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上)文言文翻译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注释及翻译(测试)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注释及翻译(测试)XXX与朋友约好中午一起出行,但中午朋友还没到,XXX等了一会儿后就离开了。
后来朋友到了,但XXX的儿子元方已经在门外玩耍了。
客人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他等了你很久,但你还是没来,他已经离开了。
”客人生气地说:“这不像话!约好一起出行,却不守信用。
”XXX的长子XXX,字元方,是XXX的长子。
有一天,XXX在XXX聚集儿女们讲论文义。
突然雪下得很大,太傅高兴地说:“XXX纷纷何所似?”太傅的兄长XXX的女儿XXX 说:“撒盐空中差可拟。
”太傅的女儿说:“未若柳絮因风起。
”太傅听后大笑。
XXX,即XXX,是晋朝XXX人。
曾任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XXX等官职。
逝世后被追赠为太傅。
XXX与朋友约好中午一起出行,但中午朋友还没到,XXX等了一会儿后就离开了。
后来朋友到了,但XXX的儿子元方已经在门外玩耍了。
客人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他等了你很久,但你还是没来,他已经离开了。
”客人生气地说:“这不像话!约好一起出行,却不守信用。
”XXX的长子XXX,字元方,是XXX的长子。
有一天,XXX在XXX聚集儿女们讲论文义。
突然雪下得很大,太傅高兴地说:“XXX纷纷何所似?”太傅的兄长XXX的女儿XXX 说:“撒盐空中差可拟。
”太傅的女儿说:“未若柳絮因风起。
”太傅听后大笑。
左将军XXX的妻子是XXX的女儿,XXX是XXX的女儿。
左将军XXX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职。
XXX说:“元方和我约好在中午见面,如果他不来,就是不守信用;如果他骂自己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这不是很好吗?”“不亦说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语气。
XXX的友人惭愧地下车引路,但元方却不顾礼貌地直接走进门里,让XXX感到愠怒。
XXX陈寔,字仲弓,东汉颍川许(现在河南许昌)人,曾经担任过太丘县令。
XXX是古代称呼君子的地名。
XXX说:“我每天都要反省自己是否对人真诚,是否对朋友守信,是否勤于研究。
(完整word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古诗词及翻译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古诗词及翻译观沧海【作者】曹操【朝代】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赏析大海的奇景。
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岛摆列,高耸耸立。
周围是葱翠的树木,丰茂的花草,萧瑟的风声传来了,草木摇动,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吼叫,似要将宇宙吞没。
日月的起落起落,忧如出自大海的胸中;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出来的。
啊,有幸得很,美好特别,让我们尽兴歌唱,畅抒心中的情怀。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李白【朝代】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译文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我听闻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荒僻要经过五溪。
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望给明月,希望能素来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次北固山下【作者】王湾【朝代】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哪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广阔,顺水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渐渐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味。
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朝代】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天气夜晚,一群乌鸦落在枯藤围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彩,从西边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咏雪【作者】刘义庆【朝代】南北朝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注释及翻译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注释及译文[理解+识记积累]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谢太傅]即谢安(320年-385年),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
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
死后追赠为太傅。
[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讲论文义]谈论文章的义理。
[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急。
[欣然]高兴的样子。
[何所似]像什么。
何,什么;似,像。
[胡儿]即谢朗。
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
做过东阳太守。
[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
差,大体。
拟,相比。
[未若]不如,不及。
[因风]乘风。
因,趁,乘。
[即]是。
[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
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译文】谢太傅在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论文章的义理。
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
”太傅快乐地大笑起来。
(她)就是谢太傅哥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颍川许(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
太丘:古地名。
[期行]相约同行。
期,约定。
[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背诵》八首原文、注释和译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背诵》八首原文、注释和译文部编版语文教材《课外古诗词背诵》原文、注释、译文和赏析一、部编版七年级上《课外古诗词背诵》峨眉山月歌原文:唐.XXX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XXX不见下渝州。
译文:之一:峨眉山上,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
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
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到了渝州就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多么思念啊!之二:在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我乘着小船,从清溪驿顺流而下。
XXX映在江水之中,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着我。
但在从清溪到渝洲的途中,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住,使我思念不已。
【注释】1.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市西南2.平羌(qiāng):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
3.发:动身。
4.君:指峨眉山月。
一说指作者的友人。
5.下:顺流而下。
6.渝州:今重庆一带。
7..半轮秋:半圆的XXX,即上弦月或下弦月.8.清溪:指清溪驿,在四川犍(XXX)为峨眉山附近。
9.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在今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
一说指四川乐山的犁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
10.夜:今夜11.XXX:月光江南逢李龟年XXXXXX平常见,XXX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光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注释]XXX:唐朝开元、XXX年间的有名乐师,善于唱歌。
因为受到皇帝XXX的宠幸而红极一时。
“安史之乱”后,XXX漂泊江南,卖艺为生。
XXX:XXXXXX的弟弟,名叫XXX,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
平常:经常。
XXX:XXX,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书令XXX的弟弟。
XXX时,曾任殿中监,出入禁中,得XXX宠幸。
XXX姓,是当时一家大姓,以此表明XXX原来受赏识。
江南:这里指今湖南省一带。
落花时节: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
落花的寓意很多,人衰老飘零,社会的凋弊丧乱都在其中。
君:指XXX。
[译文]当年,在岐王府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XXX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注释及翻译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注释及译文[理解+识记积累]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谢太傅]即谢安(320年-385年),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
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
死后追赠为太傅。
[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讲论文义]谈论文章的义理。
[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急。
[欣然]高兴的样子。
[何所似]像什么。
何,什么;似,像。
[胡儿]即谢朗。
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
做过东阳太守。
[差可拟]大体可相比。
差,大体。
拟,相比。
[未若]不如,不及。
[因风]乘风。
因,趁,乘。
[即]是。
[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
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译文】谢太傅在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论文章的义理。
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相比。
”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
”太傅快乐地大笑起来。
(她)就是谢太傅哥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颍川许(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
太丘:古地名。
[期行]相约同行。
期,约定。
[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部编本七上历史材料研读文言文翻译
部编本七上历史材料研读文言文翻译1,P13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
太古以来,诸侯错据,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译文:我们华夏民族,本来不是一个民族演化而来。
自远古时代,各诸侯杂居交融,去除了各自差异,留存了共通之处,逐渐演化形成一个民族----华夏,也就是后人所谓的诸夏。
2,P18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任能……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这就叫理想社会。
如今大道已经消逝了,天下成为了一家一姓的财产……这种社会叫做小康。
3,P28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译文:随着平王东迁,进入东周以后,周王室开始衰微,宗法制破坏,诸侯称霸,群雄征战,势利强大的诸侯国兼并势利弱的诸侯国。
齐、楚、秦、晋这些大诸侯国在争霸战争中,开始越来越强大。
大夫专权,天下大乱。
4,P33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译文:商君治理秦国,法令得到最有效的执行,而且公平无私。
有权势的人犯了法,照样惩罚;论功行赏,不偏袒自己的亲信。
5,P35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译文:水旱情况依据人的意志为转移,农业生产情况较好,当地人生活有保障,无饥饿、灾荒等现象,所以当时人称此处为“天府之国”6,P37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有格。
译文:国君以道德教化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来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
7,P45一法度衡石丈池。
车同轨。
书同文字。
译文:统一度量衡,称重物品(一般指粮食)用统一大小的量具,所有的车马两车轮的间距要相等,写书信或文章时用同样的文字。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诫子书》《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古文标准翻译参考译文
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穿井得一人选自《吕氏春秋》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杞人忧天选自《列子》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诫子书诸葛亮君子的行为操守,用宁静专一来涵养德行,用自我约束来培养品德。
不能内心恬淡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增长)才干就必须学习。
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业有所成就。
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就会年老志衰,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陋室,又怎么来得及!穿井得一人选自《吕氏春秋》宋国(有一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井,要到外面去打水浇田,经常要有一个人在外面(专门做这件事)。
等到他的家里挖了一口井之后,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挖井得到了一个人。
”有听说了并传播这件事的人说:“丁家挖井得到了一个人。
”国都里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也)听到了这件事。
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丁家回答说:“得到了一个人的使唤,并不是在井中得到了一个人。
部编教材七上历史课本文言翻译
部编教材七上历史课本文言翻译①P15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
太古以来,诸侯错据,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译文:我们华夏民族,不是一个民族演化而来。
自远古时代,各部落杂居交融,去除了各自差异,留存了共通之处,逐渐演化形成一个民族——华夏,也就是后人所谓的诸夏。
②P20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任能……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这就叫理想社会。
如今大道已经消逝了,天下成为了一家一姓的财产……这种社会叫做小康。
③P30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译文:随着平王东迁,进入东周以后,周王室开始衰微,宗法制破坏,诸侯称霸,群雄征战,势利强大的诸侯国兼并势利弱的诸侯国。
齐、楚、秦、晋这些大诸侯国在争霸战争中,开始越来越强大。
大夫专权,天下大乱。
④P35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译文:商君治理秦国,法令得到最有效的执行,而且公平无私。
有权势的人犯了法,照样惩罚;论功行赏,不偏袒自己的亲信……⑤P37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译文:水旱情况依据人的意志为转移,农业生产情况较好,当地人生活有保障,无饥饿、灾荒等现象,所以当时人称此处为“天府之国” 。
⑥P39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有格。
译文:国君以道德教化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来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
⑦P4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金钱地位不能使自己迷惑腐化,贫苦穷因不能改变自己的志向,权势武力不能让自己屈服变节,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大丈夫。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论语》十二则译文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论语》十二则译文一、原文及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 è))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译文: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谋划事情是不是竭尽自己的心力?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讲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有所成就,四十岁能不被外物迷惑,五十岁时能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能顺从自己的意愿却不越过法度。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译文: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7.子曰:“知之者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译文:孔子说:“知道学问和事业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其中了。
七年级上全册古诗词原文及翻译【部编版】
七上古诗词原诗及译文【部编版七上】说明:自己给学生整理使用,可以下载后删除答案印刷使用。
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一、观沧海/曹操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三、次北固山下/王湾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期中课外古诗词:五、峨眉山月歌/李白六、江南逢李龟年/杜甫七、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八、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期末课外古诗词:九、秋词(其一)/刘禹锡十、夜雨寄北/李商隐十一、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十二、潼关/谭嗣同一、《观沧海》曹操【原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感悟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一丛一丛的,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庆幸得很哪,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要有此寄》李白【原诗】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翻译】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要经过五溪。
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三、《次北固山下》王湾【原诗】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翻译】郁郁葱葱的山外是旅客的道路,碧波荡漾的江上正好行船。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原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翻译】枯藤缠绕的老树的枝干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潺潺的流水映出飘荡着炊烟的几户人家。
【最新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咏雪》重要知识点总结
1 咏雪
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品文言文对照翻译
作品主旨
文章通过写谢家小辈即景咏雪的情景,展示了古人高雅的生活情趣和温馨美好的家庭气氛,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同时也透出谢家家庭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
记文言知识
字词梳理
古今异义
未若柳絮因.风起
古义:趁、乘
今义:因为
与儿女
..讲论文义
古义:子女,文中泛指家里的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今义:儿子与女儿
重点句子
倒装句,状语后置,翻译时应把“空中”提到“撒盐”前面
1. 撒盐空中差可拟。
(倒装句)
译:在空中撒盐大体可以相比。
2.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判断句)
译:(谢道韫)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判断句翻译时注意加判断词“是”。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汇总
部编版七上文言文翻译汇总咏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谢太傅在一个冬雪纷飞的日子里,把子侄们辈的人聚集在一起,跟他们一起谈论诗文。
不一会儿,雪下得大了,太傅十分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跟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他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而起。
”谢太傅听了开心的大笑起来。
她(谢道韫)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
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
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
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
”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
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孩子骂他父亲,这是没礼貌(的表现)。
”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
《论语》十二章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注释及翻译·18狼
狼一屠.1晚归2,担中肉尽,止3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4。
屠惧5,投以骨6。
一狼得骨止7,一狼仍从8。
复9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10。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11。
屠大窘12,恐13前后受其敌14。
顾15野有麦场,场主积薪16其中,苫蔽成丘17。
屠乃18奔倚其下,弛19担持刀。
狼不敢前20,眈眈相向21。
少时2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23。
久之24,目似瞑25,意暇甚26。
屠暴27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28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29,1[屠]屠户。
2[归]回家。
3[止]通“只”。
仅,只。
4[缀(zhuì)行甚远]紧随着走了很远。
缀,连接,紧跟。
甚,很。
5[惧]害怕。
6[投以骨]倒装句,就是“以骨投之”,意为把骨头扔给狼。
以,把。
7[止]停止。
(pk:止有剩骨)8[从]跟从,跟随。
9[复]又,再。
10[矣]语气词,相当于“了”。
11[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并,一起。
故,旧、原来。
如故,跟原来一样。
12[窘(jiǒng)]处境危急,为难。
13[恐]恐惧,担心。
14[受其敌]遭受它们的攻击。
敌,这里是动词,指攻击的意思。
15[顾]看,视。
这里指往旁边看。
16[积薪]堆积柴草。
积,堆积。
薪,柴草。
17[苫(shàn)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一样。
苫蔽,覆盖、遮盖。
18[乃]于是,就。
19[弛]解除、卸下。
20[前]向前。
(pk:恐前后受其敌。
)21[眈眈(dān dān)相向]瞪着眼看着(屠户)。
眈眈,凶狠注视的样子。
相:表示偏指一方,指狼瞪屠户,非“相互”。
(eg:相委而去)22[少(shǎo)时]一会儿。
(eg:俄而雪骤)23[犬坐于前]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
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24[久之]时间长了,很久。
之,音节助词,表示修饰前字,取消句子独立性,没有实在意义。
25[瞑(míng)]闭上眼睛。
26[意暇甚]神情很悠闲。
意:这里指神情、态度。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观沧海》原文+译文(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观沧海》原文+译文(附答案)观沧海(曹操)【原文】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大海。
海水多么壮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来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赏析】《观沧海》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四言写景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
“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诗的高潮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
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
因为它含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像,更耐人寻味。
过去人们称赞曹操的诗深沉饱满、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从这里可以得到印证。
全诗的基调为苍凉慷慨的,这也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这首诗全篇写景,其中并无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词,但是诵读全诗,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托的诗人的情怀。
通过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读者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动。
写景部分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
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
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注释及翻译·15诫子书
诫1子书夫君子之行2,静3以修身4,俭以养德5。
非淡泊6无以7明志8,非宁静9无以致远10。
夫学须静也,才11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12,非志无以成13学。
淫慢14则不能励精15,险躁16则不能治性17。
年与时驰18,意与日去19,遂20成枯落21,多不接世22,悲守穷庐23,将复何及24!【译文】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
不能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没办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没办法达到远大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于学习。
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
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最终年老志衰。
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1[诫]告诫,劝勉。
2[夫(fú)君子之行]品德高尚的人的行为操守。
夫:段首或句首发语词,引出下文的议论,无实在的意义。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行:指操守、品德、品行。
3[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4[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
5[养德]培养品德。
6[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7[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
8[明志]明确志向。
明,明确,坚定。
9[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10[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致,达到。
11[才]才干。
12[广才]增长才干。
13[成]达成,成就。
14[淫慢]放纵懈怠。
淫,放纵。
慢,懈怠。
15[励精]振奋精神。
励,振奋。
16[险躁]轻薄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
17[治性]修养性情。
治,修养。
18[年与时驰]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
与:跟随。
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19[意与日去]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
日:岁月,时间。
去:丧失,消逝,逝去。
20[遂]于是,就。
21[枯落]凋落,衰残。
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22[多不接世]意思是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古诗词及翻译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古诗词及翻译观沧海【作者】曹操【朝代】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
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
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花草,萧瑟的风声传来了,草木动摇,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啸,似要将宇宙吞没。
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出来的。
啊,庆幸得很,美好无比,让我们尽情歌唱,畅抒心中的情怀。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李白【朝代】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译文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
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次北固山下【作者】王湾【朝代】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朝代】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咏雪【作者】刘义庆【朝代】南北朝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人教部编版2019年七年级上语文全册文言文逐句翻译全解
人教部编版2019年七年级上语文全册文言文逐句翻译全解8课《世说新语》两则译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与儿女讲论文义——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俄而雪骤——不久,雪下得紧了公欣然曰——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何所似——白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呢兄子胡儿曰——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撒盐空中差可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兄女曰:——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柳絮被风吹得满天飞舞公大笑乐——太傅高兴得大笑了起来即公大兄无奕女——(道韫)是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过中不至——过了中午朋友没有到太丘舍去——陈太丘不再等候友人离开了去后乃至——他离开以后,他的朋友才来到元方时年七岁——陈元方那年七岁门外戏——在家门外嬉戏客问元方——客人问他尊君在不——你的父亲在吗答曰:——陈元方回答说待君久不至——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没有到已去——已经离开了友人便怒曰——客人便发怒说道非人哉——不是人啊!与人期行——和人家相约同行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元方曰——陈元方说君与家君期日中——您与我父亲约定的时间是中午日中不至——中午了您却没有到则是无信——就是没有信用对子骂父——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则是无礼——就是没有礼貌友人惭——客人很惭愧下车引之——下了车拉元方(表示好感)元方入门不顾——元方走入家门,(根本)不回头看11课《论语》十二章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部编版七上全册古诗词赏析
部编版七年级上全册古诗词赏析资料内容:【原文】【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习题】一、《观沧海》曹操【原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感悟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一丛一丛的,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庆幸得很哪,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作者】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
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这样评论《三国演义》中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此人一生,政治上最得意的一笔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军事上最成功的一战是官渡之战,后果最严重的一次疏忽是放走刘备,失败得最惨的一战是赤壁之战,最受肯定的是他的才略,最受指责的是他的人品,最有争议的是他的历史功过,最没有争议的是他的文学成就。
【背景】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
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的话,他就可以一统天下了!【主题思想】《观沧海》描摹了大海气吞山河、笼涵宇宙的雄伟景象,抒发诗人雄浑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统一祖国的愿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七(上)文言文翻译(樊竹林供稿)姓名: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举行家庭聚会,跟小辈们谈论诗文义理。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一会儿,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他哥哥的儿子胡儿说:“在空中撒盐大体可以相比。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他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随凤飘飞。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谢太傅听了大笑,感到很高兴。
谢道韫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陈太丘与朋友相约同行,约定时间是正午时分。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过了正午时分友人没有到,陈太丘丢下他就离开了。
(舍,舍弃。
去,离开)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元方当时年龄七岁,正在门外玩耍。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客人问元方,“令尊在不在?”元方回答说:“等了您很长时间没来,已经走了。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友人就愤怒地说:“不是人哪!与人约了同行,丢下我走了。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元方说:“您与家父约定在正午时分。
正午时分您没有到,就是不守信用;对着儿子骂父亲,就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友人很惭愧,走下车拉元方。
元方转身进门不再回头看来客一眼。
《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访,不也是很快乐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却不因此恼怒,不也是君子吗?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能順从意愿,不会越过规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孔子说:只知道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是空想却不去学习就会疑惑。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贫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快乐也就在其中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像浮云一样。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
”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孔子在河边说:“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孔子说:“军队可以被改变主帅,普通人不能被夺去志气。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子夏说:“广泛地学习,而且能志向坚定,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宁静来修养身性,以节俭来培养品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宁静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
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年纪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消失,最终枯败零落,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屋舍,那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
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他着走了很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从。
屠夫又拿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跟上来。
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屠夫非常困窘,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
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
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
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
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
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
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
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是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宋国有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到远处去打水浇田,常常有一人停留在外面。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丁氏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了一个人。
”听了的人就去传播:“丁氏挖井挖到了一个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举国上下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
宋国国君派人向丁氏问明情况,丁氏答道:“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像这样听到传闻,还不如不听。
杞人忧天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
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那人说:“天果真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其人曰:“奈地坏何?”那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