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著名教授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名录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名录常委会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文学院中国文学系朱自清罗常培罗庸魏建功胡适杨振声刘文典闻一多王力陈寅恪浦江清唐兰游国恩许维遹陈梦家外国语文学系叶公超柳无忌莫泮芹陈福田燕卜荪(William Empson) 黄国聪潘家洵吴宓陈铨吴达元钱钟书杨业治傅恩龄刘泽荣朱光潜吴可读(A.L.Polland Urpuhart) 陈嘉冯承植谢文通李宝堂林文铮洪谦赵昭熊闻家驷陈定(家)民温德(Robert Winter) 黄炯华胡毅袁家骅白英(Robert Payne)历史系刘崇鋐雷海宗姚从吾毛准郑天挺陈寅恪傅斯年钱穆王信忠邵循正皮名举王庸向达张荫麟蔡维藩陈受颐吴晗噶邦福(Jhon Jan Gapanovich) 陆伯慈(Roberts)哲学心理系汤用彤冯友兰金岳霖沈有鼎孙国华周先庚冯文潜贺麟郑昕熊十力张荫麟王维诚陈康敦福堂王宪钧理学院算学系江泽涵申又枨程毓淮杨武之郑之蕃赵访熊曾远荣陈省身华罗庚姜立夫刘晋年蒋硕民张希陆许宝騄物理系饶毓泰朱物华郑华炽吴大猷吴有训叶企孙周培源赵忠尧霍秉权王竹溪张文裕马仕俊任之恭孟昭英许浈阳化学系杨石先曾昭抡孙承谔刘云浦钱思亮张子高高崇熙黄子卿邱崇彦朱汝华张大煜张青莲苏国桢严仁荫生物系李继侗张景钺沈嘉瑞许骧陈桢吴韫珍彭光钦赵以炳杜增瑞殷宏章沈同吴素萱地质地理气象系孙云铸王烈谭锡畴冯景兰袁复礼张印堂洪绂张席禔李宪之赵九章王恒升鲍觉民米士(Peter Misch) 钟道铭陶绍渊林超法商学院政治系张奚若张纯明崔书琴张佛泉张忠绂钱端升罗隆基邵循恪吴之椿王化成沈乃正赵凤喈王赣愚龚祥瑞经济系陈岱孙赵迺抟周作仁秦瓒伍启元周炳琳张德昌徐毓枬杨西孟戴世光萧蘧周新民余肇池徐维嵘鲍觉民*法律系燕树棠戴修瓒蔡枢衡罗文干张企泰李士彤芮沐章剑马质夫费青李麋寿陈瑾昆商学系丁佶李卓敏陈序经陈岱孙* 林维英周覃绂鲍觉民社会系陈达潘光旦李景汉李树青陈序经* 吴泽霖陶云逵费孝通工学院土木工程系蔡方荫施嘉炀王裕光陶葆楷张泽熙李谟炽吴柳生王龙甫陈永龄衣复得李庆海阎振兴覃修典张有龄张昌华刘恢先机械工程系李辑祥庄前鼎刘仙洲殷祖澜殷文友江一彪孟广喆周承佑徐叔渔王师羲曾叔岳刘德慕张闻骏王遵明吴学蔺褚士荃董树屏电机工程系赵友民章名涛张友熙倪俊顾毓琇任之恭毛启爽张钟俊朱兰成叶楷范绪筠马大猷范崇武陈宗善钱钟韩董维翰陈荫谷化学工程系张子丹张大煜* 高长庚谢明山潘尚贞苏国桢周荫阿陈国符武迟航空工程系庄前鼎冯桂连王德荣李锦安周惠久宁榥丁履德王宏基电讯专修科周荫阿师范学院国文系朱自清* 罗常培* 浦江清* 杨振声* 沈从文彭仲铎萧涤非余冠英张清常英语系叶公超* 柳无忌* 陈福田* 潘家洵* 莫泮芹* 袁家骅* 凌达杨李宝荣史地系刘崇鋐* 雷海宗* 钱穆* 张印堂* 洪绂* 张荫麟* 钟道铭* 陶绍渊*周廷儒数学系江泽涵* 赵访熊* 杨武之* 姜立夫* 张希陆* 杨善基理化系杨石先* 郑华炽* 许浈阳* 严仁荫* 何君超徐继祖教育系黄钰生邱椿徐述樊际昌罗廷光查良钊冯文潜陈友松孟宪承沈履陈雪屏齐泮林陆志韦胡毅* 汪懋祖田培林王维诚* 彭仲铎* 凌达扬* 倪中方徐继祖*吴俊升公民训育系查良钊* 陈友松* 陈雪屏* 张佛泉* 罗廷光* 曾作忠樊际昌* 倪中方*杜元载胡昌骥体育部马约翰吴宝璋整理据《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
西南联大及其教授们
著名校友
杨振宁、李政道、朱光亚、邓稼先、彭佩云、 汪曾祺、邹承鲁、王希季、陈芳允、郭永怀、 屠守锷、吴讷孙、陈忠经、戴传曾、何兆武、 李长之、何其芳、吴大观、任继愈、吴庆恒、 叶笃正、谢 玮、黄 昆、王浩杨、 凤林景
教育成效
联大8年,前后任教的教授有朱自清、闻一多 等300余人,他们都是各个学科、专业的泰斗、顶 级专家。学生有8000人,毕业生3343人(19381946)。 联大师生担任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1949年) 27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54人(学生80人)、工程 院院士12人(全是学生),其中有杨振宁、李政 道2人获得诺贝尔奖(物理学奖);赵九章、邓稼 先等8人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黄昆、刘东生、叶 笃正、吴征镒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宋 平、彭佩云、王汉斌等人成为国家领导人。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 焕,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祖母刘氏 是苗族,其母黄素英是土家族,祖父沈 宏富是汉族。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 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14岁时, 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 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 南联大任教,1931-1933年在山东大学 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 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 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 史的研究。 沈从文读过两年私塾,正规教育仅 是小学,他的知识和智慧更多是自然和 人生这部大书给他的。他撰写出版了 《边城》、《长河》、《唐宋铜镜》、 《龙凤艺术》、《战国漆器》、《中国 古代服饰研究》等学术专著。
王力(1900—1986),广西壮族自 治区博白县人中国语言学家、教育家、 翻译家、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 散文家和诗人,北京大学中文系一级教 授。1926年考进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 1927年赴法国留学,获巴黎大学文学博 士学位。1932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 燕京大学、广西大学、昆明西南联合大 学教授,岭南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 中山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语言学系 主任。1954年调北京大学任教授,直至 去世。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
李慎之先生常说:“中国人了 解、学习、研究中国哲学,冯友兰 先生是可超而不可越的人物。”
主要著作及成就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冯友兰开始以马克思 主义为指导研究中国 哲学史。著有《中国哲 学史新编》第一、二册、《中国哲学史论文》、 《中国哲学史论文二集》、《中国哲学史史料 初稿》、《四十年的回顾》和七卷本的《中国 哲学史新编》(七卷本)等书。
著名教师吴大猷周培源王竹溪梁思成金岳霖陈省身王力朱自清冯友兰吴有训陈寅恪沈从文陈岱荪闻一多钱穆钱钟书费孝通华罗庚朱光潜赵九章李楷文林徽因吴晗吴宓潘光旦西南联合大学的贡献大学之为大学首先在于它是一种精神的存在是追求文明进步的精神殿堂
冯友兰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
一、作者简介
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 河南唐河人。中国现代著名哲学史 家、哲学家。1915年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 门,1919年赴美留学,192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 博士学位。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 兼文学院院长。1952年后一直为北京大学哲学 系教授。著作结集为《三松堂全集》。
主要著作及成就
1931年和1934年, 他的《中国哲学史》 上下卷出版问世。 该书是继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之 后又一部具有广泛影响的中国哲学史著作,代 表了30年代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最高水平。
“兹将其优点概括言之,凡著中国古代哲学史者, 其对于古人之学说,应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笔。” (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
文学院院长冯友兰撰文
中国文学系教授闻一多篆额 中国文学系主任罗庸书写 被称为:“三绝碑”
这是记载西南联合大学伟大 光辉历史的重要历史文献。
(三)叙事分析
第一部分:叙述历史,起句庄严,行文简洁。 第二部分:追叙本事,虚实结合,繁简相间。 繁者:联大连迁数地之史实 简者:三次“奉命” 实者:于年月日、人数、地点,一笔不苟 虚者:“惟以文化力量,与日本争持于平 津,此三校实为其中坚”,表南迁前 三校之地位
西南联大历史文化专题(一)
专题一:西南联大的缘起、分校设置和北返
第一节 迁滇论争
张治中知道临大决定西迁云南,表示反对,认为即使 长沙不安全,可考虑其他湖南城市。 临大学生反对迁校成为主流,学生高小文说: 正期弦歌不辍,不料竟有劳师动众,西迁昆明之议, 实属荒芜学识,劳民伤财。 国民政府军政部长陈诚演讲,认为抗战固然紧迫,但 建国更需要人才,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承担起未来的使命。
专题二:西南联大的教学制度
第一节 校务委员会
校务委员会由常委会主席召集,由常委梅贻琦、蒋梦 麟、张伯苓和秘书主任、教务长、总务长、训导长、各学 院院长以及教授代表11人共同组成。 其主要职能是讨论学校事务,包括审议学校经费使用、 院系设立与变动、规程制度、建筑、设备等有关学校建设 的重要工作,以及常委会交议的事项。
专题一:西南联大的缘起、分校设置和北返
第二章 再迁昆明
1937年12月,南京失守,武汉告急,长沙面临战争的 严重威胁。 长沙临大不得不再次迁徙,经西南联大教授与云南地 方当局联系,云南省教育厅厅长龚自知和云南省政府主席 龙云欢迎临大西迁昆明;同时,广西当局亦希望联大搬到 桂林或其他城市。 1938年1月,长沙临大常委会作出迁往昆明的决议。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
专题一:西南联大的缘起、分校设置和北返
第三节 《公送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北归复校序》
《护国史》主纂、原云南大学教授白之翰撰文,弥勒 王景茀挥毫。 序文高度赞扬了西南联大师生的人格风范和治学精神; 同时对联大师生积极开展云南问题研究,使云南各方面情 况得以彰明表示感谢。 序文作为反映云南各族人民与联大深厚情谊的文字,得 到西南联大的回应,联大在《西南联大谢启》中说: 桃潭千尺,未足喻此深情;秋水一篇,差可方兹佳制。 室去临歧,难有琼瑶之报。瞻怀斯土,重晤何时?
“一二一”运动中的西南联大教授会与教授们
“一二一”运动中的西南联大教授会与教授们作者:于化民文章来源:《史学月刊》,2008年第5期点击数:1224 更新时间:2010年06月03日[摘要]:汇集了一大批杰出知识精英的西南联大教授会,秉承北大、清华、南开三校“教授治校”的传统,在联大校务管理和学校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二一”运动发生后,原本非政治性的教授会也不得不在政治是非面前表明立场。
它运用自己特殊的社会影响,采取一系列步骤揭露和抗议国民党当局镇压民主的恶劣行径,给青年学生的爱国行动以有力的支持。
同时,教授会的内部矛盾也随着运动的深入而突显出来,发展为公开的对立。
在即将到来的社会大变革面前,尤其是经过运动的洗礼,在闻一多、吴晗等进步教授感召下,更多的教授逐渐转向进步方面。
The Professor Society and Professors of National Southwest Associated University in “December First Movement”Yu Huamin(Institute of Modern History,CASS,Beijing 100006,China)Key words:National Southwest Associated University; the Professor Society; “December First Movement”Abstract: Gathering together numbers of outstanding intelligent elite, the Professor Society of National Southwest Associated University took the traditions of “professor-ruled university” of Peking,Qinghua, Nankai Universities and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School Affairs Management and school life. After “December First Movement” took place, the originally nonpolitical Professor Society had to indicate their political stance on “yes or no” of political affairs. It made use of special society influence, adopted a series of steps disclosing and protesting against the crime of Kuomintang authorities suppressing democracy, supported the student's patriotic activity powerfully. At the same time, the internal contradiction of the Professor Society appeared and developed to public opposition. In front of forthcoming social reform,more and more professors who had experienced the baptism of movement gradually turn around advanced aspec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progressive professors such as Wen Yiduo and Wu Han.1945年底发生在昆明的“一二一”事件,反映了抗战胜利后全国民众反内战、争民主的要求和心声,短短数月发展为一场波及全国的爱国民主运动,以“新的‘一二九’”[1]名垂史册。
我看西南联大教授的精神与风范
我看西南联大教授的精神与风范作者:晏建怀来源:《师道》2014年第12期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作为一所与中国抗战共始终的战时临时大学,虽然存在时间仅短短九年,却培养了杨振宁、李政道两位诺贝尔奖得主,黄昆等三位国家最高科技得主,郭永怀等6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得主以及90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而在这辉煌的教育成果背后,是一大批兢兢业业、呕心沥血的联大教授,他们在那个国难当头的历史时刻,以自己的知识与品质、精神与风范,教诲着学生,感染着时代,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
赤子其人沈从文沈从文在西南联大的学生汪曾祺说过,沈先生教写作,写的比说的多。
沈先生在阅读学生习作时,常常在学生的习作后面写很长的读后感,或评思路深浅,或析文本优劣,或谈创作见解,有时他的读后感甚至比学生的习作还长,可见沈先生对教学的执著和对学生的关心。
沈先生十分讲究教学方法,遇到习作较为优秀的,还会把学生叫来,介绍学生看一些与这篇习作写法相近的中外名篇,而且每每都是他自己跑书店或图书馆找来这些书籍,让学生看看名家是怎样写的,自己又是怎样写的,观比对照,分析长短,让学生既增进了知识,又提高了写作水平,一举多得。
沈先生在学生的教育上可以说是无私奉献、竭力帮助。
对于学生写得好的习作,沈先生总是主动寄到自己熟悉的文学报刊上发表,学生经他之手介绍到报刊发表的文学作品无法计数,像汪曾祺1946年以前写的作品,几乎全部都是沈先生亲自寄到报刊发表的,这对于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但于沈先生自己来说,在那个物资匮乏、流通滞塞的特殊年代,不说看习作的费时,寄邮件的费工,单单就是邮资一项就是不小的开支。
当时的联大教授,生活是极端贫困的,由于战火频仍,物价飞涨,与抗战之前相比,联大教授的月薪缩水四百多倍。
为此,沈先生不得不常常把学生习作原稿的纸边剪去,仅留写着文字的纸芯,以尽可能地减少重量,节省邮资。
沈先生逝世后,美国的傅汉斯、张充和夫妇赠一挽联:“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高度概括了沈先生的学品与人品。
西南联大的传奇故事
自卢沟桥事变之后,中国教育史掀开了惊心动魄的一页。
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天津南开大学撤出的一千六百多名师生经过千里跋涉到达长沙,在拼凑而成的长沙临时大学继续他们的学业;可仅仅三个月,眼看长沙不保,一大批知名教授、学者又克服无数困难,带领学生辗转来到昆明。
在中华民族处于危亡关头,他们咬紧牙关,养育人才,创造了伟大的奇迹。
《精神的雕像——西南联大纪实》一书向人们展现了这段非凡的史实,读来令人感动不已。
闻一多步行入滇1938 年2 月19 日,长沙临时大学的师生,在韭菜园圣经书院临时大学召开出发誓师大会,会后即告别了三湘大地。
临时大学师生入滇的路线有三条:大多数教师、家眷及部分女同学从长沙乘火车到香港,然后由香港渡海到越南海防,乘火车入滇;经济条件较好的男同学和少数女同学,由长沙乘火车到广西桂林,再由桂林乘汽车途经柳州、南宁、镇南关进入越南,转乘火车入滇——这一路人数最多;而最艰苦的一路,便是由湖南出发,徒步行走到昆明的"湘黔滇旅行团"了。
旅行团由267 名家庭贫困的男同学和11 位中青年教师组成,配有4 名军事教官及队医等。
他们将跨越湘、黔、滇三省,翻过雪峰山、武陵山、苗岭、乌蒙山等崇山峻岭,步行3600 里。
出发之前,每人发给军装一套,绑腿、草鞋各一双,油布伞一把,限带行李八公斤——主要是路上必须的生活用品。
步行团的最高军事领导,是由湖南省主席张治中推荐的原东北军少将师长黄师岳。
闻一多、曾昭抡、李继侗、袁复礼四位教授与学校派出的指导员黄钰生共同组成辅导委员会。
初春阴雨绵绵,二百多名中国学子,脚踏草鞋,行进在泥泞的湘北大地。
头几天还有人打伞,可细雨似乎永无停止地下着,为了行走方便,大家将油布伞往背后一搁,不撑了。
棉衣湿透了,到宿营地拢一堆火烘干,第二天再穿。
走到桃源县小丘陵地带时,淡淡的薄雾在一望无际的山丘、桃林间飘忽。
学生们不由问道:"闻先生,当年陶渊明写的那个《桃花源记》,是不是就是这里?"闻一多莞尔一笑:"那是一个古代的传说故事,不一定真的是作者所见所闻。
西南联大的“长征”
西南联大的“长征”作者:李诚来源:《阅读(书香天地)》2016年第11期这是一所只存在了8年半时间的大学。
朱自清、闻一多、陈寅恪、冯友兰、沈从文、钱穆、金岳霖……均曾执教于这所大学;杨振宁、李政道、黄昆、朱光亚、邓稼先……都是它的学生。
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一个让很多人肃然起敬的名词;而在它辉煌的背后,又包含着那个时代赋予它的苦难。
1937年11月,南迁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在长沙联合办学,学校初名“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这所诞生于抗战烽烟中的大学,注定了其颠沛流离的命运。
3个月后,战火逼近湘江,学校再次迁移。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在68天里,300多名师生,穿越湘黔滇三省,行程1600多公里,徒步688公里,终于抵达遥远的云南昆明。
这段艰苦卓绝的迁徙,被称为“中国教育史上的长征”。
西迁之争当时,要不要西迁昆明,在学生中有着激烈的争论。
一个不容忽视的背景是—1937年11月,日机就开始轰炸长沙,所有人都明白,作为后方重镇的长沙,成为抗敌前线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空袭警报声不时响彻城市,西南联大的师生无法安心上课,人心浮动。
事实上,西迁昆明早就被提上日程。
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向刚刚出任教育部长的陈立夫提出过该计划。
陈立夫说,蒋介石认为大学搬来迁去会影响士气,未予同意。
直到1938年1月上旬,形势愈发严峻,陈立夫才同意学校搬迁。
但争议依旧存在。
出于职责和个人前途考虑,多数教职员赞成西迁;与此相反的是,很多学生反对西迁。
学生反对的原因,大多出于年轻人的热血精神。
此前,已经有部分学生选择了投笔从戎,用最直接的行动拯救苦难的祖国,在这种情绪的影响下,逃难式的西迁行动被学生视为“逃跑”,万不可行。
当西迁的告示贴出后,教室走廊上随即贴满了反对西迁的壁报。
一名学生撰写了这样的文字—“须知大观楼不是排云殿,昆明湖不在颐和园”,要大家勿为四季如春的昆明所惑;有的学生更直接,在告示四周框起黑圈,写上“放屁”两字。
西南联大校友访谈录——陈昌笃教授
出生 于湖南省 新 宁县 , 1 9 3 9 年起 在 湖南新 宁县 楚南 中学就 读 初 中,1 9 4 2 年 起 在 湖 南 蓝 田国立 师 范 学 院 附 中就 读 高 中, 1 9 4 5 年就 读西 南 联大 本科 , 1 9 4 6 起 在 清 华 大 学 地 学 系学 习 , 1 9 5 0 —1 9 5 3 年 在 中科 院植物 所攻 读植 物生 态学 研 究生 , 1 9 5 7 -1 9 5 9 年和 1 9 8 1 -1 9 8 2 年 期 间分别 在 苏 联 列 宁格 勒 大 学 和 美 国亚利 桑那大学 进行 访 问研 究 。 选择 访 谈 陈 昌笃先 生, 缘 起 于他 有西 南联 大 和 清华 的教 育 背景 。 他 的 求 学 之 路恰 好 经 历 了西 南 联 大 师生 穿 越 大半 个 中 国, 一 路辗 转 , 历经艰辛 , 回迁平 津 故 园复校 的最后 时期 , 而后又在清华 继续 学业 。 陈昌笃先 生高 中就 读 的湖南蓝 田国立 师范学 院
c h a n n e 1 . r e d n e t . c n / g d x w/ Ge o g r a p h y / GW 1 2 0 7 2 3 /
< < < 6 0
0000 I 西南联大校友访谈录一 陈昌 笃教授
由蓝 田西 迁 溆 浦 , l 9 5 0 年 和 湖南 其 他 中学 合 并 , 完 成 了其 历史使命 。 附 中存在 十年 , 师资优 良, 教 育严 格 而又 活 泼 生 动 , 奠定 了人 才 坚实 的 知 识基 础 。 陈 昌笃先 生在 口述 中也 反复 强调附 中教 育对其 一生 影 响之 巨, 并奠 定了他 E l 后 的学术 方向。 现已8 7 岁高 龄 的 陈 昌笃先 生 完 全 是在 战 火 和 迁徙 中完 成 中学直 至大 学 时期 的教 育, 当时 条件 虽 举 步维 艰 , 但 求学 奋斗 振 兴 国家 之 心始 终不 变 。 正
问渠——无问西东西南联大 (1)
问渠——只为您每天多读一点我们将不定期推送问渠系列阅读材料读书实乃人生一大幸事。
一壶清茶,个把时辰,几本好书,清醒的幸福渗透在书页翻动的风里,沁入昏睡的心灵,于是整个世界便明亮了。
无问西东|这所只存在8年的大学,何以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1938年4月4日,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在昆明组成西南联大。
抗战爆发后,日寇入侵,山河变色。
国民政府一面在前线顽强抵抗日军“速亡中国”的战略,一面将有生力量撤退到西南大后方。
这其中除了军队、行政机构以外,还有大学。
即使在家国存亡之际,国人依然明白,教育乃我民族独立最后之希望。
北大、清华、南开三所顶尖大学,先是辗转长沙,成立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无奈战局恶化,湘江之畔已容不下一张张课桌,随即迁往大后方之云南。
1938年4月4日,三所大学在昆明组成西南联合大学。
校舍简陋,茅屋平房,却也出自梁思成倾心之设计。
师生褴褛,却一个个气宇轩昂。
校训:刚毅坚卓,体现危难时代这个民族的风骨。
校务委员会主席是清华校长梅贻琦,主张教授治校,即校长不是主角,老师才是,“校长不过是率领职工给教授搬椅子凳子的”。
在这种尊重下,师生皆彰显独立之精神,真正担负起了国家兴亡的责任。
这并非简简单单的爱国情怀,更是作为国家主人对这个民族历史与未来的担当。
西南联大存在了八年,这八年培养的师生,是中国近一百年的教育无法超越的,也许未来一百年也不会超越。
汪曾祺晚年曾在文章中写道:有一位曾在西南联大任教的作家教授在美国讲学,被一位专门研究联大校史的美国教授问道:联大八年出的人才比这些大学三十年出的人才都多,为什么?这位作家回答了两个字:自由。
"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获民主堡垒之称号,违千夫之诺诺,作一士之谔谔。
"这是中外学术对西南联大的总评语。
西南联大无疑是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这座"最穷大学"只存在了8年,却被誉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
西南联大著名教授
西南联大著名教授△寅恪在为父亲守灵的那些晚上,寅恪常常斜躺在走廊的藤椅上,一句话不说,两眼怒睁,看着茫茫黑夜。
每次亲友来吊唁,寅恪必一一还礼,或鞠躬,或叩首,虽极度疲倦,礼数不减分毫。
寅恪原本就有眼疾,丧礼上频繁的弯腰和低头,诱发了视网膜脱落,导致右眼视力急剧下降。
经医院大夫检查,确诊为右眼视网膜剥离,急需手术治疗,不可延误,但手术后,要相当一段时间来休养。
得知情况后,寅恪选择不做手术,宁可失明,也要离开沦陷区。
11月3日,背负国仇家恨的寅恪,隐瞒教授身份,携妻带女,离开北平。
有人奉日军之命,开出优厚条件,请寅恪到已沦陷的教书,被他严词拒绝。
他说,我和父亲一样,同日寇不两立。
为躲避日寇迫害,寅恪出走,不久,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沦陷,寅恪一家,被困在九龙。
在困居九龙的日子里,寅恪一家,几无下锅之米。
大学中文系教授君葆,指派了两名职工,携米十六斤、肉罐头七罐,前往宅救济。
两位职工回来报告,寅恪先生一家,已经挨饿三天了。
为了买到一点食物,寅恪典衣卖物,最后竟然到了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的程度。
有个叫松荣的日本学者,因仰慕寅恪的学问,遂写信给日本军部,求他们照顾一下。
随后,日本宪兵来到家,送去好多袋面粉。
宪兵们拼命往屋里搬,寅恪和夫人,就拼命往屋外拖,誓死不吃日军的面粉。
家两父子,秉持的是同一种骨气。
这种骨气,自古及今,一以贯之,每到民族危难时,便在中华驰骋纵横,乃至聚沙成塔,众志成城,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南开学生胡淑珍,清华教授寅恪,以及和他们相似的一众师生,终将于这个大时代,汇聚在四季如春的,上演震撼世界的传奇。
按下启动按钮的人,是三位校长:清华梅贻琦,北大梦麟,南开伯苓。
△梅贻琦卢沟桥事变后,北大、清华、南开三所高校合并,在组建临时大学。
1938年春,又迁至,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西南联大的成就,源自三位校长的团结。
梅贻琦毕业于伯苓创办的敬业中学堂,这个敬业中学堂,就是南开的前身,也就是说,梅、二人,原本就有师生之谊。
西南联大的名人故事简介
西南联大的名人故事简介摘要:一、引言1.背景介绍:西南联大成立的历史背景2.文章目的:介绍西南联大著名人物及其故事,彰显办学精神二、西南联大著名人物及其故事1.茅以升:桥梁工程专家,主持设计钱塘江大桥2.邓稼先:物理学家,中国原子弹之父3.陈省身:数学家,拓扑学奠基人之一4.冯友兰:哲学家,著作《中国哲学史》5.王力:语言学家,主编《辞海》三、西南联大办学精神1.严谨治学:教授们的学术追求与教学态度2.艰苦奋斗:在战争环境下坚持办学的不屈精神3.爱国情怀:为国家培养人才,助力民族复兴四、结语1.西南联大人物故事的价值启示2.对当代教育的反思与借鉴意义正文:西南联大,全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成立于抗日战争时期的1937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合并而成。
在短短八年的办学史上,西南联大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为我国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
本文将介绍几位西南联大的著名人物及其故事,以彰显西南联大的办学精神。
一、茅以升:桥梁工程专家,主持设计钱塘江大桥茅以升,我国著名的桥梁工程专家,曾任西南联大教授。
他在抗战时期主持设计了钱塘江大桥,成为当时国内第一座大跨度钢梁桥。
茅以升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地形、水文等条件,创新性地采用了空腹式双主塔结构,使得大桥在满足功能的同时,兼具美观与坚固。
钱塘江大桥的建成,极大地促进了西南地区的交通与发展。
二、邓稼先:物理学家,中国原子弹之父邓稼先,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被誉为“中国原子弹之父”。
他在西南联大求学期间,成绩优异,毕业后赴美国留学,并获得博士学位。
归国后,邓稼先领导了我国原子弹的理论设计工作,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邓稼先的带领下,我国原子弹于1964年成功试爆,奠定了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三、陈省身:数学家,拓扑学奠基人之一陈省身,我国著名的数学家,曾任西南联大教授。
他在拓扑学领域取得了世界性的成就,被誉为“拓扑学奠基人之一”。
西南联大及其教授们
陈省身(1911-2004),籍贯浙江 嘉兴,美籍华人,国际数学大师、著名 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走进 美妙的数学花园”创始人,20世纪世界 级的几何学家。少年时代即显露数学才 华,在其数学生涯中,几经抉择,努力 攀登,终成辉煌。他在整体微分几何上 的卓越贡献,影响了整个数学的发展, 被杨振宁誉为继欧几里德、高斯、黎曼、 嘉当之后又一里程碑式的人物。曾先后 主持、创办了三大数学研究所,造就了 一批世界知名的数学家。
冯友兰(1895-1990),中国当代 著名哲学家,教育家。1924年获哥伦 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历任中州大学 (现在的河南大学)、广东大学、燕 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 哲学系主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 文学院院长,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其哲学作品为 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 献,被誉为“现代新儒家” 。 《中国哲学简史》享誉全国, 《人生的境界》《我所认识的蔡孑民 先生》被编入想史 方面的研究资料,现有7 000余册图书。 著《新理学》《新世训》《新原人》 《新原道》《中国哲学史新编》、 《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论文 集》《四十年的回顾》《中国哲学史 史料学初稿》《中国现代哲学史》等 数十种。
著名校友
杨振宁、李政道、朱光亚、邓稼先、彭佩云、 汪曾祺、邹承鲁、王希季、陈芳允、郭永怀、 屠守锷、吴讷孙、陈忠经、戴传曾、何兆武、 李长之、何其芳、吴大观、任继愈、吴庆恒、 叶笃正、谢 玮、黄 昆、王浩杨、 凤林景
教育成效
联大8年,前后任教的教授有朱自清、闻一多 等300余人,他们都是各个学科、专业的泰斗、顶 级专家。学生有8000人,毕业生3343人(19381946)。 联大师生担任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1949年) 27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54人(学生80人)、工程 院院士12人(全是学生),其中有杨振宁、李政 道2人获得诺贝尔奖(物理学奖);赵九章、邓稼 先等8人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黄昆、刘东生、叶 笃正、吴征镒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宋 平、彭佩云、王汉斌等人成为国家领导人。
西南联大出的院士名单及简介
西南联大出的院士名单及简介
西南联大是我国历史上一所著名的大学,其出过不少院士。
以下是西南联大出的院士名单及简介:
1. 陈省身: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半导体物理学和固体物理学,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 严济慈: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凝聚态物理学和物理学基础理论,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3. 谢希德: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强子物理学和高能物理学,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4. 毛泽覃: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研究领域为有机合成化学和药物化学,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5. 聂荣臻: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元帅,曾参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是中国军事史上的重要人物。
6. 周光召: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岩石学和矿床学,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7. 杨振宁: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主要研究领域为理论物理学和粒子物
理学。
8. 李政道: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主要研究领域为粒子物理学和固体物理学,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以上是西南联大出的部分院士名单及简介。
他们为中国的科学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是中国科学事业的重要人物。
西南联大的奇才怪杰
刘文典平时上课,都是边吸鸦片边讲,校方还 上当时他父亲钱基博在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任教,
安排一个杂役提着茶壶随时为他加水。这种做派本 希望儿子来照顾自己。
已令师生议论纷纷,这次又为了鸦片而旷教半年之久,
知识分子的自我意识极强,因此极容易文人相
影响更坏。为此,时任中文系代主任的闻一多坚决主 轻。被西方人称为“中国 20 世纪上半叶唯一一个真
开嘲笑同事学问差,得罪了很多人,舆论形势对他
联大学生里同样“狂徒”多多,比如今天已看
很不利。最后,刘文典恨恨去了同在昆明的由著名 不出丝毫狂傲、对人谦恭有礼的前辈泰斗杨振宁,
数学家、教育家熊庆来执掌的云南大学,任云大中 在当时也不是一般的狂。
文系教授,直到 1958 年去世。
西南联大物理系学生里有两大才子:杨振宁和
活到 10 月份就肯定会得奖。沈从文
或者藏青色礼服,风度翩翩。他
的 去 世 对 我 来 说 是 最 遗 憾 的 事 情 。”
讲课只用英语,不用汉语,也从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瑞典皇家文学院
不提问,让学生既倾倒又轻松。
院士马悦然 2005 年在北京伤感地说。
但到 1939 年夏,钱钟书就离
这一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由埃
重“管理”下谋生的人,即便资质优异、勤奋刻苦, 糊涂了吧。”
也不大可能成为开拓创新之才。
大学是智慧和才情、个性的集中地。一所大学,
刘文典是资深教授,而在后起之秀里,同样有 若没有一批奇人、狂人、怪人,即便其资金再充裕,
一位狂人,也是在不愉快中离开了西南联大。他就 景致再优美,学风再严谨,其魅力也要减色不少。
昆明空袭警报频繁拉响之时,刘文典和学生一 起护卫着大学者陈寅恪离开教室,看到沈从文也匆 匆跑出,他当众大骂:“我被炸死了,就没人给学 生讲庄子了,你沈从文跑什么跑?”
上海、中南、西南、东北财大老教授名录
王时杰1927/82
人大研究生
张寄涛1927/83
人大研究生
郭慧珍1928
复旦研究生
胡逢吉1928/
武大研究生
邱 丹1929/86
人大研究生
夏兴园1933/86
1958中南研究
周彦文1937/86
共计9人
张光照1922/
1943西北大学
侯宗卫1922/
人大研究生
刘诗白1925/
1946武汉大学
人大研究生
尚振礼1926/
人大研究生
刘都庆1932/
人大研究生
周兆麟1932/
人大研究生
共计11人
胡崇能1918/
1946南开研究
吴梅村1920/
1946重庆大学
涂德服1924/
1946四川大学
陈志科1926/
人大研究生
李隆章1927/
1947中央大学
陈汉章1927/
刘修瑜1928/
1949光华大学
王公唯1917/87
吴智伟1928/87
人大研究生
共计5人
彭星闾1928/87
人大研究生
周肇先1928/87
人大研究生
农业经济与
农业企业管理
张人价1910/46
1932中央大学
黄希源1915/83
1939中央大学
赵 源1924/
人大研究生
何良俊1930
人大研究生
共计4人
邹绪昌1919/
1946中央大学
许心礼1926/87
人大研究生
共计2人
工业经济与
企业管理
汪祥春1918/80
季 煦1929/87
许开甲1930/87
刘文典轶事
刘文典轶事刘文典(1889~1958)字叔雅,安徽合肥人,民国大学者。
刘文典一生充满浪漫传奇的色彩,他18岁加入同盟会,1909年东渡日本,师从章太炎,是太炎先生正式的入室弟子。
早年,他积极投身反清革命运动。
辛亥革命以后,1913年的宋教仁在上海车站遇刺案中,他的手臂也曾受过伤,后来又流亡日本,还当过孙中山的秘书。
袁世凯死后,他方才回国,本想再从事政治运动,但眼见军阀混战、政治黑暗,于是放弃了政治,转向文学,一面教书,一面从事古籍校勘和研究,历经刻苦钻研,终于学有所成,成为一代大师。
近来红学界颇不安宁,于是遥想当年,西南联大教授刘文典这样讲《红楼梦》:其时天已近晚,讲台上燃起烛光。
不久,刘文典身着长衫,缓步走上讲台,坐定。
一位女生站在桌边用热水瓶为他斟茶。
先生从容饮尽一盏茶后,霍然站起,有板有眼地念出开场白:“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满筐!仙桃只要一口就行了啊……我讲红楼梦嘛,凡是别人说过的,我都不讲;凡是我讲的,别人都没有说过!今天给你们讲四个字就够了。
”于是他拿起笔,转身在旁边架着的小黑板上写下“蓼汀花滁”四个大字。
这次讲座原定在一间小教室开讲,后因听者甚众,改为大教室,还是容不下,只好改在联大教室区的广场上,学生席地而坐,洗耳恭听刘教授高论。
教室内,刘文典时有妙语。
他教学生写文章,仅授以“观世音菩萨”五字。
诸生不明所指,他解释说:“观”乃多多观察生活,“世”乃需要明白世故人情,“音”乃讲究音韵,“菩萨”,则是要有救苦救难,关爱众生的菩萨心肠。
诸生恍然大悟。
刘氏在西南联大开《文选》课,不拘常规,常常乘兴随意,别开生面。
上课前,先由校役提一壶茶,外带一根两尺来长的竹制旱烟袋,讲到得意处,就一边吸着旱烟,一边解说文章精义,下课铃响也不理会。
有一次,他却只上了半小时的课,就忽然宣布说,今天提前下课,改在下星期三晚饭后七时半继续上课。
原来,那天是阴历五月十五,他要在月光下讲《月赋》一篇。
西南联大数学名师的“治学经验之谈”及启示
西南联大数学名师的“治学经验之谈”及启示摘要:西南联大是一所名师云集的高等学府, 为我国培育出了许多英才, 被海内外人士喻为“藏龙卧虎”之地.西南联大数学系的“数学三杰”——华罗庚、许宝禄、陈省身3位教授, 以及后起之秀钟开莱先生均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华罗庚先生讲课的主要特点是, 他总是尽力把题材化繁为简, 化难为易;强调搞学问必须有“看家工夫”;强调“读书要从薄到厚, 再从厚到薄”.陈省身先生强调“数学为的是简单性”.许宝禄和钟开莱先生在教学中特别强调要“直观地理解数学”, 主张要把数学定理及其证明的“原始思想”告知学生.所获得的教益:认识到追求简单规律的重要性, 并以此作为研究数学的目标和兴趣出发点;学会使用直观、联想去理解数学并籍此去发现问题, 提出可以研究的题材;学会了重视“特例分析”、数学概括和抽象方法;向华罗庚、许宝禄先生学到了“不怕计算”和“乐于计算”的习惯并乐于从计算中发现规律和提炼一般性公式.关键词:西南联大; 治学经验; 治学方法; 见解; 启示.(一)西南联大是由北大、清华、南开3所大学, 在抗日战争年代迁移到昆明时, 联合而成的大学.那是一所名师云集的高等学府, 曾在艰难的8年岁月里(1938—1946) , 培育出了许多英才, 他们在各个学术领域里分别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中居于世界级的人物也为数不少.因此西南联大曾被海内外人士喻为“藏龙卧虎”之地.我有幸于1941—1945年间进入西南联大数学系学习.当年即闻知校中有“数学三杰”——华罗庚、许宝禄、陈省身3位教授.他们分别从英国、法国留学归国后, 锲而不舍地从事数学工作, 虽然都很年轻, 但成就已很出名, 而且也都在昆明熬过了清苦艰难的岁月.数学三杰的数学贡献是属于世界级的, 所以后来德国著名的斯普林格(Springer) 出版社曾相继出版了陈氏(1911—) 、华氏(1910—1985) 、许氏(1910—1970) 的数学文集.当年教师中还有一位后起之秀, 钟开莱讲师 (1917—) , 后来成为国际著名的概率论专家, 对马尔柯夫链、随机过程论做出了杰出贡献.现在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终身名誉教授.在大学时代, 我曾学习了华先生、许先生和钟开莱先生开设的4门课程.后来又和这3位老师有多年的接触联系.所以这篇回忆录似的文章, 主要是介绍华、许、钟3位有关治学的“经验之谈”和某些学术观点及科研与教学风格.还要谈到他们对我的影响.中国数学会与北京师大合办的《数学通报》专设“寄语数学青年”一栏, 曾邀我写过一篇“谈谈我的一些数学治学经验”的文章, 载该刊2000年5月号.在这篇文章中, 我曾写道:“积半个世纪的数学教学与科研工作经历, 我的个人经验可概括为5句话:一是培养兴趣, 二是追求简易, 三是重视直观, 四是学会抽象, 五是不怕计算.”后来2001年我在中山大学、浙江大学给研究生们讲演时, 还补充了一句话:“六是喜爱文学.”事实上我的上述一些经验, 正好是反映和证实了西南联大名师们对我的启示和教益所起的作用.(二)华罗庚先生丰硕的学术成就和贡献, 已在不少人的著作和纪念性文章中介绍过.尤其是王元著《华罗庚》一书, 对华先生在诸多数学分支中的卓越成果, 已有极为详尽的论述.这里我只想就宏观的角度来谈一些华先生的主要治学经验和他的各种有关观点以及教学与科研风格.我学过华先生讲授的“数论课程”和“近世代数课程”.他的讲课姿态很灵活, 虽然腿脚不灵 (因为他是跛子) , 却喜欢在黑板前边走来走去.他在黑板上写字不多, 而很注重讲问题的来龙去脉和论证思路, 有时也穿插讲点小故事.他爱讲的一句话是“卑人之无甚高论” (意思是, 他所论证的数学真理其实质是平庸无奇的) , 所以听他讲课我感到是一种愉快的享受.华先生并不看重考试, 他教我们2门课程时一次考试也没有.当然, 学生们对他这样的老师是由衷欢迎的.但他要求我们做一批他所指定的习题, 最后根据做题的表现状况打分数定成绩.这样, 无疑是体现了对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自觉性的尊重和鼓励.我想, 正因为华先生本人是自学成才的, 所以他看重人们的主动自觉性也就是自然的了.华先生讲课的主要特点是, 他总是尽力把题材化繁为简, 化难为易.有时还对一些数学定理及其证明的妙处, 赞叹几句.我担任他的助教(助手) 期间, 他曾对我说过:“高水平的教师总能把复杂的东西讲简单, 把难的东西讲容易.反之, 如果把简单的东西讲复杂了, 把容易的东西讲难了, 那就是低水平的表现.”这些话曾成为我从事数学教学工作的座右铭, 因而居然能使我过去数十年间也一直享有“善于讲课”的美名.华先生具有爽朗直率、坚持求真的性格.记得有一次他讲近世代数课时, 他对大家说, 他在这次步行来校的路上, 才真正想通了“舒尔引理” (Schur's Lemma) 的妙处.一位著名的数学教授, 竟能在学生们面前无保留地表白对一个著名定理的理解过程, 真使大家更加敬重他的坦诚性格和求实精神.(三)凡是自学成才者, 常常有独到的经验和体会.华罗庚先生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范例.他的治学经验之一, 就是他所强调的搞学问必须有“看家工夫”.据他所说, 他有扎实的看家工夫主要是因为学习了3部有名的经典著作:一是克里斯托尔(Chrystal) 的《大代数》;二是兰道(Landau) 的《数论教程》;三是特恩波尔·爱德肯(Turnbull Aitken) 的《标准矩阵论》.从这些经典著作中他学到了计算技巧、分析功底和创建“矩阵几何”的基本工具.20世纪50年代前曾任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的段学复教授对我说过, 据他所知华先生在青年时代精读兰道的数论巨著共作了6大本笔记, 可见其功夫之深.《标准矩阵论》这本老书, 曾由华先生传给了早年助教闵嗣鹤先生, 后来又由闵先生传给了我.至今保存在我家已有50余年了.从这本昏色发黄的老书中, 还可以看到当年身为名教授的华罗庚曾作过书中习题的痕迹.“直接攻读名家原著才能最有效地学到看家本事”, 这也是19世纪初叶欧洲杰出数学家阿贝尔 (Abel) 曾表述过的经验和见解.显然华先生成功的经历与阿贝尔的成才经验及见解是完全一致的.事实上, 正因为名家的原著往往包含有一系列创作原始思想, 并表述原始创作过程, 所以名著最能启发和诱导青年学子走向成才创新之路.华先生的治学经验之二, 就是他所常说的“读书要从薄到厚, 再从厚到薄”.所谓从薄到厚, 是指读数学书一定要做题, 要在笔记中补充书中的不足之处, 要补足定理论证的缺陷等等.这样就好像是“把薄书读成厚书了”.他还强调要把书中的内容要点和论证关键提炼出来, 使之成为直观上一目了然的东西.这样就会觉得书的题材内容之精髓部分只是很少一点儿, 而需要存入头脑记忆库的也就是这一点儿, 于是也就把厚书读成薄书了.“做科学研究就怕出错”, 但是华先生却认为从事探索性创作研究过程, 出差错并不可怕.他说:“只有庙宇里的菩萨一事不做才永不出差错.”这和法国已故分析学大师阿达玛(Hadamard) 的观点见解是不谋而合的, 真是英雄所见略同.阿达玛在其所著《数学领域中的发明心理学》一书中写到:“在数学中我们不怕出错误.实际上错误是经常发生的.”“就他自己而言, 所发生的错误往往比他的学生出现的错误还多.但由于他总是不断地加以改正, 故在最后的结果中, 就不会再留有这些错误的痕迹.”事实上, 数学创造性研究往往要经历“猜测—不断试证—不断纠错—确证真理”等步骤, 所以杰出的数学家们都有雷同的经验和见解也就不足为奇了.(四)在我担任华罗庚先生助手期间, 还未能体会到他们的科研工作的方法特点, 后来我自己也成为教授了, 科研工作也有些经验了, 通过回忆反思, 才理解到当年华先生的工作方法实际是和大数学家欧拉(Euler) 、高斯 (Gauss) 、庞卡莱(Poincaré) 十分相似的.他们都一致重视计算、观察、归纳和分析.事实上, 华先生曾不止一次地向我谈到过高斯和庞卡莱如何看重归纳法在发现真理中的作用.他曾说过:“只有对具体特例分析清楚了, 才能真正理解普遍定理的来源和实质.数学上许多抽象形式的普遍命题往往是通过诸特例的共性分析再由概括论证建立起来的.”归纳法发现真理, 演绎法(论证) 确立真理.可以说华先生当年的许多科研成果也必定是通过这种方法途径取得的.华先生还很强调“联想”在数学创造性研究过程中的作用.这里讲一个真实故事.1946年春云南省发生“昆明事变”之后不久, 我去昆明郊外华家探望时, 华先生见到我就对我说, 昆明城区响了几天枪炮声, 他只好闭院不出门, 天天在院子里躺在帆布床上仰视天空, 观赏一片片白云变幻, 忽使他联想到一个美妙的数学新思想, 真是一大收获云云.当时他正研究矩阵几何中的矩阵变换问题, 但他并未谈论细节.我知道那个时期是他科研的高产时期, 每年都有不少佳作寄往美国发表.他的好友徐贤修先生曾从美国来信告诉他, 已见华在美国一年里发表多篇论文的总页数多达一百数十页.上述故事容易使人联想到宋代文豪欧阳修.欧阳修曾说过, 他的佳作都是“三上文章”, 那就是在“马上”、“厕上”和“枕上”产生灵感后创作出来的文章.如此说来, 华先生的某些佳作也可称之为“枕上文章”了.(五)我在西南联大的最后2年, 陈省身先生已去了美国, 所以无缘听到他的讲课.后来抗日战争胜利了我到清华大学任助教, 有机会旁听了陈先生开设的“拓扑学”课程.课后他常和我们几个青年教师们闲谈, 有一次他引用了欧洲某位大数学家的名言, 说“Mathematics is for simplicity” (“数学为的是简单性”) .当时我对“简单性”一词还不甚理解, 很想真正弄明白它的真实涵义.很幸运, 那时我已教过2遍“初等微积分”, 使我已经开始领悟到“微积分基本定理——牛顿、莱布尼兹公式”之原理的简单性、表述的简明性和应用上的可换操作性, 我想这些不正是显示了数学模式的“简易性 (或简单性) ”特征吗?后来我又读了“微积分发明史”, 就更进一步懂得了“简易性”正是数学发展过程中所追求的主要目标.另一方面, 数学作为科学语言和解析工具还使得其它各门科学变得简单化.这样就从内外2方面想通了上述名言的涵义.事实上, 数学简单性意味着“规律性、协调性和形式上的统一性”.这些都是符合人的“美感”要求的.美学专家们甚至指出“简单性乃是美的标志”.阿达玛发展了庞卡莱的“数学发明心理学”, 已阐明了美的意识与人脑创造性思维活动的深刻联系.由此看来, 追求简单性的意愿还有利于激发创造发明的心智能力.如果说, 以往50年间我能对数学科研与教学工作做了一些贡献的话, 那么就必须归功于“数学为的是简单性”这句名言对我的深刻启示力量.(六)西南联大时代数学系让许宝禄先生给我们开设了“微分几何”课程.第一次上课许先生就对我们说, 微分几何不过是微积分的一种应用而已, 而主要工具是泰勒级数展开, 再用一点儿初级代数计算.这些话多少曾对我产生了“负面影响”.其实, 这正是反映了许先生所主张的“良工示人以朴”的教学观点, 也和华罗庚先生常爱说“卑之人无甚高论”的观点一致.许先生和钟开莱先生一样, 在教学中特别强调“直观地理解数学”的重要性.他们都主张要把数学定理及其证明的“原始思想”告知学生.虽然不见得每堂课都能做到这一点, 但他们总是殷切地期望学生们能从直观上领悟数学命题的来龙去脉.其实, 这样做也有助于培养人的创造发明才能.对待教学与科研, 许先生很有独到之见.他有一些名言在学生中流传很广.他曾说:“教出状元来的老师是值得尊敬的, 至于做状元的学生那就没有什么了.”关于发表论文成果的事, 他说:“我不希望自己的文章因登在有名的杂志上而出名, 倒是希望杂志因为登了我的文章而使杂志出名.”他还说:“一篇论文不能因为获得发表就有了价值.其真正价值要看发表后被引用的状况来评价.”数学史上曾记述了19世纪挪威天才数学家阿贝尔, 因为在德国克列尔数学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而使该杂志名声大振.一百七十余年来这份杂志始终享有世界声誉.现今世界上尤其是科技发展水平不太高的一些国家的学者, 往往很重视在所谓属于“SCI”类刊物被索引的文章.我国有些高等院校甚至对教师们在这类杂志上发表论文给予高额金钱奖励.他们不知道收录进“SCI”的杂志并非全按纯学术水准来收定的, 而且每一种杂志上刊登的论文的质量也有“优、良、中、可”等区别.怎么能不加区别地就一律给予金钱奖励呢?至于科研论文成果的客观现实价值未经检验就给以立即奖励, 这岂不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吗?我在中年时代就在国外知名刊物发表了不少论文, 但数十年来还一直能被国际间学者多次引用的, 实在为数寥寥, 不过数篇而已.诚所谓“文章千古事, 得失寸心知.”由此反思, 还是觉得许先生的至理名言是有深远指导意义的.现今有些院校的领导出于好心很想用“金钱奖励法”激励青年学子多出论文, 重奖被“SCI”等检索性刊物收录了论文的作者, 这样做是否真正有利于出高素质人才和成果, 恐怕是值得商榷的!(七)有一次许宝禄先生和我谈到了英国的分析学大师哈代(Hardy) 和德国大数学家希尔伯特(Hilbert) .他认为一个大学数学专业生, 如果不知道哈代的贡献那是并无损失的, 但是如果不知道希尔伯特的重要贡献那就说不过去了.事实上正如大家所知, 物理学领域的“量子力学”的理论基础的建立, 必须应用希尔伯特空间算子理论.在变分法和积分方程理论中也有希尔伯特的重要贡献.上述许先生的谈话曾促使了20世纪50年代吉林大学的数学课程建设.当年吉林大学数学系系主任为王湘浩教授, 我是副主任.江泽坚教授是分析数学教研室主任.当我把许先生的观点告知王、江2位后, 我们3人便一致同意要为数学系高年级学生讲授“希氏空间理论”课.就这样, 我们通过教学相长的途径也使自己学会了在大学时代尚未学过的东西.钟开莱先生在西南联大时代开设了“概率论”课程.我抱有浓厚的兴趣学了这门课, 获益颇丰.1944年前后, 华罗庚先生曾应邀出差去重庆市解决了一个关于日军军用密码的破译问题.华先生以其卓越的慧眼很快识破日本军部所用密码的转换工具, 就是数论中的麦比乌斯(Möbius) 反演公式.这一令人惊喜的信息, 曾鼓舞了我跟钟开莱先生合作写成一篇应用麦比乌斯反演公式求解一类组合概率计算问题的短文, 发表于1945年美国数理统计年刊.后来我自己以及与海内外合作者又曾发表了数篇有关广义麦比乌斯反演的文章.饮水思源, 要感谢数十年前华、钟2位先生的知识传授与启示.数十年过去了, 至今回忆起来还清晰地能记得当年得益于诸名师的指点与启示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这里我乐于简要地概述我所获得的教益 (或启示) :(1) 认识到追求简单规律的重要性, 并以此作为研究数学的目标和兴趣出发点.(2) 学会使用直观、联想去理解数学并籍此去发现问题, 提出可以研究的题材.(3) 学会了重视“特例分析”、数学概括和抽象方法.由此还启发我最先提出了“数学抽象度分析法”, 成为现今数学方法学的研究课题之一.(4) 向华、许二师学到了“不怕计算”和“乐于计算”的习惯.十分乐于从计算中去发现规律和提炼一般性公式.和华先生相似, 我也十分重视显式构造, 这正好适应于我后来长期从事“函数逼近论”、“计算方法”与“组合分析”研究的客观要求.(5) 我对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以及文学的兴趣及爱好, 也是受到了华、许、钟3位先生的谈话启示和影响.这方面的详情细节我就略而不谈了.现今, 教育工作者都提倡青年学子们要向名师学习, 这是很好的.我认为最需要向名师学习的方面是, 他们的治学经验、治学方法和见解以及作为名师的求真精神与学者风范.传播数学,普及大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联大著名教授△陈寅恪在为父亲守灵的那些晚上,陈寅恪常常斜躺在走廊的藤椅上,一句话不说,两眼怒睁,看着茫茫黑夜。
每次亲友来吊唁,陈寅恪必一一还礼,或鞠躬,或叩首,虽极度疲倦,礼数不减分毫。
陈寅恪原本就有眼疾,丧礼上频繁的弯腰和低头,诱发了视网膜脱落,导致右眼视力急剧下降。
经同仁医院大夫检查,确诊为右眼视网膜剥离,急需手术治疗,不可延误,但手术后,要相当一段时间来休养。
得知情况后,陈寅恪选择不做手术,宁可失明,也要离开沦陷区。
11月3日,背负国仇家恨的陈寅恪,隐瞒教授身份,携妻带女,离开北平。
有人奉日军之命,开出优厚条件,请陈寅恪到已沦陷的上海教书, 被他严词拒绝。
他说,我和父亲一样,同日寇不两立。
为躲避日寇迫害,陈寅恪出走香港,不久,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香港沦陷,陈寅恪一家,被困在九龙。
在困居九龙的日子里,陈寅恪一家,几无下锅之米。
香港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君葆,指派了两名职工,携米十六斤、肉罐头七罐,前往陈宅救济。
两位职工回来报告,陈寅恪先生一家,已经挨饿三天了。
为了买到一点食物,陈寅恪典衣卖物,最后竟然到了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的程度。
有个叫松荣的日本学者,因仰慕陈寅恪的学问,遂写信给日本军部,求他们照顾一下。
随后,日本宪兵来到陈家,送去好多袋面粉。
宪兵们拼命往屋里搬,陈寅恪和夫人,就拼命往屋外拖,誓死不吃日军的面粉。
陈家两父子,秉持的是同一种骨气。
这种骨气,自古及今,一以贯之,每到民族危难时,便在中华大地驰骋纵横,乃至聚沙成塔,众志成城,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南开学生胡淑珍,清华教授陈寅恪,以及和他们相似的一众师生,终将于这个大时代,汇聚在四季如春的昆明,上演震撼世界的传奇。
按下启动按钮的人,是三位校长:清华梅贻琦,北大蒋梦麟,南开张伯苓。
△ 梅贻琦卢沟桥事变后,北大、清华、南开三所高校合并,在长沙组建临时大学。
1938年春,又迁至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西南联大的成就,源自三位校长的团结。
梅贻琦毕业于张伯苓创办的敬业中学堂,这个敬业中学堂,就是南开的前身,也就是说,梅、张二人,原本就有师生之谊。
△张伯苓联大成立之初,张伯苓拍拍蒋梦麟的肩膀,对他说,我的表,你戴着。
意思就是,哥们儿,你做我的代表。
北大校长蒋梦麟,办事能力很强。
傅斯年曾对胡适说,论学问,蒋梦麟不如蔡元培,但办事能力,比蔡元培高明得多。
蒋先生是蔡先生的一条狗。
蒋梦麟知道后,不以为意,表示认同。
他说,蔡先生是北大功人, 我是北大功狗。
这位办事能力超强的“北大功狗”,在进入西南联大后,崇尚起了“无为”。
他说,在西南联大,我不管就是管,如果不肯放手,各自为政,势必造成联而不合,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局面。
有一次,梅贻琦在提名联大院长时,清华所占比例居多,引起北大师生不满。
一些北大教授,跑到蒋梦麟那里“告状”,要求分校而治。
这时, 钱穆说了四个字,“此为何时”周围人听罢,都沉默了。
钱穆认为,国难当头,当以和为贵,他日胜利还归,各校自当独立, 而此时此刻,必须同舟共济。
蒋梦麟随即插话,今天,钱先生一番话已成定论,不可在此问题上起争议,当另商他事。
张伯苓、蒋梦麟以不争,成就了西南联大。
而联大的重担,自然落在了梅贻琦的肩上。
梅贻琦倚重教授。
他认为,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不在于有没有好大楼,而在于有没有好教授。
每当遇到重大事件,梅贻琦都注意听取有威望的教授的意见。
别人问他办学主张,他回答三个字:吾从众。
梅贻琦说,教授是学校的主体,我这个校长,不过是率领职工,给教授搬搬椅子凳子的。
教授治校,学术自由,是西南联大的灵魂。
有的教授拼颜值,有的教授拼才华,西南联大的教授,拼的是“命”。
朱自清开了三门课:国文、宋诗、文辞研究。
△朱自清其中,文辞研究作为选修课,较为冷僻,只有王瑶一个学生,尽管如此,朱自清仍然细心备课,安排考试,丝毫不懈怠。
有一次,朱自清得了痢疾,仍然坚持为学生批改作文。
夫人看不过去,让他赶紧休息,朱自清说,我答应明天发给学生的。
为节省时间,朱自清在书桌旁放了个马桶,给学生改了一通宵作文, 自己拉了三十多次痢疾。
天亮时,朱自清脸色苍白,双眼凹陷,人都脱了相,仍坚持去给学生上课。
陈寅恪讲课,自成一派,只需看他肩上挎包颜色,便知道今天讲什么。
黄色代表佛经文学,蓝色代表其他课程,从不混淆。
上课时,陈寅恪喜欢平铺直叙,擅长引经据典。
有一次,讲白居易的《长恨歌》,单是考证第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就足足用了四节课,吓得一些功底不扎实的学生,再不敢随便走进他的课堂。
陈寅恪讲佛典时,历史系、哲学系、中文系的助教和讲师,都赶来听课,本科生反倒没几个,为此,陈寅恪被称作“教授中的教授”。
北大历史系学生王玉哲,曾对傅斯年研究《齐物论》的观点,提出不同意见,在刊物上反驳。
后来,傅斯年在西南联大担任文科研究所所长,招研究生,王玉哲想报考,又怕傅斯年对他有芥蒂,几番犹豫下,还是壮着胆子报了,结果被录取,师生相处的很好。
杨振声指导大四学生写论文,题目是曹禺研究,这位学生迟迟未能完成。
杨振声约其谈话,原来,该学生观点与他不同,怕导师通不过, 故导致拖延。
杨振声对他说,只要认真研究,掌握材料,言之有据,便可写成论文,观点不必雷同。
若师生一个模子刻出来,那学术还谈何发展沈从文教书,为了让学生省事,不怕自己麻烦。
△ 沈从文他讲《中国小说史》,有些资料找不到,就自己抄在竹纸上,待到上课时,分发给学生。
有一次,有个学生写了篇小说,对话富有哲理,颇为自得。
沈从文看后,说道,你这不是对话,是两个聪明的脑壳打架,写对话,要贴着人物来写。
该学生听后,受益匪浅,多年后,成为小说大家,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这个学生的名字叫汪曾祺。
豪华的教师阵容,让西南联大声名远播,不仅惠及联大的学生,还吸引了很多社会各界的“旁听生”。
当时,有位30 岁出头,体态丰盈的大姐,成为西南联大国文课上的常客。
这位大姐,有课必到,风雨无阻,坚持每堂课都做笔记。
当时有好事者,见她不像学生,便四处打听来历,一问才知道,这位大姐,就是赫赫有名的“民国奇女子”施剑翘。
1935 年,施剑翘为报父仇,只身一人前往天津佛教居士林,用勃朗宁手枪刺杀了大军阀孙传芳。
施剑翘投案自首后,因社会各界人士声援,于1936 年被特赦出狱。
姜文电影《邪不压正》中,周韵扮演的关巧红,就是以施剑翘为原型。
西南联大的旁听生中,除了施剑翘这样的巾帼英雄,还有大才子,比如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李政道。
教授牛,学生牛,甚至旁听生也牛,还都是世界级的牛,西南联大,不愧是中国大学的珠穆朗玛。
然而,西南联大并不是偏安一隅的象牙塔,当时炸弹满天飞的昆明也绝非世外桃源,西南联大的师生们,在漫长的八年里,从始至终都面临着两个严峻考验:第一个考验:没钱。
第二个考验:随时有生命危险。
1938年4月,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应梅贻琦之邀,设计西南联大的校园。
△ 林徽因、梁思成梁思成夫妇加班加点,一个月后,将设计方案搞了出来,结果很快被否决,原因很简单:经费不够。
此后的两个月,梁思成一再调整方案,将高楼改成矮楼,将矮楼改为平房,将砖墙变成土墙。
最后,相关负责人直截了当地告诉梁思成,经校委会决定,除了图书馆的屋顶用青瓦,部分教授用铁皮屋顶,其余一律以茅草覆顶,另外,砖头和木料再削减一半。
梁思成忍无可忍,冲进梅贻琦办公室,把设计图纸甩在他办公桌上,茅草房每一个中国农民都会盖,要我梁思成干什么啊就算要盖茅草房,现在的木料,都不够用的!梅贻琦一声长叹,正因如此,才需要你这个高手,来严格裁定木材啊。
思成,你想一想,若没有这些茅草屋,学生就得在露天上课,风吹,日晒,雨淋。
大家如今共赴国难,你就勉为其难,再改一改吧。
梁思成听罢,心中一软,泪如雨下。
几个月后,一个叫杨振宁的16 岁少年,考上西南联大,住进了梁思成设计的茅草屋。
△ 杨振宁(右)杨振宁的教室,是铁皮屋顶做的,下雨的时候,叮叮咚咚响个不停。
教室的地板是泥土地,没过多久,就变得坑坑洼洼。
教室的窗户,还没有玻璃,刮大风时,需要拿东西把窗户纸压住,否则就会被吹掉。
杨振宁和他的同学们,住得不好,吃的穿的也差,但他们苦中作乐,不以为意。
他们将掺杂谷子和沙粒的糙米饭命名为“八宝饭”,把穿漏底的鞋称为“脚踏实地”。
1940 年,昆明的物价,居于全国首位,并且不断高涨。
在最紧张时期,联大教授每月薪金,仅合战前的8 元左右。
闻一多一家,从每天三顿饭改为两顿,干饭不能维持就喝稀粥,蔬菜从白菜豆腐降级为豆渣。
为了贴补家用,闻一多开始给人刻图章,文人雅士的爱好,成了谋生手段。
△ 闻一多梅贻琦家里有五个子女,夫人韩咏华没工作,仅靠梅校长的微薄薪水度日。
为减轻负担,韩咏华联合几个教授夫人,研制出一种碗糕出售。
她们用红糖在米糕表面,写上定胜的字样,取名“定胜糕”,取抗战定胜之意。
开始,她们将米糕批发给昆明“冠生园”,后来,为了多赚些钱,夫人们分头行动,手提篮子,直接上街叫卖。
夫人如此,教授们也各显神通。
物理学家赵忠尧设计出制造肥皂的工具,在家里生产“中和牌”肥皂;航空系主任王德荣,研制出了“西曼”墨水;生物系的汤佩松,直接建了一个酒精提炼工厂,给当时的医院提供医用酒精。
那些没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只好甩卖物品。
他们当掉冬天的衣服,购买新学期的参考书,等天气变冷,又把书当掉,将冬衣换回来。
西南联大师生,不仅食不果腹,在日机的频繁轰炸下,还常有性命之虞。
大师们的学养和风骨,在炮火中,展露无疑。
为躲避轰炸,傅斯年令人在楼前,挖了一个大土坑,盖上木板,以作防空之用。
为此,陈寅恪做了一副幽默的对联:见机而作,入土为安。
有一次,遇上空袭,正在上课的刘文典,赶紧带着学生往防空洞跑。
快跑到洞口时,突然想起陈寅恪眼神不好,不方便跑路。
便赶紧沿路返回,寻到陈寅恪,对身边的学生大喊:保护国粹要紧,保护国粹要紧。
说完,几个人架起陈寅恪,一路狂奔。
金岳霖喜欢躲进小楼成一统,思考哲学问题,常常对空袭警报充耳不闻。
有一次,几枚炸弹在金岳霖住宅附近接连爆炸,他正苦思冥想,竟然丝毫没有察觉。
所幸,老金所在的那栋楼,并未被炸中,等他反应过来,从楼里狂奔而出时,外面已狼藉一片。
1940 年9 月30 日,日机又来轰炸,杨振宁的住所被炸毁,家当化为乌有。
幸运的是,在轰炸之前,杨振宁已经躲进了防空洞。
几天后,杨振宁拿了把铁锹,跑到爆炸地点,可劲挖掘,从废墟里挖出几本灰尘满满的书,他如获至宝,欢喜欲狂。
每到周末,杨振宁从联大返回家中,四邻的孩子,都聚集到他这儿,听杨振宁讲《金银岛》的故事。
杨振宁还同朋友熊秉明合作,在家里放映“电影”。
熊秉明画连环画,杨振宁在饼干筒上装一个放大镜,筒内放置一只灯泡,让连环画从放大镜前经过,在墙上形成动画,制作成反映飞机轰炸的“大片”。
许多年后,杨振宁因提出弱作用宇宙对称不守恒理论,登上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领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