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发布的提示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版的新变化
执行日应当追溯调整 7 计入资本公平q
( ,)企业逊于公司制改割的 7 应以评估确认的资产、负债价值作为认定前本 7 七究刑本与其 1长面价1盲的差
毫员 7 应当调整所育者本费2益;企业的子公司透行公司制改割的 7 号公司确言的汀子公司长期投粮投资成本与长
期股本安投资账面价懂的差额 7 应当调整所有者粮益 (~♂历疵'厅府已发布份爱虚空全什!fU~H1Jifl~ , ;尊"2~~旬,罗夫议审 'Jf!flJi!!
产制宵况下应有的盒辗 7 源记'拿额作为和习裴阳的资产减{自损失。这样的处理原则上不应增加因企业盒养
成悉习、子台辨。取得的被购买为可辩i人?务产公允价懂的份额而计入台并当朗和司袤的盒额.
(Jtf-玩忽""万扩(经虚空全 iflftj罚,箩'1Jif4~J if£:彩1m ,与I>$§~职
J
三、〈企业会计准则第~号
j{fj等807t矿
fi!D 81J1!->笑{(i'1多次&~,
Mull均'11#12 与l€f! Ju
d次房气X!10 fF$釜什稽~/.EJ!i.lt$J3V!!-¥r -I分 !i!81Jr->者不妨字段 "ill臂 '!¥!f.€, 1€f! m7护照废弃""
!!JrlJ' a4;:M/fU Ij, 制 ¢l81JG.尧如'i:t1f!!Jr.
H于冻毗A 为递王所得税建产的 7 如果在购买曰且 2个月内]{,抬眼人条件的 7 应司抓人道主这所得税资产兴冲漏商
沓 7 除此之二外确内i在这所得税资产的 7 应计入主朗损益 7 不得调整商普普金额。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_基本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
”
财政部于2014年7月23日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四十二条第五
项修改为:“(五)公允价值。
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市场参与
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负债所需支付的
价格计量。
”
《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定义了公允价值的三个层次,并提供了相关指引。
财会〔2010〕10号--关于印发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关于印发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的通知财会[2010]10号国务院有关部委、有关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已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趋同,应对金融危机、响应G20倡议,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已成为各国共识。
为此,我部制定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现予公布。
希望有关方面按照路线图的要求,结合我国新兴市场和转型经济国家的实际情况,更加深入地参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积极推进我国会计准则持续国际趋同,为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作出贡献。
附件: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财政部二〇一〇年四月一日附件下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pdf载: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已于2005 年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二十国集团(G20)峰会、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倡议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着力提升会计信息透明度,将会计准则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作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机构,采取了系列重要举措提高会计准则质量。
在此背景下,中国响应G20 和FSB 倡议,在现有基础上发布《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旨在实现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
一、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已实现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2005 年,中国财政部在全面总结多年来会计改革经验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制定完成了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在此期间,IASB 多次派专家与财政部会计司团队一起工作。
2005 年11 月8 日,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CASC)与IASB 签署联合声明指出:中国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
上市公司2010企业会计准则报告发布【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一)相关会计信息披露不够充分不够规范 (二)公允价值的确定依据及确定方法不够可靠和公允 (三)商誉金额显现持续增长态势和商誉减值有待改进 报告认为,通过对 2129家上市公司公布的 2010年年报对照企业会计 准则的规定进行深度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是绝大多数上市公司能够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结合本公 司实际,使用企业会计准则,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总体情况良 好,企业会计准则连续 4 年得到平稳有效实施。 二是企业会计准则实施的经济效果持续显现。 三是上市公司 2010年增收又增利,利润主要来源于日常经营活动,与 此同时,还持有了相对充裕的现金,反映了我国上市公司整体盈利能力 进一步提升。 四是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和经 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现金净增加额 2010年较 2009年都增幅明显,其 中,营业收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现金净增加额领先于上市公司 整体水平,但经营业绩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在上市公司整体中所占 比重极小,分别为 0.45%和 1.15%,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创业板上市 公司在上市公司整体中的地位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五是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 工具、符合条件的投资性房地产等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但是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整体影响连续四年都极小。这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上市公司以实体经济为主的基本特征。 报告指出,财政部下一步,将通过采取总结执行准则经验,建立案例
会计是一门很基础的学科,无论你是企业老板还是投资者,无论你是 税务局还是银行,任何涉及到资金决策的部门都至少要懂得些会计知 识。而我们作为专业人员不仅仅是把会计当作“敲门砖”也就是说,不 仅仅是获得了资格或者能力就结束了,社会是不断向前进步的,具体到 我们的工作中也是会不断发展的,我们学到的东西不可能会一直有用, 对于已经舍弃的东西需要我们学习新的知识来替换它,这就是专业能力 的保持。因此,那些只把会计当门砖的人,到最后是很难在岗位上立足 的。话又说回来,会计实操经验也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学到的,坚持一天 学一点,然后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缺陷,你可以针对自己的习惯 来制定自己的学习方案,只有你自己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最后希望同 学们都能够大量的储备知识和拥有更好更大的发展。
(整理)《企业会计准则讲解_》主要变化.
会计提示第67号-《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主要变化
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于2010年底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以下简称“新讲解”),执行新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和非上市企业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2010)讲解的要求编制其2010年度财务报表。
与《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以下简称“原讲解”)相比,新讲解主要增加了财政部最近两年发布企业会计准则解释3号、4号以及相关法规的有关内容(包括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合并、保险合同等),并补充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最新变化并已生效的更新内容(如公允价值的披露、关联方认定等)。
经整理,有关新讲解的主要修订要点及其具体内容如下,请大家执业参考使用。
一、修订要点
(一)与会计核算相关的修订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二)与披露相关的修订
精品文档
二、具体修订内容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2010版会计准则讲解中长期股权投资会计核算的变化
2010版会计准则讲解中长期股权投资会计核算的变化2010年10月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
与2008年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讲解相比,新版企业会计准则讲解对2008版的一些内容做了修订和增减。
本人就长期股权投资会计核算上发生的一些变化与大家做探讨。
一、核算范围2010版企业会计准则讲解指出风险投资机构等所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初始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即使满足持有待售条件,仍然需要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核算。
2008版企业会计准则讲解对此未做明确规定。
二、初始投资成本的计量(一) 被合并方存在合并财务报表时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2008版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中对此未作出明确规定。
2010版企业会计准则明确指出,如果被合并方存在合并财务报表,则应当以合并日被合并方合并财务报表所有者权益为基础确定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
(二)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计量2008版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中规定,在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费用构成合并成本的一部分。
这意味着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和同一控制下合并对这一事项存在不同的会计处理。
但2010版企业会计准则讲解明确,购买方为合并所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以及其他相关的管理费用,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不再构成合并成本。
(三) 多次交易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2008版企业会计准则指出,对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取得股权实现合并的,企业合并成为为每一项单项交换交易的成本之和。
2010版企业会计准则对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的会计处理分别做出了规定:在个别财务报表中,以购买日之前所持被购买方的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和购买新增的投资成本之和,作为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对于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的股权,应该按照该股权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涉及其他综合收益的,与其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应当转为购买日所属当期的投资收益。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修订的主要内容
(二)成本法核算下长 投资账面价值的调整及投资 确认
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 资,初始投资或追加投资时 初始投资或追加投资的成本 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被 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 投资企业按应享有的部分确 期投资收益。
担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
(一)同一 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
控制下企业合并 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
形成的长期股权 溢价)的余额不足冲减的,调整留
投资
存收益。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
作为合并对价的,应按发行股份的面
值总额作为股本,长期股权投资的
初始投资成本与所发行股份面值总
额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
上述在按照合并日应享 并方账面所有者权益的份额 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提是合并前合并方与被合并 的会计政策应当一致。如企 前合并方与被合并方采用的 策不同的,应基于重要性原 一合并方与被合并方的会计 在按照合并方的会计政策对 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进 的基础上,计算确定形成长 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方存在合并财务报表,以应 并日被合并方合并财务报表
企业按照上述规定确认 资单位应分得的现金股利或 后,应当考虑长期股权投资 生减值。在判断该类长期股
额的确定(具体内容略)
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时,应 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是 有被投资单位的净资产( 商誉)账面价值的份额等 况。出现类似情况时,企 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 值》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 试,可收回金额低于长期 账面价值的,应当计提减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版)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版)第⼀章基本准则第⼀节基本准则概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简称“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会计准则应⽤指南和解释等,基本准则是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概念基础,是具体准则、应⽤指南和解释等的制定依据,地位⼗分重要。
基本准则是在1992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借鉴国际惯例,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作了重⼤修订和调整,对于规范企业会计⾏为,提⾼会计信息质量,如实报告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流量,供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者做出合理决策,完善资本市场和市场经济将发挥积极作⽤。
⼀、基本准则的地位和作⽤(⼀)基本准则的地位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美国等国家或者地区在其会计准则制定中,通常都制定有“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它既是制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有关国家或地区会计准则的概念基础,也是会计准则制定应当遵循的基本法则。
我国基本准则类似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在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建设中扮演着同样的⾓⾊,在整个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具有统驭地位。
同时,我国会计准则属于法规体系的组成部分。
根据《⽴法法》规定,我国的法规体系通常由四个部分构成:⼀是法律;⼆是⾏政法规;三是部门规章;四是规范性⽂件。
其中,法律是由全国⼈民代表⼤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由国家主席签发。
⾏政法规由国务院常务委员会通过,由国务院总理签发。
部门规章由国务院主管部门部长以部长令签发。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基本准则属于部门规章,是由财政部于2006年2⽉15⽇以第33号部长令签发的;具体准则、应⽤指南和解释属于规范性⽂件。
(⼆)基本准则的作⽤基本准则在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其作⽤主要如下:⼀是统驭具体准则的制定。
基本准则规范了包括财务报告⽬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的定义及其确认、计量原则、财务报告等在内的基本问题,是制定具体准则的基础,对各具体准则的制定起着统驭作⽤,可以确保各具体准则的内在⼀致性。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第十二章股份支付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第十二章股份支付《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第十二章股份支付第一节股份支付概述企业向其雇员支付期权作为薪酬或奖励措施的行为,是目前具有代表性的股份支付交易,我国部分企业目前实施的职工期权激励计划即属于这一范畴。
2005年12月3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2006年9月30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和财政部发布《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
这些法规的出台,为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创造了条件。
《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以下简称“股份支付准则”)规范了企业按规定实施的职工期权激励计划的会计处理和相关信息披露要求。
股份支付,是“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的简称,是指企业为获取职工和其他方提供服务而授予权益工具或者承担以权益工具为基础确定的负债的交易。
股份支付准则所指的权益工具是指企业自身权益工具,包括企业本身、企业的母公司或同集团其他会计主体的权益工具。
股份支付具有以下特征:一是股份支付是企业与职工或其他方之间发生的交易。
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可能发生在企业与股东之间、合并交易中的合并方与被合并方之间或者企业与其职工之间,其中,只有发生在企业与其职工或向企业提供服务的其他方之间的交易,才可能符合股份支付准则对股份支付的定义。
二是股份支付是以获取职工或其他方服务为目的的交易。
企业在股份支付交易中意在获取其职工或其他方提供的服务(费用)或取得这些服务的权利(资产)。
企业获取这些服价与企业自身权益工具未来的价值密切相关。
股份支付交易与企业与其职工间其他类型交易的最大不同,是交易对价或其定价与企业自身权益工具未来的价值密切相关。
在股份支付中,企业要么向职工支付其自身权益工具,要么向职工支付一笔现金,而其金额高低取决于结算时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
以薪酬性股票期权为例,典型的股份支付通常涉及四个主要环节:授予、可行权、行权和出售。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人民出版社再版说明企业会计准则发布实施已有四年,财政部会计司组织编写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6》、《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对准则的贯彻实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出版至今两年多的时间里,财政部印发了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解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部分项目也作了修改,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金融工具及金融风险的列报、公允价值的披露、保险合同会计处理、财务报表中引入其他综合收益、分部报告等实务发生了重要变化,需要修改讲解相关内容和实例。
根据上述情况,我们以《讲解》原有框架及其内容为基础,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补充和完善,形成了《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
该书对更好地贯彻实施企业会计准则、尤其是做好财务报告编报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可作为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大中型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及有关方面从事会计实务工作的工具书。
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 2010年10月目录关于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建设与实施的若干问题................................. 王军1 关于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建设、趋同、实施与等效问题............................... 刘玉廷1 第一章基本准则 (1)第一节基本准则概述 (1)第二节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 (2)第三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5)第四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 (7)第五节财务报告 (13)第二章存货 (15)第一节存货概述 (15)第二节取得存货的计量 (15)第三节发出存货的计量 (18)第四节期末存货的计量 (19)第五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24)第三章长期股权投资 (25)第一节长期股权投资概述 (25)第二节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26)第三节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29)第四节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及处置 (36)第五节共同控制资产及共同控制经营的核算 (41)第六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42)第四章投资性房地产 (44)第一节投资性房地产概述 (44)第二节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处理 (46)第三节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变更 (53)第四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54)第五章固定资产 (55)第一节固定资产概述 (55)第二节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56)第三节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 (63)第四节固定资产的处置 (66)第五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68)第六章生物资产 (69)第一节生物资产概述 (69)第二节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 (70)第三节生物资产的后续计量 (74)第四节生物资产的收获与处置 (77)第五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82)第七章无形资产 (83)第二节无形资产初始计量 (84)第三节内部研究开发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86)第四节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 (89)第五节无形资产的处置 (91)第六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92)第八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94)第一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概述 (94)第二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 (94)第三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97)第四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105)第九章资产减值 (106)第一节资产减值概述 (106)第二节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 (107)第三节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与计量 (112)第四节资产组的认定及减值处理 (113)第五节商誉减值测试与处理 (118)第六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120)第十章职工薪酬 (122)第一节职工薪酬概述 (122)第二节职工及职工薪酬的范围 (122)第三节职工薪酬的确认和计量 (124)第四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133)第十一章企业年金基金 (135)第一节企业年金基金概述 (135)第二节企业年金基金缴费 (138)第三节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 (139)第四节企业年金基金收入 (143)第五节企业年金基金费用 (144)第六节企业年金待遇给付及企业年金基金净资产 (146)第七节企业年金基金财务报表 (149)第十二章股份支付 (153)第一节股份支付概述 (153)第二节股份支付的确认和计量 (154)第三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164)第十三章债务重组 (166)第一节债务重组概述 (166)第二节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 (166)第三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171)第十四章或有事项 (172)第一节或有事项概述 (172)第二节预计负债的确认和计量 (174)第三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180)第十五章收入 (182)第一节收入概述 (182)第三节提供劳务收入 (193)第四节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198)第五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199)第十六章建造合同 (200)第一节建造合同概述 (200)第二节合同成本 (201)第三节合同收入与合同费用 (203)第四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209)第十七章政府补助 (210)第一节政府补助概述 (210)第二节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 (211)第三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214)第十八章借款费用 (216)第一节借款费用概述 (216)第二节借款费用的确认 (216)第三节借款费用的计量 (219)第四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222)第十九章所得税 (224)第一节所得税会计概述 (224)第二节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及暂时性差异 (225)第三节递延所得税负债及递延所得税资产 (232)第四节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238)第五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242)第二十章外币折算 (244)第一节外币折算概述 (244)第二节记账本位币的确定 (244)第三节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246)第四节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 (253)第五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261)第二十一章企业合并 (262)第一节企业合并概述 (262)第二节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 (264)第三节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 (273)第四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285)第二十二章租赁 (287)第一节租赁概述 (287)第二节承租人的会计处理 (289)第三节出租人的会计处理 (294)第四节售后租回的会计处理 (299)第五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302)第二十三章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304)第一节金融工具概述 (304)第二节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 (306)第三节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确认 (310)第四节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计量 (311)第六节金融资产减值 (328)第七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334)第二十四章金融资产转移 (336)第一节金融资产转移概述 (336)第二节金融资产转移的确认和计量 (337)第三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350)第二十五章套期保值 (352)第一节套期保值概述 (352)第二节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 (353)第三节运用套期保值会计的条件 (356)第四节套期保值确认和计量 (359)第五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368)第二十六章原保险合同 (369)第一节原保险合同概述 (369)第二节原保险合同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372)第三节原保险合同准备金的确认和计量 (373)第四节原保险合同成本的确认和计量 (378)第五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381)第二十七章再保险合同 (383)第一节再保险合同概述 (383)第二节分出业务的会计处理 (385)第三节分入业务的会计处理 (391)第四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393)第二十八章石油天然气开采 (395)第一节石油天然气开采概述 (395)第二节石油天然气开采的确认和计量 (396)第三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401)第二十九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402)第一节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前期差错概述 (402)第二节会计政策变更 (405)第三节会计估计变更 (410)第四节前期差错更正 (411)第五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414)第三十章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415)第一节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概述 (415)第二节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 (417)第三节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的处理 (421)第四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423)第三十一章财务报表列报 (424)第一节财务报表列报概述 (424)第二节财务报表列报的基本要求 (424)第三节资产负债表 (427)第四节利润表 (433)第五节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438)第六节附注 (443)第七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445)第三十二章现金流量表 (446)第一节现金流量表概述 (446)第二节现金流量表编制 (449)第三节现金流量表附注 (457)第四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461)第三十三章中期财务报告 (462)第一节中期财务报告概述 (462)第二节中期财务报告编制 (462)第三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471)第三十四章合并财务报表 (472)第一节合并财务报表概述 (472)第二节合并资产负债表 (477)第三节合并利润表 (500)第四节合并现金流量表 (506)第五节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512)第六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517)第三十五章每股收益 (519)第一节每股收益概述 (519)第二节基本每股收益 (519)第三节稀释每股收益 (521)第四节每股收益的列报 (526)第五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528)第三十六章分部报告 (529)第一节分部报告概述 (529)第二节报告分部的确定 (529)第三节分部信息的披露 (534)第四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538)第三十七章关联方披露 (539)第一节关联方披露概述 (539)第二节关联方关系的认定 (539)第三节关联方交易 (542)第四节关联方的披露 (543)第五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543)第三十八章金融工具列报 (545)第一节金融工具列报概述 (545)第二节权益工具的确认和计量 (545)第三节金融工具披露 (552)第四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565)后记 (566)关于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建设与实施的若干问题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在“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发布,并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鼓励其他企业执行。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第十章职工薪酬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第十章职工薪酬《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第十章职工薪酬第一节职工薪酬概述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其所生产产品成本的高低,质量好坏,在市场上是否有竞争力;是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
而人工成本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支出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产品成本和产品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果。
明确企业使用各种人力资源所付出的全部代价,以及产品成本中人工成本所占比重,有利于有效监督和控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人工费用支出,改善费用支出结构,节约成本,降低产品价格,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从本质上看,人工成本是企业在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直接和间接人工费用的总和,主要由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福利、教育、劳动保护、住房和其他人工费用等组成。
长期以来,我国没有建立起比较广义的人工成本概念,人工成本核算中职工的范围和薪酬的内涵都比较狭窄,使得我国企业人工成本从会计核算上看偏低,没有真正反映出企业实际承担的人工耗费水平,容易使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以下简称职工薪酬准则)从广义的角度,根据构成完整人工成本的各类薪酬,从人工成本的理念出发,将职工薪酬界定为“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
也就是说,从性质上凡是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给予或付出的各种形式的对价,都构成职工薪酬,当作为一种耗费构成人工成本,与这些服务产生的经济利益相匹配。
与此同时,企业与职工之间因职工提供服务形成的关系,大多数构成企业的现时义务,将导致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从而形成企业的一项负债。
本章着重讲解了除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以外所有职工薪酬的确认、计量和披露等问题。
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在本书第十二章进行讲解。
第二节职工及职工薪酬的范围一、职工的范围职工薪酬准则所称的“职工”与《劳动法》中的“劳动者”相比,既有重合,又有拓展,包括以下三类人员:(一)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含全职、兼职和临时职工。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主要变动汇总表03-合并财务报表
合并财务报表准则也允许企业直接在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的基础上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但是所生成的合并财务报表应当符合合并报表准则的相关规定。
新增加合并工作底稿中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按权益法模拟调整的具体操作方法。
新增加强调事项。实务上无实质变化,即自《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生效时起,即对合营企业不能再采用比例合并法。但强调应先充分了解公司章程、协议等内容,恰当判断是存在控制(子公司)还是共同控制(合营企业)。
IAS 31允许采用比例合并法核算对共同控制主体的投资。但在判断属于子公司还是合营企业的问题上,中国准则与IFRS并无实质区别。
34.2.4.1
合并财务报表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
未明确提及。
581
需要说明的是,母公司在取得对子公司的控制权形成企业合并后,购买少数股东全部或部分权益,实质上是股东之间的权益性交易,也应当分别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分别进行相关会计处理:在个别财务会计报表中的会计处理,参见本书第三章“长期股权投资”有相关内容,在合并报表中,子公司的资产、负债应以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金额反映。母公司新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按照新增持股比例计算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资本溢价不足冲减的,应当冲减留存收益。
其中特别提到在进行模拟权益法调整时也需对合并范围内企业之间的内部交易未实现损益进行抵销调整,即与对合营企业、联营企业权益法核算中采用的完全权益法一致。
需注意的是:《讲解2010》【例34-7】中所涉及的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系顺销交易。我们认为,虽然在模拟完全权益法核算时需全部抵销未实现利润的影响(因而【例34-1】中模拟权益法的处理是正确的),但在合并报表层面,顺销交易的内部未实现利润抵销的影响应当全部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权益和损益,不应由少数股东承担(逆销和平销交易的内部未实现损益抵销的影响需按照在内部交易中处于卖方地位的子公司的股权结构分配给母公司和少数股东)。但在【例34-2】和【例34-12】中计算期末少数股东权益余额和本期少数股东损益时,实际上都把顺销交易未实现损益抵销的影响分配给了少数股东,我们认为这是不恰当的。实务操作中需注意。如对此有疑问,请咨询技术部。
财会[2010]15号----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的通知
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的通知财会[2010]15号国务院有关部委、有关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有关中央管理企业:为了深入贯彻实施企业会计准则,解决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实现会计准则持续趋同和等效,我部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二〇一〇年七月十四日附件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一、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合并方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以及其他相关管理费用,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发生的上述费用,应当如何进行会计处理?答: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为企业合并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以及其他相关管理费用,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购买方作为合并对价发行的权益性证券或债务性证券的交易费用,应当计入权益性证券或债务性证券的初始确认金额。
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在购买日取得被购买方可辨认资产和负债,应当如何进行分类或指定?答: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在购买日取得被购买方可辨认资产和负债,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结合购买日存在的合同条款、经营政策、并购政策等相关因素进行分类或指定,主要包括被购买方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套期关系的指定、嵌入衍生工具的分拆等。
但是,合并中如涉及租赁合同和保险合同且在购买日对合同条款作出修订的,购买方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结合修订的条款和其他因素对合同进行分类。
三、企业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对于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应当如何进行会计处理?答:企业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应当区分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进行相关会计处理:(一)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应当以购买日之前所持被购买方的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购买日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该项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涉及其他综合收益的,应当在处置该项投资时将与其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例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的部分,下同)转入当期投资收益。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企业会计准则(Enterprise Accounting Standards),简称EAS,是指具有约束力的企业财务会计准则,是会计准则的一种,包括企业的财务报表标准、报告要求、会计估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IFRS)及对会计和报表的其他方面的规定。
一、财务报告标准2010年企业会计准则要求所有内部财务报表必须遵守原则性标准,只有这样企业财务报表才能更尽可能反映企业状况与财务状况。
根据这一原则,企业财务报表中全部信息必须客观、可靠,表述清晰,有时必须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态,而非受到影响的预测和估计。
二、报告要求2010年的企业会计准则还规定,所有财务报表都必须包含合理的表示法,例如定价卡、报价单、市场价格等,以准确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业务状况,并及时发布合理正确的财务报表,便于企业内部管理者和外部投资者及时和正确评估企业状况。
三、会计估计准则2010年企业会计准则还要求企业必须根据市场行情和企业信息,采取相应的会计估计方法,对资产的收益性及风险程度进行估计,以获取最准确的会计结果。
会计估计是企业财务报表的一部分,企业必须采用合理的会计估计准则,避免损失和误导投资者。
四、国际会计准则(IFRS)国际会计准则(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简称IFRS)是为适应全球性企业经营活动制定的跨国性会计准则,其宗旨是力求企业财务报表中信息具有相对稳定、可比性和可追溯性。
IFRS有助于企业实现直接参加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和投资活动,以及与其他企业之间财务报表的交流比较。
企业会计准则2010年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准则和指导性文件,此外,企业还应严格遵守ISS和全球管理准则的要求。
因为只有这样,企业的财务报表和管理才能更加准确反映企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的状况,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益。
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监管问题详解2010年第一期
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监管问题详解 2010年第一期,总第四期)2011-03-14 22:48近日,中国证监会会计部发布了《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监管问题解答》(2010年第一期,总第四期),本文对该期问答解读如下:问题1.上市公司按照税法规定需补缴以前年度税款或由上市公司主要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无偿代为承担或缴纳税款及相应罚金、滞纳金的,应该如何进行会计处理?解答:上市公司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所得税及其他税费的核算。
对于上市公司按照税法规定需补缴以前年度税款的,如果属于前期差错,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规定处理,调整以前年度会计报表相关项目;否则,应计入补缴税款当期的损益。
因补缴税款应支付的罚金和滞纳金,应计入当期损益。
对于主要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无偿代上市公司缴纳或承担的税款,上市公司取得股东代缴或承担的税款、罚金、滞纳金等应计入所有者权益。
解读:1.“前期差错”是指由于没有运用或错误运用下列两种信息,而对前期财务报表造成省略或错报:一是编报前期财务报表时预期能够取得并加以考虑的可靠信息;二是前期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时能够取得的可靠信息。
对于上市公司按照税法规定需补缴以前年度税款,可能是由于计算错误、应用会计政策错误或者疏忽、曲解事实造成的,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规定处理。
2.对于重要的前期差错,应按照追溯重述法,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更正。
对于所得税及其他税费的调整等涉及损益类的项目,计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再将其余额过渡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等科目,调整报告年度财务报表的相关项目。
3.对于主要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无偿代上市公司缴纳或承担的税款,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这相当于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捐赠,按照《关于做好执行会计准则企业2008年年报工作的通知》(财会函〔2008〕60号)规定,如果接受控股股东或控股股东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的捐赠,从经济实质上判断属于控股股东对企业的资本性投入,应作为权益性交易,相关利得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主要变动汇总表02-企业合并
有关资产或资产、负债的组合要构成一项业务,不一定要同时具备上述三个要素,某些情况下具备投入和加工处理过程两个要素即可认为构成一项业务。
删除了2008版中“业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向投资者提供回报,如生产的产品出售后形成现金流入,或是能够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其他经济利益,如能够降低成本等。”的表述。
(2)交易发生时,上市公司保留的资产、负债构成业务的,企业合并成本与取得的上市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或计入当期损益。
同时明确:上市公司在其个别财务报表中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等的规定确定取得资产的入账价值。上市公司的前期比较个别财务报表应为其自身个别财务报表。即上市公司个别报表中不体现“反向购买”,仍然以法人主体的延续作为会计主体和资产、负债的计量原则。
310
删除了2008版该部分内容。
“仅通过合同而不是所有权份额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情况”现在属于企业合并准则规范的情况。
《企业合并》准则规范的范围发生变化,2010版的规范范围有所增加。
此问题在《财政部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和非上市企业做好2010年年报工作的通知》(财会[2010]25号)中已提及,该通知要求“仅通过合同而不是所有权份额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或特殊目的主体)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企业合并,也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第五条至第十九条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21.3.3
企业合并
分步购买实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的处理
327
对于被购买方在购买日与交易日之间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相对于原持股比例的部分,在合并财务报表(吸收合并是指购买方个别财务报表)中应调整所有者权益相关项目,其中属于原取得投资后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增加的资产价值量,应调整留存收益,差额调整资本公积。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与《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的重大变化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与《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的重大变化(转自中国会计视野)关于《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发布的技术提示重要提示:本技术提示旨在向各位在第一时间传递相关信息。
虽然本技术提示中的信息来源于较为可靠的信息渠道,但由于受时间所限以及尚未取得纸质书籍,因此本技术提示中的信息仍可能不准确及不完整,并且也没有全面列举2010版《讲解》与2008版相比的所有重大变化及其影响。
故本技术提示仅可作为目前阶段的初步参考材料使用,请以最终的纸质原书以及技术部根据纸质原书发布的更详细的后续技术提示为准。
据可靠消息,财政部于近日发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目前正在印制中,预计纸质的书籍将在不久后面世。
考虑到该内容对我们今年年审的关系重大,故我们在本期技术提示中,先就我们目前所了解到的该版本讲解在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合并、关联方披露等方面与《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版相比的部分重大变化作一概要性的提示。
待取得纸质书籍后,我们将尽快组织力量进行详细的新旧比较,并发布更详细的技术提示,必要时还将对本所的新准则下报告模板中的会计政策表述进行调整。
请各位留意技术部将于今后发布的后续通知和技术提示。
根据我们目前了解到的情况,《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与《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相比,在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合并、关联方披露方面的部分重大变化如下:一、《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1、同一控制企业合并下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如果被合并方存在合并财务报表,则应当以合并日被合并方合并财务报表所有者权益为基础确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以前实务上一般也是照此办法操作的,新版只是对此正式予以明确,所以预计该条对实务操作的影响不大。
)2、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下企业合并成本包括购买方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之和。
购买方为企业合并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以及其他相关管理费用,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第二章存货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第二章存货《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第二章存货第一节存货概述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
存货区别于固定资产等非流动资产的最基本的特征是,企业持有存货的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出售,包括可供直接销售的产成品、商品,以及需经过进一步加工后出售的原材料等。
企业的存货通常包括以下内容:(一)原材料,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经加工改变其形态或性质并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各种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用备件(备品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
为建造固定资产等各项工程而储备的各种材料,虽然同属于材料,但是由于用于建造固定资产等各项工程,不符合存货的定义,因此不能作为企业存货。
(二)在产品,指企业正在制造尚未完工的产品,包括正在各个办理入库手续的产品。
(三)半成品,指经过一定生产过程并已检验合格交付半成品仓库保管,但尚未制造完工成为产成品,仍需进一步加工的中间产品。
(四)产成品,指工业企业已经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并验收入库,可以按照合同规定的条件送交订货单位,或者可以作为商品对外销售的产品。
企业接受外来原材料加工制造的代制品和为外单位加工修理的代修品,制造和修理完成验收入库后应视同企业的产成品。
(五)商品,指商品流通企业外购或委托加工完成验收入库用于销售的各种商品。
(六)周转材料,指企业能够多次使用、但不符合固定资产定义的材料,如为了包装本企业商品而储备的各种包装物,各种工具、管理用具、玻璃器皿、劳动保护用品以及在经营过程中周转使用的容器等低值易耗品和建造承包商的钢模板、木模板、脚手架等其他周转材料。
但是,周转材料符合固定资产定义的,应当作为固定资产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以下简称“存货准则”)主要规范了存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
企业取得存货应按成本计量;发出存货应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其成本;期末,存货应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低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按成本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按可变现净值计量,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应确认为存货跌价损失。
关于《企业会计准则讲解》发布的提示
关于《企业会计准则讲解》发布的提示《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24)》于2024年发布的提示,是指中国会计准则解释委员会(以下简称“解释委员会”)发布的一份关于企业会计准则的解释性文件。
本提示的发布旨在进一步规范和引导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透明度,保护利益相关方的合法权益。
该提示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解释和规定:其次,该提示对会计主体进行了明确定义。
企业会计准则适用于所有经济活动的主体,不论其是否有盈利目标。
会计主体是指进行经济活动并具备财务管理自主权的组织、个人和其他经济单位。
提示对会计主体的定义提供了一定的明确性和准确性,有助于避免对不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的主体错误地进行会计处理。
第三,本提示明确了企业会计准则的核心概念和基本要求。
企业会计准则的核心概念包括会计确认、计量、报告和披露等。
其中,会计确认是指企业要根据实质取向原则对与其相关的所有经济事项进行记账和确认,计量是指企业根据实际出现的经济事项进行计量和评估,报告是指企业要及时、准确地向内外部利益相关方提供真实、完整、公正和可比较的财务报表,披露是指企业要充分、准确和适当地披露与其相关的经济事项的信息。
最后,该提示明确了会计准则解释的适用程序和权威性。
会计准则解释必须经解释委员会批准发布后方可生效,会计主体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应根据最新的会计准则解释进行核算。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是对企业会计准则的进一步解释和补充,具有法律效力和约束力。
综上所述,2024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24)》提示详细解释了企业会计准则的目的、适用范围、会计主体、核心概念和基本要求等内容,为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规范。
这对于规范会计信息的记录和报告,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透明度,保护利益相关方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企业应按照该提示的要求,做好会计准则的实施和财务报表编制,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发布的技术提示
重要提示:本技术提示旨在向各位在第一时间传递相关信息。
虽然本技术提示中的信息来源于较为可靠的信息渠道,但由于受时间所限以及尚未取得纸质书籍,因此本技术提示中的信息仍可能不准确及不完整,并且也没有全面列举2010版《讲解》与2008版相比的所有重大变化及其影响。
故本技术提示仅可作为目前阶段的初步参考材料使用,请以最终的纸质原书以及技术部根据纸质原书发布的更详细的后续技术提示为准。
据可靠消息,财政部于近日发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目前正在印制中,预计纸质的书籍将在不久后面世。
考虑到该内容对我们今年年审的关系重大,故我们在本期技术提示中,先就我们目前所了解到的该版本讲解在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合并、关联方披露等方面与《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版相比的部分重大变化作一概要性的提示。
待取得纸质书籍后,我们将尽快组织力量进行详细的新旧比较,并发布更详细的技术提示,必要时还将对本所的新准则下报告模板中的会计政策表述进行调整。
请各位留意技术部将于今后发布的后续通知和技术提示。
根据我们目前了解到的情况,《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与《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相比,在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合并、关联方披露方面的部分重大变化如下:
一、《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
1、同一控制企业合并下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如果被合并方存在合并财务
报表,则应当以合并日被合并方合并财务报表所有者权益为基础确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以前实务上一般也是照此办法操作的,新版只是对此正式予以明确,所以预计该条对实务操作的影响不大。
)
2、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下企业合并成本包括购买方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发行
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之和。
购买方为企业合并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以及其他相关管理费用,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此条明确了对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中相关直接交易费用的处理,即在母公司个别报表上也采用与《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第一条所列的合并报表层面相同的处理原则,即予以费用化。
自《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发布以来,相关部门对这一问题的观点有过多次反复,现在的最终意见与我们在本所“2010年度会计准则最新发展培训班”上介绍的观点不一致。
待取得纸质原书后,我们将对照原书中的表述修改本所报告模板中的相关会计政策表述。
)
3、投资单位对被投资单位的持股比例发生变化,但被投资单位仍然是投资单位的联营企业
或合营企业时的处理:
(1)投资单位对被投资单位的持股比例减少——投资单位应当继续采用权益法核算剩余投资,并按处置投资的比例将以前在其他综合收益(资本公积)中确认的利得或损失结转至当期损益。
(2)投资单位对被投资单位的持股比例增加
①投资单位应当按照新的持股比例对投资继续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
②在新增投资日,如果新增投资成本大于按新增持股比例计算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
产公允价值份额,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如果新增投资成本小于按新增持股比例计算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应按该差额,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和营业外收入。
③在新增投资日,该项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新增投资时的原账面价值与按增资后持股比例
扣除新增持股比例后的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和资本公积。
(上述③为新明确的要求。
需关注。
)
4、披露
(1)投资者应单独披露其在联营企业的终止经营中所占的份额;
(2)长期股权投资构成合营时,合营者应当披露与其在合营中的权益有关的下列承诺的总额,披露时应与其他承诺分开列示:
①与合营者在合营中的权益有关的资本承诺,以及在与其他合营者共同发生的资本承
诺中其所占的份额;
②合营者在合营本身的资本承诺中所占的份额。
(上述是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第28号——对联营企业的投资》第38段和《国际会计准则第31号——合营中的权益》第55段新增的披露要求。
)
5、过渡
母公司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所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本章第二节的相关规定确定其投资成本。
——即包括购买过程中支付的手续费等必要支出。
(此规定表明,由企业合并以外的原因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金额中仍然包含直接交易成本,即仍突然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第四条的规定。
这一点与企业合并中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不同。
)
6、风险投资机构、共同基金以及类似主体持有的、在初始确认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
者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投资,即使符合持有待售条件,也应继续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核算。
(此规定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5号——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和终止经营》第5(c)段的原则一致。
根据该段规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5号——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和终止经营》中的计量规定不适用于由《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范的金融资产。
同时,《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号》第六条也已明确该条不适用于《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范的金融资产。
)
7、过渡
(1)企业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持有对被投资单位的重大影响以上的股权,应当作为长期股权投资,视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程度分别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企业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持有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股权,应当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在首次执行日应当追溯调整,计入资本公积。
(2)企业进行公司制改制的,应以评估确认的资产、负债价值作为认定成本,该成本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调整所有者权益;企业的子公司进行公司制改制的,母公司确定的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调整所有者权益。
(上述两点是对原已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号、第2号中相关规定的进一步重申和明确。
我们预计不会导致现行的会计实务产生重大变化。
)
二、《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
1、业务合并准则的使用范围
仅通过合同而不是所有权份额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情形现在属于企业合并准则的适用范围。
(此问题已在《财政部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和非上市企业做好2010年年报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详见本所技术提示《2010年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披露的最新要求对年审的影响》。
)
2、或有对价
2010版指出或有对价的公允价值应计入企业合并成本,并相应地将其确认为一项权益或负债,或资产;如果在调整期内出现对购买日已存在的情况或新的证据而需要调整或有对价的,应当予以确认并对原计入商誉的金额进行调整;除此之外的或有对价调整不得调整商誉。
根据2008版,只有在购买日判断有关调整很可能发生并且能够可靠计量的,才应将相关金额计入企业合并成本,未来期间对或有对价的相关调整,应在调整发生的当期调整企业合并成本。
(此问题是根据2008年1月修订后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企业合并》第39段等规定作出的修改,事实上修改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第十一条第(四)项对于或有对价确认条件的规定,即不再把“在购买日判断有关调整很可能发生”作为确认或有对价时的一项单独考虑因素。
该问题在本所“2010年度会计准则最新发展培训班”上已经作为“未纳入解释4号的IFRS 3和IAS 27的部分其他重要修订”
提及,详见培训课件第109~114页。
)
3、递延所得税
2010版指出,对于购买日取得的被购买方在以前期间发生的未弥补亏损等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因不符合条件而未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如果在购买日后12个月内符合确认条件的,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冲减商誉,除此之外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计入当期损益,不得调整商誉金额。
2008版对于购买日后确认的此类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将商誉降低至假定在购买日即确认了该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情况下应有的金额,减记得金额作为利润表中的资产减值损失。
这样的处理原则上不应增加因企业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而计入合并当期利润表的金额。
(此问题应是对《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第五条的重申和强调。
)
三、《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
受同一方重大影响的企业之间不构成关联方:
——例如同一投资者的两家联营企业之间不构成关联方;仅拥有同一位关键管理人员的两家企业之间不构成关联方。
(此问题是对《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第三条、第四条的进一步澄清,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该两条之间存在的不一致。
)
四、《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
披露公允价值信息应当区分公允价值计量层次并进行披露。
(该新增要求是根据自2009年起生效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金融工具:列报》第27A、27B段的内容而新增的。
在财政部近日发布的《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和非上市企业做好2010年年报工作的通知》(财会[2010]25号)中,已经提出了相应的基本披露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