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乐府两首同步检测试题及答案
汉乐府两首(上邪,饮马长城窟行)练习题
![汉乐府两首(上邪,饮马长城窟行)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5da465fde80d4d8d15a4fed.png)
18 汉乐府两首演练提升1.下列加点词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夙昔(sù)上邪(yé) 邪恶(xié)B.遗留(yí)遗我(wèi)烹饪(rèn)C.饮马(yìn) 啜泣(chuò)拾掇(duo)D.夏雨雪(yǔ)窟窿(kū)穹隆(qióng)解析:D项中”雨”应读”yù”。
答案:D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眺望窈窕呱呱落地B.揶揄棉子绵里藏针C.笤帚垂髫天真无邪D.枯燥暴躁稍安毋躁解析:D项,稍—少。
答案:D3.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上邪!我欲与君相知上:指天。
B.长命无绝衰绝衰:断绝衰减。
C.山无陵,江水为竭陵:指丘陵。
D.冬雷震震,夏雨雪雨:这里用作动词,”降下,落下”。
解析:C项,”陵”应为”山峰”。
答案:C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山无陵, ,冬雷震震,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2)青青河边草,。
(3) ,下言长相忆。
答案:(1)江水为竭夏雨雪 (2)绵绵思远道 (3)上言加餐饭(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题。
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
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
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选自《敦煌曲子词》)5.这首词在情感表达上有何特点?解析:可以结合《上邪》来分析这首词的特点。
参考答案:这首词与《上邪》有异曲同工之妙。
”青山烂”和”秤锤浮”“黄河彻底枯”“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三更见日头”都是用来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物。
以常情以为不可能发生的事来表白自己对爱情的坚贞,表明自己海枯石烂不变心。
(二)阅读下面一首乐府诗,完成6 7题。
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汉乐府考试题目及答案
![汉乐府考试题目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c4536b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c0.png)
汉乐府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汉乐府是哪一朝代的诗歌形式?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B2. 汉乐府的诗歌特点是?A. 以抒情为主B. 以叙事为主C. 以议论为主D. 以讽刺为主答案:B3. 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汉乐府?A. 《陌上桑》B. 《孔雀东南飞》C. 《木兰诗》D. 《离骚》答案:D4. 汉乐府的诗歌一般采用什么形式?A. 五言诗B. 七言诗C. 律诗D. 绝句答案:A5. 汉乐府诗歌的创作背景是什么?A. 宫廷生活B. 民间生活C. 战争场景D. 宗教仪式答案:B6. 汉乐府诗歌中常见的主题是?A. 爱情B. 战争C. 政治D. 哲学答案:A7. 汉乐府诗歌的作者通常是?A. 宫廷诗人B. 民间艺人C. 官员D. 学者答案:B8. 汉乐府诗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A. 次要地位B. 主要地位C. 边缘地位D. 无足轻重答案:B9. 汉乐府诗歌的传播方式主要是?A. 口头传唱B. 书面记录C. 石刻D. 绘画答案:A10. 下列哪位诗人不是汉乐府的代表人物?A. 曹操B. 曹植C. 李白D. 王昌龄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汉乐府诗歌的代表作《孔雀东南飞》中,主人公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焦仲卿、刘兰芝2. 汉乐府诗歌《陌上桑》中,描述了一位勤劳的采桑女,她的名字是______。
答案:罗敷3. 汉乐府诗歌中,常用“______”来表示时间的流逝。
答案:日月4. 汉乐府诗歌《木兰诗》中,木兰替父从军,最终______。
答案:功成名就5. 汉乐府诗歌《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与刘兰芝被迫分离,最后两人在______相会。
答案:孔雀东南飞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汉乐府诗歌的艺术特色。
答案:汉乐府诗歌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其语言的质朴、情感的真挚和情节的生动。
它们通常以民间生活为题材,通过生动的叙述和对话,展现了汉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人民的生活情感。
高中语文第18课汉乐府两首专项测试同步训练
![高中语文第18课汉乐府两首专项测试同步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5e3347e4f5335a8102d2209b.png)
高中语文第18课汉乐府两首专项测试同步训练2020.031,越陌度阡,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心念旧恩。
2,阅读下面这则小故事,给小故事续写一个结局,并用一句话揭示小故事中的大道理。
古代的一位将军将要率军出征,与实力比他强十倍的敌军交战。
在前进的途中,他下马在路旁的一座小庙里祈祷。
祷告后,他面对众人,拿出一枚钱币,说:“现在我来掷钱问卜,如果钱币的正面朝上,那我们将大获全胜;如果正面朝下,就表示我们将会一败涂地。
”钱币掉在地上,是正面朝上,于是全军士气大振,士兵个个奋勇向前。
次日大战,果然将敌军打得落花流水,落荒而逃。
凯旋班师的途中,一位部将对将军说:“神的旨意,谁也不能改变。
”将军笑笑,又拿出了那枚钱币,原来,大道理:3,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B.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C.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D.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4,阅读下面这首汉乐府,完成东门行出东门,不顾归;来入门,怅欲悲。
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
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餔糜,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儿口。
今非!”“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1、这首诗叙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答:2、结合此诗谈谈乐府诗的艺术特色。
答:5,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请,愿)B.不见复关,泣涕涟涟(眼泪)C.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所以)D.多谢后来人,戒之慎毋忘(告诉)8,_____________ ,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_____________ 。
高中语文 乐府两首优化训练18 粤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 乐府两首优化训练18 粤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0b2ba3d4192e45361166f506.png)
18 汉乐府两首5分钟训练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夏雨.雪()(2)饮.马长城窟行()(3)夙.昔梦见之()(4)入门各自媚.()(5)遗.我双鲤鱼()(6)呼儿烹.鲤鱼()参考答案:(1)yù(2)yìn (3)sù(4)mèi (5)wèi (6)pēng2.乐府、乐府诗、乐府民歌有什么不同?答案:乐府:古代音乐机构的名称,汉武帝时规模盛大。
一为文人的歌词配乐,一是搜集民间歌谣。
乐府诗:乐府机关编制、搜集、保存起来的歌诗。
后成为一种专门的歌体,特点是可以入乐。
乐府民歌:社会下层群众的歌谣,后经过配乐。
反映下层人民生活。
3.汉乐府的主要艺术成就有哪些?参考答案:(1)浓厚的生活气息;(2)奠定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基础;(3)表现了激烈而直露的感情。
4.汉乐府的名篇著作有哪些?参考答案:《上邪》表现爱情的坚贞;《白头吟》《孔雀东南飞》表现弃妇的痛苦;《十五从军征》表现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陌上桑》表现女子的美丽和机智。
5.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相知..绝.衰绝:断绝。
陵.雨.雪雨:用作动词,落下。
解析:陵:山头。
答案:C10分钟训练1.《上邪》是汉乐府《饶歌》中的一首情歌,全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呼天为誓,直抒胸臆,表达了一个女子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和执著坚定。
全诗共9句,分为两层。
(1)前三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诗的主人公在呼天为誓,直率地表示了“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的愿望。
(2)从“与君绝”的角度落墨,从反面证实了女子对爱情的坚贞不渝。
2.作者假设了哪几种她认为不可能发生的自然现象?答案:共有五种:高山夷为平地,江水干涸,冬天打雷,夏天下雪,天地合一。
高一语文汉乐府两首同步练习题
![高一语文汉乐府两首同步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ff0508765ce0508763213bc.png)
汉乐府两首(上邪,饮马长城窟行)同步练习一、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夏雨雪()(2)饮马长城窟行()(3)夙昔梦见之()(4)入门各自媚()(5)遗我双鲤鱼()(6)呼儿烹鲤鱼()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我欲与君相知;(2)长命无绝衰;(3)夙昔梦见之;(4)展转不可见;(5)谁肯相为言;(6)长跪读素书;3.翻译或者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1)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2)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3)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4.《上邪》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中是如何表达这些感情的?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6题。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亿。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发觉,觉得)B.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指各回自己的家门)C.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煮,制作食物的一种方法)D.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亿——(指书信的前一部分)6.请选出带点字的用法和含义相同的一组:A.远道不可思慨当以慷,忧思难忘B.谁肯相为言上言加餐饭C.遗我双鲤鱼飘飘乎如遗世独立D.书中竟何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7.请选出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A.“饮马长城窟行”是汉代乐府古题。
相传古长城边有水窟,可供饮马,曲名由此而来。
这首诗在《文选》载为“古辞”,不署作者。
B.题目“饮马长城窟行”中“饮”应该读“yìn”,意思是“给……喝”,例子再如“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
C.全诗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依次写了对远离的丈夫的思念,在家独居的痛苦与不平,喜得丈夫的音信等。
D.这首诗多采用比兴的手法,语言清新通俗,句子首尾相衔,气势连贯,很有特色。
汉乐府考试题目及答案
![汉乐府考试题目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157dc4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66.png)
汉乐府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汉乐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朝代?A. 秦朝B. 西周C. 汉朝D. 唐朝答案:C2. 汉乐府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娱乐B. 教育C. 宗教D. 政治宣传答案:D3. 汉乐府中最著名的作品是?A. 《诗经》B. 《楚辞》C. 《乐府诗集》D. 《全唐诗》答案:C4. 汉乐府的诗歌形式通常是怎样的?A. 四言诗B. 五言诗C. 七言诗D. 杂言诗答案:B5. 汉乐府中,以下哪位诗人的作品最为著名?A. 李白B. 杜甫C. 曹操D. 陶渊明答案:C6. 汉乐府诗歌的主题通常涉及哪些方面?A. 爱情B. 战争C. 田园D. 以上都是答案:D7. 汉乐府诗歌中,以下哪首诗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B. 《孔雀东南飞》C. 《十五从军征》D. 《陌上桑》答案:C8. 汉乐府诗歌中,以下哪首诗描绘了女子对爱情的忠贞不渝?A. 《上邪》B. 《长歌行》C. 《子夜吴歌》D. 《饮马长城窟行》答案:A9. 汉乐府诗歌中,以下哪首诗反映了农民的苦难生活?A. 《敕勒歌》B. 《陌上桑》D. 《蒿里行》答案:D10. 汉乐府诗歌中,以下哪首诗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和对壮志未酬的遗憾?A. 《短歌行》B. 《观沧海》C. 《燕歌行》D. 《白马篇》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汉乐府诗歌的特点包括哪些?A. 语言朴实B. 情感真挚C. 形式多样D. 内容广泛答案:ABCD12. 汉乐府诗歌中,以下哪些作品反映了社会现实?A. 《十五从军征》B. 《陌上桑》C. 《木兰诗》D. 《孔雀东南飞》答案:ABD13. 汉乐府诗歌中,以下哪些作品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A. 《上邪》B. 《子夜吴歌》C. 《孔雀东南飞》D. 《陌上桑》答案:ABC14. 汉乐府诗歌中,以下哪些作品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对和平的渴望?A. 《十五从军征》B. 《燕歌行》C. 《白马篇》D. 《饮马长城窟行》答案:ABD15. 汉乐府诗歌中,以下哪些作品反映了农民的苦难生活?A. 《蒿里行》B. 《七步诗》C. 《敕勒歌》D. 《短歌行》答案:A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6. 汉乐府诗歌中,______是一首描绘女子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的诗。
【同步练习】《汉乐府两首----饮马长城窟行》(粤教版)-1
![【同步练习】《汉乐府两首----饮马长城窟行》(粤教版)-1](https://img.taocdn.com/s3/m/441a590a011ca300a6c3908f.png)
《饮马长城窟行》同步练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夏雨雪( ) (2)饮马长城窟行( )(3)夙昔梦见之( ) (4)入门各自媚( )(5)遗我双鲤鱼( ) (6)呼儿烹鲤鱼(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我欲与君相知; (2)长命无绝衰;(3)夙昔梦见之; (4)展转不可见;(5)谁肯相为言; (6)长跪读素书;3.翻译或者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1)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2)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3)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4.《上邪》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中是如何表达这些感情的?(一)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6题。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亿。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发觉,觉得)B.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指各回自己的家门)C.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煮,制作食物的一种方法)D.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亿——(指书信的前一部分)6.请选出带点字的用法和含义相同的一组:A.远道不可思慨当以慷,忧思难忘B.谁肯相为言上言加餐饭C.遗我双鲤鱼飘飘乎如遗世独立D.书中竟何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7.请选出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A.“饮马长城窟行”是汉代乐府古题。
相传古长城边有水窟,可供饮马,曲名由此而来。
这首诗在《文选》载为“古辞”,不署作者。
B.题目“饮马长城窟行”中“饮”应该读“yìn”,意思是“给……喝”,例子再如“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
C.全诗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依次写了对远离的丈夫的思念,在家独居的痛苦与不平,喜得丈夫的音信等。
D.这首诗多采用比兴的手法,语言清新通俗,句子首尾相衔,气势连贯,很有特色。
2019-2020年高中语文18汉乐府两首(含解析)粤教版
![2019-2020年高中语文18汉乐府两首(含解析)粤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88259e9f12d2af90342e661.png)
课时分层作业(十八) 汉乐府两首[基础运用层]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上邪!我欲与君相知B.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C.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D.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C [A项,“邪"同“耶”,感叹词,相当于“啊”.B项,“傍”通“旁”,旁边。
D项,“展转”同“辗转”,这里指丈夫在他乡各地漂泊。
]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长命.无绝衰命:寿命B.绵绵思远道绵绵:绵延不绝..C.入门各自媚.媚:亲爱双鲤鱼:指代书信D.遗我双鲤鱼...A [A项,命:使,令。
]3.下列句子中的“相”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我欲与君相知B.谁肯相为言C.相见常日稀D.枝枝相覆盖B [B项,“相”偏指“我”,其他均表“互相”。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冬雷震震B.夏雨雪C.夙昔梦见之D.中有尺素书D [A项,雷:名词作动词,打雷;B项,雨:名词作动词,降下,落下;C项,夙昔:名词作状语,在早晚。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饮马长城窟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女子思念丈夫不得,惟梦中相见的情景.(2)《饮马长城窟行》描绘急切打开书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饮马长城窟行》中表现书信内容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2)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3)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6.仿照画线的句子,补写横线处的内容,使之构成一个排比句。
自古以来,爱成为人们心目中神圣而庄严的话题。
爱是什么?爱是李清照“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那刻骨铭心的痴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间因为有了爱才有了真情,才有了幸福。
备课参考高中语文4.18汉乐府两首同步测控(含解析)粤教版必修1
![备课参考高中语文4.18汉乐府两首同步测控(含解析)粤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f78878aa960590c69ec376b8.png)
4.18 汉乐府两首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1.诗歌开头“青青河边草……展转不可见”句式有何特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几句,前一句的结尾作后一句的开头,使邻接的句子首尾相衔,使语句上递下接,气势连贯。
2.“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一句的含意是什么?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两句诗的含意是:无叶的枯桑也能感觉到风的吹动,海水虽然不冻,也能知道天气的寒冷。
言外之意,难道我不知道自己的相思之苦吗?这是民歌中常用的比兴手法。
3.这首诗以第一人称的手法叙事怀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首诗以思妇第一人称自叙的口吻写出,不仅能很好地刻画出该女子发自内心的相思之情,还能较为细致地描摹出相思者内心的心理活动。
汉乐府考试题目及答案
![汉乐府考试题目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239c10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64.png)
汉乐府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汉乐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朝代?A. 商朝B. 周朝C. 秦朝D. 汉朝答案:B2. 汉乐府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宗教仪式B. 宫廷娱乐C. 民间祭祀D. 军事训练答案:B3. 汉乐府中最著名的诗歌是以下哪一首?A. 《离骚》B. 《诗经》C. 《孔雀东南飞》D. 《木兰诗》答案:C4. 汉乐府诗歌的特点之一是?A. 抽象含蓄B. 直白朴实C. 华丽辞藻D. 长篇大论答案:B5. 以下哪位诗人与汉乐府诗歌有密切关系?A. 李白B. 杜甫C. 曹操D. 王维答案:C6. 汉乐府诗歌中,以下哪一项不是其常见的主题?A. 爱情B. 战争C. 田园D. 神话答案:D7. 汉乐府诗歌的韵律特点是?A. 严格遵循平仄B. 无韵律要求C. 韵律自由灵活D. 韵律固定不变答案:C8. 汉乐府诗歌的创作主体主要是?A. 宫廷文人B. 民间艺人C. 宗教人士D. 军事将领答案:B9. 汉乐府诗歌中,以下哪一项不是其常见的艺术手法?A. 比喻B. 夸张C. 讽刺D. 抽象答案:D10. 汉乐府诗歌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 诗歌形式B. 诗歌内容C. 诗歌主题D. 诗歌风格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汉乐府诗歌中常见的主题包括哪些?A. 爱情B. 战争C. 田园D. 神话E. 政治答案:A, B, C, E12. 汉乐府诗歌的特点包括哪些?A. 直白朴实B. 韵律自由灵活C. 篇幅短小精悍D. 抽象含蓄E. 多用比喻答案:A, B, C, E13. 汉乐府诗歌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诗歌形式B. 诗歌内容C. 诗歌主题D. 诗歌风格E. 诗歌韵律答案:A, B, D, E14. 汉乐府诗歌的创作主体包括哪些?A. 宫廷文人B. 民间艺人C. 宗教人士D. 军事将领E. 农民答案:B, E15. 汉乐府诗歌中常见的艺术手法包括哪些?A. 比喻B. 夸张C. 讽刺D. 抽象E. 直白答案:A, B, C, E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6. 汉乐府诗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________朝。
高中语文第18课汉乐府两首专项测试同步训练1614
![高中语文第18课汉乐府两首专项测试同步训练1614](https://img.taocdn.com/s3/m/2a783fbc0912a2161479299b.png)
高中语文第18课汉乐府两首专项测试同步训练2020.031,阅读下面古典诗歌,完成燕燕①燕燕于飞,差池②其羽。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③。
之子于归,远于将之。
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
之子于归,远送于南。
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④,其心塞渊。
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先君⑤之思,以勖⑥寡人。
【注】①选自《诗经,邶风》。
这是一首送别诗,姑娘要远嫁他方,兄长送别,依依不舍。
②差池:音词,池,参差。
③颉:音结,上飞;颃:音航,下飞。
④仲氏:少女。
任,是姓。
只:助词。
⑤死去的父亲。
⑥勖:音续,勉励。
(1).诗的前三章都用“燕燕于飞”开头有何作用?答:(2).“泣涕如雨”“伫立以泣”“实劳我心”三句诗反映的感情有何区别?你认为哪句诗写得最感人?答:2,对酒当歌,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去日苦多。
3,下列句子中,全都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B.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C.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契阔谈宴,心念旧恩D.匪女之为美来吾道夫先路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5,对下面省略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汝)便可白公姥汝:你,省略主语。
B.(汝辈)嬉戏莫相忘汝辈:你们,省略主语。
C.(吾与之)结发同枕席吾与之:我与她,省略主语部分。
D.(母)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母:母亲(你),省略主语。
6,仿照例句,以“诗人”和“画家”开头续写两句话。
音乐家演奏,抑扬顿挫,有时“无声胜有声”,任听众自己体味。
诗人画家7,下列句子所含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其黄而陨②夏雨雪,天地合③周公吐哺,天下归心④固前圣之所厚⑤逆以煎我怀⑥昼夜勤作息⑦黄泉下相见⑧便利此月内⑨山不厌高,海不厌深⑩高余冠之岌岌兮A.①⑧/③⑨/②⑦/④⑩/⑤⑥B.①②/③⑤/④⑩/⑥⑦/⑧⑨C.①④/②⑥/③⑤/⑦⑩/⑧⑨D.①⑥/③④/②⑤/⑦⑧/⑨⑩答案1, (1)前三章用飞翔的双燕起兴,双燕在空中自由飞行,姿态各异,呜叫之声婉转欢快,以此暗指兄妹之间亲密的手足情深。
高中语文必修1第四单元古典诗歌(1)第18课汉乐府两首试题
![高中语文必修1第四单元古典诗歌(1)第18课汉乐府两首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f9aeffe84254b35eefd34c6.png)
高中语文必修1第四单元古典诗歌(1)第18课汉乐府两首试题 2019.091,下列各组词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去来江口孔守船,绕传月明江水寒B.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故人四辞黄鹤楼,烟花三元下扬州C.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D.少五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山关悦鸟性,潭影空人心2,对该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人开篇两句直言不讳,表明喜爱山林自然的本。
“俗”是指读书做官的社会风尚,“韵”指人们的气质性情的素养,“丘山”代表远离官场仕途的田园山林。
B.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两句,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卑污官场的厌恶之情。
诗人视官场为尘世之罗网,出仕则是错误地落入尘网。
这也是诗人从痛苦的经验中得出的清醒的认识。
C.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摆脱束缚向往回归农村的急迫心境。
“旧林”“故渊”即诗末的“自然”。
“恋旧林”“思故渊”的背后是对污浊官场生活的彻底否定和唾弃。
D.以上六句写作者的个性和思想,用的是较为具体的语言,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刻画了一个辞官归隐后闲适恬淡的自我形象。
3,“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①这几句诗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景象?②“暖暖”和“依依”在诗中是近义词,此处能不能互换?为什么?③后两句没有写人,你可以想象得出这里生活的情景吗?①②③4,表现本诗主题思想的是哪一句?5,【拓展性训练】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5)题。
(一)《归去来兮辞》序余家贫,耕织不足以自给。
幼稚盈室,缾①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
会有四方之事②,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择去家万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
及少日,春然有归欤③之情。
何则?质性自然,非娇厉④所得,饥冻虽切,违已交病。
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2021年整理〗《汉乐府两首》基础练习1
![〖2021年整理〗《汉乐府两首》基础练习1](https://img.taocdn.com/s3/m/2356eac85901020206409c85.png)
《汉乐府两首》基础练习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相.知iānɡ 展转.huǎn 遗.我í山无陵.énɡB.上邪.ié 绝衰.huāi 饮.马ǐn 长城窟.ūC.夙.昔ù 鲤.鱼ǐ 枯.桑ū 各自媚mèiD.餐.饭cān 烹.调ēnɡ 相忆.ì 夏雨.雪ǔ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下列各句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冬雷震震B.夏雨雪C.夙昔梦见之D.中有尺素书4.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A.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B.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C.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D.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二、名句默写。
1 ,,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2青青河边草,。
,夙昔梦见之。
3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
,。
4客从远方来,。
,中有尺素书。
三、语言运用1.按上下句的内容及句式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句子。
思念使诗圣叹“月是故乡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念使边塞诗人老态龙钟望故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念使豪放派鼻祖幽梦还乡相顾无言泪千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1 730人进行的调查显示,多达%的人直言当前青少年普遍爱攀比,其中%的人觉得这样的人“非常多”。
高中课时跟踪检测十八汉乐府两首含解析必修1 试题
![高中课时跟踪检测十八汉乐府两首含解析必修1 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8f85f7b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1f.png)
课时跟踪检测〔十八〕 汉乐府两首(时间是:40分钟 满分是:63分)一、根底知识专练(18分)1.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哪一项(3分)( )A.⎩⎪⎨⎪⎧ 长命.无绝衰寿命,年龄长跪读素书.书信B.⎩⎪⎨⎪⎧ 夏雨.雪降下,落下入门各自媚.亲爱C.⎩⎪⎨⎪⎧ 遗.我双鲤鱼送给展转..不可见此指丈夫在他乡各地漂泊D.⎩⎪⎨⎪⎧ 谁肯相为言.问讯,告诉讯息绵绵..思远道绵延不绝解析:选A A 项, 命:使,令。
2.以下各句中的“乃〞字与“乃敢与君绝〞的“乃〞字意义与用法一样的一项是哪一项(3分)( )A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B .作计乃.尔立 C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D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解析:选D D 项与例句的“乃〞都为副词,才。
A 项,副词,就;B 项,副词,就;C项,副词,竟然。
3.以下各句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哪一项(3分)( )A .入门各自媚B .呼儿烹鲤鱼C .长跪读素书D .远道不可思解析:选D A 项的“入门〞、B 项的“鲤鱼〞、C 项的“长跪〞均为古今异义词。
4.对以下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哪一项(3分)( )①上.邪!我欲与君相知②上.言加餐饭③谁肯相为言.④上言.加餐饭A.①②一样,③④不同 B.①②一样,③④也一样C.①②不同,③④一样 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解析:选D ①指“天〞。
②指书信的前一局部。
③问讯,告诉讯息。
④说。
5.补写出以下句子中的空缺局部。
(6分)(1)?饮马长城窟行?中“,〞两句写出了女子思念丈夫不得,惟梦中相见的情景。
(2)?饮马长城窟行?描绘急迫翻开书信的诗句是“,〞。
(3)?饮马长城窟行?中表现书信内容的两句是“,〞。
答案:(1)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2)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3)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二、阅读理解专练(33分)(一)阅读?饮马长城窟行?,完成6~7题。
(11分)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粤教版-语文粤教必修1第4单元学业分层测评(十八)汉乐府两首
![粤教版-语文粤教必修1第4单元学业分层测评(十八)汉乐府两首](https://img.taocdn.com/s3/m/d7f13ccabb68a98271fefacb.png)
学业分层测评(十八) 汉乐府两首[基础巩固层]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我欲与君相知.. 相知:相互了解B .乃敢与君绝. 绝:断绝C .绵绵..思远道 绵绵:绵延不绝D .入门各自媚. 媚:亲爱【解析】 A 项,相知:结为知己。
【答案】 A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上.邪(天)长命.无绝衰(寿命,年龄)B.⎩⎨⎧夏雨.雪(降下,落下)入门各自媚.(亲爱)C.⎩⎨⎧遗.我双鲤鱼(送给)展转..不可见(此指丈夫在他乡各地漂泊)D.⎩⎨⎧谁肯相为言.(问讯,告诉讯息)绵绵..思远道(绵延不绝)【解析】 A 项,命:使,令。
【答案】 A3.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 .冬雷震震B .夏雨雪C .夙昔梦见之D .中有尺素书【解析】 A 项,雷:名词作动词,打雷;B 项,雨:名词作动词,降下,落下;C 项,夙昔:名词作状语,指早晚。
【答案】 D4.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A.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B.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C.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D.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解析】例句与C项中“鲤鱼”均借代书信。
A项,比喻;B项,拟人;D项,设问。
【答案】 C5.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冬雷震震,________,________,乃敢与君绝!(2)青青河边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夙昔梦见之。
(3)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客从远方来,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中有尺素书。
【答案】(1)山无陵江水为竭夏雨雪天地合(2)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3)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4)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阅读提升层](一)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6~7题。
高中语文 第18课汉乐府两首同步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 第18课汉乐府两首同步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79afa135fc4ffe473368abeb.png)
【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第18课汉乐府两首同步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4分) A.憧(chōng)憬鸟瞰.(kàn)吮.(shǔn)吸溘.(hè)然长逝B.伉.(kàng)俪市侩.(kuài) 中.(zhòng)肯身体羸.(léi)弱C.追溯.(sù) 歼.(qiān)灭混淆.(xiáo) 朝暾.(tūn)夕月D.窸窣.(sū) 标识.(zhì) 纰.(pī)漏悬崖勒.(lēi)马解析A项“溘”读kè,C项“歼”读jiān,D项“勒”读lè。
答案 B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4分) A.树阴寂寞芸芸众生饥肠碌碌B.安祥更迭漫无目的老骥伏枥C.磋商缉私队妍媸毕露一言以蔽之D.和霭座右铭萎靡不振融会贯通解析A项饥肠碌碌——饥肠辘辘;B项安祥——安详;D项和霭——和蔼。
答案 C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4分)(1)读书能________一个人,它可以使人变得感情丰富、思想深刻、气质儒雅。
(2)他表面上嘻嘻哈哈,有不高兴的事也不说出来,好像________很深。
(3)这种产自雪山的植物,具有________肠胃功能的作用,很有经济价值。
A.造就怨府调理B.造就城府调节C.成就城府调节D.成就怨府调理解析造就,培养使有成就。
成就,完成(多指事业)。
怨府,大家怨恨的对象。
城府,比喻待人处事的心机。
调节,从数量上或程度上调整,使适合要求。
调理,调养,调护;照料,管理;管教,训练;戏弄。
答案 B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4分)A.生与死是人生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但在我们的文化中,死亡却是讳莫如深....的话题,人们不愿说死,更不愿讨论有关死亡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乐府两首同步检测试题及答案汉乐府两首(上邪,饮马长城窟行)同步练习一、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夏雨雪()(2)饮马长城窟行()(3)夙昔梦见之()(4)入门各自媚()(5)遗我双鲤鱼()(6)呼儿烹鲤鱼()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我欲与君相知;(2)长命无绝衰;(3)夙昔梦见之;(4)展转不可见;(5)谁肯相为言;(6)长跪读素书;3.翻译或者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1)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2)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3)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4.《上邪》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中是如何表达这些感情的?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6题。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亿。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发觉,觉得)B.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指各回自己的家门)C.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煮,制作食物的一种方法)D.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亿——(指书信的前一部分)6.请选出带点字的用法和含义相同的一组:A.远道不可思慨当以慷,忧思难忘B.谁肯相为言上言加餐饭C.遗我双鲤鱼飘飘乎如遗世独立D.书中竟何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7.请选出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A.“饮马长城窟行”是汉代乐府古题。
相传古长城边有水窟,可供饮马,曲名由此而来。
这首诗在《文选》载为“古辞”,不署作者。
B.题目“饮马长城窟行”中“饮”应该读“yìn”,意思是“给……喝”,例子再如“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
C.全诗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依次写了对远离的丈夫的思念,在家独居的痛苦与不平,喜得丈夫的音信等。
D.这首诗多采用比兴的手法,语言清新通俗,句子首尾相衔,气势连贯,很有特色。
8.“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9.“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10.这首诗抒情主人公是征夫还是思妇?何以见得?(二)阅读下文,回答11—15题。
虞愿字士恭,会稽余姚人也。
年数岁,中庭橘树冬熟,子孙竞来取之。
愿独不取,家人皆异之。
元嘉末,为国子生,再迁湘东王国常侍,转浔阳王府墨曹参军。
明帝立,以愿儒吏学涉,兼番国旧恩,意遇甚厚。
帝性猜忌,星文灾变,不信太史,不听外奏,敕灵台知星二人给愿,常直内省,有异先启,以相检验。
帝以故宅起湘宫寺,费极奢侈。
以孝武庄严刹七层,帝欲起十层。
不可立,分为两刹,各五层。
新安太守巢尚之罢郡还,见帝,曰:“卿至湘宫寺未?我起此寺,是大功德。
”愿在侧曰:“陛下起此寺,皆是百姓卖儿贴妇钱,佛若有知,当悲哭哀愍,罪高浮图,有何功德?”尚书令袁粲在坐,为之失色。
帝乃怒,使人驱下殿。
愿徐去无异容。
以旧恩,少日中,已复召入。
帝好围棋,甚拙,去格七八道,物议共欺为第三品。
与第一品王抗围棋,依品赌戏。
抗每饶借之,曰:“皇帝飞棋,臣抗不能断。
”帝终不觉,以为信然,好之愈笃。
愿又曰:“尧以此教丹朱注],非人主所宜好也。
”虽数忤旨,而蒙赏赐,犹异余人。
迁兼中书郎。
出为晋平太守,在郡不治生产。
前政与民交关,质录其儿妇。
愿遣人于道夺取将还。
在郡立学堂教授。
郡旧出蚺蛇,胆可为药。
有饷愿蛇者,愿不忍杀,放二十里外山中,一夜蛇还床下。
复送四十里外山,经宿,复还故处。
愿更令远,乃不复归,论者以为仁心所致也。
海边有越王石,常隐云雾,相传云:“清廉太守乃得见。
”愿往观视,清澈无隐蔽。
后琅王牙王秀之为郡,与朝士书曰:“此郡承虞公之后,善政犹存,遗风易遵,差得无事。
”以母老解职,除后军将军,褚渊尝诣愿,不在,见其眠床上积尘埃,有书数帙。
渊叹曰:“虞君之清,一至于此。
”令人扫地拂床而去。
(《南齐书•虞愿传》节选)注]丹朱:尧的儿子。
尧认为他不肖,不足以授天下。
1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物议共欺为第三品物议:众人的评论。
B.抗每饶借之饶借:谦让。
C.虽数忤旨,而蒙赏赐忤旨:建背皇帝的旨音。
D.愿遣人于道夺取将还将还:将要送还。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①而蒙赏赐,犹异余人②不敢言而敢怒B.①袁粲在坐,为之失色②且为之奈何?C.①清廉太守乃得见②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D.①前政与民交关,质录其儿妇②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虞愿“为人耿介”和“为政清廉”的一组是()A.①佛若有知,当悲哭哀愍②子孙竞来取之,愿独不取B.①愿徐去无异容②愿更令远,乃不复归C.①愿遣人于道夺取将还②愿往观视,清澈无隐蔽D.①尧以此教丹朱,非人主所宜好也。
②见其眠床上积尘埃,有书数帙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宋明帝为湘东王时,虞愿任湘东王国常侍。
明帝即位后,虞愿因与他有旧恩,因而受到重用。
尽管皇帝生性猜疑,仍让虞愿负责灾异预报。
B.虞愿虽因私人关系而得到皇帝的信用,但却敢于犯颜直谏。
皇帝耗巨资建造寺院,他认为劳民伤财,罪孽比佛塔还高;皇帝爱好围棋他也当面指责。
这在当时是很难得的。
C.虞愿在晋平郡任太守时敢于为民做主,并且仁爱廉洁,深受同僚和百姓的称道;但作者同时也指出他不关心郡内的农业生产。
D.虞愿除了勤于吏治外,对儒学也很有研究,并且非常重视学校教育,皇帝也因此很器重他。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愿儒吏学涉,兼蕃国旧恩,意遇甚厚。
(2)常直内省,有异先启,以相检验。
(3)此郡承虞公之后,善政犹存,遗风易遵,差得无事。
三、表达交流16.将《饮马长城窟行》改编成一个小故事。
真题演练1.把下列句子组成前后衔接、意思完整的一段话。
(只写句子的序号)(3分)(05高考四川试题)①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美丽的小城。
②城中有一条小河流过,河水清澈见底。
③到了札兰屯,原始森林的气氛就消失了。
④白砖绿瓦的屋舍悠然地倒映在水中。
⑤走出小城,郊外风景幽美,绿色的丘陵上长满了柞树。
⑥丛生的柳树散布在山丘脚下。
思路解析:找出文段的中心,然后把相关联的一些句子先组合在一起。
比如,第2句和第4句就有很密切的联系。
答案:③①②④⑤⑥解析与答案]一、积累运用1.思路解析:雨,这里属于变音异读。
饮、遗,为多音字。
其他几个只是考查了字的读音。
答案:依次为yù、yìn、sù、mèi、wèi、pēng。
2.思路解析:这里考查了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的含义。
答案:(1)结为知己。
(2)使,令。
(3)早晚。
(4)同“辗转”,这里指丈夫在他乡特别地漂泊。
(5)问讯,告诉讯息。
(6)古代坐姿,表示恭敬。
3.思路解析:第(1)句的关键词是“相知”、“命”。
第(2)句的关键词是“知”。
第三句的关键词是“言”、“相忆”。
答案:我想和您相亲相爱,要使爱情永远不衰竭。
/桑树枯萎知道天风已到,海水也知道天寒的滋味。
/书信的前一部分是说要增加饭量保重身体,书信的后一部分是说经常想念。
4.思路解析:理解本诗的关键在最后一句,表面看来是“乃敢与君绝”,而实际上前面所列举的事情在生活中是不可能发生的,那么也就是说将永远不与心爱的人分离。
答案: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层层推进,一口气列举了五种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来表示自己对爱情的执着与追求。
二.阅读理解5.思路解析:C项,这里比喻打开木盒。
答案:C6.思路解析:A动词,思念/名词,情思。
B问讯,告诉讯息/说。
C读wèi,送给/读yí,遗留。
D都是“书信”的意思。
答案:D7.思路解析:B项里的例子不读“yìn”,意思也与“饮马长城窟行”不同,就是“喝”的意思。
答案:B8.思路解析:应该从手法答起,然后再答其作用。
答案:这两句是起兴的句子,领起下文,奠定全诗的忧愁思恋的感情基调。
既是对沿河青草的生动描述,又是以连绵不绝的青草起兴,抒发对离家远行的丈夫的思念之情。
9.思路解析:手法是比兴。
答案:采用了比兴的手法。
“枯桑”、“海水”尚且知“风”、知“寒”,物犹如此,那么作为一个丈夫多年不在身边的女子,又是多么的孤凄呢?抒发了女子心中的痛苦与思念。
10.思路解析:本题为开放性的试题。
只要有自己的观点,并且答出了道理就可以。
寻找理由时一定要结合诗句,且不可脱离文本。
答案:略11.思路解析:将还——把她送还。
答案:D12.思路解析:A项的两个“而”均为转折连词,可是B项第一句的“为”是表原因的介词,因为;第二句的“为”是表对象的介词,对。
C项的两个“乃”均为副词,才。
D项的两个“其”均为人称代词,作定语,他的。
答案:B13.思路解析:A项第二句不属于“为政”B项第二句只能表现虞愿仁慈C 项第二句属迷信说法,不足以表现虞愿为政清廉D项第一句是虞愿当面指责皇帝笃好围棋,表现虞愿为人耿介;第二句通过旁人之眼看出虞愿无余财,表明虞愿清廉。
答案:D14.思路解析:错在“他不关心郡内的农业生产”。
原文“在郡不治生产”意为“虞愿在郡内不经营家产”生产,家庭谋生的产业。
答案:C15.思路解析:第(1)句关键词:“以”(认为)、“涉”(涉猎,研究,学习)、“意境”(待遇)。
第(2)句关键词:“直”(同“值”,当班,值班)、“启”(禀告)、“以”(以便)。
第93)句关键词:“承”(承蒙)、“差得”(大体上能,差不多能,几乎能)。
答案:(1)认为虞愿对儒学和吏治都有研究,再加上在封国时的往日恩情,所以对虞愿待遇十分优厚。
(2)常年在内省当班,有灾异情况就预先禀告,以便检验审查。
(3)此郡承蒙虞公治理之后,善政仍然存在,遗风易于遵守,我几乎清净无事了。
16.答案:这首诗所写的事情在古代社会中是最常见的,男子外出,常常很长时间没有音信,女子在家有无限的思念,到头来也不一定盼得丈夫回家。
从而可以看出古代妇女主宰自己命运的被动。
感受新社会妇女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