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及用法

合集下载

常见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于(续)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 “在””、“从”。
例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 战》——在
例句: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出师表》——在……中
例句:舜发于畎亩之中。《〈孟子〉二 章》——从
于(续)
例句: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 纳谏》——在
例句: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 记》——在
指学过的知识)(《论语》) 例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代人,他,
指曹刿。)(《曹刿论战》) 例句:陈胜佐之,并杀两尉。(代人,他,
指吴广。)
之(续)
例句:闻之,欣然规往。(指代渔人进桃 花源这件事。)(《桃花源记》)
例句:以其境过清,不宜久留,乃记之而 去。(指代小石潭的情景。)(《小石潭 记》)
则(续)
6 .表示因果或承接关系。可翻译成“就”。 例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
辟患而有不为也。(《鱼我所欲也》) 7.表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例句: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 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例句: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例句:孔子云:何陋之有?(《陋 室铭》)
例句:莲之爱 《爱莲说》
例句:牡丹之爱 宜乎众矣《爱莲 说》
之(续)
(4)在句中表示定语置后,即定语后 置的标志,可译为“的”。
例句:马之千里者。《马说》 例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
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例句:北顾黄河之奔流。《上枢密韩
其(续)
例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十则》——他的,代可以做老 师的那个人。
例句: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狼》 — —它的,指狼的。

如何辨析古代文言文中的虚词与实词

如何辨析古代文言文中的虚词与实词

如何辨析古代文言文中的虚词与实词在古代文言文中,虚词与实词是文句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虚词主要指的是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它们在句子中起到连接、修饰或者衔接的作用;而实词则是具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它们能够独立存在并表达具体的概念或者事物。

在阅读古代文言文时,正确辨析虚词与实词的使用,有助于准确理解文章的含义和作者的用意。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古代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

虚词包括了助词、虚词和语气词等。

助词主要用于表示句法关系,例如:“之”、“而”、“乎”、“者”等,在句子中起到连接或者修饰的作用。

虚词则是指那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词,例如:“之”、“其”、“所”、“以”等,它们常常用来在句子中起到衔接的作用。

语气词则是用来表示说话人的语气或者情感状态,例如:“哉”、“耶”、“乎”等。

与虚词相对应的是实词,实词是具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名词能够表示具体的人、事、物或者抽象的概念,例如:“天”、“地”、“人”、“心”等。

动词则是表示动作或者状态的词语,例如:“行”、“坐”、“思”、“念”等。

形容词和副词则分别表示事物的性质和行为的方式,例如:“美”、“善”、“快”、“慢”等。

在辨析虚词与实词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虚词往往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它们在句子中的作用主要是起到衔接或者修饰的作用。

而实词则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它们能够独立存在并表达具体的概念或者事物。

其次,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相对灵活,可以出现在句首、句中或者句末;而实词则一般出现在句子的中心位置,起到主语、宾语或者谓语的作用。

最后,虚词的使用往往与语境密切相关,需要根据具体的句子结构和上下文来理解。

在阅读古代文言文时,正确辨析虚词与实词的使用,对于理解文章的意义和作者的用意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句子结构和上下文来判断词语的实虚。

虚词通常出现在句子的连接词、修饰词或者衔接词的位置,没有具体的实际意义;而实词则能够独立存在并表达具体的概念或者事物。

文言文——怎样准确理解词义、翻译句子

文言文——怎样准确理解词义、翻译句子

基本原则是通过解释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

一、准确把握文中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一)实词如果掌握了文言文的常用实词,就可以算是基本上读懂了文言文。

在文言文中,文言实词是主要的语言材料,也是我们阅读时遇到的较大障碍,而学习实词的难度比起学习虚词来又小得多。

所以,有目的、有重点、有系统地积累一些常用文言实词对学习文言文时很有帮助的。

那么,如何积累和掌握文言文中的常用实词呢?基本步骤应该是:逐步积累,反复巩固,扩展延伸。

同一个常用实词,在这篇课文复习到时,可以想一想其它课文中是否见过,如果其它课文中见过,再想一想,这篇课文和其它课文中出现的这同一个词用法是否相同。

若用法相同,则巩固旧知识;若用法不同,看一看不同在哪里,有什么规律可循。

用这种方法,既省时间,又见效果。

1.常用实词习、愠、罔、殆、故、善、间、居、应、及、索、疾、缀、窘、敌、顾、薪、弛、瞑、意、暇、隧、悟、寐、黠、扑朔、迷离、缤纷、阡陌、黄发、垂髫、津、善、会、闻、舒、股、阳、面、惩、许、荷、易、彻、匮、已、加、馨、鸿儒、白丁、丝竹、案牍、蕃、染、濯、妖、亵、君子、径、罔不、象、峨冠、比、类、矫、历历、端、寂、了了、简、缀、安、鸿鹄、素、等、盟、型、辱、骈死、通、执、环、兵革、委、域、发、举、若、恒、过、入、出、巍然、临、名、瞑、芳、秀、时、伛偻、提携、肴、弈、颓然、谪、制、观、备、樯、楫、国、竟、求、庙堂、微、伐、谋、专、加、狱、鼓、驰、辙、轼、克、作、竭、盈、靡、崩、殂、秋、懈、菲薄、臧否、科、简拔、咨、淑、均、远、所以、躬耕、驱驰、零、说、好、旦、属、引、或、得、如、还、极、归、语、出、志、光、苟、益、理、教授、学者。

2.如何掌握文言实词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1)一词多义我国的文字用法极为复杂,一个字词往往有很多的意义与用法。

一词多义的现象在古代汉语乃至现代汉语都是极其普遍的。

一词多义也是我们平时在阅读文言文、考试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专题11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专题11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高考总复习·语文
(1)汝初闻言而怒。 (2)客逾庖而宴。 解析:第(1)句“而”表承接,一目了然,第(2)句就有疑 惑,好像也是表承接的连词。承接有时间上的,有逻辑上的。 第(1)句属前一种情况,“闻言”先发生,接着“怒”这种行 为再发生;而“逾庖”是表示去“宴”的行为方式,所以应 是修饰关系。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4)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高考总复习·语文
“且”作副词,常表示让步或距离不大、时间不长。用于 与 后 句 分 句 ( 含 “ 怎 么 ……”“ 何 况 ……” 意 思 , 常 有 “安”“何”“况”等词)呼应,表示让步,可译为“尚且”, 如⑩。后一部分是数词、数量词,表距离不大,可译为“将 近”,如⑧。表时间不长,可译为“将要”“将”,如⑨⑩; 有时还可以译为“暂且”“姑且”,如⑫、⑬。
D.
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 . 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 .
高考总复习·语文
解析:A项“其”,前者代词,代李迪;后者副词,表祈 使语气,当、可。B项“之”,前者代词,代“亡卒”;后者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项“以”,前者与 “何以”构成固定结构,是“以何”的倒装;以,介词,用。 后者连词,表目的,用来。D项“乃”,均为副词,竟然。
因此,考生在熟练掌握考纲圈定的18个虚词外,为扎实文 言基础,还应该熟练掌握教材中常见的17个虚词:安、但、耳、 夫、盖、故、或、即、既、然、遂、惟、已、矣、犹、哉、见。 因为它们在文言翻译或断句考题中经常出现,而且有可能成为 采分点。
高考总复习·语文
高考总复习·语文
诊疗精讲 考生解答虚词题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对课内句没有把握, 甚至连课内句来自何处都不知道,更谈不上准确分析了。因 此,最重要的是要熟记课内古文名篇名句,认真归纳课内含 有规定的虚词且意义和用法不会产生争议的句子中的虚词的 意义和用法。其次是知道课内的,却不知道运用迁移法灵活 解决试卷上的问题,这需要在平时做题时,运用有关语法知 识和文言常识,不断强化这方面的能力。

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一、虚词的概念与分类在文言文中,虚词是指除去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以外的一类词类,主要包括助词、语气助词、介词、连词等。

虚词在句子中起到连接语义和结构的作用,帮助表达说话人的思想和情感。

1. 助词:助于动态或静态动作动态化,使句子具有更加丰富的含义。

2. 语气助词:用来表示说话人的情感色彩和语气。

3. 介词:用来表示空间、方向、方式等关系。

4. 连词:连接句子成分,在句子中起到衔接、转折等作用。

二、虚词在文言文中的常见用法与意义1. 助词①能:表示“可能”的意思,有可能会发生某事情。

例如:“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离骚》)在这个句子里,“能”表示可以根据天候条件而导致海上航行困难。

②得:表示能够完成某种动作或者达到某种状态。

例如:“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花底·登鹳雀楼》)这句诗中,“得”表示通过在楼上观赏风景能够了解雨中花落的情况。

2. 语气助词①啊:表示感慨、援引事实或确认等。

例如:“燕于飞也,时哉乎!舍昆仑之巅而下者三万六千岁矣!”(《拟刘琨书》)这段话中,“啊”表示对燕子的神奇飞行做出感慨。

②哉:用于疑问句和感叹句,表达一种思考或对事物的震惊、赞美等情感。

例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世说新语·任诞篇》)这段话里,“哉”表示对生死的思考,深化了此言论。

3. 介词①於:表示时间、方位、动作等。

例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苏轼《浪淘沙·滚滚长江东逝水》)这句词中,“於”表示向、往的意思。

②乎:表示疑问,常用在句末,表达对事物的怀疑或询问。

例如:“今聪者听之若座中人出言也;愚者听之若隔室中人出言也。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这段话里,“乎”表示对前面所说的情况进行确认或呼应。

4. 连词①而:连接并列成分、转折、衔接等。

例如:“秣陵虽好,吾不能老骥美焉。

”(刘禹锡《陋室铭》)这句话中,“而”表示内容上存在一种递进与反差的关系。

理解常见文言虚在文中意义用法

理解常见文言虚在文中意义用法

理解常见文言虚在文中意义用法————————————————————————————————作者:————————————————————————————————日期:2第6章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教学目标:1. 了解高三要求,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2.重点复习“而、何、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则、之”等。

教学过程:第一、二课时◆考纲解读2008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分析考试说明,本考点能力层级为B级。

这里“文言虚词”的概念沿用传统提法,“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常见意义和用法,强调了考查重在两点:一是“常见文言虚词”;二是“在文中的用法”,两者都是对考查范围的限制,旨在考查是否具有在阅读材料中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读懂并能加以解释虚词的能力。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虚词考查的题型一般为选择题,考查四个虚词或一个虚词,与课内的相互比照,要求选出意义和用法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有时也和实词结合在一起考查,分值3分。

2008年江苏卷《考试说明》,常见文言虚词由2007年的12个增至15个,增加了“何、且、若”三个虚词,主要有“而、何、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则、之”等。

◆知识梳理1.分清虚实。

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借用和虚化而来的,许多词既可作虚词用也可作实词用。

如:“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

”中的“以”字,如果按虚词“把”或“用”来解释显然不合情理,只有依据语境讲成“率领”才符合当时诸侯之间的实情。

2.辨明词义和用法。

虚词大多是多义的,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

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前后两个“乎”都相当于介词“于”,但前一个应翻译为“在”,后一个应翻译为“比”。

3.通晓古今。

有的文言虚词虽然在形式上被保留了下来,出现在现代汉语里,但其意义和作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如:“所以”在文言文里表示原因、依据,现在则用来表示结果。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8.动词,到; 补充音 节,无义
18.与
1.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1.介词,跟、和、同 2.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2.连词,和 3.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3.连词,和 4.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4.介词,和 5.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 5.动词,给 志! 6.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6.动词,结交、亲附 7.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7.动词,赞许 8.蹇叔之子与师。 8.动词,参加 9.然则废衅钟与? 9.通“欤” 10.沛公曰:“孰与君少长?” 10.和„„相比
1.而
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吾尝跂而望矣 3.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4.剑阁峥嵘而崔嵬 5.余闻而愈悲 6.扣弦而歌之 7.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 8.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 威之所劫 9.若欲死而父,即前斗 1.连词,表假设 2.连词,表修饰 3.连词,表递进 4.连词,表并列 5.连词,表承接 6.连词,表修饰 7.连词,表假设 8.连词,表转折 9.代词,你的
14.因
1.于今会无因 2.蒙故业,因遗策。 1.名词,理由、原因、机会 2.动词,沿袭、施加 3.副词,于是、就 4.凭借 5.趁机
3.相如因持璧却立。
4.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5.因击沛公于坐。
6.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6.通过、经由
7.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7.由于
15.则
1.欲速则不达。 2.入则孝,出则悌。 1.表转折,却、反而 2.表并列,就„就„
② “因”和“乘”处于对应位置,“乘”是介词“趁着” 的意思,由此可推断“因”也是乘着的意思。此句的 “利”“便”也是对文,都是指有利的形势。 ③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东山》) ③“矣”和“思”处于对应位置,由“矣”是语气助 词可推断思”也是语气助词。 ④噫吁嚱,危乎高哉! (李白《蜀道难》) ④“乎”和“哉”处于对应位臵,由“哉”是表感叹的语 气助词,可推断“乎”与“哉”同义。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因、于、与、则、者、之)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因、于、与、则、者、之)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因、于、与、则、者、之)十二、因(一)介词。

1.依照,根据。

①罔不因势象形。

(《核舟记》)译文:无不是就着材料原来的形状模拟各种事物的形象。

②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

译文:所以凡是要做事就一定要遵循法令制度来行动,改革制度的人要根据时势而变通!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译文:善于打战的人会根据形势把战争朝着有利的方向引导。

④我欲因之梦吴越。

《梦游天姥吟留别》译文:我想根据这(传说),梦游一趟越地(的天姥山)2.依靠,凭借。

①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屈原列传》)译文:又凭借丰厚的钱财贿赂(在怀王手下)当权的大臣靳尚。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译文:依靠别人的力量做了国君却损害他,是不仁义的。

3.表条件,趁着,趁此。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

(《鸿门宴》)译文:不如趁此机会好好地对待他。

②因击沛公于坐。

(《鸿门宴》)译文:顺着把刘邦击倒在座位上,杀掉他。

③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译文:秦国趁着胜利的机会,宰割天下的土地,分裂各国的河山。

4.表方法。

通过,经由。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廉颇蔺相如列传》)译:通过宾客到蔺相如门前谢罪。

(二)连词1.表原因。

因为,由于。

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译文:由于(因为)建造玉清宫,砍伐山中的树木,获得建造的材料,砍伐地方(面积),人人都见得到。

②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谏太宗十思书》)译:施加恩泽,就要考虑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赏罚不当。

(二)副词。

表承接1.于是,就;因而。

①因拔刀斫前奏案。

(《赤壁之战》)译文:于是拔刀砍断面前放奏章的桌子。

②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蔺相如于是捧着璧退了几步站住,背靠着柱子。

③因谕曰:“尚书固负若属耶?……”。

(《段太尉逸事状》)译文:(太尉)于是开导他们说:“郭尚书难道亏待你们了吗?④因招樊哙出(《鸿门宴》)译文:于是招樊哙出来。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隐性考点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主要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

课标全国卷不直接命题考查,但放在翻译题中间接考查。

“常见文言虚词”,即《考试说明》明确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文言虚词的考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要求考生在阅读文言文时,应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某个虚词的具体意义和用法;其二,主要指虚词在句中的意义与语法功能,如词性、语法作用等。

文言虚词主要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文言代词也归入文言虚词之中。

在高考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是连词、介词、副词、助词、代词的用法。

一、摆正文言虚词的“个关系”文言虚词题得分率一直很低,从2016年高考各省、市阅卷组抽样统计的结果来看,正确率整体上还未达到百分之六十。

为使高考文言虚词的复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必须摆正四个关系。

(一)用法与意义的关系比较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异同,考生多注重意义,而不注重用法,这极易导致判断的失误。

文言虚词的“意义”是缘“用法”而生的,我们在辨析其异同时,应该遵循先“用法”后“意义”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化繁为简,绕开误区,准确作答。

高考试卷中虚词题“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选项,就是最好的例证。

虽然题干有“意义”和“用法”两个方面的考查要求,但题眼基本都设在“用法”的异同上,解题进展到“用法”层次,正确答案就已基本明了,无须再在表述不一的“意义”上耗时费神。

(二)常见与特殊的关系高考试题考查的文言虚词用法都是“常见”用法,基本没有触及词典中列举的冷僻的“特殊”用法。

因此,在掌握文言虚词用法时,应该着力于“常见”用法,理清主干知识,力避“眉毛胡子一把抓”。

无论是从浅易文言文的阅读实际来看,还是从高考试卷的考查实际来看,考生对文言虚词用法的把握都应该紧紧围绕“常见”用法,切不可“漫天撒网”,更不可“舍本逐末”。

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高考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之
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考纲”解读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其一:“常见”:指《大纲》中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 其二:“在文中”:1、根据语言环境进行分析 2、常见用 法(非词典用法)
题型设计
题型比较固定,最常见的题型是采用选择题的形式, 采用比较的方式,就字形相同的虚词比较其意义和用 法,而且往往选取文中例句与中学语文教材课文例句 加点的虚词对比考查。
9、代词,你的
2.何
未考
本义阐析:“何”在金文中的个独体字,像人 扛着戈,是“荷”的本字。后来,“何”字成了 “曷”的假借字,便另造“荷”字来表示原义。
另:“何”“曷”“盍”三字音同,词义相通。 “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 “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五人墓碑记》 “大王来何操?”《鸿宴门》
(1)疑问代词 (2)疑问副词 (3)复合虚词
二、何 ★★★★(未考) 1.疑问代词 ①大王来何操? ②却看妻子愁何在。 ③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
《黄州快哉亭记》
⑴作宾语,什么,哪里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②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寡人之于国也》
“地”
13、词尾,“然”、 “地”
4.于
(1)介词用法 (2)复合虚词
(1)介词: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 对象、方面、原因等。①在。②向、跟、 同。③对、对于。④到、自、从。⑤给、 由于。⑥比。⑦被。
(2)容易忽视的复合虚词
【于是】 1.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 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时) ②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捕蛇者说》) ③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对此)《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于是余有叹焉。(因此)(《游褒禅山记》) ⑤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从此) 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③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赵太后》)

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
答案:①B ②B ③A ④A ⑤A ⑥A ⑦B ⑧B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4.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 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①而二螯,否则,何以胜?
故冯婉贞曰:“诸君②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氏虽小,然青,取之
于蓝③而青于蓝,更胜其父。婉贞博学④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 ⑤而思也。三思⑥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非⑦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 帼英杰⑧而。
解析:A.目的连词,来;B.介词,把;C.并列连词,而且;D.顺承连词, 而;E.连词,因为;F.介词,凭借;G.介词,把;H.介词,在。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2.判断“以”在文中的意义。
“秉烛夜游,良有①以也。”若②以己美于潘安,则出无伤;否则,③以如吾之容现于 当衢,则恐惊人。故自当④以书卷为伴,弃夷⑤以近则随众而游,险以远则独不敢至之怯, 慕“凌九霄⑥以闹天宫”之勇,从而可醉乎“木欣欣⑦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之美…… 畅游书海⑧以极夫天地之乐,如此,⑨以帝位予我,亦弃之也,岂⑩以一冕之故而弃心神 之逸?以吾有如此之意,故方能长享逸乐。 吾虽以康熙六年至京师,然终未以权贵交,以上乃吾心之剖白,希汝能察之,故不必有 “贤不见用,忠不见以”之叹。 答案:①名词,可译为“原因”;②动词,可译为“认为”;③介词,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 借、依据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译为“凭借”;④介词,可译为“把”;⑤连词,相当于 “而”,表并列或递进关系;⑥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关系;⑦连词,相当于“而”, 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⑧连词,表目的关系,可译为“来”;⑨介词,起提宾作 用,可译为“把”;⑩介词,可译为“因”;连词,表原因,可译为“因为”;介词,可译 为“在”;介词,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跟、和”;连词,表界限或范围;动词,可译 为“用”。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备战2021年中考语文考点一遍过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备战2021年中考语文考点一遍过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是文言文阅读的重要考点。

其中,“文中的”这一限制条件表明,中考主要考查考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文言虚词的不同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综观近几年中考试题可知,从总体上来看,对文言虚词的考查着眼于应用。

题型上一般为客观选择题,要求考生辨析加点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异同或正确与否。

题干多表述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或不相同)的一项是”。

形式一般为“四组八句”,多是从文言语段和教材中各选取一个句子组成一个选项。

除这种形式外,也有“四组八句”都选自所给文言语段的情况。

虽然文言虚词的意义较多,用法灵活,但是考生如果能在平时积累的基础上,寻求规律,抓住重点和难点,形成一定的推断技巧,就能正确答题。

另外,考生要立足教材,结合经典例句,进行归纳整理,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一、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下列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舜发于畎亩之.中吾妻之.美我者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受任于.败军之际C.夫.君子之行夫.战,勇气也D.俭以.养德不以.物喜【答案】C【解析】C项,二者是“句首语气词”;A项,结构助词,的/助词,主谓之间;B项,给/在;D项,用来/因为。

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考纲”解读“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其一:“常见”:指《大纲》中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

其二:“在文中”:1、根据语言环境进行分析2、常见用法〔非词典用法〕题型设计题型比较固定,最常见的题型是采用选择题的形式,采用比较的方式,就字形相同的虚词比较其意义和用法,而且往往选取文中例句与中学语文教材课文例句加点的虚词比照考查。

高考“大纲”规定应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于、乃、其、且、假设、所、为、焉、也、以、因、则、者、之、与。

文言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文言代词也归入文言虚词之中。

代词:①人称代词——之、其、而〔通假〕、假设、乃②指示代词——之、其、或、然。

③疑问代词——安、焉、何。

副词:①范围副词——则、犹②时间副词——既、已、且③语气副词——其、何、遂介词:于、以、为、因、乎连词:而、且、以、其、或、乃、则、然、但、为、故、假设、虽、因、遂。

助词:〔1〕结构助词:之、者、所、然〔2〕语气助词:也、矣、焉、耳、哉、乎文言虚词中三类特殊现象〔1〕兼词:诸、焉〔2〕虚词连用:两个连用“也哉”、三个连用“也乎哉”〔3〕复音虚词:于是、无论等本义阐析:“而”的意思很抽象,但它本来是个实词,指整个胡须,它的甲骨文就是胡须的形象。

后来,“而”字用作虚字,那是属于假借。

(1)连词:并列,递进,顺承,转折,假设,目的,修饰难点:”而”字用作连词,连接先后结构相似的两项,是并列关系、递进关系、修饰关系还是顺承关系,是较难分辨。

(2)代词:①第二人称,今译为:你〔们〕、你〔们〕的。

它与“尔”是同源字,在上古之时音近义通。

②近指代词,今译为:此、这样。

(3)复合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而后】才,方才。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既而】不久,一会儿。

本义阐析:“何”在金文中的个独体字,像人扛着戈,是“荷”的本字。

文言文常见虚词的用法及解释

文言文常见虚词的用法及解释

文言文常见虚词的用法及解释文言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历史和人文氛围。

在阅读、研究和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虚词。

虚词是指在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它们起到衔接句子结构、表达语气、表示态度等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文言文中常见虚词的用法及解释。

一、副词“之”1. 在名词前面修饰名词时,表示所有关系。

例如:“此人之勇”即指这个人的勇气;“物品有名於市者”即指商品在市场上有名望。

2. 作为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助词,表示动作或状态达到一定程度。

例如:“众人皆惊之”即表示众人都被吓到了;“喜乐再三之后”即表示喜乐已经多次发生了。

3. 在某些特殊结构中使用。

例如:“不知尔之行也”中的“之”表示对方;“兹事体大,须得各位先生共商之”。

二、副词“乎”1. 表示疑问或反问。

例如:“何以教孩子乎?”即表示询问如何教育孩子;“人谁无过乎?”即表示每个人都会犯错。

2. 在句中充当语气词,表达强调、感叹或请求。

例如:“知耻近乎勇”即表示知道羞耻是靠近勇敢的;“无边不入乎”即表示请求某物。

三、副词“者”1. 作为作者说明身份的标志。

例如:“孟子曰:吾不见至德之大者”。

2. 引导句子,表示原因或结果。

例如:“位卑未敢忘劳苦,言甘常思宽身耳”即表示因为地位较低才有奋斗的动力;“心广者易交友”,说明心胸开阔的人容易交朋友。

四、副词“乃”1. 表示结果或推理。

例如:“丈夫学以致用,事乃成也”即指通过学习来实现目标;“彼既与我志同道合,吾岂能相信其奸邪乎?”2. 表示递进关系。

例如:“他一路上赞美了好几次我的博学多才和机智敏锐,而我这时乃情绪低落。

”五、副词“皆”1. 表示全体、全部。

例如:“百里奚皆倒戈而走”即表示所有的百里奚都转向逃跑;“古人众为一体,皆注重礼仪”。

2. 表示强调或肯定。

例如:“吾兄已无恋居之心,全力支持此次出使”即表示完全支持。

六、副词“可”1. 表示可能性。

例如:“似乎我这样看是有道理的”;“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文言文的用法和意义18个虚词

文言文的用法和意义18个虚词

文言文的用法和意义18个虚词一、文言文的用法解析1. “者”字的用法及意义文言文中,“者”字多用作指示代词或标志性词语,表示前面所述内容的人或事物。

它通常置于名词、代词等前面,能够确定并说明其所指。

例如:“吾闻贞良之士,则莫如中岳也。

”(《尔雅·释典》)这里,“者”字指示“貞良之士”,强调了“中岳”具备成为贞良之士的特点或条件。

2. “之”字的用法及意义在文言文中,“之”字可作两种不同用法:一是作名词性后缀,在古汉语中承担着表达范围和领域的功能;二是作介词,表示所有关系。

例如:“大抵人生在世须安分守己,以养身体而拚图者甚少。

”(《石鼓经序》)这句话中,“之”表达了养身体和拚图皆属于人生在世该遵守的范围。

二、虚词在文言文中的功能探究1. 虚词“不”的使用及含义阐释“不”是常见的虚词之一,它在文言文中多作副词使用,表示否定、非或不愿意。

例如:“夫抽奖受若干价者,或遗进厌交,申则能不能备闻乎?”(《汉书·律历志》)这句话中,“不”表达了遗漏和无法补齐的意思。

2. 虚词“可”的多重含义“可”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较为复杂,含义繁多。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表示可能性、助动词、假设语气等。

例如:“凡备序马以待仪者闻上声,则可欲进也。

”(《尔雅·释典》)这句话中,“可”表达了可能要前进的意愿。

3. 虚词“皆”的普遍性和泛指性“皆”字是常用虚词之一,在文言文中具有普遍性和泛指性的特点。

它可以代替几乎全部人或事物,起到概括整体或统一集体的作用。

例如:“今天下人皆以身利心命不振。

”(清朝·纳兰性德《虞美人·倾国倾城倾帝京》)这句话中,“皆”表示了整个世界的人都具有类似的心境。

三、文言文虚词的意义与表达1. 虚词“曰”的引述功能“曰”字在古代用作引述,起着标明话语的功能。

它通常出现在对话或引述他人说过的话后面。

例如:“仲尼曰:‘君子贫而无怨,富而不骄;交之以礼,毋因乎其外罪也’。

文言文中常见虚词的用法及例句

文言文中常见虚词的用法及例句

文言文中常见虚词的用法及例句一、虚词的概念及作用文言文中的常见虚词,指的是那些在句子结构上没有实际意义,但在语法功能上起到连接和修饰其他成分的作用的词语。

它们常常用于表示时间、地点、方式、原因等等。

通过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些虚词,可以更好地阅读和理解文言文,并且能够增加写作时的表达能力。

下面将逐一介绍其中几个常见虚词及其例句。

二、“之”字的用法及例句1. 虚化代词功能:在文言文中,“之”可用于指示前面所述事物,起到限定或强调作用。

例句:圣人居治必先正己以定家,乃至以养天下。

此生活之大原则也。

2. 功能表示结果或程度:一些副词与“之”连用,表示结果或程度。

例句:“明月之照耀”、“碧波荡漾之处”。

3. 状语从句引导词:当“之”后接一个完整的动词短语时,可引导一个状语从句。

例句:“明明朝稻谷丰登而食者多富饶矣。

”三、“乎”的用法及例句1. 疑问代词性:在文言文中,“乎”可用作疑问代词,引起反问或表示不确定的语气。

例句:“夫人之为道,岂特偶然诞生而已乎?”2. 强调语气:在感叹或强调的语句中使用“乎”,增强语气。

例句:“吾闻孔子之德,观其周身非常之物也!愿效法焉。

”四、“所”字的用法及例句1. 动宾关系:当“所”置于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时,表示主动发送者与被动接收者之间的关系。

例句:“君子能专心致志于学术,使外界所知革命。

”2. 虚化动作结果成分:有时在文言文中,“所”可以虚化一个动作或行为的结果部分。

例句:“骨肉未寒而内外人所以忧那三桓禽。

”五、“得”字的用法及例句1. 表示可能性:在条件状语从句中,“得”可以表示可能性、许可或条件约束。

例句:“上得则兼备六艺,下达则原本清净一无是非。

”2. 虚化助词:当“得”置于动词之后时,可以虚化动作的行为者。

例句:“黄昏未晩,犹得及入城。

”六、“焉”的用法及例句1. 疑问代词性:在文言文中,“焉”可用作疑问代词,引起问题或表示不确定的语气。

例句:“曷以遗君?”2. 介词或方位副词:在表示地点、时间、状态等方面,“焉”可起到介词或方位副词的作用。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教师)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教师)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主要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江苏卷2014年直接设题考查,2015年则变为不直接命题,但放在翻译题中间接考查。

“常见文言虚词”,即《考试说明》明确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文言虚词的考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要求考生在阅读文言文时,应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某个虚词的具体意义和用法;其二,主要指虚词在句中的意义与语法功能,如词性、语法作用等。

文言虚词主要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文言代词也归入文言虚词之中。

在高考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是连词、介词、副词、助词、代词的用法。

一、摆正文言虚词的四个关系文言虚词题得分率一直很低,从2015年高考各省、市阅卷组抽样统计的结果来看,正确率整体上还未达到百分之六十。

为使高考文言虚词的复习收到事半功倍的实效,必须摆正“四个关系”。

(一)用法与意义的关系比较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异同,考生多注重意义,而不注重用法,这极易导致判断的失误。

文言虚词的“意义”是缘“用法”而生的,我们在辨析其异同时,应该遵循先“用法”后“意义”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化繁为简,绕开误区,准确作答。

高考试卷中虚词题“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选项,就是最好的例证。

虽然题干有“意义”和“用法”两个方面的考查要求,但题眼基本都设在“用法”的异同上,解题进展到“用法”层次,正确答案就已基本明了,无须再在表述不一的“意义”上耗时费神。

(二)常见与特殊的关系高考试题考查的文言虚词用法都是“常见”用法,基本没有触及词典中列举的冷僻的“特殊”用法。

因此,在掌握文言虚词用法时,应该着力于“常见”用法,理清主干知识,力避“眉毛胡子一把抓”。

无论是从浅易文言文的阅读实际来看,还是从高考试卷的考查实际来看,考生对文言虚词用法的把握都应该紧紧围绕“常见”用法,切不可“满天撒网”,更不可“舍本逐末”。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若、所、为、焉、也、以)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若、所、为、焉、也、以)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若、所、为、焉、也、以)七、若ruò(一)连词(1)表另提一事。

至,至于。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齐桓晋文之事》)至于一般老百姓,如果没有固定的产业收入,也就没有固定的道德观念。

(2)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①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译文:今天如果休了她我就以后终身不再娶了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烛之武退秦师》)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么敢拿(灭郑)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③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译文:如果不能,为什么不放下武器、捆起铠甲,向他面北朝拜称臣呢!④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赤壁之战》)译文:如果能占为已有,这是开创帝王之业的凭借。

(3)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带领一万人或者一个郡投降的,封为万户侯)(4)和,与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仇(《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希望斩取吴王和吴国将军的头,以替父亲报仇。

(二)代词1. 第二人称。

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你们的。

①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译文:你进去上前去祝寿,祝贺完毕之后,请求舞剑②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译文:好久没有见到你的身影了,为什么整天默默地呆在这里,真像个女孩子呀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若属:你们这些)译文:不然的话,你们都将被他所俘虏!④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你的)译文: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呢?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求鱼也。

译文:以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就象爬到树上去抓鱼一样。

②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hú sù,若无罪而就死地。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而、何、乎、乃、其、且)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而、何、乎、乃、其、且)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而、何、乎、乃、其、且)一、而(一)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又”、“和”、“与”或不译。

例: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译文:剑门关既气象非凡,也格外高险。

一人来把守,万人难过关。

③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螃蟹有六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

2.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并且”、“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译文:楚怀王起了贪心,并且信任了张仪,就和齐国绝交。

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译文: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深邃而且广泛。

3.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接着”、“就”、“才”或不译。

①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把它丢在地上,拔出剑砍,使玉斗破碎。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译文: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③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赤壁赋》)译文: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

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译文: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复习,不也很愉快的吗?⑤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了。

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短处自己也有,就要帮助改正自己与他们一样的习惯。

"4.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例: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烛之武退秦师》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译文: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③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劝学》)译文:声音并没有变大,可是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

④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1 教案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1  教案

【文言文阅读】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教案【学习目标】 1.了解高考文言文虚词考点的基本要求。

2.掌握常见文言文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3.提高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

【学习重点】掌握而、何、乎、乃、其、且意义及用法。

【学习难点】准确辨析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课前背诵】《劝学》【课时】2课时【准备】学案教学过程和内容一、【“考纲”解读】1、2013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而且明确列出18个常见的文言虚词。

虚词的数量虽少,但用法灵活,使用频率高。

既是高考文言文复习的重点,也是高考试题中的一个难点。

所谓“常见”,指以《大纲》中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为重点。

所谓“在文中”,指主要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并辨析文言虚词的不同意义及用法的能力。

《考试说明》把常见的文言虚词,限定为18个,即: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2、04-13年高考对虚词的考查情况:湖南卷:2004年以其而于以 62005年之其 62006年乎以而与于 32007年之其则于而 42008年因以其与之 52009年其于以者与 22010年而且也之2011年其2012年为之以其2013年而以乃之说明:乎乃为则也因者 1(1)高考不回避热点,可以重复考。

(2)题型是选出意义和用法相同(不相同)的一组。

(3)每年很可能考一个新词。

(未考虚词:若、何、所、焉)(4)2014年预测:考四个虚词,“以”字不会再考,“其、焉、于”考的可能性大。

3、文言虚词的词类知识:(一)代词:起指代作用的词语。

人称代词:吾、予、余、汝、而、尔、若、乃、其、彼、之、孤、寡指示代词:是、此、斯、兹、之、彼、夫、其、他、某、莫疑问代词:谁、孰、何、胡、曷、奚、安、恶、焉(二)副词:修饰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作句子的状语或补语。

程度副词:少、稍、略、愈、益、弥、尤、更、最、极、甚、殊、太、特范围副词:悉、皆、尽、咸、俱、举、惟、特、共、并时间副词:既、已、曾、尝、向、初、曩、始、常、雅、素、方、正、将、终语气副词:必、诚、信、固、果、不、弗、非、靡、否、殆、勿、莫、盖、宁频率副词:屡、辄、每、累、复、更、在、又谦敬副词:窃、辱、伏惟(三)介词:介词是把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介绍给动词、形容词,以表示与之有关的处所、时间、方式、原因、对象等的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理解常见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及用法【方法指导】古今汉语中,差别最大的不是实词,而是虚词。

清人袁仁林说过“千言万语,止此几个虚词出入参伍其间,而运用无穷” 。

文言虚词数量虽远不如实词多,但在文言文中使用频率高,语法作用大,用法相当复杂且非常灵活,所以学生得分率一直很低。

《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文言虚词共18 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要个个落实,从常用意义和非常用意义方面比较区别,把握常用意义和用法,照顾特殊意义和用法。

古文中的虚词都有多种用法,一个虚词可以当现代汉语几个虚词用,毫无变化的保留到今天的,只是极少数。

古汉语中许多虚词,我们在阅读时,都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去找现代汉语中恰当的词语来解释。

就是说,复习文言虚词,而是要在文言文阅读材料的上下文中确定某个虚词的具体意义和作用。

一、抓住课本,有选择地背诵典型语句。

并非绝对要学好任何语言,必要的积累都是不可缺少的,课文中出现过或用得较少的词..........不考,对一些不常见不常用的虚词义项而言,背诵例句是掌握它们的最好办法。

例:...........(1)其皆出于此乎? (《师说》“其”不是代词,而是表测度的副词。

).(2)越国以鄙远。

(《烛之武退秦师》“以”用作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的连词).(3)(公子 )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信陵君窃符救赵》“以”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和” 、“跟”,也可译为“率领” 、“带领”。

)二、理清词性,强调语法虚词有副、介、连、助、代、语气等多种种类,了解词性,了解其固定的语法功能和搭配习惯,对推断其用法、理解文句的含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其中最容易混淆的是副词、介词和连词,这也是高考命题的重点。

副词,直接修饰动词或谓语,或强调程度,或说明时限,或限制范围,或表达语气,等等。

介词都是由动词虚化而来,因此介词一般都要带宾语(有时可省去宾语),构成介宾短语充当句子成分。

连词的语法功能就在于把词、短语、分句,乃至上下文,按一定的关系连接起来,这些关系,或并列、或承接、或递进、或修饰、或转折、或假设、或条件、或因果,必须理清前后关系,才能确知某一连词的作用。

掌握这些词类得概念时,最重要的是掌握它们常见的语法搭配。

简单地说,副词一般修饰谓语动词,介词一般接有名词(短语),连词一般连接语法功能对等的两部分。

副词、介词、连词有其固定的语法搭配,要明确用法,就一定要教会学生抓住标志,辨析词性。

例:(1)不出,火且.尽。

(《游褒禅山记》“且”为副词,直接修饰谓语“尽” ,意在说明时限,相当于“将” 、“将要”。

)(2)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廉颇蔺相如列传》“因”为介词,与“宾客”构成介宾短.语,可译为“经过,通过。

”)(3)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以” 为连词,表示目的关系,连接前后两个动词“作”.“贻”,可译为“来、用来” 。

)三、多义比较,分类记忆。

比较的目的在于探究其使用的范围和条件以便于举一反三,提高识记效率。

例如,“而”与“以”都可以作为连词来使用,“以”有五种语法关系,即并列、承接、递进、目的、因果、修饰关系。

“而”作为连词的把“以”的五种语法关系都包容在内,只是“而”多了一种表转折的关系。

“于”作为介词和“乎”作为介词有很多相同点,“则”和“因”也有可互换的地方。

例:(1)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滕王阁序》)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例句句中的“而”和“以”都是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二者可以互换。

(2)吾尝终日而思矣 (《劝学》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归去来辞》 )例句中的“而”和“以”都是表示修饰关系的连词,第二句中的“以”和“而”的用法更是一致。

(3)因人力而敝之,不仁。

(《烛之武退秦师》 )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陈情表》 )在这两个例句中,“而”是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以”却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了。

四、注意变化,明辨用法复习中要注意虚词的古今变化,了解它和现代汉语中哪些用法类似。

虚词意义的古今变化,大体有以下三种。

第一,用法发生变化。

如复音虚词“所以”,在现代汉语中表结果,而在古代汉语中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

表示原因的,如: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手段或凭借的,如: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再如“于是” ,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这种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

例: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

(《廉颇蔺相如列传》)但另外的一种用法是“于+..此”,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这种用法和现代汉语有所区别。

例:于是..余有叹焉。

(《游褒禅山记》)第二,有的完全消失。

如用作发语词的“夫、盖”;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之”,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起停顿作用的“者”等。

..第三,有的改用了别的词。

如语助词“矣”现在改用“了”;“乎”一般改用“吗、呢”;“于”则分别被“在、向、对、到、同、比、被”等介词代替,例: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赤壁之战》)五、注意常见虚词的特殊用法高考对文言虚词相对生僻的用法一般不做考查,但对曾在课文中出现过却用得较少的虚词有时会有所涉及,因此对常见虚词的特殊用法尤其要引起注意。

例:(1) a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b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其”字,一般用作代词,但有时也可以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

例句 a 中的“其”即表反诘语气,例句 b 的“其”则表期望语气。

(2)顷之,烟炎张天。

(《赤壁之战》)“之”用作代词和结构助词很常见,但也可以用作音节助词,放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这种用法比较特殊,要引起注意。

【考点链接】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凡被围四日,城多圮坏,昭以智补御,皆合法,然不可复支。

(2)昭勒众于通衢接战,自暮达旦,尸填街不可行。

200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宁夏、海南卷)【解题技巧】2009 年的宁琼卷对文言虚词考查不多,文言翻译中只考了 2 个,分别是“以”和“于”。

在(1)中,如能考虑到前文的“城多圮坏”以及后文中的“补御”,不难推断出此处的“以”应用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并和后面的名词“智”构成介宾短语,译为“凭借”。

在( 2)中,即使不清楚“通衢”的含义,也应该能够从后文的“街”中获得信息补充,从而推断出“于”是介词,和后面的名词“通衢”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接战” ,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译为“在” 。

【参考答案】(1)总共被围四天,城墙多处毁坏,朱昭凭着才智修补城墙低于敌兵,全都中规中矩,但是再也不能支撑下去。

(2)朱昭率领众人在大街要道上与敌军交战,从傍晚直到天明,尸体塞满街面,无法通行。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既至,高祖嘉其清洁,甚礼异焉。

每朝见,犹请剧职自效。

200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解题技巧】(1)中的“焉”是一个常见虚词,“焉”主要有三种用法,①语气词,用在句中或句末。

②代词,相当于“之”、“哪里”、“怎么”。

③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于何”。

其中①②的用法较为常见,本题中的“焉”则是一个兼词,应该译为“于之”,即“对他”。

【参考答案】(1)到任以后,高祖赞赏他清廉,厚礼对待他,认为他很奇特。

每次朝见,他仍然请求承担繁忙的工作来证明自己。

【实战演练】姚崇与张说同为宰辅 [1] ,颇怀疑阻,屡以事相侵,张衔之颇切。

姚既病,诫说子曰:“张丞相与吾不叶 [2] ,衅隙甚深。

然其人少怀奢侈,尤好服玩。

吾身殁之后,以吾尝同寮[3] ,当来吊。

汝其盛陈吾平生服玩宝带重器,罗列于帐前。

若不顾,汝速计家事,举族无类[4]矣;目此,吾属无所虞。

便当录其玩用,致于张公,仍以神道碑为请。

既获其文,登时便写进,仍先砻石 [5] 以待之,便令镌刻。

张丞相见事迟,于我死数日之后,必当悔,若却征碑文,以刊削 [6] 为辞,当引使视其镌刻,仍告以闻上讫。

”姚既殁,张果至,目其玩服三四。

姚氏诸孤,悉如教诫。

不数日,文成,叙述该详,时为极笔。

其略曰:“八柱承天 ,,明之位列;四时成岁,亭毒[7] 之功存。

”后数日,果使使取文本,以为词未周密,欲重加删改。

姚氏诸子乃引使者示其碑,,乃告以奏御。

使者复命,悔恨拊膺[8] 曰:“死姚崇犹能算生张说,吾今日方知才之不及也远矣。

”【注释】[1] 姚崇:字元之,唐代大臣,玄宗时与宋璟共同辅政,有政绩,封梁公。

宰辅:宰相。

[2] 不叶 (xi?):不和谐,不融洽。

[3] 同寮:同官。

寮,小窗,取同窗之义。

[4] 举族无类:整个家族将被杀戮,无一幸免。

无类,没有遗类。

[5] 砻石:打磨碑石。

砻,磨。

[6] 刊削:修改文章。

古代文章写在竹简上,修改时,须先刮削掉,然后再写,所以称刊削。

[7]亭毒:化育、养育。

《老子》:“长之育之,亭之毒之。

” [8] 拊膺:拍胸,多用来表示哀痛、悲愤。

膺,胸。

1、对下列句子中“以”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以吾尝同寮以:因为.B.以为词未周密以:因为。

.C.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以:把.D.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以:表示修饰关系.答案: B 与“为”连用,译为“认为”。

2、对下列句子中“于”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罗列于帐前于:在。

.B.于我死数日之后于:从.C.良曰:“长于臣”于:比.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于: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答案: D 对,对于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不顾,汝速计家事,举族无类矣;目此,吾属无所虞。

便当录其玩用,致于张公,仍以神道碑为请。

(2)姚氏诸子乃引使者示其碑 ,,乃告以奏御。

【译文】姚崇和张说同在朝中做宰相,姚对张心怀猜疑,办事的时候常常欺凌张说,张怀恨甚深。

姚崇病了 ,告诫儿子说 :“张丞相和我不合 ,裂痕很深。

他从年轻时就奢侈腐化 ,尤其喜爱服饰珍玩。

我死以后 ,因为我们是同事 ,他该来吊唁。

你把我平生置办的服饰珍宝、玉带古玩都排列在帷帐前。

如果他不看 ,你赶快安排家事,整个家族将被杀戮净尽;如果他看 ,我们就不用担心了。

可以选一些珍玩送给张公,并请他撰写神道碑。

得到他撰写的碑文后,立刻誊清进呈皇上,预先磨好碑石等待 ,拿回碑文就命令刻在碑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