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液分离器设计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d*=200μm,使用R=0.127
R=τs/τT 其中 τs——直径为d*的液滴,通过气体空间高度(a)所需要的时间,s;
τT——气体停留时间,s。 两相流进口到气体出口间的距离(LN)不应小于 L'N 。
接管设计见2.2.2.3规定。
2.3.3 液位和液位报警点计算实例 已知:VL=120m3/h,t=6min,DT=2000mm,LT=5000mm,最低液位高度hLL=150mm。 最低液位(LL)、低液位报警(LA)、正常液位(NL)、高液位报警(HA)、最高液位(HL)之
VGmax ue
0.5
(2.2.2—1)
D——分离器直径,m; VGmax——气体最大体积流量,m3/h;
ue——容器中气体流速,m/s。 由图2.5.1—2可以快速求出直径(D)。
2.2.2.2 高度
容器高度分为气相空间高度和液相高度,此处所指的高度,是指设备的圆柱体部分,见图2.2.2所示。
Cw——阻力系数。 首先由假设的Re数,从图2.5.1—1查CW,然后由所要求的浮动液滴直径(d*)以及ρL、ρG按式
(2.2.1—2)来算出Vt' ,再由此Vt' 计算Re。
式中
Re
=
d *Vt' ρG µG
μG——气体粘度,Pa·S。
(2.2.1—3)
1
SLDI 233A14-98
其余符号意义同前。
中国石化集团兰州设计院标准
SLDI 233A14-98
气—液分离器设计
0
新编制
修改 标记
简要说明
全部
修改 页码
编制
校核
审核
审定
日期
1999 - 05 - 21 发布
1999 - 06 - 01 实施
中国石化集团兰州设计院
目次
1 说明…………………………………………………………………………………………… (1) 2 立式和卧式重力分离器设计…………………………………………………………………… (1) 2.1 应用范围……………………………………………………………………………………… (1) 2.2 立式重力分离器的尺寸设计………………………………………………………………… (1) 2.3 卧式重力分离器的尺寸设计………………………………………………………………… (3) 2.4 立式分离器(重力式)计算举例…………………………………………………………… (5) 2.5 附图…………………………………………………………………………………………… (6) 3 立式和卧式丝网分离器设计…………………………………………………………………… (11) 3.1 应用范围……………………………………………………………………………………… (11) 3.2 立式丝网分离器的尺寸设计………………………………………………………………… (12) 3.3 卧式丝网分离器的尺寸设计………………………………………………………………… (15) 3.4 计算举例……………………………………………………………………………………… (16) 3.5 附图…………………………………………………………………………………………… (17) 4 符号说明………………………………………………………………………………………… (19)
近似估算法是根据分离器内的物料流动过程,假设Re=130,由图2.5.1—1查得相应的阻力系数CW=1, 此系数包含在Ks系数内,KS按式(2.2.1—1)选取。由式(2.2.1—1)计算出浮动(沉降)流速(Vt),再
设定一个气体流速(ue),即作为分离器内的气速,但ue值应小于Vt。
真正的物料流动状态,可能与假设值有较大的出入,会造成计算结果不准确,因此近似估算法只
4
SLDI 233A14-98
得 ALA = Ab + 2A1 = 0.107 + 2 × 0.4 = 0.289
ATOT
ATOT
3.14
查图2.5.1—5得 hLA = 0.333,从最低液位经2min后得到液面高度为 DT
hLA = 0.333 × DT = 0.333× 2000 = 666mm(hLA即是图中h)
能用于初步计算。
2.2.1.2 精确算法
从浮动液滴的平衡条件,可以得出:
Vt
=
4
gd
*(ρ 3CW
L− ρG
ρ
G
)
0.5
(2.2.1—2)
式中
Vt——浮动(沉降)流速,m/s; d*——液滴直径,m; ρL、ρG——液体密度和气体密度,kg/m3; g——重力加速度,9.81m/s2;
A1=120×1/(60×5)=0.4m2
图2.3.3 卧式重力分离器液位高度
其它几个高度按下述方法求出:
hLL/DT=150/2000=0.075,由图2.5.1—5查得
Ab ATOT
= 0.034(hLL即是图中h) 。
Ab = 0.034 × ATOT = 0.034 × 3.14 = 0.107m2
试算直径
式中
1
DT
=
2.12VLt 3 C⋅A
(2.3.1)
其中
C=LT/DT=2~4(推荐值是2.5);
DT、LT——分别为圆柱部分的直径和长度,m; VL——液体的体积流量,m3/h; t——停留时间,min; A——可变的液体面积(以百分率计)即 A=ATOT-(Aa+Ab),均以百分率计
工程设计标准
中国石化集团兰州设计院 实施日期:1999.06.01
气—液分离器设计
SLDI 233A14-98 第 1 页 共 21 页
1 说明
1.1 本规定适用于两种类型的气—液分离器设计:立式和卧式重力Leabharlann Baidu离器设计和立式和卧式丝网分离 器设计。
2 立式和卧式重力分离器设计
2.1 应用范围
2.1.1 重力分离器适用于分离液滴直径大于200μm的气液分离。
低液位(LL)与高液位(HL)之间的距离,采用式(2.2.2—2)计算
式中
HL
=
VLt 47.1D2
(2.2.2—2)
HL——液体高度,m;
t——停留时间,min;
D——容器直径,m; VL——液体体积流量,m3/h。
气、液
图2.2.2 立式重力分离器 停留时间(t)以及釜底容积的确定,受许多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包括上、下游设备的工艺要求以及停 车时塔板上的持液量。当液体量较小时,规定各控制点之间的液体高度最小距离为100mm。表示为:LL(低 液位)-100mm-LA(低液位报警)-100mm-NL(正常液位)-100mm-HA(高液位报警)-100mm-HL(高液位)。 2.2.2.3 接管直径
2.4.2 解题
2.4.2.1 浮动流速(Vt) 由式(2.2.1—2)计算
Vt
=
4 3
×
gd
*
(ρL − CW ρG
ρ
G
)
0.5
=
4 3
×
9.81×
350
×10 1×
−6 × 4.9
(762
−
4.9)
0.5
= 0.841m / s 由式(2.2.1—3)计算
3
SLDI 233A14-98
<80%的数值,再进行计算新的试算直径。
2.3.2 接管距离
两相流进口接管与气体出口接管之间的距离应尽可能大,即LN≈LT及LT=C·DT。
式中
LN——两相流进口到气体出口间的距离,m;
LT——圆筒形部分的长度,m。
根据气体空间(Aa)和一个时间比值(R)(即液滴通过气体空间高度所需沉降时间与气体停留时间
ATOT
ATOT
3.14
查图2.5.1—5得 hHA =0.535,再过1min液面高度为hHA=0.535×DT=0.535×2000=1070mm(hHA即是图 DT
中h)
得 AHL = Ab + 6 A1 = 0.107 + 6 × 0.4 = 0.798 ,
ATOT
ATOT
3.14
查图2.5.1—5得 hHL = 0.746 ,再过2min液面高度为hHL=0.746×DT=0.746×2000=1492mm(hHL即是图
由计算求得Re数,查图2.5.1—1,查得新CW,代入式(2.2.1—2),反复计算,直到前后两次迭代的
Re数相等即Vt' = Vt 为止。 取ue≤Vt,即容器中的气体流速必须小于悬浮液滴的浮动(沉降)流速(Vt).
2.2.2 尺寸设计
尺寸图见图2.2.2所示。
2.2.2.1 直径
式中
D
=
0.0188
2.2 立式重力分离器的尺寸设计
2.2.1 分离器内的气速
2.2.1.1 近似估算法
Vt
=
K
s
ρ
L
−ρ ρG
G
0.5
(2.2.1—1)
式中
Vt——浮动(沉降)流速,m/s; ρL、ρG——液体密度和气体密度,kg/m3;
KS——系数 d*=200μm时,KS=0.0512;
d*=350μm时,KS=0.0675。
的比)来校核液滴的分离,计算进口和出口接管之间的距离( L'N )。
式中
L'N
=
0.524a ⋅VG
DT'2
Aa
(
ρL
− ρG ρG
)0.5
R
(2.3.2—1)
L'N 、 DT' 、a——分别为进出口接管间距离、卧式容器直径和气体空间高度,m;
VG——气体流量,m3/h; ρL、ρG——分别为液体密度、气体密度,kg/m3; Aa——气体部分横截面积,%; R对于d*=350μm,使用R=0.167
ATOT——总横截面积,%; Aa——气体部分横截面积,%; Ab——液位最低时液体占的横截面积,%。
气 气、液
LT
液
图2.3.1 卧式重力分离器 通常开始计算时取A=80%,并假设气体空间面积Aa为14%,最小液体面积Ab为6%。 选择C值时,须考虑容器的可焊性(壁厚)和可运输性(直径、长度)。 由DT和Aa=14%,查图2.5.1-4,得出气体空间高度(a),a值应不小于300mm。如果a<300mm,需用A
间的时间间隔分别是2、1、1、2min。要计算对应时间间距的各液位高度。
解题:如图2.3.3所示。
最低液位,即液面起始高度(计算时间为0)的液位高度(hLL)为150mm。 容器横截面积(ATOT):
ATOT
= πDT2 4
=π
× 22 4
= 3.14m2
相当于液体在容器中停留时间为1min所占的横截面积为:
DT
中h)。
2.4 立式分离器(重力式)计算举例
2.4.1 数据 VL=8.3m3/h
ρL=762kg/m3 T=318K P=0.324MPa
VG=521.7m3/h ρG=4.9kg/m3 μG=14.6×10-6Pa·s d*=350×10-6m
Vmax=135%
Vmin=70%
停留时间t=6min,要决定分离器尺寸。
2
SLDI 233A14-98
a) 入口接管
两相入口接管的直径应符合式(2.2.2—3)要求。
式中
ρG uP2 <1000Pa
(2.2.2—3)
up——接管内流速,m/s; рG——气体密度,kg/m3。
由此导出
式中
DP>3.34×10-3(VG+VL)0.5
ρ
0. 25 G
(2.2.2—4)
VG、VL——分别为气体与液体体积流量,m3/h; DP——接管直径,m。
由图2.5.1—3可以快速求出接管直径。 b) 出口接管
气体出口接管直径,必须不小于所连接的管道直径。液体出口接管的设计,应使液体流速小于等于1m/s。
任何情况下,较小的出口气速有利于分离。
2.3 卧式重力分离器的尺寸设计
2.3.1 计算方法及其主要尺寸
设备尺寸计算的依据是液体流量及停留时间。按式(2.3.1)求出“试算直径”DT,在此基础上,求得容器 中液体表面上的气体空间,然后进行校核,验证是否满足液滴的分离。卧式重力分离器的尺寸见图2.3.1所示。
得 ANL = Ab + 3A1 = 0.107 + 3× 0.4 = 0.416
ATOT
ATOT
3.14
查图2.5.1—5得 hNL =0.434,过1min后,液面高度为hNL=0.434×2000=868mm(hNL即是图中h) DT
得 AHA = Ab + 4A1 = 0.107 + 4 × 0.4 = 0.544
Re
=
Vt d * ρG µG
=
0.841× 350 ×10−6 14.6 ×10−6
×
4.9
= 98.8 由图2.5.1—1查得CW=1.25,由式(2.2.1—2)计算,得Vt=0.75,再由式(2.2.1—3)计算,得Re=88.4, 由图 2.5.1—1查得
2.1.2 为提高分离效率,应尽量避免直接在重力分离器前设置阀件、加料及引起物料的转向。
2.1.3 液体量较多,在高液面和低液面间的停留时间在6~9min,应采用卧式重力分离器。
2.1.4 液体量较少,液面高度不是由停留时间来确定,而是通过各个调节点间的最小距离100mm来加以
限制的,应采用立式重力分离器。
R=τs/τT 其中 τs——直径为d*的液滴,通过气体空间高度(a)所需要的时间,s;
τT——气体停留时间,s。 两相流进口到气体出口间的距离(LN)不应小于 L'N 。
接管设计见2.2.2.3规定。
2.3.3 液位和液位报警点计算实例 已知:VL=120m3/h,t=6min,DT=2000mm,LT=5000mm,最低液位高度hLL=150mm。 最低液位(LL)、低液位报警(LA)、正常液位(NL)、高液位报警(HA)、最高液位(HL)之
VGmax ue
0.5
(2.2.2—1)
D——分离器直径,m; VGmax——气体最大体积流量,m3/h;
ue——容器中气体流速,m/s。 由图2.5.1—2可以快速求出直径(D)。
2.2.2.2 高度
容器高度分为气相空间高度和液相高度,此处所指的高度,是指设备的圆柱体部分,见图2.2.2所示。
Cw——阻力系数。 首先由假设的Re数,从图2.5.1—1查CW,然后由所要求的浮动液滴直径(d*)以及ρL、ρG按式
(2.2.1—2)来算出Vt' ,再由此Vt' 计算Re。
式中
Re
=
d *Vt' ρG µG
μG——气体粘度,Pa·S。
(2.2.1—3)
1
SLDI 233A14-98
其余符号意义同前。
中国石化集团兰州设计院标准
SLDI 233A14-98
气—液分离器设计
0
新编制
修改 标记
简要说明
全部
修改 页码
编制
校核
审核
审定
日期
1999 - 05 - 21 发布
1999 - 06 - 01 实施
中国石化集团兰州设计院
目次
1 说明…………………………………………………………………………………………… (1) 2 立式和卧式重力分离器设计…………………………………………………………………… (1) 2.1 应用范围……………………………………………………………………………………… (1) 2.2 立式重力分离器的尺寸设计………………………………………………………………… (1) 2.3 卧式重力分离器的尺寸设计………………………………………………………………… (3) 2.4 立式分离器(重力式)计算举例…………………………………………………………… (5) 2.5 附图…………………………………………………………………………………………… (6) 3 立式和卧式丝网分离器设计…………………………………………………………………… (11) 3.1 应用范围……………………………………………………………………………………… (11) 3.2 立式丝网分离器的尺寸设计………………………………………………………………… (12) 3.3 卧式丝网分离器的尺寸设计………………………………………………………………… (15) 3.4 计算举例……………………………………………………………………………………… (16) 3.5 附图…………………………………………………………………………………………… (17) 4 符号说明………………………………………………………………………………………… (19)
近似估算法是根据分离器内的物料流动过程,假设Re=130,由图2.5.1—1查得相应的阻力系数CW=1, 此系数包含在Ks系数内,KS按式(2.2.1—1)选取。由式(2.2.1—1)计算出浮动(沉降)流速(Vt),再
设定一个气体流速(ue),即作为分离器内的气速,但ue值应小于Vt。
真正的物料流动状态,可能与假设值有较大的出入,会造成计算结果不准确,因此近似估算法只
4
SLDI 233A14-98
得 ALA = Ab + 2A1 = 0.107 + 2 × 0.4 = 0.289
ATOT
ATOT
3.14
查图2.5.1—5得 hLA = 0.333,从最低液位经2min后得到液面高度为 DT
hLA = 0.333 × DT = 0.333× 2000 = 666mm(hLA即是图中h)
能用于初步计算。
2.2.1.2 精确算法
从浮动液滴的平衡条件,可以得出:
Vt
=
4
gd
*(ρ 3CW
L− ρG
ρ
G
)
0.5
(2.2.1—2)
式中
Vt——浮动(沉降)流速,m/s; d*——液滴直径,m; ρL、ρG——液体密度和气体密度,kg/m3; g——重力加速度,9.81m/s2;
A1=120×1/(60×5)=0.4m2
图2.3.3 卧式重力分离器液位高度
其它几个高度按下述方法求出:
hLL/DT=150/2000=0.075,由图2.5.1—5查得
Ab ATOT
= 0.034(hLL即是图中h) 。
Ab = 0.034 × ATOT = 0.034 × 3.14 = 0.107m2
试算直径
式中
1
DT
=
2.12VLt 3 C⋅A
(2.3.1)
其中
C=LT/DT=2~4(推荐值是2.5);
DT、LT——分别为圆柱部分的直径和长度,m; VL——液体的体积流量,m3/h; t——停留时间,min; A——可变的液体面积(以百分率计)即 A=ATOT-(Aa+Ab),均以百分率计
工程设计标准
中国石化集团兰州设计院 实施日期:1999.06.01
气—液分离器设计
SLDI 233A14-98 第 1 页 共 21 页
1 说明
1.1 本规定适用于两种类型的气—液分离器设计:立式和卧式重力Leabharlann Baidu离器设计和立式和卧式丝网分离 器设计。
2 立式和卧式重力分离器设计
2.1 应用范围
2.1.1 重力分离器适用于分离液滴直径大于200μm的气液分离。
低液位(LL)与高液位(HL)之间的距离,采用式(2.2.2—2)计算
式中
HL
=
VLt 47.1D2
(2.2.2—2)
HL——液体高度,m;
t——停留时间,min;
D——容器直径,m; VL——液体体积流量,m3/h。
气、液
图2.2.2 立式重力分离器 停留时间(t)以及釜底容积的确定,受许多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包括上、下游设备的工艺要求以及停 车时塔板上的持液量。当液体量较小时,规定各控制点之间的液体高度最小距离为100mm。表示为:LL(低 液位)-100mm-LA(低液位报警)-100mm-NL(正常液位)-100mm-HA(高液位报警)-100mm-HL(高液位)。 2.2.2.3 接管直径
2.4.2 解题
2.4.2.1 浮动流速(Vt) 由式(2.2.1—2)计算
Vt
=
4 3
×
gd
*
(ρL − CW ρG
ρ
G
)
0.5
=
4 3
×
9.81×
350
×10 1×
−6 × 4.9
(762
−
4.9)
0.5
= 0.841m / s 由式(2.2.1—3)计算
3
SLDI 233A14-98
<80%的数值,再进行计算新的试算直径。
2.3.2 接管距离
两相流进口接管与气体出口接管之间的距离应尽可能大,即LN≈LT及LT=C·DT。
式中
LN——两相流进口到气体出口间的距离,m;
LT——圆筒形部分的长度,m。
根据气体空间(Aa)和一个时间比值(R)(即液滴通过气体空间高度所需沉降时间与气体停留时间
ATOT
ATOT
3.14
查图2.5.1—5得 hHA =0.535,再过1min液面高度为hHA=0.535×DT=0.535×2000=1070mm(hHA即是图 DT
中h)
得 AHL = Ab + 6 A1 = 0.107 + 6 × 0.4 = 0.798 ,
ATOT
ATOT
3.14
查图2.5.1—5得 hHL = 0.746 ,再过2min液面高度为hHL=0.746×DT=0.746×2000=1492mm(hHL即是图
由计算求得Re数,查图2.5.1—1,查得新CW,代入式(2.2.1—2),反复计算,直到前后两次迭代的
Re数相等即Vt' = Vt 为止。 取ue≤Vt,即容器中的气体流速必须小于悬浮液滴的浮动(沉降)流速(Vt).
2.2.2 尺寸设计
尺寸图见图2.2.2所示。
2.2.2.1 直径
式中
D
=
0.0188
2.2 立式重力分离器的尺寸设计
2.2.1 分离器内的气速
2.2.1.1 近似估算法
Vt
=
K
s
ρ
L
−ρ ρG
G
0.5
(2.2.1—1)
式中
Vt——浮动(沉降)流速,m/s; ρL、ρG——液体密度和气体密度,kg/m3;
KS——系数 d*=200μm时,KS=0.0512;
d*=350μm时,KS=0.0675。
的比)来校核液滴的分离,计算进口和出口接管之间的距离( L'N )。
式中
L'N
=
0.524a ⋅VG
DT'2
Aa
(
ρL
− ρG ρG
)0.5
R
(2.3.2—1)
L'N 、 DT' 、a——分别为进出口接管间距离、卧式容器直径和气体空间高度,m;
VG——气体流量,m3/h; ρL、ρG——分别为液体密度、气体密度,kg/m3; Aa——气体部分横截面积,%; R对于d*=350μm,使用R=0.167
ATOT——总横截面积,%; Aa——气体部分横截面积,%; Ab——液位最低时液体占的横截面积,%。
气 气、液
LT
液
图2.3.1 卧式重力分离器 通常开始计算时取A=80%,并假设气体空间面积Aa为14%,最小液体面积Ab为6%。 选择C值时,须考虑容器的可焊性(壁厚)和可运输性(直径、长度)。 由DT和Aa=14%,查图2.5.1-4,得出气体空间高度(a),a值应不小于300mm。如果a<300mm,需用A
间的时间间隔分别是2、1、1、2min。要计算对应时间间距的各液位高度。
解题:如图2.3.3所示。
最低液位,即液面起始高度(计算时间为0)的液位高度(hLL)为150mm。 容器横截面积(ATOT):
ATOT
= πDT2 4
=π
× 22 4
= 3.14m2
相当于液体在容器中停留时间为1min所占的横截面积为:
DT
中h)。
2.4 立式分离器(重力式)计算举例
2.4.1 数据 VL=8.3m3/h
ρL=762kg/m3 T=318K P=0.324MPa
VG=521.7m3/h ρG=4.9kg/m3 μG=14.6×10-6Pa·s d*=350×10-6m
Vmax=135%
Vmin=70%
停留时间t=6min,要决定分离器尺寸。
2
SLDI 233A14-98
a) 入口接管
两相入口接管的直径应符合式(2.2.2—3)要求。
式中
ρG uP2 <1000Pa
(2.2.2—3)
up——接管内流速,m/s; рG——气体密度,kg/m3。
由此导出
式中
DP>3.34×10-3(VG+VL)0.5
ρ
0. 25 G
(2.2.2—4)
VG、VL——分别为气体与液体体积流量,m3/h; DP——接管直径,m。
由图2.5.1—3可以快速求出接管直径。 b) 出口接管
气体出口接管直径,必须不小于所连接的管道直径。液体出口接管的设计,应使液体流速小于等于1m/s。
任何情况下,较小的出口气速有利于分离。
2.3 卧式重力分离器的尺寸设计
2.3.1 计算方法及其主要尺寸
设备尺寸计算的依据是液体流量及停留时间。按式(2.3.1)求出“试算直径”DT,在此基础上,求得容器 中液体表面上的气体空间,然后进行校核,验证是否满足液滴的分离。卧式重力分离器的尺寸见图2.3.1所示。
得 ANL = Ab + 3A1 = 0.107 + 3× 0.4 = 0.416
ATOT
ATOT
3.14
查图2.5.1—5得 hNL =0.434,过1min后,液面高度为hNL=0.434×2000=868mm(hNL即是图中h) DT
得 AHA = Ab + 4A1 = 0.107 + 4 × 0.4 = 0.544
Re
=
Vt d * ρG µG
=
0.841× 350 ×10−6 14.6 ×10−6
×
4.9
= 98.8 由图2.5.1—1查得CW=1.25,由式(2.2.1—2)计算,得Vt=0.75,再由式(2.2.1—3)计算,得Re=88.4, 由图 2.5.1—1查得
2.1.2 为提高分离效率,应尽量避免直接在重力分离器前设置阀件、加料及引起物料的转向。
2.1.3 液体量较多,在高液面和低液面间的停留时间在6~9min,应采用卧式重力分离器。
2.1.4 液体量较少,液面高度不是由停留时间来确定,而是通过各个调节点间的最小距离100mm来加以
限制的,应采用立式重力分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