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一)·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的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的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

世界近代现代的国际关系,如果依据国际关系中主要矛盾以及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的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进行分期:

一、17世纪下半期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为第一时期

这一时期,欧洲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在欧洲。欧洲列强之间为争夺欧洲霸权和世界殖民霸权,开展了最激烈的角逐与斗争,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17世纪下半期至18世纪中期。

(1)特征:欧洲列强(英荷法)争夺殖民霸权。

(2)结果:英国先后打败荷兰和法国,掌握海上霸权(18世纪中期)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

2、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

(1)特征:欧洲列强到世界各地强占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加强对殖民地人民掠夺;欧洲资产阶级要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扫清道路;列强之间为争夺欧洲霸权进行斗争(18世纪末19世纪初反法同盟与法国的战争;19世纪中期英、法与俄为争夺巴尔干而爆发的克里米亚战争;19世纪70年代的普法战争等)

(2)结果:使东方从属于西方,激起了亚非拉人民的反抗(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海地独立运动;西属、葡属拉美的独立斗争;19世纪中期出现的亚非拉革命风暴);导致欧洲政治格局的变化(神圣同盟的建立;维也纳体系的确立);法、俄势力削弱,德国势力开始崛起。

3、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1)特征: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世界被帝国主义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帝国主义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矛盾加剧。

(2)结果: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瓜分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灾难,同时也激起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亚洲的觉醒;非洲人民的反帝斗争;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

在这一时期,英国是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强大,一度成为“世界工场”,所以始终是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成为列强争霸的主要对手。

二、从“一战”后至“二战”期间为第二时期

此时,美国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与之相反,欧洲主要国家却因战争而遭受不同程度的削弱。同时,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维埃俄国的诞生,从根本上动摇了旧的国际秩序。在这一历史变化的大背景下,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开始从欧洲向它的两侧美国和俄国转移。这一时期的国际关系呈现出较为复杂的局面。

1、“一战”后初期,国际关系中的矛盾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①帝国主义国家联合起来,对新生的苏俄进行经济封锁和武装干涉;②帝国主义干涉匈牙利革命。

(2)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

表现:中国的五四运动;朝鲜的“三一”运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的凯末尔资产阶级革命;埃及“华夫脱”运动。

结果:冲击了西方的殖民体系,一些国家的地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殖民国家被迫改变统治策略(如英国被迫承认其自治领的内政外交独立自主,国联实行“委任统治”等)。

(3)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表现: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如英美矛盾)。

结果:确立了战后重新瓜分世界的凡尔塞—华盛顿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在东西方的关系,资本主义世界在20年代出现了和平发展的短暂局面。

2、进入30年代后,由于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德、日等国为摆脱危机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对外侵略扩张,妄图建立“欧洲新秩序”和“大东亚新秩序”。英、法、美等国出于种种原因实行“绥靖”政策,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扩张,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帝国主义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最终崩溃。美、英被迫加入世界反法西斯斗争行列,建立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由此演变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与法西斯势力之间的矛盾。这一时期其他矛盾从属于这一主要矛盾。

整个这一时期,美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大搞金元外交,逐步参与解决一些重大的国际事务,对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的解决起了重要作用(如德国赔款问题),逐步代替英国成为世界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三、“二战”后至今为第三时期

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格局经历了由两极对峙到多极化的演变趋势。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从1945年到20世纪50年代末。

(1)特征: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对峙与抗争。

(2)表现: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冷战”政策:1947年推行马歇尔计划;1949年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55年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标志两大阵营对峙局面正式形成。

2、从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

(1)特征:两大阵营解体与三个世界格局出现。

(2)表现:A苏联推行霸权政策,社会主义阵营到60年代解体。B帝国主义阵营也出现了分裂,形成了美国、西欧、日本三大经济中心。C亚非拉独立国家形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共同进行反帝、反殖、反霸的斗争,构成了第三世界。

3、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

(1)特征:两极格局趋向崩溃,国际关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2)表现:从60年代至70年代的10年间,世界多极化的局面已经出现,到了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在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中,日本和西欧共同体国家的经济实力迅速膨胀,同美国的矛盾日益增多,美国已不像以前那样可以随意支配、影响西方盟国。与此同时,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与指挥,要求独立自主,积极与西方发展关系。第三世界不断发展,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等在世界政治中的地位更加突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形势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美、苏为主的两极格局完全崩溃。当今世界正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冷战结束后,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目前,世界格局中存在几个主要的力量中心,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从近期看,美国仍将保持世界惟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一超多强”的局面还将继续下去。但从长远看,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