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古文基础

合集下载

文言文基础

文言文基础

文言文基础文言文,即古代汉语书面语,是中国古代文献的主要语言形式。

它以先秦时期的古文为典范,经过历代文人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语言体系。

文言文以其凝练、含蓄、典雅的特点,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文言文的基础,首先在于对古汉语词汇的掌握。

古汉语词汇与现代汉语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

例如,古汉语中的单音节词较多,而现代汉语则多为双音节或多音节词。

此外,古汉语中存在大量的通假字,即一个字可以代表多个意义或读音不同的字。

因此,学习文言文,需要对这些特殊的词汇用法有所了解。

其次,文言文的句式结构也是学习的基础。

古汉语的句式结构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常见的有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偏正结构等。

在文言文中,句子成分的位置往往较为灵活,有时为了强调或修辞的需要,会采用倒装、省略等手法。

因此,理解文言文的句式结构对于正确解读文本至关重要。

再者,文言文中的修辞手法也是其魅力所在。

文言文中的修辞手法丰富多样,包括对仗、排比、设问、反问、夸张、比喻等。

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文言文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此外,文言文的学习还需要注意古代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

许多文言文作品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了解这些背景知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和作者的意图。

最后,阅读和翻译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途径。

通过大量的阅读,可以积累词汇、熟悉句式,提高文言文的语感。

同时,翻译练习可以帮助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文言文的学习需要从词汇、句式、修辞、文化背景等多方面入手,通过不断的阅读和实践,逐步提高文言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大学语文重点知识点大一

大学语文重点知识点大一

大学语文重点知识点大一一、文言文基础知识在大一语文学习中,文言文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学习文言文的基础知识,不仅有助于理解古代文献,也对提升语文水平具有积极的影响。

1. 文言文的词汇文言文中有许多特定的词汇和短语,了解这些词汇的意思和用法对于阅读理解至关重要。

比如,"惟"常用于表示转折,"亦"常用于表示同样,"尔"表示第二人称,"吾"表示第一人称等。

2. 文言文的基本句型文言文的基本句型有主谓结构、宾语补语结构、并列句等。

了解这些句型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表达方式。

3. 文言文的修辞手法文言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夸张、反问等等。

了解这些修辞手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言文中的意境和文化内涵。

二、现代文阅读与写作除了文言文基础知识,大一语文学习还包括现代文阅读与写作。

现代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各类文章和作品,掌握这些知识对于提升语文素养和扩大阅读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1. 文章结构与段落要素学习现代文阅读与写作需要掌握文章的结构和段落的要素,包括引出背景、论证论点、总结等。

正确理解这些结构和要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信息传递。

2. 阅读技巧与方法在阅读现代文时,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和方法。

比如,学会提炼主题句、分清论点和论证等。

这些技巧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快、更准确地获取文章中的关键信息。

3. 作文的基本要素在大一语文学习中,我们也需要进行一定的作文训练。

作文的基本要素包括题目分析、材料搜集、论证立意、条理清晰等。

掌握这些基本要素可以帮助我们提升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三、修辞手法与写作技巧除了基础知识和现代文阅读与写作,大一语文学习还包括修辞手法与写作技巧的学习。

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对于提升文章的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1. 修辞手法的应用学习修辞手法可以帮助我们提升文章的表达能力和艺术效果。

大学语文大一上学期知识点

大学语文大一上学期知识点

大学语文大一上学期知识点在大学语文的大一上学期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涵盖了中文语言文字的基础和进阶内容。

下面是对这些知识点的概述和总结:一、文言文基础1. 文言文的特点: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书面语言,具有严谨、精确的特点。

了解文言文的特点对于理解古代文学和历史文献非常重要。

2. 文言文的基本句型:熟悉文言文的基本句型,例如主谓宾结构、主谓双宾结构、主谓表结构等,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古文。

3. 句读与字音:了解文言文的句读规则和字音变化,可以更好地读懂文言文的含义。

二、现代汉语基础1. 语法知识:了解现代汉语的基本语法规则,包括句子成分、句子结构、语法关系等。

掌握正确的语法用法有助于我们准确表达。

2. 词汇学习:扩充词汇量,提高用词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学习词义辨析、词性转换等知识,能够让我们更加灵活地运用词汇。

3. 写作技巧:学习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例如段落结构、论证逻辑、语言的修辞手法等,以提高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三、阅读与鉴赏1. 文学作品的解读:学会分析和解读文学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形象等要素,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 修辞手法与象征意义:了解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象征意义的解读,例如比喻、夸张、拟人等手法,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

3. 历史文化背景:了解作品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并将其与时代背景作关联。

四、修辞与韵律1. 修辞手法:学习修辞手法的种类和运用,例如对仗、排比、借代等,可以使我们的表达更加优美、生动。

2. 韵律与格律:了解汉语的韵律和格律,例如平仄、句读等,提高我们阅读和欣赏古诗词的能力。

3. 诗词鉴赏:学习诗词的鉴赏方法,包括押韵、脚韵等,以及古代诗词的体裁、题材和风格,能够让我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诗词之美。

五、修辞与演讲1. 演讲技巧:学习演讲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包括声音语调的控制、肢体语言的运用等,以提高演讲的效果和口才表达能力。

语文期末考试古文知识整理

语文期末考试古文知识整理

语文期末考试古文知识整理古文作为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在语文期末考试中,古文部分常常是学生们备考的难点。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古文知识,我将从文言文基本功、古文阅读技巧和常见古文篇目三个方面进行整理和总结。

一、文言文基本功文言文的基本功包括拼音、释义和句式排列。

在备考中,同学们需要熟练掌握常用文言文的拼音和释义,掌握常见字词的读音与含义,建立起较为丰富的词汇量。

同时,同学们还需重点掌握句式的排列特点,了解主谓宾结构的基本组成以及修饰成分在句子中的位置,这有助于把握句子的整体结构和理解文意。

二、古文阅读技巧1. 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在备考古文阅读时,我们需要将精细阅读与泛读相结合。

首先,快速浏览全文,了解文章的大意与结构,抓住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方式,然后再通过仔细阅读每个句子,捕捉细节,理解作者的用词和表达手法。

2. 理解上下文的关系:在古文阅读中,我们需要注重上下文的关系。

通过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修辞手法和推理关系,可以更好地理解古文的含义和作者的意图。

3. 注意标点符号的运用:标点符号在古文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需要注意标点符号的运用。

标点符号往往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句子的结构和节奏,有助于把握句子的整体意义。

三、常见古文篇目1.《论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作,包含了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和言行。

同学们需要重点掌握《论语》中的常见篇目,理解其中的思想观点和道德标准。

2.《史记》:《史记》是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部纪传体史书。

同学们需要熟悉其中的古代历史事件和人物,理解作者的史观和写作手法。

3.《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包含了大量的古代民歌和贵族乐府。

同学们需要熟悉其中的篇章,并能够理解其中的意象和感情。

4.《庄子》:《庄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庄子的著作,内容讲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和对生活的思考。

大学语文25篇古文重点知识

大学语文25篇古文重点知识

适用于2015 届《大学语文》指定篇目25 篇2015 届专插本《大学语文》指定篇目古文知识大全一、《樊迟、仲弓问任》【译文】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

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役使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没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没人怨恨(自己)。

”仲弓说:“我虽然不聪敏,也要照您的话去做。

”樊迟问什么是“仁”。

孔子说:“爱人。

”樊迟问什么是“智”,孔子说:“了解人。

”樊迟还不明白。

孔子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

”樊迟退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他什么是‘智’,他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

’这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话说得多么深刻呀!舜有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人才,把皋陶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

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人才,把伊尹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

”樊迟问怎样才是“仁”。

孔子说:“平常在家规规矩矩,办事严肃认真,待人忠心诚意。

即使到了夷狄之地,也不可背弃。

”【名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者简介】本文出自《论语》,作者为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认为“仁”就是“爱人”,而“仁”的施行应以“礼”为规范,宣称“克己复礼为仁”。

其学说自汉代以来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主导,影响极为广泛深远。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

【内容评析】第一段是孔子对他的学生仲弓论说“仁”的一段话。

他谈到了“仁”的两个内容。

一是要他的学生事君使民都要严肃认真,二是要宽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只有做到了这两点,就向仁德迈进了一大步。

第二段谈了两个问题,一是“仁”,二是“智”。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42则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42则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42则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收入诗歌305篇,分《风》、《雅》、《颂》三大类,使用“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2、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从民歌营养中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其著名作品《离骚》、《九歌》、《天问》等,是我过古代文学积极浪漫主义的典范。

3、先秦散文中用散文写的史籍称历史散文,其中文学价值较高的有《左传》、《国语》、《战国策》;诸子百家写的散文称诸子散文,其中文学价值较高的有《论语》、《孟子》、《庄子》。

4、赋是战国后期发展成的一种文体,盛行于汉代,故名汉赋。

分骚赋、大赋、小赋三种。

骚赋代表作有贾谊的《吊屈原赋》、司马相如的《长门赋》。

大赋代表作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枚乘的《七发》。

小赋代表作有杨雄的《酒赋》、张衡的《归田赋》。

5、司马迁是我国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所著《史记》中的“本纪”、“世家”、“列传”这些历史人物传记具有很强的文学性,达到史传文学的高峰。

6、乐府民歌是中国诗歌史上继《诗经》、《楚辞》之后第三个重要阶段的产物。

《孔雀东南飞》代表了汉乐府民歌的最高成就。

7、建安文学是汉献帝建安到魏文帝黄初这一时期的文学,其主要作家为“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和刘桢)和女诗人蔡琰(文姬)。

8、东晋陶渊明我国著名的田园诗人,他的诗篇大多数是描写田园生活的,而且形成一种平淡醇美的独特艺术风格。

名篇有《归园田居》、《饮酒》等。

9、南朝乐府民歌产生在南方长江流域,内容多是情歌,其中长篇抒情诗《西洲曲》艺术性最高。

北朝乐府民歌题材广泛,有牧歌、战歌、情歌等,其中长篇叙述诗《木兰诗》成就最高,其他名篇有《敕勒歌》。

10、魏晋南北朝的小说分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两大类。

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品为干宝的《搜神记》。

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品为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11、南北朝是我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迅速而空前发展的时期,出现了我国最早以多种文体和多位作家为对象的文学批评专著曹丕的《典论·论文》,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较系统而完整的文学创作专论陆机的《文赋》,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论钟嵘的《诗品》,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巨著刘勰的《文心雕龙》,我国第一部古代文章总集萧统的《文选》。

大学语文文言常识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文言常识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文言常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属于文言虚词的是:A. 之B. 乎C. 者D. 也答案:B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岳阳楼记》,其作者是:A. 王安石B. 范仲淹C. 苏轼D. 欧阳修答案:B3.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其属于:A. 国风B. 大雅C. 小雅D. 颂答案:A4. “温故而知新”是孔子的名言,出自: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答案:A5.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A. 《滕王阁序》B. 《春望》C. 《登鹳雀楼》D. 《江雪》答案:A二、填空题1. 古文中的“之”字,通常有代词、助词和______等用法。

答案:连词2.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的“窈窕”形容的是女子的______。

答案:美丽3.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史记》,用以形容______。

答案:品德高尚的人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这里的“会当”表示______。

答案:应当5.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这里的“婵娟”指的是______。

答案:月亮三、简答题1. 解释“之乎者也”在古文中的用法。

答案:在古文中,“之乎者也”是常见的虚词组合。

“之”通常作为代词或助词;“乎”作为疑问助词;“者”作为指示代词或助词;“也”作为肯定助词。

它们共同构成了古文的语气和节奏。

2. 简述《出师表》的主要内容。

答案:《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写给后主刘禅的一篇表文,主要表达了诸葛亮忠于国家、忠诚于君主的决心,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对个人责任的承担。

四、翻译题1. 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学习并且经常复习,不是很快乐吗?2. 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在三个人同行中,一定有我可以学习的地方。

五、论述题1. 论述《左传》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大学语文古文常用单字翻译

大学语文古文常用单字翻译
⑧ 通情达理(通晓,明白)
⑨ 不求闻达于诸侯(显贵,显达)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迎合)

抚军亦厚赉成(赏赐)

无何,宰以卓异闻(奏,使君主知道)

迨诉频切,又得罪舅姑(等到)

谛视之,则人间珍宝,毕尽于此(仔细0

① 景从云合(通"影"影子)
② 承天景命(大)

③ 吾非至于子之门,是殆也(危险)
④ 思而不学则怠(懈怠) ⑤ 凡永嘉山,游历殆遍(几乎) 当
①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抵挡)
② 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山(挡)
③ 吾君方幸玄珠阁,与太阳道士讲火经,少选当毕(将要)
④ 当其室者,三年释其政(掌管)
⑤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阻挡,把守)
⑥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判罪,判决)
为夫所薄,舅姑不念,以至于此(请示,看不起)

帝知其怨,而宥其失(宽容,饶恕)

然而刚肠激发,不遑辞侯(闲暇,空间)

挟太山以超北海(跳过)
⑤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反而,却)

①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牢固);
②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本来)
③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顽固)
④ 无惧,固无害(必,一定)

① 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归顺,依靠)
②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同馈)
③ 君臣相顾,不知所归(到,往)
④ 开诚布公(真心,不虚伪)

①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治,整理)

大学语文讲人性的古文

大学语文讲人性的古文

大学语文讲人性的古文
《孟子·告子上》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

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

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今天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

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

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

'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

' 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

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

'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
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

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

《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

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

"。

大学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文学

大学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文学

大学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文学第一章建安文学一、基本知识1、三曹:汉魏间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得并称。

她们以显赫得政治地位与杰出得文学才能著称于世。

她们在诗歌中抒写自己得政治抱负与乱离得社会场景,悲歌慷慨,就是汉魏风骨得代表诗人,在五言诗歌发展史上处于承先启后得重要地位。

曹植被誉为“建安之杰”。

2、建安七子:指东汉建安年间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等七位文学家得并称。

她们均以诗文显赫当世,就是曹魏文学集团核心成员,与三曹同为建安时代得重要作家。

其中以王粲、刘桢成就最高。

3、建安风骨:就是对建安文学风格得形象概括。

建安就是汉献帝得年号。

当时有不少作品反映了乱离得社会现实,表达了统一天下得愿望与对理想生活得追求。

其诗歌情调慷慨悲凉,语言刚健爽朗。

后人把建安诗歌得成就称为“建安风骨”。

4、《悲愤诗》:诗歌篇名。

汉魏间著名女诗人蔡琰得代表作品,相传有骚体与五言体二首。

其中五言体较可信。

全诗五百四十字,自述在汉末动乱中得不幸遭遇,反映了整个汉末动乱时期广大人民,特别就是妇女得共同命运,具有典型意义。

全诗叙事波澜曲折,抒情如泣如诉,有强烈得感染力。

二、主要作家、作品1、精读作品曹操《蒿里行》、《短歌行》、《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曹植《白马篇》、《七哀诗》、《野田黄雀行》,王粲《七哀诗》。

2、阅读作品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让县自明本志令》,曹丕《与吴质书》,曹植《赠白马王彪》、《杂诗》(仆夫早俨驾)、《求自试表》、《洛神赋》,刘桢《赠从弟》(亭亭山上松),蔡琰《悲愤诗》(汉季失权柄),诸葛亮《出师表》。

三、思考与练习1、建安时期有哪些著名得诗人?她们得诗歌创作有何共同特征?参考答案:建安时期著名得诗人有“三曹”(曹操、曹丕与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与女诗人蔡琰。

其诗歌创作得共同特征就是:都致力于五言诗得创作,表现了乱离得社会现实,表现了统一天下得愿望与积极进取得理想精神,情调慷慨激昂,语言刚健爽朗,“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形成所谓“建安风骨”。

大学语文背诵篇目

大学语文背诵篇目

大学语文背诵篇目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注重语文学习,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语文背诵是提升语文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大学语文背诵的篇目,帮助大家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古文诗词篇目1. 《登鹳雀楼》——王之涣内容: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抒发了作者对身世的思考和欲望。

背诵理由:这首诗以雄浑壮丽的气势与精湛的笔墨展现了山水的壮丽之美。

2. 《静夜思》——李白内容:通过描绘一个人独处的夜晚,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背诵理由:这首诗简短、抒情,意境深远,能引发学生对故乡和家乡情感的思考。

3. 《水调歌头》——苏轼内容:诗人以自由散漫的方式描绘了一幅繁华的京城图景,表达了人生哲理。

背诵理由:苏轼的《水调歌头》表达了他对于人生的独特见解,内容深入浅出,适合背诵。

二、文言文篇目1. 《论语》——孔子内容: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对话,探讨了人性、伦理、政治等诸多问题。

背诵理由:《论语》是经典的文化遗产,背诵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孔子的思想和智慧。

2. 《红楼梦》——曹雪芹内容:描绘了贾府一族繁华而脆弱的生活,展现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种种悲剧。

背诵理由:《红楼梦》作为一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经典作品,背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中的精妙。

三、现代散文篇目1. 《记忆的巷道》——林清玄内容:诠释了记忆的独特价值,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向往之情。

背诵理由:林清玄以细腻的笔触抒发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怀,背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领悟生活的精彩。

2. 《活着》——余华内容:通过一个普通农民的一生,揭示了人生的苦难与希望。

背诵理由:余华的《活着》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刻画,呈现了生活的真实与残酷,背诵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思考生命的意义。

四、现代诗歌篇目1. 《再别康桥》——徐志摩内容:表达了诗人离别康桥的忧愁情感和对美好回忆的眷恋之情。

背诵理由:徐志摩的诗歌以清新浪漫的文风,描绘了熟悉而别离的场景,背诵可以带我们回味青春的情感。

古代汉语基础必学知识点

古代汉语基础必学知识点

古代汉语基础必学知识点
1.古代汉字:掌握古代汉字的基本结构和发展过程,了解古代汉字的
构造原理和基本字形。

2.古代汉语的发音:掌握古代汉语的音韵体系,了解古代汉语的声母、韵母等发音规则。

3.古代汉语的词汇:学习古代汉语的常用词汇和词义,了解古代汉语
的词法特点。

4.古代汉语的语法: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语法结构和句式,了解古代
汉语的六艺、八股等句法体系。

5.古代汉语的文体:学习古代汉语的各种文体,包括骈文、楚辞、诗
经等,了解古代汉语的文学风格和特点。

6.古代汉语的修辞:了解古代汉语的修辞方法和手法,包括比喻、夸张、反问等,掌握古代汉语的修辞技巧。

7.古代汉语的典籍:熟悉古代汉语的各类典籍,包括《论语》、《史记》、《诗经》等,了解古代汉语的思想和文化。

8.古代汉语的句读:掌握古代汉语的句读方法和节奏,了解古代汉语
的韵律和韵律调式。

9.古代汉语的语言变化:了解古代汉语的语音、词汇、句法等方面的
变化,掌握古代汉语演变的规律和特点。

10.古代汉语的语用:了解古代汉语的语用学原理和方法,包括语体、语用、语境等,掌握古代汉语的语用特点和应用技巧。

大学语文必考古文

大学语文必考古文

《道德经·上善若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季氏将伐颛臾》季氏将伐颛臾。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郑伯克段于鄢》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

生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蔓,难图也。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

子封曰:“可矣。

厚将得众。

”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

语文文学常识一、作者作品: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5、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儒家:孔子孟子法家:韩非子道家:庄子、列子墨家:墨子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20、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成人高考《大学语文》古文练习题及

成人高考《大学语文》古文练习题及

xx《大学语文》xx练习题及答案阅读本文内容,回答下面试题: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一、选择题1.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主要领导者是()A.xxB.xxC.xxD.韩愈【答案】B2.本文得出了怎么样的反天命历史观,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A.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忘身B.民本思想C.关心天下百事D.甘于所悦而溺于所止【答案】A3.“满招损,谦受益”的名言最早出自()A.《论语》B.《孟子》C.《左传》D.《尚书》【答案】D4.下列论说中属于史论的是()A.《答司马谏议书》B.《寡人之于国也》C.《五代史伶官传序》D.《谏逐客书》【答案】C二、填空题1.欧阳修,字__________。

【答案】永叔2.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是__________。

【答案】欧阳修3.欧阳修的作品集主要有__________。

【答案】《欧阳文忠公集》4.在本文中,作者提出的论点是__________。

【答案】“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三、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答案】推究2.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篇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篇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篇汇总(教材:大学语文第十版)一、古文篇1、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

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祖上是宋国贵族。

五十岁时任鲁国的司寇。

晚年返回鲁国,倾力于教育事业与典籍整理。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即爱人,而“仁”的施行应以“礼”为规范。

且宣称“克己复礼为仁”。

其学说自汉代以来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主导,影响极为广泛深远。

最早开始施行私塾教育。

《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

相传《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汇集而成。

《论语》语句简洁、文辞闲雅、意蕴丰厚,也是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

PS:①儒家六艺:诗、书、礼、易、乐、春秋②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2、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

战国中期著名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

孔子之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行齐、宋、滕、魏等国,主张游说诸侯。

曾任齐宣王客卿。

把孔子的“仁”理念发展为“仁政”思想,倡导“王道”,主张性善论。

其著作《孟子》为四书之一。

《孟子》一般被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撰(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2、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

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

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其父:黄尊素。

师从著名学者刘宗周。

曾被南鲁王任命为左副都御史。

代表作有《明夷待访录》、《宋元学案》、《明儒学案》、《南雷文定》、《南雷诗历》等,著有《明文海》、今人编有《黄宗羲全集》。

文章以简朴流畅的语言阐述观点,并从历史传说和经典史籍中援引实例予以论证,取精用弘,体现作者学识渊博与思想之敏锐.3、唐甄,初名大陶,字铸万,号圃亭,达州人,清初思想家。

顺治十四年举人。

曾任山西长子县知县。

晚居苏州,生活贫寒,专心著述。

代表作《潜书》。

这篇文章运用对话的形式讨论重大问题.中心论点: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讨论的伙伴:不知大丈夫之事的妻子、身为微者的的小妾和童而无知的幼女。

大学语文19篇非指定古诗文

大学语文19篇非指定古诗文

大学语文19篇非指定古诗文01观沧海作者:曹操【魏晋】。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0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李白【唐代】。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译文】树上杨花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溪。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03次北固山下作者:王湾【唐代】。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弯曲的小路伸展到青山外,小船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走。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帆儿高悬。

海上的太阳在残夜里升起,江上的新春在旧年未尽时已至。

寄出去的家信不知该怎样寄回家乡,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04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元代】。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

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前行。

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

05咏雪作者:刘义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给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大学语文易考知识点古文阅读中的注释解读

大学语文易考知识点古文阅读中的注释解读

大学语文易考知识点古文阅读中的注释解读大学语文易考知识点:古文阅读中的注释解读一、引言在大学语文考试中,古文阅读是常见的一种题型。

而古文阅读中的注释解读是考生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本文将从古文注释的作用、常见注释标志的含义以及注释解读的技巧等方面进行论述,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这一知识点。

二、古文注释的作用古文注释作为附注在古文原文旁边的文字,对古文的理解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它帮助读者理解古文的含义、修辞手法、典故引用等,并对一些生僻的词汇、句法结构做出解释,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整篇古文。

三、常见注释标志的含义1. “□”、“⊙”、“飞点”这些常见的注释标志一般用于解释生僻词汇,其中“□”一般表示该词的解释或近义词,“⊙”则表示该词的用法,而“飞点”则代表该处需要注意、强调。

2. “()”圆括号常用来标示修饰成分,比如修饰动词的状语、形容词后面的补语等。

读者在阅读古文时,遇到圆括号的注释,应仔细阅读该注释内容,并结合句子语境进行理解。

3. “【】”方括号常用来表示词、句、段的重点解释或者疑问。

在古文阅读中,方括号注释往往指出句子的重点内容或注明词语的释义。

4. “—”破折号通常用来标示解释原文内容的注释,或者注明内在联系,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句子的含义。

四、注释解读的技巧1. 注意注释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古文阅读中,注释之间常常存在内在联系,这些关系对于读者的理解非常重要。

通过理解注释之间的联系,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注释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古文。

2. 结合上下文进行推断古文注释并不总能给出完整的解释,读者需要结合上下文进行推断。

通过上下文的暗示和句子的逻辑关系,读者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古文的意思。

3. 注意注释的顺序读者在阅读古文注释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注释的顺序。

有时,注释的顺序会对句子的理解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要仔细阅读注释的顺序,并理解每个注释之间的关系。

五、总结古文阅读中的注释解读是大学语文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C。本题重点考查文言实词在上下文语境中应选取的义项的 判断能力,四个选项实词均为单音节词语。“视”应为“对待、 看待”之意
前四句的翻译为 “何远与萧恢的关系一向很好 何远本来风流倜 傥,喜好行侠仗义 对待贫民百姓如同子弟 士大夫们更以此 赞赏他 ”
有些句子的实词还需借助句子外部语境来 推断,才能上下贯通
大学语文古文基础知识专题
一、实词
• (一)古今异义 • 从古今词义的范围着眼,可以把词义的变化分为词义的缩小、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转移三类。 • 1.词义的缩小:其特点是古义的范围大于今义,今义一般包括在古义之中。 如“坟”古义是用土堆积而成的高地,今义是埋尸体的土堆。“臭”古义 是气味,今义是难闻的气味。另外还有“亲戚”“宫”“禽”“丈 夫”“丈人”等。 • 2.词义的扩大:古义的范围小于今义。如“焚”古义是放火烧山进行围猎, 今义泛指一切焚烧。另外有:“响”“色”“河”“江”“裁”等。 • 3.词义的转移:词义由指甲事物变为指乙事物,词义中心转移,而甲乙事 物之间又有一定的联系。如“封”古义指积土成堆,今义指封闭。另外还 有“走、脚、狱、诛、货”等。
例 对下列句子中红色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威自京都省之 B.不审于何得此绢 C.自放驴,取樵炊爨 省:探望。 审:知道。 樵:打柴。
在句中作什么成分?
D.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信:使者。
“樵”作“取”的宾语,应 为名词,指柴草。
答案:C
4.联想推断法(联系所学过的文言实词意义和用法)
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一般
• 词义引申的趋势:1)从个别到一般。如“江”从专称长江引申为泛指河 流。 • 2)从具体到抽象。如“道”由道路引申为途径、方法。 • 直接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叫直接引申义。由直接引申义派生出来的 意义,对本义来说,就是间接引申义。如“防”的本义;堤坝。直接引申 义:堵水、防水。间接引申义:禁阻、防备、防止→约束→规范、标准。 • 引申义的读音和书写形式:1)通常是用一个字来表示的,读音也相 同。2)有的后来为引申义另外造了字。如“解”ji由分割、分解引申为松 懈、懈怠。改读(xi)后来写作“懈”。(3)有的只改变读音,未另造新 字。如“说”(shu)由陈述、解说引申为劝说、说服。改读(shu)(4) 有的读音未变,但却另造了新字。如“反”由翻转引申为返回,后来写作 “返”。
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比—紧接着,紧挨着
惜—爱惜、爱 往— 向往
以成语为例
• • • • •
党同伐异——伐,攻击; 夙兴夜寐——夜,晚; 寤寐求之——寐,睡觉; 溯洄从之——洄, 溯,
•党,偏袒指结帮分派,偏向同伙,
打击不同意见的人。
夙,早;兴:起来;早起晚睡。 形容勤奋。 。
寤,醒来
顺流而下 逆流而上 不躲避 不掩盖 彰显 接近、趋向
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学过的知
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
• (二)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 本义是指词在文献语言所使用的几个意义中作为引申派生起点的那个意义。 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 • 引申义和本义的关系:二者间的关系有远有近。近引申义同本义之间 一般是一词多义的关系。远引申义同本义之间可以是一词多义,也可以是 两个同源词。 • 引申义和本义的联系方式: • 1)相似:a形貌性状相似。如“斗”由酌酒器引申为斗星。b功能作用相 似。如“关”由门闩引申为关卡。c方式情态相似。如“奋”由鸟展翅引 申为举起、扬起。 • 2)相关。a甲事物对乙事物具有标志作用,借甲代乙。如“齿”由门牙、 牙齿引申为年龄。b借动作行为指代动作行为的主体或客体。如“倡”由 领唱引申为一般的唱,再引申为以演唱为职业的人。C借形状特点指代事 物或人。如“刚”由坚硬引申为金属钢。D借方位处所指代事物或人。如 “陵”由大土山引申为帝王的坟墓。
• 避重就轻——就, • 欲盖弥彰——彰,
•含义相反相对:
观察下列句子,看它们有什么特点?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 者,秦也,非天下也 拈轻怕重 言简意赅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相同或相反相对)Fra bibliotek3.语法分析法(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其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这里的“人事”是什么?只有探究一下下文“庄宗之所 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的事实和经验教训,即可 理解为“人的作为”。
齐武帝子琅邪王,太子母弟也。生而聪慧,帝及后并笃爱之,衣 服饮食, 与东宫相准。帝每面称之曰:“此黠儿也,当有所成。”
A.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述他说:“这是一个狡猾的孩子,应当让他有所 成就。” B.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赞他说:“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必将有所成 就。”
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
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
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
例如:
《鸿门宴》中“范增数目项王”中的“目”字,它前有状 语,后带宾语,用如动词,既不能理解成“眼睛”,也不能仅 理解为“看”,应该理解为“用眼睛示意”
《促织》中“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中“高” 字上带宾语,用如动词,联系原文,可推断为“抬高”。
(从“生而聪慧”“笃爱之”等词语可见“黠儿”为褒义, 故选B)
2.结构分析法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这些句 子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这样通过 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
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 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 。我们可据之进行判断。如: (1)“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
• • • • • • • • • • • • •
9.丈夫二十不取 古义:男子。今义:男女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 10.今齐地方千里 古义:土地方圆。今义:田地或疆域。 1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古义:偏爱。今义:自私。 12.明日,客从外来。 古义:第二天。 今义:今天的下一天。 13.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古义:公开的批评指责。 今义:诽谤,恶意中伤。 14.吾与点也。
• (五)实词义推断方法 • 1.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 •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我们可 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 • 内部语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 • 外部语境: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 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 境
借助句子内部语境来推断 ①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 • • • • • • • • • • • •
1.敢以烦执事 古义:文中是对秦穆公的敬称,不敢直接称对方时的婉转说法。 今义:掌管某项事情(工作)(的人),可用作动词或名词。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 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4.夫晋,何厌之有 古义:满足。今义:讨厌。 5.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那个人。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多用于外交场合。 6.然谋臣与爪牙之士 古义:像爪和牙一样,指帮助者或得力助手。
(“跬”与“小”对应,从足即推断为小步,半步)
4、 追亡逐北
(亡 、北对应,均为溃败。常用“败北”,北即败)
5、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以,对应“用”,被任用) 6、 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腰”与戴对应,动词,腰戴) 7、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六国也 (族”字义同“灭”字)
• (二)偏义复词
• • • • • • • • • • • • •
(三)通假字 1.夫晋,何厌之有 厌==餍,满足 2.共其乏困 共==供,供给 3.若不阙秦 阙==缺,损害 4.秦伯说 说==悦,高兴 5.失其所与,不知 知==智,明智 6.南至于句无 句==勾 7.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帅==率,率领 8.令壮者无取老妇 取==娶 9.将免者以告 免==娩,分娩 10.三年释其政 政==征,赋税 11.亿有三千 有==又 12.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其==岂,难道
• • • • • • • • • • • • •
15异乎三子者之撰 古义:才能。 今义:写作。 16.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古义: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今义:凶恶。 17.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古义:供养活着的人。 今义:保养身体。 18.邻国之民不加少 古义:更。 今义:增加。 19.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 2.形容词的活用:(1 )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如果形容词在叙述句里充 当谓语,就是活用为动词。如:“益烈山泽而焚之。”“烈”形容大火, 这里是“放大火烧”。(2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指使它所带的宾语具 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 食。”“洁”“美”“饱”原是形容词,在句中都是使动用法,分别译为 “使……清洁”“使……华美”“使……饱”。(3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是指谓语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看作什么”的意思。如: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句中的“甘”“美”“安”“乐” 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译为“认为……香甜”“认为……华美”“认 为……安逸”“认为……快乐”。
这句话前后正好语意相对,由此,可推断“亡”与“有”的意思也 应相对,当“无”讲。另外,有时亦可借助整齐的句式,先推断出一 个词的词性,进而推断出这个词的正确意思。如
(2)“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中“固”的含义:
可根据句式整齐这一特点。由“地”推出“固”也应为名词,可译 为“险固的地势”。
3、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含义相同相近:
• • • • • • • • 求全责备——求, 民殷国富——富, 登峰造极——登, 文过饰非——饰, 扶危济困——扶, 比肩接踵——接, 怜香惜玉——怜, 心驰神往——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