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孔子中庸之道思想解释

合集下载

中庸之道的各种解释

中庸之道的各种解释

中庸之道的各种解释
“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最早出自《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在不同的文化和哲学背景下,“中庸之道”有不同的解释和理解。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解释:
1. 儒家的解释:在儒家思想中,“中庸之道”是一种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强调“中庸”是最高的德行。

它主张人们在言行上要保持适度,不过分也不过分不足,以达到和谐、平衡的状态。

儒家认为,“中庸”是实现“仁”的重要途径。

2. 道家的解释:在道家思想中,“中庸之道”是一种追求自然、无为而治的生活方式。

道家强调“道法自然”,认为人们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不强行干预,不过分追求功名利禄,以达到心灵的平静和内心的和谐。

3. 佛家的解释:在佛家思想中,“中庸之道”是一种修行的方法和境界。

佛家强调“中道”,即不偏不倚、不走极端,以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觉悟。

总的来说,“中庸之道”强调的是在各种极端之间寻找平衡点,以达到和谐、稳定的状态。

它不仅是一种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智慧。

《论语》中的哲学思想

《论语》中的哲学思想

《论语》中几种主要思想主张的解读(四)关于“哲学思想”(一)中庸之道1.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译文】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高到极点了吧!老百姓缺少它已经很久了。

”【评析】中庸是一种哲学思想,又是一种道德实践的原则和待人处世的方法。

这一道德规范被孔子视为美德,“其至矣乎”。

什么是中庸,从孔子提出之后,儒学后人不断完善,使之成为了一种政治手段。

其核心就是要求人们要能把握一个恰当的尺度,来保持事物的平衡。

例如办一件事,办到九分,是为不及,办到十一分,是为过分,皆是不中。

必须办到十分,恰到好处,始称为中,亦称为中道。

从而达到“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的境界,进而使社会秩序稳定,在高位的人不骄横,处于下层的老百姓不反叛,最终实现对立的平衡以及矛盾的调和。

从处世的角度来看,中庸的确是一种高境界,但在现实中,所谓的“聪明人”很多,中庸的人却很少见。

从社会的角度来讲,中庸可以从思想上起到稳定社会的作用。

2.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译文】子贡问道:“子张和子夏两人谁更强一些呢?”孔子说:“子张做得过头,子夏做得不够。

”子贡说:“那么是子张强一些吗?”孔子说:“过头与不够是一样的。

”【评析】“过犹不及”是中庸思想的具体说明。

“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这是说,舜于两端取其中,既非过,也非不及,以中道教化百姓,所以为大圣。

这就是对孔子“过犹不及”的具体解释。

既然子张做得过头,子夏做得不够,那么两人都不好,所以孔子对两人的评价就是“过犹不及”。

3.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译文】孔子说:“如果得不到中道之士与他结交,那就一定结交狂放的人和狷介的人吧!狂放的人积极向上,狷介的人不肯做坏事。

中庸之道的意思

中庸之道的意思

中庸之道的意思
中庸之道意思是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出自《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例句:中国的儒家文化讲究柔中带刚的中庸之道,很适合肖邦这种诗意的音乐。

不理解肖邦音乐的人可能会觉得比较柔和,但是深入了解肖邦之后,他的音乐其实是非常激昂的。

成语造句
1、一个毫无嗜好,完全合乎中庸之道的人,简直是妖魔,是没有翅膀的半吊子天使。

基督旧教的神话里,天使没有别的,只有头脑。

2、思想必须以极端的方法才能进步,然而又必须以中庸之道才能延续。

3、如果律师都能秉持一种和谐的人文精神,理性的扬弃中庸之道,将传统的人文道德精神融入律师固有的气质,律师将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4、执两用中是衡量善恶的方法,中和至善是检验中庸之道的标准。

5、中国人讲究中庸之道,触及的问题过于透彻就没有品尝的口感与深远的意味,表面上虽然不痛不痒,不动声色,却能直指心灵深处。

孔子的“中庸之道”的原义解析

孔子的“中庸之道”的原义解析

孔子的“中庸之道”的原义解析“仁义礼智信”向来被标榜为儒学的道德标杆,但是每个字后面都有它辩证的含义,你了解吗?“中庸”一向被奉为儒家的处事哲学,但究竟何为“中庸”,你真的会运用吗?对于任何问题我们都不能断章取义,要力求寻找最全面、客观的答案,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孔子是怎么谈论处事原则的,而这其中又有怎样的中庸之道?孔子曾对他的弟子说:“爱好行仁而不爱好学习,那种流弊就是愚昧上当;爱好明智而不爱好学习,那种流弊就是游谈无根;爱好诚实而不爱好学习,那种流弊就是伤害自己;爱好直率而不爱好学习,那种流弊就是尖酸刻薄;爱好勇敢而不爱好学习,那种流弊就是胡作非为;爱好刚强而不爱好学习,那种流弊就是狂妄自大。

”这六句话正体现了孔子的处事之道,让我们来逐一分析。

其一,“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譬如,一看到有人要钱,恻隐之心油然而生,立刻就给钱,事实上别人是利用你的同情心来骗钱。

生活中这种例子很多,了解了之后就不会上当,大家都不给钱的话,这种事情就会消失了。

行仁是好事,但要能够了解道理并具备判断的眼光,而不是光凭好心。

其二,“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

何谓好知呢?就是喜欢听取各种新的理论或消息,但是不肯好好学习。

“荡”就好比船在水上,没有方向,顺着水流漂来漂去。

所谓“样样通,样样松”,有些人文学、艺术、宗教、哲学,每一门都学一些,到最后什么都懂一点,但又不够深刻。

这就是游谈无根,浪费时间。

其实,好学不在多,但是要学得透彻。

其三,“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爱好诚实本是好事,为何会伤害自己呢?因为答应别人的事情都去做,没有思考该不该做,结果让自己疲于奔命,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其四,“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这种情况很常见。

有些人很直率,没有学习如何与别人来往,没有做到说话婉转而恰当。

凡事有话直说,难免尖酸刻薄,别人听了也很难过。

其五,“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

有些人很勇敢,什么事都一马当先。

但没有学习调整的话,人生就会有所偏差,到最后恐怕会变成胡作非为。

中庸全文及解释

中庸全文及解释

中庸全文及解释【原文】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 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 了。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

越是隐藏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原文】2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

“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

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原文】3.4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其斯以为舜乎!”子曰:“人皆曰‘予知。

’驱而纳诸罟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

人皆曰‘予知,’ 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译文】孔子说:“舜可真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啊!他喜欢向人问问题,又善于分析浅显话语里的含义。

隐藏人家的缺点,宣扬人家的好处。

两个方面的意见他都掌握,采纳适中的用于老百姓。

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孔子说:“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被驱赶到罗网陷阱中去却不知躲避。

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选择了中庸之道却连一个月时间也不能坚持。

”孔子说:“颜回就是这样一个人,他选择了中庸之道,得到了它的好处,就牢牢地把它放在心上,再也不让它失去。

”【原文】5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

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中庸之道的定义

中庸之道的定义

中庸之道的定义
答: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观点论,出自儒家文化的《中庸》。

中庸之道是人生的大道,基本包含三层理论:
1. 第一层理论:中不偏,庸不易。

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

这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

2. 第二层理论:指中正、平和。

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

所以月牙山人说:只要保持一颗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长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3. 第三层理论: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中用的意思。

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

总的来说,中庸之道是中国儒家文化的重要思想,它强调的是一种平衡、和谐、适中的处世态度和行为方式。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仍可以从中庸之道中汲取智慧,以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问题。

中庸全文及解释

中庸全文及解释

【原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 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 了。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

越是隐藏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原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

“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

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原文】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小人反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译文】仲尼说:“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

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恰当;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无所顾忌。

”孔子说:“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普通人很少有能长久实行它的!”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超过了中庸的度,愚蠢的人智力达不到中庸的标准。

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

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出滋味。

”【原文】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其斯以为舜乎!”子曰:“人皆曰‘予知。

’驱而纳诸罟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

孔子的中庸之道

孔子的中庸之道
五、中庸的品德在现代的意义
“中庸”既是理想的境界, 又是普遍的方法。儒家思想讲和, 不仅讲社会的和谐, 还讲人和自然的和谐平衡, 人和人之间的和谐平衡, 人和自己内在的身和心, 内在的平衡和谐。儒家讲和, 孔子讲和而不同, 和不是同, 和也不是不同。和是多样的统一, “和也者, 天下之大道也。”不是天下没有对立, 而是说我们要达到和谐的状态, 要争取克服这些对立, 达到和谐的状态, 这是一个人文的睿智。这个智慧是现代化的社会管理和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它不只是生态平衡, 不只是社会的和谐, 他是人和天地万物的整体的和谐的思想, 这是讲的“和”, 普遍和谐, 这是“亲亲而仁民, 仁民而爱物”, 这是“民吾同胞, 物吾与也”。它发挥到一个极高的境界, 万物生长就茂盛。
二、孔子对中庸的解释
孔子主张中庸, 他说“中庸之为德也, 其至矣乎, 民鲜久矣”, 《论语·雍也》中庸是一个“其至矣乎”, 是一个非常高的道德修养的境界, 一般人很难达到, 但也是可及的。中庸的第二意思, 它是一个方法。其实我们都有这样的智慧和方法, 处理各种事务的一个方法, 或者叫方法学。中庸的“中”就是中正的“中”。
中庸之美就是在中华民族的民族生命之中, 就是我们日用而不知的一个经验, 我们要珍惜这个经验, 我们和古希腊、古罗马、古印度、古埃及他们的文化相比较, 才有了真正的认识, 中国华夏孔孟当然他有老庄的, 还有佛家的这个智慧, 都是世界顶级的智慧。
孔子在思想方法上, 很重视客观的法则, 反对主观的偏好, 有四个方面他讲“毋意, 毋必, 毋固, 毋我”, 不要太过意、私意地揣测;不要太自以为是, 我们在管理中, 处理人和人的关系、人和社会、和自身的身和心的关系的时候, 处理国家之间、宗教之间、语言之间复杂的矛盾的时候, 复杂的系统工程, 家庭的内部事务、外部事务, 家国天下事, 公司的内部事务、外部事务, 在处理各方面的时候, 应对各方面的时候, 可以学一点《中庸》, 学一点孔子的中庸之道, 这会增长我们的智慧, 可以让我们坦然地、安宁地面对各种矛盾。“中庸之道”既是人生修养的极致、最高的境界;又是一个普遍的方法学, 一个方法论的原理, 像松下公司那样, 它是可以活用于当今的世界, 圣贤的智慧是要靠我们实际地去体验的。

中庸全文 (含解释)

中庸全文 (含解释)

中庸全文及解释【原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 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 了。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

越是隐藏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原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

“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

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原文】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小人反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译文】仲尼说:“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

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恰当;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无所顾忌。

”孔子说:“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普通人很少有能长久实行它的!”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超过了中庸的度,愚蠢的人智力达不到中庸的标准。

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

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出滋味。

”【原文】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其斯以为舜乎!”子曰:“人皆曰‘予知。

中庸中的中庸之道理解

中庸中的中庸之道理解

中庸中的中庸之道理解“中庸”一词,源自《礼记·大戴礼记》。

其核心思想是追求平衡、稳定和适度,被誉为“中庸之道”。

这种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尊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介绍中庸之道,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哲学思想。

中庸的概念“中庸”一词常被用来描述一个人的处事作风,人们追求自己的行为、性格、情感、思想和目标都要在适度的范围内,不能过分或不足。

中庸之道的基本内涵就是追求平衡和适度,不偏不倚、不过不及。

中庸之道的思想内涵1. 辩证思维:中庸主张在对待世界、人生、事物等问题时,要具备辩证思维的能力,不可偏听偏信,必须兼容并蓄,取长补短,融会贯通。

2. 忠诚正直:中庸主张热爱自己的祖国、家庭、职业和行业,对于社会的道德和法律规范要绝对忠诚,行事坚持正义、公正、真理,不偏袒一方。

3. 学习进取:中庸主张开拓进取,为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要不断学习,修身齐家,进而治国平天下。

中庸之道的应用1. 个人成长:中庸之道注重个人修养,追求心身健康,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

在这个基础上,人们可以实现身、心、灵的协调统一化,也可以为家庭和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2. 经营管理:在商业领域,追求中庸之道就意味着在市场竞争中保持清醒头脑,不偏不倚地发展自己的业务,适度调整策略,在保持企业价值的同时避免冒险。

3. 政治治理:中庸之道也是中国传统政治的一种理念。

在治国方面,强调推崇中庸之道,既要有适度的改革,也要保持社会稳定;既要有高压反腐,也要保持法制公正。

结语总之,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哲学中非常重要的思想,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

如果我们能够秉持中庸之道,就可以更好地促进和谐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美好。

《中庸》全文+翻译+注释

《中庸》全文+翻译+注释

儒家文化的《中庸》。

第一层意义:中不偏,庸不易。

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

这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

孔子有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第二层意义:指中正、平和。

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

所以月牙山人说:只要保持一颗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长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第三层意义: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即中用的意思。

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

作者为孔子后裔子嗣子思,后经代学者修改整理。

《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

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

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就是即不善也不恶的人的本性。

从人性来讲,就是人性的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

实质上用现代文字表述就是“临界点”,这就是难以把握的“中庸之道”。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

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和是天下的根本【原文】天命之谓性(1),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

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6)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第1章)【注释】(1)天命:天赋。

朱熹解释说:“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

”(《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际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并无神秘色彩。

(2)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3)莫: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思。

中庸之道的意思是什么中庸之道的思想和表现

中庸之道的意思是什么中庸之道的思想和表现

中庸之道的意思是什么中庸之道的思想和表现中庸之道的意思是什么中庸之道的思想和表现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中庸之道的意思是什么,欢迎你的阅读。

主题思想“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这一主题思想的核心是自我教育。

“天命之谓性”是指人的自然禀赋是天性。

“率性之谓道”是说人们顺着自然本性行事是道,“修道之谓教”是说自我教育就是按照人道原则去进行修治。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远,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自我教育贯穿于人一生之中,人们一刻也离不开自我教育。

要将自我教育贯穿于人生的全部过程,就需要有一种强有力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精神。

这种精神就叫做慎独。

也就是说,在自己一人独处的情况下,别人看不到自己的行为、听不见自己的言语,自己也能谨慎地进行内心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监督。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揭示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目标。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指出了自我教育目标的重大意义。

“致中心,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是歌颂达到自我教育的理想目标后的.无量功德,也就是具备至仁、至善、至诚、至道、至德、至圣的品德后的效应。

中和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致中和是社会价值的体现。

宋朝临江黎立武著《中庸分章》分析《中庸》第一章时也对中庸作了极高的评价。

他说:“中庸之德至矣,而其义微矣。

首章以性、命、道、教,明中庸之义;以戒惧谨独,明执中之道;以中和,明体用之一贯;以位育,明仁诚之极功。

”朱熹对这一章也有极高的评价。

他在《中庸章句》中说:“右第一章。

子思述所传之意以立言:首明道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其实体备于己而不可离,次言存养省察之要,终言圣神功化之极。

盖欲学者于此反求诸身而自得之,以去夫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

中庸之道是什么意思详细含义

中庸之道是什么意思详细含义

中庸之道是什么意思详细含义
中庸之道释义:待人处世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

《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矣,其至矣乎!”
扩展资料
什么是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意思是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出自《论语·庸也》。

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是这样解释中庸之道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一句话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这一主题思想的核心是自我教育。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意思是说,中庸是一种至高无尚的美德,民众缺少很久了。

孔子说这话的主要的目的是要把当时的社会秩序、社会制度保持在周礼的`规范之内。

当时孔子生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那个时代王室衰微,诸侯崛起,战事不断,民不聊生,孔子一生都在为恢复合乎周礼的社会秩序而奋斗,他讲中庸也是为此目的。

解析孔子的中庸之道

解析孔子的中庸之道

解析孔⼦的中庸之道
孔⼦⽈:君⼦中庸。

⼩⼈反中庸。

先说何谓中庸。

中庸者,以中为⽤也。

处理事情恰到好处,不⾛极端。

1、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2、刚柔并济。

3、⼀阴⼀阳之谓道。

4、欲望。

墨⼦认为,欲望是万恶之源。

主张扼杀⼈的⼀切欲望和精神需求。

孔⼦既认识到欲望是万恶之源。

⼜认识到欲望是社会发展的原动⼒(欲望更是社会倒退的原动⼒)。

⼈皆有⽆七情六欲,⼈若⽆欲,便是⾏⼫⾛⾁,便是器物。

孔⼦⽈:君⼦不器,此之谓也。

孔⼦既不灭欲,⼜不纵欲。

⽽是提倡适欲、节欲。

5、教育⼦⼥。

既不严苛,也不溺爱。

成功的教育使⼈有性格:既不使本性。

⼜有品格。

6、国虽⼤,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7、既珍爱⽣命。

在⾯对⼤义时,杀⾝成仁,舍⾝取义。

8、过犹不及。

不以过⾼的道德作为⾏为准则。

⽽是中等的道德作为⾏为准则。

不搞道德绑架。

可把道德分为九个等级:
上上、上中、上下。

中上、中中、中下。

下上、下中、下上。

墨家的道德是上上,毫不利⼰⽆私奉献。

99.999999%的⼈都做不到。

儒家的道德是中中:亲亲之爱。

与⼈诚信,见利思义。

遵守公序良俗。

君⼦救急不救贫。

儒家的道德规范⼈⼈都可以做到。

中庸之道的理解

中庸之道的理解

中庸之道的理解
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寻找平衡、避免极端的行为准则和生活态度。

中庸之道强调“不偏不倚”,“平衡取中”,“无过不及”,不仅适用于个人的修养和行为准则,也适用于国家的治理和社会的发展。

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是“中和”,即通过调和各种对立面之间的矛盾,达到平衡、稳定和和谐的状态。

在个人修养方面,中庸之道要求人们不要过于追求极端的行为和情绪,而要在所有方面保持平衡和稳定的状态。

在国家治理方面,中庸之道则主张以“和为贵”,不偏袒任何一方,寻求公正和平衡。

中庸之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融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维方式中。

在现代社会,中庸之道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寻找平衡、稳定和和谐的生活方式。

- 1 -。

《论语》十大思想内涵之《中庸之道》

《论语》十大思想内涵之《中庸之道》

《论语》十大思想内涵之《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深刻的哲学智慧[内涵解读]1.中庸之道(《〈论语〉选读》“课文解读”第1题)中庸之道是一种温和主义,有持中、稳健、理性、包容、调和的特色,适用于社会改良和社会稳定。

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1)强调处事有“度”,过犹不及。

就是说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选择一个正确的立脚点,既反对过头,又反对不及。

“不及”是没有达到“中”,其根源在于太拘谨、保守;“过”则是超过了“中”,其原因在于太放纵、激进。

两者尽管趋向相反,但都违背了客观规律,都偏离了中道而走向了极端。

孔子认为中道的标准应该是仁义之道。

(2)强调符合社会人生常道,做到合情合理。

与人交往要有度,符合道义的就去做,不符合道义的就不做。

(3)强调温和处事。

真正的中庸是不偏于狂,也不偏于狷的,人的气质、德行、作风都不偏于任何一方,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这样才符合中庸之道。

(4)强调“权”的重要性。

“权”是通权达变,一切事物在按照常规不断发展变化的同时,可能出现某些意想不到的反常情况。

而中庸之道必须与之相适应,所以,当在具体实践中运用“中”这一基本原则时,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变通。

2.和而不同(《〈论语〉选读》“课文解读”第1题)事物通过变革达到实质上的统一或协调状态,叫作“和”;掩盖或否定事物的矛盾,只求表面上的整齐一致,谓之“同”。

君子可以与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物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

[相关成语]1.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2.过犹不及:事情做得过分,就如同做得不够一样,都不合适。

3.和而不同:虽然与人和睦相处,但不盲从附和。

4.无适无莫:对人没有亲疏厚薄三分。

也指无可无不可。

[论语摘译]1.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浅谈中庸之道是什么意思

浅谈中庸之道是什么意思

浅谈中庸之道是什么意思中庸之道是儒家的一种思想主张。

儒家认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道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变移),其实体备于己而不可离”。

人的过激言行,是受外物的影响和诱惑而失去了本然之善。

要想使自己坚守正道,不做外物的傀儡,待人接物就必须采取不卑不亢、不偏不倚的态度。

儒家的经典著作《四书五经》之一《中庸》首篇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言天地之理是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阴阳二气相交结成形体,而“理”亦赋于其中。

天之宝日月星辰,日月星辰每时每刻都在自己的轨道上不停地运动,一旦偏离了自己的轨道,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地之宝五谷百果,五谷百果是随着节候的变化而生长发育,倘若逆时而生,其结果必然灭亡。

这就是“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指的是天地的运行法则是各行其道。

“修道之谓教”,是说人的言行应当效法天地万物的自然规律,不偏不倚。

一旦极左或者极右,不但会给他人造成伤害,同时对自己也会造成很大挫折。

子思(孔子的弟子)在其《中庸》中引孔子的话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孔子所说的“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是说正人君子总是坚守正道,言行总是不偏不倚,小人总是反其道而行之。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说的是君子之所以能够坚守正道,是其有君子之德,而处中道办事总是适可而止;小人之道之所以与中庸相反,是其有小人之心,所以做事总是肆无忌惮。

并认为君子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经常警告自己不要偏离正道;小人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所以才肆无忌惮。

坚守正道、不偏不倚是为人处事的一项重要准则,这其中的道理其实并不难理解,但真正能够做到却并不容易。

人世间有许多事情容易让我们迷失自己。

就本质而言,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又生活在群体社会之中,人与人、与物既相互依存,又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

可有许多人却被此所迷惑,心灵被金钱利欲所锈蚀,成为外物所操纵的奴隶,一旦被迷恋而不能自拔,那么将会像傀儡一样,失去自己的本然之善,违背自己的良知去干一些过激之事。

中庸全文及解释

中庸全文及解释

古路无行客中庸全文及解释【原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 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 了。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

越是隐藏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原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

“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

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原文】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小人反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译文】仲尼说:“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

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恰当;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无所顾忌。

”孔子说:“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普通人很少有能长久实行它的!”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超过了中庸的度,愚蠢的人智力达不到中庸的标准。

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

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出滋味。

”【原文】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其斯以为舜乎!”子曰:“人皆曰‘予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阅读】孔子中庸之道思想解释中庸是孔子思想范畴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自始至终贯穿于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中。

抽去了中庸精神,孔子的仁、礼等思想、学说,都将陷入僵死和片面。

尽管它如此重要,孔子还是感到“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 “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因而很少提及中庸。

本文试对孔子的中庸思想进行初步探讨。

一孔子的中庸思想来源于他的天道宇宙观,是将其宇宙观应用于人类社会中所衍生出的“不偏不倚”、“时中”、“合宜”的方法和准则。

换句话说,中庸思想是孔子天道观在人道中的应用。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

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尧曰:‘咨,尔舜。

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厥中。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尧曰”的一段话明确地将“天”与“中”联系起来,也可以说是将天道观与中庸观联系起来。

尧所法则、所遵循的就是“天道尚中”的特质。

一方面,孔子看到了天道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并注意到它有其内在规律,这个规律就是“时中”。

孔子认为自然界中万事万物包括日月运行、四时更迭、百物化生等都是“时中”的,即“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

”正是神化了“天道尚中”的自然规律,深谙“应乎天而时行”的道理,孔子才特别强调“畏天命,把天命推崇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另一方面,孔子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巨匠深刻地认识到“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 ,敏锐地提出要把天道应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将“天道尚中”作为为社会定典的标准和范式。

由此可知,孔子之所以推崇尧舜,就在于尧舜能比较成功地将天道应用于人道中,“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达到天人合一。

尤为可贵的是,孔子在把天道应用于人道的过程中,自觉地扬弃了天道中的神秘和超验的一面,把“执两用中”,“多闻多见”作为达到“时中”、“中正”的手段。

孔子非常认同子产的“天道远,人道迩” [8]思想,表现为重人道、轻天道,天道的实质是指导人道的。

“子不语怪、力、乱、神。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都表现出孔子人本主义思想倾向,奠定了儒家入世的基调。

面对春秋时期礼坏乐崩的残酷社会现实,孔子虽不相信鬼神,但为了重建礼乐制度,不得不很现实的采取权宜之计,极力提倡祭祀。

孔子的重祭祀绝不是出于迷信心理,其目的在于神道设教,以化民人,意在通过祭祀,使人们从内心认同孝、敬,做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孔子中庸思想的实质就是以“天道尚中”为圭臬,规范人类社会活动,试图在礼坏乐崩的春秋乱世中重建理想中的周初文明,恢复长幼有序、上下有差的社会秩序,中庸的“中”,在甲骨文中是一根中间有一个小圆圈(或方块)的旗杆,在这个圆圈(或方块)的上下还分别飘着两条带子。

“中”这个字就表示旗帜中间的意思。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释为:“中,内也。

从口、| ,下上通也。

”“庸,用也。

从用庚。

庚,更事也。

”我理解,“更事”指的就是变易。

《说文解字》还进一步释“用”为“可施行也。

从卜中。

”我们知道,“卜”是古人占求天命的迷信方式,而“中”又指的是天命、天道的规律法则。

因而,“用”指的就是古人以占卜来窥测天意,以见吉凶。

其目的在于“施行”应用,即以天道指导人的行动。

单从“中”、“庸”(用)文字的生成及含义看,我们就可较清楚的理解中庸的深刻内涵,把天道与人道有机地关联起来。

孔子对上古生民朴素的“尚中”思想进行了延展,将“中”与“庸”(即“用”)连在一起使用,使“尚中”的认识论进一步上升为指导人们实践的方法论。

孔子通过对“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的阐释说明了射中鹄的,即达到中正,把握了本质;至于是否射穿,那不过是形式上力道的大小问题,关键是射中“中”这个鹄的。

质言之,中庸思想主张在实际应用中时常变通,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但万变不离其中,无论客观条件如何转换,都要以“中”、“正”和“宜”为准,在重“时变”的同时,更要遵循、认同于一个最高标准——“中”。

毋庸置疑,孔子的中庸思想就是孔子为“救世”而苦心孤诣觅得的方法和准则。

他所生活的春秋末世“天下之无道也久矣” ,“子弑其父,臣弑其君,孽杀其宗,” 一切礼乐制度、等级秩序都被颠倒了。

陪臣执国命的现象屡见不鲜为“道中庸”的先决条件,认为只有认知正确,才能在实践中“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做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的“中正”极至。

孔子对知与行的辨证认识体现了中庸认识论的基本精髓,即知是行的前提,行是知的结果,只有在认识上多闻多见,不偏执一端,才能在行动上做到执两用中。

正是基于知的先决作用,孔子把知列入“三达德”之中。

在“三达德”中,知与仁的关系也深刻揭示了中庸的变通精神。

知与仁是辨证统一,互相依存,互为表里,互为补充的。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 孔子认为大知的人乐水,好动,讲变通,不僵化,不偏执,时刻以中庸为尺度校正、变通,达到和乐的境界;仁者乐山,主静,仁是被作为最高价值水准来看待的,是“中”,是“正”。

简言之,仁的根本精神是不变的,变动的是达到仁的方法和路径,即知,也就是“用”(庸)。

仁是知所要达到的鹄的,知是达到仁的手段,只有知者才能摆脱形式的羁绊,在中庸变通原则指导下以人弘道,依于仁,故“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 “择不处仁,焉得知?” 仁是衡量人是否掌握知的标准,知是人是否能够达到仁的条件,中庸是贯通仁与知之间的红线,而人则成为实践中庸和仁、知的主体。

《论语•颜渊》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问知,子曰:‘知人’”再一次表明了孔子的人本思想。

他充分肯定人的核心价值,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设身处地,以诚相待,相互理解,彼此宽容。

依据“举直错诸枉”的中庸原则,孔子把“爱人”、“知人”作为价值标尺,试图以此来匡正人们的价值取向,改变人性沦丧、道德缺失的状况,使在现实铁砧的锤锻下业已扭曲的人性回归到“爱人好与”的理想状态。

但孔子并非一味强调“仁者爱人”的单向度属性,仁经过孔子中庸的变通,既有爱的一面,也有恨的一面,“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 “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 恰当地因情况、对象不同而采取相应的好恶、爱憎,才能达到扬善隐恶,使人们“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内自省也” ,从内心世界的深处检讨自己的言行,自觉皈依到仁。

其次,孔子中庸思想的变通精神还突出表现在对礼的制衡上。

“礼之用,和为贵” (有子语,代表孔子思想)说的就是在“礼”的应用中应达到“中”、“和”境界。

从形式上讲,礼乐表现为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王、公、卿、大夫、士、庶人各个不同等级所施用的礼仪都有严格的规定;但从实质上讲,礼乐制度的精髓就在于表现一种内在的情感,即忠、恕、孝、仁、友等,这是礼的实际意义所在。

只有人们从深层意识上自觉遵循礼,才能恢复礼乐制度和等级秩序。

在如何协调礼与仪,即形式与实质的关系问题上,孔子主张既不失去必要的形式,更要抓住礼的本质。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

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 礼的功用就在于它维护等级宗法制,因此孔子非常注重“礼之本。

”“礼,与其奢也,宁俭。

丧,与其易也,宁戚。

” “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 “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孔子把礼作为维系宗法制的重要手段,强调只有从内到外都升华到礼的高度,才能根本上屏除僭礼越制、无父无君的社会无序,重建宗法社会秩序。

质言之,孔子强调忠、诚、孝、仁、敬,温、良、恭、俭、让,也是为了使人们从内到外“克己复礼”,从而自觉地在“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的感召下,实现“天下归仁”的理想状态。

对社会历史的演进,孔子也能按照中庸的变通精神,用发展眼光看待。

他把夏、商、周三代看成一个文明递嬗的进程,看成下一代对上一代的损益、扬弃。

商对夏的“质”进行了损益,周又对商的“文”进行了损益,这样周就克服了两个极端,“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 在“文”与“质”之间实现了执两用中,达到“文质彬彬” 。

三代的损益形成了一个逐级上升趋势,避免了“同则不继”,实现了“和实生物”,真正体现了孔子“和而不同”的中庸精义。

孔子反对过分拘泥于成规,反对泥古不化,认为抱残守缺就好象“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

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

” 他主张批判地继承,变通中发展,并把这种社会历史发展观广泛应用于对人的体察和对物的认知。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

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孔子的认识论进一步升华到实践论的高度,把实践理性作为认识事物的准则。

宰予昼寝。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于予与改是。

” 他主张从客观现实中寻找答案,以中庸原则来变通、校正,“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 “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在为政治国时,孔子反对走极端,主张“攻乎异端”。

对于专用刑法或专用礼治,孔子皆不以为然,孔子认为为政要避免片面、极端,要执两用中。

具体而言即德刑相辅、宽猛相济,只要能够达到“使民服”的目的,“德治”和“法治”都可以用。

所谓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说的是两种不同的统治方式,二者的运用都是有条件的,后者不过更理想化罢了,仅此而已。

孔子并不否认刑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理手段,正如他并不否认仁有“恶人”的一面一样,孔子强调为政要德主刑辅,德刑相参,片面固执于一端都是违反中庸的。

“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

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

宽则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 宽猛相济、德刑兼施是孔子为政的基本构想,只不过面对当时的社会状况,从人文主义的悲天悯人出发,孔子更重视爱人好与、仁政德治而已。

追求和谐稳定决定了孔子为政思想在于因势利导。

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孔子认为只有“君子”才能晓之以理,喻之以义,用中正、和宜来引导,而对于那些“下愚”的“小人”,他们生性见利忘义,近之不逊,远之则怨,只能以利相诱。

“君子”与“小人”虽然习性不尽相同,但都是社会安定的基础,因此要分别对待。

在孔子看来,义与利高度统一且不可分割。

孔子反对的是因小利而忘大义。

“无见小利。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

” “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 这里的“义”,其实质指的就是天下之大本达道,是社会稳定的砝码,也即“中”、“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