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评价发展历史

合集下载

中国教育教学发展的历程

中国教育教学发展的历程

中国教育教学发展的历程
教育评价发展历程:自19世纪中叶起到本世纪30年代八十多年,为教育评价的第一个时期:心理测验时期,到本世纪30年代-50年代是教育测量的第二个时期:目标中心时期,60年代是教育测量的第三个时期:标准研制时期(20世纪50-70年代),到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教育评价发展到第四个时期:结果认同时期。

教育评价是指在一定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依据确立的教育目标,通过使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对所实施的各种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科学判定的过程。

纵观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发展,一般认为大致经历了古代的传统考试、近现代的科学测试和当代的科学评价三个不同时期。

因此,教育评价来源于古代学校对学生的学力检验,但是,教育评价系统的理论和方法的形成则直接来源于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以追求考查教育效果的客观性为目的的教育测验运动。

我国近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进程与未来发展趋势(1)

我国近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进程与未来发展趋势(1)

学生素质报告单
4、未来发展趋势
一、 简 介
近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主要产生和发展于本世纪。从1900以来, 在将近一个世纪的历史进程中,我国教育评价理论研究的发展大 致可分为三个阶段:间续发展阶段(1900-1977)、理论积累 阶段(1977-1985)和持续发展阶段(1985以后)。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历史与逻辑是一致的,从逻辑上讲,教育 测量是教育评价的基础;就历史而言,我国的教育评价确实是从 教育测验开始研究的。 关于发展阶段的回顾,将从我国的教育测验运动说起。第二,关 于历史阶段的划分,主要以我国教育评价理论研究发展的客观过 程和标志为依据。
二、发展历程
(1)间续发展阶段
1905年我国废止承袭已1300年的封建科举制度之时,正值西方教育测验运动方兴 未艾,在内与外、主动与被动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西方教育测量的理论很快 就传入了中国,并进而在二、三十年代形成了中国的教育测量运动。
A、1918年,美国人瓦尔科特在北京清华学校任教时,用推孟修订的比纳量表测量了该校高等 科四年级学生;同年,俞子夷仿造了一种小学生国文毛笔书法量表,但也并未引起广泛注意。 B、美国教育测量学家麦柯尔应“中华教育改进社”之聘来华,担任该社心理研究主任之职, 将 TBCF( T:total ability;B: brightness; C: classification, F:effort)测量编制法介绍 到中国,并在一、两年内迅速传播开来。陈鹤琴、廖世承等都按照这种方法编制过多种测验。 这一时期,智力测验的研制与实施盛行一时:有陆志伟订正的比奈一西蒙智力测验;廖世承的 团体智力测验;刘廷芳的中学智力测验;刘湛恩的非文学智力测验;陈鹤琴的图形智力测验等 等。而后艾伟和其他人士编制了小学各科测验及诊断测验等。 C、1920年,廖世承和陈鹤琴在南京高师开设测验课程,并以心理测验量表测量了学生,这算 是在我国正式开始应用科学心理测验。1921年他们正式出版《智力测验法》一书,当时影响 较大。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历史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历史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学位授予单位和学位授权点评估
高等学校国家重点学科评估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
二、中国高等教育评估的现状分析
1.高等教育评估现状的基本判断
2.高等教育评估现存的主要问题
3.高等教育评估问题的成因分析
二、中国高等教育评估的现状分析 1.高等教育评估现状的基本判断
三、中国高等教育评估的发展趋势
3.高等教育评估的规范化与多样化
一方面,满足多样化的客观需求。 另一方面,保证基准性的一般要求。 把握规范化与多样化之间的平衡,实现个体与总体 兼顾的公平。
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高等教育评估既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产物,又是推 动高等教育发展的力量。 高等教育评估实践既方兴未艾,又被议论纷纷。 高等教育评估项目既是缤彩纷呈,又是参差不齐。
二、中国高等教育评估的现状分析
2.高等教育评估现存的主要问题
高等教育评估的行政行为化。 社会中介机构的合法性与发展空间。 评估结果的科学性与利用率
1 .高等教育评估科学定位与法制化
一方面,加强理论研究,科学定位功能。 另一方面,加快法制化建设,降低管理成本。 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实现科学定位与法制化一 致,提高高等教育评估效率。
三、中国高等教育评估的发展趋势
2.高等教育评估的国际化与本土化
一方面,理性借鉴国际上成功的经验与做法。 另一方面,立足中国国情,形成中国特色模式。 促进国际化与本土化融合,增进高等教育评估的先 进性。
二、中国高等教育评估的现状分析
3.高等教育评估问题的成因分析
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内在缺陷。 高等教育评估中的利益冲突。 高等教育评估技术亟待进一步提高。

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

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

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历了许多阶段的变革和进步。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从古代教育到现代教育的演变,以及当前中国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1. 古代教育(公元前21世纪-公元1840年)古代中国教育以家庭教育为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在古代中国,教育被视为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和传统,强调孝道和文化修养。

贵族子弟接受私人家庭教育,学习经典文化和礼仪。

而普通百姓则通过民间学堂接受基本的文化教育。

2. 封建社会教育(公元1840年-1911年)19世纪初,中国面临外国侵略和内部动乱,这促使中国开始进行现代化教育的改革。

清朝政府建立了官办学校,开始引进西方科学和技术知识。

这一时期,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的碰撞产生了一系列的思潮和教育改革运动,为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3. 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改革(1949年-1978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新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政策,包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推行农村教育和发展高等教育等。

这一时期,中国教育迅速发展,基础教育普及率显著提高,科学技术教育得到重视。

4. 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改革(1978年至今)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政府推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政策,包括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提高教育质量、促进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等。

中国教育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高等教育的普及率大幅提高,科研水平和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5. 当前的教育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当前,中国教育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城乡教育差距较大。

另一方面,教育评价体系仍然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此外,教育体制改革和教师培训也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未来,中国教育的发展方向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加强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其次,推动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我国教育评价发展综述

我国教育评价发展综述
年 ,测验》 《 杂志创刊 。 9 5年 , 13 中央大学教育学院编制了《 小
的文章达 6 2篇 , 8 翻译著作 达 l 0余部 。同时, 全国最高教育 行政领导机 构组织 了各类学术 研讨 会 ,而评 价工作也有 组 织 地 展 开 , 价 实践 的种 类 也 逐渐 增 多 。 评
23 规 范 化 阶 段 ( 9 0年 一 9 6年 ) . 19 19
18 9 5年 5月 , 中共 中央颁布了《 于教 育体制改革 的决 关 定 》提 出了建立我国教育评价制度 。18 年 6 , , 95 月 教育部 召 开了《 高等工程教育评价 问题专题讨论会 》这是第一次全 国 。
性 的教育评价研讨会 , 它标志着我国教 育评 价研 究和实践 真 正开始起 步了1 18 2 9 5年 1 月, 1 。 原国家教委发布《 1 关于开展高
京 和天津等省市参加 I A组织 实施 的第二次 自然科 学 ( E 包 括 物理 、 学 、 化 生物 、 地球科学等 ) 教育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就评价研究 活动1 2 ] 。 美 国教育评价专家布 鲁姆 在这段时 间来华讲学 ,为普及教 育评价 的知识 奠定了基础。同时 , 一些 翻译 和介绍 国外和我 国 台 湾 地 区 教 育 评 价 的 文 章 专 著 开 始 出 现 ,这 为 当 时 的 学 者研究 教育评 价提供 了丰富的资料 。 22 活跃 阶段 ( 9 5年 ~ 9 9年 ) _ 18 18
21 觉 醒 阶 段 ( 9 7年 一 9 4年 ) . 17 18
十一届三 中全会 以后 , 国恢复 了高 考制度 , 我 得到 了社 会 各 界 的普 遍 欢 迎 , 同时 又 碰 到 一 个 非 常 棘 手 的 问题 , 即如 何客观 、 正 、 公 可靠及有效地评价 和选拔学生 。此后掀起 了 对学生学业成绩 和素质的研究热 潮 ,也形成 了教育评价恢 复和兴起 阶段 的客观 需求基础 。同时 ,教育改 革的势在必 评价存在于人 的一 切有 目的的活动之 中。教育 是一种 有 目的的活动 , 教育评价 随着 教育活动而产 生。 目前 , 对教 育评价历史发 展阶段的划分 , 有很多 的看法 。但是 , 从整体 来看 , 教育评价 的发展过程可 以大致概括 为 : 主观评价到 从 测定 , 从测定到科学评价 。 行 ,一线教育工作 者渴望教育评价 的理论 和方 法及 国外一 些教育评价理论 基础的传人 ,分 别形成 了教育评价恢 复和 兴起阶段的社会基础 、 群众基础 和理论技 术基础 。 在这个 阶段 ,我 国的教育 评价取得 了一些成绩 。1 8 92

教育评价的定义和发展

教育评价的定义和发展

教育评价的定义和发展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和成果进行评估、测量和判断的过程,目的是通过客观的数据和信息来评估教育质量、改进教育实践、指导决策和制定政策。

它是教育管理和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教育评价的发展经历了几个主要阶段,包括标准化评估、多元评估和综合评估。

教育评价最早起源于对学生和教师能力的评估。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一些国家开始推行普遍义务教育,并对学生进行统一的标准化评估,以划分学生能力和推进教育。

这种评估方法注重对学生知识的测量和判断,以考试成绩为核心指标。

然而,这种方法往往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和评价。

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和对教育品质的要求提高,教育评价开始向多元评估发展。

多元评估包括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素养等方面进行评价,通过多种评估方法和工具,如观察、问卷调查、作品评价等,来全面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成果。

除了学生评价,教师和学校的评价也涉及其中,以促进教师和学校的专业发展和持续改进。

近年来,随着教育的深入和对终身学习的需求增加,教育评价又向综合评估发展。

综合评估强调教育的整体效果和长期影响,注重囊括个体、班级、学校、地区等多个层面,运用定性和定量方法相结合,综合运用多种数据,包括学生成绩、学业发展、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方面的信息。

这种评估方法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轨迹和长期效果,少了对短期绩效的注重,更加注重发展和进步。

教育评价的定义和发展是与时代背景和教育需求紧密相连的。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教育评价的范围逐渐扩大,评价内容也逐渐丰富和多样化。

教育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合作能力、批判性思维等综合素质的评价。

同时,教育评价也越来越重视教师和学校的自主评价和自我发展,鼓励教师和学校主动参与评价过程,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然而,教育评价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评价结果可能被滥用,过度注重评价结果而忽视评价过程和评价的原则。

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

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

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引言概述: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儒家教育,经历了多个朝代的变革和发展,如今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教育系统之一。

本文将从古代教育、近代教育、现代教育、教育改革和未来发展五个方面来探讨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古代教育1.1 儒家教育的兴起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占领主导地位,强调孝道、仁爱和礼仪等传统价值观。

1.2 科举制度的建立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通过考试选拔人材,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1.3 科学技术教育的萌芽在古代,中国也有一些学者致力于科学技术教育的发展,如数学、医学等领域逐渐形成。

二、近代教育2.1 西方教育的引进近代中国开始引进西方教育体系,如学堂、学校等,推动了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2.2 教育改革的探索近代中国也浮现了一些教育改革的探索,如新学、新式学堂等,试图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

2.3 教育思想的碰撞近代中国的教育思想也经历了多次碰撞,如民族主义教育、现代教育等,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现代教育3.1 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现代中国建立了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包括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多个层次。

3.2 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现代中国也在不断推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加强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提高教育公平性。

3.3 教育技术的应用现代中国也在积极推动教育技术的应用,如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运用,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四、教育改革4.1 课程改革中国教育系统不断进行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4.2 教育评价改革中国也在进行教育评价改革,从传统的考试评价向多元化评价转变,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4.3 教育体制改革中国也在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如推行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探索建立更加灵便多样的教育体制。

五、未来发展5.1 人材培养的重点未来中国教育将更加注重人材培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材。

5.2 教育公平的提升未来中国也将继续加大教育公平的力度,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

中国教育评价发展历史

中国教育评价发展历史

田头识字学习
北京工农速成中学学生 在学习(1952年)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经济落后,政府办了许 多工农速成中学和文化补习学校,田头识字教学 等形式,这些形式为扫盲教育作出了贡献。
新中国头17年教育与旧中国教育发展的比较
1965年在 比旧中国最 校生 多时增长 高等 学校 67.4万人 中等 学校 1432万人 小学 11626.9 万人 1947年的 3.3倍 1946年的 6.9倍 1946年的 3.9倍 1965年 学校数 434所 80993所 168100所 比旧中国最 多时增长 1947年的 1.1倍 1949年的 14.1倍 1949年的 4.9倍
对比以上几种经济增长模式的差异, 探究其间的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江泽民在全国教育工 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强调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教育振兴全民有责。
如何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 含义?

现代国家的竞争实际上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 而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关键在于教育。 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旺和民族的 前途,从世界来看,哪一个国家重视教育,那 么这个国家就兴旺发达。 (如战后日本德国)
2、读书能改变命运 ——自己的、国家的。
步入考场
望子成龙的父母
美国依据1948—1984年经济实际增长数据,将传统 的经济增长公式调整为:经济增长(100%)=34% (劳动增长+资本增长)+66%(科技和教育)。 日本1952—1961年的经济增长模式为:经济增长 (100%)=33.4%(劳动增长+资本增长)+66.6%(科 学技术)。 目前,发达国家技术和知识的增加占生产率增长总 要素的60%~80%,我国占30%左右。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的历史与现状述评_刘尧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的历史与现状述评_刘尧

2005年9月第21卷 第5期高教发展与评估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Sept.2005Vol.21 No.5文章编号:1672-8742(2005)05-0037-07中国高等教育评估的历史与现状述评科研项目:本文为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基金项目与浙江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刘 尧(1960-),男,陕西西安人,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师范大学教育评论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教育评价学、高等教育学和教育评论学研究。

刘 尧(浙江师范大学教育评论研究所,浙江金华321004) 摘要:中国高等教育评估开始于1985年。

在20年的发展历程中,全面引进吸收了西方高等教育评估的经验,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评估活动,初步建立了中国高等教育评估的体系和制度,以政府评估为主体,以本科教学评估为主要内容的评估工作已经规范化。

关键词:中国;高等教育评估;历史回顾中图分类号:G 640 文献标识码:AAbstr act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assessment began in 1985.During 20years'development it introduces and absorbs all the experiences of western higher education assessment ,and launches a campaign of assessment .As a result ,a system and regulations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assessment have been preliminar y established.China's higher education assessment has been standardized,with the gover nment remaining dominant and undergraduate teaching as the major contents.Key wor ds :China ;higher education assessment ;history review 从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改革的决定》提出“国家及其教育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高等教育的宏观指导和管理,教育管理部门还要组织教育界、知识界和用人部门定期对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进行评估”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评估才逐步开展起来。

浅析中国高等教育评价的发展

浅析中国高等教育评价的发展
找并 收集 资料 , 协助决 策者在 诸种 可行 的途 径 中择 以便

国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的恢复促进 了人们对学业评 价工作的关注。为了提高教育质量 , 学校领导和教师在
实践中深切认识到教育评价的重要性, 渴望掌握评价的 理论和方法 , 以致成为评价恢复和兴起的群众基础。国
而行 的过程 。 ”
以上说明, 人们对教育评价的理解不一致 , 教育评
价 的概念还处在 发展 阶段 。

高等教育评价概念应该怎样表述? 目前还没有统 的说法 , 面是 中国学者关 于高 等教 育评价 的几 个典 下
型概念: 高等教育评价是“ 通过系统收集信息 , 对高等教 育活动的社会价值作出判断的过程。 [ 高等教育评价 ”1
必行 , 为教育评价的恢复和兴起建立 了良好的基础。全
验报告指出:教育评价就是衡量实 际活动达到教育 目 “ 标的程度” 。这是对教育评价的早期解释。有的学者认 为 :评价是将实现的表现与理想的 目标加 以两相 比较 “ 的历程 。有 的则认 为 : 教育 评价 是 一 种有 系 统地 去 寻 ” “
摘 要: 中国高等教 育评价的发展 对提 高高校质量很有必要。 了解高等教 育评 价的 内涵、 史, 历 主要 成绩和发展趋势能更
好地对它进行研究 , 使我们认 识到所取得 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 更快地促进 高等教育评 价的发展 。
关键词 : 概念 ; 高等教 育评价 ; 发展 阶段; 成果 ;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60 G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7 -4 X( 1 )-170 1 43 4 2 0 600 - 6 0 3
E ・ eb) “ 年研 究 ” T eEgt erSuy 的实 Bey 在 八 ( h ih —Y a td )

中国教育评价体系的演变及其特点

中国教育评价体系的演变及其特点

中国教育评价体系的演变及其特点中国教育评价体系的演变及其特点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进行全面、系统和科学的评估,其目的是为了衡量教育质量、提高教育水平,以及优化教育政策和资源配置。

中国的教育评价体系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从最初的定性描述,到逐渐引入定量指标,再到目前的多元化评价,取得了许多进展和成就。

本文将从不同时期的教育评价体系特点和演变进行详细探讨。

在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中国的教育评价体系主要是通过定性的方式进行评价。

教育评价主要依赖于学校和教师的定性描述,对学生的语言、品德、知识,以及有关教学过程和效果的情况进行勘察和总结。

这种评价方式主要是通过观察和评估教学行为、教师态度和学生学习情况来判断教育质量。

然而,这种评价方式存在主观性较大、难以量化、缺乏客观依据等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的教育评价体系逐渐引入了定量指标。

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中国教育评价体系开始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等定量指标。

中考、高考成绩成为了衡量学生和学校教育水平的重要依据。

这种评价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但也容易产生应试教育和功利主义倾向,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进入21世纪,中国的教育评价体系逐渐朝着多元化发展。

2000年,中国教育部推出了“一票否决”政策,即高考成绩不再是决定学生升学的唯一标准,而是将其他指标如学业成绩、综合素质、社会实践等因素纳入考虑范围。

这种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强调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同时,中国还引入了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和全国中小学生素质评价等,通过国际比较和内部评估来综合评价教育质量。

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可以更全面地反映教育的质量和学生的能力,但也面临着评价指标过多、实施难度大等挑战。

中国教育评价体系的演变及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评价方式从定性发展到定量,再到多元化,呈现出越来越科学化和多样化的特点。

中国教育评价发展现状与趋势评论

中国教育评价发展现状与趋势评论

中国教育评价发展现状与趋势评论浙江师范大学教育评论研究所所长教授刘尧内容摘要: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对中国教育评价(1949—现在)的发展现状和21世纪初(2002—2030)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明的评论。

关键词:中国教育评价现状发展趋势评论中国开创了以封建科举制度为主要标志的古代教育评价。

这种制度对世界各国公务员的录用考试等产生过很大影响。

20世纪初,中国科举制度废止,西方教育评价及其研究迅速发展之时,教育评价在中国由于众多原因也未能得到发展。

直到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制度以后,为了迅速地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应教育实践之需要,教育评价研究和实践才逐步地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一、中国现代教育评价的发展简史(1949—现在)(一)中国教育评价停滞徘徊和恢复发展时期(1949—1990年)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全盘照搬苏联的教育。

在教育评价研究上,中国经过20世纪二、三十年代教育测验运动而积累的研究人才、方法、技术、资料等诸多宝贵成果,却又在20世纪50年代初、中期全盘学苏联的热潮中,统统被贴上“资产阶级”的标签而全遭否定。

20世纪50年代末期,中苏两国关系破裂,苏联式的考评方法被批判后,中国的教育评价研究陷于无所适从的困境而被迫中断。

“文革”时期,高等学校的正常招生被中断了6年之久。

1972年起,大多高等数学校开始恢复招生,主要是招收具有两年以上实践经验和初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的工农兵学员,取消了文化考试,实行“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办法。

此时,教育评价研究的没有任何进展。

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并对高等学校的招生制度进行了改革。

新的招生制度采取“自愿报名,统一考试,地市初选,学校录取,省、市、自治区批准”的办法。

全国统一招生制度恢复后,迫切需要教育评价研究的发展和教育评价活动的开展。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中国的许多教育期刊陆续译介了国外及中国台湾地区有关教育评价的文章及专着,邀请外国教育评价专家来中国讲学。

我国学前教育评价发展历程

我国学前教育评价发展历程

我国学前教育评价发展历程学前教育,这个听起来有点高大上的名词,其实就是我们说的“幼儿园教育”。

说到它的发展历程,那可真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

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其中的酸甜苦辣,保证让你听得津津有味!1. 初创阶段1.1 早期探索早在上个世纪初,我国的学前教育就已经悄然萌芽。

那个时候,幼儿园还真不是像现在这样五光十色,甚至连个固定的名字都没有。

很多地方都是借用民间的小学或者家庭作坊来进行教育。

小朋友们每天一起玩耍、读书,真是天真无邪。

不过,这个阶段的教育理念可谓是五花八门,什么都有,甚至有人把它当成看孩子的地方。

就像“甩手掌柜”,只要有地方就好,谁会管那么多呢?1.2 推进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学前教育开始受到重视。

1955年,教育部就开始研究幼儿园的问题。

那时候的就像春风化雨,慢慢渗透到每个角落,鼓励大家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

可当时的条件有限,许多地方还在打“攻坚战”,要不是那些热心的教师和家长,恐怕学前教育还得继续打瞌睡。

2. 发展阶段2.1 制度完善进入80年代,学前教育可算是迎来了春天。

国家开始制定一系列的,旨在建立健全的学前教育制度。

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家长们也开始重视起孩子的早期教育。

那时候大家都明白,教育是改变命运的钥匙,谁不想让自家孩子赢在起跑线呢?2.2 评价体系的建立随着幼儿园数量的增多,教育质量的评价也成了一个大问题。

怎样才能知道哪个幼儿园好,哪个幼儿园值得家长信赖呢?于是,各种评价体系应运而生。

这就好比给幼儿园打分,像是学校的“高考”,谁能脱颖而出,谁就能吸引更多的孩子。

这些评价标准逐渐变得科学化、规范化,家长们的选择也越来越有依据。

3. 现代阶段3.1 质量提升现在的学前教育,已经不再是当初的“摸着石头过河”了。

相关部门和社会对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多,老师的专业素养也在不断提升。

大家意识到,光有数量可不行,质量才是王道。

各地开始举办各种培训班,教师们也变得越来越专业,个个都是“行家里手”。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回顾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回顾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回顾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是中国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和持续的探索实践。

从古代中国的教育制度到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中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经历了磨难与飞跃,为中国的社会进步和人力资源培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古代中国的教育制度主要以儒家经典为基础,通过经师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方式,培养子弟的道德品质和学术知识。

儒家教育强调以经书为教材,注重孝道、礼仪和君臣之道的教育内容。

古代的教育体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维持社会的稳定,但也存在着教育资源不均衡、学术思想狭隘等问题。

近代中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始于19世纪末的维新运动。

在这一时期,一批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积极倡导西方的科学文化,推动教育体制的改革。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提出了新式学堂的设立和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对中国教育改革起到了推动作用。

但由于政治动荡和战争的影响,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并没有取得显著的成果。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时期的到来。

新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把教育作为国家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

教育普及和教育现代化成为国家的战略目标。

中国教育改革的第一个重要举措是实施了基础教育的普及和义务教育的免费。

这一政策使得教育机会得到了大幅度的扩展,广大农村和城市的学生都能够接受到相对均衡的教育。

此外,新中国还成立了一大批优质的高等学府,提升了国家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中国教育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

其中,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高考制度的实行。

高考制度的建立确保了高中毕业生的公平竞争和选择的权利,为中国的人才选拔和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此外,中国的教育改革还包括了课程改革、教师培训、教育评价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当代中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教育的大规模普及和教育质量的提升仍然是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回顾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回顾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回顾一、1978-1984年:改革开放初期的教育复苏在这一时期,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经济和社会开始逐步转型。

教育领域也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恢复高考制度:1977年,中国恢复了高考制度,为广大学子提供了平等的机会进入高等教育机构。

2. 增加教育投入:政府开始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以提高教育水平。

3. 调整教育结构:对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进行了调整,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1985-1990年:教育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在这一时期,中国开始全面推行教育体制改革,以进一步解放教育生产力,提高教育质量。

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实行九年义务教育: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规定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2. 调整中等教育结构:中等教育开始向职业教育转型,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3. 高等教育改革:高等教育开始向多元化、开放化方向发展,加强与国际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三、1991-1998年:市场经济下的教育改革在这一时期,中国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市场化:政府开始推行教育市场化改革,鼓励社会力量办学,以增加教育的供给。

2. 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开始向大众化方向发展,扩大招生规模,提高教育质量。

3. 教育信息化:政府开始推行教育信息化改革,加强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四、1999-2009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的教育改革在这一时期,中国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农村教育改革:政府开始加强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实施了一系列农村教育改革措施。

2. 职业教育改革:政府开始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支持,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3. 高等教育质量提升:高等教育开始注重提高质量,加强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

新中国教育评价制度改革的历程研究教育管理

新中国教育评价制度改革的历程研究教育管理

新中国教育评价制度改革的历程研究教育管理新中国教育评价制度改革的历程研究近年来,中国教育评价制度改革成为教育管理领域的重要议题。

这一改革的目标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将探讨新中国教育评价制度改革的历程,并分析其对教育管理的影响。

一、改革的背景和动因新中国成立之初,教育评价制度主要以考试为核心,重点评估学生的记忆和应试能力。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变化,人们开始认识到传统的评价制度存在许多弊端。

首先,过度注重考试成绩导致教育过程中其他重要因素的忽视,如学生的实际能力、创造力和综合素质。

其次,评价制度的单一性使得学生的个性差异无法得到充分关注和发展。

因此,改革教育评价制度成为当务之急。

二、改革的进程和措施中国教育评价制度改革经历了多个阶段。

首先是从传统的考试评价向多元化评价的转变。

这一阶段,教育部门开始推动改革,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如作业、小组讨论、实验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发展。

其次是从结果导向向过程导向的转变。

过去,评价主要关注学生的成绩,而现在,教育评价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再次是从单一评价向综合评价的转变。

传统的评价制度主要关注学科知识,而现在,评价范围扩大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如语言表达、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等。

为了推动教育评价制度改革,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评价能力和方法。

其次,建立了一套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以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同时,政府还鼓励学校和教师进行自主创新,探索适合本地区和学校的评价方法和模式。

三、改革的成效和问题教育评价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使得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其次,过程导向的评价使得学生更加注重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提高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再次,综合评价的引入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全面发展,不再仅仅追求学科成绩的提高。

新中国义务教育发展历程及其评价

新中国义务教育发展历程及其评价

新中国义务教育发展历程及其评价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朱永辉周雅婷周婷婷内容提要:建国以来,中国的义务教育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时期,中国的义务教育在坎坷与争论中步入了21世纪。

新世纪义务教育发展是关键,但发展的前提是如何更清楚地认识我国义务教育存在的根本问题,如何评价它。

关键词:义务教育;发展;问题;评价义务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它的质量等因素直接关系到中国未来人才的质量与素质状况。

回忆与反思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历程对于推动义务教育在新的历史阶段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国初十七年的义务教育状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就把基础教育作为一项大政来抓。

1954年9月20日,一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9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

”国家设立并且逐步扩大各种学校其他文化教育机关,以保证公民享受这种权利,国家特别关心青年体力和智力的发展。

第9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公民进行科学研究、文化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从事科学、教育、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活动的公民的创造性活动,给予鼓励和帮助。

”在这一教育宗旨和相应原则的指导下,建国初期我国的基础教育有明显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1.注重普及。

1951年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初等教育及师范教育会议,明确指出,从1952年开始,争取十年内基本普及小学教育。

1957年11月,中共中央文教小组召开了省、市文教听证会议,会议指出,采取办全日制、二部制、建议小学等各种学校的方法,力争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普及小学教育。

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通过办全日制、二部制、农业中学、业余中学、广播学校等各种各样的途径,力争普及中学教育……,在教育事业的发展上要抓两头,一头是办重点学校,另一头是抓好普及教育,并要制定教育发展的长远计划。

2.发展速度快。

据1958年10月1日《光明日报》报道:“我国教育事业以空前速度获得巨大发展,我国的科学文化面貌正飞跃变化。

中国教育评价发展现状与趋势评论

中国教育评价发展现状与趋势评论

中国教育评价发展现状与趋势评论浙江师范大学教育评论研究所所长教授刘尧内容摘要: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对中国教育评价(1949—现在)的发展现状和21世纪初(2002—2030)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明的评论。

关键词:中国教育评价现状发展趋势评论中国开创了以封建科举制度为主要标志的古代教育评价。

这种制度对世界各国公务员的录用考试等产生过很大影响。

20世纪初,中国科举制度废止,西方教育评价及其研究迅速发展之时,教育评价在中国由于众多原因也未能得到发展。

直到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制度以后,为了迅速地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应教育实践之需要,教育评价研究和实践才逐步地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一、中国现代教育评价的发展简史(1949—现在)(一)中国教育评价停滞徘徊和恢复发展时期(1949—1990年)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全盘照搬苏联的教育。

在教育评价研究上,中国经过20世纪二、三十年代教育测验运动而积累的研究人才、方法、技术、资料等诸多宝贵成果,却又在20世纪50年代初、中期全盘学苏联的热潮中,统统被贴上“资产阶级”的标签而全遭否定。

20世纪50年代末期,中苏两国关系破裂,苏联式的考评方法被批判后,中国的教育评价研究陷于无所适从的困境而被迫中断。

“文革”时期,高等学校的正常招生被中断了6年之久。

1972年起,大多高等数学校开始恢复招生,主要是招收具有两年以上实践经验和初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的工农兵学员,取消了文化考试,实行“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办法。

此时,教育评价研究的没有任何进展。

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并对高等学校的招生制度进行了改革。

新的招生制度采取“自愿报名,统一考试,地市初选,学校录取,省、市、自治区批准”的办法。

全国统一招生制度恢复后,迫切需要教育评价研究的发展和教育评价活动的开展。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中国的许多教育期刊陆续译介了国外及中国台湾地区有关教育评价的文章及专着,邀请外国教育评价专家来中国讲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二十余年来所取成绩(P41)
1.对国外教育评价理论和实践研究工作有了 较为全面的了解 2.基本建立了我国教育评价理论和方法体系 3.形成了我国教育评价的实践模式 4.初步形成了我国教育评价制度的基本框架
六、我国教育评价发展趋势(P42)
1.评价范围逐步扩大 2.评价结果由与物质奖惩挂钩逐步转向与物 质奖惩不挂钩 3.越来越重视发挥为教育决策服务的功能 4.教育评价工作制度化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5.注重定性和定量评价的结合 6.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将得到广泛运用
(三)全面研究和试点工作阶段(1986年~1989年) 探索评价规律,建立评价理论和方法体系,为评价 工作全面展开铺路(P39—P40,一二三点) 1.1985年11月,原国家教委发布《关于开展高等教 育评价研究和试点工作的通知》,部署高等教育 的评价和试点工作,此后,高等教育的评价研究 和试点工作开始全面展开。 2.1986年,成立了督导室以及各级教育督导室。 3.1988年创办第一本教育评价专业杂志《高教评估 信息》(94年定名《中国高等教育评估》) ※为教育评价工作正规化开展奠定理论和方法基础
第三节 我国教育评价发展历程
李建强
一、古典教育评价萌生期(606年以前)
萌芽于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士测评活动 1.《学记》的两段五级考查:“比年入学,中年 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 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 九年视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2.西周的选士制度:世界上最早的评价选拔人才 的制度,包括乡里选士、诸侯贡士和学校选士 3.两汉的察举制度: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员按科目 规定举荐人才;皇帝亲自策试,据对策和射策 水平授官。世界上最早的笔试 4.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各地方政府设立中 正官,向中央政府举荐人才。分别分为三等九 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 下上、下中、下下
(四)正规化开展阶段(1990年至今) 1.1990年,原国家教委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教育 评估暂行规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关 于教育评价的规章性文件,标志着我国教育评价 的理论和实践工作走向了规范化。(P40一二三 点) 2.1994年1月,国家成立了全国高等教育评估研究会。 同年教育部启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 3.1996年创办第二本教育评价专业性杂志《教育评 价》 4. 2002年,国务院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全国开始开展教育评价的试点和改 革。 5. 2002年12月,教育部颁布《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 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规定了中小学评 价与考试制度的原则。
三、我国教育测量的研究和实践(1905年——1949年)
1.1918年,俞子夷根据桑代克《书法量表》的编制程 序,编制了《小学国文毛笔书法量表》,开创我国 教育测量编制的先河。 2.1920年,廖世承和陈鹤琴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讲授 测验,是我国高校设置测验课程的开始。 3.1924年之后,一批有关测量的著作相继问世。20世 纪40年代前,我国相关专著达二十多部。 ※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相结合,并呈现多种体制的多 元化格局 ※教育测验活动蓬勃发展,翻译引进国外测验量表,修 改并自编量表,建立学术组织,开设测量课程,出 版测量方面的专著;建立了教育督导制度。四、评价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恢复和兴起阶段(1977年~1983年) 1.恢复了高考制度 (P38一二三点) (二)真正起步阶段(1984年~1985年) 1.系统引进学习国外教育评价理论和方法,评价实践 活动有组织展开(P39一二点) 2.积极邀请国外教育评价专家来华讲学,渴望迅速掌 握评价理论和技术 1984年,我国正式加入IEA,并且教育部确定河北、 山西、北京和天津等省市参加IEA组织实施的第二 次自然科学(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地球科学 等)教育成就评价研究活动 3. 1985年6月,教育部召开了《高等工程教育评价 问题专题讨论会》,这是第一次全国性的教育评 价研讨会,它标志着我国教育评价研究和实践真 正开始起步了。
二、科举时期(606年—1905年)
包括隋唐以来至清末我国古代教育评价的发展历 程。 1.考核标准包括身(仪表)——体貌丰伟、言 (言论)——言词辨正、书(书法)——楷法 遒美、判(文字逻辑)——文理优长 2.宋、元、明、清各朝基本沿袭了科举制。而到 明中,程序严格的八股文成了经义考试的主要 形式,使考试成了僵死的东西,科举制由此走 向衰败。 3.以科举考试为主要手段,以封建礼教为基本标 准,对个人学识德能进行测评判断,从而为选 拔人才进入仕途或升学深造提供依据的活动。 ※注重教育结果,而不注重教育过程和其他要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