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绿色旅游示范基地行业标准

合集下载

2021-2023各行业关于标准化工作的相关文件汇总(部分)

2021-2023各行业关于标准化工作的相关文件汇总(部分)
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
15
关于印发全面落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RCEEP)若干措施的通知
鄂政办发(2023)12号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建立技术性贸易壁垒跨部门联动应对机制,建设大洋洲标准化(湖北)研究中心,实施RCEP国际化标准联动行动,参与国际标准合作,引导大健康、现代农产品加工等重点行业对接RCEP成员市场准入等标准。(牵头单位:省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省商务厅)
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城管委、市市场监管局
序号
文件名称
文号
发文单位
关于标准化工作的相关论述
行业主管部门
14
关于印发《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改就业(2023)107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国管局、中直管理局
四、建立健全绿色消费制度保障体系
文号
发文单位
关于标准化工作的相关论述
行业主管部门
19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商品过度包装治理的通知
国办发(2023)29号
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督促商品生产者严格遵守标准化法要求,公开执行的包装有关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团体标准或企业标准的编号和名称。(市场监管总局和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市经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科技局
17
关于全市氢能产业链链长制2023年工作目标任务分解的通知
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五、完善氢能产业标准体系,推动出台武汉市车用氢气瓶、阀门检验团体标准。(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武汉市氢能产业促进会)
市市场监管局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标准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标准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标准一、总则。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标准是为了规范和指导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工作,确保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建设质量和效果,促进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可持续发展。

本标准适用于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验收工作。

二、验收范围。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标准涵盖了全域旅游示范区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品开发、宣传推广、管理运营等方面的内容。

三、验收标准。

1. 规划设计。

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规划设计应符合当地的自然环境特色和文化底蕴,注重保护环境、传承文化,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

2. 基础设施建设。

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应完善,包括道路交通、供水供电、通讯网络等,能够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

3. 旅游产品开发。

全域旅游示范区应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丰富游客的体验,提升旅游区的吸引力。

4. 宣传推广。

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宣传推广工作应全面,多渠道,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旅游。

5. 管理运营。

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管理运营应科学合理,能够保障游客的安全,提供优质的服务。

四、验收程序。

1. 提交申请。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应向相关部门提交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申请,并提供相关的申请材料。

2. 验收评估。

相关部门对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品开发、宣传推广、管理运营等方面进行评估,确保符合相关标准。

3. 验收结果。

相关部门根据评估结果给予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验收合格或者不合格的结论,并提出整改意见。

4. 验收公示。

验收结果应当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五、验收依据。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标准的制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结合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

六、附则。

本标准由×××部门负责解释,自×××日起施行,有效期为×××年。

七、结束语。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标准的制定,对于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行业标准

《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行业标准

《国家康养旅游⽰范基地》⾏业标准国家旅游局公告2016年1号《国家康养旅游⽰范基地》⾏业标准为了满⾜⼈们对健康幸福⽣活的追求,引导推动旅游和健康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丰富康养旅游内容,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改善旅游休闲环境,打造⼀批产业要素齐全、产业链条完备、公共服务完善的综合性康养旅游⽬的地,特制定本标准。

国家康养旅游⽰范基地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康养旅游基地建设的必备条件、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于全国范围内的康养旅游基地的建设。

2 规范性引⽤⽂件下列⽂件对于本⽂件的应⽤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期的引⽤⽂件,仅所注⽇期的版本适⽤于本⽂件。

凡是不注⽇期的引⽤⽂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于本⽂件。

GB 3095 环境空⽓质量标准GB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 地⾯⽔环境质量标准GB 9664 ⽂化娱乐场所卫⽣标准GB 9667 游泳场所卫⽣标准GB 15618 ⼟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6153 饭馆(餐厅)卫⽣标准GB 16889 ⽣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3 饮⾷业油烟排放标准GB 18485 ⽣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918 城镇污⽔处理⼚污染物排放标准GB 50763-2012 ⽆障碍设计规范GB/T 10001.1 标志⽤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符号GB/T 10001.2 标志⽤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2部分:旅游休闲符号GB/T 10001.3 标志⽤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3部分:客运与货运GB/T 10001.4 标志⽤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4部分:运动健⾝符号GB/T 10001.5 标志⽤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5部分:购物符号GB/T 10001.9 标志⽤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9部分:⽆障碍设施符号GB/T 18973 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26354 旅游信息咨询中⼼设置与服务规范HJ 633 环境空⽓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LB/T012 城市旅游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LB/T021 旅游企业信息化服务指南LB/T034 景区最⼤承载量核定导则LB/T047-2015 旅游休闲⽰范城市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于本⽂件。

文旅康养2020产业政策汇总与规划策略

文旅康养2020产业政策汇总与规划策略

文旅康养2020产业政策汇总与规划策略随着大健康战略的推出,近几年,康养旅游也随之成为文旅中愈来愈火的新业态、新模式之一,很多人看好文旅康养,那么想做这一行,先来看看相关的政策风向吧。

1、国家旅游局发布《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标准》划重点:《标准》将康养旅游health and wellness tourism定义为:指通过养颜健体、营养膳食、修心养性、关爱环境等各种手段,使人在身体、心智和精神上都达到自然和谐的优良状态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和。

《标准》要求,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应包括康养旅游核心区和康养旅游依托区两个区域,康养旅游核心区具备独特的康养旅游资源优势,而康养旅游依托区能为核心区提供产业联动平台,并在公共休闲、信息咨询、旅游安全、休闲教育等公共服务体系上给予有力保障。

通过丰富康养旅游内容,打造一批产业要素齐全、产业链条完备、公共服务完善的综合性康养旅游目的地,推动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建设。

2、国家林业局印发《关于启动全国森林体验基地和全国森林养生基地建设试点的通知》划重点:把发展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作为森林旅游行业管理的重要内容,要结合各地实际,统筹谋划,积极推进,以抓好、抓实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基地建设为切入口,充分汲取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发展理念和成功经验,努力提高建设档次和服务水平,不断满足大众对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的多样化需求。

大力推行森林康养产业试点以期创造新产业经济,提升经济增长质量。

3 、国家林业局印发《中国生态文化发展纲要(2016-2020年)》划重点:我国4300多个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和2189处林业自然保护区,森林旅游和林业休闲服务业年产值5965亿元;森林文化、生态旅游、休闲养生等生态文化产业,正在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就业空间和普惠民生的新兴产业。

以国家级森林公园为重点,建设200处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基地、森林体验基地、森林养生基地和自然课堂。

推进多种类型、各具特色的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美丽乡村和民族生态文化原生地等生态旅游业,健康疗养、假日休闲等生态服务业;推动与休闲游憩、健康养生、科研教育、品德养成、地域历史、民族民俗等生态文化相融合的生态文化产业开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可达性和安全性。

国家旅游景区评定标准

国家旅游景区评定标准

国家旅游景区评定标准国家旅游景区评定标准是对旅游景区进行评定和分类的依据,是保障旅游者权益、提升旅游景区品质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国家旅游景区评定标准的制定,对于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国家旅游景区评定标准要求景区的自然环境应当优美,生态环境应当良好。

景区内的植被覆盖率应当达到一定标准,空气质量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水质清澈,没有污染物质的排放。

同时,景区内的野生动物应当受到保护,不能有捕杀、猎捕等行为。

其次,国家旅游景区评定标准要求景区的基础设施应当完善,服务质量应当优良。

景区内应当有清洁整洁的卫生设施,便民设施应当齐全,为游客提供便利。

景区内的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应当满足游客的需求,服务人员应当热情周到,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再次,国家旅游景区评定标准要求景区的文化内涵应当丰富,旅游资源应当独特。

景区内应当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景区内的旅游资源应当多样化,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能够吸引游客的兴趣,体现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

最后,国家旅游景区评定标准要求景区的管理和运营应当规范,安全保障应当到位。

景区应当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

景区内的各项经营活动应当合法合规,不得存在违法经营、欺诈游客等行为。

综上所述,国家旅游景区评定标准是对旅游景区进行综合评定的标准,涉及自然环境、基础设施、文化内涵、管理运营等方面。

景区应当严格按照评定标准进行自查自纠,提升景区品质,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同时,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景区的监管,确保评定标准的执行,推动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旅游休闲示范城市》(LBT 047-2015)行业标准

《旅游休闲示范城市》(LBT 047-2015)行业标准

《旅游休闲示范城市》(LB/T047-2015)行业标准引言为推动我国城市旅游休闲体系的建设,提高国民旅游休闲的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旅游休闲示范城市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旅游休闲示范城市共有要素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旅游休闲城市。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使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GB/T 10001.1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GB/T 10001.2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2部分:旅游休闲符号GB/T 17775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HJ 633 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LB/T 010 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等级划分与评定LB/T 012 城市旅游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LB/T 013 旅游景区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规范LB/T 019 旅游目的地信息分类与描述LB/T 021 旅游企业信息化服务指南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旅游休闲示范城市demonstration city of tourism and leisure旅游休闲示范城市是指旅游休闲功能突出、旅游休闲产业完善、旅游休闲环境和谐、能同时满足旅游者和本地居民旅游休闲需求、在全国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城市。

4要求4.1 必备条件4.1.1 政策与规划以下条件至少应满足其一:——有旨在促进旅游休闲业发展的地方政府文件或地方人大立法;——过去十年内编制有旅游休闲总体规划;——最新城乡总体规划中包含有旅游休闲相关专题规划。

4.1.2 安全前三年度未发生《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所列重大级以上旅游安全事故。

4.1.3 资源保护申报前一年度,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的保护管理工作未受到国家主管部门或联合国相关组织的警告(含)以上处罚。

《旅游休闲示范城市》行业标准

《旅游休闲示范城市》行业标准

《旅游休闲示范城市》(LB/T 047-2015)行业标准已经国家旅游局批准,现予以公布,自2015年12月1日起实施。

旅游休闲示范城市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旅游休闲示范城市共有要素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旅游休闲城市。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使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GB/T10001.1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GB/T10001.2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2部分:旅游休闲符号GB/T17775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HJ633 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LB/T010 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等级划分与评定LB/T012 城市旅游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LB/T013 旅游景区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规范LB/T019 旅游目的地信息分类与描述LB/T021 旅游企业信息化服务指南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旅游休闲示范城市demonstration city of tourism and leisure旅游休闲示范城市是指旅游休闲功能突出、旅游休闲产业完善、旅游休闲环境和谐、能同时满足旅游者和本地居民旅游休闲需求、在全国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城市。

4要求4.1 必备条件4.1.1 政策与规划以下条件至少应满足其一:——有旨在促进旅游休闲业发展的地方政府文件或地方人大立法;——过去十年内编制有旅游休闲总体规划;——最新城乡总体规划中包含有旅游休闲相关专题规划。

4.1.2 安全前三年度未发生《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所列重大级以上旅游安全事故。

4.1.3 资源保护申报前一年度,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的保护管理工作未受到国家主管部门或联合国相关组织的警告(含)以上处罚。

4.1.4 空气质量根据GB 3095和HJ633—2012,申报前一年度,空气质量指数(AQI)年达标天数比例高于55%。

研学旅游示范基地标准

研学旅游示范基地标准

研学旅游示范基地标准研学旅游示范基地是指具有一定规模和较高知名度的旅游景区或旅游企业,通过开展研学旅游活动,能够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了规范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其服务质量和水平,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

首先,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应具备丰富的教育资源。

这包括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如自然风光、历史遗迹、民俗文化等。

同时,基地应当有专业的教育团队和教学设施,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的研学课程和活动。

其次,基地的安全保障措施要到位。

研学旅游活动涉及到学生的安全和健康,基地应当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配备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保障学生在活动中的安全。

同时,基地应当具备应急预案和紧急救援能力,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事件。

另外,基地的服务质量也是衡量标准之一。

基地应当提供优质的接待服务和教学服务,为学生和老师提供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同时,基地应当注重文明礼仪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此外,基地的教育导向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

基地应当注重研学旅游活动的教育价值,设计合理的研学课程和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自主探究和实践,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最后,基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也是评价标准之一。

基地应当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动研学旅游活动与当地社区的融合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总之,研学旅游示范基地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规范研学旅游活动,提高基地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研学体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希望各地相关部门和研学旅游基地能够严格按照标准要求,不断提升自身的发展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研学旅游服务。

绿色旅游饭店标准 附录B1

绿色旅游饭店标准 附录B1

绿色旅游饭店标准附录B11. 引言本附录对绿色旅游饭店的标准进行了详细说明,旨在帮助饭店管理者和从业人员更好地了解绿色旅游饭店的要求和标准。

本附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环保设施要求•节能减排要求•废物管理要求•环保培训要求2. 环保设施要求为了提供绿色旅游饭店的标准化服务,饭店需要具备以下环保设施:2.1 水资源管理•饭店应安装节水装置,如淋浴节水器、厕所冲水量调节器等,以减少用水量。

•饭店应建设雨水收集系统,用于冲洗马桶、浇灌花园等非饮用水用途。

2.2 能源管理•饭店应安装节能照明设备,如LED灯,以减少能源消耗。

•饭店应安装智能控制系统,能够自动控制空调、照明等设备的使用,以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2.3 垃圾处理•饭店应配备分类垃圾桶,鼓励客人进行垃圾分类。

•饭店应与当地的垃圾处理公司合作,确保垃圾得到妥善处理和回收。

2.4 环保建材•饭店在装修、改造时应尽量选择环保建材,如使用环保涂料、环保地板等。

3. 节能减排要求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绿色旅游饭店需要遵守以下节能减排要求:3.1 电力消耗•饭店应制定明确的电力使用计划,合理安排电器设备的使用时间,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饭店应更新老化的电器设备,选择能效比较高的新设备。

3.2 水资源消耗•饭店应提倡客人合理使用洗浴设施,如设置标志提醒客人及时关掉水龙头。

•饭店应检查和修复水管漏水问题,避免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

3.3 温室气体排放•饭店应加强对冷暖气设备的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和高效工作。

•饭店应进行温室气体排放监测,及时修复设备故障并减少排放。

4. 废物管理要求饭店应制定详细的废物管理计划,包括以下内容:4.1 废物分类与回收•饭店应配备分类垃圾桶,将废纸、废塑料、废玻璃等进行分类回收。

•饭店应与当地的回收公司合作,确保废物得到正确的回收处理。

4.2 食品废弃物处理•饭店应建立与农场或畜牧场的合作关系,将食品废弃物用于动物饲料制作或堆肥处理。

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管理办法

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管理办法

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升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以下简称“示范园区”)和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以下简称“示范基地”)建设发展水平,规范示范园区、示范基地命名和管理工作,更好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示范园区,是指经文化和旅游部命名的,文化企业集聚并形成良好产业生态和服务体系,对区域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文化产业园区。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示范基地,是指经文化和旅游部命名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具有较强实力和行业影响力,在推动文化业态优化升级、促进文化产业融合与创新发展等方面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文化企业。

第四条示范园区、示范基地建设管理工作遵循“统筹规划、择优命名、动态管理、突出示范”的原则,坚持高水平建设、高标准管理、高质量发展。

第五条文化和旅游部依据本办法统筹示范园区、示范基地的命名、建设和管理工作,日常工作由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具体负责。

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按照本办法规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示范园区、示范基地的申报推荐、指导支持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示范园区创建与命名第六条示范园区采取创建方式进行命名。

园区要创建成为示范园区,应当先取得创建资格并开展创建培育。

文化和旅游部验收合格后,命名为示范园区O第七条示范园区的创建主体为所在市(地、州、盟)、直辖市辖区(县)、省直辖县(市)人民政府,主要负责领导和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的示范园区申报、培育、建设和管理工作,并为示范园区建设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持。

第八条申报创建示范园区,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一)园区设立满2年,以文化产业为主导产业;(二)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三)创建主体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已将园区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或者重点建设项目,并有专门工作机制和政策措施支持园区建设发展;(四)园区四至范围明确,产业布局符合当地国土空间规划,注重土地集约利用,不存在违规用地、违法占用和破坏耕地,或者以建设文化产业园区为名从事房地产开发等行为;(五)有独立的运营管理机构专门负责园区建设发展工作,管理有序、运转良好,具有较高服务水平和较强创新管理能力;(六)园区定位明确,特色鲜明,文化企业聚集程度高,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完善,建设发展水平居所在省(区、市)同类园区前列,具备持续发展条件和进一步优化提升潜力;(七)园区及其运营管理机构近2年在文化安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以及其他方面未发生违法违规问题或者负面社会影响事件;(八)已是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或者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确定的重点培育园区。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标准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标准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标准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标准是对旅游示范区建设的一项重要指导性文件,它的出台对于规范和提升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建设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验收标准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自然环境保护与修复。

全域旅游示范区应当注重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建设过程中要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建设活动不会对当地的自然资源造成破坏。

验收标准应当包括对于植被覆盖率、水质、空气质量等方面的要求,确保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自然环境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二、旅游设施建设与管理。

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建设需要充分考虑游客的游览体验,对于旅游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应当有明确的规定。

验收标准应当包括对于景区内道路、卫生设施、停车场、安全设施等的要求,确保游客在游览过程中能够享受到良好的服务和安全保障。

三、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全域旅游示范区通常都会涉及到当地的文化遗产,因此在创建验收标准中需要有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规定。

这包括对于古迹、文物、传统建筑等的保护要求,以及对于当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宣传工作的要求。

四、旅游服务质量。

在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验收标准中,还需要包括对于旅游服务质量的要求。

这包括对于旅游接待设施、导游服务、旅游咨询服务等方面的要求,保证游客在全域旅游示范区内能够得到优质的旅游服务。

五、安全管理与应急预案。

在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验收标准中,还需要包括对于安全管理与应急预案的规定。

这包括对于景区内安全设施的设置要求,以及对于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的要求,确保游客在景区内的安全。

六、环境卫生与垃圾处理。

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验收标准中,还需要包括对于环境卫生与垃圾处理的规定。

这包括对于景区内环境卫生的管理要求,以及对于垃圾分类、处理和回收的要求,确保景区内的环境整洁。

总之,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标准应当综合考虑自然环境保护、旅游设施建设与管理、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旅游服务质量、安全管理与应急预案、环境卫生与垃圾处理等多个方面,确保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达到一定标准,能够为游客提供安全、舒适、便利的旅游体验。

生态旅游示范区标准

生态旅游示范区标准

生态旅游示范区标准生态旅游示范区是指在生态环境良好、资源丰富的地区,以保护生态环境、传承文化遗产、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通过开展旅游活动,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

为了规范生态旅游示范区的建设和管理,制定了一系列标准,以确保示范区的可持续发展和游客的良好体验。

首先,生态旅游示范区应当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

这包括清洁的空气、优美的自然景观、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等。

示范区内的自然资源应得到有效保护,禁止破坏行为的发生。

同时,应当建立健全的生态保护体系,加强对植被、水源、土壤等自然资源的保护和修复工作,确保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

其次,生态旅游示范区应当注重文化传承与保护。

作为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地区,示范区应当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挖掘和利用当地的历史遗迹、民俗风情等资源,为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

同时,应当加强对当地居民的文化教育,提升他们的文化自信心,保护好当地的文化传统。

第三,生态旅游示范区应当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

这包括道路交通、住宿、餐饮、旅游娱乐等方面。

示范区内的交通要便利,住宿设施要舒适,餐饮服务要健康卫生,旅游娱乐项目要丰富多样。

同时,应当加强对游客的安全保障工作,确保游客在示范区内的安全。

最后,生态旅游示范区应当加强宣传和推广工作。

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手段,向社会各界介绍示范区的特色和魅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游玩。

同时,还应当加强与其他旅游景区的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

总之,生态旅游示范区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推动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保护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各地区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标准要求,不断完善示范区建设,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为生态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第四批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地区工作标准

第四批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地区工作标准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服务规范》(LB/T 0552016) 《绿色旅游饭店》(LB/T 007-2015) 《文化主题旅游饭店基本要求与评价》 (LB/T 064-2017) 《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LB/T 0652017) 《精品旅游饭店》(LB/T 066-2017) 《温泉企业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 (LB/T 016-2011) 《国家温泉旅游名镇》(LB/T 042-2015) 《温泉旅游服务质量规范》(LB/T 0462015) 《旅游滑雪场质量等级划分》(LB/T 0372014) 《旅游演艺服务与管理规范》(LB/T 0452015) 《国际邮轮口岸旅游服务规范》(LB/T 0172011) 《自驾游管理服务规范》(LB/T 044-2015) 《自驾游目的地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指南》 (LB/T 061-2017) 《高尔夫管理服务规范》(LB/T 043-2015)
得分说明
最高 检查 得分 得分
1.1.4 1.2
有相关文件:地区主要领导牵头10分,地区分管领 导牵头得5分 有相关文件:有发改、财政、质监、交通、环保 、商业、文化、城建、宣传、安监等相关部门参 加,每个部门1分,最高10分 即旅游标准化试点领导机构办公室 现场检查 有相关文件 有相关文件 有相关文件 有相关文件或材料 有会议记录、工作简报、新闻报道及落实情况: 1、须政府领导参加会议或实地督查指导试点工作 2、每次5分,最高10分
10 10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T10001.1-2012)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2部分:旅游 休闲符号》(GB/T 10001.2-2006)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 第1部 分:总则》(GB/T 15566.1-2007)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 第8部 分:宾馆和饭店》(GB/T 15566.8-2007) 《城市旅游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 求》(GB/T 31382-2015)

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创建标准

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创建标准

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创建标准
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创建标准包括以下七点:
1. 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

2. 体育旅游设施及公共配套设施完善,功能完备,能够满足旅游者的运动体验需求。

3. 体育旅游业务经营状况良好,且全年持续提供体育产品和服务。

4. 体育旅游业务已运营三年以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辐射带动作用强,经济社会效益突出。

5. 土地使用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各项审批手续齐备。

6. 管理或运营主体近三年无严重违法违规行为,无不良诚信记录。

7. 已通过环境影响评价、特种设备检验、消防许可、卫生许可等,安全管理机制和措施完备,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及企业法定代表人和实际控制人等企业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人责任,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安全基础管理到位、安全应急救援到位,近三年未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标准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我国绿色旅游发展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我国绿色旅游发展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我国绿色旅游发展的启示孙佳圆绿色旅游作为要贯彻和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指导思想的产业和领域,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主要解现代化发展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本文在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础上,对当代我国绿色旅游发展现状做出分析,提出一些促进我国绿色旅游发展的建议,从而实现多方和谐统一。

1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内涵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强调了人与自然、社会、自身的和谐统一关系。

马克思曾提出“人直接的是自然存在物”和“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的观点,说明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界与人类无法分割。

二者既对立又统一,实践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是人们实现二者统一的手段。

自然界给予了人们生产生活的资料、对象和活动场所,人们应该爱护它,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践活动,与其和谐相处。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还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生态哲学观念,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关键在于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人们要通过实践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正确认识掌握自然和社会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它,进而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人的活动具有社会性,人在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同时,也应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作统筹考虑。

马克思曾在书中提及“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可见共产主义是人们的共同追求,改革社会制度进一步协调人与社会的关系。

我国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进行了继承和发展。

从绿化祖国,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五位一体总布局到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提出,体现了几代领导核心对马克思生态观的重视及不断将其进行中国化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我们在发展的同时需要注重生态保护,旅游业作为我国的朝阳产业在蓬勃发展过程中也出现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从政策和理论角度对绿色旅游的发展具有指导性作用。

山西生态康养基地评定标准

山西生态康养基地评定标准

山西生态康养基地评定标准
山西生态康养基地的评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地理位置:基地应位于生态环境良好、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未受污染的地区。

2. 自然景观:基地应具备良好的自然景观,包括山水、森林、湖泊、温泉等自然风光,以及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3. 设施条件:基地应具备完善的住宿、餐饮、休闲、娱乐等设施,能够满足不同需求的康养服务。

4. 医疗服务:基地应配备专业的医疗团队,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包括体检、康复、心理咨询等服务。

5. 文化体验:基地应融入当地的文化元素,提供文化体验活动,如民俗表演、手工艺品制作等,丰富康养服务内容。

6. 专业管理:基地应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包括人员培训、安全保障、服务质量等方面,确保基地运营的专业性和规范性。

7. 社会责任:基地应关注社会责任,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对当地环境的影响。

此外,评定标准还包括游客满意度、品牌影响力等方面
的要求。

总的来说,山西生态康养基地的评定标准旨在保障基地的设施和服务质量,提升游客的康养体验,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农业旅游示范基地标准

国家农业旅游示范基地标准

国家农业旅游示范基地标准
国家农业旅游示范基地是具有较高生态、文化、旅游功能价值,能够促进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旅游发展的农业生产经营单
位(个人)、集体经济组织和相关单位。

一、空间条件
(一)示范基地应位于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文化资源丰富、交
通便利的农村地区。

(二)示范基地保持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或者风景名胜区、历
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专项规划区的内部功能分区结构,并可结合
区域特点和自身特性展开补充。

(三)具有准确的地理位置,面积应不少于10公顷。

二、功能定位
(一)依托示范基地的自然、文化等资源特色,打造采摘、观光、休闲度假、养生保健、餐饮住宿、农业体验教育等功能,引导
游客走近自然、走近农业、走进生活。

(二)建设以农业和农村特色为基础的现代农业生产系统,实
现农业生态化、产业化、品牌化,提升农业效益和资源禀赋利用水平。

(三)发挥农业旅游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方式转变的引领作用,带动农业科技创新、品牌创新和产业模式创新。

通过农民参与、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同步发展。

三、组织管理
(一)成立农业旅游示范基地的组织管理架构,负责规划、建设、维护、服务、宣传等工作。

(二)投资者应遵守不侵犯生态、生产、居住等方面的相关法律,确保建设过程中不破坏生态环境,不侵犯土地农村集体经济组
织和农民的合法权益。

(三)维护示范基地的功能完整性和经营长期可持续性。

认真落实《农业旅游条例》等相关法规,严格执行行业标准、食品安全等要求。

国家旅游局公告2016年1号――关于发布《国家绿色旅游示范基地》、

国家旅游局公告2016年1号――关于发布《国家绿色旅游示范基地》、

国家旅游局公告2016年1号――关于发布《国家绿色旅游示范基地》、《国家蓝色旅游示范基地》、《国家人文旅游示范基地》、《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行业标准的公告
【法规类别】行业标准管理
【发文字号】国家旅游局公告2016年1号
【发布部门】国家旅游局
【发布日期】2016.01.05
【实施日期】2016.01.0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国家旅游局公告
(2016年1号)
《国家绿色旅游示范基地》(LB/T 048-2016)、《国家蓝色旅游示范基地》(LB/T
049-2016)、《国家人文旅游示范基地》(LB/T 050-2016)、《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LB/T 051-2016)行业标准已经国家旅游局批准,现予以发布,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国家旅游局
201 1 /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绿色旅游示范基地》行业标准引言为提升生态型旅游区的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推动旅游区转型升级,打造一批产业要素齐全、产业链条完备、旅游环境舒适、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综合性生态旅游目的地,特制定本标准。

国家绿色旅游示范基地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国家绿色旅游示范基地建设与管理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国家绿色旅游示范基地的建设与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5768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16889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 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918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T10001.1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GB/T10001.2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2部分:旅游休闲符号GB/T17775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8973 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26354 旅游信息咨询中心设置与服务规范GB/T31710.2 休闲露营地建设与服务规范第2部分:自驾车露营地HJ633 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LB/T010 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等级划分与评定LB/T012 城市旅游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LB/T047 旅游休闲示范城市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绿色旅游green tourism以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为前提,亲近自然山水,获得身心愉悦的旅游活动方式。

3.2绿色旅游基地核心区core area of greentourism destination为游客提供游览观光、休闲度假、探险科普等旅游服务的自然生态类国家级旅游区。

3.3绿色旅游基地依托区supporting area ofgreen tourism destination能够为绿色旅游基地核心区提供综合配套服务支撑,且旅游要素齐备、旅游产业链条完整,行政边界明确的外围区域。

3.4旅游廊道tourism corridor以旅游交通通道串联旅游吸引物,旅游公共服务完善,旅游接待设施健全,可供观赏游憩的带状空间。

4 必备条件4.1 空间要素组成和范围4.1.1 应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或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中的一种类型作为绿色旅游基地核心区,管理运营良好。

4.1.2 应有在同一行政区范围的地级或县市(区)区域范围作为绿色旅游基地依托区,核心区的主入口处与依托区中心城镇的距离适宜。

4.1.3 应有连接核心区和依托区中心城镇的便捷快速交通体系。

4.1.4 核心区和依托区应有统一的旅游发展规划,两者共同构成绿色旅游示范基地。

4.2 旅游经济水平4.2.1 旅游业是区域服务业的龙头产业或国民经济的重要战略性支柱产业。

4.2.2 旅游业直接就业人口占区域全社会就业人口应有一定比例。

4.2.3 核心区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次应具有一定规模,高峰期接待量在最大承载量以内。

4.3 生态环境条件4.3.1 森林(草地)覆盖率、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应均高于所在地区平均水平。

4.3.2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并符合GB 16889和GB 18485标准要求。

4.3.3 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GB 3838中Ⅱ类以上,城镇生活污水排放达到GB 18918一级A标准,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5%。

4.3.4 核心区内环境空气质量年均达GB 3095一级标准,依托区年均达到二级标准。

根据GB 3095和HJ 633,空气质量指数(AQI)年达标天数比例≥70%。

4.3.5 噪声质量达到GB 3096规定的各类标准适用区域的要求。

5 一般要求5.1 基地依托区5.1.1 整体风貌特色5.1.1.1 城镇的整体风貌宜有地域文化特色和个性特征。

5.1.1.2 宜有数量较多的历史文化街区。

5.1.2 城市休闲空间5.1.2.1 应有分布集中、类型多样、发展完善、运营成功的休闲空间。

5.1.2.2 休闲空间宜满足LB/T 047的要求。

5.1.3 接待服务设施5.1.3.1 应有种类丰富、服务规范、档次搭配适宜的接待住宿设施,绿色旅游饭店有一定比例。

5.1.3.2 应有集中连片的美食街区,多元化餐饮类型,饮食文化本地特色鲜明。

5.1.3.3 应有步行商业街区,旅游商品种类多,地方特色突出。

5.2 旅游交通服务5.2.1 外部可进入性5.2.1.1 距离最近民用机场车程宜在1h以内或距离最近高铁车站车程宜在45mins以内。

5.2.1.2 距离最近高速公路出口车程宜在30mins以内。

5.2.2 区内交通5.2.2.1 主要交通站点间应有公共交通,区域道路状况保持良好。

5.2.2.2 应开通观光巴士,有符合LB/T 047要求的慢行系统。

5.2.2.3 应开通延伸至主要旅游区和乡村旅游点的旅游直通车。

5.2.2.4 应建设有满足需要的旅游停车场。

5.2.2.5 宜建设有自驾车营地,营地建设与服务规范符合GB/T 31710.2的要求。

5.2.2.6 宜推广绿色交通出行方式,绿色公共交通工具占一定比例。

5.2.3 旅游集散中心5.2.3.1 应建立有布局合理的旅游集散中心体系,各类旅游集散中心设施与服务应满足LB/T 010要求。

5.2.3.2 应建立集散中心站点与主要旅游区间的公共交通系统。

5.2.4 绿色旅游廊道5.2.4.1 宜建设有绿色旅游廊道。

5.2.4.2 绿色旅游廊道建设宜与货运干道分开。

5.3 旅游安全保障服务5.3.1 信息发布5.3.1.1 应建立有旅游服务质量信息发布平台。

5.3.1.2 应建立假日期间旅游市场供需信息发布机制。

5.3.1.3 应建立旅游核心区旅游承载量超载预警信息发布机制。

5.3.2 风险提示5.3.2.1 应建立有旅游专业气象、地质灾害、生态环境等监测和预报预警系统。

5.3.2.2 应建立有旅游安全风险信息的提示发布机制。

5.3.3 日常管理5.3.3.1 应在游客活动密集区建立安全风险防范机制。

5.3.3.2 旅游安全风险防范应遵循GB/T 17775中5.1.3要求。

5.3.3.3 应建立旅游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

5.4 信息和咨询服务5.4.1 咨询服务中心5.4.1.1 应设置数量充足、规模适度、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管理优良的咨询服务中心。

5.4.1.2 所设咨询中心设置与服务应符合GB/T 26354要求。

5.4.2 公共信息导向标识5.4.2.1 应设置规范、醒目的旅游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和交通导向系统。

5.4.2.2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符合GB 5768要求,旅游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应符合GB/T 10001.1、GB/T 10001.2的规定,各类导向系统设计应符合LB/T 012的规定。

5.4.3 智慧旅游服务5.4.3.1 应保证移动通信全覆盖,信号流畅,游客活动密集的场所有无线网络。

5.4.3.2 应建设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和12301旅游咨询服务热线,有智慧景区门票预约制度。

5.4.3.3 应有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智慧旅游景区或智慧企业等建设,并提供手机APP下载服务。

5.4.3.4 应建立有智慧旅游营销系统和全媒体旅游信息市场传播系统。

5.4.3.5 应建立政府智慧旅游公共管理平台。

5.5 便民惠民服务5.5.1 城镇公共休闲5.5.1.1 应免费向游客及当地居民开放文化娱乐设施及场所。

5.5.1.2 应提供残障人、老年人、儿童等使用的无障碍设施设备。

5.5.1.3 应常年提供内容健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文化娱乐活动。

5.5.2 便民惠民措施5.5.2.1 应在游客活动相对密集的场所提供有通信、邮政、ATM金融等服务。

5.5.2.2 应有旅游消费券、旅游年票、旅游一卡通或面向特殊人群的惠民措施。

5.5.3 旅游厕所5.5.3.1 应建立数量适宜、分布合理、卫生文明、使用免费的旅游厕所。

5.5.3.2 旅游厕所建设管理应达到GB/T 18973规定的要求。

5.5.3.3 旅游高峰期游客活动相对密集的场所应配有流动备用厕所。

5.5.3.4 社会服务单位厕所应向公众开放。

5.5.4 环境卫生5.5.4.1 应配置数量充足、布局合理的垃圾桶/箱,要求外观干净整洁,垃圾分类回收。

5.5.4.2 主要旅游场所环境整洁,建筑物及各种设施设备维护完好。

5.6 质量管理服务5.6.1 质量监管5.6.1.1 应具有健全的旅游质量监管机构和联合旅游执法队伍。

5.6.1.2 应有游客满意度为核心的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和旅游服务诚信体系。

5.6.1.3 宜建立有畅通高效的多元旅游纠纷解决机制。

5.6.2 教育培训5.6.2.1 应有对游客绿色旅游意识的宣传。

5.6.2.2 应有对旅游管理和从业人员的绿色旅游教育培训。

5.6.2.3 应有对当地社区居民绿色生活方式知识普及。

5.6.3 资源环境保护5.6.3.1 应有专项的旅游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5.6.3.2 应具有统一完善的旅游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

5.6.3.3 对自然与文化资源应采取了保护性利用方式。

5.6.3.4 旅游业发展中应采取了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行动。

5.6.3.5 能有效吸纳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并提供相当数量的就业机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