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问题浅析

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是一个困扰小学起始教学的典型问题,儿童从学前教育迈入义务教育门槛,从非约束型教育过渡到相对约束型教育,形成一道有联系又有明显区别的沟坎。小学起始年级面临“从无到有”的特殊教育情境,即从无目的的教育过渡到有目的的教育。因此,两阶段“无”与“有”的教育衔接需要探索,以实现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无缝对接。

一、“无”与“有”教育思想教育的衔接

教育一直面临一元目的论和二元目的论的持续论争。儿童教育目的具有客观社会性与主观心理性,前者重在培养满足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优童,其教育目的由社会所决定,“为儿童未来完满生活做准备”,培养按“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来实施,教育有意识地与社会发展相联系;学前教育属主观心理性教育,在这个特殊时期,儿童自身主观心理性发展决定教育的目的,换言之,教育活动是他们无意识的主动参与,并非由外在的人为因素所决定。

儿童范畴包含两个阶段,学前幼儿教育和小学儿童中后期教育。在同一教育范畴的两个侧面,学前教育强调教育的内在目的,从生理与心理性角度解释“无目的教育”的自然性与无意识性,它包含七个行为要素:无限制活动、无意识参与、主动性投入、生长性发展、经验型积累、协作式分享、“教”“学”“做”统一。小学低年级儿童中后期教育强调外在社会性发展与内在身心成长相结合,要求儿童逐渐去适应规章并进行有节制活动,将无意识习得与有意

识的学得相联系,完成规定的指标性学习任务,外向型与内向型协作发展与经验成长在“习”“学”“做”任务型教学中起重要作用。简言之,小学起始教育是学前教育的“理想化”与小学低年级教育“现实化”的结合性产出,教师需兼顾学生“自然进步”的同时去要求他们追求目标性发展,在认知基础上求知、求同基础上存异、逸趣基础上争取任务实现。以“二元目的论”激发儿童阶段性成长,在自然中培养儿童习惯,自主中塑造其个性,满足儿童身心成长需要;为未来实施准备性教育,追求“成人成材”,开创儿童“理想化”未来。

二、“无为育”与“循规治”管理方式衔接

学前与小学在教育目标与方式上有差异,学前教育侧重行为教育,小学注重思想教育。前者强调“无为而育”,在管理上不拔苗助长,一切皆因势利导去求索。随着时间推移,“无为而育”逐渐演变成一种思维方式,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在行为方式上,学前教育重视儿童的自然天性,反对此类教育中的人为措施,教师以无为的观察者、无为的听者身份实施教育;在育人问题上,强调让儿童在合适的环境中,因体验感悟而自勉、自立、自主、自律;“高高下下,疏川导滞”启迪教师顺“教育之水”的自然流势无为而育,促进儿童主体自我意识的经验性成长,在相对独立的生活环境中,自然培植孩子们的自主性、独立性、开拓性、创造性、进取性等珍贵的人本精神。小学教育注重世界观、人生观和学习观教育,是学前行为教育与后儿童时期的思想教育相结合的产物。它需要吸收学

前教育阶段性成果,它需要吸收学前教育阶段性成果,兼容借鉴学前教育精华,比如学前教育对横向攀比性评价实行零容忍,小学教育可以部分借鉴,建设无压力宽松的教育环境,采纳教育展其所长的进步策略,面对成绩平平的孩子,教师用充满个性与激励的人本语言。避免对学生实行过度关“怀”,让他们养成独立的生活习惯而成为未来有自省能力的自主公民;在享受“胜利成果”时,有勇气承担不良后果,在毫不吝啬的表扬与鼓励中,形成儿童独立解决问题和承受失败的能力。现阶段小学教育管理要求学生“循规蹈矩”,但对刚刚从“无目的教育”环境中步入新环境的儿童要求其按行为准则行事很难一蹴而就,在“规矩”中融入儿童熟悉的学前教育元素成为必要,体现学前教育的连续性与发展性,让小学生渐进性接受新的教育要求、内容与方式。吸收向心式学前教育观,促进学前儿童在现有生理、心理条件下的自然、自由、自主(内涵三要素)的个性化发展,在营造“隐性环境”、实施“协作教育”运用教“育直观”(外延三要素)的前提下,实施榜样教育、塑造教育、自主教育,充分体现思想教育的形象性、纪律教育重人性、教育管理灵活性、规章制定有包容性。

三、“无大纲”与“有大纲”教材使用衔接

无大纲制约是学前教学内容选择的一个优势,以英语为例,国家没有规定统一教材,各地幼儿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教材或内容,其教材观反映“无目的教育”的本质属性。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需要自选合适的教学内容,适当地补充、删

减或者替换教材内容,对多套教材进行选择性内容整合。无大纲教材因此充满灵性与活性,使学前儿童得以享受的学习方式、自由建构的认知方式、自我醒悟的教育方式。教学内容与环境匹配,又能满足儿童的个体兴趣培养和健康生长需要,习得与同化成为他们了解知识世界的根本方式。小学英语教材的编写有大纲制约与领引,其教材的理论基础是近发展区理论”,这种理论无形要求小学英语起始教学应挖掘学前积淀,了解儿童现有英语发展水平以确定最近发展区,预测学生未来“启蒙”英语教育的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寻找小学与学前英语教育的共同点制定小学英语启蒙教学策略,对老师进行能力定位,为他们的专业化发展指明方向。学前教育与小学起始学段教材共同点可以概括为外延共同与内涵共同:前者包括图文并茂、趣味内涵共同:前者包括图文并茂、趣味小制作、小表演、小故事等;后者包括与环境密切关联的内容,建构认知性运用思维、任务型交际教学思想等。

四、“下意识自然法”与“有意识任务法”使用衔接

学前自然快乐教学就是在相对自然的条件下,注重激发直接兴趣(方式手段与知觉内容)和满足娱乐心(好玩)、好奇心等直觉需求(直接能感受),激发学生下意识的学习(习得)并产生“我的生活学习环境下实施顺乎天性的教学,教学组织活动化、形式趣味化、内容生活化、表达儿语化、关系亲缘化、情感言表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力求天然去雕饰,以真情、真心、真实、真诚去与学生接触,并力求产生良性互动,以快乐因子为酵母、才艺为中介、

活动为平台、变化为常态、生活为参照,以满足学生生理和心理需要为落脚点,以多元逸趣的方式方法,促进学生在和谐快乐中学习并健康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