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浆细胞形态
轻链型骨髓瘤诊断标准
![轻链型骨髓瘤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19a2eb2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56.png)
轻链型骨髓瘤诊断标准
轻链型骨髓瘤是一种浆细胞异常增生的疾病,其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M蛋白异常:血中存在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即M蛋白,是轻链型骨髓瘤的标志。
M蛋白水平通常较高,如IgG>30g/L、IgA>20g/L等。
2. 骨髓浆细胞异常:骨髓穿刺涂片中可见大量形态异常的浆细胞,一般占10%以上,有时甚至高达80%。
这些浆细胞形态不规则,染色深,核沟模
糊或消失。
3. 溶骨性病变:轻链型骨髓瘤可引起溶骨性病变,表现为骨质疏松、溶骨性骨质破坏等。
这些病变可发生在骨骼的任何部位,但以脊柱、骨盆和股骨等处多见。
4. 其他实验室检查异常:如肾功能不全、贫血、高钙血症等。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标准仅供参考,具体的诊断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等综合分析。
如有疑虑,建议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和治疗。
血液常见细胞图片
![血液常见细胞图片](https://img.taocdn.com/s3/m/8089612ed0d233d4b14e69c1.png)
幼巨核细胞
• 胞体:直径20-50μ,是巨核细胞系统成熟过程中的中间细胞,其胞体较大。 胞核:巨大,稍偏于一侧,通常为肾形,或不规则,可呈凹陷或切迹,染色 质较粗而密,有局部浓部染现象,模膜清楚,核仁可有可无。 胞浆:中等量可呈伪足状,稍兰红色,于核附近的染色较深,无核周界,于 核的附近出现极细的嗜天青颗粒,但胞浆外周无颗粒。
些,无核仁。 胞浆:量稍多,部分可有伪足,深兰,但较原红稍浅,血
红蛋白开始形成,出在核周围,无颗粒。
中幼红细胞
• 胞体:直径8-15μ 胞核:圆形,居中或稍偏位,占细胞2/3-1/2大小,染色质粗糙排列成 堆,其中有空白出现如打碎砚墨感,呈车轮状排列,深紫色,核染色 质间有淡染区,称付染色质,核膜明显,无核仁。 胞浆:中等量或多量,不透明,浆内血红蛋白形成逐渐增多,嗜碱性物 质逐渐减少。因含不等量血红蛋白,可呈嗜多色性,可呈兰绿色,兰 红色,淡红色等。
原始浆细胞
• 原始浆细胞:直径14-20μ;核较大,约占细胞2/3,圆或椭圆形,常 偏于一侧;染色质细致、呈颗粒状,均匀分散或呈细网状。核仁2-5 个,淡蓝色,不显著。胞浆较其它原始细胞为多,深蓝而不透明,近 核处着色较浅,无颗粒,偶可见到空泡。原始浆细胞在正常骨髓中极 少见到,只有在多发性骨髓瘤和浆细胞白血病时才可大量存在,并有 形态变异。
红斑狼疮细胞
Auer'体
• 奥尔(Auer)氏体:是含于胞浆内的一种被罗氏染色染成红色的棍棒状小体。 形态类似抗酸染色的结核杆菌。一般认为它是嗜天青颗粒融合而成(来自溶 酶体?),髓过氧化物酶,苏丹黑B染色和PAS反应都呈阳性。正常细胞中见 不到,多见于急性白血病时原始、早幼粒细胞和幼稚单核细胞胞浆中,但决 不会出现于淋巴和红细胞中,故对白血病的鉴别有一定价值。
浆细胞形态辨识(血液学检验课件)
![浆细胞形态辨识(血液学检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c8392c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45.png)
在什么疾病中浆细胞 的比例会明显增多呢?
浆细胞形态辨识
一、浆细胞系
原始浆细胞
幼稚浆细胞 成熟浆细胞
二 形态变化的特点
胞体圆形或 长椭圆形, 体积由大至小
胞核圆形,常 偏位,核染色 质由粗颗粒状 到聚集成块状, 核周有淡染区
胞质较多,呈 灰蓝色,有时 呈火焰状,颗 粒由无至偶见,
常有空泡
1
2
3
原始浆细胞
胞体直径15-25um,圆形或椭圆形。 胞核圆形,占 胞质较多,呈深蓝色、不透明有核旁淡染区, 无颗粒,可以有空泡。
幼稚单核细胞
胞体直径12-16um,常成椭圆形。 胞核圆形,常偏位。 核染色质开始出现聚集,较原浆细胞粗,染色深紫红色。 胞质丰富,深蓝色、不透明,常有空泡及核旁半月形淡 染区,偶有少许嗜天青颗粒。
成熟浆细胞
胞体直径8-15um,常呈长椭圆形。 胞核圆形较小,占胞体1/3以下,核常偏位。 核染色质聚集呈块状,副染色质淡红色,排列成龟背状。 胞质丰富,深蓝色、不透明,有泡沫感,有时边缘呈红 色,核旁常有明显的半月形淡染区,偶见少许嗜天青颗粒。
浆细胞系统各阶段细胞形态特征.
![浆细胞系统各阶段细胞形态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7d56fa7a9b6648d7c1c746a0.png)
幼浆细胞
正常骨髓中偶见,在多发性骨髓瘤和浆细胞白 血病时,骨髓中显著增生,且在血液中出现
成熟浆细胞
【胞体】直径8~15μm,常呈椭
圆形
【胞浆】丰富,深蓝色,不透明,
有泡沫感,有时边缘呈红色,核旁 常有明显的半月形淡染区,偶见少
职业教育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韩际梅
浆细胞细胞系统
浆细胞系统 (浆系)
由骨髓B淋巴细胞受抗 原刺激后转化而来,包 括原始、幼稚和成熟浆
细胞3个阶段
形态变 化特点
【胞体】较大,可有伪足 【胞浆】较多,呈灰蓝色,常有
空泡
【胞核】较大,常偏位,核染色
质呈粗颗粒网状,核周有淡染区
原始浆细胞
许嗜天青颗粒
【胞核】圆形较小,占胞体1/3以
下,核常偏位,有时可见双核
【核染色质】聚集呈块状,排列
呈车轮状或乌龟背状
浆细胞
需要与中、晚幼红细胞和小淋巴细胞鉴别
【胞体】直径15~25μm,圆形或
椭圆形
【胞浆】量多,呈深蓝色、不透明,
有核旁淡染区,无颗粒,可有空泡
【胞核】圆形,占胞体的2/3以上,
常偏位
【核染色质】呈粗颗粒网状,染
呈紫红色
【核仁】 2~5个
原浆细胞
幼稚浆细胞
【胞体】直径12~16μm,常呈椭
圆形
【胞浆】丰富,深蓝色,不透明,
常有空泡及核旁半月形淡染区,偶 有少许嗜天青颗粒
浆细胞形态特征
![浆细胞形态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48e1aab7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76.png)
浆细胞形态特征引言浆细胞是一类重要的免疫细胞,它在机体的免疫应答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浆细胞具有独特的形态特征,通过观察和研究这些特征,有助于深入了解浆细胞的功能和生理过程。
浆细胞的基本特征浆细胞是一类具有激活的B淋巴细胞发育而来的细胞。
它们通常呈现出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 多边形形态浆细胞的形态可变化较大,但通常呈现出多边形的特征。
这是因为浆细胞含有大量的内质网,使得它们在细胞质内形成较多的小凸起。
2. 深染的嗜碱性胞质浆细胞的胞质中含有大量的内质网和高浓度的核糖体。
这些细胞器使得浆细胞的胞质呈现出深染的嗜碱性。
通过染色试剂,我们可以轻松地将浆细胞与周围的细胞区分开来。
3. 梭状核浆细胞的细胞核通常呈现出梭状,即形状呈现出棒状或弯曲状。
与其他细胞类型相比,浆细胞的细胞核通常较大,并且呈现出较浓染的核质。
4. 明显的核仁浆细胞的细胞核内通常可见明显的核仁。
这是由于浆细胞具有高活性的细胞蛋白合成和分泌功能,需要大量的核蛋白酸来支持这些过程。
浆细胞的特殊特征除了上述基本特征外,浆细胞还具有一些特殊的形态特征,这些特征直接与其功能密切相关。
1. 色素渐减与大多数细胞不同,浆细胞的胞质内丰富的内质网含有大量免疫球蛋白。
当浆细胞合成免疫球蛋白并分泌出来时,其胞质内部的免疫球蛋白含量逐渐减少,导致浆细胞的胞质逐渐变得较为透明。
2. 米粒样质块浆细胞的胞质内可见到一种称为米粒样质块的结构。
这些质块实际上是免疫球蛋白的聚集体,它们被包裹在内质网囊泡中,以便后续的分泌过程。
3. 示纹体在浆细胞的内质网上,常可见到一种称为示纹体的结构。
示纹体是一种特殊的细胞器,其功能是帮助浆细胞合成和包装免疫球蛋白。
浆细胞的相关疾病浆细胞的形态特征与一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以下是一些与浆细胞形态特征有关的疾病:1. 多发性骨髓瘤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的疾病。
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骨髓中,可见到大量异常形态的浆细胞,包括核分裂异常、核畸形等。
浆细胞——精选推荐
![浆细胞——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71902fdf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55.png)
浆细胞免疫分泌疾病IMMUNOSECRETORY DISORDERS免疫分泌疾病的共同特征为单克隆性免疫球蛋⽩分泌细胞增⽣。
这些细胞为浆细胞或淋巴细胞,产⽣单种免疫球蛋⽩或其多肤亚单位,⽽在⾎清和尿中作为单克隆蛋⽩(M蛋⽩)被发现。
诊断需综合形态学、免疫学以及临床资料。
表14为WHO修订的造⾎系统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案有关免疫分泌疾病分类[109]。
不同类型的免疫分泌疾病其临床表现、形态学特征、或单克隆蛋⽩也不同。
表14免疫分泌疾病分类(临床和病理学亚型)浆细胞⾻髓瘤(多发性⾻髓瘤)浆细胞⾻髓瘤亚型浆细胞⽩⾎病冒烟性⾻髓瘤惰性⾻髓瘤⾻硬化性⾻髓瘤(POEMS综合征)可⼘分泌性⾻髓瘤浆细胞瘤⾻孤⽴性浆细胞瘤⾻髓外浆细胞瘤Waldenstrom' s巨球蛋⽩⾎症(免疫细胞瘤,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重链病(HCD)γHCDµHCDαHCD免疫球蛋⽩沉积病原发性淀粉样变性系统性轻链病POEMS:多发性神经病,脏器肿⼤,内分泌病,M蛋⽩以及⽪肤改变等。
浆细胞⾻髓瘤(多发性⾻髓瘤)PLASMA CELL MYELOMA(Multiple Myeloma)浆细胞⾻髓瘤是最常见的免疫分泌疾病,是以肿瘤性浆细胞多处⾻髓浸润,伴有⾎清和尿单克隆γ球蛋⽩病为特征(338-344)。
当怀疑⾻髓瘤时应进⾏以下分析(339):⾎清和尿蛋⽩电泳蛋⽩免疫固定或免疫电泳⾎清和尿蛋⽩定量放射性⾻扫描⾻髓检查⾻髓异常浆细胞增加,或浆细胞瘤伴有⾎清和尿单克隆γ球蛋⽩病,和/或放射性⾻扫描溶⾻性病变等均是建⽴诊断的参数(339,341,345,346)。
在不同诊断标准中,必需的浆细胞最低⽐率和单克隆蛋⽩的量有所不同[342,346]。
即使已有可靠的免疫学和放射性⾻扫描的证据,也常采⽤⾻髓检查来确定诊断和估计病变程度,许多病例甚⾄仅靠⾻髓检查就可做出诊断。
对于恰当的评估穿刺涂⽚和活检切⽚两者都是必须的,⼤多数情况下两者都能独⽴做出诊断,但有时仅其中之⼀有确切证据。
血液学红细胞、粒细胞、巨核细胞、单核细胞、组织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等细胞系统特点和疾病识别方法要点
![血液学红细胞、粒细胞、巨核细胞、单核细胞、组织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等细胞系统特点和疾病识别方法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d04f1b43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62.png)
临床血液学红细胞系统、粒细胞系统、巨核细胞系统、单核细胞系统、组织细胞系统、淋巴细胞系统、浆细胞系统等细胞特点和常细胞疾病提示及识别方法与要点血细胞的命名:命名六系三过程,粒红巨单浆和淋;原始幼稚与成熟,早幼中幼晚幼型。
血细胞成熟规律:成熟规律有共性,由大到小是特征;质细到粗疏变密,仁有到无粒体生。
红细胞系统1、原红细胞:原红圆或椭圆形,色染深蓝不透明;浆有瘤状小突起,核大居中有核仁。
2、副原红细胞:副原红见红血病,浆核紊乱异步行;核熟要比胞浆早,浆含空泡核畸形。
3、早幼红细胞:早幼红属嗜碱性,浆多色蓝稍透明;核仁模糊或消失,质变粗密核居心。
4、中幼红细胞:中幼红呈多色性,核渐缩小无核仁;浆色灰蓝转灰红,质似碎墨龟背形。
5、晚幼红细胞:晚幼红小更好认,两大特点要记清;核质集聚如炭核,去核便是成熟型。
6、巨幼红细胞:巨幼红大是特征,原早中晚呈巨型;浆多丰满核晚熟,巨幼贫血常增生。
7、小幼红细胞:小幼红称侏儒型,老核幼浆是特征;核圆或呈梅花状,缺铁贫血所造成。
8、网织红细胞:网织红属过渡型,浆含线粒嗜碱性;活体染色呈网状,通常将它分五型。
9、成熟红细胞:成熟红为正常型,中凹边厚似圆饼;无核浆呈淡红色,周围略比中央深。
10、小红细胞:小红体小见增贫,合成障碍所造成;缺铁贫血常出现,或见血红蛋白病。
11、大红细胞:大红体大见溶贫,或见巨幼贫血人;胞体常比正常大,提前脱核所形成。
12、巨红细胞:巨红巨大是特征,巨幼脱核所形成;中央淡染不明显,恶性贫血常增生13、超巨红细胞:超巨红呈超巨型,病态造血所造成;红白血病常出现,抗癌化疗也增生。
14、红细胞大小不均:大小不均见增贫,巨幼贫血也增生;直径相差一倍多,粗制滥造所形成。
15、红细胞形态不整:形态不整称异形,常见骨纤和增贫;如梨似拍呈棒状,或呈纺缍和哑铃。
16、球形红细胞:球形红小圆球形,淡染消失厚度增;色深体比正常小,常见遗传和溶贫。
17、椭圆形红细胞:椭红遗传所造成,偶见缺铁和巨贫;胞体较长呈桶状,长径三倍于横径。
浆细胞名词解释
![浆细胞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710818f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4c.png)
浆细胞名词解释浆细胞是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它们能够合成和分泌抗体,对身体的免疫防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浆细胞的定义、形态特征、功能、分布、相关疾病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解释。
一、浆细胞的定义浆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它们是由成熟的B淋巴细胞分化而来的,主要分布在骨髓、淋巴结、脾脏等部位。
浆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合成和分泌抗体,对身体的免疫防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浆细胞的形态特征浆细胞是一种大型的细胞,其形态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细胞形态:浆细胞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大小为15-20μm。
2.细胞核:浆细胞的细胞核呈半月形或钟形,核质量较大,染色质呈疏松状,核仁不明显。
3.细胞质:浆细胞的细胞质丰富,内含大量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这些细胞器都是合成和分泌抗体的重要场所。
三、浆细胞的功能浆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成员,其主要功能是合成和分泌抗体。
当机体受到外来病原体的侵袭时,浆细胞能够迅速分泌出特异性抗体,帮助机体消灭病原体,从而保护机体的免疫系统。
浆细胞的抗体合成和分泌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其中包括基因重组、转录、翻译、后转录修饰等多个环节。
这些过程需要大量的能量和物质支持,因此浆细胞的细胞质内含有大量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这些细胞器都是合成和分泌抗体的重要场所。
四、浆细胞的分布浆细胞主要分布在骨髓、淋巴结、脾脏等免疫器官中。
在骨髓中,浆细胞是最主要的细胞类型之一,它们占据了骨髓中的5%-10%。
在淋巴结和脾脏中,浆细胞则主要分布在边缘区和红髓区。
浆细胞的分布与免疫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密切相关。
当机体免疫系统遭受外来病原体的侵袭时,浆细胞能够快速分泌出特异性抗体,从而保护机体免受病原体的侵害。
五、浆细胞相关疾病浆细胞相关疾病主要包括多发性骨髓瘤、免疫球蛋白血症、淋巴瘤等。
这些疾病都是由于浆细胞异常增生或功能异常导致的。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常见的浆细胞增生性疾病,它的主要特征是骨髓中浆细胞的异常增生和分泌大量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
castleman病浆细胞亚型病理
![castleman病浆细胞亚型病理](https://img.taocdn.com/s3/m/33c1ca88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17.png)
castleman病浆细胞亚型病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Castleman病是一种罕见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最早由美国病理学家Benjamin Castleman于1954年首次描述而得名。
它通常被分为多种亚型,其中包括浆细胞亚型。
浆细胞亚型是Castleman病中较为少见的一种,其特征在于淋巴组织中浆细胞数量明显增加。
本文将重点探讨Castleman病浆细胞亚型的病理特点,并讨论其对临床的意义与应用前景。
Castleman病的治疗与管理仍面临挑战,因此深入了解其病理特征对于提高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Castleman病的概述,包括其定义、发病机制和流行病学特征。
接着将详细探讨Castleman病浆细胞亚型的特征,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病理学表现。
最后,将分析浆细胞亚型病理的特点,包括病理生理机制、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
通过对相关研究和临床案例的探讨,旨在提高对Castleman病浆细胞亚型的认识和诊疗水平,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1.3 目的:Castleman病是一种罕见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其浆细胞亚型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挑战性。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Castleman病浆细胞亚型的病理学特点,系统总结其临床表现、组织学特征、分子生物学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全面分析,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促进相关研究的深入发展,为将来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2.正文2.1 Castleman病概述2.2 浆细胞亚型特征浆细胞亚型是Castleman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其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细胞形态学特征:浆细胞亚型的细胞形态学特征主要表现为增生的浆细胞数量明显增多,细胞体积增大,胞浆丰富,核分裂活跃,核染色质明显增多。
2. 细胞表面标记物:浆细胞亚型通常表达CD20、CD38、CD138等浆细胞标记物,这些标记物的阳性表达有助于确定病变的浆细胞性质。
浆细胞病分类
![浆细胞病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f1642c9d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1e.png)
随访策略制定和执行情况
随访计划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 随访计划,包括随访时间、随访项目 等。
随访内容
随访内容包括临床症状、体征、实验 室检查等,以及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 情况。
随访方式
可通过门诊、电话、网络等多种方式 进行随访,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 管理。
随访结果记录与分析
详细记录每次随访的结果,并进行分 析,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随访计 划。
预后评估
浆细胞病的预后因疾病类型、治疗反应和个体差异而异。一般来说,早期发现、 及时治疗以及良好的治疗反应有助于改善预后。同时,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 并发症等因素也会影响预后。
02
常见浆细胞病类型
多发性骨髓瘤
起源与定义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 病,起源于骨髓中的浆细胞,属
于B淋巴细胞淋巴瘤的一种。
诊断方法
浆细胞病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液学检查、影 像学检查等多方面信息。血液学检查包括血常规、血清蛋白 电泳、免疫固定电泳等;影像学检查如X线、CT、MRI等可 用于评估病变范围和程度。
治疗原则及预后评估
治疗原则
浆细胞病的治疗原则包括化学治疗、免疫治疗、放射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疾病类型制定。
患者心理支持和生活质量改善措施
心理支持
浆细胞病患者往往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 ,需要给予积极的心理支持和情绪疏导
。
社会支持
鼓励患者参加社交活动,与家人和朋 友保持联系,以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
和情感支持。
生活质量改善
通过合理的饮食、运动、休息等方式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 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专业机构支持
浆细胞细胞形态
![浆细胞细胞形态](https://img.taocdn.com/s3/m/56911766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41.png)
浆细胞细胞形态1. 哇!说到浆细胞的形态,那可真是个有趣的话题!这个小家伙在显微镜下的样子,就像是一个圆滚滚的小胖子,让人看了忍不住想捏一把呢!2. 浆细胞的体型可不小,在白细胞家族中算是个大块头了。
它的直径能达到十来微米,就像是一个小气球一样圆鼓鼓的,在显微镜下特别显眼。
3. 最有意思的是它的细胞核,不是乖乖待在中间,而是躲在一边,就像是个调皮的孩子。
这个核还特别有特点,看起来就像是个车轮,一块一块的,科学家们管这叫做"车轮状"核。
4. 细胞核周围可热闹了!到处都是紫蓝色的细胞质,就像是满满的果冻,看起来特别诱人。
这些细胞质里装满了制造抗体的"小工厂",整天忙着产生抗体蛋白质。
5. 在细胞核旁边,还有一块特别亮的区域,科学家们叫它"核周明区"。
这就像是细胞核周围的一个小花园,让核能舒舒服服地待着。
6. 浆细胞的细胞质特别丰富,就像是一个装满了宝贝的百宝箱。
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小器官,它们都在努力工作,制造抗体来保护我们的身体。
7. 这些小家伙的形状可有意思了,有的圆润饱满,有的稍微扁一点,就像是揉面团时搓出来的各种形状。
不过大多数时候,它们都保持着椭圆形或圆形的样子。
8. 浆细胞的表面并不光滑,而是有很多小凹凸,就像是月球表面一样。
这些凹凸不是装饰,而是帮助细胞更好地完成它的工作。
9. 在显微镜下观察时,浆细胞的细胞质会呈现出美丽的蓝紫色,就像是染了漂亮颜色的棉花糖。
这是因为它们含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
10. 有趣的是,浆细胞还会变化形态呢!当它处于活跃状态时,就会变得更大更圆,就像是吃饱了的小胖子。
而当它不太活跃时,就会变得稍微小一点。
11. 这些可爱的小细胞还特别勤劳,每天都在努力工作,制造抗体来保护我们。
它们就像是我们体内的小卫士,默默守护着我们的健康。
12. 浆细胞虽然小,但是功能可大着呢!它们是我们免疫系统中的重要成员,形态结构的每个特点都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它们的使命。
骨髓瘤细胞形态学特点
![骨髓瘤细胞形态学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6d045519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e7.png)
骨髓瘤细胞形态学特点
骨髓瘤细胞是一种异常的浆细胞,其形态学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细胞核的改变:骨髓瘤细胞的细胞核通常较大、不规则,核仁明显,有时可见多个核仁。
细胞核的形态异常是骨髓瘤细胞的一个重要特征。
2. 细胞质的改变:骨髓瘤细胞的细胞质丰富,呈嗜碱性,有时可出现空泡。
细胞质中含有大量的核糖体,这也是骨髓瘤细胞的一个典型特征。
3. 细胞膜的改变:骨髓瘤细胞的细胞膜表面常有免疫球蛋白的沉积,形成“火焰状”结构。
这些免疫球蛋白的沉积是骨髓瘤细胞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4. 细胞形态的多样性:骨髓瘤细胞的形态具有多样性,有时呈圆形、椭圆形,有时呈多边形或不规则形。
在骨髓涂片中,骨髓瘤细胞常呈簇状或葡萄状排列。
5. 异常的有丝分裂:骨髓瘤细胞常出现异常的有丝分裂象,如多极分裂、不对称分裂等。
总之,骨髓瘤细胞的形态学特点包括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的改变以及细胞形态的多样性和异常的有丝分裂。
这些特点对于骨髓瘤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浆细胞病骨髓细胞形态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浆细胞病骨髓细胞形态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aaa2c5def78a6529657d532a.png)
浆细胞病骨髓细胞形态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目的:探讨不同浆细胞病各自的骨髓细胞形态学特征。
方法:采用瑞氏染色法对61例已确诊为浆细胞病的患者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分析。
结果:57.4%的患者骨髓细胞形态学显示原始、幼稚骨髓瘤细胞比例增高;16.4%的患者表现为浆细胞比例增高>10%,伴粒、红比例减低且粒系成熟障碍;8.2%的患者显示成熟型浆细胞比例增高;6.6%的患者仅表现为增生性贫血、感染、粒、红比例减低;4.9%的患者显示淋巴样浆细胞;3.3%的患者显示网状细胞型;3.3%的患者显示火焰状浆细胞型。
结论:骨髓浆细胞形态学是浆细胞病诊断的重要依据,正确的分型、分类对估计预后和预测某种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有积极意义。
标签:浆细胞病;骨髓细胞形态学;分型;预后浆细胞病(Plasma cell dyscrasias,PCL)是指产生免疫球蛋白的细胞异常增生,并伴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多肽链亚单位合成及分泌增多的一组疾病。
在临床上可由浆细胞恶性增生及所分泌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直接引起病变[1]。
因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骨髓细胞形态学、X线以及单克隆蛋白检测是诊断的重要方法。
笔者参照Greipp等制定的多发性骨髓瘤分型标准,对61例浆细胞病患者的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测结果及其生存期相关病历资料进行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61例已确诊为浆细胞病的本院住院患者,其诊断标准一律参照张之南等编写的《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2]。
其中男29例,女32例,年龄33~78岁,中位年龄60岁。
1.2 方法按常规方法行骨髓穿刺、涂片,选择头、体、尾清楚,薄厚适宜的骨髓涂片,干燥后经瑞氏染色。
分类计数300个有核细胞,计算浆细胞的百分比,并对其进行分类、分型。
1.3 浆细胞分型根据Greipp等制定的标准,将浆细胞病中可见浆细胞分为:(1)原始、幼稚浆细胞,其胞体、仁较正常大而明显,双核、多核易见。
多发性骨髓瘤与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临床表现及细胞形态学鉴别
![多发性骨髓瘤与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临床表现及细胞形态学鉴别](https://img.taocdn.com/s3/m/a6cf8361a98271fe910ef9ca.png)
1. n。 9 q 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O 1 。M 8 P . ) M中浆细胞形 O 态较不规则 , 可有伪足 , 胞浆丰富。 可见较多空泡 。 有时可见少 量嗜天青颗粒和火焰状浆细胞 , 0 以上患者 出现不成熟浆细胞 8% 和多核浆细胞 ,而R 中浆细胞形态较规则 ,大多为圆形或卵圆 P
1 一般资料 :MM 9 ,男5 例 ,女3 例,年龄3 . 1 8例 2 7 4—7岁 , 5 中位年龄5 岁 ;其中IG 2 ,IA型2 例 ,ID型5 ,IE 9 g 型5 例 g 8 g 例 g 型 2 ,IM型2 。R 1 ,男3 例 。女3 例 。年龄2 例 g 例 P7例 4 7 个月 一7 2 岁 ,中位年龄3 岁 ,其 中造血系统疾病3 例 ( 7 O 再生障碍性贫m 5 ,急性 白血病 5 ,粒细胞缺乏症4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例 例 例
形 ,浆量相对较少 .极少出现不成熟浆细胞和多核浆细胞 ,均在 5 %以下 ,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00 ),另S MM中较多 P .1 b
骨髓网文系统采用江苏捷达骨髓图文软件系统。两样本均数比较
采用t ,百分率比较采用 x 检验 ,应用统计学软件S S 5 检验 P S1, 0
病2 例,干燥综合征l ),慢性肝病3 ,变态反应性疾病3 。 例 例 例
骨转 移癌2 。所有MM和R 符 合诊 断标准 I 例 P ” 。
均3. 42 而R 组浆细胞 比 , 2 . 平均5 %, %, P 例3 % 4 %。 0 5 . 6 两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O 1 . ),MM中浆细胞较大 ,直径 l ~ O 5
进行统 计学 处理 。 2 结 果
患者可 以看到浆细胞成簇分布,R 中浆细胞成簇分布少见。 P
中级卫生专业资格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主管技师中级模拟题2021年(4)_真题-无答案
![中级卫生专业资格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主管技师中级模拟题2021年(4)_真题-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6b65481a37f111f1855bfd.png)
中级卫生专业资格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主管技师(中级)模拟题2021年(4)(总分76.69,考试时间120分钟)A1/A2题型1. 下列关于缺铁性贫血的叙述,错误的是A. 血清运铁蛋白饱和度<15%B. 红细胞中央淡染区扩大C. 铁蛋白<12μg/LD. 血清总铁结合力减低E. 血清铁降低2. 痰标本检查结核分枝杆菌,行涂片与抗酸染色,报告时"阴性"代表A. 多数视野能发现1~9个抗酸杆菌B. 多数视野发现10个或10个以上的抗酸杆菌C. 全片发现10个或10个以上的抗酸杆菌D. 全片发现3~9个抗酸杆菌E. 全片未发现抗酸杆菌3. 男婴,10个月。
4天前出现发热、流涕、干咳,体温逐渐升高,面、颈部见少许红色斑丘疹,今晨开始四肢厥冷,嗜睡、气促而就诊。
体查:T39℃,P160次/分,皮肤呈花斑状,结膜充血,颊结膜充血、粗糙、可见白色膜状物,心音减弱,两肺散在细湿啰音,肝肋下2cm,脑膜刺激征(-)。
下列最有可能的诊断是A. 病毒性肺炎并休克B. 支气管肺炎并休克C. 麻疹并肺炎、心力衰竭D. 金色葡萄球菌肺炎并败血症E.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4. A、B两种物质,A在流动相中溶解度大于B,进行洗脱时先被洗脱下来的是A. A物质B. B物质C. 同时洗脱D. 都不被洗脱E. 洗脱速度与物质的颗粒大小有关5. 一般用于活细胞染色的荧光抗体,适宜的F/P值是A. 1.0B. 1.5C. 2.0D. 2.4E. 3.06. 质子泵的抑制剂是A. 奥美拉唑B. 甲氰咪胍C. 阿托品D. 生长抑素E. 前列腺素7. 关于白细胞计数常用质量控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 常规考核标准B. 浮动均值法C. 变异百分率法D. 两差比值评价法E. 双份计数标准差评价法8. 下列使凝血酶时间延长的疾病是A. Ⅺ因子缺乏症B. Ⅶ因子缺乏症C. 血友病AD. 血友病BE. 原发性纤溶9. 血清中单一免疫球蛋白增高主要见于A. 慢性肝炎B. 类风湿关节炎C. 肺结核D. 系统性红斑狼疮E. 多发性骨髓瘤10. 用于PCR检测HCV-RNA的血清或血浆最好置于A. 室温B. 4℃C. -20℃D. -70℃E. -80℃11. 利用凝胶层析法进行分级分离时大多采用的层析柱长度是A. 10~20cmB. 20~30cmC. 30~40cmD. 50~60cmE. 100cm12. 因变质的校准液引起的误差属于A. 偶然误差中的标本处理不当误差B. 系统误差中的试剂误差C. 系统误差中的方法学误差D. 工作曲线制备误差E. 偶然误差中的试剂误差13. 肾衰终末期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为A. <50ml/minB. <40ml/minC. <30ml/minD. <20ml/minE. <10ml/min14. 患者,男性,24岁,霍奇金病。
浆细胞疾病免疫表型分析(朱明清)
![浆细胞疾病免疫表型分析(朱明清)](https://img.taocdn.com/s3/m/dd89836d4028915f814dc267.png)
浆细胞疾病免疫表型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朱明清浆细胞疾病分类•多发性骨髓瘤(MM)•其它疾病•Monoclonal gammopathy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 (MGUS)•冒烟型骨髓瘤 (SMM)•孤立性浆细胞瘤»骨»髓外•原发巨球蛋白血症•原发淀粉样变性(AL)•重链病•POEMS 综合征/ 骨硬化性骨髓瘤 • I 和 II 型冷球蛋白血症 •轻链沉积病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 )是恶性浆细胞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又称骨髓瘤,是B细胞起源的,骨髓克隆性浆细胞恶性增殖和异常积累,并伴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出现及沉积为特征的一种衰竭性、不可治愈的恶性疾病。
多发性骨髓瘤常伴有多发性溶骨性损害,高钙血症,贫血,肾脏损害,而且对细菌性感染的易感性增高,正常免疫球蛋白的生成受抑。
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无特异性,误诊率高达84%-85%。
多发性骨髓瘤发病概况临床表现•骨髓中异常浆细胞:骨质破坏(骨痛,骨折,高钙血症) 贫血(头晕乏力) 产生大量的异常蛋白正常免疫球蛋白产生减少•异常蛋白质:血液粘滞度增高(头晕,手足麻木)蛋白尿肾功能不全淀粉样变•正常免疫球蛋白减少:反复感染•高钙血症:乏力,恶心,呕吐,神智异常,影响肾功能•淀粉样变:可以影响全身各个器官,主要为肾脏,心脏以及消化道等球蛋白异常:增高或减低 蛋白尿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步骤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鉴定血清蛋白电泳血清和尿免疫固定电泳24小时尿轻链定量血清游离轻链定量及比例骨髓穿刺和活检组织活检免疫表型、证实克隆性浆细胞IgH/L 基因重排骨髓瘤相关器官损害评估血常规生化检查:血清肌肝和血钙骨骼检查浆细胞单克隆属性骨髓瘤相关器官损害蛋白水平细胞及基因水平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步骤特殊检查•腹壁脂肪或直肠粘膜活检•孤立性溶骨病灶活检•血粘度测定•免疫固定电泳(针对IgD 或IgE )•寡分泌型患者的MRI 、PET 检查检查优点局限骨髓穿刺涂片简便瘤细胞不均一性骨髓活检反映侵犯程度疼痛SPE/UPE 简便敏感性: 0.2-0.6 g/L IFE 敏感性: 0.12–0.25g/L 非定量sFLC 敏感性:10mg/L 费用较IFE 贵骨髓免疫组化识别克隆性浆细胞/形态学实验室要求高骨髓FCM 识别克隆性浆细胞实验室要求高MRI, PET检测全身状况及不分泌肿瘤价格贵MM各种检查方法的比较2014 IMWG (国际骨髓瘤工作组)更新的骨髓瘤诊断标准MGUS▪M 蛋白 < 3 g/dL▪骨髓瘤克隆性浆细胞 < 10%▪无骨髓瘤确定性事件冒烟型骨髓瘤▪M 蛋白 ≥ 3 g/dL (血清) or ≥ 500 mg/24 hrs (尿)▪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 10% to 60%▪无骨髓瘤确定性事件多发性骨髓瘤▪浆细胞增生性疾病▪AND 1个或多个骨髓瘤确定性事件▪≥ 1 CRAB* 症状▪骨髓克隆性浆细胞 ≥ 60%▪血清游离轻链 ≥ 100▪ > 1 MRI 局限性损害*C: 血清钙升高 (> 11 mg/dL or 大于正常值上限1 mg/dL)R: 肾功能不全 (肌酐清除率< 40 mL/min or 血清肌酐> 2 mg/dL)A: 贫血 (Hb < 10 g/dL or 2 g/dL < 正常值)B: 骨病 (≥ 1 溶骨性损害,X 光片, CT, or PET-CT)Lancet Oncol 2014; 15: e538–48MM的实验室诊断骨髓象检查对诊断本病具有决定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