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贝马斯哲学思想

合集下载

哈贝马斯的语言哲学观

哈贝马斯的语言哲学观

哈贝马斯的语言哲学观本文旨在探讨哈贝马斯(Hans-GeorgGadamer)的语言哲学观。

哈贝马斯的语言哲学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观点之一,它深受哥尔德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对语言的理解。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介绍哈贝马斯的生平及他对人文主义的影响,接着归纳哈贝马斯的语言哲学观点及其背后的理论基础,最后进行总结,思考如何将其实践到日常语言教学中。

哈贝马斯(Hans-Georg Gadamer)出生于1900年,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

他曾就读于柏林和维也纳的古典学院,并师从知名的哲学家卢梭(J.G. Fichte)、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等人,他的学习内容涉及哲学历史、转折、法律和古典文学学。

他也是当时柏林大学知名的教授,实践了独特的人文主义校园教育法,对20世纪的留学生们影响深远。

他的思想源自海德格尔的哲学,结合了康德的思想,但它也受到了卢梭和尼采的影响。

此之外,他还受到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早期的文化历史学派所影响,认为人文主义教育应该把古典文学作为核心内容,因此他倡导一种“历史性”的教育,即重视不同环境对人类思想及其表现的影响。

哈贝马斯的语言哲学观点深受哥尔德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他认为,语言可以结合实践、历史、文化和修辞来理解,而不应仅仅将它看作是抽象的概念的表达。

因此,他强调语言的“理解”(Verstehen)概念,认为语言不仅仅是表达概念、认知事实,更要实现对情感和语义的理解。

他认为,人们不仅仅在学习语言,更要通过谈话、思考、研究文本等方法将其融入生活,掌握它的丰富内涵,从而发现语言使用的多层次感知和理解的可能。

哈贝马斯的语言哲学观不仅意在改变我们对语言及其使用的认识,而且也改变了对文本的认知。

他认为,任何一个文本都不是一个孤立的实体,而是一个受历史、文化和传统等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系统。

他倡导一种“历史性”的阅读方式,即融入语境、掌握历史信息等,从而有效分析文本,理解文本所蕴含的隐含信息。

哈贝马斯四大哲学思潮

哈贝马斯四大哲学思潮

哈贝马斯四大哲学思潮哈贝马斯,这名字听起来就像个哲学界的摇滚明星,其实他在哲学界的地位可真是非同一般。

先说说他四大哲学思潮,简直像是在吃冰淇淋,各种口味都有,各种思想混搭得相当美味。

首先得提的是“交往行动理论”,这简直是哈贝马斯的拿手好戏。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都能在沟通上多点理解,少点争执,那日子可真是过得风和日丽,大家一起唱着《友谊地久天长》。

他的意思就是,人们通过对话来达成共识,生活得更加和谐。

好比是你和朋友一起商量去哪儿吃饭,大家各抒己见,最后吃得心满意足,谁都不怨谁。

再说说“公共领域”,这可有意思了,想象一下,一个充满活力的广场,人们围坐在一起,聊聊国家大事,政治新闻,甚至是邻居家的八卦。

哈贝马斯认为,这样的公共领域是民主的摇篮。

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都能开口说话,各抒己见。

问题是,现在的公共领域好像有点变味,成了不少人发泄情绪的地方,真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可别把宝贵的空间变成“吵架现场”。

不过,他希望的是,人人都能在这个领域里理性对话,而不是互相骂得不可开交。

别以为这没用,想想看,要是大家都能理性讨论,也许能更好地反映民意,谁说这不是“天下太平”的开始呢?接下来聊聊“合法性”,这可是一个超级重要的话题。

哈贝马斯强调,相关部门的合法性不仅来自于权力,更来自于公众的认可。

换句话说,相关部门想要有“面子”,可得让老百姓心服口服,想想,哪位领导人不想在大家面前有个好形象?他提出,社会契约论是个老生常谈,但却是个硬道理。

假如老百姓觉得自己在这个系统里没有话语权,那相关部门再怎么努力,也只是“空中楼阁”,根本无法立足。

要是有一天,老百姓觉得“这事儿不对劲”,那可真是风雨飘摇,相关部门得好好思考思考了。

还有“后现代主义”这一块,哈贝马斯在这里简直是个“扫把星”,他对后现代主义的批评可不留情面。

很多人觉得后现代是个“牛掰”的东西,但哈贝马斯却觉得这是一种“无本之木”,缺乏真理和共同价值观。

想象一下,如果人人都认为自己对,那这世界可真是乱成一锅粥。

哈贝马斯

哈贝马斯

哈贝马斯宗教思想的演变
“宗教转向” 哈贝马斯的宗教观经历了一个从否定到肯定的转变,有 人把这个转变称之为哈贝马斯的“宗教转向”。 在哈贝马斯的理论体系中,宗教始终是一个在场的因 素,不过哈贝马斯本人对宗教问题的侧重点并非始终如一。 在前期哈贝马斯对宗教主要是持一种批判的态度,这在一 定程度上忽略了宗教的现代作用和意义把宗教排斥在现代 性之外。 这一阶段的代表作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和《交往 行动理论》。否定性阶段又分为消极性否定和积极性否定。 前者表现为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的旁敲侧击,后者 表现为在《交往行动理论》中的直面批判、拒斥。
之所以出现从否定到肯定这样一种转向,有的 学者分析说,部分原因在于哈贝马斯不同时期对法 兰克福学派中不同导师的认同。在前期,哈贝马斯 由于过多地受到阿多尔诺的理性彻底批判和启蒙辩 证法的影响,把宗教斥之为启蒙和理性的他者;在后 期,他由于受到霍克海默尔关于犹太教论说的影响, 对于宗教有了新的理解,能够更加客观地对待宗教。 也有的学者指出,哈贝马斯后期的宗教转向主要表 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宗教话语和论证方式地位 的独特肯定,二是明确了现代性的宗教基础,即西方 的现代性扎根于基督教传统之中。
对传统宗教观的传承与突破
哈贝马斯继承了马克思哲学和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的精神 传统。 宗教在马克思的解放学说中是一种压制解放的因素,遭 到了无情的批判;在早期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的理论中, 同样批判宗教的压制性负面作用。因为受到他们的影响, 在哈贝马斯的早期著作中,也同样对宗教给予了批判。 哈贝马斯首先将宗教排除在公共领域之外,因为他认为 宗教的专制精神违背了公共领域的精神。其次,哈贝马斯 认为宗教不再是社会统一的力量,理性已经代替了宗教神 话,成为政治制度的统治基础,宗教形而上学世界观已经 过时,神圣维度就此消失。虽然哈贝马斯同意早期法兰克 福学派理论家对启蒙的辩证分析,也同意他们对工具理性 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但是他不同意他们的结论。哈贝 马斯认为现代性仍未完成,正义和人类解放只有在现实社 会中追寻,资产阶级民主和法治仍具潜力。哈贝马斯早期 坚持理性主义的立场,继续了马克思对于宗教的批判。

解读哈贝马斯

解读哈贝马斯

解读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的技术哲学思想摘要:人类在进入二十世纪以来,科学和技术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地位中所扮演的角色日趋重要,同时它的作用和功能也在发生着变化。

针对这种现象的出现,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领袖——哈贝马斯对此提出了全新的理论,即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技术理论,本文试图对这种全新的理论观点作一简要的解读。

关键字:意识形态、科学技术、政治尤尔根·哈贝马斯,德国著名哲学家、理论社会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领袖。

哈贝马斯是一位多产作家,他最具有影响力的著作是1981年问世的两卷本的《行为理论》。

《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是哈贝马斯1968年8月问世的一本重要论文集。

其中大多发表于1963年至1968年。

只有《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一文是这年7月为纪念马尔库塞70诞辰写成的。

进入二十世纪以后,科学技术与我们人类的生活关系日益紧密。

特别是从十九世纪的50年代开始,西方的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先后掀起不同程度的科学革命,而革命的结果不仅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科技进步的负面效应也开始不断地显现出来,那么究竟我们持技术悲观论呢还是持技术乐观论呢?哈贝马斯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提出了“科学技术即是意识形态”的命题。

但是,历史上第一个把科学技术作意识形态并且认为科学技术执行意识形态的职能并不是由哈贝马斯创见的。

第一个试图揭示专门科学知识与政治传统之间联系的是M·韦伯。

以哈贝马斯为代表的第二代法兰克福学派继承了韦伯的这一观点。

在哈贝马斯的这篇“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的论文中,由于有一部分写作目的是为了纪念马尔库塞诞辰七十周年,因此,在书中作者对马尔库塞的理论思想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继承和批判。

马尔库塞也是法兰克福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意识形态理论的主要内容是技术理性批判,即他的意识形态理论主要是通过其技术理性批判理论来得以阐述。

[1]而哈贝马斯的意识形态理论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技术哲学理论更多的是把技术与政治实践相结合,以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来证明政治的科学化或技术化。

哈贝马斯社会交往的哲学内涵

哈贝马斯社会交往的哲学内涵

哈贝马斯社会交往的哲学内涵社会交往是人类社会的基石,是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的社会交往的哲学内涵则为我们提供了深入思考和理解社会交往的角度与方式。

在哈贝马斯的哲学内涵中,社会交往是指人们在公共领域中进行对话和互动的过程。

他强调理性沟通和民主参与的重要性,以确保社会中的公平和公正。

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哈贝马斯提出了三个重要的层面:交流能力、意识形态和沟通的理论基础。

首先,交流能力是社会交往的基础。

人们通过语言、文字、身体语言等方式进行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和需求。

哈贝马斯认为,在这样的交流中,人们应该尽量避免使用欺骗、隐瞒或操纵的手段,而是要真诚地表达自己,并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声音。

其次,社会交往的意识形态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彼此。

哈贝马斯认为,不同的历史、文化、价值观和信仰塑造了人们的认知框架。

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和包容多样性,不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他人,同时也要学会接受他人的观点和思想。

最后,社会交往需要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

哈贝马斯强调,理性沟通是通过语言和行为进行交流的关键。

人们应该遵循一定的沟通规则,如互相尊重、真诚表达等,以确保交流的有效性和公正性。

此外,哈贝马斯还提出了公共领域的概念,指的是人们在其中可以自由、平等地讨论和解决共同的问题。

综上所述,哈贝马斯的社会交往的哲学内涵为我们指引了一条道路,以更好地理解和实践社会交往。

通过倡导交流能力、尊重多样性和理性沟通,我们可以建立公正、平等和和谐的人际关系,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让我们在社会交往中,秉持哈贝马斯的理念,共同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

哈贝马斯的语言哲学观

哈贝马斯的语言哲学观
第2 6卷 第 7期 20 0 9年 7月
辽 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Ju n lo io igEd c t n lAd nsrt nI siue o r a fL a nn u ai a mi it i n t t o ao t
V0 . 6 No7 1 2 .
Jl09 u 0 2
言范式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抵制这种 自然主义 。近百年来 , 围绕 着从古典推理逻辑 向现 代陈述逻辑 的转变 、从根据对象对知 哈贝马斯认 为,0世纪的哲学可分为四种哲 学思潮 , 2 分别 识作理论解释向根据事态对 知识作理论解 释的转变 、从对理 是分析哲学 、 现象学 、 西方马克思主义和结构主义。其中 , 分析 解和交往活动的意向主义解 释向语言 理论 解释的转变 ,一句 哲学和现象学在学科 内部影响力最大 ,分析哲学的经典著作 话 ,从对意识事实的反思分析向对公 共语 法事实的重建分析 包括摩 尔的《 伦理学原理》罗素和怀特海 的《 , 数学原理》 而现 的转变 , , 人们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论证 。 象学方 面则有胡 塞尔 的《 逻辑研究》 另外 , , 包括维特根斯坦的 在哈 贝马斯看来 , 当前人们所建构 的语言理论 , 不是让虚 《 逻辑哲学论》 哲学研究》 海德格尔 的《 和《 , 存在与时间》 都有 无缥缈的意识因素的无形 意向 ,就是 让语 言符号媒介中表现 , 语言学 的转 向。哈 贝马斯认为 , 从康德 以来的哲学很大程度上 出来 的意义处于优先地位 。但第 三条途径 显得 更有优势 , , 即 可 以说 是意识哲学 , 从意识哲学 向语言哲学 的范式转换 , 导致 旦语言理论不再从语义学的角度探 讨对命题的理解 ,而是
语 言学 转 向进 一 步 把 哲 学 放 到 了一 个 更 加 可 靠 的 方 法 论 当然 , 到 发 生语 言学 转 向 , 些 怀 疑 才 找 到 可 靠 的方 法 论 基 直 这

哈贝马斯的科学哲学思想研究的开题报告

哈贝马斯的科学哲学思想研究的开题报告

哈贝马斯的科学哲学思想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哈贝马斯的科学哲学思想研究一、研究背景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当代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涉及多个领域,其中包括政治哲学、社会学、伦理学、法律哲学等。

作为一名科学哲学家,哈贝马斯提出了自己的哲学思想,为人类认知论和科学哲学的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哈贝马斯的科学哲学思想,以期加深我们对于科学哲学的理解。

二、研究意义《知识与利益》是哈贝马斯关于科学哲学方面的代表性著作,其中提出了“批判理性”的概念,强调科学研究中的理论批判与实证批判的相互作用。

此外,哈贝马斯还对认知论、科学规范、科学方法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本研究将通过对哈贝马斯的科学哲学思想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科学探究的本质、方法以及科学合理性的内在机制。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1)哈贝马斯的认知论思想(2)哈贝马斯的“批判理性”概念与科学方法论(3)哈贝马斯对科学规范的看法(4)哈贝马斯的科学哲学在当代科学研究中的应用2. 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深入阅读哈贝马斯的相关著作,探究他的科学哲学思想,梳理其主要著作的思想内涵。

(2)逻辑分析法:对哈贝马斯的科学哲学思想进行逻辑分析,理清各个观点之间的关系。

(3)比较研究法:将哈贝马斯的科学哲学思想与其他哲学家的相关思想进行比较研究,从而更好地掌握其思想的独特性、内在逻辑及实际意义。

四、研究预期成果(1)对于哈贝马斯的科学哲学思想进行宏观认知,阐释世界著名哲学家关于科学哲学的见解。

(2)加深我们对于科学哲学的理解,掌握科学探究的本质、方法以及科学合理性的内在机制。

(3)为当代科学研究提供有益的哲学指导。

五、主要参考文献哈贝马斯,著;吴德明,译.知识与利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谷正伦. 哈贝马斯与批判理性理论[M].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7.托马斯·麦卡锡.哈贝马斯与现代社会[M].徐洪伟等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哈贝马斯语言哲学思想与历史唯物主义研究

哈贝马斯语言哲学思想与历史唯物主义研究

知识文库 第06期26 哈贝马斯语言哲学思想与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刘志丹目前,尤尔根•哈贝马斯已经被公认为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因为他的思想,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会发展的趋势都受到一定程度的改变。

他之所以能够成为西方最具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他不仅论著数量繁多,论题广泛,而且他的哲学理论已经涉及到众多领域,这其中包括哲学、社会学、政治学、语言学、解释学、历史学、心理学等等。

从全世界的范围来看,哈贝马斯的研究数不胜数,不计其数;在我国,最早的一篇关于哈贝马斯的文章出现于1979年,随后经过一定时间的发酵,大量研究文献的涌现表明了哈贝马斯研究的繁华阶段。

时隔多年,其热度依旧不减。

无论是哈贝马斯或是马克思主,都是我国现阶段语言哲学的主要就对象,本文主要论述哈贝马斯语言哲学思想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

1 哈贝马斯语言哲学思想研究与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性现阶段关于哈贝马斯的研究一般都体现在具有实质性思想的部分,比如一些交往行为理论或是法哲学理论等。

诸如此类的研究在理论探究的初始阶段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是不可避免的。

并且其语言哲学思想作为哈贝马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哈贝马斯思想的重要基础,一切对社会的批判理论都是需要建立在哈贝马斯语言哲学基础之上的。

因此,对哈贝马斯语言哲学思想的研究,便显得十分重要。

2 哈贝马斯语言哲学思想研究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薄弱性自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国内就已经兴起了对哈贝马斯语言哲学思想研究的浪潮,时至今日,其热度依然不减。

据有效的数据表明,目前为止,以哈贝马斯为题的著作已经超过30本;有关于哈贝马斯的期刊数量更是高达1237条;国内有关于哈贝马斯的博士论文为24本、硕士论文109本。

由此可见,我国对于哈贝马斯语言哲学的研究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为显学。

并且国内的研究者们对于哈贝马斯语言哲学的研究可以说是非常全面,涵盖了各种角度。

但是正繁华的景象导致了国内的研究者们疏忽了一些关键性的理论,关于哈贝马斯语言哲学这一方面的研究还是很薄弱,并没有进行系统的整合和充分的研究。

哈贝马斯的方法论

哈贝马斯的方法论

哈贝马斯的方法论哈贝马斯作为当代西方哲学中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方法论自然也备受关注。

他主张的“传播理论”、“沟通行动”等理论,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反对唯心主义,追求客观真理对于哈贝马斯来说,唯心主义是他最大的敌人之一。

他认为,传统的形而上学、哲学和社会理论往往把真理看作是主观的、个人的或者相对的,而忽略了真理的客观、社会性和历史性。

因此,他提出了“论辩理论”,将真理看作是通过对话和讨论达成一种共识的结果,而非某个个人主观上的看法。

这种以论辩为基础的理论,追求的是社会认同的真理。

二、激进民主,寻求社会正义哈贝马斯所说的“激进民主”,是指他认为民主制度不仅仅应该是一种政治制度,更应该成为一种社会文化实践。

他质疑了现代民主的局限性,认为现代民主往往只关注制度和程序,而忽略了人权和社会正义问题,他提出了“沟通行动”作为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自由对话,寻求社会正义和公正的实现。

三、从批判性理论出发,反思文化现象批判性理论是哈贝马斯的重要贡献之一。

他在研究文化现象时,常运用批判性理论的方法,通过反思社会历史和现实,揭示出社会结构中隐含的权力关系及其对文化的影响。

他认为,只有通过对文化的批判反思,才能产生对社会的批判观念,从而使社会发展朝着更加公正、平等和自由的方向发展。

四、强调启蒙理性,推动社会变革哈贝马斯认为,启蒙理性是一种待开发和待解放的力量。

他主张通过知识、理性和契约来推动社会变革,实现个人的自由和社会的公正。

他关注现代性问题,强调人类需要逐步解放自己,从历史、宗教和传统束缚中解脱出来,建立起一个更加公正、平等和自由的社会。

总之,哈贝马斯提出的方法论主要体现在他对传播理论、沟通行动、论辩理论、激进民主、批判性理论、启蒙理性等方面的研究上。

他的理论贯穿于寻求真理、推动社会变革和追求社会正义的方向。

这种方法论也体现了一个现代思想家的精神,具有广泛应用的价值。

浅析哈贝马斯的“合法化危机”理论及其意义

浅析哈贝马斯的“合法化危机”理论及其意义

浅析哈贝马斯的“合法化危机”理论及其意义引言:哈贝马斯是德国社会学和政治哲学的重要思想家,他的“合法化危机”理论是其学术贡献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旨在从理论背景、主要观点及其意义三个角度来深入探讨哈贝马斯的“合法化危机”理论。

一、理论背景:在理解哈贝马斯的“合法化危机”之前,有必要先了解其理论背景。

哈贝马斯主要从批判理论、法哲学、寿命哲学等多角度来考察现代社会的问题,总体来说,他认为现代社会的主要问题在于,社会制度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失衡,从而导致了制度危机、信任危机以及认同危机等问题。

哈贝马斯认为,现代社会中的政治权力,不再是像绝对主义时代那样的权威,而是得到了公民社会的制约与控制。

这种转变为代表一种制度危机,即现代国家已经无法以单方面的命令来掌控社会,也不再是绝对的权威。

二、主要观点:1. 合法性空洞化哈贝马斯认为,现代社会的制度危机体现在合法性的空洞化,其中一个表现就是,政治权力不再像以前那样绝对无瑕疵,受到了公民社会的制约。

良好的政治秩序必须使享有公民权利的人们参与其中,否则这个秩序的合法性就无法得到认同。

2. 资本主义的错位哈贝马斯认为,资本主义是现代社会出现的主要制度,但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经济规律和社会效应同现代民主政治制度产生的政治规律和社会效应之间的差异,使得资本主义存在“错位”问题。

3. 内在化的暴力哈贝马斯认为,现代社会的暴力已经不再局限于国家的暴力,它融入到了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难以察觉的力量。

这种暴力不是外部加在个体身上的,而是经由某些制度、文化以及日常经验的内化而获得的。

三、意义:1. 指出制度与实践之间的断裂,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哈贝马斯的“合法化危机”理论,指出了制度与实践之间的断裂,注意到个体的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制度的改善及维护的重要性。

他关注到在制度危机中,个体的实践应作为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

2. 为社会的改革提供了方向哈贝马斯认为,解决“合法化危机”的关键在于公民社会、市民社会的全面发展与参与,这种参与是追求政治合法性的一种途径。

哈贝马斯著名的三个理论

哈贝马斯著名的三个理论

于尔根·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 是德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在批判理论、社会理论和政治哲学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的工作重点是交流和语言在社会形成和维持中的作用,以及权力行使和制度化的方式。

哈贝马斯最著名的贡献是他的三个理论:交往行为理论、公共领域理论和话语伦理学理论。

交往行为理论也许是哈贝马斯最著名的理论,它对社会学和政治学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

该理论基于这样一种观点,即社会互动从根本上以交流为基础,而交流是理解社会结构和过程的关键。

在哈贝马斯看来,传播不仅仅是一种交换信息的方式,而是一种建构意义和实现相互理解的方式。

公共领域理论是哈贝马斯著作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它研究个人和群体参与公共话语和决策的方式。

根据这一理论,公共领域是个人聚集在一起讨论和辩论公众关心的问题的社会生活领域,正是通过这种审议和论证的过程,公共领域起到了制约权力的作用。

状态。

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对于民主社会的运作至关重要,因为它允许自由交流思想和形成可以影响当权者决策的公众舆论。

话语伦理学理论是哈贝马斯著作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它关注道德规范和价值的形成和正当化方式。

根据这一理论,道德规范和价值观不仅仅是个人偏好或主观判断的产物,而是个人寻求对是非的共识的话语和论证过程的结果。

该理论强调对话和交流在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发展中的重要性,并断言这些规范和价值观只有通过理性论证过程才能得到证明。

总的来说,哈贝马斯的三个理论——交际行为理论、公共领域理论和话语伦理学理论——为理解交际和语言在社会运作中的作用提供了一个全面而有影响力的框架。

这些理论对包括社会学、政治学和哲学在内的广泛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在今天继续受到学者和实践者的广泛争论和讨论。

哈贝马斯的三个理论中出现的关键主题之一是沟通和对话在社会运作中的重要性。

根据交际行为理论,社会交往的根本基础是交际,个体通过交际建构意义,实现相互理解。

该理论强调语言在塑造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以及我们与他人的互动中的作用,并强调语言在使我们能够协调我们的行动和实现共同目标方面的重要性。

马尔库塞与哈贝马斯的政治哲学思想简要比较

马尔库塞与哈贝马斯的政治哲学思想简要比较






马尔库 塞 与哈贝马斯 的政治
哲学 思 想 简 要 比较
口张 艳 侠 谢 鸿 昆
[ 内容提要] 尔库塞和哈贝马斯作为法兰克福 学派 的重要代表人 物, 马 他们对 晚期资本主义 社会 的认 识不 同, 都 但 认为晚期资本 主义社会 需要进行社会革命, 只是革命的条件 不相 同, 马尔库塞认 为革命主体 主要为青年知识分子 ,
个 社会 呈现 出与 以往社会 的不 同社会 景 观 。国
在政 治方 面 , 会政 治成 为 “ 社 没有 反对 派 ” 的稳 定的单 向度政 治 。当今 发达工业 社 会是一
个 富足 的社 会 , 以社 会 整合 包 容 能力 显 著增 所 强 。传统 的社 会 矛 盾 明显 淡 化 , 以 “ 政 治 所 在 领域 中出现 了对立 立场显 著 同化或有 所 收敛 的
男, 山东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 , 本文通讯作者。
98



本 主义社会 进行 了描 述 。
则— —批 判与 否定原 则 ” 只 留下 另一个 向度 。 ,


马 尔库塞 指 出发 达工业 社会 既是 一个 富裕
马尔 库塞认 为 晚期资本 主义 社会是 一个单 向度 的 、 态 的社会 , 哈贝马斯认 为 晚期资本 病 而


对 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描述—— 单向度社会与危机社会
或许每个思想家都试图从 自己所选取 的独特角度重新进行社会的解构
与建构 。马尔 库塞 与哈 贝马斯也 不例外 , 他们 各 自从不 同的角 度对晚 期资
【 收稿 日 20 — 9— 8 期】09 0 1 【 作者单位】 山东农业大学 文法学院, 山东 泰安, 11 2 08 7 【 作者简介】 张艳侠(95 ) 女 , 18 一 , 山东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硕 士研 究生 , 究方 向: 研 马克 思主义基本原理 ; 鸿昆, 谢

哈贝马斯

哈贝马斯

哈贝马斯,是德国哲学家,是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主要代表人物,对于其思想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看法,但1、前交往期(1959-1968)研究主题是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历史分析以及认识论的历史重建。

哈贝马斯通过对实证主义和历史主义的批判,提出了一种批判科学的概念。

2、交往期(1969-1981)哈贝马斯从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入手,初步完成了其作为社会批判理论的交往行为理论体系的建立。

3、后交往期(1982-1989)这期间,哈贝马斯主要致力于对现代性范畴的历史清理和形而上学思想的批判,用以抵抗后现代主义和阐述一种建立在语言学转向基础上的“后形而上学思想”,从纵向(思想史)和横向(形而上学批判)的角度,对交往行为理论进行元论证。

4、反思期(1990-2000)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哈贝马斯开始有意识地把交往行为理论向政治哲学和法哲学领域推进,通过对自由主义政治要领以及社群主义政治要领的批判,主张建立一种新型的话语政治模式,提倡用程序主义来重建民主制度。

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并不是简单的复述前辈的“社会批判理论”,而是对之作了重大的修正和改造,特别是他于20世纪60年代末同学生运动决裂之后,这些修正和改造主要表现在:1、用对科学技术的批判取代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2、把左倾激进主义引向资产阶级改良主义3、沟通“社会批判理论”与实证主义、科学主义之间的关系4、逐渐丢掉马克思主义的外衣。

哈贝马斯著作很多,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偏向社会学,一类偏向于哲学。

一、哈贝马斯在《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中论述了科学技术对现代生活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在提出“劳动”、“交往行动”这两个概念的基础上,哈贝马斯以独特的方式论述科学在现在生活的消极作用,他认为,这种消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劳动”即“有目的的合理的行动”的“合理化”。

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生产力得到高度的发展,“劳动”的“合理化”已经得到实现。

20世纪德国哈贝马斯传记

20世纪德国哈贝马斯传记

20世纪德国哈贝马斯传记20世纪德国政治哲学家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是当代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深刻地改变了现代社会理论的发展方向。

本文将介绍哈贝马斯的生平和思想,探讨他对公共领域、通讯行动和社会正义的贡献。

一、生平概述哈贝马斯于1929年6月18日出生在德国达姆施塔特市。

他在法兰克福大学学习哲学和社会科学,并于1954年获得博士学位。

在1956年至1959年期间,哈贝马斯在美国哈佛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进修,与当时备受推崇的学者如赫尔德林格、阿多诺和马尔库塞建立了深厚的学术联系。

二、思想概述1. 公共领域哈贝马斯的思想核心在于公共领域的重要性。

他认为,公共领域是民主社会中的一个关键概念,是人们通过理性讨论共同解决问题的空间。

只有通过公共领域的自由交流和辩论,个人的利益才能与整个社会的利益相结合。

哈贝马斯主张加强公共领域,推动社会的自由化和民主化进程。

2. 通讯行动哈贝马斯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通讯行动理论。

他认为,言辞行动是人们交流的基本形式,通过不同言辞行动的组合,人们可以达成彼此理解和共识。

哈贝马斯强调,真正有效的沟通必须具备说服力和理性性质,并通过平等的对话和讨论来实现。

3. 社会正义对于社会正义的思考一直贯穿于哈贝马斯的思想中。

他认为,社会正义不仅仅是一个理念,更是实现公平和公正的关键。

哈贝马斯主张确立一个符合道义原则的社会秩序,通过公民参与、社会激励和法律制度来实现社会正义。

他强调将个人的权利与社会的责任相结合,为社会公众利益而努力。

三、影响和评价哈贝马斯的思想对于当代社会科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公共领域理论成为了理解现代民主和社会变革的重要工具。

他的通讯行动理论为理解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供了新的视角。

他对社会正义的思考推动了社会公平和公正的重要议程。

然而,哈贝马斯的思想也受到一些批评。

有人认为他过分理想化了公共领域和通讯行动的可能性,忽视了现实社会中的利益冲突和权力问题。

哈贝马斯

哈贝马斯

概述
哈氏所谓公共领域,指的是一个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公 共空间,市民们假定可以在这个空间中自由言论,不 受国家的干涉。意指的是一种介于市民社会中日常生 活的私人利益与国家权利领域之间的机构空间和时间, 其中个体公民聚集在一起,共同讨论他们所关注的公 共事务,形成某种接近于公众舆论的一致意见,并组 织对抗武断的、压迫性的国家与公共权力形式,从而 维护总体利益和公共福祉。通俗地说,就是指“政治 权力之外,作为民主政治基本条件的公民自由讨论公 共事务、参与政治的活动空间”。公共领域最关键的 含义,是独立于政治建构之外的公共交往和公众舆论, 它们对于政治权力是具有批判性的,同时又是政治合 法性的基础。
社会学基本理论观点
哈贝马斯认为西方理性化进程主要表现为技术理性的 发展和在各个生活领域的出了沟通理性的概念,试图通过沟通行为的理性化进 程解决晚期资本主义社会面临的诸多危机。其理论因 而被称为“沟通行动理论”。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
评价
尽管他所从事的业务跟法兰克福学派是重复的,但他 的思想却在一种跟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阿多尔诺、 霍克海默、马尔库塞)所采用的迥然不同的框架中发 展起来。例如,阿多尔诺认为认识和价值是没有最终 的基础的,而哈贝马斯则坚持认为基础的问题(也就 是为批判理论提供可靠的、标准的根据的问题)是可 以解决的,他并且还很关心批判理论的哲学支柱的发 展。这就牵涉到重新建设古典希腊哲学和德国哲学的 若干中心命题,真理与道义的不可分割性,事实与价 值的不可分割性,以及理论与实践的不可分割性。他 的最终目的是要建立这样一个框架结构,它能够兼收 并蓄社会科学研究中许许多多显然是互相匹敌的方法, 其中包括意识形态批判,行动理论,社会制度分析以 及进化理论等等。
哈贝马斯
哈贝马斯,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 批判学派的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 旗手。 1929 年生于杜塞多夫,曾先 后在哥廷根大学、苏黎世大学、波 恩大学学习哲学、心理学、历史学、 经济学等,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博士论文题为《论谢林思想中的矛 盾》。历任海德堡大学教授、法兰 克福大学教授、法兰克福大学社会 研究所所长以及德国马普协会生活 世界研究所所长。 1994 年荣休。他 同时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法兰克 福学派第二代的中坚人物。

哈贝马斯

哈贝马斯

哈贝马斯哈贝马斯,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

批判学派的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旗手。

1929年(己巳年)生于杜塞多夫,曾先后在哥廷根大学、苏黎世大学、波恩大学学习哲学、心理学、历史学、经济学等,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为《论谢林思想中的矛盾》。

由于思想庞杂而深刻,体系宏大而完备,哈贝马斯被公认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威尔比把他称作“当代的黑格尔”和“后工业革命的最伟大的哲学家",在西方学术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社会学基本理论观点哈贝马斯认为西方理性化进程主要表现为技术理性的发展和在各个生活领域的全面渗透,然而技术理性本身无法解决生活世界的价值观问题,因此哈贝马斯提出了沟通理性的概念,试图通过沟通行为的理性化进程解决晚期资本主义社会面临的诸多危机。

其理论因而被称为“沟通行动理论”。

观点哈贝马斯认为知识的产生根源于人类的三种旨趣(利益),相应也有三类知识,否认历史一解释知识、经验一分析知识和技术控制旨趣的统治地位,造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

为了克服动机危机和信任危机,批判理论必须重视互动过程和沟通过程,只有通过沟通行动才有可能把人类从被统治中解放出来。

哈贝马斯的知识旨趣说、技术统治论和沟通行动论等学说,作为综合的社会批判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者称,“哈贝马斯与霍克海默之间围绕着对“经验与规范”以及“革命”的理解所展开的冲突,只是社会研究所内部诸多矛盾中的一个,仅仅是由于他们二人分别作为法兰克福学派两代人的代表才显得格外引人注意。

除了他们之间的代际冲突之外,法兰克福学派内部同辈人之间也是摩擦不断,矛盾重重,先是有:霍克海默与弗洛姆之间围绕着精神分析理论产生了严重的分歧,直至最终分道扬镳,老死不相往来;基希海默(Otto Kirchheimer)和诺曼(Franz Neumann)等人关于“权威国家”的法哲学理论,在霍克海默为社会研究所拟订的总体研究计划中一直被排挤在边缘地位(据说被排挤的原因是因为这个概念和霍克海默的好友波洛克的研究兴趣有所抵牾),默默无闻,至今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马尔库塞的激进主义哲学则完全背离了法兰克福学派原初的“理论与实践的同一性”的理论前提等。

三个世界的理论

三个世界的理论

三个世界的理论
三个世界的理论是哈贝马斯·海德格尔提出的一套存在哲学,它将世界划分为三部分:自然世界、人文世界和精神世界。

其实,这个理论最初是由海德格尔的前辈哲学家里斯克
和奥古斯丁发展起来的,他们研究宇宙世界,发现它可以分为三个大宇宙。

海德格尔只是
把这个概念放大到一个更大的范围,建立起一个存在的宏观理智。

自然世界主要有物质、精神或形而上的存在,包括空间、时间和自然规律,这是客观
的理智存在,非人类行为表现出来的。

这一层次的存在客观上确定,并且指示及正确的结果。

人文世界的有多元的活动和文化,是人类行为表现出来的,由人性行为表现出准则,
组成了语言、历史艺术、思想及宗教和价值观等多种文化和活动。

人类行为表现出来的准
则依据它们自身的内容及社会礼节,可进行解读和评价。

精神世界是客观历史发展总结和理论研究,不局限于具体时间和地点,自由于个人和
社会,生活于不同文化及思想中,用以解释和理解自然世界与人文世界的存在及意义的一
种思想的总结。

它是自然世界与人文世界结合起来的宏观理论,在解释和理解事物上,并
非僵化的模式,而是一个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它表现出了既有客观又能促成对抗
和思考的特性。

这种理论就是三个世界理论。

【语言哲学】语言哲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简介

【语言哲学】语言哲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简介

尤尔根·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1929年6月18日-),是德国当代最重要的哲学家、社会理论家之一。

历任海德堡大学教授、法兰克福大学教授、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所长以及德国马普协会生活世界研究所所长。

1994年荣休。

他同时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中坚人物。

他继承和发展了康德哲学,为“启蒙”进行了辩护,称现代性为“尚未完成之工程”,提出了著名的沟通理性(communicative rationality)的理论,对后现代主义思潮进行了深刻的对话及有力的批判。

知识旨趣与社会实践哈贝马斯在知识论上的主张是:任何一个认识都起源于旨趣(knowledge interest)。

他提出人类旨趣的三种类型[1]:1. “经验─分析的科学研究”包含技术的认知旨趣2. “历史-解释学的科学研究”包含实践的认知旨趣3. 具有批判倾向的科学(critically oriented)的研究,包含解放的认知旨趣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主条目: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沟通行动理论1.Truth真实性prehensibility理解性3.Truthfulness真诚4.rightness公正(正当)学术与社会参与1999年德国决定出兵科索沃,哈贝马斯发表长篇文章,从政治伦理角度支持约施卡·菲舍尔和这个违背绿党政纲的出兵决定。

2003年4~5月间,哈贝马斯两次发表声明,反对伊拉克战争并支持加速欧洲一体化。

哈贝马斯于2001年4月访华,在北京和上海两地做了题为《全球化压力下的欧洲民族国家》等一系列的演讲,在中国学术界反响巨大。

参考文献1. ^ Habermas, Jürgen. Knowledge and Human Interests. Trans. Jeremy Shapiro. Boston:BeaconPress, 1971.外部链接∙清华法学论坛-哈贝马斯专栏∙哲学在线-哈贝马斯专题∙哈贝马斯访华∙Habermas Foru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哈贝马斯哲学思想:关于科技的社会功能
1、科技进步是天然解放力量
2、双刃剑
3、天然的反动:科技进步与人性之间有一种反比关系,科技越发展,人性越受压抑。

4、中性论:
哈贝马斯主要论证科技的社会功能是负面的,作了两个倡仪性的判断: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1968年);
科技在现代社会中已成为意识形态。

按照传统马克思主义观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是虚假的,功能是骗人的:“经营自由、买卖自由”。

一个一无所有的人,要“经营自由、买卖自由”有何用?
二战后,资本主义“经营自由、买卖自由”破产了,形成了新的意识形态:“科学技术”。

资产阶级要上台执政,推崇政治化旗帜:人都是自由的、平等的、天赋人权。

革命时期搞政治化,革命成功后又千方百计搞非政治化,让有有一种成就感:通过个人的努力奋斗,达到舒适的生活。

但二战后,凯恩斯主义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关心政治、国家大事了,这不是好事。

例:越战。

之后又非政治化,克林顿最成功。

非政治化:通过科技创造财富来改善人们的生活。

故克林顿有性徘闻仍可以搞政治。

反之,水门事件,尼克松下台。

毛泽东:诗人要关心政治;
邓水平:你们搞建设去吧,政治是政治家干的事。

江泽民:社会各阶层分析,告诉人们处于哪个阶层。

科技与理性相结合、科技与资本相结合支配人。

因而对科技批判与对科技理性批判、科技专家治国、科学主义相结合在一起。

科技与资本联姻:现代化,使科学走上了不归路。

现代(modern):物:工业化,以前是农业化;精神:科技化、宗教化。

西方的文明史就是几千年的理性主义史:古希腊到文艺复兴:古典理性主义;
19世纪发生了一个重大转折:理性与科技相结合,这就形成了西方现代文明模式:丧失了理性的本性,把理性工具化、科技化,实现理性对人的操纵,现代理性的光芒越来越弱。

例:培根——知识就是力量,在哈贝马斯看来,典型地反映了科技与理性的结合。

培根以后,人们把知识等同于科技。

科技之外的东西不是知识,把人本的东西统统排除在外。

故科技就是权力:针对自然,是对自然征服,使自然成为人的奴隶,导致了西方的生态危机。

针对人,转向对人对人的统治。

故作为生产力,是对自然的统治,作为意识形态,是对人的统治。

技术专家治国论:柏拉图——哲学王治国
现代社会——现代社会结构以科技为基础,科技专家领导社会,伤害了文化根基。

科技主义:凡是科技允许的,人类就可以去做,科技是最后理性的法官。

哈贝马斯:在科技面前人们有选择权,即使符合科学原则我们也不一定去做,人作为科技最后的判断者。

走出“技术中世纪”时代。

二、弗洛姆的社会哲学理论
1、人学理论:又称人道主义理论
①生存的两岐与历史的两岐:
生存的两岐:有限与无限的矛盾;潜在能力与潜在能力的实现;未来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故有些人产生悲观的情绪。

在弗洛姆看来,人的生命的意义就是在有限的生命中实现潜在能力,人的终极快乐就在于人的潜在能力的充分实现。

历史的两岐:实际上是人类社会历史活动中存在的矛盾,由于人的社会历史活动所带来的矛
盾,通过自身努力可以改变不合理的矛盾状况。

如战争、大气污染等。

故弗洛姆从人的理性、自觉出发,认识到人类的矛盾,我们正处于生活在充满矛盾的社会之中。

②人的需要:弗洛姆很看重人的需要,且把人的需要看作人的本能,抛开了人的需要就是空谈社会。

满足、实现人的需要的社会才是理想的社会。

弗洛姆把人的需要分为两大类:
一是物质性的需要;
一是精神性的需要,进而对人的精神特质进行研究:
爱与关联的需要:与他人联合、与他人有关联。

如果隔断与他人的联系则会产生孤独感,而人与他人联系的根本途径就是爱——广泛的爱。

弗洛姆认为通过爱与他人达成关联,但并丧失独立性和完整性,否则就会导致人性异化。

故关联的前提是保持独立性和完整性。

寻根的需要:每个人寻根需要非常强烈。

人来到世上,其根是母亲。

人在世间会遇到各种各样复杂的问题,故有回到胎盘的冲动。

即获得安全、稳定、保护的需要。

部落、氏族、国家、教会等就代替了母亲的职能。

超越的需要:弗洛姆认为,人与动物不同,动物生活在被动性、偶然性之中,人则不然,人来到世上,也具有动物性,但人能逐渐超越动物性、被动性、偶然性。

在超越中,逐渐把握自己的命运,达到目的性和自由领域。

自我肯定的需要:人总是与他人有所区别。

人对生命、生活的不同感受,使每个人有其特点和个性,人想成为自己的主宰,自我肯定需要是人健全的一个重要方面。

如果人对自己的思想行为不能主宰,就会产生异化。

人的方向坐标的需要:在弗洛姆看来,人的生活总是有目的性的,如果生活失去了目标,就会茫然、无所适从。

故作为人的需要讲总是确定生活目标。

基于自由的需要:弗洛姆把自由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Free From ,即摆脱什么枷锁而获得自由;第二层次是Free To 即自由而为,基于人的本性充分展示其自发性,这是最高层面上的自由。

人们往往把自由确定为空洞的东西,那是对自由缺乏了解,故要达到真正的自由,首先要对自由的含义作真正的理解:基于人性的自然表渝。

人有许多虚假的东西,那么自由就要消灭这些虚假的东西。

③人的性格倾向:
弗洛姆把人的性格倾向作为认识人性的一个重要内容。

对人性格结构的解释为人与社会交互作用的产物。

故性格倾向能反映人是否完整。

弗洛姆把人的性格倾向分为两类:
自发创造型:要实现人的真正自然本性需要两个方面——实现人的自发性和创造性。

自发性:基于人的真实本性,不加掩饰地表现出来,其对立而不真实、虚假性,不真实是人性的扭曲。

最真实表现出来的时候也就是人最可爱的时候。

创造性:弗洛姆认为现实生活中人处理两大关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处理与其他社会成员的关系)。

这两大关系的处理又是以工作为纽带的.处理不好,就是工作的异化.
非自发创造型,又表现为以下几类:
接受型——这种性格缺少创造性,纯粹是完全接受他人的思想,人云亦云。

在情感上的表现是只知道被爱而不知爱人。

剥削型——仅仅抢占别人的成果而不是主动地去创造,这种人信奉的格言是:“偷来的果子是最甜的”.
囤积型——只知道把已有的成果保存下来而不去新的创造,在思想、情感上的表现是非常吝啬。

自恋型——具有强烈的攻击性、破坏性、侵略性,这种人往往缺乏关爱。

2、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以人学理论为基础展开的
①对社会病态的揭示
奉行的原则的错误:首先奉行的是技术的原则,这是一种非人道主义原则而不是在技术上行得通的都右以实施。

人道原则是只有符合人性才去实施。

例:核实验最终将毁灭人类。

其次奉行的是高效益的原则。

许多发展中国家效益原则是基本的,但高效益以牺牲人性为代价就是一种病态了,真正的效益应当尊重人性为基础。

最后奉行的是高消费原则。

尽量满足人的需要无可厚非,消费是一种人道化的体验方式——消费革命,跟消费有关的是娱乐。

②人的病态:社会病态又会产生人的病态。

最深的表现是劳动的异化。

工作劳动:异化最基本的表现形式——谋生的手段。

人与人关系上:越来越冷漠、隔阂,利益关系是中介。

人本身的关系是一种联合、合作关系。

产生的后果是:一方面产生人的消极性,人在现实中伴随不喜欢的人和工作,剩下的只能是消费;另一方面是产生求同性。

第三个消极后果是人的思想和情感分离。

现代社会中人的智力越来越发达,但理性越来越衰落,人的情感越来越枯竭,只剩下与动物一样的本能。

一个标准的现代人就是计算机的大脑+动物般的本能。

③对现实的超越:
健全的社会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前者是把人变成追求资本和利润;后者把人变成实现政治权力的工具,健全的社会应当以人为中心,政治经济文化活动都是实现人自然本性的场所。

新的社会弗洛姆梦想为共享的社会。

他认为,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有本质的区别:后者以财富为中心,财产是实现健全人格的手段而非目的。

共享社会:在人的相互活动中获得人性的感受。

实现共享社会的方式——不能使用暴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