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简介
唐诗三首其二唐王维

唐诗三首其二唐王维
摘要:
一、前言
二、王维简介
三、《唐诗三首》诗篇概述
四、分析《唐诗三首》的艺术特点
五、总结《唐诗三首》的艺术价值
正文:
【前言】
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瑰宝,其中王维的诗歌作品以其优美的艺术风格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备受人们喜爱。
本文将重点分析王维的《唐诗三首》之二,以期对其艺术特点和价值有更深入的理解。
【王维简介】
王维(701 年-761 年),字摩诘,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与孟浩然、白居易、杜甫等人齐名,被称为“诗佛”。
他的诗歌作品以山水田园为主题,形式多样,风格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唐诗三首》诗篇概述】
《唐诗三首》是王维创作的一组诗歌,共有三首,分别为《鹿柴》、《鸟鸣涧》和《相思》。
这三首诗篇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分析《唐诗三首》的艺术特点】
1.以自然景物为题材:《鹿柴》、《鸟鸣涧》和《相思》三首诗均以自然景物为背景,如山林、涧水、鸟鸣等,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
2.细腻的描绘手法:王维在诗中运用细腻的描绘手法,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夜泊牛渚怀古,满船清梦压星河”(《鸟鸣涧》)等,生动地展现了自然景物的美感。
3.丰富的情感表达:王维的诗歌不仅表现了对自然景物的欣赏,还融入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理想的追求,如《相思》中“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总结《唐诗三首》的艺术价值】
王维的《唐诗三首》以其优美的艺术风格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成为唐代诗歌的代表作品之一。
王维生平故事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
唐朝著名诗人、画家,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王维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
他才华横溢,精通诗、文、书、画、音乐、禅理等多种艺术,被誉为“诗佛”。
王维在唐朝开元年间(713年-741年)参加科举考试,以优异成绩考中进士。
王维的一生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
他在朝廷担任过许多职务,如监察御史、给事中、尚书右丞等。
然而,王维在官场上并不得意,他的政治生涯充满波折。
唐玄宗时期,王维曾因参与张九龄、李林甫等人的政治斗争而被贬谪。
安史之乱(755年-763年)期间,王维被迫出任伪官,战乱平息后,他被降职为太子中允。
王维晚年过着隐居生活,与好友裴迪、崔兴宗等人游历山水,写诗作画,过着闲适的生活。
他的诗才横溢,作品数量众多,包括山水田园诗、边塞诗、送别诗等多种题材,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代表作品有《山居秋暝》、《使至塞上》、《终南山》等。
王维于761年去世,享年61岁。
他的作品至今仍然深受人们喜爱,对后世影响深远。
王维的一生不仅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和画家,他还是一位才子,精通音乐和禅理。
他的诗歌创作深受禅宗思想的影响,强调“空”、“静”的境界。
在王维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和审美意境。
王维的绘画成就也非常高。
他的山水画风格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为特点,将诗歌与绘画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代表作品有《辋川图》、《江干雪霁图》等。
除了诗歌和绘画,王维还是一位音乐奇才。
他精通琵琶、二胡等多种乐器,尤其擅长弹奏琵琶。
他的音乐作品被誉为“唐音”,对后世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维在文学、艺术和音乐领域的成就,使他成为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一位杰出代表。
他的作品至今仍然受到人们的喜爱,并对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通过阅读和欣赏王维的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领略古代文人的精神风貌。
唐诗三百首王维写的诗

唐诗三百首王维写的诗摘要:一、王维简介及创作背景二、王维诗歌的特色1.山水田园诗2.诗中有画,画中有诗3.寓意深刻,富有哲理三、王维《唐诗三百首》中的代表作品解析1.《山居秋暝》2.《鹿柴》3.《渭城曲》四、王维诗歌对后世的影响五、如何欣赏王维的诗歌正文:一、王维简介及创作背景王维,字摩诘,唐代著名诗人、画家,祖籍山东清河郡,后居于河南洛阳。
他生活在唐朝盛世(贞观之治、开元之治)到中衰之际,这个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在王维的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的诗歌作品既有盛唐时期的豪放、奔放,又有中唐时期的内敛、沉郁。
二、王维诗歌的特色1.山水田园诗:王维的诗歌以山水田园为主题,描绘了当时社会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景象。
这些诗歌展示了王维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的诗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他的作品将诗与画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在他的诗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丰富的画面感,如同欣赏一幅美丽的画卷。
3.寓意深刻,富有哲理:王维的诗歌往往寓意深刻,富有哲理。
他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寓言生活哲理,启发读者思考。
三、王维《唐诗三百首》中的代表作品解析1.《山居秋暝》:这首诗歌描绘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诗中通过秋雨、明月、松柏等意象,展现了山居生活的闲适与恬淡。
同时,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官场名利的不屑,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2.《鹿柴》:这首诗歌以鹿柴这个小地方为背景,描绘了当地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
诗中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此外,诗人还表达了自己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留恋。
3.《渭城曲》:这是一首描绘离别场景的诗歌。
诗中通过渭城的晨曦、柳树、离别的人群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情的不舍和对友人的祝福。
四、王维诗歌对后世的影响王维的诗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对后世文人墨客产生了极大的启发。
唐代诗人王维简介及代表作

唐代诗人王维简介及代表作王维简介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
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
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
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
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
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
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1] 。
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2] 存诗400余首。
王维诗词代表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画》《使至塞上》《山居秋暝》《竹里馆》《渭城曲》《山中》《鸟鸣涧》《相思》《鹿柴》《杂诗三首·其二》《送别》《终南别业》《送别》《观猎》《少年行四首·新丰美酒斗十千》《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汉江临泛》《积雨辋川庄作》《终南山》《杂诗三首》《临湖亭》《归嵩山作》《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老将行》《辛夷坞》《青溪》《田园乐七首·其四》《早朝·皎洁明星高》《宋进马哀词》《奉和圣制天长节赐宰臣歌应制》《送孙二》《菩提寺禁口号又示裴迪》《同崔傅答贤弟》《阙题二首》《过沈居士山居哭之》王维人物评价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之说,后人亦称王维为诗佛,此称谓不仅是言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更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朝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
王维不仅是公认的诗佛,也是文人画的南山之宗(钱钟书称他为“盛唐画坛第一把交椅”),并且精通音律,善书法,篆的一手好刻印,是少有的全才。
王维诗在其生前以及后世,都享有盛名。
史称其“名盛于开元、天宝间,豪英贵人虚左以迎,宁、薛诸王待若师友”(《新唐书》本传)。
王维最有名的十首诗鸟鸣涧

王维最有名的十首诗鸟鸣涧
摘要:
1.王维简介
2.王维的诗歌成就
3.王维的十首著名诗歌
4.鸟鸣涧的诗意及特点
正文:
王维,字摩诘,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画家,被誉为“诗佛”。
他的诗歌以山水田园、写景抒怀为主题,形式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
他的诗歌风格独特,以五言诗和七言诗为主,善于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自然景色,展现了他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诗歌艺术风格。
王维的诗歌作品丰富多样,其中有十首诗歌尤为著名,被誉为“王维十绝”。
这十首诗歌分别是《鹿柴》、《竹里馆》、《山居秋暝》、《渭城曲》、《鸟鸣涧》、《相思》、《终南别业》、《观猎》、《使至塞上》、《早朝大父亲席上话别》。
这些诗歌代表了王维诗歌创作的高峰,被后人传颂不衰。
在这十首著名诗歌中,《鸟鸣涧》是其中之一,被誉为王维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歌通过描绘鸟鸣涧的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淡泊之情。
下面我们来详细欣赏一下这首诗歌的意境及特点。
《鸟鸣涧》全文如下: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首诗歌以桂花落、春山空、月出、山鸟鸣等自然景象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恬静、和谐的山水画卷。
诗人以自然景象作为诗歌的主线,寓情于景,借景抒怀,展现了他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的人生态度。
同时,这首诗歌的意境深远,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总之,《鸟鸣涧》是王维诗歌中的佳作,展现了他卓越的诗歌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王维生平及作品简介

王维生平及作品简介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开元十九年(731年),王维状元及第。
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
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
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
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
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王维于武则天长安元年(701年)出生在蒲州(今运城永济市)。
王维才华早显,与其小一岁的弟弟王缙幼年均聪明过人。
十五岁时去京城应试,由于他能写一手好诗,工于书画,而且还有音乐天赋,所以少年王维一至京城便立即成为京城王公贵族的宠儿。
有关他在音乐上的天赋,《唐国史补》曾有这样一段故事:一次,一个人弄到一幅奏乐图,但不知为何题名。
王维见后回答说:“这是《霓裳羽衣曲》的第三叠第一拍。
”请来乐师演奏,果然分毫不差(根据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七“书画”的考证,《霓裳羽衣曲》第三叠并没有拍,是散曲,白居易的句子“中序擘騞初入拍”也可以说明这一点。
沈括精通音律,其言可信。
王维工于音律,是正史所载之事,但这个故事却是编造的)。
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年),王维状元及第(一说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
任太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受累,贬为济州司仓参军。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张九龄执政,拔擢王维为右拾遗。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调任监察御史,后奉命出塞,担任凉州河西节度幕判官。
出仕后,王维利用官僚生活的空余时间,在京城的南蓝田山麓修建了一所别墅,以修养身心。
诗人简介王维汇总1篇

诗人简介王维汇总1篇诗人简介王维 1诗人简介王维王维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
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
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
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
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生平王维(701-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唐朝著名诗人、画家。
因笃信佛教,又被称为“诗佛”。
公元701年,生于蒲州(今运城永济市)。
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受累,贬为济州司仓参军。
开元__年,张九龄执政,擢为右拾遗,次年迁监察御史,后奉命出塞,为凉州河西节度幕判官。
此后半官半隐居。
安史之乱被捕后被迫出任伪职,战乱平息后下狱。
因被俘时曾作《凝碧池》抒发__之痛和思念朝廷之情,又因其弟王缙平反有功请求削籍为兄赎罪,得宽宥,降为__中允,后兼迁中书舍人,终尚书右丞。
他才华早显,既是诗匠,又精禅理。
生在一个虔诚佛教的家庭里,据其《请施庄为寺表》云:“臣亡母故博陵县君崔氏,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岁。
”《王右丞集笺注》卷二五,有一篇《大荐福寺大德道光禅师塔铭》,文中述及了诗人同当代名僧道光禅师的关系时说:“维十年座下.“可见王维确实也与佛家因缘不浅,其晚年更是过着僧侣般的生活。
据《旧唐书》记载:“在京师,长斋,不衣文俯伏受教,欲以毫末度量虚空,无有是处,志其舍利所在而已,”采,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惟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
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颂为事。
”此时的王维俨然是一僧侣了。
与其小一岁的弟弟缙幼年均聪明过人。
十五岁时去京城应试,由于他能写一手好诗,工于书画,而且还有音乐天赋,所以少年王维一至京城便立即成为京城王公贵族的宠儿。
唐代诗人王维简介及代表作

唐代诗⼈王维简介及代表作唐代诗⼈王维简介及代表作 王维,河东蒲州(今⼭西运城)⼈,祖籍⼭西祁县。
唐朝著名诗⼈、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
下⾯是⼩编为你带来的唐代诗⼈王维简介及代表作,欢迎阅读。
王维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西运城)⼈,祖籍⼭西祁县。
唐朝著名诗⼈、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
王维出⾝河东王⽒,于开元⼗九年(731年)状元及第。
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
唐⽞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
安禄⼭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
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中允。
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多咏⼭⽔⽥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1] 。
书画特臻其妙,后⼈推其为南宗⼭⽔画之祖。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2] 存诗400余⾸。
王维诗词代表作 《九⽉九⽇忆⼭东兄弟》《画》《使⾄塞上》《⼭居秋暝》《⽵⾥馆》《渭城曲》 《⼭中》《鸟鸣涧》《相思》《⿅柴》《杂诗三⾸·其⼆》《送别》 《终南别业》《送别》《观猎》《少年⾏四⾸·新丰美酒⽃⼗千》《⼭中与裴秀才迪书》《汉江临泛》 《积⾬辋川庄作》《终南⼭》《杂诗三⾸》《临湖亭》《归嵩⼭作》《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将⾏》《⾟夷坞》《青溪》《⽥园乐七⾸·其四》《早朝·皎洁明星⾼》《宋进马哀词》 《奉和圣制天长节赐宰⾂歌应制》《送孙⼆》《菩提寺禁⼝号⼜⽰裴迪》《同崔傅答贤弟》《阙题⼆⾸》《过沈居⼠⼭居哭之》 王维⼈物评价 世有“李⽩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才”之说,后⼈亦称王维为诗佛,此称谓不仅是⾔王维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更表达了后⼈对王维在唐朝诗坛崇⾼地位的肯定。
王维不仅是公认的诗佛,也是⽂⼈画的南⼭之宗(钱钟书称他为“盛唐画坛第⼀把交椅”),并且精通⾳律,善书法,篆的⼀⼿好刻印,是少有的.全才。
王维简介(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

王维简介王维(699-759),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
擅画人物、丛竹、山水。
唐人记载其山水面貌有二:其一类似李氏父子,另一类则以破墨法画成,其名作《辋川图》即为后者。
可惜至今已无真迹传世。
传为他的《雪溪图》及《济南伏生像》都非真迹。
王维青少年时期即富于文学才华。
开元九年(721) 中进士第,为大乐丞。
因故谪济州司仓参军。
后归至长安。
开元二十二年张九龄为中书令。
王维被擢为右拾遗。
其时作有《献始兴公》诗,称颂张九龄反对植党营私和滥施爵赏的政治主张,体现了他当时要求有所作为的心情。
二十四年(736)张九龄罢相。
次年贬荆州长史。
李林甫任中书令,这是玄宗时期政治由较为清明而日趋黑暗的转折点。
王维对张九龄被贬,感到非常沮丧,但他并未就此退出官场。
开元二十五年,曾奉使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幕,后又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选,天宝中,王维的官职逐渐升迁。
安史乱前,官至给事中,他一方面对当时的官场感到厌倦和担心,但另一方面却又恋栈怀禄,不能决然离去。
于是随俗浮沉,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他原信奉佛教,此时随着思想日趋消极,其佛教信仰也日益发展。
他青年时曾居住山林,中年以后一度家于终南山,后又得宋之问蓝田辋川别业,遂与好友裴迪优游其中,赋诗相酬为乐。
天宝十五载(756)安史乱军陷长安,玄宗入蜀,王维为叛军所获。
服药佯为□疾,仍被送洛阳,署以伪官。
两京收复后,受伪职者分等定罪,他因所作怀念唐室的《凝碧池》诗为肃宗嘉许,且其弟王缙官位已高,请削官为兄赎罪,故仅降职为太子中允,后复累迁至给事中,终尚书右丞。
王维诗现存不满400首。
其中最能代表其创作特色的是描绘山水田园等自然风景及歌咏隐居生活的诗篇。
王维描绘自然风景的高度成就,使他在盛唐诗坛独树一帜,成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他继承和发展了谢灵运开创的写作山水诗的传统,对陶渊明田园诗的清新自然也有所吸取,使山水田园诗的成就达到了一个高峰,因而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王维生平简介

王维生平简介王维的大多数诗都是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王维生平简介,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
更多内容请关注。
王维生平简介王维(701-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唐朝著名诗人、画家。
因笃信佛教,又被称为“诗佛”。
公元701年,生于蒲州(今运城永济市)。
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受累,贬为济州司仓参军。
开元二十三年,张九龄执政,擢为右拾遗,次年迁监察御史,后奉命出塞,为凉州河西节度幕判官。
此后半官半隐居。
安史之乱被捕后被迫出任伪职,战乱平息后下狱。
因被俘时曾作《凝碧池》抒发亡国之痛和思念朝廷之情,又因其弟王缙平反有功请求削籍为兄赎罪,得宽宥,降为太子中允,后兼迁中书舍人,终尚书右丞。
他才华早显,既是诗匠,又精禅理。
生在一个虔诚佛教的家庭里,据其《请施庄为寺表》云:“臣亡母故博陵县君崔氏,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岁。
”《王右丞集笺注》卷二五,有一篇《大荐福寺大德道光禅师塔铭》,文中述及了诗人同当代名僧道光禅师的关系时说:“维十年座下。
"可见王维确实也与佛家因缘不浅,其晚年更是过着僧侣般的生活。
据《旧唐书》记载:“在京师,长斋,不衣文俯伏受教,欲以毫末度量虚空,无有是处,志其舍利所在而已,”采,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惟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
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颂为事。
”此时的王维俨然是一僧侣了。
与其小一岁的弟弟缙幼年均聪明过人。
十五岁时去京城应试,由于他能写一手好诗,工于书画,而且还有音乐天赋,所以少年王维一至京城便立即成为京城王公贵族的宠儿。
有关他在音乐上的天赋,《唐国史补》曾有这样一段故事:一次,一个人弄到一幅奏乐图,但不知为何题名。
王维见后回答说:“这是《霓裳羽衣曲》的第三叠第一拍。
”请来乐师演奏,果然分毫不差(根据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七“书画”的考证,《霓裳羽衣曲》第三叠并没有拍,是散曲,白居易的句子“中序擘騞初入拍”也可以说明这一点。
唐代诗人王维的生平简介

唐代诗人王维的生平简介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人,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画家。
王维的画作绘形绘影,声色俱佳,曾得苏轼这样评价:“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唐代诗人王维的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王维生平简介王维是唐代有名的诗人和画家,他的诗和他的画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他的许多诗作都流传了下来,备受世人推崇。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王维的简介吧。
王维生于701年,卒于761年,是唐代有名的诗人。
他字摩诘,号称摩诘居士,所以也有人会以摩诘来代称他。
王维的才华,在他少年的时候就已经显露了出来。
他才华横溢、才思敏捷,又能写诗又会作画。
所以,王维初到京城应试之时,就受到了京城名流的喜爱。
王维做官之后,就利用空闲的时间修筑了一座小院,用来修养身心。
他在为官之时的生活情况是半官半隐的。
因为他遭闲暇之时,就会来到这个小院,有山又有湖,悠闲舒适。
王维的生活一直都是波澜不惊的,可惜到了他晚年的时候,这样的平静便被打破了。
755年,在安史之乱中,王维在混乱中被叛军所捕。
迫于无奈,王维只能在叛军的压迫下当官。
在此期间他曾写过很多想念往日生活,以及皇帝的诗,这就成了日后王维的保命符。
叛乱被平定后,因曾做了叛军的官,王维应被判刑。
但因其弟请求,以及他自己写的那些诗才得以救回一命。
王维本来心怀壮志,想要建功立业。
可是经历了安史之乱,再加上政局动荡不稳,使得他渐渐消沉,内心的火焰也渐渐熄灭。
他开始吃斋念佛,颇有脱离世俗之意。
他的许多诗描述的就是他在隐居时候的生活,词句清新自然、淡泊宁远。
而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有很多。
他的许多作品都流传了下来,备受世人的推崇。
王维与玉真公主玉真公主是唐朝的一位的公主,那么王维与玉真公主有什么关系呢?王维放在现在来说,他的声名地位都不如李白、杜甫二人,可是要是放在盛唐时期,王维可是要比他们有名许多。
王维早年丧妻后,一直终身未娶,让很多人猜测王维与玉真公主之间有着不一样的关系。
王维资料_精品文档

王维诗歌赏析一、王维简介王维 (701 一761 ) ,字摩诘,盛唐诗人。
祁州 (今山西祁县) 人,后移居蒲州今山西永济) 。
王维出生一个官僚地主家庭,多才多艺,不仅诗歌造诣很高,诗名很盛,而且精通书画和音乐。
开元九年(721)王维中进士,历任右拾遗、监察御史。
安史叛军攻入长安时被俘,被迫任伪职。
长安收复后,降为太子中允。
官终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世人称其为“诗佛”。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可分为先后两期。
王维早岁春风得意,充满着建功立业的志向,又有着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表现在山水诗上则是选取宏伟壮丽的高山大川来加以描绘,用以寄托他豪迈开朗的思想感情。
他后期过着一种亦官亦隐的生活,退出政治舞台,皈依佛门,栖身于山水田园的极乐世界,所以他后期创作的大量的山水诗,基本上是一种雅致的情韵,把大自然当做清纯的理想王国,多是描绘幽静的山石和清澈的溪流,农村的田园风致,表现出留连光景的娱悦和高蹈出尘的满足,蜿蜒地寄托了自己对黑暗官场的厌恶之情。
在他的笔下,劳动人民的生活多是悠然平淡、和谐平静的。
王维的田园山水诗直接继承了陶渊明明净淡泊而深远的艺术风格,以观察细致,感觉敏锐著称,“诗中有画”是王维诗的一个显著特点。
苏东坡曾经言:“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他的诗往往融诗情画意于一体,创造出耐人回味的艺术境界,风格清新淡雅,意境幽远。
王维晚年长斋奉佛,其田园山水诗也明显带有参禅悟道的气息。
有《王右丞集》。
二、文学作品赏析常识1 、文学作品的形象对小说来说是“人物形象” ,对散文和诗歌来说就是意境,对戏剧来说就是戏剧人物所反映的戏剧冲突。
其中,对叙事诗歌来说,“人”“事”就是形象;对于抒情诗来说,形象就是抒情主人公,对于写景状物的诗歌来说,诗歌中的“景”“物”就是诗歌的形象。
2 、文学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归纳: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⑴、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⑵、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王维的简介资料

王维的简介资料王维,唐代文学家、画家,字摩诘,号醉翁,舞阳(今河南舞阳)人。
他的作品涵盖了诗歌、绘画、音乐等多个领域,被誉为“唐代文学的巅峰”。
王维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显示出了文学和艺术的天赋。
他早年曾任官,后来辞官归隐,以追求文学艺术为主要目标。
他的诗作多写山水田园之景,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
他的绘画作品也以山水画为主,形式简练、意境深远,被后人称为“王维山水”。
王维的诗歌作品以清新淡雅、意境深远著称。
他善于运用自然景物来表达人生哲理,使诗作更具思考性和意味深长。
他的代表作之一《登鹳雀楼》以描绘长江美景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主题。
他的另一首名篇《相思》则以描绘桃花为主题,通过对爱情的描绘,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之情。
除了诗歌作品,王维的山水画也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他的画作注重意境的表达,追求笔墨的简练和形式的平和。
他常常运用寥寥几笔就能勾勒出山水之美,给人以深远的思考空间。
他的山水画常常具有一种超脱尘世、恬静宁谧的氛围,给人以宁静和舒适之感。
除了文学和绘画,王维还擅长音乐。
他在音乐创作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
他的音乐作品以琴曲为主,曲调优美、旋律流畅,给人以愉悦的音乐享受。
王维的艺术成就不仅在当时,而且在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被广泛传颂,并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他的诗歌作品对后世诗人的创作影响深远,被誉为“诗中的诗”,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王维的艺术造诣和思想境界使他成为了一位卓越的文化名人。
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使他的作品充满了智慧和情感。
他的诗画音乐成就了他在唐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地位,使他成为了后世文人学习和崇拜的对象。
王维的一生充满了艺术的追求和创作的热情。
他用自己的才华和智慧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他的作品不仅展示了他个人的艺术才华,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
他的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高三语文王维简介 关于王维的诗歌与生平

王维简介王维(701—761):字摩诘。
先世为太原祁(今山西省祁县)人,后迁至蒲(今山西省永济县),故又是蒲人。
盛唐山水田园诗人。
少有才名,开元九年中进士,调太乐丞,以罪谪济州司仓。
曾在淇上、嵩山一带隐居。
张九龄执政,开元二十三年擢其为右拾遗,后为监察御史,左补阙,奉使出塞,在凉州河西节度使幕兼判宫。
累官至给事中。
天宝年间先后在终南山和车辋川隐居。
安史乱起,他被叛军俘获,送至洛阳,他虽饮药称瘖,又写《凝碧池》诗以悲时事,但终被迫接受伪职。
两京收复后,降为太子中允,复拜给事中,终尚书右丞。
他早年曾有进取之心,写过一些意气慷慨的诗歌。
但思想里消极成分较多,三十岁丧妻后,过着独身生活,即喜参禅,张九龄罢相后,他政治上灰心,故寄情山水田园和佛教禅理,在辋川别墅过亦官亦隐的生活。
晚年更趋消极。
他是诗人,又兼画师,成为南派泼墨山水的宗师。
他还精通音乐。
这些对他的诗歌创作有积极的影响。
《全唐诗》编其诗四卷(《外编》补一首)。
他的诗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而以描写山水田园的成就最高。
因此他和孟浩然成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合称“王孟”。
他的山水诗呈多种风格,如《汉江临泛》、《终南山》等诗很浑壮,而《山居秋暝》、《辋川集》、《皇甫岳云谿杂题》等又清幽淡远。
还有一些边塞诗,写出边塞苍茫的景色,也很壮观。
其田园诗多表现隐居田园之乐,如《渭川田家》、《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春日田园作》等,静谧、闲适的情调较深,但也写出了农村朴素的自然美。
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东坡志林》),主要指他的山水田园诗。
他抒写壮怀的《少年行》、《老将行》、《陇西行》等也写得感情跌宕,姿态横生。
他用五、七言绝句形式写的送别、乡思等的抒情诗也颇有情韵,如《渭城曲》、《相思》和“清风明月苦相思”那一首,当时就被乐工配乐歌唱,流传甚广。
有《王右丞集》,清赵殿成为之笺注。
洛阳女儿行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①容颜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
王维简介

王维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
随父官徙蒲州(今山西永济),遂为河东人。
王维早年即富文学才华,唐玄宗开元九年(721)中进士,授太乐丞,旋即因故贬谪济州司仓参军。
开元二十二年张九龄为中书令,王维作《献始兴公》一诗献给张九龄,表现出自己要求有所作为的心情。
擢为右拾遗。
后迁监察御史。
二十五年,王维奉使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幕,二十八年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选。
天宝年间,王维的官职逐渐升迁,但他却长期过着半隐半官的生活,一度居于长安城外终南山。
天宝十五年,安史叛军攻陷长安,唐玄宗西逃入蜀,王维被叛军所获,服药佯为瘖疾(不能说话的哑疾),但还是被囚禁于洛阳菩提寺中,并授与伪官。
叛乱平定,两京收复后,受伪职者分等定罪,王维因所作怀念唐室的《凝碧池》为肃宗嘉许,仅降职为太子中允,后累迁给事中,终尚书右丞,故而世称“王右丞”。
王维简介50字

王维简介50字王维描绘自然风景的高度成就,使他在盛唐诗坛独树一帜,成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王维简介50字一王维,唐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王维简介50字二王维,公元701年,生于蒲州(今运城永济市)。
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受累,贬为济州司仓参军。
开元二十三年,张九龄执政,擢为右拾遗,次年迁监察御史,后奉命出塞,为凉州河西节度幕判官。
此后半官半隐居。
安史之乱被捕后被迫出任伪职,战乱平息后下狱。
因被俘时曾作《凝碧池》抒发亡国之痛和思念朝廷之情,又因其弟王缙平反有功请求削籍为兄赎罪,得宽宥,降为太子中允,后兼迁中书舍人,终尚书右丞。
王维简介大全王维(699-759),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
擅画人物、丛竹、山水。
唐人记载其山水面貌有二:其一类似李氏父子,另一类则以破墨法画成,其名作《辋川图》即为后者。
可惜至今已无真迹传世。
传为他的《雪溪图》及《济南伏生像》都非真迹。
王维青少年时期即富于文学才华。
开元九年(721) 中进士第,为大乐丞。
因故谪济州司仓参军。
后归至长安。
开元二十二年张九龄为中书令。
王维被擢为右拾遗。
其时作有《献始兴公》诗,称颂张九龄反对植党营私和滥施爵赏的政治主张,体现了他当时要求有所作为的心情。
二十四年(736)张九龄罢相。
次年贬荆州长史。
李林甫任中书令,这是玄宗时期政治由较为清明而日趋黑暗的转折点。
王维对张九龄被贬,感到非常沮丧,但他并未就此退出官场。
开元二十五年,曾奉使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幕,后又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选,天宝中,王维的官职逐渐升迁。
安史乱前,官至给事中,他一方面对当时的官场感到厌倦和担心,但另一方面却又恋栈怀禄,不能决然离去。
诗人王维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
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
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
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
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442篇诗文生平王维(701-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唐朝著名诗人、画家。
因笃信佛教,又被称为“诗佛”。
主要成就王维的山水诗大都写于后期,与前人比较,他扩大了这类诗的内容,增添了它的艺术风采,使山水诗的成就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他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突出贡献。
其中,写乡村景物和农家生活的田园诗充满着牧歌情调,表现他闲逸萧散的情趣和恬淡自适的心境。
如《渭川田家》,《春中田园作》。
更多的作品着重写农村美丽如画的风光,《新晴野望》:"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山居秋暝》写暮雨方霁,山村呈现的美景。
王诗中那些描绘大自然幽静恬美的山水诗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
如《青溪》:言入黄花川,第每逐清溪水。
随山将万转。
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没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淡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2]通篇以心照水,用水衬心,物我融成一片,反映一种内在的对美的追求。
但有些山水田园诗着力渲染空寂意境与落寞情怀。
如《竹里馆》、《辛夷坞》情走淡薄,旨归静趣。
这无疑会对后世山水诗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王维具有多种才艺,不同艺术相互渗透对其诗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他以画入诗,使其山水诗形成了富有诗情画意的基本特征。
王诗语言含蓄,清新明快,句式、节奏富于变化,音韵响亮、和谐,具有音乐美。
总之,王维的山水诗无论从诗的题材内容,还是诗歌的艺术丰采上都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维简介

王维简介王维(701-761),字摩诘(jié),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崇信佛教,人称诗佛,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汉族。
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著有《王右丞集》,存诗400首。
善画人物、丛竹、山水。
唐人记载其山水面貌有二:其一类似李氏父子,另一类则以破墨法画成,其名作《辋川图》即为后者。
但是传为他的《雪溪图》及《济南伏生像》都非真迹。
王维在唐诗的范畴显然有更高的成就,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
开元进士科第一(即状元)。
任过太乐(yuè)丞、右拾遗等官,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后两京收复,降职为太子中允,复累迁至给事中,终尚书右承……王维青少年时期即富于文学才华。
开元九年(721年) 中进士第,为大乐丞。
因故谪济州司仓参军。
后归至长安。
开元二十二年张九龄为中书令。
王维被擢为右拾遗。
其时作有《献始兴公》诗,称颂张九龄反对植党营私和滥施爵赏的政治主张,体现了他当时要求有所作为的心情。
二十四年 (736)张九龄罢相。
次年贬荆州长史。
李林甫任中书令,这是玄宗时期政治由较为清明而日趋黑暗的转折点。
王维对张九龄被贬,感到非常沮丧,但他并未就此退出官场。
开元二十五年,曾奉使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幕,后又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选,天宝中,王维的官职逐渐升迁。
安史乱前,官至给事中,他一方面对当时的官场感到厌倦和担心,但另一方面却又恋栈怀禄,不能决然离去。
于是随俗浮沉,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无论律诗、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
王维又是一位著名的绘画大师。
苏轼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王维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但是传为他的《雪溪图》及《济南伏生像》都非真迹。王
维在唐诗的范畴显然有更高的成就,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
的代表。
2
红豆生南国,
相
春来发几枝。
思
劝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又名:江上赠龟年
王维那些小事
? 有一次,孟浩然正在王维处谈诗论道,唐 玄宗李隆基忽然来了,王维以孟浩然是布 衣不能面圣,于是令孟躲在床底下。当时 唐玄宗尚未为杨贵妃所迷,正励精图治, 与王维谈了一些政治事务之后,看到桌上 有诗笺,便随手拿起来看。这诗正是孟浩 然所写的《岁暮归南山》,诗云:
谢谢观赏!
再见!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赦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人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 唐玄宗看了“不才明主弃”这一句不大高 兴,悻悻然对王维说:“这人岂有此理, 他自己不来找我,怎么可以说我弃他呢!” 据说,王维听到这话后,并不替孟浩然辩 解,更谈不上替孟引见了。在床底下躲着 的孟浩然,此时的心情是可以想见的。如 果王维在这个时候利用机会替他的朋友吹 嘘一下,孟浩然平步青云的可能性相当大, 然而王维却不肯为,于是,孟浩然自知找 错了人,自己与仕途无缘了。
(今山西 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省永济),晚年居于
蓝田辋川别墅。其诗、画成就都很高,尤以山水诗成就最
高。“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
佛”。他著有《王右丞集》,不仅如此,王维善画人物、
丛竹、山水。唐人记载其山水面貌有二:其一类似李氏父
子,另一类则以破墨法画成,其名作《辋川图》即为后者。
?
孟浩然在长安住了一阵,发觉仕途无望, 加上自己的倔强个性不愿再屈身求人, 于是毅然返回襄阳去了。临走之时,他
给王维留了一首诗,诗中写道:
寂寂竟何时,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 此诗的口气,对王维有极明显的谴责, “当路谁相假”是说王维不肯引荐,“知 音世所稀”自然说得更明白了。可见王维 抑制孟浩然,给孟造成的伤害之深。
王维简介
王维生平
? 王维(701-761),汉族,字摩诘,祖籍山西祁县,唐朝
诗人,外号“诗佛”。今存诗400余首。王维精通佛学,
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维摩诘向弟子们讲学的书,
王维很钦佩维摩诘,所以自己名为维.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
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受禅宗影响很大。盛唐时
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原籍祁
? 王维的山水诗大都写于后期,与前人 比较,他扩大了这类诗的内容,增添 了它的艺术风采,使山水诗的成就达 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他对中国古 典诗歌的突出贡献。其中,写乡村景 物和农家生活的田园诗充满着牧歌情 调,表现他闲逸萧散的情趣和恬淡自 适的心境。
? 王维具有多种才艺,不同艺术相互渗 透对其诗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以 画入诗,使其山水诗形成了富有诗情 画意的基本特征。王诗语言含蓄,清 新明快,句式、节奏富于变化,音韵 响亮、和谐,具有音乐美。总之,王 维的山水诗无论从诗的题材内容,还 是诗歌的艺术丰采上都对后世诗歌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对王维的评价
? 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 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
? 钱钟书称他为 盛唐画坛第一把 交椅 ,并且精通音律,善书法, 篆的一手好刻印,是少有的全 才。
对后世的影响
? 开元二十八年孟浩然在贫困中死去, 这时的王维忽然内疚起来,替孟营造坟墓, 建孟亭、画遗像,好象是一位最知己的朋 友似的。孟浩然九泉之下,定会感到可笑。
晚期的王维
? 一直过着舒服生活的王维,到了晚年却被 卷入意外的波澜当中。玄宗天宝十四年 (755)爆发了安史之乱。在战乱中他被贼 军捕获,被迫当了伪官。而这在战乱平息 后却成了严重问题,他因此被交付有司审 讯。按理投效叛军当斩,幸其在乱中曾写 过思慕天子的诗,加上当时任刑部侍郎的 弟弟(曾跟随皇帝出逃)的求情,恳请将 其官职等换其兄性命,王维才得免于难, 仅受贬官处分。其后,又升至尚书右丞之 职。
? 王维早年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希 望能作出一番大事业,后值政局变 化无常而逐渐消沉下来,吃斋念佛。 四十多岁的时候,他特地在长安东 南的蓝田县辋川造了别墅,在终南 山上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