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园林生态学》课程实验指导书

合集下载

最新园林城市生态学实习指导书

最新园林城市生态学实习指导书

园林城市生态学实习指导书2015园林专业城市生态学实验指导书南京林业大学生物学院生态环境系2015年3月备注:实验一和实验二每人交一份报告,实验三每班交一份总报告,每人交一份实验心得体会。

实验1 城市植物物候观测一、目的:进一步掌握植物物候现象与气象因子的密切关系,为园林植物、造景、农林业生产及植物的引种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二、材料与设备:以肉眼为主,有条件的配备普通望远镜(观测高大树木的物候期)要求观测植物物种数至少100种。

三、方法与步骤:(一)观测地点的选择在进行物候观测之前,首先应选定观测地点,选择时应依照下列两项原则:①选定的地点可进行多年观测,不轻易变动。

②所选定的观测地点应具有代表性,尽可能是平坦而开阔之地。

本实验以校园内的植物为观测对象,进行一次性的乔灌草植物观测,种类包括校园内的全部植物。

(二)观测地点环境条件的观测记载观察周围环境时,首先要了解观测地点的地带性特点,即其所处的气候、土壤、植被带特点和大、中、小地形特点、自然风障等情况,还有土壤类型和目前植被,人为破坏情况等。

在气候条件中最主要的是水和温度,如雨水、气温等变化,霜雪的终始日期、地表和水体及解冻的终始日期等。

特别注意的是植物遭受自然灾害的情况及当时的气候条件。

(三)观测植物的选择观测的植物应选择那些能够最明显地反映当地季节现象及符合观测目的的植物。

主要根据以下三项原则:1.我国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凡是有四季分明的地方,可选择常见的,分布比较广的植物,各地区同时进行观测,以便比较。

2.选择观测的植物种类不宜太多,但要使得从初春到秋末每隔数天都有明显的物候现象出现。

3.我国古代已有记载的,如桃、李、杏等和世界多数国家进行观测的植物如紫丁香、洋槐等也可列为观测对象,以便古今中外互相比较。

(四)观测的项目和特征乔木和灌木(包括落叶果树)物候期特征(1)树液流动开始期冬天快要过去,白天荫蔽处的温度升高到0℃时,在树干的向南方向表皮上用刀划开小缝(或钻个小孔)有树液流出的日子,是树液流动的开始日期。

园林生态学实验..

园林生态学实验..

表1—1 树冠内光强度测定记录 植物名称: 取样时间: 取样地点: 观测人: 最大树冠幅(米): 树高(米): 平 均 相对值 %
测定次数 测定位置
对 照
1
2
3
4
5
6
1
2
3
4
5
表1—2 群落内光强度测定记录 群落名称: 取样时间: 取样地点: 观测人: 群落高度: 总盖度: 层及亚层分化
测值lx 层次 对 照 1 2 3 平均 相对值%
时 间
1
高度梯度
气压 (p )
温度 (t)
温度 (tˊ )
绝对 湿度 (e)
相对 湿度 (r)
饱和 差 (d)
天气 状况
2
3
1
2
3
表1—4 环境温度观测读数记录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环境一般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群落名称及一般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测人:_____________ 各层次气温 时 间
或Pinus massoniana-Loropetalum chinensis+Stranvaesia tomentosa – Dicranoperis pedata Association。


周围环境条件及群落小环境状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类及动物的活动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人: 年 月 日

生态学实验指导书

生态学实验指导书

生态学实验指导书(园林、园艺、林学等专业用)刘龙昌周洲赵西平编河南科技大学林学院二○○七年六月河南科技大学学生实验守那么1.实验前要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书和有关基础理论,并同意实验指导人员的检查。

不然,不得参加实验。

2.学生必需按时到实验室上实验课。

进入实验室后应维持室内安静整洁,不准抽烟、随地吐痰和将赃物带入室内。

3.做实验时必需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和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服从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指导。

4.爱惜仪器设备、节约利用材料,未经许可不得动用与本次实验无关的仪器和其它设施,不准将室内物品带出室外。

5.实验中要细心观看,认真记录各类数据,不得马虎从事,不得剽窃他人数据,不得擅自离开操作职位。

6.实验时必需注意平安,避免人身和设备事故的发生,假设发生事故迅速采取有效方法,包括切断电源等,并注意爱惜现场,及时向指导人员报告。

7.实验完毕后,要将利用的仪器设备、工具等整理整齐,打扫实验场地,交检实验记录,经实验指导人员同意后方可离开。

8.凡损坏仪器设备和工具者应主动说明缘故,并同意检查,填写报废单或损坏情形报告,依照具体情形进行处置。

凡不遵守操作规程或擅自动用其它仪器设备造成损坏者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置。

摘自:河科大教〔2007〕19号河南科技大学实验设备借用与补偿制度一、借用制度1.常规仪器设备校内互借,经所属实验室主任同意,借用方填写借用记录薄,两边严格交接手续。

校外原那么上不借,特殊情形经院(系)、实验室及实验室与设备治理处三方同意并填写借用记录薄,担保人签字担保,并收押金方可借出。

2.大精设备不外借。

校内借历时,设备技术人员应随机操作或指导。

3.计量仪器不准借用。

4.私人不准借用校内各类实验仪器设备和工具。

二、补偿制度人为造成实验设备丢失、损坏者,除追究当事人责任外,另按以下规定进行经济补偿。

1.教职工损坏、丢失实验仪器设备,修复后不阻碍利用者,补偿全数修理费。

如阻碍利用精度者,最低可按原价的5%补偿。

园林生态学实验

园林生态学实验

或Pinus massoniana-Loropetalum chinensis+Stranvaesia tomentosa – Dicranoperis pedata Association。
周围环境条件及群落小环境状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类及动物的活动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人: 年月日
表7 优势树种和常见树种的年龄结构
个体数
植物名称
I级幼苗 II级苗木 III级幼树 IV级立木 V级大树
高度<33cm
高度 >33cm, 胸径小于
2.5cm
胸径 2.5—
7.5cm
胸径 7.5—
22.5cm
胸径 >22.5c
m
讨论
1、分析势树种及常见树种的年龄结构属 于增长型、稳定型,还是衰退型?
环境质量评价和比较资源丰富程度的指 标。 (3)从演替阶段的多样性比较,可作为 演替方向、速度及稳定程度的指标。
实验步骤
1.每3-4个学生为一组,在校园分片区 分别统计乔木、灌木的种数及各种的个 体数,并计算各片区乔木、灌木的 Simpson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
2. 填表8 随机取样1个样方(乔木、灌木 层)原始数据(样方面积25×20m2)
样点。 分象限:在每个样点沿固定方向划分出四个象限。 个体调查:在每一象限内找到最靠近中心点的乔木
个体,分别测定植株的胸径,以及植株到中心点的 距离d。 其余样点调查:在一个样点上依次作完各种植物的 调查后,再移向第二个样点,重复上述过程,直到 把4个样点全部调查完。

《园林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园林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园林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2.课程名称:园林生态学3.学时/学分:34/24.开课系(部)、教研室:生命科学系,园林教研室5.先修课程:植物学6.面向对象:园林专业大二学生二、课程性质与目标1.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2.课程目标:园林生态学是园林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

它是生态学的一个新兴分支学科,主要从生态学的基础知识出发,阐述园林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各种生态关系,根据城市环境与城市植被的特点与功能,阐述城市绿化对城市生态系统的作用及人对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观调控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生态学的基础知识,掌握植物与环境因子相互作用规律的基本理论;了解植物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发生与演替规律,了解生态系统平衡的原理等生态学知识。

并从生态学的基础知识出发,结合城市环境与植被特点,将生态学知识运用到城市生态系统建设与管理中。

为学生在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生态学基础,使学生在园林生产与建设实践中树立生态意识,增强生态管理能力,从而更好地为生态园林、园林城市与生态城市的建设服务。

三、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绪论(一)教学的基本要求1.了解生态学的含义、研究对象与任务;2.了解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3.了解园林生态的基本内容,与园林城市的特点等基本内容。

(二)具体教学内容1.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1.1主要内容:包括生态学概念的提出、含义;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生态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1.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系统生态学等基本概念;生态学的发展阶段与形成等基本知识点。

1.3问题与应用:能熟知相关概念及其含义;能深入了解生态学的发展历史;根据讲授内容了解生态学研究进展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2.城市化与现代园林发展2.1主要内容:城市化与生态城市;现代园林的发展;园林生态思想的形成与园林生态的含义。

2.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园林生态学、生态城市的含义。

2.3问题与应用:能归纳生态城市的特点;了解园林生态学的含义与研究任务。

《园林生态学》教学大纲

《园林生态学》教学大纲

《园林生态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B1011118适用专业:园林课程性质:专业课开课学期:第5学期总学时:40学时教学时数:理论课40学时一、编写说明1、课程简介:主要授课内容是园林植物与城市环境及生态因子的关系;植物群落结构;植物群落动态;植物群落类型与分布;生态系统概述;城市生态系统;城市景观生态;城市生态评价与管理。

2、地位和任务:课程从生态学的基础知识出发,将城市环境特点、城市植被的特点与功能、城市生态系统、景观生态及生态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知识介绍给学生,为学生在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生态学基础知识,使其在园林生产实际中树立生态意识、增强生态管理能力,从而更好地为生态园林、园林城市以及生态城市的建设服务。

3、总体要求:使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相关概念;对园林植物和各生态因子的关系有较深印象;掌握各种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系统内能量的循环流动规律;掌握植物群落的类型、植物群落的演替成因和演替类型及群落分布规律;初步认识景观生态学中的各景观基本要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在从事园林园艺工作中的生态意识,把生态学作为一个方面来考虑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

4、与其它课程的关系:相关课程有《森林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农田生态学》等。

5、修订依据:本教学大纲根据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园林专业的教学计划编写。

二、教学大纲内容绪论1、教学目的:通过对此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生态学的发展过程发展阶段,掌握生态学的一些基本定义及其研究对象,介绍园林生态学研究的几个重要方面。

2、教学内容:(1)生态学的概念(2)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与生态学分之(3)生态学几个发展时期(4)城市化与现代园林的发展(5)园林生态学概况3、本章的基本要求:掌握生态学几个基本概念及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了解生态学的几个发展时期及现代园林的发展,初步认识园林生态学。

4、教学重点与难点:生态学的基本定义和研究对象。

《森林生态学实习指导书》

《森林生态学实习指导书》

森林生态学实习指导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2012年3月说明一、组织与纪律班级编为六至七个临时小组,分别选出正副组长、负责实习过程中纪律与组织安排,负责每次实习结束前后借还仪器、工具和材料等,并负责组织同学搞好内业整理,写出实习报告,报告写好后,统一交给学习班干,由学习班干交指导教师。

实习过程中,不得无故请假或不参加除特殊情况外,不得单独活动,要认真学习、认真作业,按时写实习报告。

二、由干实习场地及有关材料,器具有限,故有的实习内容可能做不全面,但尽可能按照实事求是的精神,有多少内容就做多少内容,只要能够掌握实习方法即可。

三、如遇阴雨,实习相应延期,室内上课。

实习一:森林结构特征观察一、目的要求:1、加深对各种不同森林结构特征的认识。

2、掌握森林群落结构特征的一般调查方法。

二、地点:内容和方法:1、地点:校园后山马尾松林或西田林场、黄源工区分林点二三等其他。

2、内容和方法:在森林中选择一条线路,路线必须通过各种不同的森林结构特征,能够观察到单层林、复层林、热林、混交林、同龄林、异龄林、萌芽林、实生林以及不同的郁闭度、密度、疏密度、地位级等多种情况地带。

在线路进行观察调查时,每过森林的结构特征有明显变化时,须选一观察点,在观察点中对树林的结构特征进行详细观察记载。

在具有混交林特征的观察点上,按学习小组分别选定500m2的样地(针叶林400m2即可,常绿阔叶林需800m2)进行每木检尺,分别树种,径阶进行登记,以便计算各树种组成,在单层林或片林中被组分别设置500m2的样地。

样地应具有代表性,在样地进行每木检尺,并按每100m2的标准选取优势木,测其树高平均木,测其树高,用查数伐根年龄,利用生长锥查资料和访问方式年龄,调查林分,作为确定该次林分的立地指数,地位级疏密度,密度的依据,设置的样地要求用罗盘仪器定间测绳量距。

在两个郁闭度不同的观察点上,选有代表性的地段用测绳拉100米长的测线,在测线上分段记录未被树冠投影的线段长度并作记录,用以计算林分的郁闭度。

《园林生态学》教学大纲

《园林生态学》教学大纲

山东英才学院
Shandong Yingcai University
《园林生态学》教学大纲
编写单位:园林工程学院
编写人:唐贵敏
审核人:周君
编写时间: 2014年7月
山东英才学院教务处编制
《园林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五、考核方式与要求
本课程的考试方式为考查,以平时考核(平时表现、作业成绩等)和期末测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总成绩的评定:平时考核成绩20%(含作业、出勤、课堂提问等)+ 期末开卷测试成绩80%。

六、推荐教学参考书、其它拓展资源
参考书:《园林生态学》,刘建斌编著,气象出版社,2005年风景园林与观赏园艺系列丛书。

《园林生态学》,朱达金编著,四川美术出版社,2012年,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材。

《园林生态》,龙冰雁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

大纲制订人:
大纲审定人:。

(整理)园林城市生态学实习指导书

(整理)园林城市生态学实习指导书

园林专业城市生态学实验指导书南京林业大学生物学院生态环境系2015年3月备注:实验一和实验二每人交一份报告,实验三每班交一份总报告,每人交一份实验心得体会。

实验1 城市植物物候观测一、目的:进一步掌握植物物候现象与气象因子的密切关系,为园林植物、造景、农林业生产及植物的引种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二、材料与设备:以肉眼为主,有条件的配备普通望远镜(观测高大树木的物候期)要求观测植物物种数至少100种。

三、方法与步骤:(一)观测地点的选择在进行物候观测之前,首先应选定观测地点,选择时应依照下列两项原则:①选定的地点可进行多年观测,不轻易变动。

②所选定的观测地点应具有代表性,尽可能是平坦而开阔之地。

本实验以校园内的植物为观测对象,进行一次性的乔灌草植物观测,种类包括校园内的全部植物。

(二)观测地点环境条件的观测记载观察周围环境时,首先要了解观测地点的地带性特点,即其所处的气候、土壤、植被带特点和大、中、小地形特点、自然风障等情况,还有土壤类型和目前植被,人为破坏情况等。

在气候条件中最主要的是水和温度,如雨水、气温等变化,霜雪的终始日期、地表和水体及解冻的终始日期等。

特别注意的是植物遭受自然灾害的情况及当时的气候条件。

(三)观测植物的选择观测的植物应选择那些能够最明显地反映当地季节现象及符合观测目的的植物。

主要根据以下三项原则:1.我国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凡是有四季分明的地方,可选择常见的,分布比较广的植物,各地区同时进行观测,以便比较。

2.选择观测的植物种类不宜太多,但要使得从初春到秋末每隔数天都有明显的物候现象出现。

3.我国古代已有记载的,如桃、李、杏等和世界多数国家进行观测的植物如紫丁香、洋槐等也可列为观测对象,以便古今中外互相比较。

(四)观测的项目和特征乔木和灌木(包括落叶果树)物候期特征(1)树液流动开始期冬天快要过去,白天荫蔽处的温度升高到0℃时,在树干的向南方向表皮上用刀划开小缝(或钻个小孔)有树液流出的日子,是树液流动的开始日期。

14《园林生态学》课程实验指导书

14《园林生态学》课程实验指导书

长春大学《园林生态学》课程实验指导书(园林专业)编者:王晓红长春大学园林学院2016年9月实验一阴生叶与阳生叶得比较观测一、实验目得通过阴生叶与阳生叶得比较观测,使学生掌握光对园林植物生长得影响,即光得生态作用。

二、实验要求要求学生认真观测,学会仪器得使用,比较分析不同光照强度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得影响。

三、实验原理绿色植物得正常生长发育需要一定得光照强度,光照强度得不同,会导致植物得适光变态,即植物对光得生态适应性。

叶片就是直接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得器官,对光有较强得适应性。

由于叶片所在得生境光照强度不同,其形态结构与生理特性往往产生适应光得变异,称为叶片得适光变态。

强光下发育得阳生叶与弱光下发育得阴生叶在叶型、解剖结构、生理生化特性方面有明显得区别。

四、实验所用仪器光强测定仪(光度计)、显微镜、放大镜、叶片厚度仪、叶绿素测定仪五、实验步骤与方法1、叶片得采集:a.不同植物不同光照环境下得叶片采集;b.同一植物不同光照环境下得叶片采集;c.同一树木上得不同部位得叶片采集。

2、观测比较所采叶片得厚度、质地、颜色、光亮度、手感等特点,须用放大镜、叶片厚度仪辅助观察。

3、利用显微镜观察比较阳生叶与阴生叶得气孔数量、角质层厚度等形态特征。

4、利用叶绿素测定仪测定叶绿体数量。

5、及时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填入表中。

六、实验注意事项注意不要损害仪器,认真观察,及时记录观测结果七、实验预习要求弄清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了解实验步骤。

八、数据处理对记录观察得数据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写入实验报告中。

九、实验报告要求要求写出实验名称、实验目得、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实验方法与步骤,最后根据观测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二不同环境下光照强度测定及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得影响观测一、实验目得学会光照强度得测定方法,掌握光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得影响,即光得生态作用。

二、实验要求1)测定时间要选择晴朗得天气进行观测。

2)要求学生认真观测,学会仪器得使用,比较分析不同光照强度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得影响。

2014级园林专业园林植物综合实习指导书含实习资料-园林系

2014级园林专业园林植物综合实习指导书含实习资料-园林系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2014级园林专业园林植物综合实习手册实习内容一.实习时间: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第12周至第13周2017年5月8日——2017年5月21日二.实习地点:广西南宁市区及其周边、湛江市内及其周边三.参加实习人员:1.实习领导小组:实习队队长:谢秋兰、黄剑坚、李芳辉;实习队领导小组成员:实习指导教师3人、各班长、团支部书记、学习委员、生活委员等班委成员。

2.参加实习人员:2014级学生 113 人、指导教师3人。

四、实习内容:考虑到此设计为园林专业园林植物综合实习,主要包括园林树木学、花卉的识别及应用、园林树木栽培管理的措施、园林植物的种子、苗木质量评价方法、各类园林苗木的培育理论、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技能及技术要点,生态学方面包括植被盖度和密度测度,林地地表植物的排序和分类,通过实习了解植被特征和植物类群划分原则;理解植物群落组成的基本原理,掌握植被数量分析的基本方法等内容。

五、实习目的与要求:1.实习目的1.1园林专业的综合教学实习针对园林专业的本科生,通过综合教学实习,学习、观察、分析广西南宁区域园林作品和认知广西地区常见的园林植物。

1.2通过这次实习,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

使学生掌握园林树木及花卉的识别应用、园林树木栽培管理的措施、园林植物的种子、苗木质量评价方法、各类园林苗木的培育理论、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技能及技术要点;并促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专业思想,试运用《园林树木学》、《花卉学》、《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生态学》、《园林树木栽培与管理》、《园林苗圃》、《观赏植物组织培养》等主干学科的相关理论在实践中进行广泛应用,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联系实际情况、了解社会、了解专业。

1.3巩固扩大学生已学的专业知识,增强感性认识,扩大视野,学会园林调查分析方法,积累素材,增进专业素质与修养,切实提高自身对园林专业的认识,提高设计水平,为下一步将从事的工作打好基础。

2.实习要求:2.1实习前应熟悉实习的目的、内容、要求,尽可能收集相关资源,对实习内容应有足够的理论上的把握。

园林生态学实验..共55页

园林生态学实验..共55页

END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
园林生态学实验..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嘉应学院园林生态学实验指导书

嘉应学院园林生态学实验指导书

嘉应学院《园林生态学》实验指导书实验1环境因子对植物形态结构的影响一、实验目的1、掌握生长在不同环境下的植物形态结构的特点,理解植物形态结构是如何适应于其生境特征。

掌握从植物外部形态及生长,生境特点上鉴别植物耐荫性的方法。

2、理解植物器官的结构特点对植物生长发育及其环境适应的意义。

初步判定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类型.。

3、使学生掌握划分植物生活型的方法,并通过不同地区和不同植被类型植物生活型的分析,进一步认识植物与环境的关系及划分植物生活型的生态意义二、实验原理:1、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光和水是极其重要的生态因子。

根据植物与其生境中水分的的关系,把植物分为水生植物、陆生植物(包括了中生植物和旱生植物)。

水生植物依据其生活型又可分为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

生长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在演化过程中会形成一些适应环境的结构特征,其中以叶的结构变化最为显著。

叶子是植物的重要器官,它有两大生理功能,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蒸腾作用是根系吸收水分的动力之一,植物根系吸收的矿物质主要是随蒸腾液流上升并转运到植物体的其他部位。

另外,蒸腾作用也能降低叶片的表面温度,从而使叶子在强烈的日光照射下,不至于因温度过分升高而受损伤。

但蒸腾作用会消耗很到植物体内的水分,因而植物根系吸收的水分和叶片蒸腾作用消耗的水分之间需达到一个等量的状态,即水分平衡状态。

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如叶表面的角质层,密生绒毛,气孔下陷或形成气孔窝,叶片内储水组子发达等,都是为了适应保持水分,减少水分蒸腾的特征。

植物生活于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其叶片的这些适应性结构不同,形态变化也较大。

阳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但是由于植物长期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不同植物需要的光强不同。

根据植物对光强的不同要求,把它们分为阳性植物、阴性植物、耐阴植物三大类。

阳地植物与阴生植物是生长在不同光照强度环境中的植物,由于叶是直接接受光照的器官,因此,受光照强度的影响,也就容易反映在它们的形态和结构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春大学
《园林生态学》课程实验指导书
(园林专业)
编者:王晓红
长春大学园林学院
2016年9月
实验一阴生叶与阳生叶的比较观测
一、实验目的
通过阴生叶与阳生叶的比较观测,使学生掌握光对园林植物生长的影响,即光的生态作用。

二、实验要求
要求学生认真观测,学会仪器的使用,比较分析不同光照强度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三、实验原理
绿色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光照强度,光照强度的不同,会导致植物的适光变态,即植物对光的生态适应性。

叶片是直接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对光有较强的适应性。

由于叶片所在的生境光照强度不同,其形态结构与生理特性往往产生适应光的变异,称为叶片的适光变态。

强光下发育的阳生叶与弱光下发育的阴生叶在叶型、解剖结构、生理生化特性方面有明显的区别。

四、实验所用仪器
光强测定仪(光度计)、显微镜、放大镜、叶片厚度仪、叶绿素测定仪
五、实验步骤和方法
1. 叶片的采集:
a.不同植物不同光照环境下的叶片采集;
b.同一植物不同光照环境下的叶片采集;
c.同一树木上的不同部位的叶片采集。

2. 观测比较所采叶片的厚度、质地、颜色、光亮度、手感等特点,须用放大镜、叶片厚度仪辅
助观察。

3. 利用显微镜观察比较阳生叶与阴生叶的气孔数量、角质层厚度等形态特征。

4.利用叶绿素测定仪测定叶绿体数量。

5.及时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填入表中。

六、实验注意事项
注意不要损害仪器,认真观察,及时记录观测结果
七、实验预习要求
弄清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了解实验步骤。

八、数据处理
对记录观察的数据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写入实验报告中。

九、实验报告要求
要求写出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步骤,最后根据观测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二不同环境下光照强度测定及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
影响观测
一、实验目的
学会光照强度的测定方法,掌握光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即光的生态作用。

二、实验要求
1)测定时间要选择晴朗的天气进行观测。

2)要求学生认真观测,学会仪器的使用,比较分析不同光照强度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三、实验原理
绿色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光照强度,光照强度的不同,会导致植物的适光变态,即植物对光的生态适应性。

四、实验所用仪器
光强测定仪(光度计)
五、实验步骤和方法
⒈选择测定地点:可选择校园林阴下和校园空旷地。

⒉光照强度的测定:利用光强测定仪分别观测校园空旷地(树冠外)、校园林阴下的光照强度,
并将所测结果及时记录,填入表1中。

表1 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光照强度
3. 观察
林木的自然整枝、自然稀疏、偏冠现象
由于林木的下部枝条长期得不到充足的光照,导致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质少,不能满足其呼吸作用的消耗,即消耗大于积累,使其经常处于一种饥饿状态,至使林木下部枝条枯死或整株树木死亡,即出现“自然整枝”现象和“自然稀疏”现象。

观测单向光照使树冠出现“旗形”、“刀形”。

树木在单向光的照射下,导致一面见光充足,而另一面被其它树木所遮盖,致使树冠偏冠、畸形。

4.观察林木与孤立木的区别
六、实验注意事项
注意不要损害仪器,认真观察,及时记录观测结果
七、实验预习要求
弄清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了解实验步骤。

八、数据处理
对记录观察的数据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写入实验报告中。

九、实验报告要求
要求写出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步骤,最后根据观测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三园林植物对城市温度调节作用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通过不同小环境下的气温测定比较,总结出园林植物在炎热的夏季能起到降温、避暑的生态作用。

二、实验要求
要求学生选择适宜的测定地点,认真观测,及时记录。

三、实验原理
由于树冠及园林地被植物能遮挡阳光、减少日光直接辐射量,从而产生明显的降温效果。

四、实验所用仪器
酒精温度计,每2人一个
五、实验步骤和方法
1.测定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气温及地表温度
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分别进行温度的测定,并及时记录。

测定地点:可选择街路空旷地、街路绿化带、校园林阴下、校园空旷地。

2.各组串换地点在另一时刻再次测定气温和地表温度,并及时记录,填人。

3.将每个小组的测定结果汇总,通过比较分析,总结园林植物对城市气温的调节作用,写出实验
报告。

六、实验注意事项
注意不要损害仪器,及时记录观测结果。

七、实验预习要求
弄清基本原理、了解实验步骤和方法。

八、数据处理
对记录观察的数据结果进行比较,并计算出温度差。

九、实验报告要求
要求写出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步骤,最后根据观测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四园林树木对空气湿度的调节作用
(设计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使学生掌握测定方法,并得出不同园林树种通过蒸腾作用对空气湿度的调节作用亦不相同的结论。

二、实验要求
要求每个学生选择3种树种,自行设计实验方案,选择所用实验仪器材料、确定实验方法、认真观测、整理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排列出所测3种园林树木通过蒸腾作用增加空气湿度的强弱。

三、实验原理
园林树木具有很强的蒸腾作用,植物体内99%的水分消耗是通过叶面蒸腾作用散发到大气中,增加空气湿度,调节树体温度。

四、实验所用仪器
量筒、烧杯、叶面积测定仪等。

五、实验步骤和方法
自行拟定实验方案。

六、实验注意事项
注意不要损害仪器,及时记录观测结果。

七、实验预习要求
根据教材、笔记,弄清基本原理。

八、数据处理
对记录观察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九、实验报告要求
要求写出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步骤,最后根据观测结果
得出结论。

注:对于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其中第4、5、6项,可根据需要适当简写,而主要体现指导学生自行拟定实验方案、选择所用实验装置、确定实验方法、整理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等要求。

实验五阳性植物与阴性植物的划分与判别
一、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掌握阳性植物与阴性植物的划分方法与判别标准。

二、实验要求
要求学生认真调查,分别指出阳性植物与阴性植物各10种以上;
总结出阳性植物与阴性植物的区别。

三、实验原理
根据园林植物对光照的适应性与原产地的光照特性决定其对光照的需求程度。

阳性植物(heliophyte),又称喜光植物。

喜光而不能忍受荫蔽的植物,在弱光条件下生长发育不良,对树木而言,在林冠下不能完成更新。

阴性植物(sclophyte)具有较强的耐阴能力,在气候较干旱的环境下,常不能忍受过强光照的植物,林冠下可以正常更新。

四、实验所用仪器
光强测定仪(光度计)。

五、实验步骤和方法
1. 明确如何判定阳性植物与阴性植物的方法。

2.选择调查地点进行阳性植物与阴性植物调查。

六、实验注意事项
注意不要损害仪器,及时记录观测结果。

七、实验预习要求
根据教材、笔记,弄清基本概念与原理。

八、数据处理
对记录观察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九、实验报告要求
要求写出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步骤,最后根据观测结果
得出结论。

实验六城市园林植物群落调查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城市园林植物群落的调查,掌握城市园林植物群落的类型与结构。

二、实验要求
要求学生认真调查,分别指出城市园林植物群落的类型与特点,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三、实验原理
城市园林植物群落是人工植物群落,每种花草树木的生活环境与其野生的生活环境都不相同,园林植物群落的配置,既要考虑其美学效果,更要考虑其生态适应性与生态效益。

四、实验所用仪器
光强测定仪(光度计)、温度计、湿度计。

五、实验步骤和方法
1. 确定调查地点与方法。

2.进行城市园林植物群落的类型与结构的调查并记录。

六、实验注意事项
注意不要损害仪器,及时记录观测结果。

七、实验预习要求
根据教材、笔记,弄清基本概念与原理。

八、数据处理
对记录观察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九、实验报告要求
要求写出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步骤,最后根据观测结果
得出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