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1项目来源及依据
l 本专项是国家科技部2000年公益性基金项目《全国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技术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于2004年10月通过国家科技部的验收。
2概念的界定
l “小城镇”及“小城镇建设”的对象:主要指我国行政建制镇的镇区,但作为我国一级行政建制镇的评价,一些综合指标也包括镇区和镇域。
l “可持续发展”:主要指广义的概念,亦包括小城镇的经济、社会、科技、人口、资源、环境、规划、建设、管理等全方位的综合发展。
l 城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大城市是指50万以上的城市,中等城市是指20万以上、不满50万的城市,小城市是指不满20万的城市。
l 城市群:近代城镇空间组织的一种形态。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集聚了若干数目城镇,它们大小规模不等,职能各异,彼此保持密切联系,而又相对独立在距离上既相互分离,中多隔有绿地,又易于交往。
l 都市圈:城市群的一种空间表现形式,是以空间联系作为主要考虑特征的功能地域概念。都市圈的形式分别有单核心的都市圈和多核心的都市圈。
l 城镇化:是指伴随着现代工业和信息社会、经济社会分工的细化而产生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这其中包括两部分人口,一部分人口在行政建制的市和镇生活以及向这些地方迁移,这是《城市规划法》所规定的行政建制的市和镇(统称为城市);另一部分指人口脱离了直接农业活动向集镇的流动。
3城镇化的时代背景
n 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n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有利于乡镇企业相对集中,更大规模地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避免向大中城市盲目流动,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改善生活质量,也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更快增长。”
n 九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把城镇化战略提升为与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相等同的国家战略。
n “十五”计划指出:提高城镇化水平,转移农村人口,有利于农民增收致富,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
l 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已由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18%增长到2004年的40.1%。城镇作为具有经济和社会组织能力的聚合体,通过自身的创造和科技、制度创新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能动作用。
4 城市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城市作为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发展的载体,集中体现了综合国力、政府管理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城市建设是完善公共设施、建设居民住房、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各行各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加速城镇化也是解决现阶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系列深层次矛盾的
重要突破口,它能促进我国富余劳动力转换、解决人口结构性的矛盾,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现代化。
n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1.3亿富余劳力有7000—8000万人实际已在城市生活,从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来看,将在城市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按照城市人口统计,已经反映了农民进城、人口流动的市场原则和农民
自主选择的现实状况。
n 据有关部门统计,农民进城务工,60%流向东部城镇,30%流向中部城镇,10%在西部城镇;40%进入了大城市,40%进入了中小城市,还有20%在小城镇,从根本上说是就业机会带动了人口的流动。以深圳为例,2000年全市总人口700.84万人,其中户籍人口仅124万。上海2000年全市总人口1673.7万人,流动人口达387.1万人。
n 农民进城务工,40%在大城市,60%在中小城市和城镇。说明农民进城也存在一个梯度发展的过程,即进入大城市务工的人往往在县城镇、中等城市先务过工,积累经验以后再进入大城市。
§综上所述,城镇化的过程从根本上说:
§是一个如何适应农民脱离原有土地、走向城市,寻找与其本身素质相适应的职业、并逐步比较稳定地在城市居住并生活的过程。
§这个过程也带来了提高进城农民自身素质的客观要求,为其子女创造良好的教育和生活条件,以便将来更好地在城市生存和发展的要求。
§同时,也为在家乡继续从事农业劳动的家庭成员改善劳动条件、提高经济实力、创造好的生活环境提供了机会。
§目前我国农民收入的80%是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和县镇劳动所得的事实,足以让人们理解“实施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共同进步”的重要意义。
5 世界城镇化的特点与趋势
世界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l 美国著名学者诺瑟姆把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过程概括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型曲线,并把城镇化过程分成3个阶段,即城镇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的初期阶段,人口向城镇化迅速集聚的中期加速阶段和进入高度城镇化以后城镇人口比重的增长又趋缓慢甚至停滞的后期阶段。
6 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和总体设置
小城镇以其自身的独特性区别于纷繁复杂的城市人工复合生态巨系统,但其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也主要由社会发展指标、经济发展指标、资源环境指标、科技指标、建设指标5大系统构成,每一系统又包含自身的外延指标和内在指标。由于每一系统都是由复杂的多元参量组成,因此,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外延指标与内在指标也构成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指标体系。这一指标体系在时间上反映其发展速度和趋向;在空间上反映其空间布局和结构;在数量上反映其规模;在层次上反映其功能和水平。
1) 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
l 土地利用
l 水资源
l 其他资源
l 能源开发与利用
l 生态环境
A. 土地利用评价指标
l 人均耕地面积
l 基本农田比例
l 人均建设用地
l 土地利用率
l 耕地面积变化率
B.水资源评价指标
l 人均水资源量(一票否决)l 万元产值耗水量
l 水资源利用率
l 自来水普及率
C.其他资源评价指标
l 森林草场资源
l 矿产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