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的学问》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包装的学问》备课说课稿
《包装的学问》备课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包装的学问》是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探索图形》中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并发现圆柱、长方体和正方体包装盒的最大表面积的求法,以及如何使包装纸的使用最合理。
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对圆柱、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如何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圆柱、长方体和正方体包装盒的最大表面积的求法,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如何合理使用包装纸,提高包装纸的利用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数学,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圆柱、长方体和正方体包装盒的最大表面积的求法,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包装纸的利用率,以及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各种包装盒,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见过这样的包装盒吗?这样的包装盒有什么特点?2. 探究新知(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圆柱、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观察它们的特征。
(2)引导学生发现,将两个相同的圆柱、长方体或正方体组合在一起,可以形成一个新的包装盒,而且这个新的包装盒的表面积会比原来的两个包装盒的表面积之和要小。
(3)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尝试找出圆柱、长方体和正方体包装盒的最大表面积的求法。
(4)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圆柱、长方体和正方体包装盒的最大表面积的求法分别是:圆柱的最大表面积等于两个底面的面积之和加上侧面的面积;长方体的最大表面积等于两个最大的面的面积之和加上其他四个面的面积之和;正方体的最大表面积等于两个最大的面的面积之和加上其他四个面的面积之和。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包装的学问》说课稿2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包装的学问》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包装的学问》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简单的包装方法,如最优包装、等距包装等,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图形的认识和计算能力也有一定的掌握。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缺乏思路和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简单的包装方法,如最优包装、等距包装等,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归纳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简单的包装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包装的方法和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操作、探究、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学具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包装的方法和原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包装问题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对给定的物品进行包装,并总结出包装的方法和规律。
3.讲解: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包装的方法和规律,并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和展示。
4.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包装问题,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辅导。
5.应用: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所学的包装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最优包装、等距包装等。
包装的学问说课讲稿
《包装的学问》说课稿学校:上蔡县第三小学说课教师:李秀丽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82页—第83页“包装的学问”。
2.教材分析《包装的学问》是综合实践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合并、分割正方体、长方体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组织学生拼组计算、观察发现、总结规律,开展有关包装学问的研究的数学活动。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利用表面积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
2、能力目标:使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解决包装问题,培养学生的优化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最节约的包装方法。
难点是:灵活、快速地找出最优的包装策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每人自制长方体纸盒一个。
二、说教法与学法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精神,因此本堂课我以学生的实践操作为中心,采取个人自主探究与小组学习有机结合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从问题提出到问题解决都竭力把参与认知过程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全面参与、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真正确立其主体地位。
而教师只是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及时地给以引导、点拨、纠正,引导学生学会学数学、用数学。
三、说教学过程根据以上的理念,结合本课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六个教学环节:(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师:出示两个长方体纸盒,一个打着漂亮的包装,一个不打包装,问学生喜欢哪个?让学生体会包装在实际生活中很有必要。
你别看包装这个事情很小,其中却包含着不少学问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包装的学问。
(板书:包装的学问)(二)独立探索,初步感知1.出示长方体的纸盒,问:我要把没有包装的这个长方体纸盒也包装的漂漂亮亮的,你觉得应该考虑哪些问题?引入包装一个长方体时需要包装纸的大小引导学生说出:求包装纸的大小就是要求出所包装物体的表面积(接口处不计),求表面积,先要知道长,宽,高。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包装的学问》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包装的学问》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包装的学问》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如何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包装问题。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包装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知识,对图形的性质和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他们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解决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包装问题,他们可能还不知道如何下手,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他们能够理解和掌握包装的方法和技巧。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包装的方法和技巧,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包装问题。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包装的方法和技巧,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包装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包装的方法和技巧,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包装问题。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包装的方法和技巧。
2.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理解和掌握包装的方法和技巧。
3.采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团队协作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的包装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包装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的包装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包装的方法和技巧。
4.动手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的包装方法和技巧,解决实际问题。
5.总结提升:对所学的包装方法和技巧进行总结,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
6.课堂小结:对课堂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巩固所学。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包装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实际案例的分析。
包装的学问(说课稿)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包装的学问——五年级下册数学一、引入我们生活中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包装,从日常生活用品到食品、药品、电子产品等,它们都被精心包装着。
包装不仅保护了物品,还能够提高它们的美观度和附加价值。
而在数学中,包装同样也是一门学问。
在本次课程中,我们将探索包装的数学学问,深入理解数学中的表面积和体积概念,并通过活动和练习加深学习。
二、教学内容包装在数学中的学问主要集中在表面积和体积概念上。
表面积是物体表面所占据的面积总和,可以用单位面积上所能放置的小正方形数计算,常用于计算包装所需材料的数量等。
而体积则是物体所占的空间,可以用单位体积上所能放置的小正方体数计算,常用于计算包装容积等。
三、教学过程1. 思维导引老师可自行准备物品,例如糖果盒、纸巾盒、水杯等,让学生观察、感受、描述。
引导学生思考如下问题:•这个物品是怎么样被包装的?•它的表面积和体积是多少?•对于同样尺寸的物品,不同的包装方式会产生怎样的表面积和体积差异?通过思维导引,让学生对包装的基本概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2. 数学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别拿到一盒同样大小的糖果,要求每组通过不同的包装方式来达到以下目标:•使糖果盒体积尽可能小,使同一箱糖果所占的空间最小•使糖果盒表面积尽可能小,使包装材料最小在活动中,让学生通过多次尝试和修改,不断优化包装方式,找到最优解。
通过互相帮助、交流和分享,让学生深入理解表面积和体积的概念,并掌握如何利用数学计算方法来优化包装。
3. 练习和扩展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表面积和体积的理解,同时拓展自己的思维能力。
例如:•某服装店要设计一个鞋盒,盒子长宽高均为15厘米,要求鞋盒表面积最小,你该如何设计?•你想为家里的书籍准备一个收纳盒,书籍尺寸为20cm x 30cm x 5cm,你该如何设计盒子表面积最小,让这些书在收纳盒里放置时占用的空间最小?通过这些扩展题目,让学生进一步提高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的能力,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包装学问》说课稿范文模板3篇(包装的学问说课稿范文模板)
《包装学问》说课稿范文模板3篇(包装的学问说课稿范文模板)下面是收集的《包装学问》说课稿3篇(包装的学问说课稿),供大家参阅。
《包装学问》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82页—第83页。
2、教材分析《包装的学问》是综合实践课,学生已经学习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合并、分割正方体、长方体的有关知识。
本课是组织学生组拼计算、观察发现、总结规律,开展有关包装学问的数学活动。
【教学目标】(1)找出各种不同的包装方法,计算表面积,并比较出最节约的包装方法,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2)发展动手操作能力、空间观念,培养积极思考、探究规律的能力。
(3)弘扬民族精神,渗透节约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最节约的包装方法。
难点是:灵活、快速地找出最优的包装策略。
【教学准备】、长方体纸盒等。
二、说教法与学法:1、教法:以教师的引导为主导,体现“先导后教”、2、学法: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体现“先做后学”、进而“自主学习”的学习思想;采取个人自主探究与小组学习有机结合,以学生的实践操作为中心,引导学生学会学数学、想数学、用数学。
根据以上的理念,结合本课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三、说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将是学习数学的最大动力。
我是这样引入的:(播放)“同学们!你们看!知道这是什么呢!”同学们看到这么两件古老的、旧的瓶装物体,肯定发生很大的好奇心,纷纷进行猜谜。
可能有的同学会猜中,也可能猜不中。
告诉大家,这是我国最出名的国酒——茅台酒。
几十前,茅台酒就是这样的的包装。
”我接着提问:“这样的包装漂亮吗?”同学们肯定说不漂亮。
“关于茅台酒,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1915年,茅台酒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就是这类似的、简陋的包装,这样土陶罐盛装的茅台酒未能引起评委的重视,差点失去扬名世界的机会。
包装学问说课稿
课题《包装的学问》说课稿一:教学内容分析1.教学主要内容《包装的学问》2.教材编写特点:包装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总观整个北师大的教材都注重生活,关注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的重要性,在前几年的教学中学生已经能够有序思考问题,能够进行小组合作,在知识储备方面已经学会了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能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那么这时候安排《包装的学问》这是继长方体的表面积学习之后的后续内容,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深化与拓展,又是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良好素材。
3.教学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培养学生有序思考、合理分类、化繁为简的化归数学思想。
4.我的思考:《包装的学问》中渗透的数学思想其实很多的,有一种化归思想渗透再里面,看上去很复杂的问题是可以用简单的方法解决的,但这种方法不是老师教的,而是学生自己去感悟的,这种感悟是在学生的动手操作中自己进行理性分析得到的,所以整堂课以学生的动手操作为主线,计算可以运用计算器。
二:学生分析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学生已经认识和会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这形成了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
2.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学习该内容的经验学生已初步具备一定的归纳、猜想能力,但在数学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方面学尚需进一步培养。
3.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的困难小组活动中由于分工与平时的训练不够可能引起一定的混乱,另外学生的有序思维也可能经不起考验,容易把相同的方法看成不同的方法,另外由于学生计算能力的薄弱,容易引起一些计算方面的错误。
4.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方式和学法分析多数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一定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研究,但在合作交流意识方面,发展不够均衡,有待加强;少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够强,尚需通过营造一定的学习氛围,来加以带动。
5.我的思考:基于以上分析,在学法上,引导学生采用操作与互相协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研究,并最终学会学习。
《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找出各种不同的包装方案,计算表面积,并比较出最节约的包装方案,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五年级数学下册《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 5篇
五年级数学下册《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篇6教材分析:《包装的学问》是综合实践课,学生已经学习了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合并、分割正方体和长方体的有关知识。
本课是组织学生探究发现、总结规律,开展有关“包装学问”的数学活动,在活动中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长方体等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实践、操作、探索中感受优化思想,形成数学思考,增强空间观念和节约意识。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不同的包装方法,计算表面积,并比较出最节省的包装方法,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2、过程与方法目标: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观念,培养积极思考、探究规律的能力,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渗透节约意识,了解包装的学问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探究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最节省包装纸的包装方法。
难点是:灵活、快速地找出最节省包装纸的包装策略。
教学准备:课件、长方体模型(学生每人准备一盒磁带)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播放图片。
(课件出示常用的生活用品的包装盒)。
同学们,刚才看到的是生活中常见的包装。
其实呀,包装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应用非常广泛,外表亮丽,便于携带的包装总是最先吸引我们的注意,那么怎样包装最漂亮,怎样包装便于携带,怎样包装最节约包装纸……。
这些都是学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节约的角度来研究一下包装中的学问。
【情境引入,提出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内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同时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为进一步的探究学习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与知识基础,另外,教师随机渗透了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可谓一举多得。
】二、组织新课,探究新知。
1、自主探究,明确求磁带的包装面积就是求磁带盒的表面积。
师:老师现在很想知道,如果要包装这盒磁带至少需要多少包装纸?(接口处不计)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用(长×宽+长×高+宽×高)×2的方法解决所求问题,因为学生已有这样的学习经验。
包装的学问说课稿
《包装的学问》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82页—第83页。
2、教材分析《包装的学问》是北师大版数学第十册综合实践内容之一,它是在学生掌握了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也有了合并、分割正方体、长方体的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3、教学目标(1)找出各种不同的包装方法,计算表面积,并比较出最节约的包装方法,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2)发展动手操作能力、空间观念,培养积极思考、探究规律的能力。
4、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最节约的包装方法。
难点是:灵活、快速地找出最优的包装策略。
5、教学准备:课件、长方体纸盒等。
二、说教法与学法:1、教法:以教师的引导为主导,体现“先导后教”、进而“无为而教”的教学思想;2、学法:本节课采取个人自主探究与小组学习的有机结合。
同时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亲历性,问题让学生去揭示,方法让学生去探索,规律让学生去总结,充分体现学生是主体的教学思想。
同时,对于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教师要适时进行引导,合理利用。
三、说教学过程:根据以上的理念,结合本课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3个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教学伊始,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让学生选择礼物,学生自然会选择包装漂亮的,因为爱美是孩子的天性。
接着让学生说原因,学生自然要说因为包装很漂亮,从而引出包装。
在包装时除了要考虑它的美观性以外,还要考虑什么呢?这一环节的设计,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引发学生自觉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包装不仅要考虑美观,还要节约,从而切入课题。
(二)层层递进,提升探究深度在这一环节,我首先出示一道准备题:让学生计算一下小红包装一盒礼物用了多大面积的包装纸(接口处不计),学生知道要求包装纸的面积就是求这个长方体盒子的表面积,会根据已有的知识,准确的计算出来。
此题的设计,既复习了旧知,又为学习新知做了铺垫。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好玩《包装的学问》优秀说课稿-1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好玩《包装的学问》优秀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包装的学问》这一课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中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包装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到包装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包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能够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包装方法。
但是,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如何用最少的材料来包装物体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包装方法和技巧,能够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包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提高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包装方法和技巧,能够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包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如何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和操作实践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来解决问题和掌握知识。
同时,我也会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课件、视频等,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生活中的包装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探究: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包装方法和技巧。
3.解决问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4.交流分享: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享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互相学习和提高。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packaging 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包装问题。
五年级下册第《包装的学问》说课稿
五年级下册第《包装的学问》说课稿一、说教材。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82到83页《包装的学问》。
教材分析:包装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教材创设了“包装糖果”的情景。
使学生综合应用表面积等知识来讨论如何节约包装纸的问题,他体现了数学的优化思想,同时有助于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材处理:由于学生没有书中的糖果盒,学生自己做长方体又很难统一成一个规格。
所以在教学中,我改变了课本的呈现方式,利用蛋奶工程的学生奶的盒子作为学具,按照包装一盒、两盒、三盒和四盒的顺序,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利用表面积等有关知识,探究多个相同长方体最节省包装纸的叠放方法。
(1)首先设计一个学生奶盒的表面积.(设计意图:既复习了旧知识,为下面组合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打好基础,又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
)在学生摆和计算的过程中,探索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利用表面积等有关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
过程与方法目标:1、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解决包装问题,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渗透节约的意识,体会包装的学问在生活中的应用,感(2)如果要将两盒奶包成一包,包装时一共需要多大面积的包装纸呢?师:有没有不同的意见?说一说。
问:合起来包装为什么就不需要416平方厘米包装纸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拿出两个长方体纸盒摆一摆。
学生同桌合作,探索组合包装的方法。
请一名学生展示摆放的方法。
问:还有没有其他的包装方法?再指名展示。
(展示结束,课件出示三种组合包装的方法图。
)2、展开猜想,交流交流讨论。
师:大家观察一下,这三种包装方法有什么不同?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请看第一种方法重合的是哪些面?第二种方法和第三种方法呢?师:请同学们猜想一下,这三种方法中哪种些方法最节约包装纸?问:第几种方法最节约,你能说一说是怎样猜想的吗?(指名交流)3、验证猜想,得出结论。
一等奖说课稿《包装的学问》
《包装的学问》说课稿说课教师:赵雪芳学校:江门市新会实验小学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82页—第83页。
2、教材分析《包装的学问》是综合实践课,学生已经学习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合并、分割正方体、长方体的有关知识。
本课是组织学生组拼计算、观察发现、总结规律,开展有关包装学问的数学活动。
【教学目标】(1)找出各种不同的包装方法,计算表面积,并比较出最节约的包装方法,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2)发展动手操作能力、空间观念,培养积极思考、探究规律的能力。
(3)弘扬民族精神,渗透节约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最节约的包装方法。
难点是:灵活、快速地找出最优的包装策略。
【教学准备】课件、长方体纸盒等。
二、说教法与学法:1、教法:以教师的引导为主导,体现“先导后教”、进而“无为而教”的教学思想;2、学法: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体现“先做后学”、进而“自主学习”的学习思想;采取个人自主探究与小组学习有机结合,以学生的实践操作为中心,引导学生学会学数学、想数学、用数学。
根据以上的理念,结合本课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三、说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将是学习数学的最大动力。
我是这样引入的:(播放课件)“同学们!你们看!知道这是什么呢!”同学们看到这么两件古老的、旧的瓶装物体,肯定发生很大的好奇心,纷纷进行猜谜。
可能有的同学会猜中,也可能猜不中。
告诉大家,这是我国最出名的国酒——茅台酒。
几十前,茅台酒就是这样的的包装。
”我接着提问:“这样的包装漂亮吗?”同学们肯定说不漂亮。
“关于茅台酒,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1915年,茅台酒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就是这类似的、简陋的包装,这样土陶罐盛装的茅台酒未能引起评委的重视,差点失去扬名世界的机会。
好在,我国的代表急中生智,拿起一瓶茅台酒佯装失手,掷于地上,顿时浓郁的酒香征服了评委,于是大会向茅台酒补发了金奖,从此茅台酒享誉全球。
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包装的学问》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包装的学问》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包装的学问》一课。
该课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一部分。
该课是一节实用性较高的数学课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包装,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能力和数学思维。
二、教学目标1.学习认识包装的种类及其作用;2.学会测量物品的大小、重量和体积;3.理解包装设计中的几何图形原理;4.搜集包装用纸的有关知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生对包装的种类及其作用进行理解,学会测量物品的大小、重量和体积。
教学难点则是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包装设计中的几何图形原理,使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包装的本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上一节课内容,让学生更好地进入本节课程内容。
引导学生探讨包装的作用,以及生活中包装的种类。
2. 发现包装的种类及其作用通过观察不同种类的包装,学生可以发现它们有着不同的形状、大小和用途。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样的包装适合什么样的物品?•包装的种类和特点有哪些?通过分组讨论或现场调查等方式,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包装的作用和种类。
3. 测量物品的大小、重量和体积讲解如何使用尺子、秤和容器等工具,测量物品的大小、重量和体积。
并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相关测量技巧。
4. 包装设计中的几何图形原理通过介绍包装设计中常用的几何图形,如长方体、圆柱体等,引导学生理解包装设计中的几何图形原理。
并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相关知识,设计自己的包装。
5. 搜集包装用纸的有关知识解析包装用纸的特点、分类、用途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相关知识。
并鼓励学生尝试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包装盒或纸袋。
6. 练习和总结安排一些练习题目,在课堂上完成,以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程的掌握。
在课堂结束前,进行一些总结和讨论,让学生对本节课程有更深入的理解和体会。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程,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包装的作用、种类和相关知识,掌握了物品测量和几何图形运用的基本技能。
同时,通过参与实践和讨论,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协作和创造力。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包装的学问》备课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包装的学问》备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包装的学问》这一课是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的一单元,主要讲解的是立体图形的认识和组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学会用不同的方法组合立体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材中例题和练习题都贴近生活,富有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对立体图形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立体图形的组合,学生还是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指导,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学会用不同的方法组合立体图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环节,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立体图形的特征,立体图形的组合方法。
2.教学难点:复杂立体图形的组合,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和实践操作教学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立体模型、实物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动画故事,引出立体图形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让学生观察和触摸立体模型,总结立体图形的特征。
3.合作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立体组合方法,互相学习和借鉴。
4.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尝试将两个或多个立体图形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立体图形。
5.解决问题:通过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包装物品、设计建筑等。
6.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对立体图形特征和组合方法的认识。
7.布置作业: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包装的学问说课稿
《包装的学问》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80页—第81页“包装的学问”。
2.教材分析《包装的学问》是一节综合实践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合并、分割长方体、正方体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组织学生拼组计算、观察发现、总结规律,开展有关包装学问的研究的数学活动。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利用表面积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
2、能力目标:使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解决包装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和优化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最节约的包装方法。
难点是:灵活、快速地找出最优的包装策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乐高数学套装。
二、说教法与学法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精神,这也正是乐高教育5F理论和4C学习法所要达到的目标,因此本堂课利用乐高数学套装,以学生的实践操作为中心,采取个人自主探究与小组学习有机结合的“以学定导多元互动”的灵动课堂教学模式,从问题提出到问题解决都竭力把参与认知过程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全面参与、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真正确立其主体地位体现了做中学的思想。
而教师只是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及时地给以引导、点拨、纠正,引导学生学会学数学、用数学。
三、说教学过程根据以上理念、乐高教育5F理论和4C学习法,结合本课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六个教学环节:(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Connect联系)师:出示两个长方体纸盒,一个包装漂亮的,一个不包装的,问学生喜欢哪个?让学生体会包装在实际生活中很有必要。
你别看包装这个事情很小,其中却包含着不少学问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包装的学问。
(板书:包装的学问)(二)独立探索,初步感知1.出示长方体的纸盒,问:我要把没有包装的这个长方体纸盒也包装的漂漂亮亮的,你觉得应该考虑哪些问题?引入包装一个长方体时需要包装纸的大小引导学生说出:求包装纸的大小就是要求出所包装物体的表面积(接口处不计),求表面积,先要知道长,宽,高。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包装的学问》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包装的学问》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包装的学问》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的一部分。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包装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包装的规律,进而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包装问题这样的实际问题,他们可能还没有接触过,因此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践活动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包装问题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包装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包装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包装的规律,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包装的规律。
2.利用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包装问题的解决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和演示包装问题的解决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的包装问题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包装的规律,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验和感受包装问题的解决过程。
3.巩固: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和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4.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包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七.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可以通过图示、流程图等方式展示包装问题的解决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八.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目标两个方面进行。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包装的学问》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包装的学问》一、教学目标1.了解包装的历史和现代发展。
2.掌握测量物品的长度、宽度、高度的方法。
3.能够计算包装的面积和体积。
4.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如如何选择合适的包装箱。
二、教学重点1.包装的历史和现代发展。
2.测量物品的长度、宽度、高度的方法。
3.计算包装的面积和体积。
三、教学难点1.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如如何选择合适的包装箱。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简单的教学引导,先让学生回忆一下有哪些物品在我们生活中需要进行包装,以及为什么要对这些物品进行包装。
2. 家庭作业复习让学生自己去测量一下家中的水果、书籍等物品的长、宽、高,并求出它们的面积和体积。
3. 了解包装的历史和现代发展介绍包装的历史和现代发展,让学生了解人类在这一领域的探索和发展,同时让学生能够关注到包装的重要性。
4. 带领学生学习测量物品的长度、宽度、高度的方法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和测量,带领学生学习如何准确地测量物品的长度、宽度、高度。
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能够掌握测量的方法并进一步理解学习内容。
5. 计算包装的面积和体积通过实际的计算,教授如何计算包装的面积和体积,并通过实际的示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6. 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例练习与作业,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如如何选择合适的包装箱,进一步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
五、教学方法1.通过讲授理论知识,带领学生认识到包装的意义和重要性,并掌握相关的技能和知识。
2.通过示例演示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3.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六、教学评价1.学生的学习笔记和课堂观察记录。
2.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提问。
3.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七、教学反思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包装的历史和现代发展,掌握了测量物品大小的方法,能够计算物品的面积和体积,以及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实际的演练操作,带领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装的学问》说课稿
原公镇中心学校何建华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82页—第83页。
2、教材分析:
《包装的学问》是综合实践课,学生已经了学习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合并、分割正方体、长方体的有关知识。
本课是组织学生组拼计算、观察发现、总结规律,开展有关包装学问的数学活动。
【教学目标】
(1)找出各种不同的包装方法,计算表面积,并比较
出最节约的包装方法,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积极思考、探究规律的能力。
(3)树立环保观念,渗透勤俭节约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最节约的包装方法。
难点是:灵活、快速地找出最优的包装策略。
【教学准备】课件、长方体纸盒等。
二、说教法与学法:
1、教法:以教师的引导为主导,体现“先导后教”、进而“无为而教”的教学思想;
2、学法: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体现“先做后学”、进而“自主学习”的学习思想;采取个人自主探究与小组学习有机结合,以学生的实践操作为中心,引导学生学会学数学、想数学、用数学。
根据以上的理念,结合本课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将是
学习数学的最大动力。
我是这样引入的:(出示教具)教师出示两盒糖果,问:你认为可以怎么包装?
学生上台演示三种包装方案,各抒己见。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第二个环节,是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我会这样教学:
1、如果将两盒糖果包装成一大盒,有几种包法呢?怎样包装?(接口处不计)
这里,我会开展小组学习,明确要求:(电脑演示小组学习要求)
①利用画图或长方体学具摆一摆,能找出几种不同的摆法?
②分别计算出不同摆法拼成长方体的表面积。
③哪种拼法最节省包装材料?通过实践,你们有什么感受或发现?
2、学生小组学习后,我会让小组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学生一般会有如下方案:
方案①的表面积:(40×15+40×5+15×5)×2=1750(平方厘
米)
方案②的表面积:(20×15+20×10+10×15)×2=1300(平方
厘米)
方案③的表面积:(20×30+20×5+5×30)×2=1700(平方厘
米)
比较得出:方案②最节省包装纸。
3、“如果不用列式计算,你们能很快地知道用哪一种包装方法最节约吗?它有什么规律呢?”你发现了什么?
怎样尽可能使得所包装的物品的表面积最小?说说你的理由?
同学们会根据我的提问,展开积极的思考。
可能有的学生会这样回答:
“我动手拼一拼,拼成的大长方体,它的形状越接近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就越小;”
我估计,也可能有聪明的学生会这样说:(演示动画)
“这两个长方体纸盒组拼在一起,肯定有两个面被遮挡起来,遮挡的面的面积越大,大长方体的表面积就越小。
”
3、这时我会让学生再次通过观察,体会尽可能把面积最大的面重叠起来,这样就能节省包装纸。
(三)灵活运用大胆尝试。
新课学习后,我会组织学生利用刚发现的规律,进行巩固和运用,完成下面的试一试:
将三盒糖果包成一大盒,怎样包装才能节约包装纸?
(接口处不计)
这道题,我会组织每一位学生进行摆一摆、想一想、算出最优化方案。
这三个盒子的包装方法基本和例题一样,也有三种摆法。
(电脑演示)其中,最节约的是第一种。
这种方法,要引导学生知道:三个长方体重叠在一起,是覆盖了4个面。
(电脑演示闪动变出四个长方形)
可能还有少部分后进生难以想出最节约的方法,我会在堂上加强个别辅导。
对于学生的各种表述及算法,我都会充分肯定和表扬他们。
最后,我把学生发现的规律总结成一句话,并板书:隐藏的面积越大,露出的表面积就越小。
【数学活动应该包含着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这一环节,我的设计意图是组织学生亲历计算、动手操作和猜测验证,从而逐渐总结出最节约的包装方案。
】(四)综合实践,提高能力。
这一环节,我主要针对83页实践活动,训练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1、组内可以采取动手操作、画图、计算、空间想象等解决包装4盒磁带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
(1)根据所数据填一盒磁带的长、宽、高,完成书上表格。
提出小组合作的要求,明确小组成员每人的职责,进行讨论与交流,罗列尽可能多的方法及每种方法的表面积。
学生画的草图只要能表示出包装的形式即可。
(2)选用哪种方法最节省包装纸?
2、学生讨论得出:选用方案①最节省包装纸。
【本教学环节目的是把本课的综合实践引向生活,】
(五)课堂总结,交流收获。
这一环节,我会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学习体会。
然后,回顾课的开头,并演示糖果盒的设计图,再次强调包装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最后,我鼓励同学们大胆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本教学环节目的是把本课的综合实践引向生活,训练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了新课改理念。
四、预期效果: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课堂——是师生挥洒激情、彰显个性的舞台。
我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也展示了我对新课程理念最真实的理解,努力创建智慧的课堂。
我想,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说板书设计:
二〇一一年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