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级原子物理复习题
原子物理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1、光电效应证明光具有(A)A.粒子性B.波动性C.波粒二象性2、正确表示坐标与动量的不确定性关系(B)≥h/2 B.▽X▽Px≥h/2 C. ▽X▽Px≤h/2A. ▽X▽Py3、1911年着名物理学家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实验。
在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2)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3)有极少部分α粒子被弹了回来。
下列对原子结构的认识错误的是(D)。
A.原子核体积很小B.原子核带正电C.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D.原子是实心的球体.4、如图所示,高速运动的α粒子被位于O点的重原子核散射,实线表示α粒子运动的轨迹,M、N和Q为轨迹上的三点,N点离核最近,Q点比M点离核更远,则(B)。
A.α粒子在M点的速率比在Q点的大B.三点中,α粒子在N点的电势能最大C.在重核产生的电场中,M点的电势比Q点的低D.α粒子从M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对它做的总功为负功5、根据量子力学原理,氢原子中电子绕核运动动量矩的最小值为(D)A. 3 B .1 C.2. D.06、标志电子态的量子数各表示的意义下面哪一个是正确的(D ) ? A 、n 为轨道量子数? B 、l 为主量子数? C 、S 为轨道取向量子数?D 、m 1 m 2,分别为轨道和自旋空间取向量子数7、铍(Be )原子若处于第一激发态,则其电子组态:( D )A.2s2s ;B.2s3p ;C.1s2p;D.2s2p8、设原子的两个价电子是d 电子和f 电子,在L-S 耦合下可能的原子态有:( D )A.9个B.12个C.15个D.20个9、在匀强磁场中有一个静止的氡原子核(Rn 22286),由于衰变它放射出一个粒子,此粒子的径迹与反冲核的径迹是两个相外切的圆,大圆与小圆的直径之比为42:1,那么氡核的衰变方程应是下列方程的哪一个。
( B ) A.B.C.D.10、自然界中原子核结合能大小情况下面那一种是错误的( B ) A.在中等质量数(40—120)之间的那些原子核中核子的平均结合能较大,并在8.6MeV 左右。
原子物理学试卷及答案
原子物理学试卷及答案【篇一:原子物理单元测试卷(含答案)】/p> 波粒二象性原子结构原子核检测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
)1.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可以解决的问题是()2.光电效应的规律关于光电效应,有如下几种陈述,其中正确的是()a.金属电子的逸出功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b.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c.用不可见光照射金属一定比用可见光照射同种金属产生的光电子的初动能要大 d.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最大波长”,入射光的波长必须小于这个波长,才能产生光电效应3.放射性元素衰变时放出三种射线,按穿透能力由强到弱的排列顺序是()a.?射线,?射线,?射线 c.?射线,?射线,?射线b.?射线,?射线,?射线, d.?射线,?射线,?射线4.在下列各组所说的两个现象中,都表现出光具有粒子性的是() a.光的折射现象、偏振现象 b.光的反射现象、干涉现象c.光的衍射现象、色散现象 d.光电效应现象、康普顿效应A.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增大B.C.D.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增大 6.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正确的是()5.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距核较近的轨道跃迁到距核较远的轨道过程中()a.大量光子的效果往往表现出波动性,个别光子的行为往往表现出粒子性b.光在传播时是波,而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就转变成粒子c.高频光是粒子,低频光是波的粒子性显著d.波粒二象性是光的根本属性,有时它的波动性显著,有时它7.如图1所示,电路中所有元件完好,光照射到阴极上时,灵敏电流计中没有电流通过,其原因可能是()图1a. 入射光太弱;b. 入射光波长太长;c. 光照时间短;d. 电源电压太低10.要观察纳米级以下的微小结构,需要利用分辨率比光学显微镜更高的电子显微镜.有关电子显微镜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利用了电子物质波的波长比可见光短,因此不容易发生明显衍射b.它是利用了电子物质波的波长比可见光长,因此不容易发生明显衍射c.它是利用了电子物质波的波长比可见光短,因此更容易发生明显衍射d.它是利用了电子物质波的波长比可见光长,因此更容易发生明显衍射11.14c是一种半衰期为5 730年的放射性同位素.若考古工作者探测到某古木中14c的含量1()4a.22 920年 b.11 460年 c.5 730年 d.2 865年4303013.现有核反应方程为2713al+2he→15p+x,新生成的15p具有放射性,继续发生衰变,核反应30)14.某科学家提出年轻热星体中核聚变的一种理论,其中的两个核反应方程为11213115121h+6c→7n+q1 1h+7n→6c+x+q2方程中q1、q2表示释放的能量,相关的原子核质量见下表:3a.x是2he,q2q1 b.x是42he,q2q13c.x是2he,q2q1 d.x是42he,q2q115.如图2所示,n为钨板,m为金属网,它们分别与电池两极相连,电池的电动势e和极性已在图中标出,钨的逸出功为4.5 ev,现分别用氢原子跃迁发出的能量不同的光照射钨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图2a.用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发出的光照射,n板会发出电子b.用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发出的光照射,n板会发出电子c.用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发出的光照射,不会有电子到达金属网m d.用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发出的光照射,不会有电子到达金属网m16.2006年3月24日,由中国自行研究、设计的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east核聚变实验装置(又称“人造太阳”),如图3所示,已成功完成首次工作调试.由于它和太阳产生能量的原理相同,都是热核聚变反应,所以被外界称为“人造太阳”.“人造太阳”的原理就是在这台装置的真空室内加入少量氢的同位素氘和氚,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聚变反应,反应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能量.核聚变的主要原料是氘和氚,在海水中含量极其丰富.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341a.“人造太阳”的核反应方程是21h+1h→2he+0n图3d.与这种热核聚变比较,核裂变反应堆产生的废物具有放射性二、填空题。
完整版)原子物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原子物理学练习题及答案1、在电子偶素中,正电子与负电子绕共同质心运动。
在n=2状态下,电子绕质心的轨道半径等于2m。
2、氢原子的质量约为938.8 MeV/c2.3、一原子质量单位定义为原子质量的1/12.4、电子与室温下氢原子相碰撞,要想激发氢原子,电子的动能至少为13.6 eV。
5、电子电荷的精确测定首先是由XXX完成的。
特别重要的是他还发现了电荷是量子化的。
6、氢原子n=2.l=1与氦离子He+ n=3.l=2的轨道的半长轴之比为aH/aHe+=1/2,半短轴之比为bH/bHe+=1/3.7、XXX第一轨道半径是0.529×10-10 m,则氢原子n=3时电子轨道的半长轴a=2.12×10-10 m,半短轴b有两个值,分别是1.42×10-10 m,2.83×10-10 m。
8、由估算得原子核大小的数量级是10-15 m,将此结果与原子大小数量级10-10 m相比,可以说明原子核比原子小很多。
9、提出电子自旋概念的主要实验事实是XXX-盖拉赫实验和朗茨-XXX。
10、钾原子的电离电势是4.34 eV,其主线系最短波长为766.5 nm。
11、锂原子(Z=3)基线系(柏格曼系)的第一条谱线的光子能量约为1.19 eV。
12、考虑精细结构,形成锂原子第二辅线系谱线的跃迁过程用原子态符号表示应为2P1/2 -。
2S1/2.13、如果考虑自旋,但不考虑轨道-自旋耦合,碱金属原子状态应该用量子数n。
l。
XXX表示,轨道角动量确定后,能级的简并度为2j+1.14、32P3/2 -。
22S1/2与32P1/2 -。
22S1/2跃迁,产生了锂原子的红线系的第一条谱线的双线。
15、三次电离铍(Z=4)的第一玻尔轨道半径为0.529×10-10 m,在该轨道上电子的线速度为2.19×106 m/s。
16、对于氢原子的32D3/2态,其轨道角动量量子数j=3/2,总角动量量子数J=2或1,能级简并度为4或2.20、早期的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量大小排列,但是钾K(A=39.1)排在氩Ar(A=39.9)前面,镍Ni(A=58.7)排在钴Co(A=58.9)前面。
原子物理A卷真题2007年
2007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原子物理A卷一、选择题1.Mg原子(Z=12) 的两个价电子可以组成下列哪一电子组态:A. 2s3p; B.2d3p; C.3s3f; D.3p4f。
2.硅原子(Si,Z=14) 基态的电子组态为1s22s22p63s23p2,由洪特定则可知该原子基态的原子谱项为:A.1P1; B.3P; C.3P1; D.3P2。
3.在塞曼效应中,相邻两条谱线间距与A.外加的磁感应强度成正比; B.外加的磁感应强度成反比;C.原子的质量成正比; D.原子所带电量成反比。
4.如果不考虑电子自旋,无外场时碱金属原子能级及光学允许跃迁选择定则是A.E=E(n,l) ,△l=O,±1;B.E=E(n,l,ml) ,△l=±1;C.E=E(n,l) ,△l=±1;D.E=E(l,ml ) ,△l=±1,△ml=0,±1。
5.对于状态D3/2,其可能的多重性为A.1,3,5,7; B.2,4,6,8; C.3,5,7; D.2,4,6。
6.原子K壳层的电子的轨道半径与其原子序数z之间的大致关系为A.与Z成正比; B.与Z成反比;C.与Z2成正比; D.与Z2成反比。
二、计算题1.某原子有一激发态,它有三个精细结构能级,按正常次序排列。
它们的能量分别比基态3P高出60333cm-1,60353cm-1和60393cm-1。
(1) 利用朗德间隔定则确定该精细结构的L,S,J值,并写出相应的谱项(LS 耦合) 和能级次序;(2) 该原子基态谱项为3P。
该基态与上述激发态宇称相反。
在无外磁场情况下,判断由上述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可产生多少条精细结构谱线?并计算各谱线的波数(单位用cm-1)2.导出朗德gJ因子的表达式。
3.正电子与电子可形成一种类氢结构的“电子偶素”,计算其基态电离能。
4.(1) 根据Pauli不相容原理,给出用LA耦合模型下np2和np4电子组态形成的原子谱项;(2) 分别用LS和jj耦合模型求pd电子组态可能形成的原子谱项。
高中物理经典题库-原子物理试题66个只是分享
高中物理经典题库-原子物理试题66个只是分享原子物理试题集粹(49+17=66个)一、选择题(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1.氢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则核外电子的[]A.电势能减小,动能减少,周期增大B.电势能减小,动能增大,周期减小C.电势能的减小值小于动能的增加值D.电势能的减小值等于动能的增大值2.氢原子从能级A跃迁到能级B时,释放频率为ν1的光子;氢原子从能级B跃迁到能级C时,吸收频率为ν2的光子.若ν2>ν1,则氢原子从能级C跃迁到能级A时,将[]A.吸收频率为ν2-ν1的光子B.吸收频率为ν1+ν2的光子C.释放频率为ν2-ν1的光子D.释放频率为ν1+ν2的光子3.氢原子能级图的一部分如图5-1所示,A、B、C分别表示原子在三种跃迁过程中辐射出的光子.它们的能量和波长分别为EA、EB、EC和λA、λB、λC,则下述关系中正确的是[]A.1/λC=1/λA+1/λBB.λC=λA+λBC.EC=EA+EBD.1/λA=1/λB+1/λC图5-1 图5-24.氢原子的n=1,2,3,4各能级的能量如图5-2所示,氢原子由n=1的状态激发到n=4的状态.在它回到n=1的状态的过程中[]A.可能发出的能量不同的光子只有3种B.可能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C.可能发出的光子最大能量是12.5eVD.可能发出的光了的最小能量是0.85eV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卢瑟福得出原了核的体积极小的依据是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按原来的方向前进B.玻尔认为卢瑟福理论中电子绕核旋转的向心力来自库仑力是错误的,所以提出新的玻尔理论C.玻尔的原子结构理论没有否定卢瑟福理论,而是在卢瑟福的学说上运用了普朗克的量子理论D.爱因斯坦用于解释光电效应的光子说依据的也是量子理论,所以光子说是在玻尔理论上发展的6.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处在量子数n=1和n=2的定态时,其相应的原子能量的绝对值之比│E1│∶│E2│及电子的动能之比Ek1∶Ek2分别等于[]A.4∶1,4∶1B.4∶1,C.2∶1,4∶1D.2∶1,2∶17.氢原子从n=4的激发态直接跃迁到n=2的能级时,发出蓝色光.则氢原了从n=5的激发态直接跃迁到n=2的能级时,可能发出的是[]A.红外线B.红光C.紫光D.γ射线8.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某种单色光光子后,向外辐射了ν1、ν2、ν3三种颜色的光子,且ν3>ν2>ν1,则[]A.被氢原子吸收的光子能量为hν3B.被氢原子吸收的光子能量为hν2C.被氢原子吸收的光子能量为hν1D.被氢原子吸收的光子能量为h(ν1+ν2)9.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A.原子不可再分B.原子的核式结构C.原子核还可再分D.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10.如图5-3所示,x表示原子核,α粒子射向x时被散射而偏转,其偏转轨道可能是图中的(α粒子入射动能相同)[]图5-311.关于α粒了散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绝大多数α粒子经过重金属箔后,发生了角度不太大的偏转B.α粒子在接近原子核的过程中,动能减小,电势能减小C.α粒子在离开原子核的过程中,加速度逐渐减小D.对α粒了散射实验的数据分析,可以估算出原子核的大小12.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根据玻尔理论,判断正确的是[]A.电子绕核旋转半径增大B.电子的动能增大C.氢原子的电势能增大D.氢原子的能级减小13.图5-4所示的实验中,用天然放射性元素钋(Po)放出的α射线轰击铍时,产生一种不可见粒子.当用这种粒子轰击石蜡时,可从石蜡中打出质子,经过各种检测发现[]A.这种不可见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均不发生偏转,它一定是不带电的中性粒子B.这种不可见粒子的贯穿能力很强,它一定是γ射线(光子)C.这种不可见粒子的速度不到光速的1/10,而且能量很大(>55MeV),因此它不是γ射线D.这种不可见粒子和硼作用产生的新原子核增加的质量几乎和质子的质量相等,它一定是和质子质量相等的粒子图5-414.质子和α粒子在真空条件下,同时自静止由同一电场加速,经同点垂直进入同一偏转电场后均打在平行于偏转电场方向的同一荧光屏上.不计质子和α粒子所受的重力.说法正确的是[]A.质子比α粒子先打到屏上B.打到屏上时,α粒子的动能比质子大C.经加速电场时,质子比α粒子电场力的冲量大D.质子和α粒子将打到荧光屏上同一点15.如图5-5所示,a为未知的天然放射源,b为一张黑纸,c为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板间有竖直方向较强的匀强电场,d为荧光屏,e为固定不动的显微镜筒.整个装置放在真空中.实验时,如果将电场E撤去,从显微镜内观察到荧光屏上每分钟闪烁的亮点数没有变化.如果再将黑纸b移开,则从显微镜筒内观察到的每分钟闪烁的亮点数大为增加,由此可判定放射源a发出的射线为[]A.β射线和γ射线B.α射线和β射线C.α射线和γ射线D.α射线和X射线图5-516.根据玻尔理论,在氢原子中,量子数越大,说明[]A.核外电子轨道半径越小B.核外电子的速率越小C.原子能级的能量越小D.原子的电势能越大17.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某种单色光光子后,向外辐射了ν1、ν2、ν3三种频率的光子(ν3>ν2>ν1),对应光子的波长分别是λ1、λ2、λ3,则[]A.被氢原子吸收的光子能量为hν2B.被氢原子吸收的光子能量为hν1C.ν3=ν2+ν1D.λ3=λ1λ2/(λ1+λ2)18.当氢原子的电子处于第n条轨道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的轨道半径是rn=nr1(r1为第1条可能轨道半径)B.由En=E1/n2(E1为电子在第一条可能轨道时的能量),可知n越大时,原子能量越大C.原子从n定态跃迁到(n-1)定态时,辐射光子的波长λ=(En-En-1)/hD.大量处于这一状态的氢原子通过自发辐射最多产生的光谱线数为n(n-1)/219.在匀强磁场里有一个原来静止的放射性碳14,它所放射的粒子与反冲核的径迹是两个相切的圆.圆的直径比为7∶1,如图5-6所示,那么碳14的衰变方程是[]A.146C→42eH+104eBB.146C→01e-+145BC.146C→01e-+147ND.146C→21H+125B图5-620.在核反应方程:94e B +42e H →126C +x中,x表示[]A.质子B.中子C.电子D.正电子21.下列核反应中属于α衰变的是[]A.115B +42e H →147N +10n B.2713Al +21H →2512g M +42e HC.23090Th →22688Ra +42He D.31H +11H →42He 22.最初发现中子的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是下列核反应方程中的哪一个[]A.147N +42He →179F +10n B.94Be +42He →126C +10n C.2311Na +42He →2613Al 126C +10n D.2713Al +42He →3015P +10n24.在核反应方程3015P →3014Si +x中的x表示[]A.质子B.中子C.电子D.正电子25.用中子轰击铝27,产生钠24和x粒子,钠24具有放射性,它衰变后变成镁24,则x粒子和钠的衰变过程分别是[]A.质子、α衰变B.电子、α衰变C.α粒子、β衰变D.正电子、β衰变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α射线轰击铍(94Be ),铍核转变为126C ,并放出γ射线B.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它的贯穿能力很强C.利用γ射线的电离作用,可检查金属内部有无砂眼或裂纹D.γ光子的能量足够大时,用γ射线轰击氘核能使氘核分解为11H 和10n 27.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在研究电磁辐射的能量分布时发现,只有认为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地进行的,每一份的能量等于hν,理论计算的结果才能跟实验事实完全符合.受该理论的启发,其他一些物理学家开展了有关方面的一些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丰富的成果,下列所述符合这种情况的有:[]A.麦克斯韦提出的光的电磁说B.汤姆生提出的原子模型C.爱因斯坦提出的光子说D.玻尔提出的“玻尔理论”28.人类认识原子核的复杂结构并进行研究是从[]A.发现电子开始的B.发现质子开始的C.α粒子散射实验开始的D.发现天然放射现象开始的29.目前,关于人类利用核能发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核能发电对环境的污染比火力发电要小B.核能发电对环境的污染比火力发电要大C.还只是利用重核裂变释放大量能量D.既有重核裂变、又有轻核聚变释放大量能量3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β射线就是大量的原子被激发后,从原子的内层电子中脱出的电子B.由于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故可以根据原子光谱来鉴别物体和确定其化学组成C.把一个动能为零的自由电子和一个氢离子结合成基态的氢原子时,将要放出紫外线D.由于原子里的核外电子不停地绕核做加速运动,所以原子要向外辐射能量,这就是原子光谱的来源31.天然放射物质的放射线包含三种成份,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导厚的黑纸可以挡住α射线,但不能挡住β射线和γ射线B.某原子核在放出γ粒子后会变成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核C.三种射线中对气体电离作用最强的是α射线D.β粒子是电子,但不是原来绕核旋转的核外电子32.根据玻尔理论,在氢原子中,量子数n越大,则[]A.电子轨道半径越小B.电子轨道速度越小C.原子的能量越小D.原子的电势能越小33.对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的分析表明了[]A.原子内存在着质量与正电荷集中的原子核B.原子内有带负电的电子C.电子绕核运行的轨道是不连续的D.原子核只占原子体积的极小部分34.如图5-1为氢原子n=1,2,3,4的各个能级示意图.处于n=4能量状态的氢原子,当它向较低能级发生跃迁时,发出的光子能量可能为[]图5-1A.2.55eVB.13.6eVC.12.75eVD.0.85eV35.下面列举的现象中,哪个是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观察到的,并据此现象得出原子的核式结构[]A.大多数α粒子发生较大角度偏转,少数α粒子仍按原方向前进B.多数α粒子发生较大角度偏转,少数α粒子按原方向前进,或被弹回C.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按原方向前进D.极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角度偏转,甚至被弹回36.如图5-2所示的4个图中,O点表示某原子核的位置,曲线ab和cd表示经过该原子核附近的α粒子的运动轨迹,正确的图是[]图5-237.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基态能级为E1,氢原子从n=3的定态跃迁到n=1的基态过程中辐射光子的波长为λ,h为普朗克常量,c为光速,则[]A.电子的动能增大B.电子的电势能增大C.电子的运动周期增大D.辐射光子波长λ=-9hc/8E13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是由原子和中子组成的B.玻尔的原子结构理论没有否定卢瑟福理论,而是在卢瑟福的学说上运用了量子理论C.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它的贯穿能力很强D.γ光子的能量足够大,用γ线轰击氘核能使氘核分解为11H和1n39.如图5-3所示是“原子核人工转变”实验装置示意图,其中A是放射性物质,F是铝箔,S为荧光屏,在容器中充入氮气后,屏S上出现闪光,该闪光是[]图5-3A.α粒子射到屏上产生的B.α粒子从F打出的粒子射到屏上产生的C.α粒子击中氮核后产生的新粒子射到屏上产生的D.放射性物质放出的γ射线射到屏上产生的40.质谱仪是一种测定带电粒子质量和分析同位素的重要工具,它的构造原理如图5-4所示,离子源S产生一个质量为m,电量为q的正离子,离子产生出来时速度很小,可以看作是静止的.离子产生出来后经过电压U加速,进入磁感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沿着半圆周运动而达到记录它的照相底片P上,测得它在P上的位置到入口处S1的距离为x.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原子物理试题精选及答案
原⼦物理试题精选及答案“原⼦物理”练习题1.关于原⼦结构和核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BC )A .卢瑟福在α粒⼦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的核式结构模型B .天然放射性元素在衰变过程中电荷数和质量数守恒,其放射线在磁场中⼀定不偏转的是γ射线C .据图可知,原⼦核A 裂变成原⼦核B 和C 要放出核能D .据图可知,原⼦核D 和E 聚变成原⼦核F 要吸收能量2.如图所⽰是原⼦核的核⼦平均质量与原⼦序数Z 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⑴如D 和E 结合成F ,结合过程⼀定会吸收核能⑵如D 和E 结合成F ,结合过程⼀定会释放核能⑶如A 分裂成B 和C ,分裂过程⼀定会吸收核能⑷如A 分裂成B 和C ,分裂过程⼀定会释放核能A .⑴⑷B .⑵⑷C .⑵⑶D .⑴⑶3.处于激发状态的原⼦,如果在⼊射光的电磁场的影响下,引起⾼能态向低能态跃迁,同时在两个状态之间的能量差以辐射光⼦的形式发射出去,这种辐射叫做受激辐射,原⼦发⽣受激辐射时,发出的光⼦的频率、发射⽅向等,都跟⼊射光⼦完全⼀样,这样使光得到加强,这就是激光产⽣的机理,那么发⽣受激辐射时,产⽣激光的原⼦的总能量E n 、电⼦的电势能E p 、电⼦动能E k 的变化关系是(B )A .E p 增⼤、E k 减⼩、E n 减⼩B .E p 减⼩、E k 增⼤、E n 减⼩C .E p 增⼤、E k 增⼤、E n 增⼤D .E p 减⼩、E k 增⼤、E n 不变4.太阳的能量来⾃下⾯的反应:四个质⼦(氢核)聚变成⼀个α粒⼦,同时发射两个正电⼦和两个没有静⽌质量的中微⼦。
已知α粒⼦的质量为m a ,质⼦的质量为m p ,电⼦的质量为m e ,⽤N 表⽰阿伏伽德罗常数,⽤c 表⽰光速。
则太阳上2kg 的氢核聚变成α粒⼦所放出能量为(C )A .125(4m p —m a —2m e )Nc 2B .250(4m p —m a —2m e )Nc 2C .500(4m p —m a —2m e )Nc 2D .1000(4m p —m a —2m e )Nc 25.⼀个氘核(H 21)与⼀个氚核(H 31)发⽣聚变,产⽣⼀个中⼦和⼀个新核,并出现质量亏损.聚变过程中(B )A .吸收能量,⽣成的新核是e H 42B .放出能量,⽣成的新核是e H 42C .吸收能量,⽣成的新核是He 32D .放出能量,⽣成的新核是He 326.⼀个原来静⽌的原⼦核放出某种粒⼦后,在磁场中形成如图所⽰的轨迹,原⼦核放出的粒⼦可能是(A )A .α粒⼦B .β粒⼦C .γ粒⼦D .中⼦7.原来静⽌的原⼦核X A Z ,质量为1m ,处在区域⾜够⼤的匀强磁场中,经α衰变变成质量为2m 的原⼦核Y ,α粒⼦的质量为3m ,已测得α粒⼦的速度垂直磁场B ,且动能为0E .假设原⼦核X 衰变时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化为动能,则下列四个结论中,正确的是(D )①核Y 与α粒⼦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之⽐为22-Z ②核Y 与α粒⼦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之⽐为22-Z ③此衰变过程中的质量亏损为1m -2m -3m ④此衰变过程中释放的核能为40-A AE A .①②④ B.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8.氢原⼦发出a 、b两种频率的光,经三棱镜折射后的光路如图所⽰,若a 光是由能级n =4向n =1跃迁时发出时,则b 光可能是(A )A .从能级n =5向n =1跃迁时发出的B .从能级n =3向n =1跃迁时发出的C .从能级n =5向n =2跃迁时发出的D .从能级n =3向n =2跃迁时发出的9.通过研究发现:氢原⼦处于各定态时具有的能量值分别为E 1=0、E 2=10.2eV 、E 3=12.1eV 、E 4=12.8eV .若已知氢原⼦从第4能级跃迁到第3能级时,辐射的光⼦照射某⾦属,刚好能发⽣光电效应.现假设有⼤量处于n=5激发态的氢原⼦,则其在向低能级跃迁时所辐射的各种能量的光⼦中,可使该⾦属发⽣光电效应的频率种类有(C )A 、7种B 、8种C 、9种D 、10种10.太阳的能量来源于轻核的聚变,太阳中存在的主要元素是氢,核聚变反应可以看做是4个氢核结合成1个氦核同时放出2个正电⼦,由表中数据可以计算出该核聚变反应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为(取1u = 16×10-26 kg )(B ) A .4.4×10-29 J B .4.0×10-12JC .2.7×10-12 JD .4.4×10-23 J11.已知氢原⼦的能级规律为E n =1n2 E 1 (其中E 1= -13.6eV ,n =1,2,3,…).现⽤光⼦能量介于10eV ~12.9eV 范围内的光去照射⼀群处于最稳定状态的氢原⼦,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D )A .照射光中可能被吸收的光⼦能量有⽆数种B .照射光中可能被吸收的光⼦能量只有3种C .可能观测到氢原⼦发射不同波长的光有3种D .可能观测到氢原⼦发射不同波长的光有6种12.下列核反应和说法中正确的是(BD )A .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是:n Kr Ba U 10923614156235922++→ B .若太阳的质量每秒钟减少4.0×106吨,则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约为3.6×1026JC .压⼒、温度对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具有⼀定的影响D .在α粒⼦散射的实验中,绝⼤多数α粒⼦⼏乎直线穿过⾦箔,这可以说明⾦原⼦内部绝⼤部分是空的13.如图所⽰为氢原⼦的能级⽰意图,⼀群氢原⼦处于n =3的激发态,在向较低能级跃b迁的过程中向外发出光⼦,⽤这些光照射逸出功为2.49eV 的⾦属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 .这群氢原⼦能发出三种频率不同的光,其中从n =3跃迁到n =2所发出的光波长最短B .这群氢原⼦能发出两种频率不同的光,其中从n =3跃迁到n =1所发出的光批;频率最⾼ C .⾦属钠表⾯所发出的光电⼦的初动能最⼤值为11.11eVD .⾦属钠表⾯所发出的光电⼦的初动能最⼤值为9.60eV14.现在太阳向外辐射的能量是由于太阳内部氢聚变产⽣的,⼤约在40亿年以后太阳内部将会启动另⼀种核反应,其核反应⽅程为:C He He He 126424242→++,那时太阳向外辐射的能量是由上述两种核反应产⽣的。
原子物理练习题 附参考答案
原子物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玛丽·居里首先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B.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C.查德威克在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中发现了中子D.爱因斯坦为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提出了光子说2.为强调物理学对当今社会的重要作用并纪念爱因斯坦,2004年6月,联合国第58次大会通过决议,确定2005年为“世界物理年”.爱因斯坦是继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在1905年发表的五篇论文涉及了分子动理论、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为日后的诸多技术奠定了基础.关于爱因斯坦提出的质能方程E=mc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E =mc 2表明物体具有的能量与其质量成正比B.根据ΔE =Δmc 2可以计算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C.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结合成氘核时释放出核能,表明此过程中出现了质量亏损D.E =mc 2中的E 是发生核反应时释放的核能3.从原子核中能放出α、β、γ射线,关于原子核的组成,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原子核中,有质子、中子,还有α粒子B.原子核中,有质子、中子,还有β粒子 C.原子核中,有质子、中子,还有γ粒子D.原子核中,只有质子和中子4.关于α、β、γ三种射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α射线是原子核自发放射出的氦核,它的穿透能力最强 B.β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电离形成的电子流,它具有中等的穿透能力 C.γ射线一般是伴随着α或β射线产生的,它的穿透能力最强D.γ射线是电磁波,它的穿透能力最强5.目前普遍认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u 夸克和d 夸克的两类夸克组成的,u 夸克带电荷量为32e ,d 夸克带电荷量为-31e ,e 为元电荷.下列论断中可能正确的是( )A.质子由1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 夸克和2个d 夸克组成B.质子由2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 夸克和2个d 夸克组成C.质子由1个u 夸克和2个d 夸克组成,中子由2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组成D.质子由2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组成 6.用中子轰击氧原子核的核反应方程式为O 168+n 10→N a7+X 0b.对式中X 、a 、b 的判断正确的是( ) A.X 代表中子,a =17,b =1B.X 代表电子,a =17,b =-1C.X 代表正电子,a =17,b =1D.X 代表质子,a =17,b =1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 21+H 31→He 42+n 10是聚变B.U 23592+n 10→Xe 14054+Sr 9438+2n 10是裂变C.Ra 2411→Rn22288+He 42是α衰变D.Na 2411→Mg 2412+e 01-是裂变8.钍核Th 23290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后变成铅核,则( )A.铅核的符号为Pb 20882,它比Th 23290少8个中子B.铅核的符号为Pb 20478,它比Th 23290少16个中子C.铅核的符号为Pb 20882,它比Th 23290少16个中子D.铅核的符号为Pb 22078,它比Th 23290少12个中子9.核反应方程He 42+N 147→O178+H 11是发现质子的核反应方程,关于这个方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个核反应方程是人类首次实现的原子核的人工转变B.完成这个核反应方程实验的科学家是卢瑟福C.这个核反应方程利用了放射源放出的β射线D.这个核反应方程利用了放射源放出的α射线10.美国科研人员正在研制一种新型镍铜长效电池,它是采用半衰期长达100年的放射性同位素镍63(Ni 6328)和铜两种金属作为长寿命电池的材料,利用镍63发生β衰变时释放电子给铜片,把镍63和铜片作电池两极,外接负载为负载提供电能.下面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镍63的衰变方程是Ni 6328→e 01-+Cu 6327 B.镍63的衰变方程是Ni 6328→e 01-+Cu 6429 C.外接负载时镍63的电势比铜片高D.该电池内电流方向是从铜片到镍11 .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隆重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研究“两弹”的基本核反应方程式的是( )A.N 147+He 42→O 178+H 11B. U 23592+n 10→Sr 9038+Xe 13654+10n 10C. U 23892→Th 23490+He 42D.H 21+H 31→He 42+n 1012.下图为查德威克研究原子核内部结构的实验示意图,由天然放射性元素钋(P o )放出α射线轰击铍时会产生粒子流a ,用粒子流a 打击石蜡后会打出粒子流b ,经研究知道 ( )A.a 为质子,b 为中子B.a 为γ射线,b 为中子C.a 为中子,b 为γ射线D.a 为中子,b 为质子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α射线和γ射线都是电磁波B.β射线是原子的核外电子电离后形成的电子流C.用加温、加压或改变其化学状态的方法都不能改变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D.原子核经过衰变生成新核,则新核的总质量总小于原核的质量 4.下图所示为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原子核和两个α粒子的径迹,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5.如图所示,两个相切的圆表示一个静止的原子核发生某种核反应后产生的两种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轨迹,可以判定( )A.原子核只可能发生β衰变B.原子核可能发生α衰变或β衰变C.原子核放出一个正电子D.原子核放出一个中子6.贫铀炸弹是一种杀伤力很强的武器,贫铀是提炼铀235以后的副产品,其主要成分为铀238,贫铀炸弹不仅有很强的穿甲能力,而且铀238具有放射性,残留物可长期对环境起破坏作用而造成污染.人长期生活在该环境中会受到核辐射而患上皮肤癌和白血病.下列结确的是( )A.铀238的衰变方程式为:U 23892→Th 23490+He 42 B. U 23592和U 23892互为同位素C.人患皮肤癌和白血病是因为核辐射导致了基因突变D.贫铀弹的穿甲能力很强,也是因为它的放射性17.原子核的裂变和聚变都是人类利用原子核能的途径,我国已建设了秦山和大亚湾两座核电站,下面关于这两座核电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利用核裂变释放原子核能B.它们都是利用核聚变释放原子核能 C.秦山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释放原子核能,大亚湾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释放原子核能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8.最近一段时间,伊朗的“核危机”引起了全球瞩目,其焦点问题就伊朗核电站采用轻水堆还是重水堆,重水堆核电站在发电的同时,还可以生产可供研制核武器的钚239(Pu23994),这种Pu23994可以由铀239(U 23992)经过n 次β衰变而产生,则n 的值是( )A.2 B.239 C.145D.9219.在天然放射性物质附近放置一带电体,带电体所带的电荷很快消失的根本原因是 ( ) A.γ射线的贯穿作用B.α射线的电离作用C.β射线的贯穿作用D.β射线的中和作用20.质子的质量为mp ,中子的质量为mn ,氦核的质量为m α,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 A.m α=2m p +2m n B.m α<2m p+2m n C.m α>2m p +2m n D.以上关系都不对21已经证实质子、中子都是由称为上夸克和下夸克的两种夸克组成的,上夸克带电荷量为32e ,下夸克带电荷量为-31e ,e 为电子所带电荷量的大小.如果质子是由三个夸克组成的,且各个夸克之间的距离都为l,l=1.5×10-15 m.试计算质子内相邻两个夸克之间的静电力(库仑力).22钍核Th 23090发生衰变生成镭核Ra 22688并放出一个粒子。
原子物理学试题
原子物理学试题(总7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原子物理学试题(A 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在同一α粒子源和散射靶的条件下观察到α粒子被散射在90°和60°角方向上单位立体角内的粒子数之比为:A .4:1 B.2:2 C.1:4 D.1:82.欲使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发出αH 线,则至少需提供多少能量(eV )A.13.6B.12.09C.10.2D.3.43.已知锂原子光谱主线系最长波长为6707埃,辅线系线系限波长为3519埃,则Li 原子的电离电势为:4.试判断原子态:1s1s 3S 1,1s2p 3P 2,1s2p 1D 1, 2s2p 3P 2中下列哪组是完全存在的?A. 1s1s 3S 1 1s2p 3P 2 2s2p 3P 2 B .1s2p 3P 2 1s2p 1D 1 C. 1s2p 3P 2 2s2p 3P 2 D.1s1s 3S 1 2s2p 3P 2 1s2p 1D 15.原子在6G 3/2状态,其有效磁矩为: A .B μ315; B. 0; C. B μ25; D. B μ215- 6.氖原子的电子组态为1s 22s 22p 6,根据壳层结构可以判断氖原子基态为: A.1P1; B.3S1; C .1S0; D.3P0 . 7.原子发射伦琴射线标识谱的条件是:A.原子外层电子被激发;B.原子外层电子被电离;C.原子内层电子被移走;D.原子中电子自旋―轨道作用很强。
8.设原子的两个价电子是p 电子和d 电子,在L-S耦合下可能的原子态有:A.4个 ;B.9个 ;C.12个 ;D.15个。
9.发生+衰变的条件是A.M (A,Z)>M (A,Z -1)+m e ;B.M (A,Z)>M (A,Z +1)+2m e ;C. M (A,Z)>M (A,Z -1);D. M (A,Z)>M (A,Z -1)+2m e10.既参与强相互作用,又参与电磁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的粒子只有: A.强子; B.重子和规范粒子; C.介子和轻子; D.介子和规范粒子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提出是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中α粒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子物理学试题及答案
原子物理学试题及答案
填空题
每小题 3 分共21 分
1处于基态42S1/2的钾原子在B0.500T的弱磁场中可分裂为个能级相邻能级间隔为三位有效数字。
2已知He原子1P11S0跃迁的光谱线在磁场中分裂为三条光谱线。
若其波数间距为v则此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
今测得.v04671cm 则B 特斯拉。
3泡利不相容原理可表述为____。
它只对________子适用而对____________子不适用。
4按照电子的壳层结构原子中相同的电子构成一个壳层同一壳层中相同的电子构成一个支壳层。
第一、三、五壳层分别用字母表示应依次是、、。
5钾原子的电离电势是 4.34V其主线系最短波长为nm。
6氦原子的激发态常常是其中的一个电子被激发另一个电子仍留在1s态这种情况下电偶极跃迁的选择定则可简化为L J 。
7锂原子Z3基线系柏格曼系的第一条谱线的光子能量约为eV仅需两位有效数字。
得分阅卷人
二、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27 分1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提出是根据粒子散射实验中 A.绝大多数粒子散
射角接近180 B.粒子只偏23 C.以小角散射为主也存在大角散射 D.以大角散射为主也存在小角散射2欲使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发出H线则至少需提供多少能量eV A.13.6 B.12.09 C.10.2 D.3.4 3基于德布罗意假设得出的公式V26.12 ?的适用条件是 A.自由电子非相对论近似 B.一切实物粒子非相对论近似 C.被电场束缚的电子相对论结果 D.带电的任何粒子非相对论近似4氢原子光谱形成的精细结构不考虑蓝姆移动是由于 A.自旋轨道耦合 B.相对论修正和原子实极化、轨道贯穿 C.自旋轨道耦合和相对论修正。
原子物理题库
原子物理学试题库一、填空题1.考虑精细结构,形成锂原子第二辅线系谱线的跃迁过程用原子态符号表示应为 。
2.某原子基态时其电子填满了K ,L 壳层和3s 支壳层,并在3p 支壳层上填了3个电子, 则其原子序数Z= ,基态的原子态为 。
这种原子束在斯特恩-盖拉赫实 验中将分裂成 束,在均匀磁场B 中将分裂成 个子能级。
3.在X 射线吸收多重光谱中K 系带是____重的,L 系带是____重的,而M 系带则是____重的。
氦原子的第一激发态是 (写出谱项符号)。
由于选择定则 的限制,它不能通过自发辐射跃迁到基态,因此可在该态停留较长时间,这种状态称 态。
4.α射线是高速运动的__________ ;β射线是____________ ;γ射线是 。
5.某原子的两个价电子处于2s2p 组态,按LS 耦合可构成的原子态个数为 个,总角动量量子数 J 的值分别为 ;按jj 耦合可形成的原子态个数为 个,J 的值分别为6.按光谱的形状可以把光谱分为分为 光谱、 光谱和 光谱三类。
阴极射线包括 谱和 谱两种。
7.某种原子1n =壳层、2n =壳层、3n =壳层及4s 、4p 、4d 次壳层都填满,该原子的原子序数是 。
8.原子核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的,原子核的线度在 数量级;原子的线度在 数量级。
9.玻尔原子理论的三条基本假设是 , , 。
10.某碱金属原子,其核外电子位于3d 轨道上,考虑自旋效应,则可能的原子态是:和 。
11.有一种原子基态时,其电子壳层是n=1,2壳层和3s 次壳层都填满,3p 次壳层填了一半,该原子是 原子12.-β衰变的一般方程式为:-→βX A Z 。
13.在认识原子结构,建立原子的核式模型的进程中, 实验起了重大作用。
14.线状光谱是 所发的,带状光谱是 所发的。
15.α衰变的一般方程式为:α→X A Z 。
16.原子中量子数l m l n ,,相同的最大电子数是 ;l n ,相同的最大电子数是 ; n 相同的最大电子数是 。
原子物理学试卷及答案
原子物理学试卷及答案【篇一:原子物理单元测试卷(含答案)】/p> 波粒二象性原子结构原子核检测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
)1.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可以解决的问题是()2.光电效应的规律关于光电效应,有如下几种陈述,其中正确的是()a.金属电子的逸出功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b.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c.用不可见光照射金属一定比用可见光照射同种金属产生的光电子的初动能要大 d.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最大波长”,入射光的波长必须小于这个波长,才能产生光电效应3.放射性元素衰变时放出三种射线,按穿透能力由强到弱的排列顺序是()a.?射线,?射线,?射线 c.?射线,?射线,?射线b.?射线,?射线,?射线, d.?射线,?射线,?射线4.在下列各组所说的两个现象中,都表现出光具有粒子性的是() a.光的折射现象、偏振现象 b.光的反射现象、干涉现象c.光的衍射现象、色散现象 d.光电效应现象、康普顿效应A.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增大B.C.D.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增大 6.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正确的是()5.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距核较近的轨道跃迁到距核较远的轨道过程中()a.大量光子的效果往往表现出波动性,个别光子的行为往往表现出粒子性b.光在传播时是波,而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就转变成粒子c.高频光是粒子,低频光是波的粒子性显著d.波粒二象性是光的根本属性,有时它的波动性显著,有时它7.如图1所示,电路中所有元件完好,光照射到阴极上时,灵敏电流计中没有电流通过,其原因可能是()图1a. 入射光太弱;b. 入射光波长太长;c. 光照时间短;d. 电源电压太低10.要观察纳米级以下的微小结构,需要利用分辨率比光学显微镜更高的电子显微镜.有关电子显微镜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利用了电子物质波的波长比可见光短,因此不容易发生明显衍射b.它是利用了电子物质波的波长比可见光长,因此不容易发生明显衍射c.它是利用了电子物质波的波长比可见光短,因此更容易发生明显衍射d.它是利用了电子物质波的波长比可见光长,因此更容易发生明显衍射11.14c是一种半衰期为5 730年的放射性同位素.若考古工作者探测到某古木中14c的含量1()4a.22 920年 b.11 460年 c.5 730年 d.2 865年4303013.现有核反应方程为2713al+2he→15p+x,新生成的15p具有放射性,继续发生衰变,核反应30)14.某科学家提出年轻热星体中核聚变的一种理论,其中的两个核反应方程为11213115121h+6c→7n+q1 1h+7n→6c+x+q2方程中q1、q2表示释放的能量,相关的原子核质量见下表:3a.x是2he,q2q1 b.x是42he,q2q13c.x是2he,q2q1 d.x是42he,q2q115.如图2所示,n为钨板,m为金属网,它们分别与电池两极相连,电池的电动势e和极性已在图中标出,钨的逸出功为4.5 ev,现分别用氢原子跃迁发出的能量不同的光照射钨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图2a.用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发出的光照射,n板会发出电子b.用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发出的光照射,n板会发出电子c.用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发出的光照射,不会有电子到达金属网m d.用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发出的光照射,不会有电子到达金属网m16.2006年3月24日,由中国自行研究、设计的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east核聚变实验装置(又称“人造太阳”),如图3所示,已成功完成首次工作调试.由于它和太阳产生能量的原理相同,都是热核聚变反应,所以被外界称为“人造太阳”.“人造太阳”的原理就是在这台装置的真空室内加入少量氢的同位素氘和氚,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聚变反应,反应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能量.核聚变的主要原料是氘和氚,在海水中含量极其丰富.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341a.“人造太阳”的核反应方程是21h+1h→2he+0n图3d.与这种热核聚变比较,核裂变反应堆产生的废物具有放射性二、填空题。
原子物理练习(精品).doc
原子物理练习一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量不能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B.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必定增加C.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D.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热量可以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B、内能不能转化为动能C、摩擦生热是动能向内能的转化D、热机的效率最多可以达到100%3.我们绝不会看到:一个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靠降低温度可以把内能自发地转化为动能, 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其原因是()A.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B,在任何条件下内能不可能转化成机械能,只有机械能才能转化成内能C.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过程具有方向性,内能转化成机械能是有条件的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4.【双选】如图所示为电冰箱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压缩机工作时,强迫制冷剂在冰箱内外的管道中不断循环.在蒸发器中制冷剂汽化吸收箱体内的热量,经过冷凝器时制冷剂液化, 放出热量到箱体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压缩机A,热量可以自动地从冰箱内传到冰箱外B,电冰箱的制冷系统能够不断地把冰箱内的热量传到外界,是因为其消耗了电能C,电冰箱的工作原理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D,电冰箱的工作原理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5.关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下列论述正确的是()A,热力学第一定律指出内能可以与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化,而热力学第二定律则指出内能不可能完全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故这两条定律是相互矛盾的B,内能可以全部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只是会产生其他影响,故两条定律并不矛盾C,两条定律都是有关能量的转化规律,它们不但不矛盾,而且没有本质区别D,其实,能量守恒定律已经包含了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6.在演示光电效应的实验中,原来不带电的一块锌板与验电器相连,用孤光灯照射锌板时,验电器的指针张开了一个角度,这时()A.锌板带正电,指针带负电B.锌板带正电,指针带正电C.锌板带负电,指针带负电D.锌板带负电,指针带正电7.【双选】用某单色光照射某种金属表面,发生光电效应,现将该单色光的强度减弱,贝U()A,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B.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减小C.单位时间内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将减少D.有可能不发生光电效应8、【双选】下列对于光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光子说中的光子就是牛顿在微粒说中所说的“微粒”B、光子说中的光子就是光电效应的光电子C、在空间传播的光是不连续的,而是…份一份的,每一份叫做一个光量子,简称光子D、光子的能量跟光的频率成正比9.【双选】在图所示的光电管的实验中,发现用一定频率的A单色光照射光电管时,电流表指针会发生偏转,而用另一频率B单色光照射一时,不发生光电效应,那么()冰 @A.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B. B光的频率大于A光的频率mj-C.用A光照射光电管时,流过电流表G的电流方向是a流向bD,用A光照射光电管时,流过电流表G的电流方向是b流向a10、下列四种单色光中光子能量最小的是()A.红光B.橙光C.黄光D.绿光11、【双选】用绿光照射金属钾时恰能发生光电效应,在下列情况下仍能发生光电效应的是A、用红光照射金属钾,而且不断增加光的强度B、用较弱的紫外线照射金属钾C、用黄光照射金属钾,且照射时间很长D、只要入射光的波长小于绿光的波长,就可发生光电效应12,当具有5.0 eV能量的光子照射到某金属表面后,从金属表面逸出的电子具有最大的初动能是1.5 eV.为了使这种金属产生光电效应,入射光.的最低能量为()A. 1.5 eVB. 3.5 eVC. 5.0 eVD. 6.5 eV13.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错误的说法是()A.光的频率愈高,光子的能量愈大,粒子性愈显著B.光的波长愈长,光子的能量愈小,波动性愈明显C.频率高的光子不具有波动性,波长较长的光子不具有粒子性D.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14.有关光的本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这是互相矛盾和对立的B.光的波动性类似于机械波,光的粒子性类似于质点C.大量光子才具有波动性,个别光子只具有粒子性D.由于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无法只用其中一种去说明光的一切行为,只能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15.阴极射线从阴极射线管中的阴极发出,在其间的高电压下加速飞向阳极,如图4所示.若要使射线向上偏转,所加磁场的方向应为()阳棉阳棉A.平行于纸面向左B,平行于纸面向上C,垂直于纸面向外 D.垂直于纸面向里一'J°16,下列能揭示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实验是()A,光电效应实验 B.伦琴射线的发现C. a粒子散射实验D.氢原子光谱的发现17.【双选】卢瑟福对a粒子散射实验的解释是()A.使a粒子产生偏转的力主要是原子中电子对a粒子的作用力B.使a粒子产生偏转的力是库仑力C.原子核很小,a粒子接近它的机会很小,所以绝大多数的a粒子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D.能产生大角度偏转的a粒子是穿过原子时离原子核较远的a粒子18.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不包括下列哪些内容()A.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B.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C.原子正电荷均匀分布在它的全部体积上D.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原子核旋转19.如图所示卢瑟福a粒子散射实验的原子核和两个a粒子的径迹,其中可能正确的是()20.关于线状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每种原子处在不同温度下发光的线状谱不同B,每种原子处在不同的物质中的线状谱不同C,每种原子在任何条件下发光的线状谱都相同D,两种不同的原子发光的线状谱可能相同21.【双选】原子的能量量子化现象是指()A,原子的能量是不可以改变的B,原子的能量与电子的轨道无关C,原子的能量状态是不连续的D,原子具有分立的能级22.-群氢原子处于同…较高的激发态,它们在向较低激发态或基态跃迁的过程中()A,可能吸收一系列频率不同的光子,形成光谱中的若干条暗线B,可能发出一系列频率不同的光子,形成光谱中的若干条明线C,只能吸收频率一定的光子,形成光谱中的一条暗线D,只能发出频率一定的光子,形成光谱中的一条明线23.氮原子被电离一个核外电子,形成类氢结构的氢离子,已知基态氢离子能量为Ei = —54.4 eV,氢离子能级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在具有下列能量的光子中,不能被基态氮离子吸收而发生跃迁的是() E. _________ oA.40.8 eV f::6:0 eVB.43.2 eV & ---------------- 13.6 eVC.51.0 eV E\54.4 eVD.54.4 eV24.一群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发生跃迁时最多可观测到氢原子发射不同波长的光有多少种()A.B.C.D.25、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i,如图所不, 四个能级图正确代表氢原子能级的是_L2£> 拓IfE26、【双选】氢原子辐射出--个光子后,根据玻尔理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的动能减少,电势能增大B、电子的动能增大,电势能减小C、电子绕核旋转的半径减小,周期变小D、电子绕核旋转的半径增大,周期变大27.氢原子的量子数越小,贝"()A、电子轨道半径越小B、原子的能量越小C、原子的能量越大D、原子的电势能越大28.下列现象中,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是()A.a粒子散射现象B.天然放射现象C.光电效应现象D.原子发光现象29.【双选】关于质子与中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原子核内的中子数总等于质子数C.卢瑟福发现了质子,并预言了中子的存在D.卢瑟福发现了中子,并预言了质子的存在30.【双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玛丽•居里首先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B.卢瑟福在a粒子散射实验中发现了电子C.查德威克在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中发现了中子D.爱因斯坦为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提出了光子说31.【双选】一个原子核反,关于这个原子核,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核外有83个电子,核内有127个质子B.核外有83个电子,核内有83个质子C.核内有83个质子,127个中子D.核内有210个核子32.【双选】原子序数的意义是()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次序B.原子核内质子的个数C.原子核的中子数D,原子核内核子的个数E\。
原子物理学习题(参考答案)
(6)用能量为 12.7eV 的电子去激发基态氢原子时,受激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能出 现几条光谱线(不考虑自旋) ; A A、3 ; B、10 ; C、1 ; D、4 。 (7)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氦离子 He+的第一轨道半径是: A、2 a 0 ; B、 4 a 0 ; C.、 a 0 /2 ; C D、 a 0 /4 。 D
(8)碱金属原子能级的双重结构是由于下列哪一项产生: A、相对论效应 B、原子实的极化 C、价电子的轨道贯穿 D、价电子的自旋-轨道相互作用 (9)d 电子的总角动量取值可能为:
35 15 , 2 2 A、 ;
A
15 3 , 2 B、 2 ;
63 35 , 2 C、 2 ;
D、 6, 2
E He 12 E He 2 E He 1 E Li 12 E Li 2 E Li 1
2
1 ) 180 0 sin 2
5.06 10 14 m
α 粒子与 7Li 核对心碰撞的最小距离(考虑质心系运动)
rm
1 4 0 1 4 0 1 4 0
Z1 Z 2 e 2 (1 v 2 Z1 Z 2 e 2 (1 2 Ec
2
1 sin 1 sin
2
)
2
rHe 1 rLi 1
由
rHe 2
2 2 2 4 0 n 2 2 n 2 a1 r 4 0 n a n 4a1 0.707 a 0 . 177 1 1 2 2 Li 2 3 3 Z Z me Ze me Ze Z n c n 得电子在这些轨道上的速度分别是
(16)今有电子组态 1s2p,1s1p,2d3p,2p3s,试判断下列哪些电子组态是完全存在的: A.1s2p ,1s1p B.1s2p,2d3p C,2d3p,2p3s D.1s2p,2p3s (17)有状态 2p3d3P2,1,02s3p3P2,1,0 的跃迁: D A.可产生 9 条谱线 B.可产生 7 条谱线 C 可产生 6 条谱线
原子物理复习题
原子物理学习题第一章 原子的核式结构1.选择题:(1)原子半径的数量级是:A .10-10cm; B.10-8m C. 10-10m D.10-13m(2)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提出是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中A. 绝大多数α粒子散射角接近180︒B.α粒子只偏2︒~3︒C. 以小角散射为主也存在大角散射D. 以大角散射为主也存在小角散射(3)进行卢瑟福理论实验验证时发现小角散射与实验不符这说明:A. 原子不一定存在核式结构B. 散射物太厚C. 卢瑟福理论是错误的D. 小角散射时一次散射理论不成立(4)用相同能量的α粒子束和质子束分别与金箔正碰,测量金原子核半径的上限. 问用质子束所得结果是用α粒子束所得结果的几倍?A. 1/4 B . 1/2 C . 1 D. 2(5)动能E K =40keV 的α粒子对心接近Pb(z=82)核而产生散射,则最小距离为(m ):A.5.91010-⨯B.3.01210-⨯C.5.9⨯10-12D.5.9⨯10-14(6)如果用相同动能的质子和氘核同金箔产生散射,那么用质子作为入射粒子测得的金原子半径上限是用氘核子作为入射粒子测得的金原子半径上限的几倍?A.2B.1/2C.1 D .4(7)在金箔引起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中,每10000个对准金箔的α粒子中发现有4个粒子被散射到角度大于5°的范围内.若金箔的厚度增加到4倍,那么被散射的α粒子会有多少?A. 16B..8C.4D.2(8)在同一α粒子源和散射靶的条件下观察到α粒子被散射在90°和60°角方向上单位立体角内的粒子数之比为:A .4:1 B.2:2 C.1:4 D.1:8(9)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若把α粒子换成质子,要想得到α粒子相同的角分布,在散射物不变条件下则必须使:A.质子的速度与α粒子的相同; B .质子的能量与α粒子的相同;C .质子的速度是α粒子的一半;D .质子的能量是α粒子的一半2.简答题:(1)简述卢瑟福原子有核模型的要点.(2)简述α粒子散射实验. α粒子大角散射的结果说明了什么?(3)什么是微分散射截面?简述其物理意义.(4)α粒子在散射角很小时,发现卢瑟福公式与实验有显著偏离,这是什么原因?(5)为什么说实验证实了卢瑟福公式的正确性,就是证实了原子的核式结构?(6)用较重的带负电的粒子代替α粒子作散射实验会产生什么结果?中性粒子代替α粒子作同样的实验是否可行?为什么?(7)在散射物质比较厚时,能否应用卢瑟福公式?为什么?(8)普朗光量子假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与经典物理有何矛盾?(9)为什么说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设是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设的发展.(10)何谓绝对黑体?下述各物体是否是绝对黑体?(a)不辐射可见光的物体;(b)不辐射任何光线的物体;(c)不能反射可见光的物体;(d)不能反射任何光线的物体;(e)开有小孔空腔.3.计算题:(1)当一束能量为4.8Mev 的α粒子垂直入射到厚度为4.0×10-5cm 的金箔上时探测器沿20°方向上每秒记录到2.0×104个α粒子试求:①仅改变探测器安置方位,沿60°方向每秒可记录到多少个α粒子?②若α粒子能量减少一半,则沿20°方向每秒可测得多少个α粒子?③α粒子能量仍为4.8MeV,而将金箔换成厚度的铝箔,则沿20°方向每秒可记录到多少个α粒子?(ρ金=19.3g/cm 3 ρ铅=27g /cm 3;A 金=179 ,A 铝=27,Z 金=79 Z 铝=13)(2)试证明:α粒子散射中α粒子与原子核对心碰撞时两者之间的最小距离是散射角为900时相对应的瞄准距离的两倍.(3)10Mev 的质子射到铜箔片上,已知铜的Z=29, 试求质子散射角为900时的瞄准距离b 和最接近于核的距离r m .(4)动能为5.0MeV 的α粒子被金核散射,试问当瞄准距离分别为1fm 和10fm 时,散射角各为多大?(5)假设金核半径为7.0fm ,试问:入设质子需要多大能量,才能在对头碰撞时刚好到达金核表面?(6)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如果用银箔代替金箔,二者厚度相同,那么在同样的偏转方向,同样的角度间隔内,散射的α粒子数将减小为原来的几分之几?银的密度为10.6公斤/分米3,原子量为108;金的密度为19.3公斤/分米3,原子量197。
原子物理复习题目.docx
第一章原子的基本状况一、学习要点1・原子的质量和大小,M(X)=^=AUNo二6. 022 X 1023/mol 1 u =叱讐量=]66054X1027kg2.原了核式结构模型(1)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2)”粒子散射理论:, 1 2Ze26库仑散射理论公式:一4亦o M N1 C3(3)原子核大小的估计散射角&…〃严亠•込(1+厶),4 矶Mvo sin 纟2 a粒子止入射:r m =, s〜10-1>—10-11 m二、基本练习1.选择(1)原子半径的数量级是:A.10一%山;B. 10 8mC. 10 10mD. 10 1 m(2)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提出是根据a粒子散射实验中:A.绝大多数。
粒子散射角接近180°B. a粒子只偏2。
〜3。
C.以小角散射为主也存在大角散射D.以大角散射为主也存在小角散射(3)用相同能量的a粒子束和质子束分别与金箔正碰,测量金原子核半径的上限•问用质子束所得结果是用a粒子束所得结果的几倍?A. 1/4 4 一强度为/的Q 粒子束垂直射向一金箔,并为该金箔所散射。
若&=90°对应的瞄准距离为4则这种能量的。
粒子与金核可能达到的 最短距离为:A. b;B. 2b;C. 4b;D. 0.5b 。
2. 简答题(1) 简述卢瑟福原子有核模型的要点.(2) 简述&粒子散射实验.a 粒子大角散射的结果说明了什么?第二章原子的能级和辐射一、学习要点:1・氢原了光谱:线状谱、4个线系(记住名称、顺序)、广义巴尔末公式 v = R(-L--L). 光谱项= 4-、并合原则:V = T(m)-T(n)m nn2 .玻尔氢原子理论:(1) 玻尔三条基本假设的实验基础和内容(记熟)(2) 圆轨道理论(会推导):氢原子中假设原子核静止,电子绕核作匀速率圆周运动E 宀嚅“哗一曲…=\.2.3…… (3) 实验验证:非量子化轨道跃迁 屁冷后+(Eg_EJ(b)夫一赫实验:•结果及分析;原子的电离电势、激发电势D. 2fn e e 2o= 0,529A ;;、_ 27U 2m e e AOO(a)氢原子4个线系的形成“命,5存却3.类氢离了(He+,Li「正电子偶素•“-原子等)(1)He+光谱:毕克林系的发现、波数公式、与氢原子巴耳末系的异同等(2)理论处理:计及原子核的运动,电子和原子核绕共同质心作匀速率圆周运动"如匚正负电荷中心之距防包芈.M+叫pe Z能量(亠)2今,里德伯常数变化RZ 亠4码2力2,广 1 +生M4.椭圆轨道理论1 2 加力 $ 2 1 "(fl ( c c c r吠%"宀(融)时宀碎〃,“丁,归,2,3,…;%",2,3,…,〃"一定,E” 一定,长半轴一定,有”个短半轴,有”个椭圆轨道(状态),即E“为"度简并。
原子物理复习题.doc
原子物理复习资料一、选择题1•德布罗意假设可归结为下列关系式:Ah ti tiA . E二hu,尸一;B 去=力血,P二T IK ; C. E二hu , p=—; D. E二, p= —2.夫兰克一赫兹实验的结果表明:(B )A电子自旋的存在;B原子能量量子化C原子具有磁性;D原子角动量量子化3为了证实德布罗意假设,戴维孙一革末于1927年在鎳单晶体上做了电子衍射实验从而证明了:BA.电子的波动性和粒子性B.电子的波动性C.电子的粒子性D.所有粒子具有二项性4.若镁原子处于基态,它的电子组态应为:(C )A. 2s2sB.2s2pC.3s3sD. 3s3p5.下述哪一个说法是不正确的?(B )A.核力具有饱和性;B.核力与电荷有关;C.核力是短程力;D.核力是交换力.6.按泡利原理,主量子数n确定后可有多少个状态?(D )A. n2;B.2(2/ +1) ;C. 2j+l;D. 2n27.钠原子由nS跃迁到3P态和由nD跃迁到3P态产生的谱线分别属于:(D )A.第一辅线系和基线系B.柏格曼系和第二辅线系C.主线系和第一辅线系D.第二辅线系和第一辅线系8.碱金属原子光谱精细结构形成的根本物理原因:(A )A.电子自旋的存在B.观察仪器分辨率的提高C.选择定则的提出D.轨道角动量的量子化9.彼(Be)原子若处于第一激发态,则其电子组态:DA.2s2s;B. 2s3p;C. Is2p;D. 2s2p10如果/是单电子原子中电子的轨道角动量量子数,则偶极距跃迁选择定则为:(C )A. A/ = 0 ;B. AZ =0^+1;C. AZ = ±1 ;D. A/= 111.设原子的两个价电子是p电子和d电子,在L-S耦合下可能的原子态有:C A. 4 个;B. 9 个;C. 12 个;D. 15 个12.氨原子由状态ls2p 向ls2s S跃迁,可产生的谱线条数为:(C )A. 0;B. 2;C. 3;D. 113.设原子的两个价电子是d电子和f电子,在L-S耦合下可能的原子态有:(D )A. 9 个;B. 12 个;C. 15 个;D. 20 个;14.原子发射X射线特征谱的条件是:(C )A.原子外层电子被激发;B.原子外层电子被电离;C.原子内层电子被移走;D.原子中电子自旋一轨道作用很强15正常塞曼效应总是对应三条谱线,是因为:CA.每个能级在外磁场中劈裂成三个;B.不同能级的郎德因子g大小不同;C.每个能级在外场中劈裂后的间隔相同;D.因为只有三种跃迁16.牡穿Th的半衰期近似为25天,如果将24克Th贮藏100天,则牡的数量将存留多少克?(A )A. 1. 5;B. 3;C. 6;D. 12.17.如果原子处于态,它的朗德因子g值:(A )A. 2/3;B.1/3;C. 2;D. 1/26.氤原子的电子组态为1 s^s^p6,根据壳层结构可以判断氤原子基态为:CA. 1 P 1;B. 3 S 1; C / So; D. 3 P 0 .18.原子发射伦琴射线标识谱的条件是:CA.原子外层电子被激发;B.原子外层电子被电离;C.原子内层电子被移走;D.原子中电子自旋一轨道作用很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项选择题1.卢瑟福由α粒子散射实验得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时,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是:A. 普朗克能量子假设;B. 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设;C. 狭义相对论;D. 经典理论。
2.盖革和马斯登使能量为5MeV 的α粒子束垂直射至厚度为1μm 的金箔(Z =79),已知金箔的数密度为5.9⨯1022cm -3,他们测得散射角大于90°的概率为:A. 10-2;B. 10-4;C. 10-6;D. 10-10。
3.在进行卢瑟福理论实验验证时,发现小角度散射与理论不符,这说明:A. 原子不一定存在核式结构;B. 散射物太厚;C. 卢瑟福理论是错误的;D. 小角散射时,一次散射理论不适用。
4.已知氢原子中的电子在n = 1的轨道上运动形成的电流约为1毫安。
则单电子在n = 3的轨道上绕Li 核(Z = 3)旋转时,电子所形成的电流约等于:A. 0.3毫安;B. 1毫安;C. 3毫安;D. 9毫安。
5.一强度为I 的α粒子束垂直射向一金箔,并为该金箔所散射。
若θ=90°对应的瞄准距离为b ,则这种能量的α粒子与金核可能达到的最短距离为:A. b ;B. 2b ;C. 4b ;D. 0.5b 。
6.根据α粒子通过金属箔时散射实验结果来判断原子模型特征时,下列哪些不正确: •• A 原子内部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B 原子中的正.负电核均匀分布于整个原子中•• C 原子的全部质量几乎集中在中央处很小体积内•• D 原子中正电荷集中于中央处很小的体积内7.卢瑟福由α粒子散射实验得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时,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是:A. 普朗克能量子假设;B. 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设;C. 狭义相对论;D. 经典理论。
8.原始的斯特恩-盖拉赫实验是想证明轨道角动量空间取向量子化, 后来结果证明的是:A. 轨道角动量空间取向量子化;B. 自旋角动量空间取向量子化;C. 轨道和自旋角动量空间取向量子化;D. 角动量空间取向量子化不成立。
9.夫兰克--- 赫兹实验证明:•• A 原子内能级的存在 B 电子的自旋的存在C 电子的荷质比e/m 有一定值D 原子的核式结构10.氢原子基态电离电势和第一激发电势分别是:(ev Rhc 6.13=)A v 6.13-和v 4.3-B v 6.13-和v 2.10-C v 6.13和v 4.3D v 6.13和v 2.10φπim e 2112.根据波恩的统计解释,波函数ψ:A 表示粒子的几率分布,但ψ是可被测量的B ψ不是发现粒子的几率,且不能被测量C 表示由于粒子相互作用形成的波动分布函数D 具有同经典波动相同的物理意义13.根据角动量空间量子化的含义是A .角动量的方向不变,大小是量子化的B .角动量大小一定时,相对某特殊方向的取向是量子化的C .角动量的大小随不同取向是量子化的D .只有外场存在时,才有空间量子化14.定态表示的是[ ]• (A) 原子正常情况下所处的状态• (B) 相互间不能发生跃迁的状态•• (C) 任何情况下都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状态• (D) 一系列不连续的,具有确定的能量值的稳定状态15.在解氢原子定态薛定谔方程中,经分离变量,解)(φφ的方程得: =)(φφ和 L Z =m ,由此给出m 的取值为: [ ]• (A) 0,±1,±2......• (B) 0,,2,1±±......;,±(n-1)(C) 0,,2,1±±......; ±•• (D) 0,.,2,1n ±±±16.碱金属原子能级的双重结构是由于下面的原因产生:A. 相对论效应;B. 原子实极化;C. 价电子的轨道贯穿;D. 价电子自旋与轨道角动量相互作用。
17..对C u (Z=29)原子,失去一个K 壳层电子的原子能量比失去一个价电子的原子能量差不多大多少倍?A. 100,000;B. 100;C. 1000;D. 10,000。
18.对氢原子,考虑精细结构之后,其赖曼系一般结构的每一条谱线应分裂为:A. 2条;B. 3条;C. 5条;D. 不分裂。
19.我们说可以用描写碱金属原子中价电子的量子数n l j ,,来描写伦琴线光谱对应的状态,确切地说应该是描写:A. 内壳层具有空位的状态;B. 内壳层某个电子的状态;C. 最外壳层价电子的状态;D. K 壳层电子的状态。
20.He +中的电子由某个轨道跃迁到另一轨道,相应物理量可能发生的变化如下:A. 总能量增加,动能增加,加速度增加,线速度增加;B. 总能量增加,动能减少,加速度增加,线速度减少;C. 总能量减少,动能增加,加速度增加,线速度增加;D. 总能量减少,动能增加,加速度减少,线速度减少。
21.碱金属原子形成精细结构光谱的选择定则为 ∆l =±1; ∆j =±01, , 对于氢原子形成精细结构光谱的选择定则与上述选择定则A. 不同;B. 相同;C. ∆l 相同, ∆j 不同;D. ∆l 不同, ∆j 相同。
23.碱金属原子的能级与氢原子的相比较:A. 相同n ,碱金属的能级略高,随着n 和l 值的增加,两者差别减少;B. 相同n ,碱金属的能级略低,随着n 和l 值的增加,两者差别增加;C. 相同n ,碱金属的能级略低,随着n 和l 值的增加,两者差别减少;D. 在不考虑精细结构时,两者能级基本上重叠。
24.氢原子分别处于32D 3/2 , 32P 3/2 和 32P 1/2 状态,这些状态对应的能级是否相同(不考虑兰姆位移)?A. 都不同;B. 32P 3/2 和32P 1/2 相同;C. 都相同;D. 32D 3/2 和32P 3/2 相同。
25.碱金属原子的光谱项为:A. T = R /n 2 ;B. T = Z 2R /n 2 ;C. T = R /n * ;D. T = Z *2R /n 226.根据能级多重性的交替规律,铷原子(Z=37)的能级多重结构是:A. 双重;B. 一、三重;C. 单重;D. 二、四重。
27.碱金属原光谱线25223243//~F P -=ν不可能产生。
这是因为A 原子不存在这些能级B 违背选择定则1±= ∆C 0≠j ∆D 0≠ ∆28.角动量空间取向量子化适用于:(A)轨道角动量 B . 自旋角动量 C . 氢原子 D .所有角动量29.当氦离子至少处于如下温度时,其巴耳末系才会在吸收谱中有相当的份量(当T =300K 时,k B T ≈1/40eV )A. 103K ;B. 105K ;C. 107K ;D. 109K 。
30.某原子的两个等效d 电子组成原子态1G 4、1D 2、1S 0、3F 4, 3, 2和3P 2, 1, 0,则该原子基态为:A. 1S 0;B. 1G 4;C. 3F 2;D. 3F 4 。
31.由状态2p3p 3P 到2s2p 3P 的辐射跃迁:A. 可产生9条谱线;B. 可产生7条谱线;C. 可产生6条谱线;D. 不能发生。
33.由壳层结构理论和洪德定则可知,氯原子(Z=17)基态时的原子态应是:A. 2P 1/2;B. 2P 3/2;C. 4P 1/2;D. 4P 3/2。
34.LS 耦合中关于J 的选择定则为除外)00(1,0→±=∆J ,其中除外00→的原因是由于:A. 宇称守恒;B. 轨道角动量守恒;C. 泡利原理限制;D. 总角动量守恒。
35.若原子处于1D 2和2S 1/2状态, 它们的朗德因子g 的值分别为:A. 1和2/3 ;B. 2和2/3 ;C. 1和4/3 ;D. 1和2 。
36.镁原子(Z=12)处于基态时价电子的电子组态及基态原子态应是:A. 2s2s 1S 0;B. 2s2p 3P 0;C. 3s3s 1S 0;D. 3s3p 3P 0。
37.下图表示从基态起汞原子可能的某些能级,总能量为9eV 的自由电子与处于基态的汞原子碰撞,碰撞之后电子所具有的能量(以eV 为单位)可能值是什么?(允许忽略汞原子动量的变化)。
A. 0.2, 1.4, 4.1; B. 2.3, 3.5, 4.1;C. 0.2, 2.3, 4.1;D. 1.4, 0.2, 3.5。
能量(e V ) 0-1.6 -3.7-5.5 -10.4基态38.氦原子中下列哪些是可实现的跃迁A .33S 1→23P 0B .33P 1→21S 0C .23S 1→21S 0D .33D 2→23P 039.S (硫)原子基态电子组态是3s 23p 4其基态为:A . 3P 0B . 3S 1C .3D 3 D .3P 240.对氦原子由状态1S2P 3P 0,1,2向1S2S 3S 1跃迁可能产生的谱线条数为(A );0 (B );2 (C );3 (D );1。
41.S (硫)原子基态电子组态是3s 23p 4其基态为:42.处于L =3, S =2原子态的原子,其总角动量量子数J 的可能取值为:A. 3, 2,1;B. 5, 4, 3, 2, 1;C. 6, 5, 4, 3;D. 5/2, 4/2, 3/2, 2/2, 1/2。
43.原子中轨道磁矩μL 和轨道角动量L 的关系应为 :A .;μL e em =L B .;μL e e m =2L C .;μL e e m =-2L D ..μL e e m =-L 。
44.某原子处在B = 0.8特斯拉的磁场中,当微波发生器的频率调到1.68×1010Hz 时,观察到顺磁共振。
该原子此时所处状态的朗德因子值为:A. 3/2;B. 2;C. 1;D. 4/5。
45.在外磁场中的原子,若外磁场B 可视为弱磁场,则:A. μL 和μS 先耦合成μ再与B 耦合;B. 由于B 弱使μL 与μS 不能耦合成μ;C. 由于B 弱,所以磁场对原子的作用总可忽略;D. μL 与μS 分别同B 耦合,而后形成总附加能。
46.判断处在弱磁场中的下列原子态分裂的子能级数哪个是正确的?A. 4D 3/2分裂为2个;B. 1P 1分裂为3个;C. 2F 5/2分裂为7个;D. 1D 2分裂为4个。
47.在LS 耦合下,两个等价p 电子能形成的原子态是:A. 1D ,3D ;B. 1P ,1D ,3P ,3D ;C. 1D ,3P ,1S ;D. 1D ,3D ,1P ,3P ,1S ,3S 。
48.在观测顺磁共振的实验装置中,所使用的交变电磁场的波长处于:A. 0.3 — 300A范围内; B. 0.4 — 0.7μm 范围内;C. 300 — 0.3mm 范围内;D. 0.03 — 0.4μm 范围内。
49.朗德因子g 的应用范围是 :A. 弱外磁场中的正、反常塞曼效应;B. 弱外磁场中的正常塞曼效应;C. 对弱、强外磁场均成立, 但取值不同;D. 弱外磁场中的正常塞曼效应和帕邢-巴克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