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nzai_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位作家被誉为“诗圣”?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哪位诗人的笔下?A. 苏轼B. 李清照C. 辛弃疾D. 王安石3.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曹雪芹B. 罗贯中C. 施耐庵D. 吴承恩4.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鲁迅的?A. 《呐喊》B. 《彷徨》C. 《朝花夕拾》D. 《儒林外史》5.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王之涣B. 孟浩然C. 王维D. 李白6.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哪位诗人的诗?A. 李白B. 杜甫C. 陆游D. 白居易7.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是哪位词人的作品?A. 苏轼B. 辛弃疾C. 柳永D. 李清照8. 《庐山谣》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9.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10.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出自哪位诗人的诗?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答案:1-5 B A A D B 6-10 C A A A 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水浒传》的作者是_________。

2. 《西游记》的作者是_________。

3.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_________。

4. 《儒林外史》的作者是_________。

5. 《聊斋志异》的作者是_________。

答案:1. 施耐庵 2. 吴承恩 3. 罗贯中 4. 吴敬梓 5. 蒲松龄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2. 请简述《水浒传》中宋江的形象。

答案:1.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她聪明、机智、才华横溢,但同时也多愁善感,性格复杂。

她对爱情忠贞不渝,对友情真诚,但因身世的不幸,使她的性格中带有一种悲观和敏感。

大学语文一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一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一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踌躇(chóu chú)B. 傀儡(kuǐ lěi)C. 蹉跎(cuō tuó)D. 饕餮(tāo tiè)2.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诗经》B. 《论语》C. 《左传》D. 《史记》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C. 独在异乡为异客D.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4.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苏轼5.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林黛玉是贾宝玉的表妹B. 贾宝玉是贾家的嫡孙C. 王熙凤是贾府的管家D. 贾宝玉最终考取了进士6.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出自()。

A. 《孟子》B. 《论语》C. 《大学》D. 《中庸》7.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8. 下列成语中,表示“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是()。

A. 画饼充饥B. 望梅止渴C. 空中楼阁D. 镜花水月9.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的哪首诗?()A. 《望岳》B. 《登高》C. 《春望》D. 《登楼》10.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屈原B. 李白C. 杜甫D. 苏轼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海内存知己,______”出自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 《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表达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

3. “______,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名句。

4.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______,壮心不已”出自曹操的《步出夏门行》。

5. 《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大学语文试题和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和答案

大学语文复习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纸上。

1.我国先时期著名的语录体散文集是()A.《孟子》B.《论语》C.《庄子》D.《非子》2.《谏逐客书》中,“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采用的修辞方法是()A.比喻B.层递C.对偶D.排比3.孟子《寡人之于国也》所言“王道”的意思是()A.称王天下的方法B.用仁政治理天下C.夺取王位的方法D.用武力统一天下4.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著名历史著作是()A.《战国策》B.《左传》C.《国语》D.《史记》5.《伯克段于鄢》一文中氏所偏爱的人是()A.共叔段B.庄公C.颍考叔D.公子吕6.“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出自下列哪部作品:()A.《短歌行》B.《春江花月夜》C.《春望》D.《山居秋暝》7.下列句子“于”表被动的是()A.顺流而东,至于东海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C.天下之水,莫大于海D.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8. 下列作品是钱钟书写的是()A.《林家铺子》B.《药》C.《围城》D.《边城》9.下列诗作中,具有飘逸清丽艺术风格的是()A.郭沫若《炉中煤》B.徐志摩《再别康桥》C.闻一多《发现》D.屠格涅夫《门槛》10.《麦琪的礼物》运用了哪种结构方法?()A.追溯法B.两条平行的清节线索C.一虚一实,虚实结合D.四条情节线索交叉叙述11.议论文的三要素是()A.论点论据论证B.论点立论驳论C.论证论证方法论证方式D.论据理论论据事实论据12.巴金创作的长篇小说三部曲最著名的是()A.《蚀三部曲》B.《爱情三部曲》C.《激流三部曲》D.《抗战三部曲》13.在巴金《爱尔克的灯光》里,引发了作者对于人生道路思考的是()A.照壁上“长宜子”四个字B.爱尔克的灯光C.故居大门昏暗的灯光D.故居园中的花树14.小说《复活》的作者是()A.雨果B.托尔斯泰C.巴尔扎克D.普希金15.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点睛之笔是()A.古道西风瘦马B.小桥流水人家C.断肠人在天涯D.枯藤老树昏鸦16.下列作品中,抒发了作者故国之思、亡国之恨的是()A.煜《虞美人》(春花秋月)B.杜牧《泊淮》C.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D.陆游《关山月》17.王昌龄的《从军行》是一首()A.边塞诗B.爱情诗C.山水诗D.田园诗18.我国诗歌史上被称为“诗圣”的是()A.白B.杜甫C.王维D.杜牧19. 郭沫若的代表作《女神》是一部什么体裁的作品()A. 小说集B.诗歌集C. 散文集D.寓言集20. 短语“收拾东西”所属的类型是()A. 动宾短语B. 偏正短语C. 数量短语D. 的字短语21. 先诸子散文中最具浪漫色彩的是()A.《论语》B.《庄子》C.《孟子》D.《左传》22.“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出自()A.《西厢记》B.《长恨歌》C.《夜行船·秋思》D.《春江花月夜》23.盛唐诗人中,被誉为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的是()A.杜甫B.王维C.白D.孟浩然24.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突出的语言特点是()A.夸B.拟人C.比喻D.叠字25.下列文章中,主要运用反驳论点的方法进行的论证的是()A.《季氏将伐颛臾》B.《寡人之于国也》C.《谏逐客书》D.《答司马谏议书》26.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说理的论证方法属于()A.由个别到一般B.由一般到个别C.由某些方面相反或对立的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D.由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27.《左传》是一部()A.编年体的历史著作B.国别体的历史著作C.纪传体的历史著作D.纪传体的断代史著作2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所采用的修辞方法是()A.比喻、夸B.比喻、拟人C.借代、比喻D.借代、夸29.“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这段话所用的论证方法是()A.对比法B.归纳法C.类比法D.演绎法30.郁达夫所创作的散文名篇有()A.《白礼赞》B.《荷塘夜色》C.《故都的秋》D.《箱子岩》31. 《死魂灵》是下列哪位作家的代表作品?()A.狄更斯B.高尔基C.歌德 D .果戈里32. 下列作品中属于词的是()A.《长恨歌》B.《春江花月夜》C.《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D.《春望》33.钱钟书在《论快乐》一文中认为决定快乐的主要因素是()A.性格B.物质C.处境D.精神34.下列各句中,“以”字作介词用,可解释为“凭借”的是()A.皆以力战为名B.斧斤以时入山林C.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2022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2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2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专升本大学语文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选项中,有关文体知识不正确的一项是()A.汉代的音乐机构叫乐府,乐府采集和演唱的民歌也叫“乐府”。

B.古体诗讲究平仄与对仗,又称古风,其特点是不限句数、字数。

C.词的分段也叫分片,根据分段的不同,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和四叠。

D.散曲句句押韵,一韵到底,根据篇制不同,可分为小令、带过曲和套数。

2.下列鲁迅作品中,不属于短篇小说集的一项是()A.《呐喊》B.《故事新编》C.《彷徨》D.《朝花夕拾》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是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并称“李杜”。

B.苏轼的词豪放飘逸,对词体发展影响深远,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C.王维的诗与画成就都很高,欧阳修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贺铸因《青玉案》词中“梅子黄时雨”一句,被称为“贺梅雨”。

4.冰心的原名是()A.谢冰莹B.谢冰心C.谢玉莹D.谢婉莹5.文学史上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的是()A.欧·亨利莫泊桑契诃夫B.莫泊桑契诃夫鲁迅C.爱伦·坡海明威果戈里D.卡夫卡果戈里都德6.下列选项中,修辞方法是拟人的一项是()A.这命运再次降临到我身上,就像颗成熟的栗子掉落在旅人的帽子上。

B.刘姥姥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很似打罗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

C.那神雕竟然迎面飞来,秃头疾缩迅伸,弯弯的尖喙竟自向他胸口直啄。

D.夏季田园中的音乐,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

7.下列选项中,有关《岳阳楼记》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是作者为巴陵太守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散文。

B.文章是作者根据自己早年游览岳阳楼的回忆而写成的。

C.文章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

2024年成人高考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成人高考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成人高考成考大学语文(专升本)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Ⅰ卷-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组织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活动。

B.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

C. 这篇文章论述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D. 我非常喜欢旅游,因为它能让我看到许多美丽的风景。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惊涛骇浪震耳欲聋精疲力竭B. 振聋发聩水滴石穿精疲力尽C. 振聋发馈水滴石穿精疲力竭D. 振聋发馈水滴石穿精疲力尽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俩同窗十二载,感情深厚,如今毕业了,他们却不得不分道扬镳,各奔东西。

B. 面对困难,他总是畏首畏尾,不敢迎难而上,因此错失了很多机会。

C. 在这次比赛中,他表现得十分出色,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真是百闻不如一见。

D. 这篇文章观点新颖,语言犀利,读来让人耳目一新,真可谓是一篇力透纸背的好文章。

4、下列关于古文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授”字在《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中解释为“给予”。

B. “赋”字在《诗经》中是指一种诗歌体裁。

C. “介”字在《史记·项羽本纪》中解释为“参与”。

D. “弗”字在《庄子·逍遥游》中解释为“不”。

5、下列诗句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 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C.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D. 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城市的绿化面积逐年增加,市民的环保意识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B.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学校决定对所有教师进行业务培训。

C. 她的演讲非常精彩,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热烈掌声。

D. 这篇文章虽然写得很长,但内容却十分丰富。

《大学语文》试题附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附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附答案《大学语文》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季氏将伐颛臾》中“且在邦域之中矣”的“邦域”指(B)国。

A、颛臾B、鲁C、齐D、宋2、韩愈《答李翊书》一文的主旨是(C)A、赞扬李翊好学上进B、反对骈俪文风C、强调道是为文的根本D、阐述“无望其速成”的道理3、善于采用“欲擒故纵”论辩手法的作家是(A)A、孟子B、庄子C、孔子D、刘向4、下列属于鲁迅先生所说“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的是(C)A、1927年B、清代C、汉代D、元代5、《选择与安排》中,作者用“善将兵的人都知道兵在精不在多”作喻来说明(A)A、选择要恰到好处B、安排要有条不紊C、层次要清晰明了D、轻重要分明得当6、鲁迅用“人肉的筵宴”为喻是为了说明()A、中国文明的实质B、中国精神文明的核心C、奴化心态 D、中国历史的可怕7、下列人物与张巡不构成相互映衬关系的是()A、南霁云B、于嵩C、贺兰进明D、许远8、下列不属于作品主人公的是()A、李广B、沙子龙C、水生嫂D、王恺9、《始得西山宴游记》开头“居是州”的“是州”指()A、柳州B、永州C、苏州D、徐州10、宋代作家中文艺创作成就最为全面的作家是()A、欧阳修B、苏轼C、王安石D、苏洵11、“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中的“传”指()A、《春秋》B、《论语》C、《尚书》D、《左传》12、其散文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生世态,洋溢着渴望自由、追求光明的热情的作家是()A、冰心B、朱自清C、巴金D、茅盾13、“海太大了,我太小了”这句话所包含的大海的性格是()A、温柔而沉静B、超绝而威严C、神秘而有容D、乐观而深沉14、朱自清《背影》中说:“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里所用的方法是()A、动作描写B、表情描写C、铺垫手法D、侧面烘托手法15、有“七绝圣手”之称的作家是()A、李商隐B、王昌龄C、李白D、杜甫16、风格雄浑悲壮的作家是()A、曹操B、陆游C、辛弃疾D、苏轼17、《氓》中属于赋的句子是()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C、“女也不爽,士贰其行”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18、《东篱乐府》是()A、诗集B、词集C、曲集D、文集19、对宋初西昆派诗人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作家是()A、李白B、李商隐C、杜甫D、王维20、孙犁的作品多以()农村为背景。

xunzai_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xunzai_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1.解释《墨子·非攻》中“非攻”的含义。

答案要点:非攻,就是谴责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也就是反对侵略战争,这是墨子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

但非攻不是一般的非战,对于防守诛讨的正义之战作者是赞成的。

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写作意图。

那就是反对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并深入指出如果对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进行赞誉,那就是不知义与不义之别。

2.默写柳永的《凤栖梧》。

独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3.分析苏轼《前赤壁赋》中景﹑情﹑理熔于一炉的特征。

分析《前赤壁赋》的特征:文章以游记写起,首段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月夜江景图,秋江浩阔,月夜泛舟,举酒送诗,流露出作者欣愉的畅游之情,激发了其阔大的胸襟,寓情于竟,景中含情。

第二段通过对“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啸声的描绘,渲染了啸声的悲凉,为下文怀古伤今的悲情做了铺垫。

第三段通过客人对水、月的触景生情,引发出对历史人物的凭吊,表达现实人生的苦闷,即景抒情,缘情生议。

第四段,苏子关于水和月变与不变的议论,使文章由直接说情自然过渡到说理上来。

由情入理,以理达情。

总之,这篇散文赋予水月为贯穿始终的主线,巧妙的将抒情、议论处于优美的诗情画意之中,是全文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4.默写李煜的《浪淘沙》。

窗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山人间。

5.分析《经楼梦·宝玉挨打》中贾政﹑宝玉父子矛盾冲突的社会意义。

分析红楼梦的社会意义:首先,在宝玉挨打之前,作者为这一高潮的到来作了精心的铺垫,用以制造气氛,贯通情节。

作者重点铺叙了三件事:第一件,金钏之死;第二件,贾政命宝玉会见来访的贾雨村,宝玉“竟无一点慷慨挥洒的谈吐”。

第三件,忠顺王府来索要做小旦的琪官。

这三件事凑在一起,在加上贾环在向贾政告状时,添油加醋,使贾政对宝玉的积怒如山洪暴发,父子冲突白热化。

大学汉语文学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汉语文学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汉语文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诗经”中的篇章?A.《离骚》B.《九歌》C.《关雎》D.《洛神赋》答案:C2. “唐宋八大家”中不包括以下哪位文学家?A. 韩愈B. 柳宗元C. 苏轼D. 王安石答案:B3. 下列哪位诗人被誉为“诗圣”?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答案:B4.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曹雪芹B. 罗贯中C. 施耐庵D. 吴承恩5. “文起八代之衰”是对哪位文学家的评价?A. 欧阳修B. 苏轼C. 王安石D. 黄庭坚答案:A6.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哪篇古文?A. 《滕王阁序》B. 《岳阳楼记》C. 《醉翁亭记》D. 《赤壁赋》答案:A7.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辛弃疾答案:C8. “春江花月夜”这首诗的作者是谁?A. 张若虚B. 王之涣C. 杜甫D. 李商隐答案:A9. “临川四梦”是指哪位明代剧作家的四部戏剧作品?B. 李渔C. 关汉卿D. 马致远答案:A10.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是《红楼梦》中哪位人物的诗句?A. 贾宝玉B. 林黛玉C. 薛宝钗D. 王熙凤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答案:风、雅、颂2. 《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时期的______。

答案:司马迁3. 唐代诗人______被誉为“诗仙”。

答案:李白4. 《聊斋志异》是清代著名小说家______的短篇小说集。

答案:蒲松龄5.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答案:王维6. 《儒林外史》是清代______所著的一部讽刺小说。

答案:吴敬梓7.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春晓》。

2019年浙江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卷(含答解析)

2019年浙江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卷(含答解析)

绝密★考试结束前浙江省2019年选拔高职高专毕业生进入本科学习统一考试大学语文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在每一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岀一个正确的答案。

本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敬:尊敬。

B.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从教:任凭。

C.上.善若水上:最。

D.其政闷闷..,其民淳淳闷闷:宽厚。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已:停止,放松B.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荒忽:慌张。

C.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安:怎么。

D.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悯:忧虑。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恒公怒,欲倍其约B.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C.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D.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解释正确..的是A.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流火:天气炎热如火。

B.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戚戚:悲伤。

C.暮春..者,春服既成暮春:阳春三月。

D.婴最不肖,故直.使楚矣直:直接。

5.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南辕北辄B.祁人忧天C.狐假虎威D.买犊还珠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公文处理工作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精简高效的原则B.所谓事务公文是指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或个人用以反映事实,办理事务,沟通信息而使月的文书。

C.调查报告在结构形式上,一般由标题、前言、主体和结语四部分组成。

D.总结同一般的情况反映、消息等基本没有区别。

7.下列诗人中,全部为唐朝诗人的是A.高适杜牧白居易陶渊明B.岑参李商隐陈子昂苏舜钦C.孟郊张若虚元稹张籍D.李白贾岛李贺谢灵运8.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不属于...名词作动词用的是A.故火烛.一隅,则室偏无光B.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C.左右欲刃.相如D.披发行歌而游塘.下9.下列作品中作者为茅盾的是A.《骆驼祥子》B.《林家铺子》C.《日出》D.《药》10.下列四组中外作家与作品,对应存在错误的是A.巴金—《家》B.莎士比亚—《哈姆雷特》C.屈原—《离骚》D.巴尔扎克—《红与黑》1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下句是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C.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D.星垂平野阔,月涌人江流12.下列作品不属于...《诗经》的是A.《伐檀》B.《采薇》C.《硕鼠》D.《锦瑟》13.下列评价不符合...对司马迁《史记》描述的是A.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B.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C.为先秦文学的代表D.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开创了纪传体文学14.下列不属于...鲁迅作品的一项是A.《呐喊》B.《伤逝》C.《孔乙己》D.《雷雨》15.李白的诗歌风格主要是A.飘逸奔放B.沉郁顿挫C.言直而切D.婉约深情16.“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个句子出自A.《逍遥游》B.《前赤壁赋》C.《洛神赋》D.《牡丹亭》17.下列作者全部属于元朝的是A.白朴马致远郑光祖高文秀B.马致远汤显祖纪君祥严羽C.关汉卿王夫之张岱王实甫D.白朴方苞王实甫汤显祖18.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作品是A.《庄子》B.《淮南子》C.《山海经》D.《列子》19.下列对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是王维早年的诗作。

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突围B. 寡言C. 困窘D. 敁答案:B. 寡言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平日热情,待人真诚也得体。

B. 大家争相捧场舞台剧,究竟表扬了谁呢?C. 我每天都会早起:并且坚持晨跑锻炼身体。

D. 听说他受伤了,忍不住表示关心!?答案:A. 他平日热情,待人真诚也得体。

3.下列诗句中,属于描写生活场景的一组是:A. 杯酒释兵权,千杯万杯还不醉。

B.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C.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D.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答案:C.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4.下列词语中,没有语义错误的一组是:A. 呈祥B. 屹立C. 忐忑D. 炙烤答案:D. 炙烤5.下列短文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篇是:A. 那天,他突然来了一句话:“你想好了吗?”B.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鸟儿鸣啭,花儿竞相绽放。

C. 看到那一幕,我不禁热泪盈眶:心疼极了。

D. 我们孩子都很爱好这个课程学习,每天都带书去上课。

答案:B.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鸟儿鸣啭,花儿竞相绽放。

二、填空题1.下列成语中,填入相应空缺正确的一组是:A. 一见钟情B. 辞旧迎新C. 独木难支D. 逆水行舟答案:D. 逆水行舟2.下列作家中,填入相应空缺正确的一组是:A. 曹操B. 王维C. 笛卡尔D. 杜甫答案:B. 王维3.下列成语中,填入相应空缺正确的一组是:A. 敬人者,人恒敬之B. 枯木逢春犹再发C. 不怕虎生两翼D. 明月松间照答案:C. 不怕虎生两翼4.下列句子中,填入相应空缺正确的一组是:A. 地铁车厢里,人们络绎不绝____小吃摊。

B. 这幅画用了细腻的筆触____了它的唯美。

C. 他才上任不久,就接手了一个____处境。

D. 受了委屈,他气得语无伦次,____个劲往外说。

答案:C. 他才上任不久,就接手了一个____处境。

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2022年专升本工作正在火热开展当中,为帮助考生们复习好语文科目考试,下面,店铺为大家搜索整理了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收获!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篇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1.“惟陈言之务去”出自( )A.《谏逐客书》B.《种树郭橐鸵传》C.《答李翊书》D.《答司马谏议书》2.成语“夙兴夜寐”出自( )A.《陈情表》B.《短歌行》C.《关山月》D.《氓》3.《米龙老爹》的作者是( )A.契诃夫B.莫泊桑C.欧·亨利D.托尔斯泰4.《新五代史》的撰写者是( )A.欧阳修B.宋祁C.司马光D.王安石5.杜牧是唐朝哪个时期的诗人( )A.初唐B.晚唐C.中唐D.盛唐6.“计中国之在海内”中的“中国”是指( )A.神州B.中国C.中原D.九州7.“狡兔三窟”的典故出自( )A.《李将军列传》B.《冯谖客孟尝君》C.《季氏将伐颛臾》D.《寡人之于国也》8.《行路难》的作者是( )A.白居易B.杜甫C.李白D.李商隐9.杜甫《蜀相》“两朝开济老臣心”中“老臣”是指( )A.曹操B.李斯C.诸葛亮D.王安石1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属于( )A.山水诗B.乐府诗C.田园诗D.边塞诗11.中唐倡导新乐府运动的诗人是( )A.李白B.李贺C.白居易D.杜牧12.《北方》一诗选自艾青诗集( )A.《大堰河》B.《火把》C.《北方》D.《向太阳》13.屠格涅夫的《门槛》是( )A.小说B.散文C.散文诗D.政论14.柳永《八声甘州》的线索是( )A.登高临远B.睹物思人C.雨洒江天D.佳人颙望15.《风波》中反复说“一代不如一代”的人物是( )A.赵七爷B.七斤C.八一嫂D.九斤老太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完整版)《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完整版)《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一):号学(时间90 分钟)题号一二三四得分得分得分评卷人复核人一、填空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答案有错别字,该题不得分)1.《大同》一文中“选贤与能”句的“与”,繁体字作“與”,其:题读音是。

名答姓2.古诗《长恨歌》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要3.《还魂记》、《紫钗记》、《邯郸梦》、《南柯记》四部作品合称不“”,又称“玉茗堂四梦” 。

内4.老子学说的核心范畴是“”,认为它是世界的本原及万:线物运动变化的规律。

级订5.子曰:“君子博学,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班/6.西绪福斯是 _________的象征。

级装年7.是中国现代作家,著有诗集《太阳城札记》、散文集《失败之书》和小说《波动》等。

:院学8.《敬畏生命》的作者曾获1952 年度诺贝尔奖。

9.《贝多芬百年祭》的作者是爱尔兰著名的戏剧家、批评家、小说家。

10.《故乡的野菜》一文的作者是。

得分评卷人复核人二、选择题(请选择正确答案,并将答题栏中代表正确答案的字母涂黑,多涂、少涂、不涂、涂错均无效。

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答题栏1.[A][B][C][D]6. [A][B][C][D]11. [A][B][C][D] 2.[A][B][C][D]7. [A][B][C][D]12. [A][B][C][D] 3.[A][B][C][D]8. [A][B][C][D]13. [A][B][C][D] 4.[A][B][C][D]9. [A][B][C][D]14. [A][B][C][D] 5.[A][B][C][D]10. [A][B][C][D]15. [A][B][C][D]1.《大同》一文选自()。

A. 《论语》B.《孟子》C.《礼记》D.《尚书》2.下列四组诸侯国,全部礼遇流亡途中的晋公子重耳的一组是()。

A .狄、卫、齐、曹B.宋、郑、楚、秦C.齐、曹、宋、郑D.狄、齐、楚、秦3.《春江花月夜》的体裁是()。

网课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网课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网课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邋遢(lā tā)B. 窸窣(xī sū)C. 蹉跎(cuō tuó)D. 咫尺(zhǐ chǐ)2.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他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学富五车,令人刮目相看。

B. 他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学富五车,令人瞠目结舌。

C. 他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学富五车,令人叹为观止。

D. 他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学富五车,令人目瞪口呆。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得到了提高。

B.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得到了提高。

C. 这次活动使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得到了提高。

D. 这次活动,使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得到了提高。

4. 下列关于古代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了305篇诗歌。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了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C.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了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赋”四部分。

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了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比”、“兴”五部分。

5. 下列关于现代文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B. 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C. 鲁迅的《阿Q正传》是一篇讽刺小说,通过阿Q的形象揭示了旧社会的黑暗。

D. 鲁迅的《呐喊》是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收录了《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作品。

6.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代的“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

B. 古代的“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C. 古代的“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2024年成人高考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成人高考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成人高考成考大学语文(专升本)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Ⅰ卷-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欢欣鼓舞B. 震撼人心C. 畸形病态D. 沉鱼落雁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他显得格外镇定,真是个处之泰然的人。

B. 这次比赛,他准备得十分充分,可以说是胸有成竹。

C. 他一向沉默寡言,今天却滔滔不绝地讲了一整天。

D. 她虽然家境贫寒,但却非常讲究穿着,总是珠光宝气。

3、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是:A. 水落石出B. 眼高手低C. 色厉内荏D. 雕虫小技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他在这次演讲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真是令人瞠目结舌。

B、这个小镇虽然偏僻,但是民风淳朴,物产丰富,别具匠心。

C、这次比赛我们队准备充分,信心十足,势如破竹地拿下了冠军。

D、他的文章写得晦涩难懂,让人有如坐春风之感。

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A、《红楼梦》B、《西游记》C、《三国演义》D、《水浒传》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古代汉语中常见的文言虚词?A. 于B. 而C. 以D. 既7、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 精湛精深精良B. 沉默沉重沉着C. 拼搏拼凑拼命D. 拔擢拔萃拔尖8、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沉着镇定稳重B. 沉重厚重沉甸甸C. 倾盆大雨倾盆大雨狂风暴雨D. 沉默钦定沉鱼落雁9、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A、《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

B、《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小说描绘了一百零八位好汉在梁山泊聚义的故事。

C、《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小说通过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历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

D、《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小说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为背景,描写了曹操、刘备、孙权三家的争霸。

10、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和字义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谦逊(qiān xùn)谦卑(qiān bēi)谦虚(qiān xū)B. 瑰宝(guī bǎo)瑰丽(guī lì)瑰异(guī yì)C. 沉着(chén zhùo)沉着冷静(chén zhùo jìng lěng)沉着应战(chén zhùo yìng zhàn)D. 悠闲(yōu xián)悠然(yōu rán)悠然自得(yōu rán zì dé)二、Ⅱ卷-文言文阅读(本部分有2大题,每大题17分,共34分)第一题【阅读原文】《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阅读理解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篇一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

某校己毕业学生调查统计表1.毕业生平均学费:每年5000元。

2.就业率:毕业生中已就业的占85%。

3.就业年薪:每年平均10万。

4.学生贷款:每年平均贷款5万。

5.学生求职花销:毕业生中平均求职花销3千元。

问题1:以下哪一个数据在调查表中没有涉及?A. 学生毕业后平均薪资B. 学生毕业后的债务负担C. 学生的就业率D. 学生的求职花销问题2:已知毕业生中已就业的占85%,请问在这份调查报告中,所给的这85%的毕业生中,有多少人有债务负担?A. 85%B. 15%C. 90%D. 95%问题3:已知学生贷款平均5万,学生求职花销平均3千元,那么就业3年后,这部分毕业生所还的贷款总额是多少?A. 45万元B. 50万元C. 15万元D. 10万元答案:问题1:A问题2:A问题3:A篇二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

《中国史》中的重要人物1. 孔子: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孔子思想影响了千年。

2. 秦始皇: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并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君主。

3. 毛泽东:中国共产主义革命的伟大导师和伟大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

4. 周恩来: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之一。

问题1:哪一位人物是中国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并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君主?A. 孔子B. 秦始皇C. 毛泽东D. 周恩来问题2:以下哪一位人物是中国共产主义革命的伟大导师和伟大领袖?A. 孔子B. 秦始皇C. 毛泽东D. 周恩来问题3:以下哪一位人物是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之一?A. 孔子B. 秦始皇C. 毛泽东D. 周恩来答案:问题1:B问题2:C问题3:D第二部分完形填空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题答案.doc

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题答案.doc

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题答案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专升本入学考试大学语文复习题答案一、填空题。

I、纪传体通史2、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3、《战国策》4、诗中有画5、长风破浪会有时6、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7、夕阳西下8、忽如一夜春风来9、苏轼10、环境II、姚纳12、将军不战空临边13、成;败14、颔联15、长使英雄泪满襟16、山水田园17、莲动下渔舟18、飞鸟相与还19、起舞弄清影20、梁启超21、秦22、逸豫可以亡身23、相见时难别亦难24、钱钟书25、曹植26、青青子衿27、婉约二、选择题。

I、 D 2、A 3、B 4、 B 5、C 6、 D 7、B 8、A 9、B 10、BII、C 12、 C 13、A 14、A 15、 C 16、A 17、B 18、A 19、 C 20、A21、C 22、 C 23、D 24、A 25、 D 26、B 27、D 28、A 29、 B 30、A31、A 32、B 33、A 34、A 35、B 36、A 37、A 38、C 39、D 40、A41、D 42、B 43、C 44、B 45、A 46、B 47、C 48、A 49、A 50、C51、A 52、C 53、B 54、B三、词语解释题。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I、满足2、被3、赠送4、尽;完5、少;无6、痛恨;厌恶7、延续8、邀请9、认为,觉得10、种植,栽种II、逃跑12、更加13、使,”,成就功业14、判、判处15、差错16、夸耀、赞美17、灾荒18、只是19、同“债” 20、攻占21、同’'因",因为22、开花123、请24、战争25、规律26、恭恭敬敬地取出27、同“掘”,挖四、文言文阅读。

(一)1、祖孙二人相依为命,因此私下想不能放弃奉养而远行。

2、这一段主要采取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

作者不能奉诏,理由是奉亲,合乎“圣朝以孝治天下”的宗旨,如果硬要他奉诏,就使自己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境地。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考试-大学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考试-大学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考试-大学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考试大学语文注意事项:本试卷共7页,37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1.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2.答卷前,考生务必按答题卡要求填写考生息栏、粘贴条形码。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试题答案的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作答;如需改动,先划掉需改动部分,再重新书写;不得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以下关于舒明浩123的描述,没有。

.正.确.的一项是(a.《书名号123》是中国最早的诗集。

b.书名号123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C.《诗经》收录的是战国时期的民间诗歌作品D.《诗经》以四言为主,多用比兴手法【答案解析】C2.)得分阅卷人西汉政治家贾谊告诫当时的王公大臣,要记住秦亡的历史教训。

A.《谏逐客书》B.《过秦论》C.《谏太宗十思疏》【答案解析】b以下诗人中,被称为“谪仙”的有(a.李白杜甫【答案解析】a)c.张)D.《原君》3.D.白居易4.苏轼《前赤壁赋》中没.有.出现的自然意象是()A.清风B.明月C.江水【答案解析】D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词牌名的一项是(A.贺新郎B.念奴娇【答案解析】D1D.落花5.)C.鹊桥仙D.般涉调6.下列作品属于韵文体的是(A.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C.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答案解析】c)B.沈既济《枕中记》D.韩愈《张中丞传后叙》)7.《容忍与自由》一文中提及的被新教徒以“异端邪说”罪处死的学者是(A.马丁·路德B.约翰·高尔文C.塞维图斯【答案解析】CD.柏时8.把“青山”当作抒情对象,抒发思乡之情的作品是()A.余光中《听听那冷雨》B.从维熙《梦回故园》C.柯灵《乡土情结》【答案解析】BD.钱歌川《故园之恋》)D.伞9.陈启佑的《永远的蝴蝶》一文,叙事的主要线索是(A.雨B.蝴蝶C.【答案解析】AC.袁枚10.论诗力主性灵的清代诗人是()A.夏完淳B.沈德潜【答案解析】CD.王士禛11.下列选项中,作家和作品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胡适《我的自白》B.陆蠡《一滴水可以活多久》C.钱钟书《纪念傅雷》【答案解析】a12.下列对作品文体的描述,正确的是(A.《论睁了眼看》(鲁迅)——杂文)D.汪曾祺《钓鱼的医生》B.《我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诗歌C.《怀大爱心,做小事情》(何光沪)——演讲辞D.《断魂枪》(老舍)——散文【答案解析】A13.下列作品中,将大地比作母亲,坚自然风景象征着一个国家国民心灵的是(A.梭罗《瓦尔登湖》B.东山魁夷《心灵的镜子》C.阿赫玛托娃《祖国上》【答案解析】b14.奥尔多·利奥波德在《像山那样思考》中写道:“正是因为鹿群不在对狼的极度恐惧中生活着,那一座山就要在对它的鹿的极度恐惧中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解释《墨子·非攻》中“非攻”的含义。

答案要点:非攻,就是谴责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也就是反对侵略战争,这是墨子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

但非攻不是一般的非战,对于防守诛讨的正义之战作者是赞成的。

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写作意图。

那就是反对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并深入指出如果对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进行赞誉,那就是不知义与不义之别。

2.默写柳永的《凤栖梧》。

独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3.分析苏轼《前赤壁赋》中景﹑情﹑理熔于一炉的特征。

分析《前赤壁赋》的特征:文章以游记写起,首段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月夜江景图,秋江浩阔,月夜泛舟,举酒送诗,流露出作者欣愉的畅游之情,激发了其阔大的胸襟,寓情于竟,景中含情。

第二段通过对“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啸声的描绘,渲染了啸声的悲凉,为下文怀古伤今的悲情做了铺垫。

第三段通过客人对水、月的触景生情,引发出对历史人物的凭吊,表达现实人生的苦闷,即景抒情,缘情生议。

第四段,苏子关于水和月变与不变的议论,使文章由直接说情自然过渡到说理上来。

由情入理,以理达情。

总之,这篇散文赋予水月为贯穿始终的主线,巧妙的将抒情、议论处于优美的诗情画意之中,是全文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4.默写李煜的《浪淘沙》。

窗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山人间。

5.分析《经楼梦·宝玉挨打》中贾政﹑宝玉父子矛盾冲突的社会意义。

分析红楼梦的社会意义:首先,在宝玉挨打之前,作者为这一高潮的到来作了精心的铺垫,用以制造气氛,贯通情节。

作者重点铺叙了三件事:第一件,金钏之死;第二件,贾政命宝玉会见来访的贾雨村,宝玉“竟无一点慷慨挥洒的谈吐”。

第三件,忠顺王府来索要做小旦的琪官。

这三件事凑在一起,在加上贾环在向贾政告状时,添油加醋,使贾政对宝玉的积怒如山洪暴发,父子冲突白热化。

这一次大冲突,表现出全书的主要矛盾不再恋爱故事中的“钗黛之争”,而是在维护统治力量的父亲与叛逆儿子的矛盾和对立。

其次,在“打宝玉”的场面描写上,作者的笔势忽而大场面全景,忽而具体细节的特写镜头,把贾政打宝玉过程中刻画得淋漓尽致。

这一段作者在张驰有度、循序渐进中逐渐强化贾政对宝玉对立观念的刻骨仇恨。

揭示出贾政父子之间的亲情是如何被双方社会价值观念的对立矛盾所取代的真实状况。

再次,围绕宝玉挨打的事件,作者还借助戏曲舞台的处理方式,让与宝玉有关的人交错登场,在对宝玉挨打的态度言行中展示其内心和性格,并对宝玉自身的性格产生影响。

这场戏中每一个人物出场,都是作者有意设置的画笔在落寞着色,逐渐是主人公性格鲜明,主题突出。

最后,戏剧化人物的对话。

这一节人物出场频繁,对话也比较多。

作者笔下人物的对话如同戏曲的舞台语言,性格鲜明而主题突出。

其最为突出的就是贾母出场后与贾政的对话。

二人精彩戏剧性的对话,使整个“宝玉挨打”的故事显得高潮不是在打宝玉的时候,而是在贾母出场怒斥贾政、并迫使它停止鞭台、灰溜溜地退出贾母房中这一场面中。

6.默写苏轼的《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7.分析《诗经·黍离》中“黍离之悲”的含义。

《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序》中称: 《黍离》,闵宗周也。

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周庙室,尽为禾黍,闵宗周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

”后来就用“黍离之悲”表示家国残破之痛,即作品中的寄慨很深的家国之恨。

词的上、下阙各有侧重,通篇与词前小序结合,紧扣驻、看、闻、想以抒发“黍离之悲”并运用联想把昔日的盛况反映今日的荒凉,构想巧妙,对比强烈,情景相生,色彩鲜明,加上作者又精通音律,注重词法,写来音调和谐,辞句精炼,委婉含蓄,结构严密,体现了婉约派的词风。

8.默写秦观的《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9.分析《狂人日记》中“狂人”形象的历史文化内涵。

答案要点“狂人”形象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表面上看,他是一个迫害狂患者。

但总览全篇,读者会发现,“狂人”幻觉中的焦点,是对“吃人”的恐惧和反抗。

那么,“狂人”为什么总在诅咒“吃人”?对“被吃”迫害的恐惧是不是狂人的病因?于是读者可以看到,作品用的是象征的手法。

表面言行狂乱的“狂人”,内心是最清醒的,是最早的觉醒者和反抗者。

“狂人”在幻觉中发现从古到今“吃人”的普遍现象,“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可是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深入地提示了封建制度文化的虚伪性;作品的更深刻之处在于,“狂人”还揭示了“被吃者”也不由自主地加人了“吃人”的行列,原来在“仁义道德”的面纱下,封建文化是如此的虚伪和凶残,能够“动员”一切人加入“吃人”与“被吃”的行列,又让大家都习惯,以为“从来如此,应该吃的”,蕴涵着对封建伦理道德本质的揭示;最难得的是,“狂人”不仅大胆痛快地喊出了这一惊人的发现,并且提出了挑战:“从来如此,便对吗?”最后喊出“救救孩子!”渴求“真的人”出现。

总之,《狂人日记》通过“狂人”对封建文化道德进行了彻底揭露,是反对封建道德文化的战斗檄文;对人的发现,体现了现代意识,代表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精神指向。

10.默写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四、作文1.以“好事多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以《思念》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除不得写成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3.以《乡情》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除不得写成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4.以《勿以善小而不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议论文。

5.以《谁说“班门”不能“弄斧”》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议论文。

1.《诗经》主要运用赋、比、兴三种艺术手法。

2.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3.尚书是中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

4.屈原是我国第一位有诗集传世的伟大爱国诗人。

5.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6.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7.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8.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分别为苏洵﹑苏轼﹑苏辙。

9.闻一多主张诗应当有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

10.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被誉为“《五代史》中第一篇文字。

11.“韩柳文章李杜诗”中的“李杜”指的是李白和杜甫。

12.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13.“郊寒岛瘦”中的“郊”指的是孟郊。

14.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15.诗经和屈原作品并称“风骚”。

?16.孔子在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重视“因材施教”,提倡“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7.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18.宋代第一位大量写慢词的词人是柳永。

19.《史记》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列传。

20.《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象﹑《老残游记》和孽海花被誉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21.“郊寒岛瘦”中的“岛”指的是贾岛。

22.《诗经》按乐调不同不同化分为风﹑雅和颂。

23.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已达到成熟阶段的是唐代传奇。

24.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25.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李商隐2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杜甫27.唐宋八大家有: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和苏辙。

28.陆游,字务观,号放翁。

29.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30.杂剧《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的“末”指的是张生。

31.《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

32.北宋与苏轼并称“苏黄”的诗人是黄延坚。

33.《左传》是编年体史书,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34.“七月派”是在艾青影响下,以理论家胡风为中心的作家诗人群。

3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一、A型题: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B.《诗经》2.下列《楚辞》作品中,非为屈原所写的一部是: C.九辩3.先秦诸子散文中,属于语录体的著作是: D.《论语》 +4.被称为“上古之书”的中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是:A.《尚书》5.《论语》是( )散文:A.语录体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话用了( )的修辞手法:C.顶真7.“欲摘故纵,请君入瓮”为( )惯用的论辫手法:C.孟子?8.下列诗人不属于初唐四杰的是:C.陈子昂A.王勃B.杨炯C.陈子昂D.骆宾王9.被称为诗仙的是: B.李白10.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是:C.沉郁顿挫11.被称为诗余的是: A.词12.下列各项中与柳永词无关的一项是:A.词风豪迈,语言高雅A.词风豪迈,语言高雅B.发展和完善了慢词的体制C.善于运用铺叙手法D.多写男女相思之情和羁旅行役之愁1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出自: D.秦观的《鹊桥仙》14.以诗为词的豪放派词人是: B.苏轼15.“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出自: C.杜甫的《登高》16.中唐倡导新乐府运动的著名诗人是:D.白居易17.《西游记》属于:C.神魔小说18.“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作者是: A.李白19.被苏轼誉为“文起八代之衰”的是: B.韩愈?20.下列作家中,以描写湘西风土人情见长的是: C.沈从文21.汉代传授《诗经》的有四家,流传至今的是:A.毛诗22.《九歌》是一组在祭祀中用于娱神的乐歌,共有诗:A.11首23.体现“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原则的是:A.《诗经》24.被誉为“五言之冠冕”的是: A.古诗十九首25.《新五代史》的撰写者是: A.欧阳修26.先秦散文,想象丰富,辞藻华丽,大量运用古代神话,被称为最有文学色彩的是:D.《庄子》27.杜牧是唐朝哪个时期的诗人:B.晚唐28.《漱玉词》为( )的词集;A.李清照29.属于边塞诗人的是:A.岑参30.晚唐“小李杜”中的“李”指的是:D.李商隐31.宋代文艺创作最为全面的作家是A.苏轼32.“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出自: D.晏殊的《鹊踏枝》33.《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B.《文选》34.“琴趣”指的是:C.词35.“天若有情天亦老”出自: D.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36.不属于“词”的称谓的是:D.话本37.()标志着文言短篇小说的成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