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互联网行动计划大纲正式确定(附解读)
国家能源局关于公布首批“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的通知
国家能源局关于公布首批“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能源局•【公布日期】2017.06.28•【文号】国能发科技〔2017〕20号•【施行日期】2017.06.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能源及能源工业综合规定正文国家能源局关于公布首批“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的通知国能发科技〔2017〕2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各有关能源企业:为落实《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16〕392号)、《国家能源局关于组织实施“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的通知》(国能科技〔2016〕200号)等有关要求,我局组织开展了“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的申报和评选工作。
经过专家评审、公示等工作程序,确定了首批示范项目。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首批“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共55个。
其中城市能源互联网综合示范项目12个、园区能源互联网综合示范项目12个、其它及跨地区多能协同示范项目5个、基于电动汽车的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6个、基于灵活性资源的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2个、基于绿色能源灵活交易的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3个、基于行业融合的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4个、能源大数据与第三方服务示范项目8个、智能化能源基础设施示范项目3个(详见附件)。
二、项目实施单位应科学编制实施方案、合理选择运作方式,严格遵循项目基本建设程序,建设内容应符合相应行业管理要求,保质保量推进示范项目建设。
首批示范项目原则上应于2017年8月底前开工,并于2018年底前建成。
对于未能按时开工或建成的项目,应及时向省级能源主管部门提出延期申请,对无故延期或不申报延期的予以取消。
三、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应做好本地区示范项目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工作,优化和简化项目核准程序,提供一站式服务,及时跟踪项目进展情况,协助解决项目实施中的问题,并及时向有关单位报告,确保示范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
能源互联网发展战略规划
能源互联网发展战略规划能源互联网是指通过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和能源技术的有机结合,实现能源生产、传输、储存和使用等环节之间的高效协同和智能管理。
能源互联网将成为未来能源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保障能源安全和推动能源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展背景近年来,全球能源供需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
传统能源模式所带来的油气资源枯竭、煤炭污染等问题逐渐凸显,同时全球能源消费不断上升,对天然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在此背景下,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应运而生。
二、核心优势与意义能源互联网的核心优势在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益,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通过智能化、数字化的能源管理系统,能够减少传输损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降低碳排放,推动全社会向可持续能源转型。
三、发展目标与规划能源互联网的发展目标是建立一个远程连接的、实时响应的、可控的能源系统,对各类能源进行全方位、高效匹配。
同时,通过能源互联网,实现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推动能源的高效利用和清洁能源的普及。
四、关键技术与应用领域实现能源互联网需要依托一系列关键技术的支持。
其中包括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和分析,实现能源生产与消费主体之间的高效连接和智能调度。
能源互联网的应用领域包括能源生产、传输、储存和使用等环节,既可以应用于城市能源系统,也可以应用于农村能源供应。
五、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能源互联网的发展面临一系列挑战,如技术难题、市场机制不完善等。
为了解决这些挑战,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建立健全的政策法规支持体系,促进政府、企业、社会等各方共同参与,并加大对绿色低碳能源技术的培育和推广。
六、发展国际合作与交流能源互联网是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需要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来推动其发展。
各国政府和企业之间应加强合作,分享技术和经验,并共同制定标准和规范,推动能源互联网的全球推广。
七、政府角色与政策支持政府在能源互联网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应加强政策引导和市场监管,为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郭熊:能源互联网行动计划将试点3~5年构建两大体系
郭熊:能源互联网行动计划将试点3~5年构建两大体系
佚名
【期刊名称】《电器工业》
【年(卷),期】2016(0)2
【摘要】近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主任郭焦锋指出,
能源互联网行动计划或定名为《能源互联网行动计划方案2016—2030》,将在3~5年内进行先行试点。
他表示,2016年能源互联网的初步建设工作最重要的
是推广理念,具体而言就是规范标准、技术创新和构建能源互联网市场体系三个方面。
【总页数】1页(P5-5)
【关键词】互联网;能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环境政策;市场体系;技术创新;副主任;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3
【相关文献】
1.能源局将制定能源互联网行动计划开启5万亿市场 [J], ;
2.构筑两大体系红旗再度飘飘——由鹤立林业局红旗经营所构建两大体系引发的思考 [J], 于卫民
3.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印发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的通知》-“三、四、五”构建新型能源发展体系 [J], 葛艳华
4.我国工业和通信业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发布/农业农村部加快构建农业
农村生态环保制度体系/国家能源局加快推进电力行业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J],
5.内蒙古自治区加快推进和谐矿区试点建设工作锡林郭勒盟和鄂尔多斯市作为两大试点盟市已开始初步探索 [J], 陈淑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能源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和战略规划
能源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和战略规划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能源互联网成为了热门话题。
能源互联网是一种基于智能电网体系构建的系统,以信息化、数字化手段为支撑,实现全球范围内能源互联互通,使能源得以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在未来的能源体系中,能源互联网将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全球范围内,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高度依赖能源,而能源的可持续性发展和使用效率也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能源互联网是一种新型的能源管理方式,通过实现全球范围内能源互联互通,使能源的配置与使用更加合理化、高效化,从而大幅度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因此,能源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被认为是未来能源体系的关键支撑。
在能源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趋势:一、分布式能源将成为主流分布式能源是指能源的发电、存储和消费都在能源用户的地方完成,主要通过小型、多样化的能源设备和技术实现。
分布式能源的发展能够大幅度减少能源互联网的集中调控和管理,从而使能源配置更加合理化和实现能源的微网化。
二、智能化水平将不断提升能源互联网的智能化水平将不断提升,形成高质量的能源数据交换系统,使能源的管理更加智能化。
同时,智能化技术也将加速推进能源互联网的发展,使全球范围内的能源交换系统更加智慧化、高效化。
三、清洁能源将更加普及随着全球能源环境的变化,清洁能源已经成为未来能源发展的主流趋势,清洁能源也将成为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种类之一。
清洁能源在提高能源效率的同时,还能减少化石燃料带来的环境影响,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四、开放互通将加速推进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增加,开放互通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共识,同时也是能源互联网的重要趋势之一。
开放互通将加速推进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促进各国之间的合作和发展。
基于以上趋势和发展方向,能源互联网可以实现以下两个战略规划:一、加快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和应用能源互联网可以实现国家和地区的能源协同,提高能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效率。
全球能源互联网促进《巴黎协定》实施行动计划公布
第12期·5·全球能源互联网促进《巴黎协定》实施行动计划公布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10日联合发布《全球能源互联网促进〈巴黎协定〉实施行动计划》,并共同成立全球能源互联网智库联盟。
据介绍,这份在2018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发布的行动计划,全面对接《巴黎协定》中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要素,从发展形势、减排方案、对接思路、各洲行动、治理机制五个方面提出全球能源互联网促进《巴黎协定》实施的系统方案,为世界各国开展务实合作、实现低碳发展提供行动载体和机制保障。
该计划称,全球能源互联网能够实现全球清洁能源开发规模提高4倍;清洁能源消费年均增速提高5倍;推动全球碳排放在2025年前后达峰,2050年降至1990年的一半以下。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刘振亚在发布会上指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实现清洁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综合解决方案,能够从根本上扭转气候变化的严峻局面。
他呼吁各国携手努力,形成全球工作机制,深入开展气候和能源等领域的战略性和前瞻性研究,积极推动清洁发展、电力普及(升级)、电网互联、电能替代、智能电网和能效提升等行动,全面落实《巴黎协定》,共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来源:/html/chany/xny/
2018/1213/504224.html)
河南科技
本刊视点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能源互联网规划方案
能源互联网规划方案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传统能源资源的枯竭,能源互联网成为了解决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
能源互联网是指通过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将能源生产、传输、储存和消费等环节进行智能化、数字化和互联互通,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能源互联网的规划方案,以期为未来能源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一、能源互联网的背景和意义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生活的基础,而传统的能源供应模式已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首先,传统能源主要依赖于化石燃料,其开采和利用过程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其次,传统能源供应链条较长,能源传输损耗大,效率低下。
再者,传统能源资源分布不均衡,导致了能源供应的不稳定性和安全性问题。
因此,建立一个高效、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势在必行。
能源互联网的出现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通过将能源生产、传输、储存和消费等环节进行智能化和互联互通,能源互联网可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它可以将分散的能源资源整合起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可以实现能源的多元化和可再生,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还可以降低能源传输损耗,提高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能源互联网的技术支持能源互联网的实现离不开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支持。
首先,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能源设备的智能监控和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通过传感器和智能设备的连接,能源生产和消费环节的数据可以实时采集和传输,实现对能源系统的实时监测和调控。
其次,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能源系统进行智能分析和优化,提高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可以预测能源需求和供应的变化,从而进行合理的能源调度和优化。
最后,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对能源交易和结算的安全和透明。
通过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性,能源交易可以实现双方直接交易,减少中间环节和交易成本。
三、能源互联网的规划方案1. 建立分布式能源系统分布式能源系统是能源互联网的核心。
通过将分散的能源资源进行整合,可以实现能源的多元化和可再生。
能源业互联网加项目策划书范文
能源业互联网加项目策划书范文1. 项目背景能源业互联网加项目是一种创新的商业模式,旨在通过互联网技术和数据分析来提高能源行业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本项目旨在开发一个能源业互联网平台,将能源供应商、用户和其他相关利益相关者连接起来,并提供智能化的能源管理解决方案。
2. 项目目标- 提高能源行业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降低能源供应链的成本;- 提供便捷的能源管理服务;- 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
3. 项目计划3.1 平台开发- 设计并开发一个能源业互联网平台,包括前端界面和后端系统;- 平台应具备简洁易用的用户界面,方便用户进行能源管理和监控;- 平台应支持数据的实时采集、存储和分析,以提供精确的能源使用数据。
3.2 合作伙伴招募- 招募能源供应商作为平台的合作伙伴,以提供可靠的能源供应;- 寻找合适的科技公司合作,以提供平台的技术支持和创新解决方案;- 与政府部门和环保组织合作,以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
3.3 市场推广- 制定市场推广策略,包括线上和线下的宣传活动;- 运用社交媒体和网络广告来吸引用户和合作伙伴;- 参加能源行业相关的展会和研讨会,与行业内的关键人士建立联系。
4. 项目风险和挑战- 技术风险:平台开发过程可能遇到技术问题和难题,需要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和解决方案;- 市场风险:能源行业竞争激烈,需要制定合适的市场推广策略,吸引用户和合作伙伴;- 法律风险:要遵守能源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合规运营。
5. 项目预算- 平台开发费用:XXX元;- 市场推广费用:XXX元;- 合作伙伴招募费用:XXX元;- 其他费用:XXX元。
6. 项目成果评估建立合适的评估指标,定期评估项目的进展和成果,包括用户增长、能源节约情况、合作伙伴数量等。
同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以上是能源业互联网加项目策划书范文,旨在为项目的策划和实施提供指导。
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
能源互联网化研究计划
能源互联网化研究计划
一、研究目的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应用,能源行业正处在面向互联网的转型之中。
能源互联网是一个将能源生产、供给、使用环节相结合,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优化协同管理的新型能源体系。
本计划的目的是探索构建能源互联网交互机制,提高能源供给效率和使用效率。
二、研究内容
1. 构建能源生产与供给一体化模型。
研究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集成可再生能源、传统能源等多种能源,形成灵活的能源组合供给能力。
2. 建立智能能源使用与管理平台。
研发与用户终端、能源设备进行深度集成的能源管理系统,实现需求反馈与能源调配优化。
3. 构建能源交易与落地应用场景。
探索在工业园区、商业区等实际环节开展能源互联网落地,验证技术路线和商业模式。
4. 分析能源市场运行机制与政策支持。
研究构建符合能源互联网特性的能源交易机制,提出构建能源互联网所需政策支持。
三、研究期限
该研究计划拟分3-5年实施,重点阶段将开展技术验证与应用推广工作。
期望通过实践,探索能源互联网发展的新路径。
崇明岛能源互联网项目整体规划方案
崇明岛能源互联网项目整体规划能源互联网顶层设计:“1”+“4”–“一平台”:综合能源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四领域”:主要进展(1)交通领域推进新能源汽车综合示范(2)能源领域推进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综合示范(3)农村领域推进绿能新农村和农光渔光互补综合示范(4)建筑领域推进新能源一体化和微网智能管理的低碳绿色节能建筑崇明能源互联网综合示范体系框架崇明能源互联网平台总体架构—崇明能源互联网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1.崇明能源互联网整体规划崇明能源互联网的整体规划主要包括综合能源创新城市、智能节能建筑、多能集成、智能电网、电动汽车、低碳城市、能源互联网安全数据共享平台和能源交易平台、灵活性资源比例等设置挑战性目标等,研究100%可再生能源示范区的规划实施路径。
整合崇明新能源资源优势和全岛低碳绿色发展优势,立足工业园区提升改造、智慧岛园区建设、县改区城镇改造和新农村建设的领域,研究崇明开展能源互联网建设的重要路径,规划布局试点示范项目,研究各级政府扶持配套政策建议,形成崇明“互联网+”智慧能源实施方案。
2.基于能源互联网的电力体制改革方案能源互联网是在多种能源互联互通、优化集成基础上,通过信息交换和能源交易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及价值传递。
按照我国传统的能源产业模式,电力、燃气、热力等各主要能源均条线经营管理,导致能源互联网在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实现上均存在一定困难。
随着当前能源革命,特别是电力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后,与能源互联网相关的电力体制问题进一步暴露,同时,新的技术和商业模式在能源互联网方向的应用和创新,也对电力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结合能源互联网的技术和商业模式,立足上海市、特别是崇明区与能源相关的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和政策情况,进一步研究在基于能源互联网的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方案,为政府相关政策提供决策支持3.城市级能源互联网接入规范能源互联网是在一定区域内通过多能互补、互联互通的模式,实现不同环节和主体之间的良好交互和交易。
能源互联网发展趋势与能源政策解读
能源互联网发展趋势与能源政策解读随着全球能源消费和生产需求的增长,能源问题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难题。
能源互联网作为一项新兴的技术概念,为解决全球能源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案。
本文将从能源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和能源政策解读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能源互联网发展趋势目前,能源行业正经历着由传统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变。
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能源互联网作为一项新型的能源系统管理技术逐渐崭露头角。
未来的能源互联网将会是一个由可再生能源、储能设备、智能电网、智能用电等构成的系统。
首先,能源互联网将会打破地域限制。
传统的能源系统往往受到地域限制影响,只能在特定的地区进行开发和应用。
而能源互联网将会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全球能源的共享和传输,可以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资源优势,将清洁能源资源充分开发和利用。
其次,能源互联网将会是一个智能化的系统。
智能电网、能源管理系统和智能电器等技术的应用将大大提高能源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通过大数据分析、AI技术和区块链技术等手段,能源互联网可以实现对能源生产、传输和消费的智能调控和优化,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浪费。
最后,能源互联网将会是一个低碳环保的系统。
传统的能源系统使用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为主,对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有着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而能源互联网则可以采用可再生能源为主要来源,可以降低碳排放,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得到了更好的实现。
二、能源政策解读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也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能源政策,以推动能源互联网的发展。
首先,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以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比如,对于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将会获得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促进新能源的建设和运营。
其次,中国政府鼓励能源互联网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2019年6月,中国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能源互联网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了能源互联网规划建设的目标和方向,提出了建设多能互联、智能互联、绿色互联、共享互联的四大目标。
国家能源互联网行动计划即将制定
国家能源互联网行动计划即将制定
本周互联网+能源刮起大风。
国家能源局日前透露,国家能源互联网行动计划即将制定,力争三个月左右完成,最迟年底,同时成立中国能源互联网联盟。
这是官方层面首提能源互联网的顶层设计,意在促进清洁能源高效利用。
当前新一轮电改启航,市场纷纷预期能源互联网概念正加速在中国落地。
从中短期来看,通过引入互联网促进万亿元售电侧市场加速开启。
同时,清洁能源电力分布式接入电网加速替代传统能源,催生储能等新兴产业崛起。
什么是互联网+能源
能源行业是基础行业,长期以来因其较高的行业壁垒,很难与商业、金融等日常相关的行业一样,自发而迅速与互联网行业结合。
这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行业,是否能无缝对接,产生化学反应呢
究竟何为互联网能源可以确定的是,互联网能源并非拍脑袋想出来的新名词。
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认为,以国内首座数字化热电厂为例,区别于传统热电厂的最大特征在于将互联网、大数据技术运用到传统的电力行业,运用大数据进行生产管理。
这种能源生产方式其更大的意义在于能源利用方式上的变革。
他指出,能源互联网深层次内涵是将各种一次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转化成二次能源电力,通过分布式采集和使用的交互形式,结合互联网平台技术,实现公众实时的能源互联和共享。
除了目前占主导地位的电力之外,未来包括热力、冷源或者天然气等均将纳入到能源传输的大网之中。
能源互联网规划与建设方案设计
能源互联网规划与建设方案设计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的需求量也日益增长。
而传统的能源供应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需求和未来的发展。
因此,能源互联网成为了当前的热点话题,是未来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什么是能源互联网能源互联网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能源供应和管理系统。
其核心是将设备、电网、能源、信息等互联互通,从而实现能源的智能化、高效化、集成化和互联化管理。
具体来说,能源互联网分为三个层次:上层为数据层,负责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中层为信息层,负责管理能源、调度市场;下层为物理层,负责能源的产生、传输和消费。
二、能源互联网的优势1.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传统能源供应系统中,能源的产生、传输、消费等环节都是分离的,而能源互联网则将这些环节连接在一起,实现了多能源互补和高效利用,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降低能源成本能源互联网可以通过大数据和智能调度实现能源的优化分配和精细管理,从而实现能源的最优化配置,减少能源浪费和损失,并降低了能源成本。
3.促进新能源的发展能源互联网可以实现能源的多元化和互补性,更好地促进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为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三、能源互联网规划与建设方案设计1. 多元化能源为了更好地实现能源的互补和高效利用,能源互联网应该多元化能源的类型。
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等新能源以及传统的煤炭、石油等能源。
2. 分级管理能源互联网的分级管理包括三个层次。
一级是城市规划,二级是区域规划,三级是智能互联。
实现层次的贯通也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3. 数据管理数据管理包括能源的定量管理和能源数据的云端管理。
要实现电力、煤炭、油气等能源的量化智能管理,需要具有先进的大数据算法。
4. 云端控制中心构建能源互联网需要建立一套云端控制系统,实现能源的大数据分析和决策。
云端控制中心需要实现远程监控、自动调度和故障处理等功能。
5. 安全保障能源互联网的安全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一旦出现破坏和数据泄露等问题就会对国家的安全和民生造成巨大的影响。
能源互联网行动计划
能源互联网行动计划一、工作目标1.1 构建高效能源互联网我们的工作目标是建立一个高效、智能、绿色的能源互联网。
这个互联网将连接各种能源生产、分配和消费节点,实现能源的高效流动和合理配置。
具体来说,我们需要完成以下任务:•开发和推广先进的能源传输技术,提高能源传输效率,减少能源损耗。
•建设智能电网,实现能源的智能调度和优化配置,满足不同地区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应用,如风能、太阳能等,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
1.2 促进能源创新和技术研发为了实现能源互联网的长期稳定发展,我们需要不断推动能源领域的创新和技术研发。
具体任务包括:•支持能源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开展技术创新和研发活动,推动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和推广。
•建立和完善能源互联网的标准体系和技术规范,保障系统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
•加强与国际能源领域的合作和交流,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国能源互联网建设的水平。
二、工作任务2.1 加强能源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能源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能源互联网目标的关键。
我们需要完成的任务包括:•规划和建设跨区域、高效率的能源传输网络,实现不同地区和能源类型的有效连接。
•加强配电网建设,提高末端能源供应的可靠性和质量。
•推进储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平衡供需关系,提高能源系统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2.2 优化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优化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是实现能源互联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我们需要完成以下工作:•发展和利用清洁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降低能源成本。
•引导和推广绿色消费模式,如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等,提高公众的能源意识和环保意识。
三、任务措施3.1 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为了推动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和发展,我们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
具体措施包括:•制定能源互联网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发展战略,明确目标和任务,指导和推动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和发展。
课程大纲《能源互联网》
能源互联网课程背景:能源互联网可理解是综合运用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 信息技术和智能管理技术, 将大量由分布式能量采集装置, 分布式能量储存装置和各种类型负载构成的新型电力网络、石油网络、天然气网络等能源节点互联起来, 以实现能量双向流动的能量对等交换与共享网络。
近一年来,伴随着美国未来学家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的出版,能源互联网领域的概念在国内逐渐被炒热。
多次往返于中美之间的里夫金在他的新书中阐述了这样一种观点,在经历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第三次工业革命”将是互联网对能源行业带来的冲击。
即把互联网技术与可再生能源相结合,在能源开采、配送和利用上从传统的集中式转变为智能化的分散式,从而将全球的电网变为能源共享网络。
“能源互联网”将有助于形成一个巨大的“能源资产市场” (Market place),实现能源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这个“市场”可有效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各方,形成供需互动和交易,也可以让更多的低风险资本进入能源投资开发领域,并有效控制新能源投资的风险。
“能源互联网”还将实时匹配供需信息,整合分散需求,形成能源交易和需求响应。
当每一个家庭都变成能源的消费者和供应者的时候,无时无刻不在交易电力,比如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发电、当为电动汽车充放电的时候,因此本课题能源互联网成为现在炙手可热的培训课题之一。
课程收益:●了解能源互联网发展的概况和形势●掌握能源互联网的战略意义●理解能源互联网的体系架构●理解能源互联网的关键技术●理解能源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掌握能源互联网的实施路径● 了解能源互联网未来发展趋势课程时间:1天,6小时/天课程对象:能源行业、电力行业员工课程方式:讲授+小组讨论+案例研讨课程大纲绪论:能源互联网发展的概况以及提出的背景第一讲:能源互联网的战略意义一、为什么要建能源互联网?1. 电网形态发生变化案例分享:青海省9天新能源供电2. 企业经营遇到瓶颈案例分享:电力体制改革给电网企业带来的危与机3. 社会经济形态发生变化案例分析:阿里巴巴的崛起二、互联网技术在能源行业的价值1. 互联网的模式1)以用户为中心2)平台对接匹配3)价值支付转变4)生态战略2. 电网与互联网融合的倍加效应1)通过对各要素的感知,提高供需匹配度,有助于决策与控制2)信息流物理流融合,结合业务流,形成三流合一3)形成价值链条的全程在线与最优,实现价值形态的提升以及模式创新3. 能源互联网的益处1)全面感知2)要素互联3)信息共享4)数据驱动5)互联生态讨论:互联网下,传统电力业务模式与新模式的变革三、能源互联网所能解决电网中的问题1. 解决电网形态发生变化的问题1)增强电网灵活性2)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2. 解决企业经营遇到的瓶颈问题1)构建业务平台2)整合竞争主体3)培育产业生态4)变革经营模式3. 解决企业适应新经济形态的需求1)从传统经济到互联网经济2)从产品战略到平台战略案例分析:利用“调控云”和人工智能技术解决电网弹性智能调度运行控制难题四、能源互联网在各方面的优化结果1. 生产运行方面案例:配网运行效率和供电能力分析2. 电网安全方面案例:关联分析、预测模型,实现配电台区重过载预警与风险评估3. 规划管理方面案例:城市电力地图4. 资产管理方面案例:资产全生命周期跟踪五、能源互联网的愿景1. 效率变革2. 质量变革3. 动力变革第二讲:能源互联网的体系架构一、能源互联网概念1. 什么是能源互联网?二、能源互联网架构1. 物联网的概念及演进2. 泛在电力物联网的作用与特征1)连接的泛在化2)终端智能化3)数据的共享化4)服务的平台化3. 泛在物联网架构-ACNET4. 商业模式架构5. 产业生态架构案例分享:江苏某供电公司电力商业模式演化之路讨论:能源互联网下基层服务新变化第三讲:能源互联网的关键六大技术一、多目标优化技术1. 生产:清洁化转变2. 传输:成本最低3. 消费:可靠、成本低4. 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平衡案例分享:供给侧改革带来的技术革命二、预测—预知—预置—自主技术1. 发电预测2. 负荷预测案例分享:网源储荷均衡一体三、能源转换技术1. 能源转化2. 能量汇集3. 能量适配四、智能感知技术1. 先进感知2. 边缘计算3. 安全连接4. 微源取能视频分享:边缘计算的应用五、储能技术1. 主流储能技术介绍2. 储能技术的优点与不足3. 储能技术的具体应用案例分享:青岛供电公司“三站合一”试点六、平台技术1. 大数据平台2. 商业平台3. 应用平台第四讲:能源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一、借鉴的模式与启示1. 互联网思维借鉴2. 通信运营商启示(To B与To C)二、能源互联网商业模式1. 合作共享平台2. 数据服务平台3. 资源运营平台案例分享:整合资源(电力大数据)后的利用第五讲:能源互联网的实施路径一、支撑体系建设1. AI-人工智能1)构建电力人工智能主体大脑部2)建立基本的人工智能中间件3)构建全景全域的全面数据感知2. Cloud-云平台二、信息通信需求1. 网络架构2. 骨干通信网及网络架构3. 配电通信网及网络架构4. 终端接入网及网络架构5. 电力通导遥一体化信息网络1)发射电力卫星2)边缘计算3)Terminal-智能感知6. 行动路线第六讲:能源互联网未来发展趋势一、能源互联网对电网的促进作用1. 技术变革2. 经营模式变革3. 业务模式变革二、做世界一流的能源互联网企业1. 枢纽型2. 平台型3. 共享型深度讨论:“三型两网”的建设之路。
能源互联网从概念到行动
能源互联网从概念到行动作者:暂无来源:《新经济导刊》 2015年第7期文/ 牛禄青当前,能源电力系统面临六大迫切挑战: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对传统能源体系造成冲击、消费者对能源电力服务和信息的需求、电力峰谷矛盾、能源电力资产损失和巨额维护保养支出、可靠性要求、节能与环保要求。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能源互联网技术应运而生。
这是一个“互联网+”的创新创业时代,同样是一个能源互联网的能源变革时代。
借助能源互联网,传统能源行业迎来新一轮转型升级机遇,消费者的个性化能源需求也将得以实现。
据媒体报道,由国家能源局、工信部牵头的《能源互联网行动计划大纲》和12 个支撑课题正式确定。
国家能源互联网行动计划筹备组组长、华北电力大学教授曾鸣主持起草的相关文件大纲正在制定中,并有望在最近完成首稿。
此前,国家能源局已经就能源互联网组织了四次座谈会,邀请了包括国家电网、五大电力公司、煤炭企业、互联网等多个行业企业进行探讨,内容包括能源互联网的定位、目标、技术实现等问题。
对于能源互联网的定义和内涵,业界仍存在争议。
但所有人都认为信息技术将在未来的能源系统中扮演核心角色,成为能源互联网实现的基础,因为只有信息技术才能实现整个能源系统内各系统和设备的互联互通。
时下,传统能源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已开始抢占这个新的“风口”,积极布局能源互联网。
能源互联网的不同诠释能源互联网概念最早由美国于2008 年提出,近两年成为热点,特别是经由杰里米·里夫金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传播,影响甚广。
《第三次工业革命》、《零成本社会》作者杰里米·里夫金表示,互联网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已经开始联合打造一个能源互联网,它将改变能源的生产和社会分配方式。
在即将到来的时代,数亿人将在家里、办公室和工厂中生产自己的可再生能源,并且在能源互联网上共享绿色电力,就像现在我们在互联网上发布和分享信息一样。
清华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曹军威在《能源互联网探析》一文中指出,能源互联网是以互联网思维与理念构建的新型信息- 能源融合“广域网”,它以大电网为“主干网”,以微网、分布式能源等能量自治单元为“局域网”,以开放对等的信息- 能源一体化架构真正实现能源的双向按需传输和动态平衡使用,因此可以最大限度的适应新能源的接入。
能源互联网行业能源管理与调度方案
能源互联网行业能源管理与调度方案第1章能源互联网概述 (3)1.1 能源互联网的概念与特性 (3)1.2 能源互联网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4)第2章能源管理与调度需求分析 (4)2.1 能源管理的主要任务与目标 (4)2.1.1 能源数据采集与监测 (4)2.1.2 能源消耗分析与优化 (5)2.1.3 能源需求预测与规划 (5)2.1.4 能源政策与市场研究 (5)2.2 能源调度的需求与挑战 (5)2.2.1 能源调度需求 (5)2.2.2 能源调度挑战 (5)第3章能源互联网架构设计 (6)3.1 总体架构设计 (6)3.1.1 物理层 (6)3.1.2 信息层 (6)3.1.3 应用层 (6)3.1.4 决策层 (6)3.2 网络架构设计 (6)3.2.1 通信网络 (6)3.2.2 互联网架构 (6)3.2.3 安全架构 (7)3.3 技术架构设计 (7)3.3.1 能源生产与存储技术 (7)3.3.2 能源传输与转换技术 (7)3.3.3 能源消费与调度技术 (7)第4章能源数据采集与处理 (7)4.1 能源数据采集技术 (8)4.1.1 硬件设备 (8)4.1.2 通信技术 (8)4.1.3 数据采集协议 (8)4.2 能源数据处理与分析 (8)4.2.1 数据预处理 (8)4.2.2 数据分析与挖掘 (8)4.2.3 数据可视化 (9)4.3 能源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9)4.3.1 数据加密 (9)4.3.2 身份认证与权限管理 (9)4.3.3 数据安全审计 (9)4.3.4 隐私保护 (9)第5章能源预测与需求侧管理 (9)5.1.1 时间序列分析法 (9)5.1.2 因果关系分析法 (10)5.1.3 神经网络预测法 (10)5.1.4 深度学习预测法 (10)5.2 需求响应与需求侧管理 (10)5.2.1 需求响应策略 (10)5.2.2 需求侧管理措施 (10)5.3 能源市场与需求侧互动 (10)5.3.1 能源市场机制 (10)5.3.2 需求侧资源参与市场 (11)第6章能源调度策略与算法 (11)6.1 能源调度策略概述 (11)6.2 优化算法在能源调度中的应用 (11)6.2.1 线性规划 (11)6.2.2 非线性规划 (11)6.2.3 混合整数规划 (11)6.2.4 粒子群优化算法 (12)6.2.5 遗传算法 (12)6.3 分布式能源调度方法 (12)6.3.1 多代理系统 (12)6.3.2 分布式优化算法 (12)6.3.3 网络流优化 (12)6.3.4 需求响应调度 (12)第7章能源互联网调度中心设计与实现 (12)7.1 调度中心功能模块设计 (12)7.1.1 能源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 (12)7.1.2 能源优化调度模块 (13)7.1.3 预测与评估模块 (13)7.1.4 安全监控与应急处理模块 (13)7.1.5 用户服务与交互模块 (13)7.2 调度中心硬件与软件平台 (13)7.2.1 硬件平台 (13)7.2.2 软件平台 (13)7.3 调度中心运行与维护 (13)7.3.1 运行管理 (13)7.3.2 维护与升级 (13)7.3.3 人员培训与技能提升 (13)7.3.4 质量保障与监督 (14)第8章能源互联网应用场景与案例分析 (14)8.1 分布式能源系统调度 (14)8.1.1 应用场景 (14)8.1.2 案例分析 (14)8.2 充电桩与电动汽车调度 (14)8.2.2 案例分析 (14)8.3 智能电网与多能互补调度 (14)8.3.1 应用场景 (14)8.3.2 案例分析 (15)第9章能源互联网安全与可靠性 (15)9.1 能源互联网安全风险分析 (15)9.1.1 网络安全风险 (15)9.1.2 系统安全风险 (15)9.1.3 设备安全风险 (15)9.2 安全防护策略与措施 (15)9.2.1 网络安全防护 (15)9.2.2 系统安全防护 (15)9.2.3 设备安全防护 (15)9.3 可靠性与故障处理 (16)9.3.1 可靠性分析 (16)9.3.2 故障处理策略 (16)9.3.3 遥测遥感与故障诊断 (16)第10章能源管理与调度的发展展望 (16)10.1 未来能源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16)10.2 能源管理与调度的创新方向 (16)10.3 政策与产业促进建议 (17)第1章能源互联网概述1.1 能源互联网的概念与特性能源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能源管理体系,融合了能源、信息、交通等多个领域的技术,旨在构建全球范围内高度互联互通、智能高效的能源网络。
【营销】能源互联网规划理念和方法及基础层规划案例
能源互联网规划理念和方法及基础层规划案例以深入融合可再生能源与互联网信息技术为特征的能源互联网,是未来能源行业发展的方向。
归纳并提出了能源互联网规划理念和方法,结合广东省某高新产业开发区的能源互联网规划案例,对能源互联网物理基础层规划作简要分析。
将能源互联网规划理念和方法应用在物理基础层规划中,可提高能源系统在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效益,对能源系统顶层规划、设计、优化、运行等具有重要意义。
引言随着世界经济快速发展、人口持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传统化石能源的逐渐枯竭以及能源消费引起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开展能源的综合利用,探索能源的运营管理模式和市场交易机制。
以深入融合可再生能源与互联网信息技术为特征的能源互联网,是实现能源清洁低碳替代和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能源互联网是一种互联网理念、技术与能源生产、传输、存储、消费以及能源市场深度融合的新型生态化能源系统,通过多种能源协同、供给与消费协同、集中式与分布式协同、大众广泛参与,实现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业务流、资金流、价值流的优化配置,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德国、美国、日本、丹麦等国家正在通过能源互联网相关技术,构建创新解决方案,满足未来以分布式能源供应为特点的电力系统的需求,实现可再生能源高比例接入,减少化石能源消耗。
中国从2015年至今先后出台了《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家能源局关于组织实施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的通知》、《国家能源局关于公布首批“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的通知》等一系列能源互联网相关政策、文件,为能源发展指明了方向。
能源互联网按架构可分为3个层级:物理基础网络、信息数据平台和价值实现平台。
其中,物理基础网络是涵盖能源生产、传输、消费、存储、转换等不同环节以及冷、热、电、气等多种能源的能源设施网络,是能源互联网实现的基础。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作者:杰弗里·萨克斯来源:《中国经济报告》2018年第08期“全球能源互联网”的范例显示出我们可以利用现有的技术,包括电网互联和扩容、智能电网和特高压,加速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应用,从而提高能源效率,使清洁能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实惠目前全球经济力量正在重新平衡,由第二次世界大战塑造的世界格局已经被改变。
面对日趋多元化的世界格局和各地区愈加紧密的经济联系,促进世界发展的根源应在可持续发展。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消除发展障碍,推动全球发展,增进各国人民福祉。
现在,中国为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提出了宏伟的计划。
《巴黎协定》指出,各国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之内而努力。
上述目标的实现主要依靠世界主要能源来源的转型,从碳基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转移到可再生的零碳能源(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海洋能、生物质能)以及核能来实现。
中国的“全球能源互联网”(Global Energy Interconnection,简称GEI)倡议及行动计划,为实现这一能源转型目标,描绘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愿景。
鲜有政府对这一转型的规模具备充分的认识。
气候学家经常提到“碳预算”,也就是人类未来几年可以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要符合将全球变暖控制在2℃以内的规则。
根据挪威国际气候研究中心(CICERO)估算,从工业化革命之初的1850年到2017年这167年间,人类的化石能源消费大约已经排放了21000亿吨二氧化碳。
在此基础上,只要再增加排放1500亿吨的二氧化碳,全球平均温度就会比1861-1880年的平均温度增加1.5℃。
按照目前的排放规模(每年40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只要4年就会净增1500亿吨的碳排放。
考虑到气候系统的惯性,预计最迟10年内全球平均升温就将超过1.5℃。
如果以升温2℃为限,那么人类剩余的碳排放预算也仅剩下8000亿吨。
能源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将出 能源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能源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将出能源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分析
北极星输配电网讯:最新消息显示,颇受业内关注的能源互联网行动计划已经于近期送审,预计将在今年1 月出台,届时这份文件或将更名为《能源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
据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能源智能化生产和消费设施、多能协同综合能源网络和能源互联信息基础设施将是这次能源互联网行动计划的主要任务。
为此,国家将在中近期分先试点后推广两阶段部署工作。
在互联网快速普及的背景下,互联网+手段应用于能源领域成为大势所趋。
随着国家逐渐关注并给予政策利好,我国能源互联网行业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概念
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配电网络为基础、以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电源接入为主,实现信息技术与能源基础设施融合,能源优化互补、能源效率提高的智能能源管控系统即为能源互联网。
能源互联网主要包含储能产业与能源信息化两大方面,其中电动汽车、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可再生能源是能源互联网布局的重点领域。
能源互联网意义
能源互联网对能源行业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我国传统能源(如煤炭、石油与天然气等非可再生能源)供应正日趋紧张,发展能源互联网有利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避免能源浪费,是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
其次,对可再生能源而言,能源互联网可加速这类能源的普及与推广。
正在调整能源结构,用光伏、风电等新能源替代煤炭为主的火力发电形式。
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源互联网行动计划大纲正式确定(附解读)中国能源报独家获悉,国家能源局近日已正式确定《能源互联网行动计划大纲》和12个支撑课题。
作为该项目主要课题的牵头人,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鸣在中国能源报刊发《能源革命与能源互联网》一文,第一时间权威阐述国家能源互联网行动的原则与主张,我们在此编发,以飨读者。
文/曾鸣(系华北电力大学教授)一、能源互联网一未来能源利用体系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通信技术以及自动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一种以电力系统为核心,集中式以及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为主要能量单元,依托实时高速的双向信息数据交互技术,涵盖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公路和铁路运输等多类型多形态网络系统的新型能源利用体系,即“能源互联网”的基本构想和雏形被提出。
在“能源互联”背景下,传统的以生产顺应需求的能源供给模式将被彻底颠覆,处于能源互联网中的各个参与主体都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互联共享将成为新型能源体系中的核心价值观。
因此,能源互联网是要构建一个以电力系统为核心与纽带,多类型能源网络和交通运输网络的高度整合,具有“横向多能源体互补,纵向源-网-荷-储协调"和能量流与信息流双向流动特性的大能源互联圈,是要实现更广泛意义上的“源-网-荷-储”协调互动。
其中,“源”是指煤炭、水能、天然气等各类型一次能源和电力等二次能源,“网”涵盖了天然气和石油管道网、电力网络以及铁路、公路等运输网络,“荷”与“储”则是指各种能源需求以及存储设施。
通过“源-网-荷-储”协调互动达到最大限度消纳利用可再生能源,能源需求与生产供给协调优化以及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从而实现整个能源网络的“清洁替代”与“电能替代”,推动整个能源产业以及经济社会的变革与发展。
二、构建能源互联网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构建能源互联网不仅是能源技术的革新,也是一次能源生产、消费以及政策体制变革,更是对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的一次根本性革命。
当前我国正处在能源革命的关键时期,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关乎发展与民生,要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以及“互联网+”的概念,预示着我国能源行业发展将要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
能源互联网的建设不是基于现有的能源生产、消费模式和能源体制,而是要通过能源互联网这种能源技术革命,推动能源生产、消费、体制变革和能源结构的调整,有力地推动我国能源革命,能源互联势在必行。
首先,我国面临着严峻的能源与环境问题。
我国的能源结构不尽合理,导致目前我国社会发展与能源消费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传统化石燃料的日益枯竭,我国能源依赖进口的比重越来越大,在周边政治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我国的能源安全问题将无法得到保障。
能源互联网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国内经济发展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程度,从根本上改变当前我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从而有效解决我国当前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以及能源安全问题。
其次,我国正处在能源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
能源互联网作为一次能源技术革命,互联共享将会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经济产业布局和能源生产消费模式,其高度开放的特性,也会推动我国能源行业体制的变革,提高我国能源行业的整体开放程度。
能源互联网是多类型用能网络的多层耦合,电力作为重要的二次能源,是实现各能源网络有机互联的链接枢纽,电力互联是实现能源互联的重要途径。
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将会最大程度的推动当前我国电力工业体制改革进程,加速相关政策措施的完善以及智能电网等技术手段的研发速度,从而促进我国新型电力工业体系的建设完善。
三、能源互联网对未来电力工业体系形成的作用构建能源互联网在满足各国能源结构调整以及建设节能、低碳、环保电力系统需求的同时,也将改变当前电力工业的体系及格局,并对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以及需求侧管理工作的开展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1、能够保证分布式可再生电源和电动汽车的大规模接入能源互联网最重要的核心内涵是实现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利用和共享。
能源互联网具有高度集成特性,这种集成特性使得其能够将各类型分布式发电设备,储能设备和负载设备组成的微型能源网络互联起来,实现上述设备的“即插即发、即插即储、即插即用”以及无差别对等互联。
同时,能源互联网极强的系统自愈性,使得其能够利用先进的能量智能管理设备实施自动故障检测,对网络中突发事件做出反应,隔离电网中存在的故障器件或者局部网络,实现网络的快速重构,以及各个微型能源网络孤岛与并网运行状态的平滑切换,保证系统内正常的能源电力供应。
上述两个特性,使得能源互联网具有高度的网络开放程度,能够接纳各类分布式可再生电源以及电动汽车的柔性接入。
一方面,能够实现各类型分布式可再生电源,储能设备以及可控负荷之间的协调优化控制。
通过分布式可再生电源与用户之间以及各局部能源电力网络之间的信息互联,使得能够更好地利用广域内分布式电源的时空互补性,以及储能设备与需求侧可控资源之间的系统调节潜力,做到“横向源-源互补,纵向源-网-荷-储协调控制”,从而平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间歇特性对局部电网的冲击。
在保证系统的经济性与安全性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系统对分布式可再生电源的利用消纳能力。
另一方面,能够促进电动汽车大规模接入。
电动汽车是交通运输系统电气化转型的重要手段,而能源互联网本身是以电力网络为核心,涵盖石油网络、天然气网络以及交通运输网络的多层耦合网络系统,因此能源互联网的建设能够为电动汽车提供更为完善且具有较强通用性的基础设施。
在能源互联背景下,电动汽车作为一种分布式储能设备,将能够与电力系统更好的对接,从而优化系统运行,提高交通运输系统以及整个经济社会的低碳化水平。
2、能够提高需求侧管理精细化和用户用电个性化水平随着可再生能源、分布式电源以及电动汽车的大规模接入,使得电力系统呈现出较强的双侧随机性。
能源互联网所构建的高效信息交互系统,保证了能源互联网端对端(C2C)的能源电力信息流共享以及对整个系统的效率优化和安全调度。
需求侧资源是未来电力系统以及能源互联网中重要的可调控资源,其调控潜力大、成本低的特点,使得需求侧可控资源能够作为平抑可再生能源间歇性和分布式电源故障情况下维持系统功率平衡的一种有效手段。
基于高度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以及大数据分析技术,售电企业能够针对不同电力消费群体的用能习惯进行分析,来制定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个性化用电服务模式,同时用户也将有更多的用电模式选择。
一方面,提高售电企业的需求侧管理精细化水平。
售电企业能够通过信息交互系统,实时掌握用户用电情况,通过用户侧的智能自动控制设备,对不同用户的不同用电设备进行精细化管理控制,在不影响用户基本用电需求的同时,协调需求侧与供应侧的优化运行。
另一方面,提高用户用电的个性化服务水平。
售电企业通过该信息交互系统能够及时根据系统运行情况快速向用户传递需求侧响应指令,同时用户也能够通过智能的交互界面,直观清晰地了解系统运行状态、市场电价信息以及自身用电状况,根据供电企业提供的精细化差别电价和自身用电需求,通过移动智能终端调整用电设备工作状态以及自身用电行为。
3、能够推动广域内电力资源的协调互补和优化配置未来能源互联网是分布式和集中式相结合的,高度开放式的能源系统。
面对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逆向分布的格局,未来我国能源互联网的电力网络结构应该是大电网与微电网相结合的布局形式,各个区域各种形式可再生能源都能够通过能源互联网柔性接入,从而进一步推动广域内电力资源的协调互补和优化配置。
一方面,电力远距离输送是大规模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并网的可靠依托。
能源互联网对于电网跨区的输送能力、经济输送距离、网架结构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电力输送网络的合理布局是实现跨区域能源互联的重要保障。
另一方面,依托于能源互联网,分布式电源与微电网也是优化电力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
微网凭借其灵活的运行方式、能量梯级利用、提供可定制电源等特性,能够协调控制分布式电源、储能与需求侧资源,从而保证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并网需求。
四、如何稳步推进我国能源互联网的建设与发展能源互联网高度的开放性和系统自愈能力以及储能、需求侧可控资源之间的协调调控能力,使得系统能够最大程度的接纳分布式以及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了当前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利用小时数有限,分布式电源接入困难的问题,有效消除了当前可再生能源发电消纳的困局,是促进能源结构调整以及电力系统低碳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然而,能源互联网建设是新能源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等先进技术与配套政策措施、市场机制的高度整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面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1、进行统筹规划与顶层设计,结合我国国情以及能源分布特点,明确我国能源互联网发展思路以及整体结构框架。
能源互联网是多类型用能网络的多层耦合,电力网络是能源互联的枢纽,而我国的能源分布条件以及电力行业特点决定了我国的能源互联网模式不能完全照办欧美国家的理论体系,需要针对我国实际能源分布特点、用能情况以及社会经济条件,建立适合我国的能源互联网络体系。
2、集中研究能源互联网中关键技术问题,提高我国支撑能源互联网发展的相关技术创新能力。
应尽快开展能源互联网中信息交互技术、智能电网控制和调度技术以及分布式电源协同控制技术等先进关键技术,给我国在能源互联网建设提供更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储备。
一方面,在当前阶段加快智能电网以及主动配电网相关技术的研发工作。
智能电网将成为未来实现能源互联的重要物理支撑之一,利用其先进的信息通信、电力电子以及自动控制技术对规模化接入分布式能源的配电网实施主动管理,能够实现对新能源分布式发电与储能装置等单元协调控制和网络快速重构,从而达到积极消纳可再生能源并确保网络的安全经济运行的效果。
另一方面,加快“云计算”在能源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
“大数据”是未来能源互联网发展的重要信息数据支撑,而“云计算”作为计算资源的底层,支撑着上层的“大数据”处理,凭借其存储成本低、安全可靠,处理速度快的特点,将会成为能源互联网中信息数据交互的可靠保障。
3、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与标准首先,能源互联网具有高度的开放特性,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政策与市场的开放程度。
随着分布式电源、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电力市场化程度的加快,如何引导售电公司提高用户用电效率,加强需求侧管理以及完善分布式电源、可再生能源的并网运营服务都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其次,在能源互联网中,要解决设备与设备、设备与能源网络、设备与通信网络以及信息与数据间的存在的“隔离性”问题,就必须逐步完善能源互联网中各类型设备以及数据接口标准以及信息传输协议,从而保证能源互联网中能源流与信息流的互联互通,推动能源互联网的建设与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