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群规划汇总

合集下载

中国城市群发展的区域比较分析

中国城市群发展的区域比较分析

中国城市群发展的区域比较分析中国是一个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群也逐渐形成。

城市群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由多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城市组成的区域。

在中国,随着经济发展和引导,一些具备条件和优势的地区迅速形成了城市群。

本文将对中国各个地区的城市群发展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差异和原因。

首先,华东地区是中国最早形成并最具活力的一个城市群地区。

华东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四个省份。

这一地区以上海为核心,周边省份密集发展。

华东地区拥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良好的交通网络,吸引了大量资本和人才流入。

此外,在改革开放初期,相关部门将经济特区设立在华东地区,并实施了一系列开放,在经济发展上给予了巨大支持。

其次,在华北地区也形成了一个重要的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

这一地域包括北京、天津和河北省。

京津冀城市群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也是中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

京津冀城市群拥有中国最大的国际航空枢纽、最大的港口和最发达的交通网络,这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相关部门也在这一地区实施了一系列扶持,吸引了大量投资和人才。

另外一个有着巨大潜力的城市群是长江中游城市群。

长江中游城市群包括湖北、湖南、安徽和江西四个省份。

这一地区位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腹地,交通便利且资源丰富。

长江中游城市群在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方面具备巨大潜力,并且相关部门也在这一地区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扶持力度。

此外,在西部地区也逐渐形成了几个重要的城市群,如成渝城市群、西北五省(自治区)城市群等。

西部地区具备着独特的资源优势,在能源开发、旅游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相关部门也在这些地区实施了一系列扶持,吸引了大量投资和人才流入。

总的来说,中国各个地区的城市群发展差异主要受到自然条件、支持和资源禀赋的影响。

华东地区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实施了一系列开放,吸引了大量资本和人才流入。

京津冀城市群则受益于其地理位置和相关部门支持。

中国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引言: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群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

城市群的发展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竞争力,促进人口流动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城市群发展的意义、现状以及发展策略,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更好地推进城市群发展。

一、中国城市群发展的意义1.优化资源配置:城市群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提高经济竞争力:城市群可以集聚各种要素,形成聚集效应,促进经济增长和创新发展。

3.促进人口流动:城市群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生活条件,吸引人口流入,缓解城市人口压力。

4.推动城乡一体化:城市群可以促进城乡资源的有机流动,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的转型升级。

二、中国城市群发展的现状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些重要的城市群,如长三角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等。

这些城市群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然而,中国城市群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城市群内部城市发展不平衡。

一些核心城市过于集中资源,导致周边城市发展滞后。

其次,城市群之间的合作不够紧密,互动机制不够完善。

最后,城市群发展缺乏整体规划和总体布局,缺乏统一的政策支持和调控机制。

三、中国城市群发展的策略1.建立合理的城市群发展规划:制定城市群发展的整体规划和总体布局,明确核心城市和周边城市的定位和发展方向,避免城市发展的不平衡。

2.加强城市群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建立城市群间的合作机制,促进各城市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3.推进城市群间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城市群之间的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提高城市群内部的流动性和联动性。

4.加强城市群内部的协调与合作:建立城市群内部的协调机制,促进城市之间的互联互通和市场一体化,实现共同发展。

5.建立城市群发展的长效机制:完善法律法规,强化政策支持和调控力度,鼓励各方面的积极参与和合作。

城市群等级划分出炉,成渝、长江中游进第1梯队,山东半岛排名第6

城市群等级划分出炉,成渝、长江中游进第1梯队,山东半岛排名第6

城市群等级划分出炉,成渝、长江中游进第1梯队,山东半岛排名第6城市群是我国目前主要的空间协调组织形式之一,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需求,它通过加强城市与城市之间资源的合理流通以及产业分工协作,从而形成1 1>2的协同效应,最终实现整个城市群经济、社会的一体化协调发展!19个国家级城市群我国一共规划了19个国家级城市群,但因受地理位置、经济基础、生态承载力和政策红利等方面的影响,这些城市群有的获得了快速发展,有的发展则不尽人意!因此,有些城市群一体化程度已经相当高,有的还在原地踏步,发展差异巨大!正因为如此,所以国家在最新的2021年——2035年城镇发展战略规划中,根据各个城市群的基础实力、区域影响力、一体化发展程度以及在国家层面的战略地位的不同,将全国城市群划分为三个梯队(即3个等级),其中成渝城市群和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地位得到提升,进入城市群的第一梯队。

长三角城市群第一梯队: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在国家最新的城镇化发展战略中,根据各个城市群的发展水平,将全国19个城市群划分三个梯队,即三个战略等级,这其中的第一梯队就是世界级城市群,主要包括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和长江中游城市群。

京津冀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最早实行改革开放的地区,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因此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也是我国最发达的城市群。

根据国家最新的城镇化发展战略规划,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被确定为世界级城市群,位于我国城市群的第一梯队,国家将支持把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打造成与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齐名的世界级城市群。

成渝城市群而在最新的城镇化发展规划中,其实最亮眼的是成渝城市群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它们的战略地位得到了大幅提升,进入城市群第一梯队,与三大城市群同为世界级城市群。

中国未来核心五大城市群排名

中国未来核心五大城市群排名

中国未来核心五大城市群排名近年来,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中国也提出了城市群的概念。

其中最著名的十五个城市群——环渤海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

这五个城市群作为中国经济的顶梁柱是公认的!表:五大城市群经济与人口规模1.环渤海城市群环渤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及河北、辽宁、山东、山西和内蒙古中部地区,共五省(区)二市。

全区陆域面积达11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6亿人。

环渤海地区共有城市157个,约占全国城市的四分之一,其中城区人口超百万的城市有 13个。

也有观点认为,环渤海地区是以京津冀为核心、以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为两翼的环渤海经济区域,主要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也就是三省两市的“3+2”经济区域。

面积51.8万平方公里;人口2.3亿,占全国17.5%;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8万亿元,占全国28.2%。

2.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简称:长三角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位于长江入海之前的冲积平原,根据2019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规划范围正式定为苏浙皖沪三省一市全部区域。

以上海市,江苏省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镇江、盐城、泰州,浙江省杭州、宁波、温州、湖州、嘉兴、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27个城市为中心区(面积22.5万平方公里),辐射带动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城市群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在中国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平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长江经济带的引领者,是中国城镇化基础最好的地区之一。

长三角城市群经济腹地广阔,拥有现代化江海港口群和机场群,高速公路网比较健全,公铁交通干线密度全国领先,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基本形成。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指明,长三角城市群要建设面向全球、辐射亚太、引领全国的世界级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全文完整精编】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全文完整精编】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2016 年 6 月目录第一章规划背景 (3)第一节重大意义 (3)第二节发展基础 (4)第三节突出矛盾 (5)第四节重大机遇 (7)第二章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8)第一节指导思想 (8)第二节基本原则 (8)第三节战略定位 (9)第四节发展目标 (10)第三章构建适应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空间格局 (12)第一节强化主体功能分区的基底作用 (12)第二节推动人口区域平衡发展 (13)第三节构建“一核五圈四带”的网络化空间格局 (14)第四节打造一体化城乡体系 (17)第四章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升级 (17)第一节共建内聚外合的开放型创新网络 (18)第二节推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18)第三节营造创新驱动发展良好生态 (19)第五章健全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网络 (20)第一节构筑以轨道交通为主的综合交通网络 (20)第二节构建泛在普惠的信息网络 (23)第三节提高能源保障水平 (25)第四节强化水资源安全保障 (27)第六章推动生态共建环境共治 (28)第一节共守生态安全格局 (28)第二节推动环境联防联治 (30)第三节全面推进绿色城市建设 (33)第七章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34)第一节提升对外开放层次 (34)第二节建设高标准开放平台 (35)第三节加速集聚国际化人才 (36)第四节培育本土跨国公司 (36)第八章创新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 (37)第一节推动要素市场一体化建设 (37)第二节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机制 (38)第三节健全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 (40)第九章规划实施 (40)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 (41)第二节推动重点工作 (41)第三节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41)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下简称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我国将形成九大都市圈

我国将形成九大都市圈

我国将形成九大都市作者:蒋存良存良寄语:地理虽是冷门科系,但也可能在找工作时少了些许竞争的烦恼,工作做久了,好像没有好与不好,只有享不享受,试着享受自己的工作种类,喜欢自己的工作内容,最后生活与生命都将变成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了。

借助周末休假的契机忙里偷闲,挤一点时间出来写一篇微型论文,姑且叫作微论。

内容摘要:谈到经济区域化、城市群、都市圈等等一些战略规划的概念,大家的印象中不外乎诸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辽中南等等一些地方,但是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速,逆城市化出现,国际贸易频繁,各地政府行政干预,纷纷举起旗帜,喊出口号,付诸行动, 戮力实现,相继打造出一批批新兴经济区O譬如天津滨海高新开发区, 山东蓝色海洋经济开发区,江苏沿海经济开发区等等,大大小小的经济试验点星罗棋布。

都市圈的经济辐射,自然流,物质流是沿着同心圆顺势向外的,而行政利益往往会与经济利益产生矛盾,因为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不重合,岀于权衡利弊的考虑,就需要整合行政资源, 来促进经济的发展。

城市圈的整体发展使单个城市的发展更加完善。

城市圈的内聚力表现为城市圈所具有的吸纳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能力。

城市圈的发展演化中,凝结了广大地区范围内的文化、科技、教育力量,强化了城市圈的内聚力。

城市圈能够克服单个国际性城市在资源、幅员等方面的不足,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调整资源配置,实现圈内城市的共同增长。

城市圈的形成过程实际上也是各城市之间关系越来越密切的过程。

发达的交通条件使生产要素和产品流动加速, 从而使城市圈内各城市能够摆脱自身资源的有限和市场不足的弊端得以更好地发展。

一个内部经济发展协调的城市圈可以使地理位置、生产要素和产业结构不同的各等级的城市承担不同的经济功能,在区域范围内实现单个城市无法达到的规模经济和集聚效益。

产业梯度承接;产业区域化;沿长江经济开发带(一)、长三角都市圈:狭义的长三角即包括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泰州、扬州、南通、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等共计15个城市。

城市群规划汇总

城市群规划汇总

中国城市群汇总最全已基本建成的城市群;包括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山东半岛、辽宁半岛、长江中游、中原、成渝、关中、海峡西岸..以后泛长三角、泛珠三角城市群;将成为世界级城市群;而济南城市群如整合到京津冀鲁城市群;也是世界级的..珠三角城市群:以广州、深圳、香港为核心;包括珠海、惠州、东莞、肇庆、佛山、中山、江门、澳门等城市所形成的..长三角城市群:位于中国沿江沿海“T”字带;是中国最大的城市群;它由沿江城市带和杭州湾城市群构成..成员包括: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南通、盐城、泰州、淮安、杭州、宁波、金华、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台州、衢州、合肥、马鞍山23个城市..京津冀城市群: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的石家庄、唐山、保定、秦皇岛、廊坊、沧州、承德、张家口八个地市其所属的通州新城、顺义新城、滨海新区和唐山曹妃甸工业新域..山东半岛城市群:规划范围以济南、青岛为中心;包括周边的淄博、东营、烟台、潍坊、济宁、泰安、威海、日照、莱芜、滨州、德州、聊城等14市..辽宁中部城市群:包括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辽阳、铁岭、阜新等8个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为中心城市;长沙、南昌、合肥为副中心城市;涵盖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经济圈、江淮城市群等中国中部经济发展地区..中原城市群:是以郑州为中心;以洛阳为副中心;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等地区性城市为节点构成的紧密联系圈..成渝城市群:以成都和重庆主城为双核包括四川的成都、德阳、眉山、遂宁、内江、南充、资阳、自贡、广安和重庆主城、涪陵、合川、永川、江津、大足等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集合体..关中城市群:由分布在陕西关中地区的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杨凌农业示范区以及商洛构成..海峡西岸城市群:以福州、厦门、泉州市为中心;包括漳州、莆田、宁德等城市..正在建设的城市群;包括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江淮城市群、呼包鄂城市群、甘肃城市群、乌昌城市群、黔中城市群、银川城市群、拉萨城市群、太原城市群、石家庄城市群、滇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南宁城市群..武汉城市群:又称"1+8"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圆心;包括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周边8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中东部;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江淮城市群:以合肥为中心的“1+10”城市群;包括合肥市、六安市区、淮南市区、蚌埠市区、滁州、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部分、安庆部分等10个省辖市..甘肃城市群:包括兰州市、金昌市、白银市、天水市、嘉峪关市、平凉市、庆阳市、武威市、张掖市、酒泉市、定西市、陇南市、定西市等城市..呼包鄂城市群: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的核心区;包括包头市、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乌昌石城市群:由乌鲁木齐、昌吉、石河子这3个城市组成..黔中城市群:以贵阳为中心;遵义、安顺、都匀、凯里等为支撑的黔中城市群加快形成..银川沿黄河城市群:包括宁夏吴忠、中卫、银川、石嘴山...内蒙乌海、临河巴彦淖尔..拉萨城市群:拉萨;羊八井..太原城市群:以太原盆地城镇密集区为主体;以主要交通干线为轴线;以汾阳、忻州、长治、临汾等主要节点城市为支撑的空间开发格局..石家庄城市群:以石家庄为中心;包括保定和北京圈共有、沧州、衡水、邢台、山西省阳泉市和太原圈共有等城市..滇中城市群:包括昆明、曲靖、玉溪、楚雄四州市行政辖区范围..环鄱阳湖城市群: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市的部分县市、区..南宁城市群:包括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崇左、百色七市..潜在城市群;包括豫皖城市群、冀鲁豫城市群、鄂豫城市群、徐州城市群、浙东城市群、汕头城市群、琼海城市群..豫皖城市群:包含阜阳、亳州、商丘、周口..冀鲁豫城市群:包含安阳、鹤壁、濮阳、聊城、菏泽、邯郸..鄂豫城市群:包含信阳、南阳、襄樊、随州、驻马店..徐州城市群:是以徐州为中心的经济区域带;地跨苏鲁豫皖四省;包括江苏的徐州市、连云港市、宿迁市以及安徽、山东、河南部分城市..浙东城市群:浙东地区以宁波、台州、绍兴、舟山为中心;在周边形成了慈溪、余姚、诸暨、上虞、温岭、临海等大小十几个卫星城市..汕头城市群:汕头、潮州、揭阳..琼海城市群:以湛江、海口为中心;包括茂名、阳江、三亚五个城市..内容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中国区域经济布局 百度百科

中国区域经济布局 百度百科

中国区域经济布局百科名片中国区域经济布局根据新的发展观的要求,国家重新调整了区域发展的布局,目的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具体要求是: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的综合优势,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改革发展,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鼓励有条件的东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逐步形成东、中、西部经济互联互动、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目录中国经济“四大板块”十六个国家重点建设地区5个核心经济圈带中国“八大经济圈”中国“十大城市群”中国其他6大城市群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规划(13个)各区域经济中国经济“四大板块”十六个国家重点建设地区5个核心经济圈带中国“八大经济圈”中国“十大城市群”中国其他6大城市群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规划(13个)各区域经济•其他旧版参考资料展开编辑本段中国经济“四大板块”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

编辑本段十六个国家重点建设地区1、辽宁中南地区。

重点发展钢铁工业和门类齐全的重型机电设备制造业等。

2、京津唐地区。

加强机械电子工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3、山东半岛。

重点开发石油和海洋资源,加快石油化工和海洋产业的发展。

4、长江三角洲地区。

加快机械电子工业、石油化工、汽车三角洲地区。

加快机械电子工业、石油化工、汽车等支柱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5、闽南三角洲地区。

以发展劳动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

6、珠江三角洲地区。

在目前接纳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

7 、海南、北部湾沿海地区。

具有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和一定的资源优势。

8 、红水河电力和有色金属基地。

本区域可建成全国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

9 、哈尔滨—长春地区。

本区主要抓好石化、汽车、机电工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1 0 、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

重点开发煤、铝等资源,也是东部耗能产业的良好接纳地。

1 1 、长江干流中上游沿岸地区。

本区水陆交通方便,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发展水电、钢铁、有色金属、磷和盐化工业。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
自然禀赋优良。长三角城市群滨江临海,环境容量大,自净能 力强。气候温和,物产丰富,突发性恶性自然灾害发生频率较低, 人居环境优良。平原为主,土地开发难度小,可利用的水资源充沛, 水系发达,航道条件基础好,产业发展、城镇建设受自然条件限制 和约束小,是我国不可多得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 化协同并进区域。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下简称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 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区域 之一,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在国家现代 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为优化 提升长三角城市群,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进一步发挥 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依据《国家新型城镇 化规划(2014—2020 年)》《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全国主体 功能区规划》《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特制定本规划,作为长 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性、约束性文件。
第二节 发展基础
区位优势突出。长三角城市群处于东亚地理中心和西太平洋的 东亚航线要冲,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在 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 位。交通条件便利,经济腹地广阔,拥有现代化江海港口群和机场 群,高速公路网比较健全,公铁交通干线密度全国领先,立体综合 交通网络基本形成。
第三章 构建适应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空间格局...................14 第一节 强化主体功能分区的基底作用.................................... 14 第二节 推动人口区域平衡发展................................................ 16 第三节 构建“一核五圈四带”的网络化空间格局..................... 17 第四节 打造一体化的城乡体系................................................ 21

中国十大城市群发展规划

中国十大城市群发展规划

中国十大城市群发展规划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国土辽阔的国家,城市群发展规划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中国的城市群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以下将介绍中国十大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情况。

一、长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是中国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城市群之一。

它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

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的目标是建设成为全球经济中心和国际创新高地。

该规划强调加强城市之间的合作,推动优势互补、互联互通,实现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

二、珠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是中国最具经济实力和创新力的城市群之一。

它包括广州、深圳、珠海等地。

珠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的目标是建设成为高效、绿色和宜居的城市群。

该规划强调加强城市之间的协同发展,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三、京津冀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是中国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之一。

它包括北京、天津、河北等地。

京津冀城市群发展规划的目标是建设成为协同发展、绿色发展和宜居发展的城市群。

该规划强调加强交通、环境和人才等方面的合作,推动功能转移和协调发展。

四、成渝城市群成渝城市群是西部地区最重要的城市群之一。

它包括成都、重庆等地。

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的目标是建设成为全面发展、开放合作和创新驱动的城市群。

该规划强调加强产业互补、资源整合和市场开放,推动经济升级和城市品质提升。

五、济南青岛城市群济南青岛城市群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城市群之一。

它包括济南、青岛等地。

济南青岛城市群发展规划的目标是建设成为现代化、宜居化和国际化的城市群。

该规划强调加强产业协同、生态保护和文化创新,推动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

六、苏南城市群苏南城市群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之一。

它包括南京、苏州等地。

苏南城市群发展规划的目标是建设成为现代化、创新型和宜居型的城市群。

该规划强调加强产业研发、人才引进和文化交流,推动经济转型和城市提升。

七、武汉城市群武汉城市群是中国中部地区的重要城市群之一。

八大经济圈 五大都市圈 四大自贸区 八大城市群 四路三带

八大经济圈 五大都市圈 四大自贸区 八大城市群 四路三带

八大经济圈五大都市圈四大自贸区八大城市群-增长极四路三带【本书所及这些中国当代最新区域经济地理概念】四路三带——中国大区域经济新体系:南方丝绸之路北方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网上丝绸之路长江流域经济带黄河流域经济带海岸线及近海经济带八大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泛珠三角经济圈环北部湾经济圈中三角经济圈中西亚经济圈大西三角经济圈东北亚经济圈泛亚经济圈=环北部湾经济圈+中西亚经济圈+大西三角经济圈+东北亚经济圈五大都市圈:南方海峡陆岛都市圈(珠三角城市群-港·澳·台-海峡西岸-环北部湾)东部沿江滨海都市圈(长三角城市群-大上海)环渤海-东北亚都市圈(京三角城市群-环渤海-东北城市群)中部江河流域都市圈(黄河中游·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华中城市群)大西部新丝路都市圈(成渝[西南]城市群-西北城市群)四大自贸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南方沿海-东南亚-南亚-印度洋)中西亚自由贸易区(亚欧内陆-里海-黑海-地中海-大西洋)亚太自由贸易区(东部沿海-环渤海-东北亚-东亚-太平洋)东北亚自由贸易区(东北-朝鲜半岛-蒙古-俄罗斯远东-阿拉斯加-白令海峡)八大城市群-增长极:京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东北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华中城市群成渝城市群西北城市群“新丝路”催动“泛亚经济圈”“四大自由贸易区”1. 自贸区基本概念应须廓清自由贸易区是首先基于多个邻国之间紧密合作启动,而约定形成的无障碍零关税多边自由贸易合作区域,是“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语境不断催生的产物,是多国经济合作的国际概念。

起源于“南丝路”、历史悠久的国际自由贸易区,是两千多年前西汉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人司马相如奉汉武帝之命开发西南夷,疏通南方丝绸之路,为加强中国大汉皇朝同东南亚、南亚等相邻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技术与贸易合作和文化交流,而最先倡导的无障碍经济贸易多个邻国的国际区域合作模式,作为国家战略予以大举推进。

2023年成渝城市群规划趋势分析-面积达18.5万平方公里

2023年成渝城市群规划趋势分析-面积达18.5万平方公里

成渝城市群规划趋势分析:面积达18.5万平方公里《成渝城市群进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2022年5月4日,依据《规划》,将来成渝城市群将通过穿梭在区域内的城际交通,在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核心城市与核心城市之间,构建一小时出行圈。

成渝城市群之间将崛起一批百万级以上的区域中心城市。

关键词范围横跨川渝18.5万平方公里涉及四川15个市《规划》显示,成渝城市群的详细范围包括重庆市的渝中、万州、黔江、涪陵、大渡口、江北、沙坪坝、九龙坡、南岸、北碚、綦江、大足、渝北、巴南、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南川、潼南、铜梁、荣昌、璧山、梁平、丰都、垫江、忠县等27个区(县)以及开县、云阳的部分地区,四川省的成都、自贡、泸州、德阳、绵阳(除北川县、平武县)、遂宁、内江、乐山、南充、眉山、宜宾、广安、达州(除万源市)、雅安(除天全县、宝兴县)、资阳等15个市,总面积18.5万平方公里,2022年常住人口9094万人,地区生产总值3.76万亿元,分别占全国的1.92%、6.65%和5.49%。

规划期为2022-2022年,远期展望到2030年。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上述区域也是川渝两地经济活力最强,进展潜力最大的地区。

“一轴两带、双核三区”打造7大区域中心城市《规划》提出,构建“一轴两带、双核三区”空间进展格局,重点建设成渝进展主轴、沿长江和成德绵乐城市带,促进川南、南遂广、达万城镇密集区加快进展,进一步提高空间利用效率。

在区域中心城市进展上,把万州打造为渝东北区域中心、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把黔江打造为渝东南区域中心、武陵山区重要经济中心;把绵阳、乐山打造为成都平原区域中心城市、宝成—成昆进展轴带向北和向南辐射的空间节点;把南充打造为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带动川东北城乡均衡进展;把泸州、宜宾打造为川南的区域中心城市,带动川南丘陵地区和长江经济带沿线城镇进展。

关键词产业打造34个千亿产业园鼓舞农夫工返乡创业城市群进展,离不开产业支撑。

中国城市群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国城市群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国城市群发展现状与趋势当前,我国城市群正处于快速成长过程中,总体上呈现出如下几个特征。

1.城市群体系初具雏形经过几十年的孕育和发展,我国城市群目前已有近30个。

这些大大小小的城市群,根据其规模和发展水平,大致可以划分为国家、省区和地方三个级别(表3)。

国家级城市群主要由国际大都市(北京、上海、广州及香港)为主导,是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重心所在。

省区城市群均由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及其他重要城市)为主导,是省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重心所在。

地方城市群均由某一大城市为主导,为地方性的经济中心。

国家城市群是我国城市体系的中坚,省区城市群是主体(为数众多),地方城市群为辅助力量。

三级城市群构成我国城市体系的主骨架,主导着城市的发展。

表3 城市群级别划分2.城市群功能结构初步成形自新中国成立后,经过60余年的大规模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后30多年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群科学合理的功能结构基本形成。

在城市群之间,区域性的生产分工格局初步展现。

东部沿海三大国家级城市群,是对外开放的前沿,为我国城市群体系的龙头,在发达的制造业基础上,目前正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金融和外贸为主),成为沟通国内外两大市场的主枢纽,为国内其他城市群的发展积极开拓新的市场空间。

中西部省区城市群,是我国新兴的制造业基地,尤其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科技产业方面,正在成为国家的创新基地。

在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分工更为明确,中心城市通常是综合性的大城市,商贸发达,尤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其他众多城市基本上都以制造业为支柱,或是港口和资源供应基地,功能相对单一。

例如,北京、天津、唐山等城市之间的功能结构就是如此。

3.省会城市多为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我国城市群大多是在省会城市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群事实上就是城市圈的扩大化,即省会城市加上外围几个邻近的城市。

所以,我国城市群,尤其是省区城市群,多呈单中心结构。

4.地级城市成为城市群的骨干在我国现行行政体制下,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地级城市(包括省会城市)具有比县级城市和小城镇更大的政治优势,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京津冀都市圈规划

京津冀都市圈规划

图1-1 代表性城市通达性分析第一章 区域功能定位第一节 规划背景一、国内外发展的宏观背景(一)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我国的经济地位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未来经济全球化进程对区域整体发展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

以市场容量和消费水平体现的市场条件、以人居环境和区域交通设施为主的基础设施条件、本土研发能力和人才供应为主的创新环境、以及当地企业的配套生产能力等等,将在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把握经济全球化机遇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

东北亚经济一体化是提升该地区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整体竞争力的客观要求,也是保证该区域经济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已具备一定的客观基础。

该地区的经济合作将从中日韩三国小范围、低层次起步,逐渐扩大范围并向高层次推进。

加快京津冀都市圈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层次的提升,增强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我国未来在东北亚地区经济格局中占据比较主动的地位。

(三)我国东部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

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已基本形成,东部沿海地带构成我国经济空间格局的核心轴线,在未来现代化进程中,依然发挥着统领作用。

我国北方的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和产业集聚地区的经济整体实力相对较弱。

都市圈或者说都市经济区将在我国社会经济系统组织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京津冀都市圈应在加速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履行主要支撑区域的功能。

二、规划区面临的重大问题(一)首都优势,科技创新基地和国内外交流枢纽等功能,具有全国意义和世界影响,但内部经济一体化进程相当缓慢。

表1-1北京技术合同流向情况(2003年)项数金额(亿元)比重(%)北京15976 120.0 45.2天津651 4.0 1.5河北1156 7.0 2.7京津冀17783 131.1 49.4全国32173 265.4 100.0(二)京津冀都市圈呈现世界上少有的巨型双核的空间结构形态,处理好北京-天津发展的关系是本次区域规划成败的关键。

城市群规划的理论与方法

城市群规划的理论与方法

析理论与方法。包括新经济活 动空 间测度 .空间 结构表达 空间区位 类型 、时空关 系类型和空 间 扩散机制研究 j( )全球化 信 息化条件 下新经 2
济 活 动 对 中 国城 市 空 间 区位 的影 响研 究 。包 括 主 要 城 市 集 聚 区 新 增长 中 心— — 出 口 加 工 区 、农 产
中心的形成 ,演化机理研 究 ()全球 化、信息 5 化条件下新型的城市 网络 空间结构研究 。包 括生 产区 、旅游中心和商务金 融中心被 有机溶入城 乡
地 带 的 过 程 、模 式 与机 理 研 究 。 概 括 起 来 ,城 市 群 规 划 基 础 理 论 主 要 有 : ( 1)世 界 城 市 体 系 理 论 ; ( )新 区 域 主 义 ; () 2 3 精 明 增 长 思 路 。城 市 群 规 划 的理 念 主要 有 : ( 1)
点 、国 际交 易 区 .专 门化 生产 性 服 务 区和 各 类 大 小 公 司增 长 的 需 求 ,对城 市 空 间结 构重 组 和 空 间 区位 提 出 了新 要 求 。 随 着 全球 化 、信 息 化 ( 息 信
全球视野理念 ,()区域 整体协调理念 ()可 2 3 持续发展理念 ,( )协商 规划理念 ()人居环 4 5 境规划理念 ,()问题型规 划理念 ()动态弹 6 7 性规划理念 ;等等 。
生很大影 响的三种主要类型区。这 三种 类型 区被
有 机地 溶 入 城 市 、镇 和 农 村 的 广 阔 地带 ,从 而构 造成 为 新型 的城 市 网络 空 间 结 构 形 态 。
综上所述 ,不难看 出,多城市分布 的跨 国公 司促进经济的全球化和全球资本流 的形成 信息 化为多地点制造业 .服务业和 银行 的发展 全球 的工厂 网络 、服务业和分 支办 公机 构的专 门服务 活动 的组 织和控 制提 供 了可 能 ;城市 新 战略地

中国城市群各级城市定位分析

中国城市群各级城市定位分析

中国城市群各级城市定位分析中国城市群各级城市定位分析中国有很多城市群,“截至2017年3月底,中国已形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哈长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关中城市群共12个国家级城市群。

”各级都市圈每个城市群中都有一个主导地位的城市,但是每个城市群在国家整体发展中的战略规划又是差异很大,如果了解一个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然后在顺应国家政策来进行产业布局,肯定是非常好的。

当然,未来的房价也写在发展中了。

怎么了解一个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呢?国务院给各个城市群中的城市规划都作了一个批复,仔细看好这些批复文件,理出来国家对于每个城市的定位和未来发展态度,自然就是搞清楚了。

所以这篇,就将城市群中的各个城市的地位,进行对比分析,从而直观感受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差别。

国务院批准各级城市规划在我眼中,全国只有目前几个城市群值得研究,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城市群。

这几个城市群包含很多值得分析的东西。

其他城市群,比如京津冀肯定是北京老大天津其次河北承接产业,又比如中原城市群,都是一群穷朋友组个团,郑州打个头阵而已。

不值得进行对比分析,当然也是值得逐个纵向分析的,这之后再写。

长三角、珠三角包括成渝城市群,则城市内部更均衡发展,一些城市等级经济地位没有那么明显区别,所以就值得分析比较了。

当然之后的篇章还是会分析一些重点城市的城市地位。

这个城市群可以说是以上海为龙头,全国最强的城市群了。

最发达的无疑是上海,其次发达的城市是:南京,杭州,苏州,再次级的城市为:无锡,常州,宁波,合肥,嘉兴。

长三角城市群最关键的就是对比来看各个城市之间的地位,我觉得比较有价值的是将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合肥放在一起对比,其余城市都是以这四个城市为中心发展,当然毫无疑问的是,上海是长三角的中心。

我将沪宁杭合苏放在一起,同时常州和无锡是一个参考。

中国沿黄城市带规划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沿黄城市带规划现状及发展趋势

黄河(Yellow River),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9.5万平方公里,河源至河口落差4830米,是中国第二、世界第五大长河。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的卡日曲,呈“几”字形。

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最后流入渤海。

黄河流域界于北纬32°至42°,东经96°至119°之间,南北相差10个纬度,东西跨越23个经度。

黄河流域内石山区占29%,黄土和丘陵区占46%,风沙区占11%,平原区占14%。

年径流量574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度77毫米。

黄河沿途汇集有35条主要支流,较大的支流在上游,有湟水、洮河,在中游有清水河、汾河、渭河、沁河,下游有伊河、洛河。

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发育了一批城市群带,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之一,因此有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之称。

一、沿黄城市的总体布局情况在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下,沿黄城市带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随着我国主体功能区战略的逐步实施,沿黄城市带在全国城市布局、重点经济区布局中的地位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将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一)概况沿黄河流域自上而下逐步形成了一批群带,主要包括:以兰州、西宁为核心的兰西格城市带;以银川、吴忠为核心的宁夏沿黄城市带;以呼和浩特、鄂尔多斯、包头为核心的呼包银榆城市带;以郑州、开封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以济南、青岛为核心的山东半岛城市群。

沿黄城市带同时也是沿黄经济带的主要支撑。

黄河流域共分布有39个地级市,其中有5个省会城市,具体参见下表。

黄河流域主要城市一览表省区沿黄城市有重要辐射关系的城市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西宁市格尔木市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兰州市、白银市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吴忠市、银川市、石嘴山市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包头市、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山西省忻州市、吕梁市、临汾市、运城市太原市陕西省榆林市、延安市、渭南市西安市河南省三门峡市、洛阳市、济源市、焦作市、郑州市、新乡市、开封市、濮阳市山东省聊城市、泰安市、济南市、德州市、滨州市、淄博市、东营市青岛市(二)战略布局全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城市群汇总(最全)
已基本建成的城市群,包括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山东半岛、辽宁半岛、长江中游、中原、成渝、关中、海峡西岸。

以后泛长三角、泛珠三角城市群,将成为世界级城市群,而济南城市群如整合到京津冀鲁城市群,也是世界级的。

珠三角城市群:以广州、深圳、香港为核心,包括珠海、惠州、东莞、肇庆、佛山、中山、江门、澳门等城市所形成的。

长三角城市群:位于中国沿江沿海“T”字带,是中国最大的城市群,它由沿江城市带和杭州湾城市群构成。

成员包括: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南通、盐城、泰州、淮安、杭州、宁波、金华、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台州、衢州、合肥、马鞍山23个城市。

京津冀城市群: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的石家庄、唐山、保定、秦皇岛、廊坊、沧州、承德、张家口八个地市其所属的通州新城、顺义新城、滨海新区和唐山曹妃甸工业新域。

山东半岛城市群:规划范围以济南、青岛为中心,包括周边的淄博、东营、烟台、潍坊、济宁、泰安、威海、日照、莱芜、滨州、德州、聊城等14市。

辽宁中部城市群:包括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辽阳、铁岭、阜新等8个城市。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为中心城市,长沙、南昌、合肥为副中心城市,涵盖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经济圈、江淮城市群等中国中部经济发展地区。

中原城市群:是以郑州为中心,以洛阳为副中心,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等地区性城市为节点构成的紧密联系圈。

成渝城市群:以成都和重庆主城为双核包括四川的成都、德阳、眉山、遂宁、内江、南充、资阳、自贡、广安和重庆主城、涪陵、合川、永川、江津、大足等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集合体。

关中城市群:由分布在陕西关中地区的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杨凌农业示范区以及商洛构成。

海峡西岸城市群:以福州、厦门、泉州市为中心,包括漳州、莆田、宁德等城市。

正在建设的城市群,包括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江淮城市群、呼包鄂城市群、甘肃城市群、乌昌城市群、黔中城市群、银川城市群、拉萨城市群、太原城市群、石家庄城市群、滇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南宁城市群。

武汉城市群:又称"1+8"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圆心,包括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周边8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群。

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中东部,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江淮城市群:以合肥为中心的“1+10”城市群,包括合肥市、六安市区、淮南市区、蚌埠市区、滁州、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部分)、安庆(部分)等10个省辖市。

甘肃城市群:包括兰州市、金昌市、白银市、天水市、嘉峪关市、平凉市、庆阳市、武威市、张掖市、酒泉市、定西市、陇南市、定西市等城市。

呼包鄂城市群: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的核心区,包括包头市、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

乌昌石城市群:由乌鲁木齐、昌吉、石河子这3个城市组成。

黔中城市群:以贵阳为中心,遵义、安顺、都匀、凯里等为支撑的黔中城市群加快形成。

银川沿黄河城市群:包括宁夏吴忠、中卫、银川、石嘴山...内蒙乌海、临河(巴彦淖尔)。

拉萨城市群:拉萨,羊八井。

太原城市群:以太原盆地城镇密集区为主体,以主要交通干线为轴线,以汾阳、忻州、长治、临汾等主要节点城市为支撑的空间开发格局。

石家庄城市群:以石家庄为中心,包括保定(和北京圈共有)、沧州、衡水、邢台、山西省阳泉市(和太原圈共有)等城市。

滇中城市群:包括昆明、曲靖、玉溪、楚雄四州市行政辖区范围。

环鄱阳湖城市群: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市的部分县(市、区)。

南宁城市群:包括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崇左、百色七市。

潜在城市群,包括豫皖城市群、冀鲁豫城市群、鄂豫城市群、徐州城市群、浙东城市群、汕头城市群、琼海城市群。

豫皖城市群:包含阜阳、亳州、商丘、周口。

冀鲁豫城市群:包含安阳、鹤壁、濮阳、聊城、菏泽、邯郸。

鄂豫城市群:包含信阳、南阳、襄樊、随州、驻马店。

徐州城市群:是以徐州为中心的经济区域带,地跨苏鲁豫皖四省,包括江苏的徐州市、连云港市、宿迁市以及安徽、山东、河南部分城市。

浙东城市群:浙东地区以宁波、台州、绍兴、舟山为中心,在周边形成了慈溪、余姚、诸暨、上虞、温岭、临海等大小十几个卫星城市。

汕头城市群:汕头、潮州、揭阳。

琼海城市群:以湛江、海口为中心,包括茂名、阳江、三亚五个城市。

(内容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