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坑槽病害成因及预防措施
沥青路面裂缝及坑槽防治及维修措施分析
沥青路面裂缝及坑槽防治及维修措施分析沥青路面裂缝和坑槽是路面养护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如果不及时修补和防治,会严重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
下面将从裂缝和坑槽的成因、防治措施和维修方法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了解裂缝和坑槽的成因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沥青路面裂缝的成因主要有温度影响、路面结构变形和路基变形等原因。
温度影响是指长期受到日夜温差的影响,导致沥青路面伸缩变形,从而产生裂缝。
而路面结构变形是指路面承载能力不均匀或材料性能损耗,导致路面开裂。
路基变形主要是由于路基失稳或不均匀升沉,使沥青层发生变形,并出现裂缝。
坑槽的成因主要是因为车辆行驶在路面上产生的动荷载过大,导致沥青路面局部坍塌形成。
采取一些防治措施可以减少裂缝和坑槽的出现。
在新建路面施工阶段,可以采取加强路面结构设计,合理选择和配比材料,增加路面的抗温变形和抗裂性能。
在路面维修和养护阶段,可以定期检测和评估路面状态,及时进行补漆和修复破损的部位。
还可以采用防水、防渗、加固等措施,提高路面的防水性能和抗变形能力,减少裂缝和坑槽的产生。
针对已经出现的裂缝和坑槽,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是必要的。
裂缝的维修可以采用填充剂、热补材料、水泥砂浆等进行修补。
对于宽度较大的裂缝,可以采用扩缝机械进行扩缝后再填充;对于较深的裂缝,可以通过打毛破碎机等设备清除杂质后再进行填补。
坑槽的维修一般采用切割和补平的方法进行,先用切割机将坑槽切割规整,并清理坑槽内的杂质,然后倒入补平材料进行修补。
沥青路面裂缝和坑槽的防治及维修措施主要包括加强路面结构设计、采取防治措施以及及时进行裂缝和坑槽的维修。
只有在掌握了它们的成因并采取了相应的防治和维修措施,才能保障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沥青混凝土路面是道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车辆和行人的交通,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
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沥青混凝土路面也会出现一些病害,比如龟裂、起砂、坑洞等问题,影响着路面的使用和安全。
正确的施工和及时的维护对于延长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1. 龟裂:龟裂是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的病害之一,它表现为路面出现许多不规则的裂缝,状如蚌壳。
龟裂的主要原因是材料和施工工艺的问题,如沥青含量不足、沥青温度不适、基层不均匀等等。
2. 起砂: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起砂的现象是指路面表面的骨料被机动车辆的行驶和雨水的冲刷所掀起,导致路面表面松散。
起砂的原因主要是沥青浆料粘结不牢固、骨料的形状不合理等。
3. 坑洞:坑洞是指路面表面局部凹陷的现象,通常是由于路面上的损坏或磨损所导致。
坑洞的出现会给行车造成隐患,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1. 龟裂的防治:针对龟裂问题,要从材料和施工工艺两方面着手。
在材料选择上,要选择质量良好、符合标准的沥青混凝土原材料;在施工工艺上,要保证路面基层的均匀和牢固,合理控制沥青含量和温度,加强施工间的接头处理等。
2. 起砂的防治:起砂问题的根本解决办法是改善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施工工艺,增加沥青的含量和矿粉的使用量,加强施工工序的协调和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振实密实。
3. 坑洞的防治:坑洞问题主要是由于路面的损坏或磨损导致的,因此要定期对路面进行检测和维修。
一旦发现路面出现坑洞,要及时进行修补,以防止病害加剧。
除了上述的病害和防治措施外,还有一些常见的病害如路面泛油、路面塌陷、路面开裂等,都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正确的施工和及时的维护是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长期使用的关键。
在日常使用中,我们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延长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1. 避免在沥青混凝土路面上急刹车、急转弯,减少对路面的冲击和磨损;2. 定期对路面进行清扫,清除积水和杂物,保持路面通畅;3. 注意保持路面干燥,尽量减少雨水的浸泡和侵蚀;4. 减少大型车辆在路面上的停留和转弯,以减少对路面的压力;5. 定期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检测和维修,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沥青路面裂缝及坑槽防治及维修措施分析
沥青路面裂缝及坑槽防治及维修措施分析沥青路面作为常见的道路铺设材料,因其施工方便、经济实用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
在使用过程中,沥青路面往往会出现裂缝和坑槽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路面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
对沥青路面裂缝及坑槽的防治及维修措施进行分析,可以有效地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和减少维修成本。
一、裂缝及坑槽的成因1.1 材料因素沥青路面裂缝及坑槽的成因主要与路面材料有关。
在沥青路面的施工过程中,如果材料配比不合理、沥青混凝土配合比例不当、质量不符合要求等,容易导致路面出现裂缝和坑槽。
1.2 施工工艺施工工艺对路面质量也有很大影响。
如果路面施工中温度、湿度控制不当、摊铺层次不合理、振动压实不到位等,都可能导致路面裂缝及坑槽的出现。
1.3 车辆荷载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各种车辆的荷载作用,尤其是重型车辆的频繁通行和超载,会对路面造成破坏,加剧路面裂缝和坑槽的产生。
1.4 天气因素气候因素也是导致路面裂缝及坑槽的重要原因。
极端天气变化、湿度、温度等都会对路面产生一定的影响,容易引起路面裂缝和坑槽的产生。
2.1 选用优质材料为了防止沥青路面裂缝及坑槽的出现,首先应该在材料选择上下工夫。
选用高质量的矿料和优质的沥青材料,严格按照配比要求进行搅拌、摊铺,保证路面的质量。
2.2 加强施工管理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工艺参数,确保温度、湿度、摊铺层次等符合标准要求,做到细致严谨。
2.3 强化维护管理加强对路面的维护管理,对发现的裂缝及坑槽及时进行维修处理,防止裂缝扩大,及时进行养护保养。
2.4 采取加筋措施对于需要特殊加固的路段,可以采取加筋措施,以增强路面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3.1 技术要求在进行裂缝及坑槽的维修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技术要求。
选择合适的修补材料和工艺,对路面进行清理、修补、夯实等,确保维修效果。
3.2 选择合适的修补材料对于不同类型的裂缝及坑槽,需要选择合适的修补材料。
对于不同宽度的裂缝,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密封材料进行填补。
浅谈沥青路面坑槽的产生原因及修补方法
浅谈沥青路面坑槽的产生原因及修补方法沥青路面作为交通运输的重要基础设施,承载着大量的车辆和行人通行,但长时间使用后,可能会出现坑槽等路面病害。
下面将对沥青路面坑槽的产生原因及修补方法进行浅谈。
沥青路面坑槽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基础问题:沥青路面的稳定性与其基础的质量有关,如果基础材料质量不合格,或者施工不规范,就易产生坑槽。
2.交通运输负荷:车辆的频繁通行会给路面造成巨大的负荷压力,特别是重型车辆、超载车辆和频繁停车的车辆,容易导致路面变形和坑槽产生。
3.温度变化:沥青材料在不同温度下会发生体积变化,尤其是高温时容易软化,低温时容易变硬和收缩,这些温度变化会引起路面龟裂和坑槽。
4.水分侵入:水分是影响路面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雨水多、路面排水不畅或存在漏水问题的地区,水分侵入会溶解沥青胶粘剂,使其软化和剥落,导致路面坑槽的产生。
针对上述产生原因,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修补方法:1.补水泥:对于坑槽较深的路面,可以先使用水泥进行补修。
首先清理坑槽内的杂物和积水,然后将水泥砂浆混合均匀,填充到坑槽内,用板子进行压实,保证水泥砂浆与路面紧密粘结。
2.补沥青:对于浅坑和坑槽不深的路面,可以使用沥青进行修补。
首先清理坑槽内的杂物和积水,然后将熔化的沥青倒入坑槽中,利用平板进行修平,保证沥青与路面之间的粘结。
3.冷补料:冷补料是一种较为方便和快速的修补方法,特别适用于小坑或破损不大的路面。
通过将冷补料倒入坑槽中,用刮平板进行压实和修平,使其与路面表面平齐。
4.热补料:热补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修补方法,特别适用于大面积的坑槽或路面损坏较为严重的情况。
通过使用专用的热补料设备,将热补料熔化倒入坑槽中,用刮平板进行压实和修平,使其与路面表面平齐。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修补工作时,需要确保路面干燥、清洁,并严格按照修补工艺进行施工。
此外,路面修补只是临时的解决方法,如果路面坑槽较为严重或频繁出现,还需要对基础进行加固或重新铺设沥青路面,以确保路面的长期使用寿命和交通安全。
沥青路面裂缝及坑槽防治及维修措施分析
沥青路面裂缝及坑槽防治及维修措施分析沥青路面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由于车辆的频繁行驶和自然的风吹日晒,容易出现裂缝和坑槽,给道路的使用和维护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对沥青路面裂缝和坑槽的防治及维修措施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于保障道路的安全和舒适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一、裂缝和坑槽的成因分析1. 道路使用频次高:车辆的频繁行驶会对沥青路面造成压力,从而导致裂缝和坑槽的产生。
2. 自然环境因素: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如风吹雨淋,日晒雨淋,长时间的紫外线照射,都会对沥青路面造成不小的损害。
3. 施工质量问题:路面建设过程中,如果施工工艺不合规范或者原材料质量出现问题,也容易导致沥青路面的裂缝和坑槽问题。
第二、沥青路面裂缝和坑槽的危害1. 安全隐患:裂缝和坑槽会使得道路表面不平整,影响车辆的行驶安全,容易导致车辆行驶中产生危险。
2. 交通效率降低:裂缝和坑槽会影响车辆的行驶速度和行驶舒适度,从而影响交通效率。
3. 维护成本增加:裂缝和坑槽对路面的磨损加剧,不及时维修将导致维护成本的增加。
1. 规范施工:在道路建设时,应保证施工工艺的规范和施工质量的合格,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施工。
2. 使用优质原材料:选择材质优良的原材料进行道路建设,确保道路质量。
3. 加强养护管理:加强对道路的日常养护管理,及时处理出现的裂缝和坑槽,防止问题的扩大。
1. 裂缝灌缝:对于比较细小的裂缝,可以采用裂缝灌缝的方法进行修复,将特定的材料注入到道路的裂缝中,从而填补裂缝。
2. 路面覆盖:在坑槽比较严重的路段,可以采用路面覆盖的方法进行修复,即在坑槽处重新铺设一层新的道路材料。
3. 热补灌浆:对于深度较大的坑槽,可以采用热补灌浆的方法进行修复,将热补材料灌入坑槽中,经过加热后形成新的路面。
第五、结语沥青路面裂缝及坑槽的防治及维修措施分析,对于保障道路的安全和舒适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未来的道路建设和维护中,需要不断完善相关的技术规范和管理措施,加强对道路的日常养护管理,提高路面建设质量和施工管理水平,以便更好地预防和解决沥青路面裂缝及坑槽问题,为公众出行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道路环境。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根据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年限和路况状况,常见的病害主要分为龟裂、坑槽、剥落和沉陷等几种类型。
以下是对常见病害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的介绍。
1. 龟裂龟裂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最为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有横向龟裂、纵向龟裂和龟裂网状裂缝等。
龟裂的主要原因是路面受温度变化和车辆荷载的影响,导致沥青混凝土产生收缩和伸长应力,超过其抗拉强度,从而形成裂缝。
预防和治理措施:- 采取合适的沥青混凝土配方设计,确保沥青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 控制施工温度和压实水平,避免沥青混凝土过早开放交通或过早受到车辆荷载。
- 定期进行路面维护和修补,及时填补裂缝,减少水分渗透,防止进一步扩大。
2. 坑槽坑槽是指在沥青混凝土路面上产生的较大的槽状或坑状病害,主要由车辆的频繁行驶和重复荷载造成,尤其是在路面漏修、水稳层破损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
预防和治理措施:- 严格控制超载车辆的通行,减少对路面的荷载影响。
- 定期检查路面磨损情况,及时修复路面漏修的部分,避免坑槽的产生。
- 对已经形成的坑槽进行修补,尽快恢复路面的平整度,避免对车辆和行人的安全产生影响。
3. 剥落剥落是指沥青混凝土表层出现较大范围的剥离、龟裂和脱落的病害,通常是由路面混凝土质量不好、施工工艺不当或者长期积水等原因引起的。
4. 沉陷沉陷是指沥青混凝土路面因为地基不稳定、地下管线开挖等原因,导致路面下沉或变形的现象。
沉陷严重影响了路面的平整度和行车安全。
预防和治理措施:- 加强对基础土壤的检测和处理,确保地基的稳定性。
- 控制地下管线施工的质量和进度,避免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损害。
- 定期检查路面的沉陷情况,及时修复,恢复路面的平整度。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常见病害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合理设计和施工、定期维护和修复,以及加强对基础土壤和地下管线的管理和检测。
只有从源头上控制病害的产生,才能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简述沥青路面裂缝和坑槽的产生原因及处治方式
沥青路面裂缝和坑槽的产生原因及处治方式产生原因1. 环境因素•温度变化:沥青路面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夏季高温和冬季低温的变化会引起路面膨胀和收缩,导致裂缝的产生。
•水分影响:路面下的地表水或雨水渗入沥青层,与路面结构中的沥青发生反应,导致路面变松、变软,进而形成裂缝。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季节的交替以及自然灾害等因素都会对沥青路面产生一定的影响,加剧了裂缝和坑槽的产生。
2. 设计和施工因素•基层结构不合理:如果路面的基层结构设计不合理或施工不当,会导致基层变形、沉降等问题,进而引发裂缝和坑槽。
•沥青混合料质量不良:如果沥青混合料的质量不达标,如粘结剂的含量不足、骨料粒径分布不合理等,容易出现裂缝和坑槽。
•施工工艺不规范:施工中未按照规范执行,如在摊铺过程中出现温度过高或过低,放慢了沥青的冷却和固化速度,容易导致裂缝和坑槽。
3. 车辆因素•超载运输:货车、大型车辆等超载运输会给路面带来更大的压力,长期超载易导致路面裂缝扩大和坑槽形成。
•高速行驶和急转弯:车辆在高速行驶过程中,与路面产生的摩擦力会导致路面损耗加剧,从而加速裂缝和坑槽的形成。
处治方式1. 裂缝处理1.1 表面处理•裂缝清理:清理裂缝内的杂物、松散的沥青破碎料等,以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
•裂缝封堵:使用热浆或填充剂封堵裂缝,保持路面的平整度和连续性。
•裂缝胶带封补:在裂缝上使用胶带材料进行修复,增加路面的抗裂性能。
1.2 补强处理•打击修补:使用机械或手工工具将裂缝周围的松散沥青破碎料清理干净,然后再进行补强处理。
•加筋处理:使用玻璃纤维或聚丙烯纤维等材料加筋裂缝部位,提高路面的抗裂能力。
•补强层施工:在裂缝处进行补强层施工,以增强路面的承载能力。
2. 坑槽处理2.1 清理补平•清理坑槽:清理坑槽内的泥土、垃圾等杂物,保持坑槽干净。
•补平坑槽:在坑槽内加填料,按照规定的厚度进行均匀铺设,再进行压实,使坑槽平整。
2.2 空隙填充•空隙修补:对坑槽周围及底部的空隙进行修补,填充密实,减少空隙对路面的破坏。
浅谈沥青路面坑槽成因与防治
浅谈沥青路面坑槽成因与防治坑槽是沥青路面的典型病害,严重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和行车的舒适性,若不及时补救,在交通荷载和水的综合作用下,破坏会较快发展,使车辆行驶颠簸,影响行车速度和乘客的舒适性、还会使车辆容易出现机械故障和损坏,甚至引起交通事故,严重危机驾乘人员的安全。
由于安全隐患大,通常在养护管理中明确提出了“坑槽不过夜”的养护要求。
因此,根据坑槽的形成原因,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是很重要的。
1.沥青路面坑槽的形成原因当柔性路面出现车辙后,其原有的强度和变形能力及分布荷载能力急剧下降。
路面防水沥青砼出现裂缝,大量的雨水沿裂缝进入路面。
由于各沥青面层之间的粘结相对于沥青面层与半刚性基层之间的粘结要好,进入沥青路面的雨水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有压水首先破坏的是最薄弱的沥青砼与半刚性基层的界面。
雨水沿着界面空隙渗透并充满空隙,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有压水对界面处沥青砼及半刚性基层的结合料进行破坏。
在初期,由于对沥青砼的破坏不明显,而对于半刚性基层的破坏却非常明显,使原本强度较高的半刚性基层表层强度下降较快,并在有压水的作用下将半刚性基层表面分离成片状,与骨料分离。
出现这种情况最根本的原因是在半刚性基层施工时,混合料的含水量较大,碾压成型后在半刚性基层表面形成一层无结合料膜,这层薄膜相对于基层来说强度较低,没有粗骨料,所谓的片状就是该层薄膜。
它的破坏反映在沥青表面就是局部的网裂,初期它是不唧浆的,或者说不明显,这也是将路面打开后基层没有被破坏而路面被破坏的原因。
当出现这种网裂,如果不及时处理,尤其是在多雨季节,它将快速发展,面积逐渐扩大,并出现唧浆,这时如果还不处理,基层将被有压水分层剥离,细集料唧浆在与粗骨料,沥青表面出现龟裂、唧浆和沉陷等现象,最后形成坑槽。
总之,沥青路面破坏并不是由单一的原因造成的,而是各个方面的原因共同作用下造成的。
沥青路面的坑槽往往都有一个形成过程,先局部龟裂松散,然后在行车载荷和雨水等自然因素作用下逐步形成坑槽。
沥青路面裂缝及坑槽防治及维修措施分析
沥青路面裂缝及坑槽防治及维修措施分析【摘要】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裂缝和坑槽问题,严重影响了道路的使用和安全。
本文通过分析沥青路面裂缝和坑槽的成因,探讨了针对这些问题的防治措施和维修方法。
在裂缝方面,可以采用填充密封材料、表面封层等方法进行防治;在坑槽方面,可以采用路面补修、热再生修复等方法进行防治。
本文强调了沥青路面裂缝及坑槽防治及维修的重要性,指出只有及时有效地进行维修和防治,才能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和保障道路安全。
未来研究方向建议加强沥青路面材料的研究和改进,探索更加有效的防治和维修方法,提升沥青路面的抗裂缝和坑槽能力,以更好地满足道路使用需求。
【关键词】关键词:沥青路面裂缝、坑槽、防治、维修、成因分析、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沥青路面在道路建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裂缝和坑槽,这不仅影响了路面的美观性,更会影响行车安全。
裂缝和坑槽的形成往往是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比如材料质量、施工工艺、车辆过载等。
对沥青路面裂缝及坑槽的防治及维修工作至关重要。
目前,针对沥青路面裂缝及坑槽的防治及维修措施已经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比如在裂缝防治方面,如何有效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改善行车舒适度等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在坑槽防治方面,如何减少坑槽对行车安全的影响,提高路面的耐久性等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分析沥青路面裂缝及坑槽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及维修措施,旨在为沥青路面的维护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进一步完善沥青路面裂缝及坑槽的防治及维修措施,提升路面的质量和安全性。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沥青路面裂缝及坑槽的成因和发展规律,深入分析裂缝和坑槽的形成原因,总结沥青路面裂缝和坑槽的防治措施及维修方法,为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通过研究,我们旨在揭示裂缝和坑槽对沥青路面性能影响的机理,为工程实践提供有效的技术措施,减少路面维修成本,延长路面使用寿命,提高路面质量,保障行车安全。
公路沥青路面坑槽成因及处理措施
公路沥青路面坑槽成因及处理措施坑槽是沥青公路路面四大病害之一,高速公路一旦出現路面病害,就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治,否则,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本文介绍了沥青路面坑槽的成因,并从几个方面提出了减少坑槽的处理措施。
标签沥青路面;坑槽;水损坏;养护坑槽是中较常出现且危害性较大的沥青路面病害之一。
特别是在降雨后或在冬春季之交雪水的反复冻融后,会产生大量的坑槽破损,并随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下,破损面会逐渐加大、加深,这将直接导致路面的平整度降低,严重影响汽车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沥青路面的坑槽往往都有一个形成过程,是由轻微病害发展为较严重的坑槽病害的。
一般开始是局部发生网裂,然后出现唧浆、松散,并在交通载荷和雨水等自然因素作用下逐步形成坑槽。
如以前发生的网裂裂缝导致渗水,引发局部唧浆,还有车辙、拥包严重路段的基层裸露,就会导致路面出现大面积的坑槽。
1 坑槽产生的原因坑槽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外因作用产生的破坏。
坑槽产生的因素主要可分为三类:1.1 水因素水是沥青路面的大敌,是沥青路面的坑槽产生的最主要原因。
目前施工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都采用密水型(密级配),但由于施工原因导致路面空隙过大(8%~15%),这样,水很容易进入并滞留在沥青混合料内部,不易被排走。
然后在汽车荷载产生的压应力的作用下和高速行驶产生的真空吸力形成剪应力的反复泵吸作用下,使沥青膜从剥离发展到松散、掉粒、最终形成坑槽。
在施工时需要加强控制,减少离析的发生,要想根除,目前还无法办到。
1.2 沥青因素沥青失去对骨料的粘附性,在行车作用下,出现掉粒松散,进而演变成坑槽。
1.2.1 施工时沥青材料不稳定采用了不合格沥青(如含蜡量不合格),此类原因易产生大面积坑槽。
1.2.2 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过高导致出来焦料,此类原因易产局部集中的坑槽。
1.2.3 化学制剂污染沥青路面,沥青被溶解。
出现此类情况应迅速挖出污染部位换填,否则会引起扩散导致更大范围破坏。
1.3 施工因素1.3.1 施工时混合料的拌和温度太高,使沥青过早老化变脆、粘结力下降。
简述沥青路面裂缝和坑槽的产生原因及处治方式
简述沥青路面裂缝和坑槽的产生原因及处治方式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裂缝和坑槽,这不仅影响了道路的美观,更严重的是会威胁行车安全。
下面将从产生原因和处治方式两个方面展开阐述。
一、产生原因1. 温度变化:沥青路面的温度变化是导致裂缝和坑槽产生的主要原因。
当气温升高时,沥青会膨胀,当气温下降时,沥青会收缩。
这种温度变化会导致路面产生应力,进而引起裂缝和坑槽。
2. 车辆荷载:车辆荷载也是导致沥青路面裂缝和坑槽产生的重要原因。
长时间的车流量和重量会使得路面受到巨大的压力,进而导致裂缝和坑槽产生。
3. 水分侵入:水分也是导致沥青路面裂缝和坑槽产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在雨季或者降雪后,积水容易侵入到路面内部,在夜间低温时冻结成冰,在白天高温时融化,不断地反复作用,最终会导致路面产生裂缝和坑槽。
二、处治方式1. 裂缝封填:对于较小的裂缝,可以采用裂缝封填的方式进行修补。
这种方式可以将路面裂缝处的沥青材料清理干净,然后再用专业的封填剂进行填充。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效果明显,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处理方式。
2. 路面覆盖:对于较为严重的路面裂缝和坑槽,可以采用路面覆盖的方式进行处理。
这种方法是在原有路面上铺设一层新的沥青混合料或者水泥混凝土层来覆盖原有道路,并重新做好标线。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道路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3. 破损修补:对于局部破损且不太严重的区域,可以采用破损修补的方式进行处理。
这种方法是将破损区域清理干净后再采用特殊材料进行修补。
这样既能够提高道路使用寿命,又能够保持道路美观度。
4. 预防措施:除了以上三种处理方式,预防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建设新路面时,应该采用优质的材料和专业的技术,以确保道路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同时,在日常维护中,应该加强对路面的巡检和保养,及时发现并处理裂缝和坑槽等问题。
总之,沥青路面裂缝和坑槽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处理时也需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理。
浅谈公路沥青路面坑槽成因及常用修补措施
浅谈公路沥青路面坑槽成因及常用修补措施摘要:在沥青路面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病害是坑槽,其会严重影响到汽车驾驶的安全性以及舒适性,因此应该对其进行及时的修补,基于此,本文论述了公路沥青路面坑槽的成因以及较为常见的修补方法。
关键词:公路沥青;路面坑槽;修补引言沥青路面由于松散、脱皮、龟裂、沉陷、受机械冲击等原因路面遭到破坏,未能及时处理逐渐扩大而形成坑槽,此外,由于压实度不足,强度不够,基础不平,面层积水基层湿软也会形成坑槽。
下面就坑槽产生的原因、处理方法、防治措施、设计阶段考虑的因素等方面进行探讨。
1、沥青路面坑槽破坏现象及主要成因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混合料本身缺陷及外界环境、车载的影响会出现较大空隙和微小裂缝。
若得不到及时处理,众多裂缝呈现出不同发展径向,为水分进入沥青层内部提供了便捷的通道,雨水径流沿路面裂缝很容易进入其内部;尤其暴雨过后,有积水的路面更易被水侵入,由于水在裂缝中是自由流动的,行车作用会产生很大的动水压力,因此在路面积水区域,坑槽病害在车辆动载作用下呈现出急速加剧的现象,这也就是许多城市沥青路面雨后“突然”出现大量坑槽的原因。
沿裂缝或空隙进入表面层的水渗入下面层。
如果存在较多的自由水,在车辆交变荷载作用下,产生超空隙水压,高空隙水压力会产生高速水流,强迫沥青混凝土面层间超空隙水对其往复冲刷,疲劳剪切应力必将引起沥青混凝土面层之间的剥落,从而降低沥青混凝土的强度。
这种集中应力若大于沥青胶结料粘结力,将会导致集料的剥落、下面层沥青混凝土强度减弱,甚至引起沥青混凝土松散,产生路表破坏。
在基层顶面没有粘结防水层或其质量下降严重的情况下,进入下面层的水直接滞留在基层顶面。
行车荷载产生的动水压力,使滞留水首先冲刷摩擦基层表层的材料,接着向下冲刷摩擦并形成白浆,在行车荷载的动水压力作用下产生唧浆,使沥青混凝土产生剥落,逐渐形成两张皮,随着病害的发展并不断扩大,轻者路表产生网裂变形,路面下陷,重者将很快产生坑槽破坏。
浅谈沥青路面坑槽成因和预防措施
2 0 1 5 年( 第4 4 卷) 第1 期
堵为排 , 设置碎石或砂砾排水层 , 排出水 分 , 阻止地下
水上窜。做好 内侧边沟及盲沟排水 , 经常性清理 , 加强
日常养护 针对性 。 2 . 6 注重坑 槽修 补 的及 时性 、 时效性
2 防止 坑槽发生的主要措 施
2 . 1 原材 料选 用应 当科 学 、 严谨 、 合 理
空隙和路面裂缝等进入路面结构 内部 ,在动水压力的 反复作用下 , 水和沥青膜发生 了置换作用 , 沥青和矿料 的粘结力开始下降, 矿料表面 的沥青膜逐渐被剥离 , 沥
青混 合 料集 料 之 间无黏 结 料 , 进而 路 面 开始 出 现 网裂 、
青混合料压实过程 中,压路机相关技术参数选择不恰 当, 路面压实度 、 密实度技术指标不达标 , 不严格按照
路面坑槽都是 由轻微病害发展而来 的,起初局部
发生 网裂 、 松散 , 并 在 交通 荷 载 和雨 水等 自然 因素 作用 下逐 渐形 成 。如果 我 们重 视 预 防性养 护 , 在 路 面裂 缝 、 开裂 、 麻 面 等轻 微 病 害 产生 后 , 立 即 开始 封 堵 裂缝 , 采
使用机制砂 , 矿粉必须是用石灰岩生产 , 不宜使用 酸性石料的石屑。采用酸值较小的沥青 ,应用改性沥 青, 特别是橡胶改性沥青 , 改善与集料 的粘结 , 采用针
坏, 路表水无法及时排 出, 长时间浸泡在水中的路面就
会发生。 有 的排水设施纵坡不能满足要求, 急流槽位置
作者简介 : 罗京 ( 1 9 8 2 - ) , 男, 汉族 , 甘肃张掖人 , 大学本科 , 工程 师 , 主要 从 事 公 路 工 程 工 作 。
65
公路沥青路面坑槽病害成因与处理
公路沥青路面坑槽病害成因与处理坑槽是沥青路面中较为典型的一种路面病害,严重影响沥青路面的平整度和行车舒适性。
因此,快速做出坑槽病害的合理预防与行车功能修复方案,对于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保证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主要对公路沥青路面坑槽病害成因与处治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
标签:公路沥青;坑槽病害;成因;预防;处治引言:坑槽是公路路面中最常出现的一种病害之一,且危害性相对较大。
最容易发生在降雨以后或者是冬春季之交雪水的反复冻融以后,容易出现大量的坑槽现象产生,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经过车辆的反复荷载以后,其坑槽的破坏程度将逐渐加重,导致路面的平整度降低,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及舒适性受到影响。
一、公路沥青路面出现坑槽的原因分析1、水损坏水具有较强的渗透作用,可以轻易地沿沥青路面上的一些微小缝隙进入到路面结构层,从而破坏路面面层、基层,甚至造成路基病害,而这些病害最终将反映在路面中。
坑槽就是其中常见的一种。
沥青自身随着光照、温度等条件会逐渐老化的性质,会降低沥青和碎石接触界面、以及颗粒之间的粘结性,出现松散、掉粒等病害,进而在水的激发作用下出现坑槽。
2、原材料自身性质沥青具有较好的粘结性,在高温时粘度降低,劲度模量下降,抵抗变形能力减弱;在低温时粘度增加,劲度模量增大,抵抗变形能力增强。
同时,沥青会在光照、紫外线等内外因素作用下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造成沥青有效化学组分散失,沥青粘结性能下降。
集料岩性会影响其与沥青的酸碱匹配,集料针片状含量和洁净程度会影响混合料的承载力和粘结效果,级配则可能会影响到沥青路面的承载力、均匀性和孔隙分布。
3、施工工艺落后3.1混合料温度控制不当导致的坑槽有两种情况会导致此类坑槽的出现。
一种情况是施工时混合料温度过高,加热过程中使沥青老化,粘结力降低,脆性增加,粘结不牢,在行车载荷作用下,形成坑槽;另一种情况是混合料温度过低,特别是底部的混合料由于和下承层接触降温过快,不能够达到良好压实效果而形成的坑槽。
沥青路面的病害类型原因分析及其防治对策讲
沥青路面的病害类型原因分析及其防治对策讲沥青路面是目前常见的道路铺设材料之一,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病害,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
下面将针对沥青路面的病害类型、原因分析及其防治对策进行详细讲解。
一、病害类型1.裂缝类病害:包括纵向裂缝、横向裂缝、接缝裂缝等。
主要原因是材料老化、固结沉降、温度变化等造成的路面变形和沥青层内外部应力的作用。
2.龟裂类病害:沥青路面出现较大面积龟裂的现象,一般称为龟裂。
主要原因是路面变形、基层不均匀沉降、沥青层质量问题所致。
3.坑洼类病害:沥青路面出现较大的凹坑,主要原因是材料老化、车辆荷载过大以及水分的侵入等造成的路面坍塌和沥青层的损坏。
4.鼓包类病害:沥青路面出现凸起的圆形或椭圆形鼓起,主要原因是基层不均匀沉降、内部空洞形成以及温度变化引起的沥青层内外部应力不平衡等。
5.脱层类病害:沥青路面出现沥青层与基层分离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材料粘结性差、温度变化引起的收缩膨胀等。
二、原因分析1.材料质量差:沥青材料在生产和铺设过程中质量不合格,或者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路面的强度和耐久性下降。
2.设计不合理:路面的设计不合理,没有根据实际交通流量和车辆荷载进行科学的选材和厚度等设计,导致路面承载能力不足。
3.施工不规范:施工过程中操作不规范,如沥青热拌施工温度过高或过低、不科学的压实方式等,导致路面材料的质量不稳定。
4.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如温度变化、降雨等,会对路面产生影响,导致路面老化和破坏。
三、防治对策1.加强材料质量控制:在材料生产和铺设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确保沥青材料的质量合格,选择高质量的胶结剂和骨料等。
2.科学设计和施工:根据实际交通流量和车辆荷载进行科学的路面设计,合理选择材料和控制厚度,同时施工过程中要规范操作,保证质量和强度。
3.定期养护维修:定期对沥青路面进行养护维修,及时修补裂缝、坑洼等病害,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可以采用冷补材料、高弹性修补材料等进行修复。
沥青混凝土路面坑槽的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
沥青混凝土路面坑槽的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沥青混凝土路面坑槽的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沥青混凝土路面是现代道路建设中常用的路面材料,但由于交通载荷、气候等原因,路面表面容易出现坑槽,造成安全隐患和车辆磨损。
因此,及时处理路面坑槽问题非常必要。
本文将从产生原因和处理方法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产生原因1.道路设计不合理。
路面的设计结构、材料选择、施工质量等决定了路面的使用寿命。
如果设计不合理,导致在重载条件下经常受到高压力的作用,就容易导致路面过早损坏。
2.交通载荷过大。
交通载荷是影响路面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重型车辆的经常通行,更容易造成路面夯实过度和沉降,最终导致路面塌陷和坑槽产生。
3.水雨侵蚀。
路面经常受到雨水和地下水的侵蚀,水进入路面缝隙,与路面结构材料反复接触,会使其逐渐老化,降低强度和承载能力。
二、处理方法1.添补坑槽。
当路面出现坑槽时,需要使用沥青混凝土进行修复。
具体方法是先清理坑槽、破碎松散的路面物料,并将坑槽周围边沿打磨契角,再使用沥青混凝土逐层压实,并铺设抗剪切性能好的路面贴纸。
2.路面漫补和整体覆盖。
如果路面坑槽的区域较大,可以采用将漫补材料铺设于局部路面缺损处,使之形成合理的整体平面;如果路面状况十分严重,还必须进行整体覆盖,在保持原有基础面的前提下将现有路面进行铣刨,清除松动、磨损等材料,为新的路面做好准备。
3.缩短路面使用时间。
如果出现多个区域的坑槽,使用时间已经超过了预计的使用寿命,这种情况下应考虑进行路面的缩短使用时间,就是对其进行拆除并重新建造,可以有效短期内解决路面的使用问题。
综上所述,沥青混凝土路面坑槽是导致路面使用寿命缩短的十分常见的原因之一,在应对处理方面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措施。
对于路面维护管理工作,也要加强日常维护。
这样才能让公路交通更加安全和顺畅。
沥青路面坑槽病害处理技术探讨
沥青路面坑槽病害处理技术探讨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快速发展,道路建设也变得愈加发达,沥青路面作为一种常见的道路建设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道路建设中。
但是,随着沥青路面的使用时间的延长,路面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病害,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坑槽病害。
如何处理沥青路面坑槽病害,提高道路的耐用性和安全性,成为了道路建设工作中一个需要重点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一、沥青路面坑槽病害的成因沥青路面坑槽病害是指路面出现了较大深度和宽度的坑槽,严重影响了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坑槽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材料质量差:沥青路面建设时,如果使用的是质量不佳的沥青或者混料,将会导致路面厚度不均匀、耐久性差等问题,从而导致坑槽的形成。
(2)设计缺陷:设计路面时,如果设计厚度不足或者设计车行道曲率、梯度等方面不合理,也会导致坑槽的形成。
(3)车流量大:道路车流量大、超载行车等会导致沥青路面快速磨损,产生坑槽。
(4)环境影响:沥青路面长时间暴露在阳光、雨雪、冰冻等天气环境下,也会使路面疲劳、龟裂、坑槽形成。
二、处理沥青路面坑槽病害的技术如何处理沥青路面坑槽病害,目前常用的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1)补坑补坑技术是目前处理沥青路面坑槽病害最常见的技术之一。
补坑的主要方式是先将坑穴处的病害区域清理干净,然后填充新的沥青混料并进行压实,最后施工完成。
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速度快,能够快速地保护路面的稳定性,但是不能彻底解决坑槽病害的问题。
(2)覆盖层覆盖层技术是对原有路面进行覆盖,从而达到修复的效果。
该技术需要将原有的路面表面削平,然后在表面涂覆一层新的沥青混料,最后进行压实。
该技术的优点是可以彻底消除坑槽,使车辆行驶更加平稳,也具有较好的耐久性,但是对路面宽度、高度的要求较高。
(3)拆除重建拆除重建是一种彻底解决路面坑槽病害的做法,该技术需要将原有的路面全部拆除,重新铺设新的沥青路面,并进行压实。
该技术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和人力,但是结果也是最好的,能够达到彻底解决坑槽病害、提高路面使用寿命的效果。
沥青路面坑槽病害成因及预防措施
沥青路面坑槽病害成因及预防措施沥青路面坑槽病害成因及预防措施具有突发性、频发性和蔓延性的特点。
本文针对坑槽病害作了成因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沥青路面坑槽预防坑槽的出现严重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和行车的舒适性,若不及时修补,在交通荷载和水的综合作用下,破坏会发展的很快,造成养护费用的增加并给行驶在路上的车辆和司乘人员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一、产生的原因1、由于沥青路面表面层混合料局部空隙率较大、沥青与石料问的粘附力不强,路表水(雨水或雪水)进入并滞留在表面层沥青混合料中,在行车荷载尤其是重载车辆的不断作用下,产生的动水压力使表面层的沥青从石料表面剥落下来,沥青路面便会出现局部松散破损或裂缝等病害,未能及时修补,导致散落的石料被车轮甩出,路面自上而下逐渐会形成坑槽。
这类坑槽通常深度为2~5 cm,在沥青路面早期破坏中是各类坑槽中最早产生,也是产生数量最多的一类。
2、当沥青路面表面层和中面层都是空隙率较大的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而底面层为空隙率较小的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时,路表的自由水较易渗入并滞留在表面层和中面层内。
行车荷载的作用使得中、上面层内的沥青剥落,沥青混合料失去粘结强度,导致路表面产生网裂、形变(局部沉陷)和向外侧推挤,并最终出现粒料分离。
粒料被行车作用带离,最终形成坑槽,此类坑槽完全形成后深度一般为8-10cm。
3、由于基层强度不够,稳定性不好,面层裂缝,水侵入基层,在重载车辆作用下,自由水产生很大的压力冲刷基层混合料表层细料,形成灰白色浆。
在动水压力和孔隙水压力的反复作用下,使得整个面层范围内的基层粒料出现松散,并反射到面层,形成恶性循环。
最终会导致坑槽出现。
这类坑槽完全形成后通常深度都大于10cm,并且绝人多数都在车流量较大的行车道上或重载车辆较多的道路上。
发生该类病害时,通常基层也已严重破坏,而且在形成坑槽之前路面亦表现出其他破坏现象而需要治理,因而该种病害相对来说较少。
4、对于桥面铺装层来说。
沥青混凝土路面坑槽病害治理与防护
沥青混凝土路面坑槽病害治理与防护摘要:沥青混凝土路面作为我国公路的主要类型路面,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广泛使用和推广,沥青混凝土公路也为人们的日常出行提供了便利。
但是沥青混凝土路面在长期的使用中,容易出现坑槽病害,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出行,甚至危及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本文分析了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坑槽的原因,并对治理坑槽病害的要点做了重点分析,最后提出了合理防治病害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坑槽;病害;0 引言沥青混凝土路面长期处于外界环境中,极易出现各种问题,包括坑槽、裂缝、下沉、褶皱等,无论哪种病害都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和行驶的舒适感。
当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坑槽后,经过长时间承受车辆负荷,再加上经过雨水的冲刷,坑槽就会不断加大加深,甚至出现断裂,当车辆行驶在路面时,就会出现严重的颠簸现象,甚至引起机械的故障,引发交通事故。
所以,要加大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坑槽病害的质量,对保证行车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 公路沥青路面坑槽病害的原因分析1.1施工材料质量不达标施工材料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公路路面的质量,施工材料一旦不达标,就会降低材料的性能,导致路面在使用过程中过早老化,强度和韧性降低,进而引起路面的其他质量问题。
如果使用的粘结剂质量不达标,就会降低沥青和骨料之间的黏连度,两者无法形成强大的合理,经过车辆的碾压后,骨料和沥青就会脱离,形成了坑槽病害。
1.2 施工工艺不规范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工艺部规范,也容易造成沥青混凝土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
沥青混凝土路面一般由三个层面,包括底面层、中面层和上面层,不同的公路工程对三层的厚度有着不同的要求,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对施工工程进行全面了解和测量,从而设定合理的厚度和层面之间的空隙。
在施工过程中就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任何一个环节的操作工艺不规范,也会严重影响最终的公路工程质量。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如果层面的空隙过大,就会进入更多的水分,导致层面分离,降低沥青混凝土整个路面的坚实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沥青路面坑槽病害成因及预防措施
具有突发性、频发性和蔓延性的特点。
本文针对坑槽病害作了成因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沥青路面坑槽预防
坑槽的出现严重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和行车的舒适性,若不及时修补,在交通荷载和水的综合作用下,破坏会发展的很快,造成养护费用的增加并给行驶在路上的车辆和司乘人员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一、产生的原因
1、由于沥青路面表面层混合料局部空隙率较大、沥青与石料问的粘附力不强,路表水(雨水或雪水)进入并滞留在表面层沥青混合料中,在行车荷载尤其是重载车辆的不断作用下,产生的动水压力使表面层的沥青从石
料表面剥落下来,沥青路面便会出现局部松散破损或裂缝等病害,未能及时修补,导致散落的石料被车轮甩出,路面自上而下逐渐会形成坑槽。
这类坑槽通常深度为2~5 cm,在沥青路面早期破坏中是各类坑槽中最早产
生,也是产生数量最多的一类。
2、当沥青路面表面层和中面层都是空隙率较大的半开级配沥青混
合料,而底面层为空隙率较小的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时,路表的自由水较易渗入并滞留在表面层和中面层内。
行车荷载的作用使得中、上面层内的沥青剥
落,沥青混合料失去粘结强度,导致路表面产生网裂、形变(局部沉陷)和向外侧推挤,并最终出现粒料分离。
粒料被行车作用带离,最终形成坑槽,此类坑槽完全形成后深度一般为8-10cm。
3、由于基层强度不够,稳定性不好,面层裂缝,水侵入基层,在重载车辆作用下,自由水产生很大的压力冲刷基层混合料表层细料,形成灰白色浆。
在动水压力和孔隙水压力的反复作用下,使得整个面层范围内的基
层粒料出现松散,并反射到面层,形成恶性循环。
最终会导致坑槽出现。
这类坑槽完全形成后通常深度都大于10cm,并且绝人多数都在车流量较大的行车道上或重载车辆较多的道路上。
发生该类病害时,通常基层也已严
重破坏,而且在形成坑槽之前路面亦表现出其他破坏现象而需要治理,因而该种病害相对来说较少。
4、对于桥面铺装层来说。
由于水泥混凝土梁与沥青铺装层的材料差异较大,层问粘结处的变形不一致,为了减少桥面的水损坏,对桥面防水层和粘结层的要求越来越高。
但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层间局部粘附性较差,
并出现分层,使得沥青铺装层在车辆荷载和水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剥落和
脱皮,最终产生坑槽。
在日常养护中,桥面翻浆现象比较严重,每次连续雨天过后桥面容易出现坑槽。
5、另外一些人为因素例如在沥青路面施工中,路面尚未成型就受到机动车紧急刹车或者出现意外交通事故受到外力冲击,以及机动车用油渗入路面,污染导致沥青路面混合料松散,在重车载碾压下逐步形成坑槽。
综上所述,沥青路面产生坑槽的原因很复杂,涉及技术、材料、施工、交通、气候以及管理等多种因素。
二、处治措施
根据路面坑槽的大小、坑槽的深度、坑槽出现的时间等,采取不同的处治方法:
1、油面层坑槽修补
对于路面基层完好,仅面层有坑槽时,可按如下步骤进行处治:
(1)、按圆洞方补原则划出修补范围并开槽,将槽开切成方形或矩形,其纵横边线与公路中心线平行和垂直,并保持槽壁直立。
(2)、清理坑槽,直至露出坚实稳定的底层,并使槽内保持干燥。
如面层材料需要再生利用,应避免混入基层等其他材料和杂物。
(3)、在槽底与槽壁均匀地洒布一薄层沥青。
(4)、摊铺沥青混合料并压实,混合料一般采用与原路面相同的材料,但其最大粒径应与槽深想适应。
摊铺厚度应使混合料压实后略高于周围的路面。
压实方法应视修补坑槽面积的大小而定,小面积坑槽采用小型手
扶振动碾或振动夯板压实,面积较大的坑槽宜用压路机碾压。
为使修补部分表面密实、均匀,对较深坑槽,可分两层铺筑,下层用较粗粒径的混合料,表层用粒径较细的混合料。
(5)、用烙铁烙平槽的四周,使新旧路面结合良好并使槽边密封,以防渗水。
(6)、开放交通。
坑槽修补面碾压成型后,待温度低于50℃时,方可开放交通。
(7)、如路面基层甚至土基已遭破坏,应先将土基和基层分别妥善修理处治后,再铺补面层。
在低温潮湿季节,可采用乳化沥青作结合料修补;在雨雪连绵的寒冷季节,为控制坑槽扩展,可采用现有路面材料临时填
补坑槽,待气候好转后再按要求修复。
2、深层挖补式坑槽修补。
深层挖补式坑槽是指沥青面层和基层均受到破坏,须进行基层挖补的坑槽。
其修补工艺:
⑴画定修补面、清理坑槽两项工序同油面层坑槽修补一样,所不同的是基层要用液压镐凿除,开挖时从中间向四边开挖,以免损坏边部,并注意槽底面的完好、稳定。
⑵按原基层材料拌和均匀后,将料填入槽内,摊铺、整平、碾压。
当坑槽面积小不能用压路机碾压时,其每层厚度不应超过20cm。
⑶清扫碾压好的基层表面,保持清洁、干燥,在其表面喷洒透层沥青(宜用乳化沥青)。
⑷处理沥青面层,在坑槽四周槽壁喷洒粘层沥青,然后填入沥青混合料,整平、压实,若分层修补时应分层填筑,分层碾压,用振动压路机进行压实。
对于小坑槽,宜采用振动平板夯进行碾压;对于大坑槽,压路机碾
压时,先碾压坑槽四周,再依次向中间推进,碾压边缘时,压路机压实面大部分放在旧沥青路面上,压实坑槽内新料的宽度控制在15-20cm,以保证路面整体的平整度和新旧路面接缝的平顺,对接缝处可以适当增加碾压
次数,提高密实度,以防渗水。
当坑槽处于较大纵坡路段时(如山区或互通匝道上的路面坑槽)碾压时应从低处向高处碾压,以减小混合料的推挤。
碾压后要求修补面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
路面坑槽维修成本较高,而且维修起来影响公路的正常使用,所以对于坑槽病害前期的预防性养护显得尤为重要。
在日常养护中对于即将出现的路面裂缝等病害,要及时采用灌缝等措施及时处治,以延缓或杜绝坑槽的
出现,降低维修成本。
沥青路面一旦出现坑槽,应根据路面结构、损坏程度,及时采取相应处治措施进行修复,以提高路面的服务水平和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