的网络规模不会超过1000。实际 上,有时候研究大量(如超过1000)行动者之间的整体网络也没什么实际意 义,例如,研究一个城市社区内部几千人之间的关系网络,这种研究可能没 有太大的学术意义,也没有什么实践价值。研究者往往对具有较大社会学意 义的相对封闭的整体进行研究,而这种整体的规模一般不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