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统计学》第一、二章

合集下载

管理统计学

管理统计学

管理统计学第一章导论1、指标及指标的分类?(1)a)统计指标含义:是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科学概念和具体数值的,指标表现为指标数值一个完整的指标一般包含六个要素:统计指标名称、计量单位、计量方法、时间限制、空间限制和指标数值。

b)统计指标的特点:用数字表示;是说明总体特征的;反映一定社会经济范畴的数量(2)指标的分类a)按反映的总体内容不同(数量特点不同)数量指标:是反映总体范围、总体规模、总体水平的指标,也称为外延指标或总量指标。

一般用绝对数表示。

质量指标:也称为内涵指标,是反映总体内部数量关系或发展变化的指标。

通常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

b)按作用和表现形式不同总量指标:与数量指标同等概念相对指标:反映总体的内容结构,现象间的数量关系和相对水平的平均指标:指总体中某一数量标志的一般水平。

2、指标与标志的区别及联系?(1)联系a)汇总关系:许多指标值是由众多的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

b)转换关系:取决于总体与总体单位的关系(2)区别a)标志是用于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而指标是用于说明总体的特征b)指标用数值表示,标志中的品质标志不能用数值表示c)指标值是汇总获得,但标志则不一定,可直接取得d)标志不具备时间、地点条件,但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必须要讲时间、地点和范围。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图表展示1、统计调查的类型?调查范围全面调查普查全面报表非全面调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调查时间连续(经常性)调查不连续调查周期性调查一次性调查组织形式定期报表专门调查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2、统计数据的类型?(1)定性(文字、类别)a)定类数据b)定序数据(2)定类(数量)a)定距数据b)定比数据第四章数据分布的特征和度量1、算术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有何区别和联系?(1)区别:a)三者的含义不相同;b)三者的计算(确定)方法不同;c)对资料的要求不同,d)对数据的“灵敏度”、“抗耐性”和“概括能力”不同。

管理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

管理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

管理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统计学基础1. 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区别是什么?- 描述统计关注的是对数据集的描述和总结,如均值、中位数、众数、方差等;而推断统计则使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2. 什么是正态分布?- 正态分布是一种连续概率分布,其形状呈钟形曲线,具有对称性,其数学表达式为 \( N(\mu, \sigma^2) \),其中 \( \mu \) 为均值,\( \sigma^2 \) 为方差。

第二章:数据收集与处理1. 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的区别是什么?- 抽样误差是由于样本不能完全代表总体而产生的误差;非抽样误差则来源于数据收集和处理过程中的其他问题,如测量误差、数据录入错误等。

2. 描述数据清洗的步骤。

- 数据清洗通常包括:识别和处理缺失值、异常值检测与处理、数据标准化和归一化、数据整合等步骤。

第三章:描述性统计分析1. 计算给定数据集的均值和标准差。

- 均值是数据集中所有数值的总和除以数据点的数量。

标准差是衡量数据点偏离均值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 \sigma =\sqrt{\frac{1}{N}\sum_{i=1}^{N}(x_i - \mu)^2} \)。

2. 解释箱型图(Boxplot)的作用。

- 箱型图是一种图形表示方法,用于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包括中位数、四分位数、异常值等,有助于快速识别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

第四章:概率分布1. 什么是二项分布?- 二项分布是一种离散概率分布,用于描述在固定次数 \( n \) 的独立实验中,每次实验成功的概率为 \( p \) 时,成功次数的概率分布。

2. 正态分布的数学性质有哪些?- 正态分布具有许多重要性质,如对称性、均值等于中位数、68-95-99.7规则等。

第五章:参数估计1. 解释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的区别。

- 点估计是用样本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的单个值;区间估计是在一定置信水平下,给出总体参数可能落在的区间范围。

《管理统计学》习题及标准答案

《管理统计学》习题及标准答案

《管理统计学》作业集习题集及答案第一章导论*1-1 对50名职工的工资收入情况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单选)( 3 )(1)50名职工(2)50名职工的工资总额(3)每一名职工(4)每一名职工的工资*1-2 一个统计总体(单选)( 4 )(1)只能有一个标志(2)只能有一个指标(3)可以有多个标志(4)可以有多个指标*1-3 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1分、80分和87分,这四个数字是(单选)( 4 ) (1)指标(2)标志(3)变量(4)标志值第二章统计数据的调查与收集*2-1 非全面调查包括(多项选择题)(12 4 )(1)重点调查(2)抽样调查(3)快速普查(4)典型调查(5)统计年报*2-2 统计调查按搜集资料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多项选择题)( 12 3 ) (1)采访法(2)抽样调查法(3)直接观察法(4)典型调查法(5)报告法*2-3 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状况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5日全部调查完毕。

则规定的这一时间是(单项选择题)(2)(1) 调查时间(2) 调查期限(3) 标准时间(4) 登记期限*2-4 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五分之四的几个大储蓄所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一般情况,则这种调查方式是(单项选择题)(4)(1) 普查(2) 典型调查(3) 抽样调查(4) 重点调查*2-5 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有(多项选择题)(23 4 )(1)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既可用于经常性调查,也可用于一次性调查;(2)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中最科学的方法,因此它适用于完成任何调查任务;(3)在非全面调查中,抽样调查最重要,重点调查次之,典型调查最不重要;(4)如果典型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近似地估计总体的数值,则可以选择若干中等的典型单位进行调查;(5)普查是取得全面统计资料的主要调查方法。

*2-6 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单项选择题)( 2 )(1)工人年龄(2)工人性别(3)工人体重(4)工人工资*2-7 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多项选择题)(3)(1)性别(2)工种(3)工资(4)民族(5)年龄*2-8 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多项选择题)(13 4 )(1)劳动生产率(2)废品量(3)单位产品成本(1)资金利润率(5)上缴税利额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整理*3-1 区分下列几组基本概念:(1)频数和频率;答:A、频数:在一组依大小顺序排列的测量值中,当按一定的组距将其分组时出现在各组内的测量值的数目。

天津大学版管理统计学答案

天津大学版管理统计学答案

天津⼤学版管理统计学答案管理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第⼀章题⽬1a调查规模为2500b定性c百分⽐d700题⽬2a定性b42.25%题⽬3a定量b定性c定性d定量题⽬4a定量b定量c定性d定量e定性题⽬5a40.00%b定性c略第⼆章题⽬1题⽬2ab33.00%c题⽬3abc上述数据显⽰了⼤多数⼈每周使⽤3-5.9⼩时计算机第三章题⽬1a平均数=38.75b Q1=29.5Q3=47.5题⽬2a国内平均数115.13中位数111.56国外平均数36.62083中位数36.695b国内全距86.24样本标准差26.81995变异系数0.232954国外全距42.96样本标准差11.398830.311266题⽬3题⽬4数据182168184190 a全距22b⽅差75.2c标准差8.671793355d变异系数0.04871794题⽬5标准差0.0126192〉0.005⽣产线要关闭题⽬6通话时间组中值频数组内和平⽅和4~7 5.5422184.968~119.5547.539.212~1513.5794.510.0816~1917.523554.0820~2321.5121.584.6424~2725.5125.5174.24合计20246547.2平均数12.3⽅差28.8标准差5.366563146第四章题⽬1a bc查表得78.12题⽬2a b c 题⽬3a 22.8b 7.757433711题⽬4a 200b 5c N(200,25)d中⼼极限定理题⽬5aN(250,50)b c 题⽬5a N(320,187.5)b 13.69306394c d第五章题⽬1=80S=10n=20总体⽅差未知,n=20<30,因此⽤t分布估计。

在90%置信度下,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为= 1.7291置信区间为[76.1336148683.86639]在95%置信度下,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为= 2.0933置信区间为[75.319238984.68076]题⽬2= 6.525S=0.5437443)20(t 05.0)19(t 025.0= 2.0933置信区间为[ 6.27048627 6.779514]题⽬3=22.4S=5n=61>30a= 1.96(正态分布表中查0.975所对应置信区间为[21.1452385823.65476]b=2置信区间为[21.119631223.68037]题⽬4=2000=0.05=an=61.4656取62bn=384.16取385cn=1536.64取1537题⽬5= 6.25=0.05=a n= 6.0025取7bn=150.0625取151题⽬6a=0.885714286b0.023569472c =1.645)60(t 025.0)19(t 025.0025.0µσα025.0µσα025.0µp =?05.0µ置信区间为[0.8659327650.905495807]题⽬7a 0.02=0.05n=2016.84取2017b =0.237977194c 单个总体⽐率的区间估计95%的置信区间为带⼊数据得[0.2193925270.256562]第六章题⽬1n=200S=1.5= 1.28:3:34.714045208> 1.28因此拒绝,收看电视的时间显著增加题⽬2a 拒绝规则为U<=b n=40S=1.2= 1.645:3:3-5.270462767<-1.645因此拒绝,减肥效果未达宣传值c p= 6.80401E-08近似为0题⽬3 n=45S=0.2:3=?αp01.0µ0H 1H >µ≤µ0H αµ-0H ≥µ<µ05.0µ0H 0H =µ≠µ:3==6.372793736> 1.28因此拒绝,该⼯序未达到标准题⽬4n=500S=0.2=-1.28:0.15:0.151.628183>因此接受,可实⾏新包装题⽬5an=30=2<24.24779435时拒绝原假设b=[ 3.417225575]=0.99968370.000316c =1H ≠µ01.0µ0H 0H 1H ≥p01.0µ-0H =0µσβΦ=ββ[0.678612788]=0.75130840.248692d=[-0.690693606]=0.24487910.755121题⽬6 n=30=0.8a 意味着冲⼊量未达标准但错认为达标从⽽b =得到〉[-5.383266[-1.463266Φ=ββΦ=β=0µσ2/αµΦΦ=β0.071697题⽬7=59令=<得到查表得= 1.285得到n=214.6225取215或由公式计算题⽬8=30385=0.02=0.11.285或由公式题⽬9=324=0.02=1-0.8==β=1µσ=-=-05.0µµα=βα=1µσβ=0µ=αµα=1µσβ=0µ=αµ=βµ2.0550.845或由公式75.69题⽬10设:看前、看后总体均值分别为因总体⽅差未知且是否相同未知,因此⾸先假设两总体⽅差是否相同::当显著性⽔平为0.1F= 1.484196880H 21µµ≥21,µµ=1S =2S 0H 1H 21σσ=21σσ≠⽅差分别为0.201739801n1=0.086756364n2=::当显著性⽔平为0.05时F= 5.407300359设湿路⼲路⽅差分别为32n1=16n2=a::当显著性⽔平为0.05时F=4〉F(29,29)=1.86b湿路不易刹车,应减速慢⾏题⽬13设两个⽣产部⽅差为 2.35.4:当显著性⽔平为0.1时21S ,S =1S =2S 0H 1H 21σσ=21σσ≠21S S >21S ,S =1S =2S 0H 1H 21σσ≤21σσ>2212S ,S =12S =22S 0H 1H 21σσ=21σσ≠F=0.425925926<所以拒绝原假设,认为两个⽣产部门产品有差异题⽬14国内航班⼀等舱⽐例pa1=0.045171国际航班⼀等舱⽐例pa2=0.079137⼀等舱总⽐例pa=0.055435H0:pa1=pa2 2.0674021拒绝H0,⼀等舱旅⾏⽐例与航班类型有关国内航班商务舱⽐例pb1=0.147975国际航班商务舱⽐例pb2=0.435252商务舱总⽐例pb=0.234783H0:pa1=pa29.4399796拒绝H0,商务舱旅⾏⽐例与航班类型有关国内航班经济舱⽐例pc1=0.806854国际航班经济舱⽐例pc2=0.485612经济舱总⽐例pc=0.709783025.02/µµα=025.02/µµα=025.02/µµα=H0:pc1=pc29.8583452拒绝H0,经济舱旅⾏⽐例与航班类型有关综上,机票类型与航班类型有关。

《管理统计学》第二章 调查与整理

《管理统计学》第二章  调查与整理

第二节
统计整理
2. U型分布:两头分布的次数多,中间分布的次数少。
【例10】某地区不同年龄人口死亡率资料如下图。
第一节 统计调查
(四)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 调查时间:指调查资料所属的时期或时点。
调查期限:是指进行调查工作的起至时间,包括 搜集资料到报送资料整个工作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五)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计划 1.调查工作的组织领导机构及调查人员的配置 2.调查的方式方法 3.调查前的准备工作:宣传、培训、试点、文 件印刷等 4.调查经费的预算和开支办法 5.调查资料的报送方法 6.调查成果的公布时间等
第二节
统计整理
确定组限 A.对于连续型变量来说,相邻的组限必须重叠, 遵循“上限不在内”原则; B.对于离散型变量,相邻组的组限可以断开,也 可以重叠。 当相邻组的组限断开时,相邻组的组限必须相 互衔接。 当相邻组的组限重叠时,必须遵循“上限不在 内”原则。
第二节
统计整理
组中值
组中值:指各组变量范围的中间数值。其计算 方法为:
年 年初库存:
计量单位: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其中:生产用
非生产用
购 进 量
实物量
金额(千元)
累计
本月 本月 累计
期末库存 折标系数
第一节 统计调查
(二)普查
普查的含义:普查是为某一特定目的专门组织的 一次性的全面凋查。
①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 普查必须注意的问题: ②规定统一的普查期限 ③规定统一的表式和内容 普查的局限性:费用大,时间长,需全社会多方 广泛配合,参与与支持,所以不宜经常使用。 普查的适用范围:普查一般用于国民经济中重大 问题,国家迫切需要了解的情况的调查,不宜经 常使用。

管理统计学课件PPT课件

管理统计学课件PPT课件

(1)确实满意
(2)大体满意
(3)大体不满意
(4)确实不满意
(5)(沉默)没想法或者不知道/错误答案
2021/6/20
11
第一章 统计资料
1.3 统计调查
试点调查
试点调查

的时机

试点调查

的作用

注意
问题
当一个调查表设计完毕后, 常在一小范围进行试点调查
可发现一些意料之外的问题, 以便在大规模调查前改正
➢定性变量(Qualitative Variable) 结果不可用数字表示
2021/6/20
4
第一章 统计资料
1.1 统计资料
表1-1 员工个人资料表
姓名
甲 乙 丙
性别
男 女 男
年龄 身高(m) 体重 民族 (kg)
33 1.85 65 汉
公司服 务年限
3
受教育 年限
18
25 1.65 55 回
2
第一章 统计资料
➢什么是统计资料? ➢构成统计资料的基本组成要素有哪些? ➢如何收集统计资料? ➢统计资料的误差来源有哪些?
2021/6/20
1
第一章 统计资料
1.1 统计资料
定义: 统计资料(Statistical data)是指可用以推
导出某项结论的一些事实或数字
2021/6/20
2
第一章 统计资料
1.1 统计资料
元素(Element)



变量(Variable)



观测(Observation)
研究对象由各 元素组成
关于元素的一 种属性或特征

《管理统计学》第一、二章

《管理统计学》第一、二章
调查法
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数 据,可以获取大量的原始数据

实验法
通过控制实验条件来获取数据 ,可以验证因果关系。
观察法
通过观察被研究对象的行为、 状态等来获取数据,适用于无 法直接询问或控制的情况。
大数据技术
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手 段,收集海量数据进行分析。
数据的整理与图表展示
数据整理
01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整
激励与改进
根据绩效评估结果,制定合理的激励措施和改进计划。
财务管理中的风险评估与预测
财务数据收集
收集企业财务报表、市场数据等相关信息。
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构建风险评估模型。
风险预测与监控
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实时监控。
风险应对策略制定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 略和措施。
应用领域
管理统计学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市场营 销、财务管理、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在市场营 销领域,管理统计学可以帮助企业分析市场需求和消费 者行为,以制定更加精准的市场营销策略;在财务管理 领域,管理统计学可以帮助企业进行财务风险评估和资 金优化配置;在生产管理领域,管理统计学可以帮助企 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管 理统计学可以帮助企业进行人才选拔和培训效果评估。
重要性
管理统计学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管理者更 好地理解数据、分析市场趋势、优化资源配置、降低风险,从而提高企业的竞 争力和经济效益。
管理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管理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各类经济管理数据,如财务数据、市场数据、生产数 据等。这些数据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市场环境,是管理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 据。

管理统计学知识讲义

管理统计学知识讲义

22
品质标志量化的基本方法
序数法 几何法
指数法
模糊法
2022/1/22
23
4、指标
(1)指标? 反映经济管理现象总体发展水平的概
念或范畴。 (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标的内
容和所包括的范围,二是指标的数值) 区分:统计指标、计划指标和预测指

2022/1/22
24
(2)指标的分类
从说明经济管理现象的特点不同分为: 数量指标:说明规模大小、数量多少的
1月2日1000股 1月3日4000股
能说这个股民有
7000股S股票吗?
不能!
15
另如:
某企业生产某产品 1月1日20件 1月2日15件 1月3日25 件
则:3天共生产60件
某地区出生人数 1月1日10人 1月2日9人 1月3日11人
则:3天共出生30人
2022/1/22
16
可见:
人口数、库存量、存款余额、股票持有 量等属于同一类现象,具有不可加性;
29
公司内部记录中可用数据的范例
职员记录:姓名、地址、社会保障号码、工薪、任职状况、 其他个人情况
生产记录:部件或产品、生产量、管理成本、原料成本 等
销售记录:产品、销售量、区域销售量、客户类型销售量、 营销成本等
信用记录:客户名称、地址、 、信用限额、应收帐 款余额
客户记录:年龄、性别、收入水平、家庭情况、地址、 爱好
2022/1/22
30
B、大量的商务和经济数据可从专门收 集和维护数据的组织中得到。
国外 如:邓布拉斯公司(Dun & Bradstreet) 和道-琼斯公司是两个向客户提供大量商业 数据的公司。
国内 如:央视调查咨询中心、零点市场调 查与分析公司。

管理统计学-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

管理统计学-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
• 本章将学习数据的计量与类型、数据的搜集、抽 样方法和抽样分布的几种类型,并简单介绍其应 用范围。
第一节 数据的计量与类型
1.1数据的计量尺度
变量:对象(或单位)的特征。例如,我们想研究对象的 性别、身高或他所持有的定期大额存单数量。
一般来说,变量分为定性变量和定量变量。
变量类型
定性 定量
离散 连续
– 是否遵循随机原则 – 非概率抽样一般不能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推断。
3.2 抽样误差和处理
• 抽样误差:由于个体存在差异,导致每个样本的 样本统计量的值与总体参数之间存在的差异。
– 随机误差:由于样本的随机性而产生的样本对总体代 表性的误差叫做抽样误差,也称为随机误差。
统计数据的质量分析
① 精度:保证抽样误差或随机误差尽量小 ② 准确性:人为因素产生的误差或偏差足够
小。 ③ 关联性:满足相关人员决策、管理和研究
的需要。 ④ 及时性:在最短时间内取得并公开数据。 ⑤ 一致性:保持时间序列可比性。 ⑥ 经济性:在满足上面指标前提下,以最小
B.天气预报说,昨天下午1点53分观察到的温度值突破了新 加坡的历史记录。
C.一家大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想要调查员工是否对在职 培训感到满意。
D.一家市场研究机构想要调查行人是否注意到新加坡的大片 岛屿安装了新的交通信号灯系统(LED)。 A.比例尺度 B.间隔尺度 C.顺序尺度 D.名义尺度
【例2-4】 考察以下变量,这些变量代表了新加坡390所学 校的情况:该地区的学生数量、学校名称、每名学生花费 的金额、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学生的智商。
1.3 绝对数与相对数
• 绝对数: 反映客观现象总体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 下的总规模、总水平的综合指标,表现为事物的绝 对水平的描述。如:一定总体范围内的粮食总产 量、农业总产值、国营企业数等。

管理统计学:第1章_导论

管理统计学:第1章_导论

1 - 18
作者:贾俊平,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
统计学
STATISTICS (第五版)
统计的应用领域
【例1.3】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预测 在此次失事前,该航天飞机24次发射成功。将航天飞机
送入太空的两个固体燃料推进器由6只O型项圈密封。在几次 飞行中,曾发生过O型项圈被腐蚀或气体泄漏事故。这样的事 故是及其危险的。前24次发射中有一次发动机遭到了永久性 破坏。根据23次飞行中发生腐蚀或泄漏事故的次数(因变量)及 火箭连接处的温度(自变量)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得到的回归方 程为
1.1 统计及其应用领域 1.2 统计数据的类型 1.3 统计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1 -3
作者:贾俊平,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
统计学
STATISTICS (第五版)
学习目标
1. 理解统计学的含义 2. 理解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3. 了解统计学的应用领域 4. 了解数据的类型 5. 理解统计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统计的应用领域
【例1.2】用简单的描述统计量得到一个重要发现
费舍(R.A.Fisher)在1952的一篇文章中举了一个例
子,说明如何由基本的描述统计量的知识引出一个重要
的发现。20世纪早期,哥本哈根卡尔堡实验室的施密特
(J.Schmidt)发现不同地区所捕获的同种鱼类的脊椎骨和
鳃线的数量有很大不同;甚至在同一海湾内不同地点所
auditing (审计学)
crystallography (晶体学)
demography (人口统计学)
dentistry (牙医学)
ecology (生态学)
econometrics (经济计量学)
education (教育学)
election forecasting and projection (选举预测和策划)

《管理统计学》第一、二章测试习题

《管理统计学》第一、二章测试习题

《管理统计学》第一、二章测试习题(100分钟内完成)一、填空(6×5分):1、向单位圆221x y +<内随机投下三点,则三点落在不同象限内的概率为2、已知()()()1/4,()()0,()3/16P A P B P C P AB P BC P AC ======,则事件A ,B ,C 全不发生的概率为3、设随机变量X 的分布密度函数为||(),.x f x Ae x -=-∞<<+∞ 则A=4、设连续型随机变量X 服从参数为λ(λ>0)的指数分布,则K= 时,P(K<X<2K)=1/45、一射手对同一目标射击4次,假设每次是否命中目标是相互独立的,已知至少命中一次的概率为80/81,则该射手的命中率为6、已知2(0)1/2,(3,2)X N Φ= ,则使()()P X c P X c >=≤成立的c=二、计算:1、有不同的数学参考书6本,不同的物理参考书4本,不同的化学参考书3本,试求从中取出2本不同学科的参考书的概率。

(6分)2、袋中有a 只黑球,b 只白球,从中依次摸三次,每次摸一球,求下列事件的概率:(9分)(1)仅第二次摸得黑球;(2)三次中有一次摸得黑球;(3)至少有一次摸得黑球。

3、把9个球放进4个口袋,设每个球落在任何一口袋内的机会是相等的,试求下列事件发生的概率:(9分)(1)无球放入第1个口袋;(2)恰有一球放入第1个口袋;(3)至少有两个球放入第1个口袋。

4、在0至9这十个数字中有放回地任取5个,求能排成由完全不同的数字组成的5位数的概率。

(6分)5、假设有两箱同种零件:第一箱内装50 件,其中10件一等品;第二箱内装30件,其中18件一等品。

现从两箱中随意挑出一箱,然后从该箱中先后随机取出两个零件(取出的零件均不放回),试求:(1)先取出的零件是一等品的概率;(2)在先取出的零件是一等品的条件下,第二次取出的零件仍然是一等品的条件概率。

管理统计学教学大纲

管理统计学教学大纲

重 点 7 难 点 重 点 8 难 点
(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求解 (2)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显著性检验 回归模型的自相关、异方差与多重共线性检验 (1)时间序列的成分 (2)综合考虑趋势、季节与随机成分进行时间序 列预测
在讲清楚基本原理后,由学生自己收集统 计资料,运用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写出相 应分析报告。
第一章 统计资料 1.1 统计资料的基本概念 1.3 统计调查 第二章 统计资料的整理 2.1 统计表 2.3 双变量的二元分布 第三章 统计资料的综合 3.1 表示集中位置的特征数 3.3 表示偏倚情况或程度的特征数 3.5 盒形图 第四章 统计抽样与统计分布 4.1 关于抽样的基本概念 4.3 样本平均数的抽样分布 第五章 参数估计 5.1 点估计 5.3 样本容量的确定 第六章 假设检验 6.1 假设检验的一般问题 6.3 总体比率的假设检验 第七章 统计抽样 7.1 统计抽样基本概念 7.3 调查误差 7.5 分层简单随机抽样 7.7 系统抽样 第八章 方差分析 8.1 方差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8.3 双因素方差分析 第九章 一元线性回归 9.1 回归分析的基本概念 9.3 总平方和分解 9.5 一元线性回归显著性检验 9.7 E(Y)的区间估计 第十章 多元线性回归 10.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10.3 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10.5 二元线性回归方程相应计算公式 第十一章 时间序列和指数 10.2 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 10.4 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9.2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9.4 样本确定系数与样本相关系数 9.6 模型适合性分析 9.8 因变量 Y 的预测 8.2 单因素试验的方差分析 8.4 正交试验设计 7.2 抽样调查种类和抽样方法 7.4 简单随机抽样 7.6 整群抽样 6.2 正态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 6.4 非参数的假设检验 5.2 区间估计 4.2 几种与正态分布有关的概率分布 4.4 中心极限定理 3.2 表示变异(分散)程度的特征数 3.4 五数概括法 2.2 统计图 1.2 统计资料的收集

管理统计学 第二章课堂笔记

管理统计学 第二章课堂笔记

第二章数据收集的方法第一节统计数据收集的意义和基本要求1.统计数据收集的意义统计数据收集是进行统计分析和统计推断的基础2. 统计数据收的基本要求准确性:收集的资料必须符合客观实际真实可靠及时性:在统计调查规定的时间内,尽快提供规定的调查资料完成规定的各项调查任务全面性:统计调查资料的完整性系统性:资料中的各项统计数据应该配套第二节统计数据的计量与类型1.统计数据的计量定类尺度(类别尺度):是测量尺度中层次最低的计量尺度.@各族于各类之间必须符合类别穷尽和互斥的要求@各族之间的关系是平等或并列的例如性别品牌类型定序尺度(等级尺度)_:@对应数据只能大致比较大小不能测量出类别之间的准确差值例如厌恶一般满意等定距尺度(等距尺度):是在定序尺度的基础上对事物类别或者次序之间间距的侧度,没有绝对零点可以进行加减@不仅可以区别类别或等级还能确定变量之间的数量差别或间隔距离@定距尺度可以转化为定序尺度反之不可例如测量海拔高度室内外温度定比尺度(比例尺度):是最高层次的度量尺度有绝对零点除了可以分类比较大小加减运算外还可以进行乘除运算@与等距尺度尺度属于一个层次与等距尺度的区别是是否存在绝对零点若存在为定比尺度例如销售额收入市场份额2.统计数据的类型定类数据类别定性数据定序数据类别顺序定距数据定量数据定比数据3.统计变量变量是指现象的某种特征变量的具体表现称为变量值定类变量 (性别)定序变量 ( 满意度)数字变量 ( 成绩年龄产品质量商品销售额)4.统计指标:是对总体数量的描述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都是指标概念和指数数值两部分构成统计标志:说明个体特征的名称品质标志表示事物的质的特征不能用数值来表示数量标志表示事物的量的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指标与标志的关系:将某一总体内所有个体的数量标志值汇总可得到统一指标.指标与数量标志之间存在变换关系.第三节统计数据的来源:直接来源和间接来源1.直接来源:专门调查和科学实验专门调查是取得社会经济数据的重要手段科学实验是取得自然科学数据的主要手段(1)统计调查方式普查普查是为某一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适用于特定目的特定对象的一种调查方式特点是:普查是全面调查普查涉及面广调查单位及指标多工作量大时间性强普查是一种不连续调查注意事项普查时间要统一设定普查期限普查的项目指标要统一。

《管理统计学》习题及答案

《管理统计学》习题及答案

本文档下载自文库下载网,内容可能不完整,您可以点击以下网址继续阅读或下载:/doc/27b110e9e009581b6bd9ebff.html《管理统计学》习题及答案《管理统计学》作业集习题集及答案第一章导论*1-1 对50名职工的工资收入情况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单选)( 3 )(1)50名职工(2)50名职工的工资总额(3)每一名职工(4)每一名职工的工资 *1-2 一个统计总体(单选)( 4 )(1)只能有一个标志(2)只能有一个指标(3)可以有多个标志(4)可以有多个指标*1-3 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1分、80分和87分,这四个数字是(单选) ( 4 ) (1)指标(2)标志(3)变量(4)标志值第二章统计数据的调查与收集*2-1 非全面调查包括(多项选择题) ( 12 4 )(1)重点调查(2)抽样调查(3)快速普查(4)典型调查(5)统计年报*2-2 统计调查按搜集资料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多项选择题) ( 12 3 ) (1)采访法(2)抽样调查法(3)直接观察法(4)典型调查法(5)报告法*2-3 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状况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5日全部调查完毕。

则规定的这一时间是(单项选择题)(2)(1) 调查时间 (2) 调查期限 (3) 标准时间 (4) 登记期限*2-4 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五分之四的几个大储蓄所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一般情况,则这种调查方式是(单项选择题)(4)(1) 普查 (2) 典型调查 (3) 抽样调查 (4) 重点调查 *2-5 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有(多项选择题)(23 4 )(1)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既可用于经常性调查,也可用于一次性调查;(2)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中最科学的方法,因此它适用于完成任何调查任务;(3)在非全面调查中,抽样调查最重要,重点调查次之,典型调查最不重要;(4)如果典型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近似地估计总体的数值,则可以选择若干中等的典型单位进行调查;(5)普查是取得全面统计资料的主要调查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续变量 变量的具体表现不同 数量指标 离散变量 绝对数 人均国民收入 人均粮食产量 人均年龄 人均体重
时期指标 时点指标 相对指标
内 容 不 同
质量指标 平均指标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结构相对指标 结构相对指标
相对指标
比例相对指标 比例相对指标 比较相对指标 强度正 比较相对指标 强度正指标 强度相对指标 强度相对指标 强度逆 强度逆指标 动态相对指标 动态相对指标 算术平均数 算术平均数 调和平均数 调和平均数
请分析两套问卷有无显著差异。 请分析两套问卷有无显著差异。 两套问卷有无显著差异
引例2 引例2 用两种激励方法, 用两种激励方法,分别对同样工种的两个班组 每个班组7个人)进行激励,测得激励后业绩增长(%), (每个班组7个人)进行激励,测得激励后业绩增长(%), 数据如下。问:两种激励方法的效果有无显著差异 数据如下。 两种激励方法的总体分布是否相同)? (两种激励方法的总体分布是否相同)?
第 1 章


什么是管理统计学? 什么是管理统计学?(what’s Statistics for Management) ) 应用统计学的方法和理论研究管理问题、 应用统计学的方法和理论研究管理问题、 统计学的方法和理论研究管理问题 经济问题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经济问题的一门应用性学科,称为管理统计 学。 什么是统计学?( ?(what’s Statistics) 什么是统计学?( )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事物数量方面 数量方面的方法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事物数量方面的方法 论的学科。 论的学科。
平均指标
几何平均数 几何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结构相对指标 = 比例相对指标 = 比较相对指标 =
部分水平 总 某年甲地区某指标
同年甲地区该指标
强度相对指标 = 某年某一个指标 ×100% 同年另一个指标 报告期水平 动态相对指标 动态相对指标 = = 发展速度 基期水平
厂家编号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把要做的事情理理顺:首先要做的肯定是进 入SPSS后,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将数据输入SPSS,并存盘。 进行必要的预分析(分组、分布图、均数、中 位数、标准差、四分位距等的描述),以确定 应采用的检验方法。 按题目要求进行统计分析。 保存和导出分析结果。
1.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平均指标的有( )。 A.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B.人口出生率 C.钢产量 D.职工平均工资 E.投资额 2.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相对指标的有( )。 A.人口密度 B.产量合格率 C.发电量 D.原材料利用率 E.社会商品零售额 3.下列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 A.商品购进额 B.商品库存量 C.储蓄额 D.土地面积 E.森林资源量 F.产品产量 G.电视机销售量 4.下列属于时期指标的有( )。 A.工业总产值 B.县人口数 C.商品库存额 D.收购金额 E.在校生人数 F.工资额 G.某地区1999年人口数 H.毕业生人数
4.劳动生产率是( )。 4.劳动生产率是( 劳动生产率是 )。 A.动态指标 B.质量指标 C.流量指标 D.强度指标 B.质量指标 C.流量指标 D.强度指标 A.动态指标 5.要了解某市职工情况 统计指标是( 要了解某市职工情况, )。 5.要了解某市职工情况,统计指标是( )。 A.该市每个职工 B.该市每个职工的工资 C.该市全部职工 D.该市职工的工资总额 6.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6.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 )。 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职工人数 B.设备台数 C.学生体重 D.工业企业数 A.职工人数 B.设备台数 C.学生体重 D.工业企业数 7.某自行车厂统计自行车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 某自行车厂统计自行车产量 7.某自行车厂统计自行车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 ) A.前者离散变量后者连续变量 B.二者均连续变量 C.前者连续变量后者离散变量 D.二者均离散变量 某运动队要统计运动员身高 体重,上述两个变最( 身高和 8.某运动队要统计运动员身高和体重,上述两个变最( ) A.前者离散变量后者连续变量 B.均为连续变量 C.前者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 D.均为离散变量
引例4 引例4:研究两个不同厂家生产的灯泡使用寿命 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随机抽取两个厂家生产的灯 试验得到的使用寿命数据如下表: 泡,试验得到的使用寿命数据如下表:
灯泡寿命
675 682 691 670 650 693 650 649 680 630 650 646 651 620
1.对50名职工的工资收入情况进行调查,则总体 50名职工的工资收入情况进行调查, 名职工的工资收入情况进行调查 单位是( )。 A.50 50名职工 C.每一名职工 单位是( )。 A.50名职工 C.每一名职工 B.50 50名职工的工资总额 D.每一名职工的工资 B.50名职工的工资总额 D.每一名职工的工资 现有20个企业全部职工每个人的工资资料, 20个企业全部职工每个人的工资资料 2. 现有20个企业全部职工每个人的工资资料,如果 要观察20个企业职工工资水平情况, 20个企业职工工资水平情况 要观察20个企业职工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A.20 20个企业 B.20 20个企业每个职工全部工资 A.20个企业 B.20个企业每个职工全部工资 C.20 20个企业全部职工 D.20 20个企业职工的全部工资 C.20个企业全部职工 D.20个企业职工的全部工资 研究某市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使用情况, 3.研究某市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使用情况,则统 计总体是( )。 计总体是( )。 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B.该 市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 C.该市每一个工 业企业 D.该市工业企业的每一台生产设备
•变量或指标(Variable) 表征对象特征信息的量 名称)。 对象特征信息的量( 表征对象特征信息的量(名称)。 民族 性别 辽工大所 每一名学生 学历 有大学生 身高 学生总数 年龄 平均年龄 性别比例 总体 总体单位
变量(指标)的种类:
定性型 定性型(Qualitative); ) 性质不同 定量型 按性质不同 定量型(Quantitative); ) 半定量型 半定量型(Semi-Quantitative)。 ) 比率级 比率级(Ratio) ) 刻度级( 刻度级(Scale) ) 间距级 间距级(Tnterval) ) 测度级别不同 序次级( 按测度级别不同 序次级(Ordinal) ) 名义级( 名义级(Nominal) )
1 . 某班全体学生某科考试成绩分别为65 分 、 80分 、 某班全体学生某科考试成绩分别为 65分 80 分 65 87分 这些数字是( 87分,…这些数字是( )。 A.指标 B.标志 C.变量值 D.指标值 企业500名职工某日产量分别为60 75、80、 500名职工某日产量分别为60、 2.企业500名职工某日产量分别为60、75、80、85 ……则变量有 则变量有( 分……则变量有( )。 500个 501个 A.1个 B.2个 C.500个 D.501个 某职工的月工资为480 480元 480元是 元是( 3.某职工的月工资为480元,则480元是( )。 A.数量指标 B.数量标志 C.变量 D.数据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和整理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数据的计量与类型 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 抽样调查中的基本概念 抽样方法介绍
第一节 数据的计量与类型
• 总体(Population)和个体(Individual) Population
同质性 大量性 差异性
总体种类 • 样本(Sample)

激励法B 激励法
两种激励方法分别实施于不同组工人的效果
16.10 17.00 16.80 16.50 17.50 18.00 17.20 17.00 16.40 15.80 16.40 16.00 17.10 16.90
激励法A 激励法
引例3 某公司要招聘若干名工程师。出了10 10道选择 引例3 某公司要招聘若干名工程师。出了10道选择 每题有4个备选答案, 题,每题有4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即 正确的比率只有四分之一。 应当答对几道题, 正确的比率只有四分之一。问:应当答对几道题, 才能考虑录取? 才能考虑录取?
一、统计活动的三个基本步骤
统计调查 统计整理 统计分析
二、获得数据的调查方法
二、获得数据的调查方法
普查——全面调查 普查——全面调查 —— 非随机抽样 典型调查 部分调查 重点调查 随机抽样 简单随机抽样 分 (分 )抽样 区 抽样 别 抽样 抽样
抽样调查
调查 方法 特点
重点 调查 选择总体中个 别或部分重点 单位 占总体标志总 量的绝大比重 了解总体的基 本情况 通过统计报表 取得资料
有限总体 无限总体
总 样 本 体
例如: 例如
某专业同一年的所有考生; 某专业同一年的所有考生 ;一条生产线上 生产出来的零件、一条生产线上10 10月 生产出来的零件、一条生产线上10月份生产出 来的零件;所有的中国工人、所有的中国农民、 来的零件;所有的中国工人、所有的中国农民、 空气中的氧气分子含量、所有18岁的人等。 空气中的氧气分子含量、所有18岁的人等。 18岁的人等
•变量值(指标值)或数据(Data)
定性型 定性型(Qualitative); ) ) 性质不同 定量型 按性质不同 定量型(Quantitative); 半定量型 半定量型(Semi-Quantitative)。 ) 比率级 比率级(Ratio) ) 刻度级(Scale) 刻度级(Scale) 间距级 间距级(Tnterval) ) 测度级别不同 序次级( 按测度级别不同 序次级(Ordinal) ) 名义级( 名义级(Nominal) ) 观察数据 获得数据的角度不同 按获得数据的角度不同 实验数据 直接来源 询问数据
典型 调查 选择总体中有 代表性的单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