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与胶粘剂大纲(新)
胶粘剂教学大纲
![胶粘剂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83e4d7d9b89680202d82544.png)
《胶粘剂》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80142012课程英文名称:Machine Design Fundamentals(A2)课程总学时:16 讲课:16 实验:0 上机:0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7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1.基本地位为从事精细化工行业的技术人员,在胶粘剂新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科研和应用工作中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和基础知识。
2.教学目标针对基本任务,该课程的知识系统结构围绕如何根据工程实践中遇到的粘接问题,来设计、制造出相应的胶粘剂品种,并选择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检测方法。
知识的应用结构是由课堂讨论、方案设计、实践环节等三大部分组成。
为此,在知识传授方面,应作到理论联系实际,思路清晰,目的明确,注重与实际应用方面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环节的训练,提高操作技能。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教学过程中应以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为目的,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创造性思维,增加课堂讨论内容,并结合实物教学,开拓视野、增长知识。
每一章节结束时都应进行相应的综合设计和讨论内容。
(三)实施说明提高素质教育,要求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必须站在培养什麽样人才的角度去看待本课程所应承担的职责。
在讲授具体内容时,应明确各部分内容在课程中所处的地位,并注重知识的连贯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总学时24学时。
课堂讲授中要重点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原理进行讲解;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必须在完成高等数学、有机、无机、物化、分析化学和精细化工产品合成原理等课程的学习后进行。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本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而开设的,习题应围绕解决工程实践中的典型粘接问题来进行,注重对原理性、规律性的把握,从胶粘剂的结构特征上理解各类粘合剂的特性,加强综合练习和方案设计。
胶粘剂与涂料-第2章(1)
![胶粘剂与涂料-第2章(1)](https://img.taocdn.com/s3/m/03ea7ef09ec3d5bbfc0a7423.png)
HO—CH2—O CH3 + H2O CH3O—CH2—O CH + H2O
2.2 工业甲醛溶液
4、工业甲醛溶液的化学性质 胶粘剂合成有关的化学性质
① 氧化
2H2CO + O2
2HCOOH
② 歧化
O H-
2H2CO + H2O
HCOOH + H3COH
胶粘剂合成有关的化学性质
③ 与氯化铵反应
纸饰面人造板等)
实验 方法
穿孔萃 取法
限量值 ≤9mg/100g
使用范围 可直接用于室内
≤30mg/100g 必须饰面处理后 可允许用于室内
干燥器 ≤1.5mg/L 可直接用于室内 法
≤5.0mg/L 必须饰面处理后 可允许用于室内
气候箱 ≤0.12mg/m3 可直接用于室内 法
干燥器 ≤1.5mg/L 法
HOCH2 R CH2 R CH2 R H
H
R CH2 R CH2 R CH2OH
HOCH2 R CH2 R CH2 R H
H
R CH2 R CH2 R
CH2OH
CH2OH
缩聚 体型(C、丙阶)
HOCH2 HR
R CH2
CH2
R
CH2OH
R
CH2
R
H
CH2
R CH2OH
HOCH2 R
CH2
NH2CONH2 + 2NaOH 54℃ Na2CO3 + NH3
NH2CONH2 + H2SO4 + H2O (NH4)2SO4 + CO2
化学性质
④ 定性发色反应
H2N NH NH2
= =
《涂料与粘合剂》教学大纲.doc
![《涂料与粘合剂》教学大纲.doc](https://img.taocdn.com/s3/m/e82ee823998fcc22bcd10dd0.png)
《涂料与粘合剂》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英文):《涂料与粘合剂》(Coatings and Adhesives)课程号(代码):300043020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学时:32 学分:2二、教学目的及要求《涂料与粘合剂》课程是应用化学、材料化学、高分子化学及其相近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是在学生具备了必要的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等基础知识之后,选修的专业课。
它是以有机化学为基础,建立在高分子化学理论基础上的一门应用性质的科学。
《涂料与粘合剂》课程系统、全面地介绍涂料与粘合剂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技术,主要研究涂料与粘合剂的组成与性能、反应原理、主要施工工艺以及与之相关的理论。
通过本门课程学习,首先应掌握主要涂料品种的反应原理,所用原料和配料比,影响形成反应的因素以及生产的操作工艺;其次应掌握一些特殊功能的涂料品种与一般的涂装技术基础;对所学涂料品种的性能测试方法和安全技术也应有一定的了解;此外了解各种粘合机理及常见的粘合剂。
培养学生从事涂料与粘合剂研究与开发工作的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本专业的技术与科研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对毕业要求及其分指标点支撑情况:(1)毕业要求1,分指标点1.5(2)毕业要求2,分指标点2.2(3)毕业要求4,分指标点4.2三、教学内容(含各章节主要内容、学时分配,并以下划线或*等方式注明重点、难点)第一章绪论(3学时)简要介绍涂料的定义和作用,涂料的发展方向。
涂料的分类,涂料的命名、涂料的组成及各组分的作用,了解主要成膜物质、次要成膜物质、助成膜物质和挥发物质;涂料的物理成膜方式和化学成膜方式。
并使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建立整体概念。
要点:涂料的定义涂料的作用涂料的分类和命名涂料的组成及各组分的作用涂料的成膜机理。
第二章酚醛树脂涂料(3学时)主要介绍以酚醛树脂作为主要成膜物质的涂料。
首先从理论上介绍酚醛树脂形成反应的原理,及影响酚醛树脂形成反应的因素,最后从工业的角度上介绍几种酚醛树脂涂料:包括原料配方和生产工艺。
《涂料与胶黏剂》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涂料与胶黏剂》课程教学大纲(本科)](https://img.taocdn.com/s3/m/300f7035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63.png)
《涂料与胶黏剂》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Paint and Adhesive课程类型:专业课课程要求:任选学时/学分:24/1.5适用专业:应用化学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涂料与胶黏剂是应用化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
其实践性和综合性较强,是培养化工类技术人才的整体知识结构及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着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讲解;在培养实践能力方面着重思维方式和基本技能的基本训。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不但要了解涂料和胶粘剂的现状,还要把握涂料和胶粘剂的发展趋势,同时让学生了解一些高新技术在涂料和胶粘剂中的应用,并能运用所学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将来尽快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二、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在《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合成化学》《精细化学品复配技术》等课的基础上开课。
三、课程教学目标1.学习涂料与胶黏剂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常用成膜物质的结构、特性、合成原理等基本知识;2.运用涂料与胶黏剂合成与复配的基本原理、方法等一般规律,具有设计实用性新型涂料与胶黏剂配方的能力;3.掌握基本的涂料与胶黏剂配制的创新方法,培养学生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4.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配方设计与分析思想,了解涂料与胶黏剂生产过程中,国家有关的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等政策和制约因素;5.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典型涂料与胶黏剂的实验方法,获得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6.了解涂料与胶黏剂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五、其他教学环节(课外教学环节、要求、目标)1.作业+实验:(课外16学时)(1)涂料与胶黏剂的配方解析及实验:(2)涂料与胶黏剂的性能测试与分析;(3)涂料与胶黏剂相关标准的检索。
六、教学方法本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作业、自学、资料检索及涂料与胶黏剂性能测验等教学手段和形式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2016-2017年涂料与胶粘剂大纲(新)(总结)
![2016-2017年涂料与胶粘剂大纲(新)(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61e0df0da38376baf1faebe.png)
涂料与粘合剂(Paints and Adhesives)《涂料与粘合剂》课程是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及其相近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是在学生具备了必要的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等基础知识之后,选修的专业课。
它是以有机化学为基础,建立在高分子化学理论基础上的一门应用性质的科学。
《涂料与粘合剂》课程系统、全面地介绍涂料与粘合剂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技术,主要研究涂料与粘合剂的组成与性能、主要施工工艺、性能检测以及与之相关的理论。
培养学生从事涂料与粘合剂研究与开发工作的能力。
本课程系统讲授了涂料与粘合剂中成膜物质的合成原理及应用。
介绍几种常用涂料与粘合剂的应用。
通过本门课程学习,掌握各种常用涂料与粘合剂的高聚物的合成原理,合成工艺及影响因素,掌握各种涂料的性质、组成及其应用技术,并能针对使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
同时也为学生今后从事本专业的技术与科研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要求学生较系统地掌握涂料和粘合剂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了解其他多种合成树脂涂料的基本知识。
2.掌握氨基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烯类高聚物,聚氨酯树脂,不饱和聚酯的制备原理。
3.掌握粘合剂与涂料的制备方法及影响因素。
4.掌握涂料的性质、组成及其应用技术,并能针对使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阐述涂料与粘合剂的定义、组成、作用及分类,几种常用涂料与粘合剂的制备原理及应用。
难点是酚醛树脂,烯类高聚物,不饱和聚酯,氨基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相关树脂的合成原理、影响树脂质量的因素、涂料与粘合剂的调制、树脂的改性。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以讲授为主,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辅以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堂教学使用多媒体教学。
本课程的理论课的教学时数为24学时。
四.教学内容与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课时分配(24学时)1.粘合剂18学时1.1聚合物基础知识理解 21.2聚合物的化学反应掌握 21.3粘合剂概述了解0.51.4胶接基础理解0.51.5粘合剂生产车间工艺设计基本知识理解 11.6氨基树脂粘合剂掌握 21.7酚醛树脂粘合剂掌握 11.8烯类高聚物粘合剂掌握 11.9热熔粘合剂了解 11.10橡胶型粘合剂了解 11.11聚氨酯粘合剂掌握 21.12环氧树脂粘合剂掌握 21.13不饱和聚酯粘合剂掌握 11.13天然粘合剂了解 12 涂料 62.1涂料绪论了解 12.2涂料的概述掌握 22.3常用涂料品种与特性了解0.52.4 建筑涂料了解0.52.5乳胶漆了解0.52.6防水涂料及电泳涂料了解0.52.7涂装了解0.52.8涂料与胶粘剂检验标准了解0.5 五.考核方式课外自学要求(包含作业要求):完成每章节的思考题及论文考查或考试。
《涂料与粘合剂》教学大纲
![《涂料与粘合剂》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8c5dc9edd3383c4bb4cd2d2.png)
《涂料与粘合剂》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英文):《涂料与粘合剂》(Coating and Adhesives)课程号(代码):300043020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学时:32 学分:2二、教学目的及要求《涂料与粘合剂》课程是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及其相近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是在学生具备了必要的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等基础知识之后,选修的专业课。
它是以有机化学为基础,建立在高分子化学理论基础上的一门应用性质的科学。
《涂料与粘合剂》课程系统、全面地介绍涂料与粘合剂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技术,主要研究涂料与粘合剂的组成与性能、主要施工工艺、性能检测以及与之相关的理论。
通过本门课程学习,首先应掌握主要涂料品种的反应原理,所用原料和配料比,影响形成反应的因素以及生产的操作工艺;其次应掌握一些特殊功能的涂料品种与一般的涂装技术基础;对所学涂料品种的性能测试方法和安全技术也应有一定的了解;此外了解各种粘合机理及常见的粘合剂。
培养学生从事涂料与粘合剂研究与开发工作的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本专业的技术与科研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对毕业要求及其分指标点支撑情况:(1)毕业要求 1,分指标点1.4和1.5;(2)毕业要求2,分指标点2.2和2.3;(3)毕业要求3,分指标点3.4;(4)毕业要求6,分指标点6.3;三、教学内容(含各章节主要内容、学时分配,并红字方式注明重点难点)第一章绪论(3学时)简要介绍涂料的定义和作用,涂料的发展方向。
使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建立整体概念。
了解涂料的分类方法,及各组分的作用,使学生了解涂料的成膜机理要点:涂料的定义、涂料工艺的定义、涂料性能、涂料的作用课程学习的目的、方法、要求涂料的分类,涂料的命名、涂料的组成及各组分的作用,了解主要成膜物质、次要成膜物质、助成膜物质和挥发物质;物理成膜方式和化学成膜方式。
第二章酚醛树脂涂料(3学时)从酚醛树脂的合成原理出发,使学生掌握酚醛树脂的合成原理,了解酚醛树脂形成反应的影响因素,掌握酚醛树脂涂料的合成配方及生产工艺。
涂料与胶粘剂
![涂料与胶粘剂](https://img.taocdn.com/s3/m/772b77dbddccda38376bafc6.png)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涂料与胶粘剂》课程是高分子材料与科学工程专业工作技能层面选修课之一,分为涂料与胶粘剂两部分。
主要讲解涂料成膜的基本原理,涂料的基本成分及其作用,涂膜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各种常见的涂料的生产制备技术及其应用;胶粘剂的粘结基础及其影响因素,粘结性能检测,分类与配方设计,常见胶粘剂种类及其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较为全面地掌握涂料及胶粘剂的基础知识,熟悉各种常见涂料和胶粘剂的品种,配方组成与制备方法,性能特点与应用,了解影响涂膜性能及粘接性能的因素,掌握配方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与基本思路,并能针对使用中出现的一般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2.设计思路:《涂料与胶粘剂》的授课主要以课堂讲述的形式为主,结合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科研小论文等形式进行学习。
理论内容主要分为两大模块:一个模块为涂料,主要讲解涂料的构成、制备、贮存、涂装、性能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常见的涂料的种类、生产技术、特点及其应用。
另一个模块为胶粘剂,主要讲解胶粘技术相关基本原理,胶粘剂的组成与分类;掌握配方设计的基本原则与设计方法,常见胶粘剂的种类,生产技术与应用。
在授课过程中,对基本的、重要的知识内容深入展开,对易于理解的知识内容- 5 -以学生自学为主,对过于艰深或专业方向过窄的基本理论略讲。
强化知识体系与生产科研实践的联系,引入与理论内容紧密相关的生产、应用、科研“案例”和习题,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扩展思维。
针对相关知识内容,适当介绍国内外相关的生产、应用情况、相关科研现状及科学前沿热点等,使学生真正将所学与现实的生产科研联系起来,并扩展其专业知识框架和科学视角。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工作技能层面选修课,是高分子材料设计与应用的重要方面。
《胶粘剂与涂料》教学大纲
![《胶粘剂与涂料》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d326ad6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68.png)
《胶粘剂与涂料》教学大纲课程类别:C课程代码:10修读专业:木材科学与工程(本科)总学时:48(其中讲课:32,实验:16)学分:2.5实践教学:一周大纲文本一、课程的主要内容本课程是木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
课程的主要章节内容如下:(一)胶粘剂1. 绪论木材胶粘剂在木材加工工业中的重要意义;木材胶粘剂的发展历史及趋向;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要求2. 木材胶接基础2.1 胶接的各种理论吸附理论、机械结合理论、扩散理论、静电理论、化学键理论。
2.2 胶接界面化学固体表面上液体的平衡、胶接张力、临界表面张力、胶接功、界面张力,胶接功、胶接张力及界面张力的最适宜条件,界面化学尺度和胶接强度的关系。
2.3 胶接流变学与胶接破坏胶接过程中的流变学;胶接破坏:胶接破坏原理,胶接破坏类型;胶接耐久性:水分的作用,热氧化作用和应力作用。
2.4 胶接与木材相关的因素密度和树种,湿润与湿润性,含水率,胶接面的纹理与纤维方向,表面粗糙度与加工精度,抽提物,木材缺陷与生产特征,被胶接面的污染及其他。
2.5 胶接与胶粘剂相关的因素分子量及其分布、粘度、浸透性、极性、pH值和胶接层的厚度。
2.6 胶粘剂的基本条件胶粘剂的湿润性,分子量及其分布,胶粘剂的pH值和极性。
2.7 木材胶粘剂的选择按木材胶接制品的要求选择,按胶粘剂使用特性选择。
2.8 胶粘剂的组成与分类组成:胶料,固化剂,增塑剂与增韧剂,填料,稀释剂与溶剂,偶联剂及其他助剂。
分类:按固化方式,物理表观形态和主要化学成分分。
3. 氨基类树脂胶粘剂3.1 脲醛树脂胶粘剂脲醛树脂胶粘剂简介:发展历史,特点及应用。
合成脲醛树脂的原料:尿素,甲醛。
脲醛树脂的形成原理:尿素和甲醛的加成反应,缩聚反应和固化反应。
影响脲醛树脂形成和性能的因素:尿素与甲醛的摩尔比,反应介质的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材料质量(尿素质量与甲醛质量)。
脲醛树脂的合成工艺:原料计算,树脂反应程度的控制,工艺类型的选择,浓缩与不浓缩的选择,脲醛树脂合成实例。
涂料与粘合剂课程教学大纲
![涂料与粘合剂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f2d47ea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6f.png)
涂料与粘合剂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涂料与粘合剂课程编号:16118517学时/学分:24/1.5开课学期:7适用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一、课程说明本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方向选修课,主要面对高分子材料方向。
学生在掌握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的基础上,学习和掌握常用粘合剂与涂料的基本理论及应用技术,为学好高分子专业其他的后续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学能力。
学习研究涂料与粘合剂的组成与性能、主要施工工艺、性能检测以及与之相关的理论,掌握各种常用涂料与粘合剂的高聚物的合成原理,合成工艺及影响因素,掌握各种涂料的性质、组成及其应用技术,并能针对使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二、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材料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指标点2.2:能够应用物理、化学知识对材料的组成、结构、物相、性能以及相互关系进行识别、表达和分析,并获得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本专业知识对工程实践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了解与材料研发、设计、生产相关的方针、政策以及承担的责任,能从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角度,评价材料工程实践产生的影响。
指标点6.2:了解与材料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中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方针、政策以及承担的责任。
三、课程的教学目标1.掌握涂料与粘合剂中主要胶种和涂料的基本组成、合成原理及合成工艺等相关专业知识。
2.掌握各种胶粘剂与涂料的性质,组成与应用之间的相互关系。
3.通过对各种涂料与粘合剂的学习,具备合成、研究开发及分析涂料与粘合剂的初步能力。
四、课程基本内容和学时安排第一章绪论(2学时)知识点:胶粘剂,涂料的发展简史,胶粘剂、被胶接物、涂料等的概念;重点:胶黏剂、涂料的定义及其分类。
胶黏剂与涂料-第一章
![胶黏剂与涂料-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91f112b177232f60dccca17c.png)
1.1 序言
2、胶粘剂的发展历史:
√世界情况: 四方面提高:
•天然——合成 ; •单一 —— 复合; •水溶——耐水 ; •高能耗——低能耗
三大体系: ①树脂 ②橡胶 ③混合
1.1 序言
2、胶粘剂的发展历史:
√我国情况: 源远流长历史 相对落后明代
黄帝煮胶 万里长城 秦 俑战车 灵隐主梁
明代萌芽 清朝误国 民国混战
1.1 序言
3、胶粘剂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应用广泛:
木材加工方面:
Ø 人造板(七板):
Ø 人造板(七板):
胶合板、(竹 ) FQ NQ
刨花板、 NQ
纤维板 FQ
中纤板 NQ
Ø 人造板(七板):
细木工板 NQ
地板 FQ
水泥木丝板 水泥
Ø 人造木(两木):
层积木、 Q NQ
集成木。 FQ N
与时俱进当今
50年代引进 80年代完善 90年代提高
20世纪初,合成树脂的出现成为粘接技术 发展史上最重要的划时代的里程碑。
1907:美国L.H.Baekland等人发明酚醛树脂,1910年 Allied化学公司又开发古马隆树脂,在此基础上,美国于 1912年研制成功酚醛树脂胶黏剂。 1925:美国试制出天然橡胶型压敏胶; 1926:醇酸树脂胶黏剂; 1930:英国British Cyanides公司研制出脲醛树脂胶黏剂; 加拿大试制出可小批量生产的聚乙烯醇胶黏剂。前苏联试制 成功聚丁二烯橡胶; 1931:美国开发氯丁橡胶; 1933:德国研制出丁苯和丁晴橡胶,1935年试制生产聚异 丁烯; 1937:A.G.Bayer公司开发聚氨酯; 1939:美国聚醋酸乙烯胶黏剂;
Ø 带状:黏附型、热封型。
涂料和胶粘剂
![涂料和胶粘剂](https://img.taocdn.com/s3/m/539c65e27fd5360cba1adbd4.png)
涂料和胶粘剂第一节涂料一、概述涂料是指用特定的施工方法涂覆到物体表面后,经固化使物体表面形成美观而有一定强度的连续性保护膜、或者形成具有某种特殊功能涂膜的一种精细化工产品。
1.涂料的作用(1)保护作用(2)装饰作用(3)色彩标志作用(4)功能作用2.涂料的分类3.涂料的组成涂料一般由不挥发成分和稀释剂两大部分组成,涂布后稀释剂逐渐挥发掉,而不挥发成分固化成膜。
因此不挥发成分是成膜物质,是决定涂膜性能的主体材料。
成膜物质又可分为主要、次要和辅助成膜物质,(1)主要成膜物质(成膜基料)成膜基料是决定涂膜性能的基本成分。
为了能形成坚牢的涂膜,基料应是高聚合度的聚合物。
为了能与其它配合物混配成稳定的、可以顺利涂装施工的涂料,基料的聚合度又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但它在涂装后,经过固化(干燥)期间的进一步聚合和交联反应,最终要能成为聚合度足够的聚合物。
(2)次要成膜物质颜料是色漆中的次要成膜物质,通常为固体粉末,有着色颜料、体质颜料和防锈颜料等三种,系无机或有机颜料。
虽然颜料本身不能成膜,但它始终留在涂膜中赋予涂膜许多特殊的性能,如使涂膜呈现色彩,遮盖被涂物的表面以增加厚度,提高机械强度、耐磨性、附着力和耐腐蚀性等。
(3)辅助成膜物质辅助成膜物质包括溶剂、助溶剂和助剂,二、油基树脂涂料油基树脂涂料是一种低档涂料,正在被其它合成树脂涂料迅速取代。
但是由于这种涂料价廉且制法简单,现在仍有许多用途。
多数合成树脂涂料品种除含有合成树脂外,还含有油基树脂涂料成分。
油基树脂涂料的主要原料是干性油,如桐油、亚麻油、梓油、苏籽油等。
1.松香树脂2.酚醛树脂(1)松香改性酚醛树脂(2)油溶性纯酚醛树脂三、醇酸树脂涂料醇酸树脂是由多元醇、多元酸和一元酸制成的缩聚物。
一元酸的作用是调节多元醇的官能度(避免在缩聚时因线型缩聚物间的交联而致物料凝胶化),以及改善树脂的油溶性、混溶性、柔韧性等性能。
改变原料结构和油度,以及与不同树脂并用,可在很大的范围内制出各种具有不同特点的树脂。
《涂料与胶粘剂》教学大纲
![《涂料与胶粘剂》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e1e33533b3567ec102d8a61.png)
《涂料与胶粘剂》教学大纲课程编号:总学时:24H(理论学时20H)学分:1.5基本面向:生物工程、制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所属单位:化工系一、本课程的目的、性质及任务本课程属工程学科,是化工类及相近专业的选修课。
通过本科程的学习,学生应比较系统、全面地了解大纲范围内的涂料与胶粘剂的制备与聚合成膜的基本内容,加深对高分子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解,了解本学科领域重要的科技新成就和发展趋势,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涂料等产品的生产和新品种的开发奠定必要的理论和技术基础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涂料与胶粘剂科学的基础理论、制备与应用的原理,并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达到教学大纲要求。
四、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一)涂料的发展、功能、基本组成及其作用(二)涂料的分类与命名(三)涂料面临的挑战第二章漆膜的形成及基本性质(一)固态漆膜的性质(二)粘度的基本概念(三)聚合物溶液的粘度与分子量(四)无定形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与自由体积理论(五)膜的形成(六)热固性涂料的稳定性与固化速度问题(七)涂装技术第六章溶剂(一)溶剂的分类、挥发性及溶解力(二)混合溶剂(三)水(四)涂料中溶剂的作用(五)溶剂对大气的污染第七章颜料(一)颜料的作用与性质(二)颜料的主要品种(三)颜料的吸油量和颜料体积浓度(PVC)(四)乳胶漆的CPVC(LCPVC)第九章颜料的分散与色漆的制备(一)颜色的分散过程(二)分散体的稳定作用(三)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四)聚合物的保护作用与丹尼尔点(五)研磨设备(六)色漆制备第十四章丙烯酸树脂(一)丙烯酸单体与聚合物(二)溶剂型丙烯酸树脂(三)高固体份丙烯酸树指(四)基团转移聚合(GTP)(五)水可稀释性丙烯酸树脂(六)丙烯酸乳胶与非水分散体系第十五章环氧树指(一)环氧树脂的制备(二)环氧酯与环氧树脂的固化成膜(三)环氧化合物的均聚(四)水性环氧树脂第十六章聚氨酯(一)异氰酸酯的反应(二)二异氰酸酯及其加成物与封闭型异氰酸酯(三)单组分聚氨酯涂料(四)双组分聚氨酯涂料(五)水性聚氨酯(六)端羟基聚氨酯与高固体份涂料五、学时分配本课程采用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组织实施,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参与精神,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涂料与涂装教学大纲
![涂料与涂装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0908f51a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0f.png)
涂料与涂装教学大纲第一篇:涂料与涂装教学大纲《涂料与粘合剂》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英文):涂料与粘合剂 Coating and Adhesives 课程号(代码):300043020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学时: 32 学分:2二、教学目的及要求理解涂料的分类和命名原则。
熟悉涂料的作用。
掌握酚醛树脂涂料、醇酸树脂涂料、氨基树脂涂料、环氧树脂涂料、聚氨酯树脂涂料、有机硅树脂涂料和丙烯酸树脂等涂料的树脂反应原理、生产工艺及相应涂料制备工艺和用途。
懂得涂料常用涂装技术的特点、要求和应用。
了解涂料的发展趋势。
能够根据要求初步设计涂料的配方并选择适合的涂装方法。
三、教学内容(含各章节主要内容、学时分配,并红字方式注明重点难点)第一章概论(2学时)主要内容:涂料发展简史。
涂料的作用。
涂料的分类、组成及各组分的作用。
涂料的成膜机理。
重点:1.涂料的分类、组成及各组分的作用。
难点:1.高分子材料在涂料中的作用。
第二章酚醛树脂涂料(2学时)主要内容:酚醛树脂合成原料和反应原理。
影响酚醛树脂形成反应的因素。
醇溶性酚醛树脂涂料、纯油溶性酚醛树脂涂料、丁醇醚化酚醛树脂涂料、松香改性酚醛树脂涂料以及油基酚醛树脂涂料的配方、生产工艺和用途。
重点:1.涂料用改性酚醛树脂的种类和作用。
难点:1.纯油溶性酚醛树脂的概念(单体如苯基苯酚或对叔丁基苯酚等)2.松香或植物油改性酚醛树脂的原理及其作用。
第三章醇酸树脂涂料(4学时)主要内容:醇酸树脂形成的有关化学反应及影响因素。
油度的概念。
醇酸树脂涂料的配方设计、生产方法和工艺过程。
不饱和醇酸树脂涂料的生产工艺。
醇酸树脂涂料的其他改性品种。
重点:1.油度的概念、凝胶化理论及配方计算。
难点:1.油度的计算公式;2.工作常数K和醇过量r的计算公式;3.醇解反应与酯化反应的终点控制方法。
第四章氨基树脂涂料(2学时)主要内容:氨基树脂涂料的品种。
氨基树脂的反应原理。
丁醇醚化脲醛树脂涂料的反应原理和生产工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涂料与粘合剂
(Paints and Adhesives)
《涂料与粘合剂》课程是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及其相近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是在学
生具备了必要的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等基础知识之后,
选修的专业课。
它是以有机化学为基础,建立在高分子化学理论基础上的一门应用性质的
科学。
《涂料与粘合剂》课程系统、全面地介绍涂料与粘合剂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技术,主要
研究涂料与粘合剂的组成与性能、主要施工工艺、性能检测以及与之相关的理论。
培养学
生从事涂料与粘合剂研究与开发工作的能力。
本课程系统讲授了涂料与粘合剂中成膜物质
的合成原理及应用。
介绍几种常用涂料与粘合剂的应用。
通过本门课程学习,掌握各种常用涂料与粘合剂的高聚物的合成原理,合成工艺及影
响因素,掌握各种涂料的性质、组成及其应用技术,并能针对使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
的方法。
同时也为学生今后从事本专业的技术与科研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要求学生较系统地掌握涂料和粘合剂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了解其他多种
合成树脂涂料的基本知识。
2.掌握氨基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烯类高聚物,聚氨酯树脂,不饱和聚酯的制
备原理。
3.掌握粘合剂与涂料的制备方法及影响因素。
4.掌握涂料的性质、组成及其应用技术,并能针对使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阐述涂料与粘合剂的定义、组成、作用及分类,几种常用涂料与粘合剂的制备原
理及应用。
难点是酚醛树脂,烯类高聚物,不饱和聚酯,氨基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
脂相关树脂的合成原理、影响树脂质量的因素、涂料与粘合剂的调制、树脂的改性。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讲授为主,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辅以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堂教学使
用多媒体教学。
本课程的理论课的教学时数为24学时。
四.教学内容与目标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课时分配(24学时)1.粘合剂18学时
1.1聚合物基础知识理解 2
1.2聚合物的化学反应掌握 2
1.3粘合剂概述了解0.5
1.4胶接基础理解0.5
1.5粘合剂生产车间工艺设计基本知识理解 1
1.6氨基树脂粘合剂掌握 2
1.7酚醛树脂粘合剂掌握 1
1.8烯类高聚物粘合剂掌握 1
1.9热熔粘合剂了解 1
1.10橡胶型粘合剂了解 1
1.11聚氨酯粘合剂掌握 2
1.12环氧树脂粘合剂掌握 2
1.13不饱和聚酯粘合剂掌握 1
1.13天然粘合剂了解 1
2 涂料 6
2.1涂料绪论了解 1
2.2涂料的概述掌握 2
2.3常用涂料品种与特性了解0.5
2.4 建筑涂料了解0.5
2.5乳胶漆了解0.5
2.6防水涂料及电泳涂料了解0.5
2.7涂装了解0.5
2.8涂料与胶粘剂检验标准了解0.5 五.考核方式
课外自学要求(包含作业要求):完成每章节的思考题及论文考查或考试。
六.教材与参考资料:
1.倪玉德主编.涂料制造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材料科学与工程出版中心,2003
2.马庆麟主编.涂料工业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3.东北林学院主编.胶粘剂与涂料.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1.9
4.姜英涛编著.涂料基础,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5.李兰亭编.胶粘剂与涂料.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2
6.徐秉恺等编著.涂料使用手册.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04
7.(美) D.Satas, Arthur A. Tracton编;赵风清, 肖纪君等译.涂料涂装工艺应用手册.
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3
8.张跃军,王新龙编著.胶粘剂新产品与新技术.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03
9.程时远,李盛彪,黄世强编著.胶粘剂.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精细化工出版中心,2001
10.宋小平[等] 编著.胶粘剂制造技术.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
11.顾继友编著.胶粘剂与涂料.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年
12.涂料工艺编委会编,涂料工艺.(上,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12
13.潘祖仁主编,高分子化学 (第三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1,1
(撰写人:郭秀兰,审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