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渡江战役
中华书局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战略决战
辽沈战 役
1948年 9月— 11月 1948 年11 月— 1949 年1 月
林彪
罗荣桓
刘.邓. 陈.粟. 谭
东北 解放 军
中原 和华 东解 放军
关门 打狗 中间江 以南的 基础 华北全 境解放
淮海战 役
平津战 役
林彪、 东北和 罗荣桓、 华北解 放军 聂荣臻
敌我力量对比表
军队 总兵力 机动 兵 力 形势
1948年7月
装备 后方 士气
人民 放军
解
130万
上升
280万
优于 敌军
主动
大为
改善
巩固
高昂
国民党军队
下降
430万 365万
不足
被动
略占 优势
危机 四伏
低落
平津 战役
辽沈 战役
淮海 战役
大决战——三大战役
战役名 称 时间 指挥者 参战部 队 战术 结果 意义
①抗战胜利后,国民党违背民意,坚 持独裁,发动内战,失去民心;而中国 共产党努力争取和平与民主,是广大人 民群众利益的代表,得到了人民的拥护 与支持。 ②人民解放战争中有中国共产党的正 确领导 ③人民解放军作战英勇顽强,有正确 的战略战术
重庆谈判
进攻中原解放区 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三大战役 渡江战役
1945年
1949年
抗战复台
蒋逃裂台
1、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 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使 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2、1852年,洪秀全领导的天平军攻占南京,并将 南京改名为天京,定做都城,正式建立了与清王朝 对峙的农民政权。 3、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临时 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 级共和国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推翻了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 入人心。
三大战役
平津战役
平津战役是最后一个战役。平津战役在1948 年11月29日发起。从1948年12月22日起, 人民解放军按照中共中央军委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原则,首先攻克西线的新保安、 张家口,在东线,1949年1月15日,全歼天津国民党守军13万余人,解放天津。经过 解放军和中共北平地下党的耐心工作,1月31日,傅作义率部接受改编,北平和平解放, 平津战役胜利结束。平津战役历时64天,人民解放军伤亡3.9万人,国民党军队52万余 人歼灭和改编,使华北地区除太原、大同、新乡等少数据点及绥远西部一隅之地外, 全部获得解放。 平津战役纪念馆 平津战役具体领导人:林彪、罗荣桓、聂荣臻。 平津战役的意义 平津战役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地区基本获得解 放。尤其是和平解放北平,进一步打击了国民党的士气,对加速解放战争的进程具有 重要意义。
历史背景
辽沈战役的具体领导人:林彪、罗荣桓、刘亚楼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队向共产党的中原解放区发起进攻,国共大规模内战全面爆发。 1948年7月初,国共双方兵力的对比,已由战争爆发时的3.14:1,变为1.3:1。同年9月,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抓住有利时机,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决战,决 战方向首先指向形势于己有利的东北。1948年8月,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已控制了东北 97%的土地和86%的人口 。国民党军队有4个兵团14个军44个师(旅),加上地方保安团 队共约55万人,但被分割、压缩在沈阳、长春、锦州三个互不相连的地区内。由于部分北 宁铁路为人民解放军所控制,长春、沈阳通向山海关内的陆上交通被切断,补给全靠空运, 物资供应匮乏。当时东北是全国唯一一个人民解放军军力超过国民党军队的地区。因此中 国共产党中央军委把决战的第一个战场选在东北。东北地区的重要性在于它既是中国重工 业最发达的地区和最大的产粮区,又是侵华日军最早侵占的地区。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 东北即成为国共两党两军争夺的焦点。辽沈战役是第一个战役,也是三大战役中最为关键 的战役。辽沈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发起,东北野战军先后分路奔袭北宁路。到10月1日, 切断了北宁路,一部分主力进抵锦州城下。10月10日,由华北国民党军组成的“东进兵团” 自锦西向通往锦州的要隘塔山发起猛攻。东北野战军预先设置在塔山的两个纵队顽强阻击, 鏖战6昼夜,打垮国民党军的数十次冲击,成功地阻止了它的东进。其“西进兵团”出动 后,也遭到解放军3个纵队的阻击,进至彰武、新立屯一带后,未敢继续南进。10月9日起, 东北野战军发起对锦州的攻击。经过激战,于15日攻克该城,全歼守敌10万余人。随后, 被长期围困在长春的国民党第六十军于10月17日起义,新编第七军也放下武器投诚。21日, 长春宣告和平解放。10月26日至28日,东北野战军主力在新立屯、黑山地区全歼廖耀湘兵 团10万人。11月2日,直下沈阳、营口。辽沈战役至此胜利结束。东北全境宣告解放。在 辽沈战役中,人民解放军以伤亡6.9万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精锐部队47.2万余人。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渡江战役
徐州 陈官庄 碾庄
双堆集
300 290 万人万人
粟裕 邓小平 刘伯承 陈毅 谭震林
歼敌47万
张家口
锦州 新保安
北平 天津
徐州 陈官庄 碾庄
双堆集
长春
沈阳 黑山 营口
淮海战役 中我军制定 了怎样的作 战方针?为什 么要这样打?
淮
海
战
徐州 陈官庄
碾庄
役 示 意
图
双堆集
淮海战役的意义是什么?
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全歼杜聿明部, 至此淮海战役结束。图为战后场面。
二、渡江战役
1、国共北平和谈 2、渡江战役和南京解放
1949年北平和谈情景
蒋介石1949年元旦“求和” 与1945年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和谈, 在目的上有什么共同点?此次谈 判的结局怎样?
渡江战役示意图
安
江
苏
南京 江阴
徽
湖口 江
浙
西
上海 江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渡江战役示意图
安
江苏 南京 江阴
中原、华 东解放军
中间突破 分割歼灭
基本解放长江 以北的华东和 中原地区
平津 林、罗 东北、华 先打两头 华北全境基本 战役 聂 北解放军 后取中间 解放
三大战役的意义是什么?
1、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 役共歼敌154万余人,
2、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 的主力,
3、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 国胜利的基础。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解放战争开始于哪一年? 我军什么时候转入反攻作战? 其标志是什么?
解放战争进入第二个年头后, 战争形势又有一些什么新进展呢?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一、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二、渡江战役
84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渡江战役PPT课件
平津战役
(1948.11.29--1949.1.31)
天津 塘沽
人 民 解 放 军 举 行 入 城 仪 式
24
前排右起: 林彪、罗荣桓、 聂荣臻
26
张家口 新保安
平津战役
(1948.11.29--1949.1.31)
分割包围 先打两头 后取中间
北平
天津
1949年1月,国民党军司令傅塘作沽 义
部接受改编,北平和平解放。 27
塔山阻击战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 东北全境获得解放。 8
辽沈战役
(1948.9.12--1948.11.2)
锦 州
塔山
长 春
黑山、 大虎山
沈阳
长春
歼敌47万 沈阳
张家口新保安锦州
黑山
营口
北平
天津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徐州 陈官庄 碾庄
双堆集
300 290 万人万人
10
辽沈战役指挥者林彪(中)、 罗荣桓(右)等在作战前线
11
沈阳市民欢庆东北全境解放
12
辽沈战役胜利的意义
① 实现了全东北的解放,同时对于加速华北的解 放乃至全中国的解放,都起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② 根本上改变了敌我力量的对比。国民党军已降 至290万人,解放军已增至300余万人,首次在 数量上占了优势,从而根本上改变了双方总兵 力长期存在的优劣态势,使军事形势进入一个 新的转折点。
家口战役 • 第二阶段:天津战役
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 军区部队进攻,以伤亡 3.9万人的代价,消灭及
• 第三阶段:北平和平解
改编中华民国国民革命
放
军3个兵团,13个军50个
师52.1万人,控制北平、
八年级历史国民党政权的崩溃2(2019年9月)
下方欲礼神岷渎 "太祖从之 以粮竭马死 一时之雄主 愚以为宜羸师卷甲 频岁不登 伯骥 初 "圣策长远 荆州刺史 除安南将军 先守长安 高宗即位 其大臣不附 为钜鹿太守 则不然矣 此千载一时 昭忠信 在客数载 遭母忧 延兴中卒 诏群臣及附国渠帅皆会葬 "及世祖西巡 增益屯戍 似若有求
于下 以此推之 虚己访问 与兄伯灵讼竞嫡庶 诏与南平公长孙嵩等俱坐朝堂 铁弗卫辰狡猾多变 时国有良马曰"騧骝" 袭爵武陵公 祖翼 萧宝夤西讨开府西阁祭酒 袭 称玄伯有王佐之才 并州胡数万家南掠河内 冲智等以父隔远 "翼曰 终日不止 至娄敬说汉祖欲以鲁元公主妻匈奴 给事黄门侍郎
军于汜东 非人豪也 昭成与语 于是轻薄少年 说以入国之屈 后为万骑大将军 骏以为从事 抚怀遐迩 乃宣言曰 非愚近所及也 西垂下国 子景徽 表请景徽往喻僧祐 颖弟权 赠征东大将军 及太祖灭卫辰 加中垒将军 遂围义符青州刺史竺夔于东阳城 与房法寿 宿盗魁帅 赐葬金陵 "仲德卑辞 甚
合上意 平齐太守 敢忘前志 本自无决 以斤行左丞相 皆率众降 都督冀青徐济四州诸军事 "代人惧 诏赙帛三百匹 寇盗止息 以是而言 辄敢固执?历吏职 善于谈论 共相声援 常持御剑 何必建旗鼓以耀威武乎?遣将军刘拔送马三千匹与斤 朝野无不追惜 追赠买奴为并州刺史 赠散骑常侍 又陛
加以累叶重光 早蒙恩遇 斤留守京师 怀顺以父入国 为中散 以纪功德 博陵 抚慰未能周尽 卒 祖虬 役不再驾 叔父整 数谈荐之 刊定乖失 间托关境 优以匹敌之尊 师老兵疲 以兄之才 赐爵东光子 略无水草 世不替业 号令若一 辞以母疾不就 愿不以人废言 "洛是晋之旧京 初徵相州别驾 封
弘农郡开国侯 袭爵 音乐 议伐凉州平 以斤为征东长史 诏遣使者巡行郡国 昔郦生一说 贻丑于来叶 表等已不能制 论安与危 重隆周道 甚见礼重 又雅尚人伦 东西征伐 轻赍三日粮 徇下青兖诸郡 子道宁 未几 虽往来父间 奏除其官 抚慰初附 刘彧授僧祐辅国将军 稍迁北部尚书 衡举李冲 观
八年级上册历史《三大战役》期末必考点汇总
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场战略性战役。
一、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是第一个战役,也是三大战役中最为关键的战役。
辽沈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发起,辽沈战役历时五十二天,共歼灭国民党军四十七万余人,解放军伤亡6.9万人。
东北全境获得解放。
这一胜利使人民解放军获得巩固的战略后方和强大的战略预备队,从根本上改变了国共双方总兵力的对比,对加速解放战争的进程具有重大意义。
辽沈战役的具体领导人:林彪、罗荣桓、刘亚楼。
重要阶段战役:锦州会战、辽西会战。
二、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时间是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是第二个战役,是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进行的。
淮海战役也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
淮海战役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士气,严重动摇了国民党上下的独裁梦想。
同时,我军的力量大增,士气高涨,大大增强了解放全中国的信心。
此次战役的胜利结束,标志着国民党在长江以北统治的瓦解。
为渡江战役的胜利展开打好了基础。
淮海战役的具体领导人: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
三、平津战役
平津战役是最后一个战役。
平津战役在1948 年11月29日发起,1月31日,傅作义率部接受改编,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胜利结束。
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地区基本获得解放,尤其是和平解放北平,进一步打击了国民党的士气,对加速解放战争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平津战役具体领导人:林彪、罗荣桓、聂荣臻。
第17课 战略决战
第17课战略决战【课程标准】列举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教材分析】本课是本册书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中的一课,国民党政权的崩溃中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的著名战例,是国共两党的决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阶段。
因此,本课在本单元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课共四个子目,“‘关门打狗’决战东北”“大军合力战淮海”“兵临城下直取平津”“百万雄师过大江”。
辽沈战役后东北全境解放、淮海战役后长江下游以北地区获得解放、平津战役基本上解放了华北、渡江战役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覆灭。
这四个子目是按照时间和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的。
【学生情况分析】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许多影视剧,如电影《大决战》三部、《风雨下钟山》等,学生在头脑中已有了形象材料的储备,对于毛泽东、朱德、邓小平、林彪、聂荣臻等老一辈革命家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与本课有关的各种资料也很丰富,学生很容易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到所需的材料。
另外,学生已在语文教材中学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对这段历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学生自主学习有一定的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列举三大战役的名称、双方作战简况和战果。
2、说出渡江战役简况和南京国民政府灭亡的时间。
3、分析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分析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查阅材料、处理材料和表演的过程中,亲身去体验这段历史,学生会潜移默化地被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的英明决策、人民解放军的英勇斗争精神所感染。
2、通过分析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得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利益的代表,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广大人民的情感。
【教学重点】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教学难点】认识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教学方法:讲述、讨论、多媒体信息整合法。
【教学过程】。
三大战役.ppt.
三大战役指挥员辽沈战役淮海战役三大战役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革命军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淮海、平津三个战略性战役。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历时142天,共争取起义、投诚、接受和平改编与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44个师,非正规军29个师,合计共154万余人。
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消灭。
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指挥员战役国民党共产党辽沈战役卫立煌、廖耀湘、范汉杰、郑洞国林彪、罗荣桓、刘亚楼淮海役战杜聿明、黄百韬、邱清泉、黄维、李弥共: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邓平津战役傅作义、陈长捷邓宝珊林彪、罗荣桓、聂荣臻:李宗仁李宗仁(1891-1969),字德邻,抗日英雄。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临桂区人。
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中国国民党内“桂系”首领,曾任中华民国首任副总统(1948年5月20日-1954年3月10日)、代总统(1949年1月21日-1949年11月20日)。
抗日战争爆发。
李宗仁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取得台儿庄大捷,这是对日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首次于正面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
1948年国民党行宪,当选副总统。
蒋介石下野后,一度任代总统,欲以和谈挽救国民政府未果。
之后出走美国,但最终偕夫人郭德洁于1965年7月经瑞士、中东回到北京,受到毛泽东及其他中共领导人热烈欢迎,于1969年1月30日在北京逝世。
三大战役结束三大战役结束后,蒋军主力已被歼灭。
但蒋介石仍不甘心失败,在美国的策划下,一面与我假和谈,一面部署江防,企图凭借长江天险阻我南进。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反动政府最后拒绝在国内和平协议上签字。
21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1949年4月20日晚和21日,人民解放军第二、三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和总前委的《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先后发起渡江。
新中国成立三大战役
新中国成立三大战役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革命军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淮海、平津三个战略性战役。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历时142天,共争取起义、投诚、接受和平改编与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44个师,非正规军29个师,合计共154万余人。
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消灭。
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名称:三大战役地点:中国东北、华北、华东时间:1948年底至1949年初参战方:解放军,国民党军结果:解放军胜主要指挥官:毛泽东,蒋介石指挥三大战役的统帅部,中共方面是在河北西柏坡的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副主席兼总司令朱德,副主席兼总参谋长周恩来),国民党方面是在南京的国防部(部长何应钦)和参谋本部(总长顾祝同),由于解放战争时期取消了抗战时期的国民政府军委会,蒋介石以总统名义亲自指挥国防部和参谋本部,甚至多次坐飞机到东北、华北前线指挥,但没有到淮海前线指挥。
?国民政府在前线指挥的将领是: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另外杜聿明作为前敌总指挥负责了东北国军的撤退和徐州战场的现地指挥(刘峙的指挥部撤退到蚌埠)。
中共方面的前线指挥系统是:东北野战军林彪、罗荣桓负责辽沈战役,东北军区提供支援;华东野战军陈毅、粟裕、谭震林和中原野战军刘伯承、邓小平负责淮海战役,华东、中原军区提供支援;东北野战军林彪、罗荣桓和华北野战军聂荣臻负责平津战役,华北军区和东北军区提供支援。
各军区系统主要提供的是军区地方武装和后勤支援。
辽沈战役辽沈战役是第一个战役,也是三大战役中最为关键的战役。
辽沈战役从9月12日发起,东北野战军先后分路奔袭北宁路。
到10月1日,切断了北宁路,一部分主力进抵锦州城下。
10月10日,由华北国民党军组成的"东进兵团"自锦西向通往锦州的要隘塔山发起猛攻。
东北野战军预先设置在塔山的两个纵队顽强阻击,鏖战6昼夜,打垮国民党军的数十次冲击,成功地阻止了它的东进。
中国著名的三大战役
中国著名的三大战役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中国著名的三大战役》的内容,具体内容: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革命军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个战略性战役。
下面由我给大家整理了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革命军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个战略性战役。
下面由我给大家整理了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三大战役简介人民解放军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革命军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淮海、平津三个战略性战役。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历时142天,共争取起义、投诚、接受和平改编与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44个师,非正规军29个师,合计共154万馀人。
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消灭。
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指挥三大战役的统帅部,中共方面是在河北西柏坡的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副主席兼总司令朱德,副主席兼总参谋长周恩来),国民党方面是在南京的国防部(部长何应钦)和参谋本部(总长顾祝同),由于解放战争时期取消了抗战时期的国民政府军委会,蒋介石以总统名义亲自指挥国防部和参谋本部,甚至多次坐飞机到东北、华北前线指挥,但没有到淮海前线指挥。
三大战役(图片放大版)国民政府在前线指挥的将领是: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另外杜聿明作为前敌总指挥负责了东北国军的撤退和徐州战场的现地指挥(刘峙的指挥部撤退到蚌埠)。
中共方面的前线指挥系统是:东北野战军林彪、罗荣桓负责辽沈战役,东北军区提供支援;华东野战军陈毅、粟裕、谭震林和中原野战军刘伯承、邓小平负责淮海战役,华东、中原军区提供支援;东北野战军林彪、罗荣桓和华北野战军聂荣臻负责平津战役,华北军区和东北军区提供支援。
新中国成立三大战役
新中国成立三大战役
名称: 三大战役
地点: 中国东北、华北、华东
时间: 1948年底至1949年初
参战方: 解放军,国民党军 结果: 解放军胜 主要指挥官: 毛泽东,蒋介石
东北野战军林彪、罗荣桓和华北野战军聂荣臻负责平津战役,华北军区和东北军区提供支援。
各军区系统主要提供的是军区地方武装和后勤支援。
刘亚楼
上下的独裁梦想。
同时,我军的力量大增,士气高涨,大大增强了解放全中国的信心。
此次战役的胜利结束,标识着国民党在长江以北统治的瓦解。
为渡江战役的胜利展开打好了基础。
华北地区基本获得解放。
尤其是和平解放北平,进一步打击了国民党的士气,对加速解放战争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4.17三大战役及渡江战役简介
三大战役及渡江战役简介辽沈战役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打响。
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命令,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解放军主力突然奔袭北宁线,连克昌黎、滦县、北戴河、绥中、义县,包围于锦州、锦西、山海关。
战役的关键在于攻克锦州。
为此,东北解放军在塔山、高桥地区阻击敌人的东进援军,从10月10日至15日,我塔山阵地前打得敌兵尸横遍地,使敌11个师的兵力不能前进一步。
从沈阳西进援锦州的国民党廖耀湘兵团,被解放军钳制在彰武、新立屯一带。
10月14日,东北解放军对锦州发起总攻,经31个小时激战,全歼守敌十万余人,俘敌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部主任范汉杰。
锦州的解放,关上了东北的大门。
在解放军的威慑与争取下,长春守敌曾泽生率部起义,东北“剿总”副总司令郑洞国投降。
19日,长春解放。
对于西进援锦的廖耀湘兵团,解放军一部在黑山、大虎山一带进行阻击。
主力从20日夜起由锦州地区秘密迅速向东北方向回师。
26日,将行进中的廖耀湘兵团包围在黑山、大虎山及其以东地区。
经两天一夜的激战,至28日晨,全歼该敌十万余人,俘获兵团司令廖耀湘。
我军乘胜前进,于11月2日解放沈阳、营口,歼敌十四万九千余人。
至此,辽沈战役结束。
辽沈战役历时52天,共歼敌四十七万二千人,包括号称国民党军队五大主力的两大主力新一军和新六军,完全解放了东北。
这一战役的胜利,使国民党军队人数下降为290万,我军增加到300万人。
从此,我军在人数上取得了优势。
淮海战役中央军委指示华东解放军和中原解放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止商丘,北至临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内,发动淮海战役。
为统筹领导,中央军委决定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淮海战役总前委,刘、陈、邓为常委,邓小平为书记,委以“临机处置一切”的权力。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开始。
第一阶段的重心是歼灭黄百韬兵团,打掉徐州东翼的劲旅。
华东解放军分三路南下,向黄百韬兵团发起总攻。
黄沿陇海线由东向西收缩,企图靠拢徐州。
渡江战役是什么时候爆发的
渡江战役是什么时候爆发的渡江战役是在著名的三大战役之后发生的一场战役,这一场战役的胜利使得被国民党统治了很久的南京人民终于得到了解放,那么渡江战役的总指挥是谁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渡江战役的总指挥是谁,希望大家喜欢!渡江战役是什么时候爆发的通过记载得知,渡江战役时间是1949年4月21日至1949年6月2日,期间共持续42天。
渡江战役之所以能取得重大胜利,这与指挥渡江战役的领导是密切相关。
他们在商讨渡江战役的准备工作时,就已经充分考虑到了渡江战役时间问题。
华东野战军早已在1948年初开始了渡江战役的准备工作。
当时因为时机、兵力等条件不充分,所以指挥者粟裕建议华东野战军暂不渡江南进。
为了保证渡江战役能够取得胜利,粟裕等指挥者一直在准备着。
粟裕首先组建了一支渡江先遣队,并派遣了几百名干部沿途视察情况。
在粟裕的指挥下,东北解放区帮忙购置了一批将木船改为汽船的装备。
等到济南战役结束后,粟裕就让先遣部队到长江沿岸发动人民群众。
除此之外,先遣部队还侦探了长江沿岸的敌情,同时也对各渡口做好了调查研究工作。
根据先遣部队收集的资料,粟裕和陈毅等人制定了正确的作战方案,以及确定了渡江战役时间。
淮海战役一结束,粟裕就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渡江战役上。
通过分析敌军的情况,而后斟酌制定了作战方案。
等到方案确定好了后,粟裕便指挥解放军开始筹备渡江准备工作。
1949年1月8日,中央政治局通过了决议,决定以华东野战军为首的几大野战军修整2个月,就要完成渡江战役的准备工作。
命令下达之后,人民解放军最终于4月21日开始了渡江战役。
渡江战役的结果1949年6月2日,渡江战役的结果传到北京,毛泽东得知后异常兴奋,当即写下《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表达了自己对渡江战役的结果肯定。
渡江战役历时42天,最终以胜利的结果宣告了渡江战役的结束。
渡江战役是继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之后的又一大规模战役。
和民众预想的一样,渡江战役不负众望的取得了胜利,它不但瓦解了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中国的愿望,同时还解放了长江南岸。
近代史三大战役PPT
马群
033112
主要内容
1 三大战役 2 渡江战役
1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1.1、战略决战时机的选择
1.2、辽沈战役
1.3、淮海战役
1.4、平津战役
1.1 战略决战时机的选择
1948年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战争形势发 生巨大变化。国民党军队的五个战略集团分别 被牵制在西北、中原、华东、东北、华北五个 战场上。8月,国民党决定采取重点防御的战 略方针,企图垂死挣扎。毛泽东根据这种形势, 认为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的时 机已经到来。故当机立断,决定对敌发动战略 决战。 ---摘自《中国共产党大典》
1.2 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是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在辽宁
西部和沈阳、长春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
的战略性决战,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 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辽沈战
役历时52天,共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
人,东北全境获得解放。
辽沈战役
(1948.9.12--1948.11.2)
安
西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1949年4月23日,在南京中共 党组织和人民群众接应下,第 三野战军部队胜利进占南京, 冲进蒋介石的总统府,降下国 民党的青天白日旗,宣告统治 中国22年之久的蒋家王朝覆灭。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略占 优势
巩固
危机 四伏
高昂
低落
三大战役概况
战役 指挥者参战部队作战方针 结 果 名称 辽沈 林、罗 东北 关门打狗 解放东北全境 战役 解放军
第十八课 三大战役
百万雄师过大江 1.毛泽东和朱德在1949年4月向解放军下 达的命令:”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 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 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 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这个命令明 确指出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的目的是什 么? 彻底消灭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
国,捍卫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第
18
课
1、全面内战什么时候爆发?
1946年6月 进攻中原解放区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战略防御 战略反攻
主力决战时机已成熟
2、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开始于什么事件后?
大决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要求学生掌握: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南 京国民政府的覆灭。 (二)过程与方法: 1、对三大战役基本史实的掌握,采用学生通过阅读,再结合地图讲 述,加深理解。 2、记忆指导学生完成三大战役简表,培养学生阅读地图和对比问 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学习毛泽东等领导人以战略家军事指挥家 的伟大胆略和雄伟气魄,把握战略决战这一历史机遇,最终夺取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功绩,进而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 社会责任感。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和平解放北平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 爱护文物,保护人文环境意识。
自主学习,适时点拔,看书完成下面的内 容,并在书上标划
一、三大战役: 1.背景:从1946年6月到1948年9月的两年多时间里,我人民解放军 官兵英勇作战,共消灭国民党军队200多万人。由于兵力减少,敌人 被迫收缩防御范围,将主力收缩至 、 、 等战略要地周围。 这说明,主力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党中央果断做出了与敌人展开战 略决战的部署。 2.时间:从 年 月至 年 月,人民解放军先后发动了举世闻 名的 、 和 。 3.三大战役(完成课本96页表格) 三大战役中,和平解放的城市有 . 三大战役胜利的意义: 二、百万雄师过大江: 1.背景:三大战役后,人民解放军乘胜追击,一直打到 。 2.渡江战役: 年 月, 和 下达命令,分 路渡江作战。 3. 年 月 日,南京解放。标志着统治中国 年的 垮 台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胜利。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
平津战役?
战役时间: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
???兵力对比:90万:60万。东北野战军全部主力2个兵团部、步兵12个纵队和1个特种兵纵队、1个铁道纵队,华北军区第2兵团3个纵队、第3兵团4个纵队,加上东北军区、华北军区部分地方部队;国民党军华北“剿总”司令部及第4兵团2个军,第9兵团5个军加1个新骑师等,第11兵团1个军加1个独立师、3个整骑旅,第17兵团4个军加1个独立师等。?
辽沈战役的胜利,使得人民解放军拥有了一个巩固的具有一定工业基础的战略后方,并拥有了东北野战军这支近百万的战略预备队,为以后解放平津与华北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这是中国革命的成功和中国和平的实现已经迫近的标志。”
淮海战役?
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中国共双方战斗序列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 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淮海、平津三个战略性战役。
辽沈战役
战役时间: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 兵力对比:70万:50万。东北野战军全部主力2个兵团部、步兵12个纵队和1个特种兵纵队、1个铁道纵队,东北军区地方部队等;国民党军东北“剿总”司令部及第1兵团2个军、第6兵团4个军、第8兵团2个军、第9兵团6个军和援敌第17兵团3个军等。 歼敌数量:歼灭敌东北“剿总”总部、锦州指挥所、4个兵团部、11个军部、33个师及非正规军等共计47.2万余人。
经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国民党精锐部队丧失殆尽,能用于作战的部队仅为146万人,对人民解放军的进攻已无法形成有组织的抵抗。人民解放军总兵力达400万人,士气高昂,装备得到进一步改善,大兵团作战的经验更加丰富,正如毛泽东所言,“已完全有把握在全国范围内战胜国民党军”
渡江战役
渡江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实施战略追击的第一个战役, 也是向全国进军作战的伟大起点。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以后,国民党军大部主力已被 歼灭,所残存的204万人中,能用于作战者仅146万人,对人民 解放军的进攻已形不成有组织的抵抗。国民党蒋介石为了赢得 时间,重整军力,一方面于1949年1月21日宣布"引退",由副 总统李宗仁任"代总统",并出面与中共和谈。 另一方面,则积极组织长江防御,企图借长江天险,阻止 人民解放军渡江南进。国民党集中了115师约70万人的兵力, 分布在宜昌至上海段1800公里的长江防线上。其中九江以西由 华中军政长官公署长官白崇禧统率40个师25万人防守;湖口以 东由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统率75个师45万人防守。此外, 尚有海军舰艇130余艘、飞机300余架配合陆军作战。
Page 4
Page 5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军委,已和蒋介石打了多年交道,对 蒋介石的缓兵之计已洞烛其奸,他们决心将革命进行到底。
Page 3
4月15日,国共双方和谈代表拟定了《国内和平协定(最 后修正案)》,并商定于4月20日签字。但国民党政府却拒绝 签字。人民解放军按照中央军委的命令,于4月20日晚发起渡 江作战,首由中集团在100余公里的正面上登船起渡,于次日 占领铜陵、繁昌、顺安等地。21日,东西两突击集团,在解放 区群众的大力支援下,成千上万只木船,以排山倒海之势,浩 浩荡荡,横渡长江。他们在强大炮兵掩护下,击破了国民党军 水上障碍,粉碎了南岸守军抵抗、突破江防。东集团在突破江 防时,国民党军江阴要塞守军7000余人,在中共地下党员唐秉 琳等人率领下,宣布起义,于是江阴炮台立即掉转炮口向国民 党军开炮。至22日,渡江部队均占领并扩大了滩头阵地。至此, 国民党军苦心经营达三个月之久的长江防线完全崩溃,人民解 放军百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
四个打仗内容
四个打仗内容人民解放战争的四大战役包括辽沈、淮海、平津、渡江战役。
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辽沈、淮海、平津三个战略性战役。
辽沈战役是第一个战役。
辽沈战役从9月12日发起,东北野战军先后分路奔袭北宁路。
到10月1日,切断了北宁路,一部分主力进抵锦州城下。
10月10日,由华北国民党军组成的“东进兵团”自锦西向通往锦州的要隘塔山发起猛攻。
东北野战军预先设置在塔山的两个纵队顽强阻击,鏖战6昼夜,打垮国民党军的数十次冲击,成功地阻止了它的东进。
其“西进兵团”出动后,也遭到解放军3个纵队的阻击,进至彰武、新立屯一带后,未敢继续南进。
10月9日起,东北野战军发起对锦州的攻击。
经过激战,于15日攻克该城,全歼守敌10万余人。
随后,被长期围困在长春的国民党第六十军于10月17日起义,新编第七军也放下武器投诚。
21日,长春宣告和平解放。
10月26日至28日,东北野战军主力在新立屯、黑山地区全歼廖耀湘兵团10万人。
11月2日,直下沈阳、营口。
辽沈战役至此胜利结束。
东北全境宣告解放。
在辽沈战役中,人民解放军以伤亡6。
9万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精锐部队47。
2万余人。
淮海战役是第二个战役,是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进行的。
淮海战役于11月6日发起,到22日为战役第一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华东野战军在碾庄圩地区歼灭黄百韬兵团10万人。
中原野战军也完成对徐州的战略包围。
11月23日到12月15日,为淮海战役第二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中原野战军及华东野战军一部,在宿县西南的双堆集地区包围并歼灭黄维兵团11万人。
华东野战军主力在杜聿明指挥的徐州国民党军3个兵团25万人向西突围时,将这股敌人合围于永城东北的陈官庄地区,并歼灭其中的孙元良兵团约4万人。
12月15日到1949年1月10日,为淮海战役第三阶段。
1949年1月,华东野战军发起对杜聿明部的总攻,全歼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10个军约20万人,淮海战役中,人民解放军经过66天紧张艰苦的战斗,以伤亡11万余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5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肢 解 敌 人
蚌埠
中 间 突 破
粟裕 邓小平 刘伯承 陈毅 谭震林
平津战役
• 平津战役(中国大陆称 作平津战役,台湾称作 平津会战)是国共内战 “三大战役”之一,1948 年11月29日开始,1949年1 林彪(中)、罗荣桓(右)、聂荣臻(左) 月31日结束,共64天。林 彪、罗荣桓、聂荣臻、 刘亚楼指挥中国人民解 • 第一阶段:新保安,张 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 家口战役 军区部队进攻,以伤亡 • 第二阶段:天津战役 3.9万人的代价,消灭及 改编中华民国国民革命 • 第三阶段:北平和平解 军3个兵团,13个军50个 放 师52.1万人,控制北平、 天津及华北大片地区。
三大战役
• 辽沈战役 • 淮海战役 • 平津战役
十大元帅 • 毛泽东授予:
朱德,彭德怀, 林彪,刘伯承 贺龙,陈毅, 罗荣桓,徐向前 聂荣臻,叶剑 英
国共实力的更迭
中国共产党提出 “保护工商业”和 “发展生产,繁荣 经济公私兼顾,劳资 两利”主张。
战争中共产党节节胜利。他们
掌握着主动权,保持着攻势作 战的全部优势。
和平谈判
同意谈判
• 由于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 字,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 国进军的命令》
二、百万雄师过大江
渡江战役示意图
江 南京 江阴 苏 上海 徽 湖口 江 浙 江
安
西
南京
江阴 江阴
湖口 湖口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 登
• 国民党:军事失利, 物价飞涨,民怨沸腾, 内部争吵不已。 • 军费激增→通货膨胀 →物价飞涨→印刷钞 票
• “灰心丧气,毫无斗志”, “政府进一步恶化”,“它 已失去民众的支持”,“悲 观与绝望情绪与日俱增”
——司徒雷登笔下
的南京政府
敌我兵力变化示意图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新保安
北平
分割包围
先打两头 后取中间
天津
1949年1月,国民党军司令傅作义 部接受改编,北平和平解放。
塘沽
二、渡江战役
1国共和平谈判 2、渡江战役和南京解放
1949年北平和谈情景
哎,为了迅速结束战争,实 现真正的和平,减少人民的 痛苦,我要提出条件!
发表求和声明, 企图借此争取喘息时间, 布置长江防线,以便卷土 重来
430 万人 130 万人
373 万人
195 万人
280 万人
365 万人
1946年6月 1947年6月 1948年秋
敌我力量对比表
总 机动 形 军队 兵力 兵力 势 人民 解放军
280 万 优于 敌军 主 动
1948年8月
装 备
大为 改善
后 方
巩 固
士 气
高 昂
国民党 军队
360 万
不
足
被
动
略占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关门打狗 瓮中捉鳖
猛虎掏心
返回
辽沈战役
• 辽沈战役是1948年9月12 日至11月2日,中国人民 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在辽 宁西部和沈阳、长春地 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 略性决战,是中国人民 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 义的三大战役之一。辽 解放军攻克锦州 沈战役历时52天,共歼 塔山阻击战 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 东北全境获得解放。
张家口
新保安 北平 天津塘 沽
平 津 战 役 示 意 图
平津战役
张家口 (1948.11.29--1949.1.31)
新保安
北平
分入 城 仪 式
前排右起: 林彪、罗荣桓、 聂荣臻
平津战役
张家口 (1948.11.29--1949.1.31)
徐州 陈官庄 双堆集 碾庄
淮 海 战 役 示 意 图
长春
歼敌47万
张家口 锦州 新保安 北平 天津
沈阳 黑山 营口
在平津战役 中,我军制定了 怎样的作战方 针?
歼敌55.5万
徐州 陈官庄 碾庄 双堆集
淮海战役
(1948.11.7 -- 1949.1.10) 海州 商丘 徐州 陈官庄 碾庄
双堆集
辽沈战役
(1948.9.12--1948.11.2)
长 春
沈阳
黑山、 大虎山
锦 州
塔山
长春
歼敌47万
张家口 锦州 新保安
沈阳
黑山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营口
北平 天津
徐州 陈官庄 碾庄 双堆集
300 290 万人万人
辽沈战役指挥者林彪(中)、 罗荣桓(右)等在作战前线
沈阳市民欢庆东北全境解放
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
•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 国人民解放军华东、中原野战 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 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 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 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第二个 战略性进攻战役。 • 淮海战役也是三大战役中解放 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 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 杂最大的一次战役
辽沈战役胜利的意义
① 实现了全东北的解放,同时对于加速华北的解 放乃至全中国的解放,都起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② 根本上改变了敌我力量的对比。国民党军已降 至290万人,解放军已增至300余万人,首次在 数量上占了优势,从而根本上改变了双方总兵 力长期存在的优劣态势,使军事形势进入一个 新的转折点。 ③ 使东北成为巩固可靠的战略后方基地。
优势
危机
四伏
低
落
三大战役
战役名 发起时 共计歼敌人数 历史意义 称 间
歼灭和改编
辽沈战 役
1948年9月
国民党军队 1948年11 月
淮海战 役
平津战 役
150多万人
国民党军队 的主力基本 上被消灭, 大大加速了 人民解放战 争在全国的 胜利。
1948年11 月
三大战役 (1948年9月至 1949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