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外贸竞争力的现状分析与对策__以浙江为例
浙江企业对外贸易出口现状及对策

浙江企业对外贸易出口现状及对策浙江作为中国的经济强省,对外贸易出口一直占据重要地位。
本文将介绍浙江企业对外贸易出口的现状,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一、浙江企业对外贸易出口现状浙江省拥有众多实力强大的企业,涵盖了多个行业,如纺织、机械、化工、电子等。
这些企业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和质量管理体系,能够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
然而,浙江企业在对外贸易出口方面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国际市场竞争激烈,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也在加大出口力度,对浙江企业构成了压力。
其次,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上升,一些国家采取贸易壁垒和限制措施,使得浙江企业的出口面临更多的障碍。
此外,劳动力成本上升、环境保护要求提高等因素也对浙江企业的出口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对浙江企业对外贸易出口的策略1.深入研究国际市场:浙江企业应积极主动地了解目标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需求,掌握国际市场的动态。
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产品的定位和创新,以符合市场需求并有竞争优势。
2.提高质量和服务水平:质量是企业赢得国际市场的关键。
浙江企业应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同时,优化服务体系,及时响应客户的需求,提供符合客户期望的解决方案。
3.加强科研创新:浙江企业应加强科研和创新能力,积极引进和培养高层次的人才,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
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差异化,为企业提供更多的竞争优势。
4.拓展多元化市场:浙江企业应积极寻找新的出口市场,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在拓展新市场的过程中,要考虑国际市场的风险和机会,制定相应的市场开拓策略。
5.提升品牌影响力:品牌是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的体现。
浙江企业应注重品牌建设,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提升品牌的认知度和美誉度。
通过品牌的力量,可以帮助企业在国际市场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和优势。
6.主动应对贸易保护主义:面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浙江企业应采取积极的对策。
一方面,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和,以推动自由贸易的发展。
中美贸易争端下浙江省跨境电商企业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

中美贸易争端下浙江省跨境电商企业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美贸易争端是当前全球经济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也备受关注。
浙江省作为中国跨境电商的重要发展地区,受到中美贸易争端的影响尤为明显。
随着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浙江省的跨境电商企业面临着严峻的发展考验。
在中美贸易争端的背景下,浙江省跨境电商企业面临着出口订单减少、成本增加、市场份额受损等困境。
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货物运输成本增加,货币汇率波动等因素也给企业经营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为了应对中美贸易争端对浙江省跨境电商企业的影响,有必要深入研究目前的发展困境及未来的发展对策。
只有全面了解问题的根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才能帮助浙江省跨境电商企业尽快走出困境,实现稳定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当前中美贸易争端对浙江省跨境电商企业的影响,分析浙江省跨境电商企业面临的发展困境,并深入剖析影响其发展的因素。
通过研究,旨在提出一系列有效的对策,以应对当前困境,促进浙江省跨境电商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通过本研究,为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参考,推动我国跨境电商产业的健康发展,促进中美贸易争端背景下浙江省跨境电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3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关键意义在于深入分析当前中美贸易争端对浙江省跨境电商企业的影响及其面临的发展困境,探讨影响企业发展的各种因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
通过对浙江省跨境电商企业的研究,可以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推动政策的制定与调整,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合理的支持与帮助,促进浙江省跨境电商产业的良性发展。
对于相关从业者和研究者来说,本研究将有助于增进对跨境电商行业的了解,为他们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丰富并完善学术研究领域的相关知识。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能够为促进浙江省跨境电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做出积极贡献。
2. 正文2.1 当前中美贸易争端对浙江省跨境电商企业的影响当前中美贸易争端给浙江省跨境电商企业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
浙江省外贸出口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浙江省外贸出口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浙江省是中国外贸出口大省之一,作为经济发达的沿海省份,浙江省外贸出口一直处于较为良好的发展状态。
由于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和国内外需求的波动,浙江省外贸出口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境。
本文将对浙江省外贸出口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现状分析浙江省外贸出口在近几年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但增速有所放缓。
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浙江省的外贸出口额为2.02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7%。
尽管出口额达到了新的高度,但增速相较于几年前显著下降。
主要原因包括:一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
近年来,国际贸易环境动荡不安,一些国家采取了贸易保护措施,对中国的出口产品进行了限制和打压,使得浙江省外贸出口面临较大的困境。
二是国内外市场需求波动。
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带动了对外贸出口的需求减少;国外市场需求变化不确定,不同国家和地区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发生了较大变化。
三是企业自身因素。
浙江省外贸企业大多数为中小微企业,面对国际市场竞争压力大,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相对滞后。
二、对策分析针对浙江省外贸出口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开拓新市场。
目前,浙江省外贸出口主要依赖欧美市场,市场份额已经相对饱和。
浙江省可以通过加强对新兴市场的开发,如东南亚、非洲等地,寻找新的出口增长点。
2. 提高产品附加值。
浙江省外贸出口产品大多为中低端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
针对这一问题,浙江省可以加大需要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 加强品牌建设。
品牌是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重要资产,对产品销售和价格具有重要影响。
浙江省可以通过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提升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4. 改善营商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是吸引外资和提升外贸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浙江省可以加大对外贸企业的支持力度,简化行政审批程序,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吸引更多的外资和外贸企业参与到浙江省的外贸出口中。
浙江省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思考

浙江省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思考浙江省,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省份之一,其出口贸易一直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咱就来唠唠浙江省出口贸易的现状,顺便琢磨琢磨应对的法子。
我前阵子去了趟浙江的一个港口城市,那景象真叫一个热闹。
巨大的集装箱起重机像巨人的手臂一样,不停地吊起放下装满货物的集装箱。
港口上的工人们忙忙碌碌,卡车来来往往,一片繁忙。
这让我直观地感受到了浙江省出口贸易的活跃。
先来说说现状吧。
浙江省出口贸易的规模那可是相当可观,各种各样的商品源源不断地从这里走向世界各地。
像纺织品、机电产品、塑料制品等等,在国际市场上都占有一席之地。
不过呢,也不是一点问题没有。
比如说,一些出口企业面临着成本上升的压力。
原材料价格涨了,工人工资也在涨,这就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还有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给浙江的出口设置了不少障碍。
有些国家动不动就搞个贸易制裁,加征关税,让咱的产品在他们那卖得更贵,竞争力下降。
再就是技术创新方面,虽然浙江在这方面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但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差距。
一些高端产品的核心技术还掌握在别人手里,这也限制了浙江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那针对这些问题,咱们能想点啥对策呢?首先,政府得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
比如说,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减轻企业的负担,帮助他们降低成本。
同时,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给他们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引导。
企业自身也得争气,不能光等着政府帮忙。
要加强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比如说,一家生产小家电的企业,如果能研发出更智能、更节能的产品,不就能在国际市场上更有竞争力了嘛。
还有就是要开拓新的市场。
不能光盯着欧美那些传统市场,像非洲、拉美这些新兴市场也有很大的潜力。
浙江的企业可以多去这些地方考察考察,了解当地的需求,针对性地开发产品。
另外,加强品牌建设也很重要。
不能老是给别人做代工,得有自己的品牌。
有了品牌,产品的附加值就能提高,利润也就上去了。
总之,浙江省出口贸易虽然有成绩,但也有挑战。
浙江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浙江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现状及对策分析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小企业的发展逐渐加快,中小企业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我国,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对扩大就业、活跃市场、增加税收、稳定社会和形成合理的国民经济结构、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制度创新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小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主体,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
特别是当前,在确保国民经济适度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实现科教兴国、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此,正确指导国有小企业改革,大力扶持各类中小企业发展,已成为当前一项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关键字: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现状分析解决措施目录一、绪论 (1)(一)研究背景 (1)(二)研究目的 (1)(三)研究内容 (1)二、本论 (1)(一)中小型企业概念划定 (1)1.农、林、牧、渔业 (2)2.工业 (2)3.建筑业 (2)4.批发业 (2)5.零售业 (2)6.交通运输业 (2)7.仓储业 (2)8.邮政业 (2)9.住宿业 (2)10.餐饮业 (2)11.信息传输业 (3)12.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3)13.房地产开发经营 (3)14.物业管理 (3)1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3)16.其他未列明行业 (3)(二)我国浙江地区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现状 (3)1.对外贸易的一个具体概念的阐述 (3)2.浙江省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的模式和特点 (3)3.发展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必要性 (4)(三)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所面临的困境 (4)(四)对这些困境的对策分析 (5)三、案例分析 (5)(一)东艺的比较优势 (6)1.劳动力优势 (6)2.产业链优势 (6)3.规模化优势 (6)4.生产专业化优势 (6)(二)主要的机会把握 (6)1.不失时机地抓住了国际市场营销机会 (6)2.积极开展国内营销 (7)四、结论 (7)参考文献 (7)致谢 (8)一、绪论(一)研究背景纵观世界经济发展规律,中小企业一直是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经济主体,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是增加就业的重要渠道,是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
浙江省对外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借鉴意义

摘要对外贸易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两者之间的关系也一直是经济学家们研究的重点。
对外贸易能否促进经济增长,历史上国内外学者们也都各执一词。
对中国的对外贸易进行研究时,大多数文献大多集中于对中国整体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但由于不同省市有着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模式,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不同地区也存在着不同的数量关系。
自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的对外贸易开放水平大大提高,对外贸易额逐年增长,如今已发展成为中国当之无愧的外贸大省,出口额位居全国前列,经济实力也位列前茅。
因此无论是在理论上那个还是实践方面,对浙江省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都具有很大的意义。
基于以上主题,本文从进出口贸易总额及差额,进出口商品结构,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对外依存度等方面分析了浙江省对外贸易现状,并根据2006-2012年浙江省的出口、进口、国民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居民总体消费水平等数据,通过协整分析,探讨了进出口贸易与浙江省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本文系运用规范研究方法进行的专题研究。
全文分3个部分:首先,从多个方面分析了浙江省对外贸易现状;其次,运用协整检验对对外贸易与GDP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和居民总体消费水平的关系作了实证分析;最后,浅析了浙江省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对外贸易;经济增长;协整检验;浙江省引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
三十年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9.4%。
2012 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1.894 万亿人民币。
与此同时,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同样引起了世界的关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中国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1978 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为211 亿美元,到2012年,对外贸易总额达到38671.2亿美元,实现了巨额的增长。
中国在世界范围内俨然已是举足轻重的贸易大国。
显然对外贸易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几年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接长三角招商引资存在问题及建议

在当今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一直吸引着众多投资者和企业的目光。
然而,对接长三角招商引资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和挑战。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度评估,并提出建议,以期为优化长三角地区的招商引资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一、现状分析1. 招商引资政策存在滞后性问题目前,长三角地区各地的招商引资政策各有不同,虽然一定程度上为企业提供了便利,但仍然存在一些滞后性问题。
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不及时更新,部分政策对中小企业不够友好等。
2. 企业需求与地方资源不匹配一些企业在进行招商引资时,往往难以找到与自身需求匹配的地方资源。
部分企业追求成本最小化,而当地资源可能无法满足其需求,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3. 缺乏一体化的招商引资合作机制当前长三角地区各地招商引资之间缺乏统一的合作机制,难以形成合力,导致资源和资金的浪费,也难以形成整体的投资吸引力。
二、问题原因分析1. 体制机制不够完善长三角地区各地之间的发展体制机制仍然互不相同,导致了招商引资政策的不协调性和不统一性,增加了企业投资的风险。
2. 信息不对称在招商引资中,地方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依然存在。
一些地方政府宣传自身资源和政策的优势,但实际上并不完全符合企业需求,导致了企业投资过程中的误判和失败。
3. 缺乏跨地区合作长三角地区不同地方之间缺乏跨地区的合作机制,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投资效益的降低。
三、改进建议1. 完善招商引资政策长三角地区应当加强区域内招商引资政策的协调和统一,建立跨地区的政策合作机制,以提高招商引资效率。
2. 加强信息公开和对接服务地方政府应加强信息公开,不断提升对接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企业提供更为全面、精准的投资环境信息。
3. 建立统一的招商引资服务评台长三角地区可以探索建立统一的招商引资服务评台,为全区域的企业提供一站式的招商引资服务,建立起更加完善的合作机制。
四、个人观点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发展空间。
浙江省外贸出口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浙江省外贸出口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浙江省作为中国重要的外贸出口大省,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目前,浙江省的外贸出口主要集中在轻工业、纺织服装、机电产品、化工产品等领域。
随着全球贸易形势的变化以及国内外经济环境的调整,浙江省的外贸出口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为此,我们需要分析浙江省外贸出口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出口规模持续增长:浙江省的外贸出口规模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全省外贸出口总额达到1.96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8%。
2. 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随着浙江省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出口产品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升级。
高附加值、技术含量较高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等出口占比不断提升,而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比逐渐下降。
3. 对美出口占比较高:美国是浙江省的重要出口市场之一,对美出口占比较高。
中美贸易摩擦以及对中国出口的限制措施给浙江省的外贸出口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二、浙江省外贸出口面临的挑战:1. 国际市场需求不稳定: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际市场需求不稳定。
加上国际竞争激烈,浙江省的外贸出口面临着市场订单减少、产品价格下降等困境。
2. 贸易摩擦影响:中美贸易摩擦给浙江省的外贸出口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导致一些出口到美国的浙江企业面临压力。
3. 企业自身竞争力不足:浙江省的外贸出口企业中,中小企业占比较高,并且大部分企业以代工为主,缺乏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
这使得浙江省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竞争压力。
1. 市场拓展多元化:积极发展新兴市场,多元化市场拓展,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通过加强对非洲、东南亚等地的贸易合作,寻求更多出口机会。
2. 结构升级和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和创新投入,通过技术提升和产品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3. 加强企业竞争力培育:以企业为主体,加强企业自主创新、品牌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
沿海城市对外贸易与经济运行协调发展研究——以浙江温州为例

口总额 00 1 亿美元 , 2 1 9 7 到 0 0年外贸进 出
口总额 1 09 亿美元 , 7 .4 其中进 口总额 2 .1 55 亿美元 , 出口总额 1 54 亿美元 , 4 3 进出 口依 存度 为3 . %。尽管近几年来温州对外贸 95 5
易发展迅速 , 但在总量和规模上, 相比东南
税 区域 的发展 策略研 究 》( k 1 0 wv 1 1 7)
◆
生产总值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 ,同时也 反映了该国或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要评 价对外贸易对温州经济增长和总供需扩张 的影响 ,首先就要正确把握温州经济 的对 外贸易依 存度。度量一种经济的对外 贸易
的依 存度 , 一般 有两类方法:第一 类方法 ,
消费占
5 4 a4 4 4 92 4 7 96 4 .9 87 4 2 88 4 9 73 4 5 39 4 4 36
温州对 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现状
温州地处浙江南部 ,自1 7 年 改革开 98
整来适应 国内外环境 的变化 ,应 当在新 的 形势下寻求符合自身实情 的发展道路 ,探
年 的 3 . %。新 形 势 下随 着 “ 江 海洋 95 5 浙 经济发 展 示 范 区” 战略 的 实施 及 “ 二 十 五 经 济发展 规 划 ” 的推 进 ,有 必要 研 究 对外 贸易与温州经济 增长之 间的相 关 性 。 本 文 通 过 相 关 性 指 标 分 析 来研 究 对外 贸 易对 于温 州经 济 增 长 贡献 程 度 , 并 提 出在 新 形 势 下 如 何 促 进 对 外 贸 易
1 95 4 9 016 aC 1 2 6 261 288 1 9 町 70 2 96 1 2 g6 5 4 8 570 1 9 6 18 2 89 1 81 9 7 0 5 g 7 7 1 1 9 6 20 3 92 2D 0 9 8 7 6 27 12 1 9 7 0 3 59 2 46 99 约 4 5 0 3 6 2 。 8 21 3 95 2 5 2 。0 2 2 8 7 6 .5 277 .4 3 8 7. 8 5 2 26 7 281 914 4 1 67 6 9
新常态下浙江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研究

新常态下浙江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研究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浙江对外贸易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作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和重要贸易大省,浙江的对外贸易发展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研究新常态下浙江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对于推动浙江经济发展和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分析新常态下浙江对外贸易的形势和特点新常态下,浙江对外贸易面临着一些新的形势和特点。
一是外贸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放缓。
二是国际市场竞争激烈,贸易保护主义加剧。
三是全球价值链格局调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放缓。
四是经济结构调整,消费升级,服务贸易增长迅速。
五是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兴起。
六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内需市场不断扩大。
七是国家出台一系列扶持对外贸易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1. 推动贸易结构调整和升级。
结合国家战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提高浙江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
扩大出口高新技术产品和服务贸易的比重,提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2. 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
加大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力度,提高浙江商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拓展市场多元化、多层次化,加强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合作。
3. 促进外贸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积极培育外贸企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推动外贸向高端、精品、智能化方向发展。
4. 拓展跨境电商和数字贸易。
加强跨境电商和数字贸易的发展,推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外贸增长点,提高浙江对外贸易的规模和效益。
5. 推动外贸合作和交流。
加强与国际贸易组织和相关国家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和贸易谈判,为浙江对外贸易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6. 积极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摩擦。
加强政府引导和企业自主行动,加强对贸易救济措施的应对和适应,维护浙江对外贸易的合法权益。
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问题——以浙江省为例

Regional Economy区域经济2342012年6月 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问题探析—— 以浙江省为例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周侃摘 要:浙江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的南部,经济较为发达,是我国经济增速最快和最具活力的省份之一,外向型经济所占的比重大,外贸依存度较高。
本文通过对浙江省的外向型经济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到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对浙江省的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和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区域经济 浙江省 探析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6(c)-234-02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同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愈加密切,外向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动力。
但随着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开始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的到来,我国的外向型经济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因此如何更好的发展我国的外向型经济就显得十分重要,浙江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的南部,经济较为发达,是我国经济增速最快和最具活力的省份之一,外向型经济所占的比重大,外贸依存度较高。
因此通过对浙江省的外向型经济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到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有着十分重要和积极的意义。
1 外向型经济概述外向型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它依托于全球市场的实际需求,通过贸易、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经济交流活动,实现出口创汇的目的,从而促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
它要求该国家或地区必须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国际经济的基本内容和发展构建自己的经济结构,具有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秩序和经济组织结构体系,通过恰当的经济手段进行管理,从而最大限度的参与到国际分工和竞争中。
同内向型经济相比,外向型经济更加开放,面对的市场更大,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有效的提升该地区或国家的科技水平和生产效率,使其更加健康和良性地发展。
同时由于外向型经济的活动范围更广,资源更容易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企业能够实现最优规模效益。
长三角地区国际贸易水平分析

长三角地区国际贸易水平分析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四个省市,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达,是中国国际贸易的重要窗口。
长三角地区的国际贸易水平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并且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长三角地区的国际贸易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本文将对长三角地区国际贸易水平进行分析,探讨其发展态势和影响因素。
一、长三角地区国际贸易的发展概况1.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国际贸易持续增长长三角地区地处中国东部沿海,拥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和发达的经济基础,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外贸企业。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长三角地区的国际贸易水平持续增长,出口和进口规模不断扩大。
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长三角地区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了约2.7万亿美元,占全国外贸总额的四分之一左右,成为中国国际贸易的重要支撑点。
2. 以上海市为代表的长三角城市对外贸易贡献显著作为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城市,上海市对外贸易贡献非常显著。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上海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了约3.02万亿美元,占长三角地区总量的约11.2%。
上海市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拥有完善的贸易体系和国际化的贸易环境,这为长三角地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二、长三角地区国际贸易水平持续提升的影响因素1. 经济发展水平高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创新能力强,这为长三角地区的国际贸易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在长三角地区,有许多知名的跨国公司和出口加工区,这些企业对外贸易的贡献非常显著。
长三角地区拥有完善的交通网络和运输体系,便利的交通条件也为国际贸易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2. 政府政策扶持长三角地区的国际贸易水平的提升也得益于政府的政策扶持。
长三角地区的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对外贸易的政策措施,包括加大外贸经济引导基金支持力度、优化外贸服务等,这些政策措施为长三角地区国际贸易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长三角地区国际贸易水平的未来发展趋势1. 进一步开放与合作长三角地区国际贸易水平的提升将继续得益于中国进一步的开放与合作。
浙江省对外贸易现状分析

浙江省对外贸易现状分析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外贸大省之一,其对外贸易现状在国内外市场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浙江省外贸总体情况、主要出口商品和出口市场、面临的挑战等方面对浙江省对外贸易现状进行分析。
首先,浙江省外贸总体情况。
浙江省外贸规模庞大,2024年总进出口额超过2.3万亿人民币,占全国比重约为12%左右。
外贸发展呈现出稳中有进的态势,前十个月的外贸进出口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2.9个百分点。
同时,浙江省对外贸易结构持续优化,一般贸易占比逐渐上升,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比增加。
其次,浙江省的主要出口商品和出口市场。
主要出口商品包括机电产品、纺织品、非金属矿产品等。
其中,机电产品是浙江省出口的主力军,占比超过一半。
海洋经济也成为浙江省外贸的新增长点,海洋装备、海水养殖、海产品加工等领域出口增速较快。
关于出口市场,浙江省的出口市场多元化,主要贸易伙伴包括美国、欧盟、东盟和日韩等,同时红海市场也成为浙江省外贸发展的新增长点。
然后,浙江省对外贸易面临的挑战。
首先,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给浙江省外贸带来一定的压力,需求疲软导致出口增速放缓。
其次,贸易摩擦、贸易保护主义等不确定因素给浙江省外贸带来不确定性,增加贸易摩擦的风险。
同时,企业竞争力不足也是一个挑战,这需要浙江省继续加大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的力度,提升企业竞争力。
为应对上述挑战,浙江省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外贸政策支持,提供更多的资金、税收优惠和市场信息支持。
其次,加强与贸易伙伴的合作,深化自贸区建设,寻求更多的出口机会。
同时,积极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提升企业竞争力。
此外,浙江省还可以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如中东、非洲等,寻找更多的出口机会。
综上所述,浙江省对外贸易现状总体稳定,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要继续保持对外贸易的稳定增长,浙江省需要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强合作与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积极开拓多元化的出口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
浙江省出口贸易现状、问题及对策

浙江省出口贸易现状、问题及对策[摘要]近年来,浙江省的出口贸易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同时,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贸易方式和贸易主体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到2022年,浙江省的出口对全国的增长贡献率已经达到18.5%,位居全国首位。
尽管如此,浙江省的出口贸易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出口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国际市场竞争力较弱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如增强新技术产品开发力度、拓展新的国际市场、提升自我品牌实力等,以促进浙江省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浙江省;出口贸易;现状;问题和对策Export trade statu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of Zhejiang Province[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export trade of Zhejiang Province has shown a rapid growth trend, at the same time, the structure of export commodities has been continuously optimized, and the trade mode and main structure of trade have also undergone obvious changes. By 2022, Zhejiang Province's exports have contributed 18.5% to the country's growth, ranking first in the country. Nevertheless, Zhejiang's export trade still faces some challenges, such as the relatively low added value and technical content of export products, and the weak competitiven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In response to these problems, effective measures need to be taken, such as strengthening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echnology products, expanding new international markets, and enhancing self-brand strength, so as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Zhejiang Province's export trade.[Keywords] Zhejiang Province; export trade; Status quo;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一、引言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加,出口贸易也迅速发展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经常会出现贸易摩擦,关税的提高导致浙江省产品价格上涨,从而失去价格优势等等。
浅析义乌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

浅析义乌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义乌是中国浙江省境内的一个著名商贸城,是中国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也是世界知名的出口加工基地之一。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义乌市已经成为中国各地商人和外国买家的交易之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义乌的出口贸易不断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但是,义乌的出口贸易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从义乌的出口贸易现状和对策两个方面,对义乌出口贸易进行浅析。
1.出口规模不断扩大义乌出口贸易的规模在不断增长。
根据2019年义乌市商务局发布的数据,义乌出口贸易总额已经超过1000亿美元,占了全国市场份额的1.6%。
在义乌市内,出口规模最大的商品有五金制品、钟表、眼镜、皮包、箱包、塑料制品等。
2.贸易结构单一义乌出口贸易的商品以传统的轻工制品为主,如五金制品、钟表、眼镜、塑料制品等。
这种贸易结构单一的局面,一方面反映出义乌的专业化程度和高度集中化,另一方面也会对市场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困难。
3.企业规模较小义乌出口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
由于义乌出口业界的起点相对较晚,同时企业类型以私营企业为主,这就决定了出口企业规模相对较小。
相比于中东欧和东南亚地区的制造业,义乌制造业的企业平均规模较小,这会对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1.拓展市场多元化义乌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但贸易结构单一,这就要求义乌出口企业在拓展市场的同时,注重多元化发展。
在传统轻工制品贸易基础上,可以抓住国内外市场机遇,布局农产品、机械设备、科技产品等多种领域,实现出口贸易规模和结构的多元化。
2.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义乌应该加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产品品质和附加值。
通过建立高层次的创新人才队伍,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建立创新平台和创新竞争机制,鼓励各企业不断开拓市场,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升研发能力,提高研发费用投入,扩大公司创新领域,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3.优化环境产业发展义乌应该注重优化环境产业发展,加强产业和城市的环保协同。
对外直接投资与地区外贸结构:以浙江为例的研究

方程 ( ) 1
一 3. 8 0 一 1 8 0 4 一 5 7 1 7 4978 .788 .883
6 2 7 1 .526 0 2 3 3 .920 0663 .136
0 9 6 0 1 1 5 8 .452 .381
(. 0 00 O000)
29 59 8 .1 2
引这些无形资产 的情况下 , 这种替代效应将更加明显。R b o— et .Lpe、 r . a t t (0 1利用引力模型研究 r E isyE iD R ms t r20) c ee 了 日本企 业 的对 外直 接投 资 , 发现 制造业 出 口与 日本 企业 对 外直接投资总体上呈互补关系。 随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快速发展 , 这一问题 日 引起 益 国内学界 关注 , 已有 一些 学 者 进 行 了有 益 的探 索 , 而 问 并 然 题在 于 :1 中国对外 直接 投资起 步较 晚 , () 投资 总 规模 相对 于 巨额 的贸易规模显得很小 , 不足以对贸易造成大的影响;2 () 对外 直接 投资 主要是 沿海 地 区 , 浙 江 、 建 等 地企 业 进 行 如 福 的, 其影 响可 能是地 区性 的而 非全 国 的 ;3浙 江对 外 直接 投 () 资规模处于大陆各省份前列, 对于该地区贸易的影响较 为明 显, 因此 , 以浙江 为例 , 外 向直 接投资 对该 地 区 贸易结 构 研究 的影 响作 用具有 一定 的理论 与现 实意 义 。
一
、
-
1 ( X P ) 一 C 1 + C 2 × L ( DI + C 3 n E ZC + () () N F ) ( )× L N l ( M C P ) 一 C 1 + C 2 × L ( DI) C 3 nI J () () N F + ( )× L N l (M Z P ) 一 C 1 + C 2 X LN( DI) C 3 nI C + () () F t + ( )X L N
中小企业跨境电商零售出口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摘要:文章从浙江省中小企业跨境电商零售出口业务发展现状出发,着重分析了中小企业跨境零售出口中受平台规则频繁调整困扰、跨境电商人才短缺、系列通关手续冗杂等问题,并提出中小企业可考虑独立站和自营型电商平台多渠道零售模式;校企政应相互合作培养跨境电商人才;政府应该创新监管模式,加强各部门间的沟通,为中小企业跨境出口制定可落地的、便捷通关方案的对策。
关键词: 跨境电商零售;中小企业;跨境电商零售出口跨境电商零售出口的基本模式主要有跨境B2C、B2B2C、C2C 模式等。
跨境电商B2C 模式是指企业商户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将商品直接销售到境外终端消费者手中。
跨境电商B2B2C 模式,经B2C 衍变而来,中间的字母B 表示贸易中介,如通过经销商、平台的跨境分销又或是国内企业自己设立的海外公司,利用海外仓,通过一般贸易方式提前将商品备货在海外仓,客户下订单再直接从海外仓发货,实现本土化营销和配送的模式。
跨境电商C2C 即国内个人卖家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将商品直接销售到境外终端消费者手中的模式。
跨境电商零售出口业务的核心优势在于:随着跨境网络零售出口市场的快速发展,产品供应链和物流得到整合,商家就能以更低的物流成本更快速地为顾客提供品类丰富的商品,而顾客能以更低的价格选购到心仪的商品。
一、浙江省跨境电商零售出口发展现状 (一)交易规模持续扩大 据省商务厅统计,2017年浙江省跨境网络零售出口438亿元,年均增长39.4%,跨境电商交易额居全国第2位仅次于广东。
“义新欧”班列货物出口5.4亿美元,增速迅猛。
金华、杭州、宁波三地分别以55.1%,19.3%,9.1%的跨境电商零售出口额占比位列全省前三,占到全省83.6%的跨境网络零售出口总额。
可见浙江省跨境零售出口正在蓬勃发展,行业规模不断扩大。
浙江省商务厅厅长盛秋平表示,2020年浙江跨境综合试验区将新增10000家跨境电商出口活跃网店,200家亿元以上跨境电商出口龙头企业,分别培育100家电商平台和跨境电商综合服务企业。
浙江省外贸出口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浙江省外贸出口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浙江省作为我国外贸大省之一,外贸出口一直是浙江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增长动力。
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浙江省外贸出口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
为了进一步推动浙江省外贸出口的发展,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有必要深入分析浙江省外贸出口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
目前,浙江省外贸出口面临多方面的挑战。
一方面,国际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增加,贸易摩擦频发,出口产品受到贸易壁垒和技术壁垒的限制,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浙江省部分传统产业外贸出口规模较大,但产品结构单一,缺乏核心竞争力,面临市场份额下降的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浙江省外贸出口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对于促进浙江省外贸出口的发展,提升产品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浙江省外贸出口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外贸出口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浙江省外贸出口的持续健康发展。
具体目的包括:深入了解当前浙江省外贸出口的整体情况,掌握外贸出口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分析影响浙江省外贸出口的各种因素,包括政策、市场、技术等因素;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提升外贸出口的竞争力和质量,促进出口额稳步增长;为浙江省外贸出口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浙江省外贸出口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推动外贸出口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并为浙江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2. 正文2.1 浙江省外贸出口现状分析浙江省是中国外贸出口大省之一,其外贸出口一直处于较高水平。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浙江省外贸出口额已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也在持续增加。
浙江省外贸出口主要集中在机电产品、纺织服装、家具等传统产业领域,同时也涉及到高新技术产品和服务贸易。
浙江省的外贸出口形势总体上是积极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受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外部市场需求波动较大,导致出口量和价格波动。
浙江对外贸易发展形势及对策措施

/今年上半年,浙江外贸高质量发展亮点纷呈,而面对复杂多变的局面,需要持续打好稳增长、防风险、高质量组合拳,贯彻落实稳外贸系列政策措施,不断巩固浙江对外贸易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好势头好局面浙江对外贸易发展形势及对策措施□兰健今年以来,浙江外贸呈现稳中有进的态势,运行好于预期,主要指标好于全国。
今年上半年,浙江进出口总额为14089.7亿元,同比增长5.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0484.4亿元,同比增长6.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增速位居沿海主要省市前列。
外贸高质量发展亮点纷呈市场多元化不断拓展。
欧美、日本等传统市场仍保持较快增长。
今年上半年,全省对欧盟、日本分别出口2322.9亿元、407.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6%、4.0%,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2.2和4.8个百分点。
受中美经贸摩擦影响,对美国出口下降0.8%,占比为17.6%,较去年底下降2.0个百分点。
新兴国际市场开拓力度不断加大,今年上半年,浙江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东盟、非洲市场分别出口3578.6亿元、1090.5亿元、875.0亿元,同比增长9.9%、17.5%和11.2%,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外贸出口结构更趋优化。
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提升。
上半年,浙江出口机电产品4605.7亿元、高新技术产品741.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1%、11.1%,占全省出口的比重为43.9%和7.1%。
出口主体结构保持稳定。
民营企业仍是浙江出口的主力军,上半年出口8256.9亿元,同比增长8.4%,占浙江出口总额的比重接近八成。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分别出口536.7亿元和1672.9亿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为5.1%和16%,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外贸进口保持稳步增长。
上半年浙江进口3605.2亿元,同比增长3.3%。
进口额占全国份额比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进口增速高于全国1.9个百分点,位居沿海主要外贸省市第二位。
浙江省服务贸易_浙江省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思考

浙江省服务贸易_浙江省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思考【关键词】浙江出口贸易现状与对策回顾2022年,浙江外贸出口克服了外需不足,贸易保护主义升级,成本上升,资金面紧张等多种不利因素,取得了出口的稳步增长。
2022年,浙江省实现外贸进出口值3094亿美元,比2022年增长22%,居全国第5位,其中出口2163.6亿美元,同比增长19.9%(本文数据根据浙江海关及外经贸网站整理)。
浙江外贸出口取得这样的成绩,难能可贵。
2022年浙江外贸出口呈现以下特点:(一)欧、美、日等主要贸易伙伴市场仍处疲软浙江省贸易伙伴已近180个国家和地区,但是重点市场仍是欧盟和美国,日本,2022年,浙江省对美国和欧盟,日本分别出口557.7亿美元和349.2亿美元,133.5亿美元,三者占到浙江省全年出口额的48%,但对欧美地区出口增幅均落后全省出口平均增幅。
由于美国金融危机还未完全消除,而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因此,这两个地区的消费仍然疲软,日本经历了特大地震,对浙江省的机电配件进口需求造成一定影响。
(二)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缓慢,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依然较大2022年,浙江省出口机电产品924.3亿美元,同比增长16.4%,其中船舶出口65.9亿美元,同比下降10.2%。
出口高新技术产品155.2亿美元,同比仅增长5.4%,两者合计占浙江出口产品货值的近50%,但增速均落后于浙江省出口的平均增速。
一方面是因为这类产品的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盟和美国,该地区疲软的需求导致浙江机电产品出口增速放缓甚至下降,另一方面,欧美日地区近年来实施的技术贸易壁垒和绿色贸易壁垒也对浙江的机电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造成很大障碍,而国际海运业的持续低迷重创浙江造船业。
浙江最重要的船舶制造、出口基地台州100多家船厂在2022年大约有40%都没有接到新的订单,大部分造船企业仅靠现有订单勉力维持开工。
(三)低价、跑量的传统出口竞争模式遭到严重冲击,出口企业生存艰难2022年浙江省纺织服装,鞋类,家具等产品出口仍取得较快速度的增长,平均增速在25%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 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研究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研究意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相关理论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外贸竞争力的内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影响外贸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技术进步因素...........................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宏观经济的变化.........................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3人力资源因素...........................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4外商直接投资...........................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浙江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浙江省发展对外贸易的优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良好的区位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民营经济的发展.........................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3政策的大力推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4产业结构的调整.........................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浙江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外贸呈外延式发展.......................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粗放型外贸发展模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3外贸结构失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4外贸劳动力竞争优势较弱,缺乏外贸专业人才错误!未定义书签。
4.长江三角洲的对外贸易发展措施——以浙江省为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实现外贸结构和产业结构共同优化...............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建立进出口企业、出口产品基地、出口产业集群错误!未定义书签。
4.1.2积极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3发展服务贸易...........................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以科技带动贸易发展,转变粗放型外贸发展方式错误!未定义书签。
4.3加快一般贸易产品升级,增强一般贸易的竞争优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注重人才的引进,完善外贸人才培养机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2)长三角外贸竞争力的现状分析与对策——以浙江为例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的对外贸易发展获得了很大的成就,让人叹为观止,而长江三角洲的快速发展也极大的推动了国内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经过三十年的建设,目前长江三角洲已经发展成国内典型的贸易地区。
通过研究出长江三角洲对外贸易竞争力发展的关键点,我们就可以有效的提高长江三角洲对外贸易水平,促进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更是水到渠来。
所以我们在这篇文章中对长江三角洲的外贸竞争力的当前状况进行一些科学的分析,并且根据现状提出一些相关的对策研究,这些举措的提出是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本篇文章对浙江省的对外贸易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从而总结出了提高长江三角洲对外贸易竞争力的方法。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浙江省;对外贸易;竞争力1. 绪论1.1研究的背景自从进入新的世纪,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不断加速,生产要素已经不再仅仅局限在国内配置,它突破了国界因素,在全球进行了配置,生产出来的商品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在全球范围内流动,这种现状极大地促使国际贸易快速的增长。
自我国实施改革开放的政策以来,我国的各项经济迅猛发展,在党和国家人民的共同的努力下,我国陆陆续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重大成就。
在此我们不得不提及80年代实施的外贸体质改革,通过这项改革,我国的外贸经济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和提高。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带动区,同时也是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要力量。
浙江省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速,其经济发展速度甚至超过了全国经济发展水平,除此之外,浙江省的对外贸易水平也提高了很多。
但同时,对外贸易发展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目前对外贸易的发展遭遇到了一次严峻的考验,之所以称之为严峻的考验那是因为在对外贸易过程中,非传统的贸易壁垒越来越高,国内出口退税率也越来越低,这对对外贸易来说是一个很艰难的发展条件,因此浙江省的对外贸易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开放型经济中,要想保证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经济平稳运行并且健康发展就要做到将国家或者地区的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协调起来。
通过分析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对外贸易状况,可以看出该国或者该地区的产业竞争力和国际分工地位情况。
所以,协调发展对外贸易对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是有很大的影响的。
近年来,对外贸易一直是国内学术界研究的重点,通过对这方面的研究,我国也不断的取得了优异的成果。
本文对长江三角洲的外贸竞争力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浙江省为例进行研究,对浙江省在对外贸易方面发展所具备的优势和当前状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通过这一系列的科学的分析找出促进浙江省对外贸易发展的方法和措施,为有关部门发展长江三角洲的对外贸易提供决策依据。
1.2研究意义在加入到国际世贸组织后,我国的贸易结构和贸易增长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这也直接的影响到了我国GDP的增长速度,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我国如今在对外贸易的发展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潜在问题,这些问题也影响到了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科学的结论,并且根据这些结论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相关措施,从而在分析浙江省的对外贸易现状的基础之上,为浙江的对外贸易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与意见,使浙江省相关的部门领导在进行决策的时候有据可依。
这样对长江三角洲的对外贸易发展是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的,能够存进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提高长江三角洲的国际竞争力。
2.相关理论概述2.1外贸竞争力的内涵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国际上就已经开始对外贸易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但是我国是在20世纪90年代的后期才开始致力于对外贸易竞争力的研究,由于研究时间并不是很长,所以国际上对外贸竞争力的定义和界定尚未明确。
在我国有很多致力于研究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学者,他们在一系列的研究后,普遍将外贸竞争力定义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贸易本国产品、产业及从事贸易活动的企业在对本国开放的国际市场上所具有的开拓、占据国际市场,并因此获得利润的能力。
这批学者中的代表人物有程春梅(2004),蒋和平(2010)等。
提及竞争力,我们由外贸竞争力就会想到国际竞争力。
因此在研究中,有部分学者就会认为外贸竞争力等同于国际竞争力。
但是还有部分学者并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外贸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并不等同,外贸竞争力能够最直接的体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产业或者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外贸竞争力只是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是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部分,国际竞争力的范围更为广泛。
支持这种观点的代表学者为:韩一波(2007 ) 、喻志军(2009 ) 等。
在评价一国产业或者产品的外贸竞争力这个问题上,李玉萍(2006 ) 、田江(2010 )等学者提出应该对进出口进行基础性的分析,通过对出口竞争力和出口的比较优势这些方面进行研究,从而了解到外贸竞争力的相关的情况。
2.2影响外贸竞争力的主要因素2.2.1技术方面因素通过技术上的创新不但能够节约成本开销提高收益,而且还能够提高贸易的竞争力并且改善对外贸易的结构。
根据对外贸易对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的影响,我们将其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将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引入到国内,弥补国内在技术方面的欠缺,这种办法可以最直接的提高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
第二种情况是,充分利用产业集群,在进行了高度的专业化的分工后形成产业配套条件,使集群内部协作的效率大大提高,实现规模经济。
通过发展产业集群,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而且还能够使外资对该地区更加感兴趣,当投资商对这块地区有了兴趣之后,那么这块地区对投资商来说就有了吸引力,这就会大大增加投资商投资的几率。
第三种情况是,竞争效应。
在进出口竞争的过程中,国内的企业和相关的产业会形成一定的压力,有了压力就会促进企业不断发展和创新,要在国际经济贸易的大形势下,要想在这条大河中生存下来,就必须化压力为动力,不断进步。
随着国际经济的不断发展,如今已经进入到了知识信息的新时代,和过去的贸易相比,现在的国际贸易已经有了新的变化。
现在贸易的主体是以知识为载体的信息产品和劳务,经济的增长是依靠知识或者有效信息这一系列的信息产品,而不再是依靠自然、资本等。
在当今世界,各国对于知识和技术的要求普遍提高,对于知识和技术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大,现在的国际贸易主要是依靠知识要素和信息产品来推动经济的增长。
R&D渐渐成为了影响贸易结构变化的因素之一。
总而言之,由于浙江省在自主创新方面不够突出,没有拥有核心技术,在技术上比较依赖外部因素,这对浙江省的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有很大的制约成分。
2.2.2宏观经济变化的因素宏观经济在发展情况、环境的变化、贸易政策的变化等方面对对外贸易具有比较重要的影响。
贸易政策对一个国家的外贸的影响是十分大的,不仅对贸易活动产生影响,还会影响到整个贸易行业的竞争力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1978年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通过推行这一政策,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提高,与之同时,浙江省的出口贸易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对外贸易的发展是离不开这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实力的。
我们都知道,要想看出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状况,就要去看这个国家或者地区的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