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从我做起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与探究能力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与探究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dc92449b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e6.png)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与探究能力数学作为科学的一种基础学科,不仅仅是一门知识,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与解决问题的工具。
然而,许多学生对数学都存在着一定的抵触情绪,认为数学枯燥乏味且难以理解。
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成为了当前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前提。
数学思维是一种逻辑思维,它能够训练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策略:1.鼓励学生思考: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
例如,可以给学生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然后引导他们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和探究。
2.提供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数学问题多样,解决方法也各异。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使用不同的解决方法,并逐渐培养他们自主思考和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设计数学游戏和挑战:数学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数学学习变得有趣。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数学游戏或挑战,让学生在竞争、合作中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为学生提供安全、放松和自由的学习氛围。
1.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多媒体教学、实物模型、教学软件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和感性认识中提高数学的学习兴趣。
2.积极的师生互动: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过程。
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表扬和鼓励,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
3.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传统的数学评价方式往往以应试为导向,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运用。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如开展小组合作、项目研究等,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三、引入数学应用场景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将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如何激发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何激发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https://img.taocdn.com/s3/m/6f9bbf06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a9.png)
如何激发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是一门既有用又具挑战性的学科,它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往往会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兴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探索有效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激发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前提。
首先,教师应该注重课堂管理,确保学习气氛安静、秩序井然。
其次,教室的布置也需注重功能性和美观性,可以张贴相关的数学知识、数学思维导图等,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呈现数学概念和实例,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都能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数学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它涉及到许多问题和挑战。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通过提问、示范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鼓励他们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此外,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和谜题,调动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三、注重启发性教学启发性教学是一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通过举一反三、类比等方式,自主探索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
例如,在教学中可以出示一道带有图形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推理找出规律,从而解决问题。
这种启发性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四、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很多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不高,部分原因是他们认为数学只是一种抽象的理论,并不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举一些与生活相关的例子,让学生看到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例如,在教学中可以讲解常见的日常生活问题,如投篮的抛物线规律、楼房的高度测量等,这些案例能够使学生更具实践性地理解数学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五、开展数学竞赛和课外活动数学竞赛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
数学学习的兴趣如何激发?
![数学学习的兴趣如何激发?](https://img.taocdn.com/s3/m/10c38faa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3e.png)
数学学习的兴趣如何激发?火点燃数学之火:如何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自明。
但在很多学生眼中,数学却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学习兴趣缺失现象较为普遍。
如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其乐在其中,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构建积极的学习氛围:1. 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不利于激发兴趣,应采用交流互动和探究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游戏、竞赛、小组合作等,将数学学习融入到趣味性和互动性中,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2. 赋予学生成就感: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潜能,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体验。
在不断地挑战中,达成目标,学生会获得成就感,增加学习的自信心。
3. 将数学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抽象的数学概念一般来说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应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在讲解几何图形时,可以加强建筑物、自然景观等的联系,使学生感觉到数学的实用性。
二、挖掘数学的趣味性和美感:1. 借助于数学故事和历史,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的发展饱含了故事和传奇,教师可以将数学史融入到基础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数学的起源、发展历程和重要人物,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2. 利用数学游戏,培养兴趣和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游戏既能寓教于乐,又能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例如,数独、七巧板、魔方等,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
3. 充分展现数学的艺术性和美感: 数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数学图形的优美动人、公式的简洁、逻辑推演的严谨,切身体会数学的艺术魅力和美学价值。
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1. 重视预习和复习: 预习可以帮助学生提前了解学习内容,激发学习兴趣;复习可以巩固知识,加深理解,提高学习效果。
如何激发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何激发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https://img.taocdn.com/s3/m/b2320f9c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35.png)
如何激发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一项挑战性的任务,但通过一些积极的方法和策略,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激发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1.丰富数学教学资源:提供丰富的数学教材、习题、视频等资料,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多的选择,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布置有趣的数学任务:设计有趣、富有挑战性的任务,通过鼓励合作、竞争和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打造积极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分享学习经验,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愉悦和成就感。
1.舆论数学实际应用:在课堂上引入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在现实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2.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由地运用数学知识,例如购物、理财等,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的实际价值。
3.鼓励学生应用数学解决问题:通过设计一些真实的问题,鼓励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进行解答,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三、创新数学教学方法1.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运用计算机软件、教学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运用游戏和竞赛元素:设计数学游戏、竞赛,让学生通过游戏和竞争愉快地学习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引入探究性学习: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究,主动发现数学规律和概念,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四、接纳个体差异1.尊重学生的学习风格: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喜好,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差异,给予不同的学习选择。
2.个性化指导和辅导:针对学生的个性、兴趣和能力,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指导和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动力。
3.鼓励学生表达: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鼓励他们主动分享自己的观点、经验和学习成果,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五、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2.给予正向反馈:充分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给予他们积极的正向反馈,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和兴趣。
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激发数学学习兴趣](https://img.taocdn.com/s3/m/7c9924fe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86.png)
激发数学学习兴趣数学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关键。
然而,由于数学理论的抽象性和抽象运算的复杂性,很多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抵触情绪,缺乏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变得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首先,培养好奇心。
好奇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源泉。
数学问题往往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学生需要通过不断思考和探索来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习的动力。
例如,在解决几何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提出猜想,并通过证明和实例来验证。
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快乐,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其次,创设情境。
数学知识的应用场景往往抽象、空洞,学生很难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授分数概念时,可以将分数比喻为披萨的切片,让学生通过将披萨切割成不同的分数来体验分数的概念。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增加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此外,采用游戏化教学。
游戏化教学是一种将学习与游戏元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游戏性的数学活动,如数独、解谜、数学竞赛等。
通过游戏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欲望和求知欲望,让学习变得有趣而且富有挑战性。
同时,游戏化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
最后,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学习资源的多样性可以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寻找与数学相关的书籍、文章、视频等,让学生通过其他途径获得数学知识。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与数学相关的展览、博物馆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魅力。
总之,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是数学教育中的重要任务。
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https://img.taocdn.com/s3/m/a3e0dc19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64.png)
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数学是一门既有趣又实用的学科,然而,对于很多小学生来说,数学却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
他们觉得数学枯燥无味,难以理解,甚至害怕数学。
因此,如何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探讨一些方法和策略,帮助小学生重新发现数学的魅力。
1. 创设趣味数学活动数学并不只是枯燥的计算和公式的堆砌,它也可以充满趣味和游戏的元素。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数学活动,让学生在玩耍中学习。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数学游戏比赛,让学生在竞争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另外,数学拼图、数独、数学迷等活动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
2. 运用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数学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教师可以运用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来教授数学知识。
例如,在购物时计算折扣、计算零钱的找零等,这些实际问题能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通过将数学与实际问题结合,学生会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数学知识。
3. 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的奥秘数学是一门探索性的学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的奥秘。
例如,在教授几何学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察周围的图形,让他们自己发现图形的特点和规律。
在解决问题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通过探索和发现,学生会对数学充满好奇心和兴趣。
4.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创设一个积极、鼓励和支持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其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教师可以通过表扬、奖励和鼓励来激励学生,让他们对数学学习充满自信和动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有趣的数学工具和资源,如数学游戏、数学绘本等,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5. 培养数学思维习惯数学思维是数学学习的基础,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习惯。
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和分析数学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方法
![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54dad18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3c.png)
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方法数学作为一门学科,对于小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很多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甚至害怕数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以下是一些小学生对数学兴趣激发的方法。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氛围1.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让数学学习成为一种乐趣,不要给小学生施加太大的压力。
2.鼓励小学生参与数学讨论。
鼓励小学生提问,展示自己的想法,并积极给予回应和鼓励。
二、创设趣味数学环境1.利用趣味数学游戏来激发兴趣。
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数学竞赛等活动,让小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比如数独、幻方、数学拼图等,这些游戏既可以锻炼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又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
三、提供有趣的数学学习资源1.丰富的数学图书。
选择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数学故事书、数学启发书籍,通过故事情节、形象的设计等方式,引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多媒体教育资源。
利用图表、动画等多媒体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数学知识,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四、增强小学生对数学的认同感1.强调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
让小学生明白学好数学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
2.鼓励小学生参加数学竞赛。
参加数学竞赛不仅可以锻炼小学生的数学能力,同时也是一种对自己能力的认可和鼓励。
3.多夸奖小学生的努力和进步。
每个小学生都需要得到肯定和鼓励,通过赞扬他们的努力和进步,增加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五、不仅关注学科本身,还要注重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1.引导小学生培养逻辑思考能力。
通过一些逻辑推理题、思维拓展题等让小学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2.提供探究性学习机会。
鼓励小学生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培养他们的数学探究能力。
3.培养小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总结起来,要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需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创设趣味数学环境。
同时,提供有趣的学习资源和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掌握数学学习方法 激发数学学习兴趣5篇
![掌握数学学习方法 激发数学学习兴趣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cb948e8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c0.png)
掌握数学学习方法激发数学学习兴趣5篇第1篇示例: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深刻的学科,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包括时间、金钱、空间等等。
掌握好数学学习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激发我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本文将围绕这个主题展开,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掌握数学学习方法和激发数学学习兴趣的建议。
我们要明确数学学习的目的。
数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
我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注重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仅仅死记硬背公式和定理。
要掌握好数学学习方法,我们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数学是一门递进式学科,后续知识都是建立在基础知识之上的。
我们要耐心地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理清数学知识的脉络和逻辑关系,做到层层深入,扎实打好基础。
创新思维也是激发数学学习兴趣的关键。
数学是一门充满创造性的学科,它需要我们在解题的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提出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我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鼓励自己多思考、多探索,勇于尝试新的想法和方法,培养创新思维,从而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数学学习还需要不断地进行实践和应用。
数学是一门需要实践的学科,只有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实践,我们才能真正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
我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注重习题的训练和实际问题的解决,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数学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要激发数学学习兴趣,我们要注重培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学习兴趣是激发学习动力的关键,而学习动力又是学习成功的重要保障。
我们要注重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可以通过参加数学竞赛、阅读数学科普读物等方式,丰富数学学习内容,拓宽数学学习途径,让数学学习变得更加轻松和有趣。
掌握好数学学习方法和激发数学学习兴趣是数学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
我们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培养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注重实践和应用,从而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五年级数学教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年级数学教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https://img.taocdn.com/s3/m/1970c7d8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65.png)
五年级数学教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习数学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对大多数孩子来说,数学课程似乎是枯燥的、难以理解的一部分,学习数学变得无聊且无趣。
这种感受让很多孩子对数学产生了抗拒和抵触情绪。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呢?一、建立良好的关系一个孩子对数学的兴趣是与老师间的关系息息相关的。
如果老师能够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孩子会更自然地接受老师所教授的知识。
老师应该学会倾听学生的声音,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以帮助学生培养对数学的热情和兴趣。
二、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老师应该努力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通过不同的教育技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自己的数学学习中来。
教学课堂应该是有趣的、开放的,鼓励孩子在学习中去探索、发现和出错,这样能够给学生留下一个愉悦的印象,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使用视觉教学法孩子们都是喜欢看和做的,视觉教育法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老师可以使用题目解析技巧,如图形、表格和条形图等,同时也可以组织形象生动的数学游戏,唤起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兴趣,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享受数学学习的过程。
四、提供有个性的指导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每个孩子在数学学习上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老师应该给予每个孩子更多关注,并提供个性化的数学指导。
老师可以给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挑战,让他们在思考中快乐成长。
五、建立应用意识数学学习似乎容易脱离实际应用,这让很多孩子难以理解为何要学习这些东西。
老师应该让孩子了解数学的应用和实际意义,例如在日常生活中的测量和计算等,让他们知道数学对于生活的重要性,相信这样会吸引孩子的兴趣。
结语孩子们学习数学,如果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就很难爱上这个学科。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努力帮助学生找到爱数学的乐趣,让他们在学习中快乐成长。
以上一些建议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让成为一位出色的数学教育者。
如何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如何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https://img.taocdn.com/s3/m/4984ea63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0b.png)
如何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从兴趣目标牵引到能力培养数学,作为一门抽象且逻辑性强的学科,并不一定被学生视为枯燥乏味。
然而,数学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有用基石,理解数学的奥秘,能为学生打开更广袤的认知世界。
如何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是教育工作者需要努力思考的问题。
从兴趣导向出发,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创造趣味性的学习情境生活化数学: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的应用,例如计算日常开销、分析游戏规则、设计建筑模型等。
游戏化学习:凭借游戏化的教学方法,例如数学桌游、数学谜题、数学探险等,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具体的游戏体验,并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学习数学知识。
故事化解释:运用故事和情境,将数学概念融入其中,例如讲述“九章算术”中的故事,让学生通过故事了解数学的发展历程。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提问:勉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疑问,并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探究问题的本质。
设计探究活动:组织学生参与设计实验活动,例如进行数据统计、几何造型等,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鼓励质疑:鼓励学生质疑传统的解题方法,去寻找更优化的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强调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跨学科整合:将数学与其他学科,例如物理、化学、生物等,进行跨学科整合,让学生在不同学科的学习中发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案例分析:运用其他学科的案例,例如物理中的力学问题、生物中的基因遗传问题等,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展示数学的魅力:将数学应用于艺术、音乐、文化等领域,例如数学与音乐的关系、几何图形与建筑的关系等,展现数学的魅力和美感。
四、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个性化学习: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特点,设计个性化的学习方案,例如针对喜欢动手操作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活动;针对喜欢逻辑思维的学生,可以设计更多逻辑推理的练习。
鼓励合作学习:勉励学生彼此间进行合作学习,互相学习、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共同解决问题,提升学习效率。
掌握数学学习方法 激发数学学习兴趣7篇
![掌握数学学习方法 激发数学学习兴趣7篇](https://img.taocdn.com/s3/m/cac1976a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8b.png)
掌握数学学习方法激发数学学习兴趣7篇第1篇示例:要掌握好数学学习的方法。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理解概念,而不是死记硬背。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只有理解了基本概念,才能够更好地掌握后续的知识。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多做题,多练习,这样才能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解题的方法,提高解题的能力。
要善于总结归纳,将学过的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形成知识体系,便于日后的复习和巩固。
要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
在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发现数学的美,数学无处不在。
在自然界中,很多自然现象都可以通过数学来描述和解释;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实际问题都可以通过数学知识来解决。
只要我们能够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就会觉得数学并不是那么枯燥乏味,反而是一种能够让我们大开思维的学科,让我们能够深入地了解事物背后的规律和原理。
要注重培养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是一种逻辑性和抽象性很强的思维方式,只有培养了数学思维,才能够更好地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善于从复杂的问题中提取出关键点,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要注重培养创造性思维,不拘泥于传统的解题方式,要敢于尝试新的方法,发现新的规律。
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掌握好数学学习方法,激发数学学习兴趣,是我们学习数学的关键。
只有在正确的指导下,善于发现数学的美,培养数学思维,我们才能够轻松地掌握数学知识,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希望大家都能够爱上数学,享受数学学习的过程!第2篇示例:数学是一门需要不断练习和思考的学科,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会感到枯燥乏味,甚至产生畏惧心理。
但实际上,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能够轻松地提高数学成绩,甚至激发起对数学的兴趣。
下面就来讨论一下如何掌握数学学习方法,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要掌握数学学习方法,就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打好。
数学是一个渐进式学科,很多高阶数学知识都是建立在基础知识之上的。
如果基础知识不扎实,那么学习高阶数学知识就会事倍功半。
如何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如何激发对数学的兴趣?](https://img.taocdn.com/s3/m/a0710e60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47.png)
如何激发对数学的兴趣?燃尽数学之火:释放学生数学自学兴趣的策略数学,作为人类文明的基石,不仅是科学研究的工具,更是培养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抽象思维的重要载体。
然而,许多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到枯燥乏味,缺少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成为教育工作者长期探究的重要课题。
一、趣味引导出,激发好奇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相结合,用生动有趣的例子和故事引导出数学概念,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用“小明买糖果”的故事引导出加减法,用“搭积木”的游戏引入几何概念,都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二、体验式学习,培养探索精神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不重视学生的参与度,无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将数学知识融入实际操作、游戏、设计实验活动中,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深刻体会数学的奥妙,才能真正释放他们的学习热情。
例如,用积木搭建各种几何图形,用游戏学习概率和统计,都能让学生在探索中掌握知识,体验学习的乐趣。
三、关联生活,突显数学价值数学知识并非孤立存在,它与生活密不可分。
将数学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价值,从而提高学习动力。
例如,用数学知识计算购物折扣,分析天气变化趋势,都能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催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鼓励和引导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数学不仅是算术,更是一种思维模式。
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并鼓励他们进行批判性思考,提出问题,寻找答案。
例如,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题,比较不同解题思路的优劣,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升数学学习的兴趣。
五、注重情感,营造积极的氛围学生的情感体验对学习兴趣有重要影响。
创造和谐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进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六、利用科技,丰富学习资源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数学课堂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如何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如何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https://img.taocdn.com/s3/m/4080bc59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a4.png)
如何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如何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个人的智力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十分有利。
但是,许多学生对数学学习只觉得枯燥乏味,兴趣下降。
如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教育工作者长久探索中的重要课题。
1. 从生活实际出发,展示数学的应用价值:数学不是抽象的理论体系,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教师应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引导学生发现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借用几何知识设计房间布局、用统计学分析数据等。
通过真实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价值,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2. 营造趣味情境,将抽象概念具象化:数学概念的抽象性是学生学习的最大障碍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故事、实验等,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使之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例如,用积木搭建几何图形、用游戏模拟概率事件、用故事分解重组数学概念等。
3. 重视学生参与,培养和训练数学思维能力:数学学习是一个积极探索的过程,需要学生积极参与。
教师应鼓励学生提问、思考、讨论,并引导他们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
例如,可以开展数学竞赛、数学观察现象活动、数理统计等,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重视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并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习兴趣。
4. 多元化教学手段,提升课堂互动性: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应积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例如,运用信息技术(如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小组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等,提高课堂互动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5. 鼓励学生探索,培养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数学学习需要不断探索和尝试。
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积极探索数学问题的解题思路,并引导他们从错误中学习,并建立自信心。
例如,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通过猜想、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等。
6.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指导:每个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学习风格都存在差异。
教师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选择的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如何激发初三学生的数学兴趣与热爱
![如何激发初三学生的数学兴趣与热爱](https://img.taocdn.com/s3/m/b87b9719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b7.png)
如何激发初三学生的数学兴趣与热爱初三是学生中重要的一个阶段,也是备考中考的关键年级之一。
在学习过程中,数学是一个让很多学生头痛的科目,他们认为数学难以理解,并且缺乏兴趣和热爱。
然而,激发初三学生的数学兴趣与热爱是可能的。
本文将探讨一些方法来帮助初三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和热爱。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动力有着深远的影响。
为了激发初三学生的数学兴趣与热爱,教师和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为学生提供一个舒适、安静的学习环境,确保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2. 准备好适当的学习工具和资源,包括数学教材、习题册、计算器等,以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用。
3. 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
4. 提供充足的学习时间,避免过于繁重的课业安排,以便学生有时间思考和探索数学。
二、使用互动教学法互动教学法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和主动参与学习的教学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以下互动教学法:1.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共同解决数学难题,互相讨论和交流解题思路,从中学习和取长补短。
2. 运用实例引导学习。
教师可以提供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实例,通过对实例的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和原理。
3. 应用情境教学法。
将数学知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的情境中,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兴趣。
三、培养探索和实践精神数学是一门需要练习和实践的学科,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和兴趣。
以下是一些培养学生探索和实践精神的方法:1. 提供数学实践活动。
让学生通过参观数学实验室、参加数学竞赛、解决实际问题等活动,从实践中体会数学的应用和乐趣。
2. 鼓励学生进行数学探究。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数学课题,并进行独立的调查和探究,从而培养他们的探索欲望和动手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师可以讲述一些数学历史故事、数学趣味题等,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激发数学兴趣: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激发数学兴趣: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对数学的热爱](https://img.taocdn.com/s3/m/40e2c355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8b.png)
激发数学兴趣: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对数学的热爱激发数学兴趣: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对数学的热爱数学是一门智力发展和逻辑思维的重要学科,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未来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对于许多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数学往往是一个难以理解和枯燥乏味的学科。
因此,如何培养和激发小学一年级学生对数学的热爱,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和挑战。
1. 建立积极的学习环境首先,为了激发小学一年级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建立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到数学学习是一件有趣且有挑战性的事情。
教师可以与学生互动,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通过积极的语言鼓励,增强学生对数学的自信心。
另外,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在教室中设立一个小小的数学角落或者展示板,展示一些与数学相关的图片、游戏和问题等。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他们主动去探索、学习和思考。
2. 利用游戏和实践活动小学一年级学生通常喜欢玩游戏和参与实践活动。
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游戏和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例如,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数学的乐趣。
通过游戏的方式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增强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实践活动也是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一些实际的数学操作,比如计数、测量、分类等,让学生亲身参与并体验数学的实际应用。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并接受数学知识。
3. 多元化教学方法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兴趣都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并激发他们的数学兴趣。
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技巧,如图片、图表、故事(数学故事)、实物模型等,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技术手段进行数学教学,比如使用数学软件或者通过互联网资源进行数学学习。
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https://img.taocdn.com/s3/m/2dcc98b9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45.png)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具有强大力量的学科,它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虽然很多学生觉得数学枯燥无味,可是如果我们能够找到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从心底热爱数学,那么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成绩就会有显著的提高。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需要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校和家庭是学生学习的两个重要环境,这两者都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学校可以通过布置数学角、搭建数学实验室等方式创造出积极的数学学习氛围。
而家庭则可以通过鼓励、支持和参与孩子的数学学习,让孩子在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家长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数学游戏,如数独、解锁等,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习数学的不断实践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激励。
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老师可以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和丰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感受到快乐,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浓厚兴趣。
老师还可以通过奖励机制、鼓励机制等方式激励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激励下愿意主动学习数学,提高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需要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以死记硬背为主,这种教学方式难免会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厌倦和抵触情绪。
而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情境教学、游戏教学、实验教学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情境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游戏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数学的趣味,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数学的奥妙,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
这些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学习效果。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需要学校、家庭和学生共同努力。
如何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习惯?](https://img.taocdn.com/s3/m/032f50b3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2b.png)
如何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习惯:助力孩子爱上数学数学,是一门充满逻辑与美的学科,在孩子未来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但,不少孩子却对数学感觉到枯燥乏味,缺乏学习兴趣,这会大大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未来发展。
如何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习惯,成为了许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一、从兴趣出发,打开数学之门:1. 生活化数学:将数学融入日常生活,让孩子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购物时计算价格、烹饪时测量食材、玩游戏时分析策略等,都能让孩子在实践中切身体会数学的价值。
2. 游戏化学习:通过游戏、故事、动画等形式,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外化,使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市面上有很多寓教于乐的数学游戏和书籍,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兴趣选择。
3. 探索式学习:鼓励和支持孩子自主探索和发现,重视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引导孩子寻找生活中数学的规律,或者通过动手操作来理解几何图形等,都能激发孩子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二、习惯的养成,进一步夯实数学基础:1. 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孩子学习数学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制定学习计划、及时练习巩固、认真完成作业等。
家长可以指导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监督孩子的学习进度。
2. 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并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思考问题背后的逻辑,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而不是仅仅依赖答案。
3. 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家庭和学校的学习氛围对孩子学习数学至关重要。
家长和老师要共同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鼓励孩子主动积极参与学习,并及时肯定孩子的进步。
三、承认差异,因材施教:每个孩子都应该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风格,家长和老师要尊重孩子的差异,因材施教,选择最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
1. 了解孩子的学习特点:清楚孩子的性格特点、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等,选择适合孩子学习的教学方法和学习资源。
激发数学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激发数学兴趣培养创新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f4cec2ff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b8.png)
激发数学兴趣培养创新意识一、激发数学兴趣1.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要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首先要从课堂氛围入手。
教师可以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和生动有趣的教学资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或者利用数学游戏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 培养学生自信心有些学生对数学有着先入为主的认知,觉得自己不擅长数学,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鼓励他们勇敢尝试、勇于发问,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数学学习态度。
3. 关联实际生活教师可以通过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计算身边的实际问题,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二、培养创新意识1. 强调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种有效方式。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引导性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2. 鼓励学生探索3.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解一些数学上的经典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创新意识。
激发数学兴趣,培养创新意识是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
只有让学生真正地喜欢上数学,才能激发他们求知的热情,从而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数学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出更多有创新意识的数学人才。
如何激发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何激发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https://img.taocdn.com/s3/m/92cd455e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7c.png)
如何激发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然而,初中生对数学常常抱有敬畏甚至厌恶的态度。
为了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我们要通过多方面的途径进行引导和帮助。
本文将探讨一些方法和策略,以促使初中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一、建立数学的实际意义和价值观念。
1.启发学生意识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体会到数学在各个领域的实际应用。
例如,在购物时计算折扣、在日常生活中计算比例关系等。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会意识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探索和发现数学乐趣的能力。
数学并不是简单的应用公式和算法,而是一门追求规律和发现的学科。
我们可以通过设计富有情感和趣味性的数学题目,启发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和乐趣。
比如,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谜题和挑战,让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时的成就感和乐趣。
3.强调数学的思维方式和创新性。
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学科。
我们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引导他们学会观察、分析和推理。
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解决方法,促进他们的创新思维。
二、创建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
1.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
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竞赛和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
同时,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正面反馈,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2.运用多媒体技术和教具。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和教学工具,如电子课件、幻灯片和实物模型等,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感受数学的内容。
这样既能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创设数学活动和比赛。
定期组织数学俱乐部、数学竞赛和数学展览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到数学的实践中。
通过与其他学生的竞争和交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三合镇新宅小学:王茂
【内容摘要】小学生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兴趣,要在教学中真正做到让学生愿意主动的学习知识,关键看教师如何去引导。
好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从“创设情境,增添学习兴趣;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发学生兴趣;通过实践活动,促进学习兴趣;作业批改,引入评语,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四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培养小学生更喜爱学习数学。
【关键字】数学教学兴趣培养
【正文】不同的人有着对事情的不同兴趣,无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识的获取并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在兴趣的基础上的探索、研究和创造。
很多情况下,学生有了兴趣的话,便会主动的去提出问题,并会根据所学到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达到对知识的应用,可看,培养学生的兴趣的重要性。
一、创设情境,增添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在教师恰当的引导下,学生就会乐于参与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例如:在教学《圆柱的认识》时,课始可以在讲桌上摆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生活实物,如酒盒子、化妆品盒、魔方、茶叶盒等,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并说说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学生的注意力会立刻被生活中这些熟知的事物吸引,会自觉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去看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倍感数学的情趣,课堂气氛就非常活跃了。
这样创设导入情境,其一让学生能初步意识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应学会在生中捕捉数学知识,在数学活动中学会用数学眼光去看待生活。
其二帮助学生将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的方法(从“点”、“线”、“面”三方面入手)迁移到对圆柱特征的认识活动中来。
当教师出示圆柱实物时,学生的思维便会延伸到去探究认识圆柱的特征。
因为有了铺垫迁移,学生就能主动地开展观察、操作、交流等有效的自主探究学习活动。
动手操作活动是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
它需要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并需要学生独立、自觉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总之,就是使学生在愉快的操作活动中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既发展学生的思维,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一节时,为了让学生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更为深刻,我让学生四人成一小组,每人画一个三角形(任意三角形),然后,各人拿出量角器来测量自己画的三角形三个内角之和是多少,把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进行比较,大家会发现,测量的结果都是180度。
接着,我又让学生撕一撕:把剪好的三角形纸片的三个角分别撕下来,拼在一块,大家会发现三个角都组成了一个平角,还是180度。
此时,大家都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已确信无疑了。
教学实践证明,让学生动手操作参与教学,比看教师拼、摆,听教师讲解获得的知识牢固得多,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潜能。
二、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发学生兴趣
当数学和儿童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儿童学习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
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时,先通过实验得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后,把学生带到一个圆锥形的沙堆边,让学生计算出沙堆的体积。
学生就必须解决用什么工具来测量沙堆的有关数据,还必须用垂线、平行线的知识测量出沙堆的高,测量出沙堆的底面周
长,求出底面半径,最后求出沙堆的体积。
在此基础上再告诉每立方米沙的重量,让学生求出这堆沙的重量。
这样联系实际的教学,学生摸得着、看得见,理解透彻、记忆深刻,既学会了数学知识,又解决了生活中实际问题。
三、通过实践活动,促进学习兴趣
动手操作活动是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
它需要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并需要学生独立、自觉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总之,就是使学生在愉快的操作活动中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既发展学生的思维,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一节时,为了让学生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更为深刻,我让学生四人成一小组,每人画一个三角形(任意三角形),然后,各人拿出量角器来测量自己画的三角形三个内角之和是多少,把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进行比较,大家会发现,测量的结果都是180度。
接着,我又让学生撕一撕:把剪好的三角形纸片的三个角分别撕下来,拼在一块,大家会发现三个角都组成了一个平角,还是180度。
此时,大家都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已确信无疑了。
教学实践证明,让学生动手操作参与教学,比看教师拼、摆,听教师讲解获得的知识牢固得多,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潜能。
四、作业批改,引入评语,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常,数学作业的批改,人们习惯于用单纯的“对”和“错”来评价学习思维、学习成绩,这影响了师生之间思想、情感的交流,并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
因此,我将评语引入数学作业的批改中,指出其不足,肯定其成绩,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的学生经常由于粗心而出错,我总是首先肯定其长处,增强自信,再提出鼓励希望,改正缺点,如:“你的潜力很大哟,但是粗心已经成为了你的绊脚石,奋勇前进!”“和细心交朋友!”“老师看你的字真是一种享受,要是能提高正确率,那肯定是最棒的!”或者“老师相信你能把字写工整,加油吧!”对学习困难的学生作业有进步时,我就会在作业的评语中这样写到:“你进步了,孩子。
”“继续努力吧,孩子。
”并在旁边画上一个笑脸。
或写到:“看到你在进步,我万分高兴,希望你更上一层楼。
”如果他再进步了,我就会写到:“好样的,孩子,我为你感到高兴!”这种带感情色彩的评语使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关爱,充满了希望。
从而会使学生逐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总之,每一位教师都要注重“数学教学”和“趣味性”的密切联系,因为数学教学不是单纯的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而是在教师有组织的指导下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活动。
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还需要我们做许多的工作,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探索和实践。
只有通过全体老师在“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个体动力,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得到培养和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得更多的数学素养,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