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内力作用与地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答案】 (1)C (2)该地质剖面最下层为沉积形成的 页岩和砂页岩,经地壳水平运动而弯曲,上部在抬升过程中 经外力作用而出现缺损;上面又沉积形成水平分布的砂岩和 石灰岩,后来出现下沉。
如图为某地地质地貌剖面 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参1)判考断答下案列】叙述正(1确)C的是((2)该)地质剖面最下层为沉积形成 的A页.岩①和处的砂地页表岩形,态经是地地壳壳水水平平运运动动的而结果弯曲,上部在抬升 过B程.中②经处的外地力貌作形用态而主出要是现由缺崩损塌;作上用面造成又的沉积形成水平分 布C的.砂③岩指示和的石岩灰层岩分,界后面是来地出壳现抬下升沉过。程中外力作用形成的
以右图为例,图中A--D表示岩层,且岩层年龄A>B>C>D。 情况一:若地层呈水平状态,并且从下 到上依次由老到新连续排列,说明在相 应地质年代里,地壳稳定,地理环境没 有发生明显变化。 情况二:若地层出现倾斜甚至颠倒,说 明地层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 发生褶皱,地层颠倒是因为地壳运动剧 烈,岩层发生强烈褶皱所致。
方漂移,才逐渐步入今日全球海陆分布的势态。
大陆为什么会发生漂移?
※海底扩张说:① 六十年代初,科学家们根据大洋地
质、地貌、地球物理和海底测量资料,认为大洋地壳在地 幔软流圈对流的驱动下,每年以几厘米速度移动,由于岩 浆通过洋中脊上升,到达顶部冷却、固结形成新的大洋地 壳;而后,继续上升的岩浆把已经形成的大洋地壳推向两 侧,从而使海底得到不断扩张。扩张着的大洋地壳移动到 岛弧一海沟带,便俯冲到大陆地壳之下,为地幔所吸收同 化。正是由于海底不断扩张,比较轻的硅铝层大陆也就可 以在比较重的硅镁层上移动。
印度洋板块包括哪些陆地?
(2009·上海高考)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右
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示的板块边界是( )
A.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
B.大洋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C.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边界
D.大陆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2.以下地貌单元中,成因与图示机理相关的是( )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1、地质作用---促使地表形态变化的自然“力” 2、地质作用的分类:
类型 能量 表现形式 来源
地表影响
相互关系
内力 地球 作用 内部
外力 地球 作用 外部
地壳运动 (地震)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风化、侵蚀 、搬运、堆 积
奠定基本格 局,使地表 高低不平
使地表起伏 趋向于平缓
【信息提取】 (1)图示岩石种类有:砂岩、石灰岩、页岩 、砂页岩均属 沉积岩 。(2)地质剖面最下层为页岩和砂页岩, 存在弯曲,说明地壳有 水平 运动。(3)由最下层向上依次为砂 岩、石灰岩,石灰岩中有②溶洞,是流水 溶蚀 作用的结果。 (4)最下层弯曲的页岩和砂页岩、最上层的石灰岩表层面高低 起伏,是外力 侵蚀 作用的结果。
A.东非大裂谷 B.日本列岛
C.阿尔卑斯山脉 D.落基山脉
3.板块构造学说有助于人类进一步认识( )
①海陆间水循环的机理
②洋流分布和运动规律 ③地震分布和活动规律
答案:A C C
④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板块构造学说基本观点
• 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
• 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 动之中。
断层线岩石破碎, 岩隙易被蚀 为洼地,水流易汇集
岩层不稳定,易诱发地壳活动, 破坏工程;水库储水易渗漏
【练习2】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的岩层剖面表明当地地质构造是先发生 褶皱 ,后发
生 断层 。 2) A、B所在的岩层,年龄,较老的是 A , 理由是 A、B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层属沉积岩,A分布。更深
3)A、B所在的岩层发生了错位,相对上 升的是 B 所在的岩层。 4)根据图示的方位,断层线在地面上的延伸方向大致为 南北走向。 而A、B所在岩层剖面的出露,表明当地地面上沿东西 方向也发生了 较大的岩层错动或侵蚀搬运的地质作用,即A、B所示的岩层面是一 个面向 南 方向的大断崖。 5)在图示的山体中, 断层线 处的水源比较丰富,原因是: 断层线岩石破碎, 岩隙易被蚀为洼地,水流易汇集
典型类型
地垒
地堑
岩层位置
两断层之间 两断层之间 相对上升处 相对下降处
断块运动方向 相对上升 相对下降
典型地貌 代表地区
断块山
裂谷或 断裂带
华山、庐山 东非大裂谷
(2010·安徽高考)今日水资源严重短缺的西安市隋唐时期用水充足,有“陆海(
指湖泊和沼泽很多)的美称。下图示意古长安(今西安市长安区)“八水”位置。完
褶皱
分类
形态特征
地形特征
背斜
未被侵蚀的背斜顶部成
岩层向上拱起 为山岭;但因顶部受到 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
岩层向下弯曲
未被侵蚀的向斜为谷地 或盆地;但因槽部受挤 压物质坚实反而成山
上升岩块:块状山地或高地 (华山、庐山、泰山) 断层
下沉岩块:谷地或低地(渭河谷地、汾河谷地)
4、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指导找矿、找水、工程建设
纳根据大西洋两岸大陆存在的许多相似性,包括两岸海 岸线形状的吻合。地层和古生物的一致,认为构成地壳 大陆硅铝质物质较轻,它像航船一样漂浮在地壳基层, 质较重的硅镁层之上移动。到本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以后 ,这一假说得到大量而有力的科学资料所证实。这些资 料认为在地壳发展历史延续到古生代的二叠纪时,地球 上只有一个联合古陆,大西洋和印度洋均不存在,非洲 东岸与南极大陆相连。此后,由于联合古大陆分离向各
类型
背斜
向斜
岩层形态
上拱
下弯
岩层新老分布
中老翼新
中新翼老
初始地貌
上拱隆起成山
下弯凹陷成谷
逆转地貌
中部侵蚀成谷
中部挤压成山
【练习1】在地质年代较老的褶皱构造地区常出现背斜成谷、向斜 成山的“地形倒置”现象。右图 为地形倒置形成过程示意图, 回答问题。 1)按地形倒置形成的时间顺 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成1~2题。 1.“八水绕长安”的地质成因之一是渭河平
原地壳( )
A.水平错断 B.褶皱
C.断裂陷落 D.水平张裂
2.古长安“陆海”今日不复存在的重要原因
是( )
A.秦岭北坡森林植被破坏
B.渭河流域水体污染严重
C.渭河下游汛期水位上升
D.秦岭南坡耕地面积增加
【答案】 1.C 2.A
小结: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5、地质剖面图的判读与分析 判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 地质图分为剖面图和平面图,通常可按以下步骤进行判读分析: 1)看图例、比例尺。通过图例可以了解图示地区出露哪些岩层及 其新老关系;看比例尺可以知道其缩小的程度。 2)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分析图内的地质构造特征。分析图示是向 斜还是背斜,地层有无缺失,各层是否含有化石,含什么化石,化 石是什么地质年代形成的;有无断层,断层部位在什么地方;有无 侵入岩,是什么时代侵入的,地质构造与矿产分布有什么关系等。
两者共同塑 造;不同时 期、区域有 主次之分; 全球而言内 力作用为主 ,外力作用 为辅
一、内力作用 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2.主要表现形式: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其中, 变质作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时才直接影响地 表形态;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3.地壳运动的基本类型
D.④指示的岩层弯曲现象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据图简述该地地壳运动的过程。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岩石及其成因
类型 形成过程
示例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岩浆冷却凝固
外力作用(具 有层理构造、
含有化石) 岩石成分、性
质改变
火山岩、花岗岩、玄武 岩、流纹岩等
砾岩、砂岩、页岩、石 灰岩等
【答案】 C
三、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貌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三)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貌
地壳为什么会发生运动呢?科学家们根据已获得的资 料,对地壳的运动提出以下几种推理:
大陆漂移学说
海底扩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
※大陆漂移说: 1912年,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
• 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板交块界处交界处地 壳板比块内较部活动的地带
消亡边界 (碰撞)
生长边界 (张裂)
地壳比较稳定
陆陆碰撞 褶皱山脉
陆洋碰撞
海沟、岛弧 海岸山脉
裂谷、海洋
大洋板块俯冲示意图
海 沟 褶皱山脉
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
下图为世界某海域等深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1)图海中沟字母海所岭指的大海陆底架地或形大名陆称坡:
地质 构造
背斜
实践意义
石油、天然气埋藏区 隧洞的良好选址 顶部地带适宜采石
原因或依据
岩层封闭,常有储油构造,易于 储油、储气 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不易储水 顶部裂隙发育,岩石破碎
向斜 断层
地下水储藏区,常有 自流井分布
泉水、湖泊分布地, 河谷发育
道路、桥梁、水库等 工程需回避的地方
底部低凹,承受静水压力,易 汇集水流
B.海水沉积作用加强
C.海面相对上升
D.海浪侵蚀作用加强
【解析】 几千年前海浪侵蚀地貌处出现在滨海公路沿线,说明此地原为海岸
带,现成为陆地,故推测出陆地相对上升。
喜马拉雅山的形成 火山大爆发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如图为某地地质地貌剖面 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的地表形态是地壳水平运动的结果 B.②处的地貌形态主要是由崩塌作用造成的 C.③指示的岩层分界面是地壳抬升过程中外力作用形成的 D.④指示的岩层弯曲现象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据图简述该地地壳运动的过程。
以右图为例,图中A--D表示岩层,且岩层年龄A>B>C>D: 情况三:若地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 可能有: 一是在缺失地层所代表的年代,发生 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 了沉积过程; 二是当时开始有沉积作用,地壳隆起 后,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 三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 积物来源。 情况四: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 说明是由该地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上 升形成的。
4.结果:形成大陆与洋底、 高山与盆地,奠定地表形 态的基本格局,总得趋势 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2010·天津高考)某校地理小组学生在滨海公路沿线的山坡上,看 到了几千年前形成的海浪侵蚀地貌。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答案】 A
据图判断,古海蚀地貌在此出现,反映了几千年以来该地区( )
A.陆地相对上升
4、只有在沉积岩中才有可能找到化石
5、凡是指向沉积岩或沉积物的箭头均为外力作用过 程,其余的是内力作用过程
(2010·北京高考)八达岭地区花岗岩从形成到出露所经 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
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 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解析】 花岗岩为侵入岩,其地质循环过程依次为“ 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A
,B
,C

(2)简要说明A地形的成因
,该
处所属的板块边界类型为

(2)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碰撞 消亡边界
三、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1、地质构造: 地壳运动的痕迹。 (表现为岩层的变形与错位)
2、褶皱构造与地表形态

老新
褶皱---岩层强烈碰撞和水平挤压引起岩层的波状弯曲变形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貌
1、从大陆漂移到海底扩张再到板块构造学说 2、板块学说的内容
①地球的岩石圈可以划分出六个大的板块,而且 这六大板块之间还有若干小板块
②这些板块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不断的运动之 中。
③板块的碰撞与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
3、板块构造学说的运用 与宏观地貌的形成 与地震、岩浆活动的分布 与地质结构和矿产的分布 与海陆轮廓的变迁
石灰岩受热变成大理岩 、页岩受挤压成为板页
、片岩、片麻岩等
画图掌握地壳 物质循环
岩浆岩
冷 却 凝 固
岩浆
沉积岩
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 变质作用
变质岩
锦囊妙计:
1、岩浆只能直接形成岩浆岩。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 为岩浆岩。 2、沉积岩与变质岩可以相互转化。有两个箭头指向 的为沉积岩或变质岩。
3、三大岩石都可经重熔再生作用转化为岩浆。那么 在示意图中,有“三个箭头”指向的应是岩浆;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③②④① D、①④③②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背斜顶部受挤压作用,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 B、岩层弯曲变形越强烈越不利于地形倒置的形成 C、岩层抗风化能力越低越不利于地形倒置的形成 D、图中地形是内外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3、断层构造与地表形态
断层:岩层受力断裂,两侧岩块沿断裂 面发生明显相对位移的构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