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导学案-全册

合集下载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导学案(全)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导学案(全)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导学案(全)科目科学班级五年级书名及册数五年级下册上课日期2018.1.26 每周节数 2 总节数40周次时间教材内容(第一单元)至(第四单元)节数起止1 2.26----3.2 第一单元沉和浮1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22 3.5-----3.9 2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23 3.12----3.164 造一艘小船5浮力 24 3.19----3.23 6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7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25 3.26----3.30 8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第二单元热 1热起来了26 4.2-----4.6 2给冷水加热3 液体的热胀冷缩种子的萌发 27 4.9-----4.13 4 空气的热胀冷缩5金属热胀冷缩吗; 28 4.16----4.20 6 热是怎样传递的7 传热比赛 29 4.23----4.27 8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210 4.30----5.4 期中考试11 5.7-----5.11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1 时间在流逝212 5.14----5.18 2 太阳钟;3 用水测量时间; 213 5.21----5.25 4 我的水钟;5 机械摆钟; 214 5.28----6.1 6 摆的研究;7 做一个钟摆; 215 6.4-----6.8 8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1 昼夜交替现象; 216 6.11----6.15 2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3 证明地球在自转; 217 6.18----6.22 4 谁先迎来黎明5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218 6.25----6.29 6 地球在公转吗7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219 7.2-----1.6 8 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220 1.9-----1.13 期末考试备注第二学期五年级科学教学计划一、班级学生情况整体学习状况:五年级学生比较喜欢科学课,对科学实验很感兴趣,动手能力较强,但是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不是很深刻,部分同学对死记硬背的知识记的牢,运用能力较差。

教科版五下科学教案全册

教科版五下科学教案全册

教科版五下科学教案全册
【最新版】
目录
1.教科版五下科学教案全册概述
2.教科版五下科学教案全册的主要内容
3.教科版五下科学教案全册的使用建议
正文
【教科版五下科学教案全册概述】
教科版五下科学教案全册是一本针对小学五年级科学课程的教学辅
助用书,该书以我国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为依据,紧密结合课程内容,为教师提供了系统的教学方案。

全册共分为四个单元,分别是“生物与环境”、“物质与能量”、“地球与宇宙”和“技术与工程”。

【教科版五下科学教案全册的主要内容】
1.生物与环境:本单元主要涉及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分类、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等内容,帮助学生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物质与能量:本单元主要涉及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变化、能量的概念和能量转化等内容,让学生了解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为今后学习物理、化学等科目打下基础。

3.地球与宇宙:本单元主要涉及地球的基本知识、地球的结构、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宇宙的基本知识等内容,让学生了解我们所生活的地球和宇宙的奥秘,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4.技术与工程:本单元主要涉及简单机械的原理与应用、力的作用、建筑工程等内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科版五下科学教案全册的使用建议】
1.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科版五下科学教案全册的内容,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教师在使用教科版五下科学教案全册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进度进行适当的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发表观点,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导学案全册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导学案全册

第一单元沉和浮第 1 课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第 2 课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第 3 课、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第 4 课造一艘小船第 5 课、浮力第 6 课、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第 7 课、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第 8 课、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马受到的浮力2.小组讨论: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什么会不同呢?活动二:推测与验证1.我的问题: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什么会不同呢?2.我的假设:3.小组讨论:阅读课本第19页,交流实验方法。

4. 观察实验,做好记录。

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的轻重比较马铃薯清水浓盐水重量5.小组讨论:(1)同体积的三种物体轻重相同吗?分析同体积三种物体重量之间的关系与沉浮状况的变化,能不能发现其中的奥秘?(2)物体的沉浮与液体有关系吗?是什么关系?活动三:判断塑料块的沉浮1.分析课本第20页提供的数据,推测塑料放入三种不同液体后的沉浮状况。

2.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推测以及推测的理由。

3.实验验证:试一试,实际结果跟推测是否一致。

4.小组讨论:①尝试解释课本第20页几幅图中的现象。

②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③物体在不同液体中的沉浮变化与什么因素有关?学习评价一、阅读目标领悟,交流学习收获。

二、习作1.比较同体积清水和盐水的轻重,需要用的仪器是()。

A.弹簧测力计 B.天平 C.量筒 D.烧杯2.铜砝码能漂浮在()上。

A.盐水 B.液体的浓度 C.水银3.马铃薯在不同液体中出现的沉浮状况的变化与()有关。

A.马铃薯的大小 B.同体积液体的轻重C.马铃薯的轻重4.可以使清水中的马铃薯浮起来的做法是()3、用钩码代替马铃薯进行研究。

按照第6课学过的方法,分别测量钩码在清水、浓盐水、糖水和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然后把数据进行比较,验证原来的推测。

4、根据钩码受到的浮力大小,进一步类推马铃薯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情况,从而验证学生原来的推测。

(建议:在这个分组实验中,测量钩码在酒精中受到浮力大小的活动,只要有一个小组完成即可,这样可以节约实验材料,又不影响验证的结果。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全集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全集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全集一、教学内容1. 多种多样的生物生物的分类和特征生态系统及其组成2. 动物的一生动物的生长发育动物的繁殖与生命周期3. 植物与阳光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对光的适应性4. 电与磁电流的产生与作用磁场的特点及其应用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分类、特征,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2. 使学生掌握动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和生命周期,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对光的适应性。

3. 培养学生探索电与磁现象的兴趣,掌握电流、磁场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动植物生命周期的理解电与磁现象的理解与应用2. 教学重点:生物分类、特征及生态系统的认识动植物生长发育、繁殖及光合作用的理解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生物模型、图片植物生长观察装置电与磁实验器材2. 学具:生物观察记录表植物生长记录本电与磁实验报告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校园内的生物,引导学生关注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特点。

组织学生参与植物种植活动,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以生活中常见的电与磁现象为例,引发学生思考。

2.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实例,讲解生物的分类、特征及生态系统的组成。

结合动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过程,阐述生命周期的重要性。

深入剖析植物的光合作用、对光的适应性及电与磁现象的原理。

3. 随堂练习:设计生物分类、特征及生态系统相关的选择题、填空题,巩固所学知识。

让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绘制生长曲线图。

进行电与磁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现象。

4. 课堂小结: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和探索。

六、板书设计1. 生物分类、特征及生态系统板书:生物的分类、特征生态系统的组成、作用2. 动植物生命周期板书:动物的生长发育、繁殖植物的光合作用、对光的适应性3. 电与磁现象板书:电流的产生、作用磁场的特点、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生物分类、特征及生态系统选择题、填空题。

动植物生命周期相关的观察记录与分析。

最新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最新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教学计划教师学科科学班级五年级学校学年度第二学期一.学生情况分析:二、教材内容分析:三、教学目的要求:(一)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科学概念1、认识到物体的沉浮现象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

2、知道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传递,不同物质传递热的本领是不同的。

3、认识时间概念,欣赏前人在测量时间和解释自然现象方面所作的贡献。

4、对地球的运动进行较系统、持续和细致的探究,认识地球自转和公转。

四、具体实施措施:五、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单元沉和浮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目标】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过程与方法: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导学案全册[1]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导学案全册[1]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导学案全册[1]年级五学科科学课型实验课授课教师设计时间总课时 1 授课时间学习内容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学习目标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2、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3、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学习重点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学习难点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学习准备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教材第2面).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设问导读:1、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2、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合作探究:1、小组领实验器材.分工合作.对设问导读1、2题进行实验观察.完成2页实验记录表.2、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沉吗?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沉吗?推测把它切得更小会怎样.学生完成教材第3面的记录表“预测”、“理由”这两列.3、小组领小刀.实验操作.记录实验结果并思考其中的原因.4、一枚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把两枚回形针穿在一起.还是沉的吗?导学过程汇报点评:1、整理自己的预测理由.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随机罗列各因素.如体积大小、轻重、形状、材料、是否空心等.)2、组织交流.在这个活动中我们改变了什么因素?(体积大小).物体的沉浮情况有没有发生改变?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同一种材料的物体.把它们的体积变小.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是不会发生改变的.)巩固练习:1物体在水中沉浮标准:只要物体(不沉入水底).就说明这个物体是浮的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拓展延伸:了解鱼为什么能自由的沉降板书设计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砖块沉木块浮塑料块浮猜测与沉浮相关因素:体积大小、轻重、形状、材料、是否空心等导学反思课堂导学案年级五学科科学课型实验课授课教师设计时间总课时 2 授课时间学习内容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学习目标1、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3、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学习重点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 学习难点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学习准备物体7种.水槽.一套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一套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集体备课w W w .x K b 1.c o M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1、物体在水中沉浮标准:只要物体(不沉入水底).就说明这个物体是浮的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设问导读:1、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2、按轻重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合作探究:1、一套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一套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推测它们在水中的沉浮.并填写在实验报告单上.实验一: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的沉浮(从重到轻排列)实验二: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的沉浮(从小到大排列)导学过程2、潜水艇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它是应用了什么原理呢?让我们来做个模拟实验.3、提供实验材料:水槽.小瓶子.沙子若干.实验报告单.学生小组合作.汇报点评:从这两组材料的实验中.我们得出什么结论?(第一层次: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第二层次;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第三层次:体积大、质量小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质量大的物体容易沉.)巩固练习:1、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2、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拓展延伸:解释潜水艇在水中沉浮的秘密板书设计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小球的沉浮物体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立方体的沉浮控制变量小瓶子的沉浮体积大质量小易浮.体积小质量大易沉潜水艇应用沉浮原理导学反思课堂导学案年级五学科科学课型实验课授课教师设计时间总课时 3 授课时间学习内容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学习目标1、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3、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学习重点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学习难点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学习准备水槽1个.不溶水的橡皮泥若干块.刻度杯1个.记录表(教材第8面).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1、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2、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设问导读: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沉的.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浮的.我们能想办法改变它们的沉浮吗?有没有办法能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呢?合作探究:1、把一块橡皮泥放入水里.观察它的沉浮.2、把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3、取一个量杯.在量杯里倒入200毫升水.把橡皮泥做成实心团.放入量杯中.观察它排开的水量.做好记录.再把橡皮泥做成能浮在水面的各种形状.观察它们排开的水量.也记录在表格中.(教材第8面)导学过程汇报点评:1、讲授: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排开的水量可以用量杯来进行测量.方法是:放入物体后的刻度减去量杯原有水的刻度就是物体排开的水量.(补充:排开的水量与我们平时说的是排水量是有区别的.前者指的是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而后者是物体排开水的重量.另外用量杯测量排开的水量还不是很精确.所以在读数的时候一定要细致.特别是观察刻度时视线要与水凹面持平.)2、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发现了什么?(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即浸入水的体积小.浮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即浸入水的体积大.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发现.橡皮泥浮起来的原因在于它的质量不变.而浸入水的体积增大.)巩固练习:1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2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3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即浸入水的体积小.浮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即浸入水的体积大拓展延伸:铁块在水中是沉的.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还能装载货物.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能解释了吗?如果要制造能装载更多货物的超大轮船.你认为个怎样做呢?板书设计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沉浮可能发生改变船浮在水面上排开的水量很大导学反思课堂导学案年级五学科科学课型实验课授课教师设计时间总课时 4 授课时间学习内容造一艘小船学习目标1、科学与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制造小船.并不断改进.学习重点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学习难点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学习准备教师准备:水槽一个.橡皮泥若干.垫片或玻璃弹子若干.收集船的发展史资料和各种船的模型.造个性船需要的各种材料.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1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2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设问导读:1我们怎样能造一艘装载量较大的船呢?2阅读船的发展史合作探究:1集体制订比赛规则:用同体积的同种品牌橡皮泥.不准有其他的添加物.比谁制造的小船装载量大.2、学生分小组制作.教师提醒要考虑装载物以及船的稳定性.并控制时间.3、测试:哪艘船装载的货物多.4、阅读教材11面内容.教师随机介绍(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木筏、独木舟、明轮、帆船、气垫船、远洋货船、现代客轮、航空母舰.导学过程5、学生补充介绍自己收集的关于船的知识.要求精要.6、学生出示各类船的模型.集体观看.汇报点评:1、学生说说了解了船的发展、观看了各种船模型后的体会.2、讨论如何制造自己喜欢的个性船.重点讨论:我想造什么样的小船?我希望它有什么特点?造这艘小船需要什么材料?3、出示《我的造船计划》.学生分组按计划进行个性船的制作.巩固练习: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2教材11面内容:(木筏、独木舟、明轮、帆船、气垫船、远洋货船、现代客轮、航空母舰).拓展延伸:拓展活动:进行一次个性船展示会.举行各类奖项的评比.板书设计造一艘小船《我的造船计划》一、准备二、制作三、改进和完成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装载量增大导学反思课堂导学案年级五学科科学课型实验课授课教师设计时间总课时 5 授课时间学习内容浮力学习目标1、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2、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学习重点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学习难点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学习准备精确刻度杯一个.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小船等物体.弹簧秤一个.一块大泡沫塑料块.一个底部带小滑轮的精确刻度杯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设问导读:1 、关于浮力的描述性定义2、怎样测量浮力3、分析拉力、浮力和排开的水量之间的关系合作探究:1、用手指轻轻按压小船.有什么感觉?分别把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压人水中.有什么感觉?2、讨论怎样测量浮力:当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有变化吗?是多大呢?我们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浸入水中的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大小吗?3、学生参照前一个活动的测量方法.独立自主完成测量.把测量结果填入记录表中.并分析浮力大小与体积大小之间的关系.导学过程汇报点评:1、关于浮力的描述性定义: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2、未放入水前先测量泡沫塑料块受到的重力.再用线拉住泡沫塑料块.使它进入水中一定的位置.然后读出弹簧测力计上拉力的数值.把拉力加上泡沫塑料块受到的重力.就是泡沫塑料块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大小.3、分析拉力、浮力和排开的水量之间的关系.得出:(板书)浸人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巩固练习:1、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2、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3、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拓展延伸: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里.一松手.为什么它会上浮?(浮力大于重力)板书设计浮力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浮力大于重力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导学反思课堂导学案年级五学科科学课型实验课授课教师设计时间总课时 6 授课时间学习内容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学习目标1、下沉的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2、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学习重点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学习难点设计实验验证下沉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用弹簧秤测量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学习准备每组一个弹簧秤、一个钩码、一个底部带小滑轮的精确刻度杯、三块大小不同的石块或砖块、细线、记录表(教材15面和16面).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1、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2、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设问导读: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那么.沉入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吗?合作探究:1、出示一个系有细线的钩码.让每组学生把钩码浸人水中.体验一下钩码是否受到了水的浮力?你有什么感受说明钩码受到了水的浮力?2、测量钩码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重量).记录在表格中.3、测量钩码分别浸人水中不同位置时对弹簧秤的拉力.记录在表格中.4、计算钩码受到的浮力大小.与钩码排开的水量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联系导学过程5、分别测量大、中、小三块石块完全浸人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记录在表格中.6、计算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它们排开的水量进行比较.找出其中联系.汇报点评:1分析两次测量所得的数据.找出下沉的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规律.(大小不同的物体完全浸人水中.它们在水中受的浮力大小也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关.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2、概括: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人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有关.浸人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参照教科书第12页的示意图.试着用物体在水中的受力示意图来解释沉浮的原因.并配合用公式表示物体沉浮的原因.(具体见教师用书)巩固练习:1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人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有关.浸人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2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拓展延伸:参照教科书第12页的示意图.试着用物体在水中的受力示意图来解释沉浮的原因.并配合用公式表示物体沉浮的原因.板书设计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下沉的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浮力小于重力下沉浮力大于重力上浮导学反思课堂导学案年级五学科科学课型实验课授课教师设计时间总课时7 授课时间学习内容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学习目标1、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2、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许多.学习重点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学习难点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很多的证据.学习准备一个马铃薯.一杯清水.一杯味精水.每组一个马铃薯、酒精灯、不锈钢调羹2个、浓盐水、40克食盐、40克白糖、一根筷子.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设问导读:观察马铃薯的沉浮.(1)推测马铃薯放人水中是沉还是浮.(2)把马铃薯轻轻放人清水中.观察它的沉浮状况.(3)把马铃薯从清水杯中拿出、擦干.轻轻放人另一个杯子中.观察它的沉浮.怎样解释马铃薯在不同杯子中的沉浮?影响马铃薯沉浮的原因是什么?怎么解释马铃薯的沉浮现象?合作探究:1、观察两杯液体有什么不同.2、做液滴加热实验.分别滴在不锈钢调羹上加热.比较液滴变干后留下的痕迹.观察两种留下的痕迹.有什么不一样.两种液体一样吗?能使马铃薯上浮的液体有什么特点?导学过程3、提问:是不是只要水中溶解了物质就能够使马铃薯浮起来呢?4、每个小组调一杯盐水试试.马铃薯在盐水中能上浮吗?汇报点评:注意调制盐水的要求.取100毫升水.往杯子里一次次加盐.食盐溶解后.放人马铃薯检验是否浮起来.并做好记录.直到马铃薯浮起来为止.(提示:这里不要学生一下子把全部食盐倒人杯中.如果这样.学生就探索不到液体浓度与马铃薯沉浮的关系了.并不是只要水中溶解了物质就能够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浓度不够、液体的密度不够大.马铃薯是不会浮起来的学生在调制的过程中.一次次地加盐.马铃薯没有立即浮起来.当食盐溶液的密度超过马铃薯的密度时.马铃薯才浮起来.)巩固练习:1、同一个马铃薯放在清水中沉.在盐水中一定浮(×)2、水中溶解了其它物质.下沉的橡皮泥就会上浮(×)拓展延伸:把在清水中下沉的马铃薯放在比水轻的油中和比水重的糖浆中.它的沉浮会怎样?板书设计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液滴加热调制液体观察—发现—推测—验证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导学反思课堂导学案年级五学科科学课型实验课授课教师设计时间总课时8 授课时间学习内容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学习目标1、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2、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3、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学习重点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学习难点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学习准备每组一个钩码、一个马铃薯、一个弹簧秤、一杯清水、浓盐水、糖水、酒精、量筒、天平.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1同一个马铃薯放在清水中沉.在盐水中一定浮(×)2水中溶解了其它物质.下沉的橡皮泥就会上浮(×)设问导读:1、马铃薯在有的液体中下沉.在有的液体中上浮.是不是马铃薯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有大有小?2、怎样用实验验证自己的推测. 合作探究:1、用钩码代替马铃薯进行研究.按照第6课学过的方法.分别测量钩码在清水、浓盐水、糖水和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然后把数据进行比较.验证原来的推测.2、根据钩码受到的浮力大小.进一步类推马铃薯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情况.从而验证原来的推测.导学过程3、用天平比较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的轻重.得出数据.4、分析表中的数据.我们知道马铃薯沉浮的秘密了吗?物体的沉浮与液体有什么关系呢?汇报点评:1、怎样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来解释物体的沉浮现象?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有什么规律?3、石块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同体积的石块与水的轻重比较有关)4、木块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同体积的木块与水的轻重比较有关)5、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同体积的物体与水的轻重比较有关)6、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同体积的物体与液体的轻重比较有关) 巩固练习:1、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2、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3、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拓展延伸:让杯子里的鸡蛋浮起来.你有几种办法?板书设计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导学反思课堂导学案年级五学科科学课型实验课授课教师设计时间总课时9 授课时间学习内容热起来了学习目标1、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2、加穿衣服会使人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学习重点自主设计实验探究衣服是否能为身体增加热量.学习难点设计、验证“衣服能不能自己产生热”的活动学习准备温度计、毛巾、实验记录单等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1、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2、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设问导读:1、冬天.我们觉得很冷时.有什么办法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2、早上起床和晚上躺入被窝时.你的被子是凉还是热的呢?说明什么?合作探究:1、加穿衣服后.我们的身体为什么会感觉热起来呢?2、衣服到底能不能生热呢?我们怎么研究这个问题?3、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加穿衣服是不会给身体增加热量.导学过程汇报点评:1、小组讨论交流(1、外界物质直接给予热;2、外界物质吃进我们身体变成热;3、自身运动产生热的;4、保温的)2、讨论汇报(加穿衣服使我们热起来的原因-----衣服能生热;衣服不能生热..衣服的作用是保温.阻止热量散发.同时阻挡冷气进入.....)3、通过实验.你们现在是怎么认为的?巩固练习:1、冬天.我们觉得很冷时.有什么办法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晒太阳、温泉、烤火吃食物跑步等运动)2、分析这些方法是怎么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的?晒太阳、温泉、烤火……(外界物质给予热量)吃食物(外界物质吃进身体产生热量)跑步等运动(血液循环加快)拓展延伸:目标与练习15页:夏天户外卖冷饮的为什么会给冰柜盖上被子?板书设计热起来了晒太阳、温泉、烤火……(外界物质给予热量)吃食物(外界物质吃进身体产生热量)跑步等运动(血液循环加快)加穿衣服、盖被子 ----(衣服不能生热.衣服的作用是保温.阻止热量散发.同时阻挡冷气进入)导学反思课堂导学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生物的繁殖繁殖的概念动植物的繁殖方式2. 人体的运动骨骼和肌肉的协作人体运动的原理3. 声音的奥秘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特性与应用4. 电与磁电流和电路磁铁和电磁感应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生物的繁殖、人体运动、声音和电与磁的基本概念及原理。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自然的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的繁殖过程、人体运动原理、电磁感应现象。

2. 教学重点:动植物的繁殖方式、骨骼和肌肉的协作、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电流和电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生物繁殖图片、骨骼模型、音响设备、磁铁、电路元件等。

2. 学具:显微镜、实验器材、画图工具、记录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兴趣。

生物的繁殖:展示动植物繁殖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人体的运动:邀请学生进行简单的运动,观察骨骼和肌肉的协作。

声音的奥秘:现场演示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引导学生探讨声音的特性。

电与磁:展示磁铁吸引铁钉的现象,引发学生对电与磁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教材章节内容,结合实践情景进行讲解。

生物的繁殖:讲解动植物的繁殖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生物的繁殖过程。

人体的运动:讲解骨骼和肌肉的协作,让学生通过模型和实验了解人体运动的原理。

声音的奥秘:讲解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进行声音实验,探讨声音的特性与应用。

电与磁:讲解电流和电路,引导学生动手搭建简单电路,观察电磁感应现象。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章节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例题讲解。

4. 随堂练习: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生物的繁殖: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动植物的繁殖方式。

2. 人体的运动:通过图示和简述,展示骨骼和肌肉的协作。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第1章:生物的多样性第1节:生物的分类第2节:生物的进化第2章:力的世界第1节:力的作用第2节:简单机械第3章:电的现象第1节:电路的认识第2节:安全用电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掌握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

2. 了解生物进化的基本过程,培养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兴趣。

3. 认识力的作用和简单机械,理解物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物的分类方法、生物进化过程、电路的认识。

教学重点:力的作用、简单机械、安全用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物模型、挂图、实验器材。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材料、记录本、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校园内的生物多样性,引导学生关注生物的分类。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生物进化的重要性。

2. 例题讲解以生物分类为例,讲解如何使用特征表进行分类。

以简单机械为例,讲解杠杆原理及其应用。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小组进行生物分类实践,互相检查分类结果。

学生动手制作简单机械,验证杠杆原理。

4. 课堂小结强调力的作用和简单机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生物的多样性分类:特征表、分类方法进化:自然选择、适者生存力的世界力的作用: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简单机械:杠杆、滑轮电的现象电路的认识:电路元件、电路连接安全用电:注意事项、防护措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生物分类实践报告简单机械制作报告电路连接图设计2. 答案生物分类实践报告:按照特征表进行分类,列出分类结果。

简单机械制作报告:描述制作过程,验证杠杆原理。

电路连接图设计:正确绘制电路图,标注元件名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进行生物进化辩论赛,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开展家庭电路安全检查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5.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6. 例题讲解的深度与广度7. 作业设计的生活应用性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效性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应紧扣教材章节,同时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

2024年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全册

2024年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全册

2024年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全册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第1课: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2课:食物链与食物网第3课:生态系统的平衡2.第二单元:地球与宇宙第1课:地球的形状和运动第2课:太阳、月球和地球的关系第3课:探索宇宙3.第三单元: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第1课:物质的性质第2课:物质的变化第3课:物质的转化4.第四单元:简单的机械第1课:杠杆的原理第2课:滑轮和斜面第3课:简单机械的应用5.第五单元:能量与能源第1课:能量的转化与传递第2课:常见的能源第3课: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一、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第1课: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展示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观察: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生物和环境,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2课:食物链与食物网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展示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2.讨论:分组讨论,找出食物链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3.实践:让学生模拟构建食物网,理解食物网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第3课:生态系统的平衡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展示生态系统失衡的案例,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系统的平衡问题。

2.分析:让学生分析生态系统失衡的原因和后果。

3.探讨:分组探讨如何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二、第二单元:地球与宇宙第1课:地球的形状和运动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展示地球仪,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的形状和运动。

2.观察:让学生观察地球仪,理解地球的形状和运动特点。

3.讨论:分组讨论,探讨地球运动对生活的影响。

第2课:太阳、月球和地球的关系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展示太阳、月球和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它们之间的关系。

2.分析:让学生分析太阳、月球和地球的相对位置和运动关系。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表格式导学案(教科版)【DOC范文整理】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表格式导学案(教科版)【DOC范文整理】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表格式导学案(教科版)北极星“不动”的秘密学习目标1、知道天空中的星星围绕北极星顺时针运动,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因为地球自转的结果。

能根据已知“北极星相对不动”等事实证据,推测地球绕地轴自转,而且地轴始终是倾斜的。

做模拟实验研究北极星。

学习重点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地轴始终是倾斜的。

学习难点北极星看上去“不动”的原因。

学习准备硬纸片两张,水彩笔,地球仪,转椅,四季星座运行图。

集体备课二度备导学过程温故互查:地球运动的特点:自转证据:自转方向:自转周期:。

设问导读:人们在夜间观星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北极星不动,而其他的星星都围绕北极星运动。

合作探究:讨论:照片中为什么北极星保持“不动”?小组交流模拟实验一:在一个纸板上画出北极星和北斗七星等星星,然后转动纸板,观察北极星是否不动,其他星星都围绕北极星运动。

再用一个纸板当作地平线,然后旋转纸板,观察,哪些星星能被观察到,哪些不能被观察到,从这现象中能想到什么?导学过程模拟实验二:地球在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所以我们在夜间能看见星星东升西落,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

怎样能在自转的地球上看到北极星“不动”呢?用一个转椅代表地球,在教室墙上贴一颗星星当作北极星,请一位同学坐在转椅上,当眼睛盯着北极星看时,北极星好像是不动的,如果视点落在哪一颗星星上,周围的星星就会围绕哪一颗星星运动。

汇报点评:阅读P83页的资料,研讨一年中北极星“不动”的原因。

地球自转还有什么特点?填写P83页的表格。

巩固练习:地球绕自西向东自转,地轴始终是解释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拓展延伸:思考:地球仪有什么特点?为什么铁轴要做成倾斜的板书设计北极星不动的秘密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地轴始终是倾斜的导学反思水东教学区课堂导学案年级五学科科学课型实验课授教师设计时间总课时30授时间学习内容地球在公转吗学习目标1、知道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公转,公转的周期是365天。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一、教学背景及目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科学教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五年级下册的《科学》作为小学阶段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本学期的教学背景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实践、探究与体验。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本学期《科学》课程所涵盖的基本概念、原理及科学知识,包括物质、能量、生命、地球与宇宙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与原理。

技能目标:通过实践活动、科学探究、实验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验操作能力、观察与分析能力,以及使用科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尊重事实、乐于探究、团队合作的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二、教材内容概述动植物知识:介绍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包括种子的萌发、生长环境对植物的影响等;动物的生存策略和生活习性,包括动物的分类、习性特征等。

这一部分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生命的奇妙和生物多样性。

物理现象:涵盖光的反射与折射、热胀冷缩现象、力的传递等基础知识。

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感受物理现象的魅力,理解物质的基本属性。

化学变化:介绍物质的化学性质,包括物质的溶解、化学反应等。

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物质的变化过程,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

地球宇宙知识:涉及地球的结构与运动、天文现象等。

通过模型制作和模拟实验,让学生了解地球宇宙的奥秘,培养空间想象力。

教材中还穿插了科学小实验、科学调查等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每个章节都设有课后习题和拓展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案大纲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说明如何通过实验教学、观察活动等形式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设计各种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提出针对有余力的学生的拓展学习内容和方法,如科学竞赛、课题研究等。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4)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4)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一、课程概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主要涵盖了生物、物理和地理等三个科学学科的内容。

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学生将对生物结构与功能、物体运动、天地万物等方面的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

本教案旨在帮助教师合理安排课程,提供课堂教学思路和教学活动设计,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习效果。

二、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通过对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理解并掌握生物结构与功能的相关知识。

2.理解并运用物理原理解析物体的运动。

3.了解并探究地理环境与人类的关系。

4.学会并运用科学研究方法进行观察、实验和总结。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本教案按照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的内容,将教学内容分为以下六个单元,并给出了每个单元的教学安排。

单元一:动物的结构和功能课时安排:课时教学内容教学重点第一课动物的结构和功能了解动物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第二课动物的生存环境探究动物与环境的关系,了解动物的生存环境的变化第三课动物的运动和觅食行为了解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和觅食行为,理解其适应环境的原理单元二:生物的生长发育课时安排:课时教学内容教学重点第四课动植物的生长发育理解生长与发育的概念,了解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第五课植物的光合作用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探究其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第六课植物的繁殖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和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总结能力单元三:力和运动课时安排:课时教学内容教学重点第七课力和运动了解力的概念,认识力的作用和效果第八课物体的运动探究物体的运动状态,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变化第九课利用力使物体运动运用力推动物体的运动,观察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探索物体的运动规律和特性单元四:能量与物质的转化课时安排:课时教学内容教学重点第十课能量与物质的转化理解能量的概念和能量转化的过程和方式第十一课电能与灯的工作原理了解电能的特点和电能转化的方式,理解灯的工作原理第十二课合理使用电能和水资源了解节约能源的重要性和节约用水的原则,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单元五:地球与宇宙课时安排:课时教学内容教学重点第十三课地球和月球了解地球和月球的特点和关系第十四课太阳对地球的照射了解太阳对地球的照射方式和效果,探究地球的季节变化第十五课星星和星座了解星星和星座的特点和形成原因,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总结能力,提高对宇宙的兴趣和认识单元六:人类与地球课时安排:课时教学内容教学重点第十六课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与保护了解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和保护的影响第十七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了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和措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第十八课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综合素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四、教学方法与活动设计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本教案提供了各个单元的教学方法和活动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导学案(全)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导学案(全)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生物教学进度表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科学教学计划一、班级学生情况整体学习状况:五年级学生比较喜欢科学课,对科学实验很感兴趣,动手能力较强,但是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不是很深刻,部分同学对死记硬背的知识记的牢,运用能力较差。

已有知识经验:科学观察能力和对比实验设计已经有较大的进步,但是独立探究能力和主动探究意识还不够。

学习心理分析:五年级的孩子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儿童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本册内容由《沉和浮》、《时间的测量》、《热》和《地球的运动》四个单元组成。

第一单元“沉和浮”:学生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最后形成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二是从密度的层面解释沉浮现象。

第二单元“时间的测量”:学生制作计时工具并进行观测和测量,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及对“时间”的认识发展过程。

认识计时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计时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感受人类为了不断改进工具所作的不懈努力。

第三单元“热”:学生在三年级“温度与水的变化”的基础上,将继续观察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观察热量在物体中传递的现象,探索热量传递的规律,发现物体的导热性能是不同的,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不同的。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让学生经历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学习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不断地利用已知探究未知的方法,最终认识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模式。

三、教学目标总体教学目标1、本册教科书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这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教师要发展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能力,继续学习运用对比实验进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导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转化为证据,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2024年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生物的多样性》:第一节生物的分类,第二节生物的生存环境;2. 第二章《光与影》:第一节光的传播,第二节影的形成;3. 第三章《电与磁》:第一节简单电路,第二节磁铁的性质;4. 第四章《地球与宇宙》:第一节地球的结构,第二节太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生物的分类和生存环境,掌握光的传播和影的形成原理,了解简单电路和磁铁的性质,认识地球的结构和太阳系;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合作精神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光的传播原理、简单电路的搭建、地球的结构;2. 教学重点:生物的生存环境、影的形成、磁铁的性质、太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生物标本、光实验器材、电路实验器材、地球仪、太阳系模型;2. 学具:观察记录表、实验报告单、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生物标本、光实验器材等,激发学生的兴趣;2. 新课:讲解教材内容,结合实验、观察、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知识;3. 例题讲解:针对教学难点和重点,设计典型例题,详细讲解;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6. 课堂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积极发言、合作交流。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以提纲形式呈现,包括章节名称、重要概念、关键词等;2. 板书布局:左侧为主要概念和知识点,右侧为相关实验图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生物分类报告;(2)光的传播实验报告;(3)简单电路搭建实验报告;(4)地球与宇宙知识问答。

2. 答案:在课后及时批改作业,为学生提供正确答案和解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针对课堂效果,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进行相关阅读、实验、观察等,提高科学素养。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最新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最新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最新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生活中的科学第1节植物在我们周围第2节动物在我们周围第3节空气与我们的生活2. 第二章动物与植物第1节植物的生长与繁殖第2节动物的生长与繁殖第3节生物的多样性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及其特点。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践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意义。

动植物的生长与繁殖过程。

2. 教学重点: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标本、动物标本、放大镜、显微镜等。

2. 学具:观察记录本、画笔、尺子、称重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动植物,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本章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科学。

3. 教学过程:(1)植物在我们周围1. 介绍植物的特点及分类。

2. 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植物,进行分类和记录。

(2)动物在我们周围1. 介绍动物的特点及分类。

2. 学生观察校园内的动物,进行分类和记录。

(3)空气与我们的生活1. 介绍空气的组成和作用。

2. 学生进行空气质量的检测实验。

(4)植物的生长与繁殖1. 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繁殖方式。

2. 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记录。

(5)动物的生长与繁殖1. 介绍动物的生长过程和繁殖方式。

2. 学生观察动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记录。

(6)生物的多样性1. 介绍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意义。

2. 学生进行生物多样性调查,制作调查报告。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章节、重点概念、观察记录表格等。

2. 板书形式:采用图文并茂、简洁明了的方式,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动植物,记录它们的特点。

家长协助,进行空气质量检测实验。

2. 答案:学生根据观察记录,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改进教学方法。

五年级下册科学导学案

五年级下册科学导学案

五年级下册科学导学案第一单元沉和浮第 1 课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第 2 课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第 3 课、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第 4 课造一艘小船第 5 课、浮力第 6 课、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第 7 课、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第 8 课、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马受到的浮力2.小组讨论: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什么会不同呢?活动二:推测与验证1.我的问题: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什么会不同呢?2.我的假设:3.小组讨论:阅读课本第19页,交流实验方法。

4. 观察实验,做好记录。

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的轻重比较马铃薯清水浓盐水重量5.小组讨论:(1)同体积的三种物体轻重相同吗?分析同体积三种物体重量之间的关系与沉浮状况的变化,能不能发现其中的奥秘?(2)物体的沉浮与液体有关系吗?是什么关系?活动三:判断塑料块的沉浮1.分析课本第20页提供的数据,推测塑料放入三种不同液体后的沉浮状况。

2.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推测以及推测的理由。

3.实验验证:试一试,实际结果跟推测是否一致。

4.小组讨论:①尝试解释课本第20页几幅图中的现象。

②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③物体在不同液体中的沉浮变化与什么因素有关?学习评价一、阅读目标领悟,交流学习收获。

二、习作1.比较同体积清水和盐水的轻重,需要用的仪器是()。

A.弹簧测力计 B.天平 C.量筒 D.烧杯2.铜砝码能漂浮在()上。

A.盐水 B.液体的浓度 C.水银3.马铃薯在不同液体中出现的沉浮状况的变化与()有关。

A.马铃薯的大小 B.同体积液体的轻重C.马铃薯的轻重4.可以使清水中的马铃薯浮起来的做法是()3、用钩码代替马铃薯进行研究。

按照第6课学过的方法,分别测量钩码在清水、浓盐水、糖水和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然后把数据进行比较,验证原来的推测。

4、根据钩码受到的浮力大小,进一步类推马铃薯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情况,从而验证学生原来的推测。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全集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全集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全集一、教学内容1. 第1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1.1 基因与遗传1.2 变异与进化1.3 生物多样性与保护2. 第2章《环境与生活》2.1 环境问题2.2 人类的环保行动2.3 绿色生活3. 第3章《光与影子》3.1 光的传播3.2 影子的形成3.3 眼睛与视觉4. 第4章《电与磁》4.1 电流的产生4.2 电路与应用4.3 磁现象与磁场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遗传和变异的基本原理,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2. 使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提高环保意识和绿色生活观念。

3. 帮助学生掌握光与影子、电与磁的基本知识,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遗传和变异的原理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光与影子、电与磁的实践操作2. 教学重点:遗传和变异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环保行动和绿色生活方式光与影子、电与磁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遗传和变异实验器材环保实验器材光与影子、电与磁实验器材2. 学具:记录本彩色笔光与影子、电与磁实践操作材料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生活中的遗传现象,引出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通过讨论环境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环保行动。

通过观察光与影子、电与磁现象,激发学生兴趣。

2. 例题讲解:讲解遗传和变异的原理,结合实际例子进行分析。

分析环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实践操作。

讲解光与影子、电与磁的基本知识,进行实验演示。

3. 随堂练习:设计遗传和变异的实践题目,让学生动手操作。

设计环保行动和绿色生活的实践题目,让学生参与。

设计光与影子、电与磁的实践题目,让学生观察和记录。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章节和内容要点。

2. 用图表、图片等形式展示遗传和变异、环境问题、光与影子、电与磁的原理和现象。

3. 设计简洁明了的板书,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遗传和变异的实践题目,如观察和分析植物的生长和变异。

环保行动和绿色生活的实践题目,如设计家庭环保计划。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导学案全册[1]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导学案全册[1]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导教案全册[1]年级五学科科学课型实验课讲课教师设计时间总课时1讲课时间学习内容物体在水中是沉仍是浮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必定的标准。

学习目标2、对物体沉浮做出展望,并用实验考证,做好记录。

3、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学习要点同种资料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学习难点帮助学生实时纠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水槽 1 个,物体 7 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学习准备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教材第 2 面)。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设问导读:1 、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察看它们在水中的沉浮状况。

2、察看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合作研究:1、小组领实验器械,分工合作,导对设问导读 1、2 题进行实验察看,完成 2 页实验记录表。

学2、察看同一种资料组成的物体在水过中的沉浮: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程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沉吗?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沉吗?推断把它切得更小会如何。

学生达成教材第 3 面的记录表“预测”、“原由”这两列。

3、小组领小刀,实验操作,记录实验结果并思虑此中的原由。

4、一枚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把两枚回形针穿在一同,仍是沉的吗?报告评论:1、整理自己的展望原由,想想物体的沉浮可能与什么要素有关呢?(随机摆列各要素,如体积大小、轻重、形状、资料、能否空心等。

)2、组织沟通,在这个活动中我们改变了什么要素?(体积大小),物体的沉浮状况有没有发生改变?经过以上实导验,我们能够获得什么结论?(同一种资料的物体,把它们的体积变小,在水学过中的沉浮状态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程稳固练习:1 物体在水中沉浮标准:只需物体(不沉入水底),就说明这个物体是浮的2 同种资料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拓展延长:认识鱼为何能自由的沉降物体在水中是沉仍是浮砖块沉木块浮板书设计塑料块浮猜想与沉浮有关要素:体积大小、轻重、形状、资料、能否空心等导学反省讲堂导教案年级设计时间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要点学习难点学习准备导学过程五学科科学课型实验课讲课教师总课时2讲课时间沉浮与什么要素有关1、物体的沉浮与自己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全册科学导学案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全册科学导学案
船浮在水面上排开的水量很大




导学设计
教学时间
学科
科学
课时
学习方法
自读自悟
合作探究
课题
造一艘小船
主备教师
辅备教师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明白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过程与方法:
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制造小船,并不断改进。
3、学生独立完成其他物体的“预测”、“理由”这2行表格的填写。
4、小组领实验器材,分工合作,进行实验观察,完成实验记录表。
5、组织交流:
把我们的预测与实验结果相比较,预测正确的有哪些,预测不正确的有哪些?
整理自己的预测理由,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随机罗列各因素,如体积大小、轻重、形状、材料、是否空心等,以备后面活动中进行探究。)
六、拓展延伸
请大家认真思考一下:物体的沉浮到底于什么因素有关呢?和你的父母说一说你的收获。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砖块沉
木块浮
塑料块浮
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导学设计
教学时间
学科
科学
课时
学习方法
练习
合作探究
课题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主备教师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学习重点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学习难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