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汇总

合集下载

第3讲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第3讲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第3讲种群、群落、生态系统要点自主回扣1.自然界有各种各样的生物,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叫做种群。

它具有单独的生物个体所不具备的一些特征,如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等。

2.一定的生活环境中,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叫做生物群落。

群落内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在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植物。

3.生物群落和它所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一起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的成分越复杂,生物种类越多,自动调节能力越强。

4.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

许多食物链常常相互交错成网状,称为食物网,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典型例题精析【例l】(2009·嘉兴中考)嘉兴南湖经综合治理,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以下属于南湖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是A湖中的细菌与真菌 B照射到湖中的阳光C.湖中的南湖菱 D.湖中的鲫鱼【精析】选C。

本题考查对生态系统的组成的认识。

生态系统的四大成分中的生产者一般指绿色植物,当然还包括绿眼虫和一些光合细茵,这里的生产者是菱,阳光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细菌和真菌是分解者,鲫鱼是消费者。

【变式训练】农田生态系统的成分简单,主要依靠农民来决定农作物的生产情况,那么它的生产者是 ( )A. 阳光B. 农民C. 农作物和杂草 D.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例2】(2008·湖州中考)夏天到了,贮存的食物很容易腐败,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是细菌和真菌以食物为培养基,在适宜的环境下大量繁殖所致。

(1)引起食物腐败的细菌和真菌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2)细菌不同于真菌的结构特点主要是细菌中没有.(3)为了防止食物腐败,人们用了很多方法,如:高温处理、真空包装等,它们依据的原理分别是高温使酶失去活性导致微生物死亡,真空使微生物不能进行呼吸而死亡等。

请你根据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再举出一种食品防腐的方法,并指出所依据的原理。

高中生物必修3种群与群落知识点总结分析

高中生物必修3种群与群落知识点总结分析

种群和群落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种群:概念: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注意】(1)两个要素:“同种生物”和“全部个体” 各个年龄段的个体/雌雄个体(有性别差异的生物)(2)两个条件: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存在的种群必须有一定时空限制(种群的时空界限随研究工作方便性划分) (3)两个方面:宏观: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微观: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辨析】种群、个体、物种(1)种群所具有的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特征是个体所不具备的,个体只能由出生、死亡、年龄、性别等特征。

(2)同一物种在不同区域内可以有多个种群,但同一种群内的个体都为同一物种。

特征:数量特征、空间特征、遗传特征种群的数量特征:(一)种群密度(最基本数量特征):含义: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表示方法:种群密度=种群的个体数量/面积或体积特点: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差别很大;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也有差异。

意义: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内的数量。

应用:农林害虫的监测、预报;渔业捕捞强度的确定 (二)出生率和死亡率:含义:出生率:单位时间内新个体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死亡率:单位时间内死亡个体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意义: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

(三)迁入率和迁出率:含义:一个种群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分别称为迁入率或迁出率。

意义: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影响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

【学科交叉】中国人口增长:出生率>死亡率城市人口增长:迁入率>迁出率计划生育政策控制出生率,使增长率下降。

(四)年龄组成:含义: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

类型和特点:【说明】1.处于生殖前年龄的个体称为幼年个体(幼体);处于生殖年龄的个体称为成年个体;处于生殖后年龄的个体称为老年个体。

第3讲 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共30张PPT)

第3讲 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共30张PPT)

生态系统
【例3】 (2017,潍坊)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文字 代表生物,请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是图中的 ___戊_ ;请表示 出该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食物联系 __戊__→__丁_→__丙__→__乙___ 。 (2)若该图为农田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对“秸秆还田”起重要作用的生物是 图中的 __甲___ 。该生物能够将秸秆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为
3.(2017,通辽)一片稻田是一个生态系统。里面生活着食虫鸟、昆虫、青 娃等动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主要是 ___稻__子__ 。生产者通过 ____光__合_作_ 用 制造 __有__机_物____ ,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2)该生态系统中的动物被称为 ___消_费__者__ ,它们摄取的有机物,一部 分在体内经过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尿素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 用,从而体现了动物在生物圈中有 __物__质__循_环___ 的作用。
的知识,而 且还少了与老师一堂课的回忆。人生 最大的 痛苦,
内容 索引
思维导图
引导思维,图பைடு நூலகம்记忆
考点攻略
分类讲练,高效全面
诊断自测
自主梳理,夯实基础
重点突破
重点训练,提高技能
思维导图
返回
考点攻略
返回
考点一 种群和生物群落
1.
概念:生活在一定区域的 _同__种__生__物__ 个体的总和
种 特征:种群是由同物种的许多个体组成,但不是许多个体简单相加,而是具有一定特征,
诊断自测
返回
1.(2017,湖州)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浙江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发出“剿 灭劣V类水”的动员令,推动“五水共治”向小沟、小渠、小溪、小池塘等 小微水体延伸。这些小微水体属于( C )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

第3课 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第3课 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考点3 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结构及功能
1.一个生物群落和它所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一起,组成了一个__生态系 统__。
2.生态系统的结构。 (1)__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__:太阳能、热能、空气、水、土壤等。 (2)__生产者__: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绿色植物。 (3)__消费者__: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的食草动物、食肉动物等。 (4)__分解者__: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等。 (5)各种生物通过__捕食__关系形成的联系,叫食物链。很多食物链相互交错形 成的复杂关系叫食物网。
3.生态系统的功能。 (1)能量流动: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__。能量 流动的特点是单向的且是逐级__递减__的。 (2)物质循环:物质是指__组成生物体的一些基本化学元素__,其不同于能量特 点的是__反复出现和循环__。
10.(2013·济南)“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下列能体现出这一现象的正确食物

1.下列各项属于种群的是( C ) A.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 B.一条小河里所有的生物 C.一块稻田里全部的水稻 D.一片山林里所有的植物
2.下列各项属于种群特征的是( C ) A.出生和死亡 C.性别比例
B.年龄 D.个体大小
3.下列有关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生物之间没有什么关系 B.生物群落是由不同种群组成的 C.生物群落中植物有分层现象,动物没有分层现象 D.生物群落中所有生物都属同一物种
链是( C )
A.螳螂→蝉→黄雀
B.树→螳螂→蝉→黄雀
C.蝉→螳螂→黄雀
D.树→蝉→螳螂→黄雀
11.(2012·天门市)下列属于生产者与消费者关系的是( B )
A.小猫吃鱼
B.长颈鹿吃树叶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定义并举例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定义并举例

1、定义不同
种群: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种群组成一个群落,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包含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两大类。

2、组成成分不同
种群: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群落: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空间内上的分布各物种的种群集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各个物种的种群,共同组成生态系统中有生命的部分。

生态系统: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3、地位不同
种群: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群落:生态学研究最活跃的领域
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
比如说,一片森林中的全部红松构成了一个种群,森林中的所有植物就构成了群落,森林中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无机环境构成了生态系统。

扩展资料: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三者关系:
种群是由同种的生物个体组成,种群组成群落,群落组成生态系统。

种群内只有一种生物;而群落内有不同种的生物。

生态系统内除包括有生物群落,还包括有无机环境。

许多单一的生物个体(同种)组成种群,种群具有单一生物个体所没有的特征。

种群的特征:
1、种群密度: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

不同的种群密度差异很大,同一种群密度在不同条件下也有差异。

2、年龄组成:种群内各种年龄期的个体数目。

种群的年龄组成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增长型:年轻个体多,将来个体数越来越多。

稳定型:各年龄期个体数目比例适中,个体数在一定时间内会保持稳定。

衰退型:年轻个体少,个体数将会越来越少。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综合复习(77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综合复习(77张PPT)

某同学为了调查某区域内麻雀和黄鹂的种群密度,在该区域内随机 设置了若干捕鸟网。捕获结果统计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第一次捕捉 第二次捕捉
捕获总鸟数 100 102
麻雀 46(标记后放生) 42(其中6只标记)
黄鹂 43(标记后放生) 36(其中9只标记)
A.为了结果的可靠性,标记物对标记对象的生理习性不能有
【解题思路种群数量特征的两个概念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C
A.图1中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b B.图1中的c为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图2中丁与图1中的a表示的含义相同 D.图2中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 响种群密度
【解题思路】
2、两种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不同点分析
D
B.海洋鱼类捕捞应使鱼类的数量保持在图1的E点
C.图2中在F点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D.图2中G点代表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解题思路】
5、对“λ”的理解
Nt=N0λt,λ代表种群数量增长倍数,不是增长率。 λ>1时,种群密度增大;λ=1时,种群密度保持稳定; λ<1时,种群密度减小。
如图是将灰喜鹊引入某个生态系统后,研究人员连续调查了11 年的种群数量的变化而绘制的λ值变化曲线。据图分析:
生物必修三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主干知识梳理


第一章 人体内环境及稳态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
第三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要点记忆】
1.种群的数量特征 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与死亡率及迁入率与 迁出率,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种群密度: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种群密度的 调查方法包括:逐个计数法(适用于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 和估算法(常用方法是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3.年龄组成: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大致可以分为增 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4.性别比例: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5.“J”型增长曲线的形成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 没有敌害。其特点是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λ倍)增长(数学 模型:Nt=N0·λt)。

浙江省绍兴市中考科学一轮复习 第3课时《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浙江省绍兴市中考科学一轮复习 第3课时《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第3课时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考点1生物与无机环境(1)环境________生物:主要是环境中非生物因素,如阳光、水分、温度等影响着生物的生存。

(2)生物能________环境,同时也能________环境,如动物的保护色、拟态,蚯蚓能松土等。

[提醒要点]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植物根系发达是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植物根系发达可以达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这就是植物对环境的影响。

●影响适应影响【针对训练1】[2010·乐山] 下列哪种现象不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A.河边垂柳的树枝长向了河心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C.秋天大雁南飞越冬D.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使土壤疏松[点拨]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有两个方面:一是生物适应环境,环境影响生物;二是生物影响环境。

蚯蚓使土壤疏松属于后者。

D考点2生物种群与生物群落(1)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的区域内________生物个体的总和。

种群特征(单独的个体所不具备的):种群________、年龄________、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等。

(2)群落:是指在一定生活环境中________生物种群的总和。

群落特征:________现象。

在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的是________。

(3)植被:被覆在地球表面的植物________。

[提醒要点] 种群内生物之间的关系(种内关系):包括种内互助、种内斗争。

种群之间的关系(种间关系):包括互利共生、捕食、寄生、竞争等。

●同种密度结构所有分层植物群落【针对训练2】2011·温州文成县铜铃山森林公园是温州现有26个森林公园之一,其中有大鲵(俗称娃娃鱼)、黄腹角雉、五步蛇和连香树等珍稀动植物资源。

铜铃山森林公园中所有的大鲵可看作一个A.生物圈B.生态系统C.群落D.种群[点拨] 铜铃山森林公园中的所有大鲵是该区域中的同种生物属于种群,若铜铃山森林公园中的所有生物则属于群落,整个铜铃山森林公园则属于一个生态系统。

高中生物必修三种群和群落知识点总结.doc

高中生物必修三种群和群落知识点总结.doc

高中生物必修三种群和群落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必修三种群和群落知识点总结一、种群的特征1、种群的概念: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种群是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

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数量特征年龄结构性别比例2、种群的特征迁入率和迁出率空间特征3、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样方法:以若干样方(随机取样)平均密度估计总体平均密度的方法。

标志重捕法: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

二、种群数量的变化1.种群增长的J 型曲线:Nt=N0 t(1)条件:在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相宜和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2)特点:种群内个体数量连续增长;2.种群增长的S 型曲线:(1)条件:有限的环境中,种群密度上升,种内个体间的竞争加剧,捕食者数量增加(2)特点:种群内个体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答应的最大值(K 值)时,种群个体数量将不再增加;种群增长率变化,K/2时增速最快,K时为0(3)应用:大熊猫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减少和活动范围缩小,其K值变小,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提高K值,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应降低其K值。

3、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濒危动物种群的挽救和恢复,都有重要意义。

4、[实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计划的制定和实验方法:培养一个酵母菌种群通过显微镜观察,用血球计数板计数7天内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计算平均值,画出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结果分析:空间、食物等环境条件不能无限满意,酵母菌种群数量呈现S 型曲线增长三、群落的结构1、生物群落的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群落是由本区域中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群组成。

种群和群落知识点总结

种群和群落知识点总结

种群和群落知识点总结一、种群的概念种群是指在某一地域内所有同一物种的个体的总和,种群的概念是生物学家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个概念。

种群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基本单元,它是通过生殖隔离与进化而与其他种群区分开来的一个群体。

种群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同一物种的个体总和。

种群是由同种个体组成的总和,这些个体属于同一物种,可以在某个特定的地理范围内进行交配和繁殖。

2、空间和时间上的联系。

种群的个体之间通常存在一定的空间关系,它们可能生活在同一地区内,如森林、草原、湖泊等特定的生态环境中;同时,种群也有一定的时间联系,可以通过繁殖将其后代代代传承下去。

3、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种群数量会随着环境变化而产生波动,这可能受到食物、栖息地、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可以直接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

二、群落的概念群落是指在某一地区内由多种不同种群组成的生物社区,它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群落的概念是生态学家们对不同种群在相同地域内相互作用的总和。

群落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多样性。

群落内通常包含多种不同的物种,它们之间可能是竞争关系、捕食关系、共生关系等各种相互作用。

2、相互依赖。

群落内的不同物种通常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

它们通过食物链、食物网、种间关系等不同的关系方式相互联系在一起。

3、稳定性和动态性。

群落内的种群数量和种类组成是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

这种动态性使得群落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三、种群与群落的关系种群和群落是生态系统中密切相关的两个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关系。

种群和群落之间的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相互作用关系。

种群和群落之间存在着多种不同的相互作用关系,包括种间相互作用、种内相互作用、种间竞争、捕食关系等。

这些相互作用关系使得种群和群落之间形成了复杂的生态系统。

2、资源利用和能量传递。

种群和群落之间通过资源的利用和能量的传递来维系自身的生存和繁衍。

高中生物必修三种群和群落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种群和群落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种群和群落知识点总结
1. 群落的定义:群落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多种物种组成的生态系统的总体。

2. 种群的定义:种群是指同一生物种类个体的总体,它包括了该物种的所有个体。

3. 群落的组成:群落通常由多种物种组成,它们之间通过食物链、竞争和合作等相互作用关系相连。

物种的组成取决于该生态系统的特定条件、资源可用性以及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

4. 种群的特征:种群由同一物种的个体组成,它们之间具有相同的基因组合、生理特征和行为习性。

种群的数量可以根据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等因素进行调节。

5. 群落和种群之间的关系:群落是由多个种群组成的,而种群是群落中的基本单位。

种群和群落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种群的数量和分布模式会对群落的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而群落的生态位和资源利用也会影响种群的生存和繁殖。

6. 群落的结构:群落的结构由物种的数量、种类、个体密度和空间分布等因素决定。

常见的结构形式有单优群落、多优群落和均匀群落等。

7. 群落的演替:群落是动态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演替。

演替是指群落的物种组成、结构和功能随时间发生变化的过程。

初级群落会逐渐演替为中级群落,再逐渐演替为成熟群落。

8. 群落的稳定性:群落的稳定性是指群落对外界干扰的抵抗能力。

稳定群落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物种组成和结构,并且能够快速恢复到原有状态。

9. 群落的相互作用:群落中的物种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关系,包括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共生关系等。

这些相互作用关系对群落的结构和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高考生物 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以及生态化境保护基础知识归纳

高考生物 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以及生态化境保护基础知识归纳

2014届高考生物考前复习基础知识归纳: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点1:种群1、种群的概念: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理解:①“同种”“全部”“时间”“空间”②生态学: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是生物群落的组成单位。

进化学: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基因库的最小单位。

③种群通过种的关系组成一个有机整体。

种群是物种的存在形式。

2、种群的特征:(1)空间特征:占有一定的分布区域,表现出领域性行为。

(2)遗传特征:①种群内个体的全部基因构成一个种群的基因库;②种群内的个体间可进行有性生殖,种群内的可遗传变异为物种进化提供了原始的选择材料。

(繁殖单位和进化单位)(3)数量特征:(必修3P60)内容: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①种群密度: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必修3P61)a、常用调查方法: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b、样方法:调查对象:植物和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如蚯蚓、蚜虫、虫卵等)调查程序:确定调查对象→选取样本(包括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等)→计数(分别计数)→计算种群密度(取平均值)。

注意事项:取样时应注意:随机取样,多取样,样方大小适中,一般选双子叶植物;计数时应注意:统计样方内个体数和样方相邻两边上个体数。

(记上不记下,及左不计右)c、标志重捕法:调查对象:活动范围大,活动能力强的动物调查程序:确定调查对象→捕获并标记(N1)→释放、重捕、计数(重捕数为N2,标记数为N0)→计算(N1/X= N0/ N2)注意:调查期间无大的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标志不能过于醒目,不能影响动物正常生命活动,且不易脱落。

②种群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必修3P63→图4-3)3、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波动、增长、下降、稳定(1)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

(2)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及应用:★:种群的增长率与增长速率的区别:(这一次总数-上一次总数)/上一次总数×100%=增长率。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

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产生原因:在食物和 空间条件充裕、气候 适宜、没有敌害等理 想条件下,种群数量 呈J型曲线增长. 它的特点是:增长率 不变,无限增殖.
种群迁入一个新环境后, 在一定时期内种群的增长 大致符合“J”型曲线.
产生原因:环境条件 如空间、食物、天敌 等制约. 它的特点是:随种群 密度上升,增长率下 降,有最大值.“S” 型曲线中有两个关键 点(K、K/2).
7.种群的空间分布
类型: 1、随机分布型:个体分布不受其他个体分布 的影响。 2、集体分布型:如蚂蚁成窝,鱼类集队成群。 有些植物种子成熟后,直接落在植株周围, 就形成了集中分布。 3、均匀分布型:如荒漠中的植株,由于彼此 抑制,株距十 分 相近。正在营巢的鸟,由 于有地盘割据的习性,巢的距离十分均匀。
1.概念: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 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叫做生物群落, 简称群落。
2.群落的特征
(1)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于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有差别。——丰富度
(2)种群中占主导地位的生物不同——优势物种
五.生物群落的结构 1、垂直结构 不同物种的遗传特性 及其对光、温度、水、 营养等的需求不同, 因此它们会处在群落 的不同高度。 植物垂直分布主要与 光照有关,动物的垂 直分布主要与栖息空 间和食物条件有关, 即一般由植物决定。
增长 幼年个体很多,老 种群密度会越 来越大 型 年个体很少 稳定 各年龄期的个体 种群密度在一段 型 时间内保持稳定 数目比例适中 衰退 老年个体很多,幼 种群密度会越 型 年个体很少 来越小
例3、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分为下图A、B、C三种 类型,据图回答:
老年 中年 幼年

A B C

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的概念

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的概念

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的概念一、生物的分类1.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2.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多,反之就越少。

二、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1.基本概念:(1)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种群特征参数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等。

(2)群落:生物群落是指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多种生物种群的有规律的组合,具有复杂的种间关系。

组成群落的各种生物种群不是任意地拼凑在一起的,而有规律组合在一起才能形成一个稳定的群落。

(3)生态系统:指生物群落和它所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一起,组成的系统。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2.生物的结构层次:个体→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三、生态系统的类型、组成、结构、功能和稳定性1.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等。

2.生态系统的组成:(1)生产者:植物,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营养,是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成分。

(2)消费者:各种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3)分解者: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动植物尸体,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4)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温度、矿物质等。

3.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而形成的一种关系。

食物链的模式: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

如:草→鼠→蛇→鹰。

(2)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许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成网状的形式。

4.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物质流动是循环不息的,即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如碳、氢、氧等,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出现和循环。

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有自动调节的能力,生态系统成分越复杂,生物种类越多,自动调节能力越强;成分越单纯,生物种类越少,自动调节能力越弱。

四、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生物要适应生活环境,另一方面生物会通过各自的活动影响环境。

高二生物必修三种群和群落知识点总结

高二生物必修三种群和群落知识点总结

高二生物必修三种群和群落知识点总结优选精品欢迎下载知识点一:种群和群落概念的理解(不要死记,要知道判断)知识点二:种群的特征1、种群密度:(最基本特征)概念:种群在单位面积或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⑴样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以及活动能力差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如。

※告诫备考:样方大小的确认以及挑选出样方的方法等有关科学知识。

⑵标志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主要是会计算)(3)灯光捕获法:趋光性的昆虫2、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数量的重要因素3、年龄共同组成:(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①增长型:幼年个体多于老年个体;出生率死亡率;增长;②稳定型:各年龄期个体数比例适中;出生率死亡率;稳定;1/4优选精品欢迎下载③复苏型:老年个体多于幼年个体;出生率死亡率;增加。

4、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应用领域袭杀害虫的雄性个体,毁坏害虫种群的性别比例,并使其种群密度明显降低。

(属生物防治)知识点三: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生物模型1、概念:(略,无需记)2、类型:生物模型常用的表现形式存有两种,分别就是和,其中前者比较精确,后者更为。

3、建立的步骤:(详见教材p65,理解记忆)知识点四:种群增长的两大曲线:曲线和曲线1、两个曲线的对照:主要从三个方面对照自学:①产生条件;②快速增长特点;③有没有k值。

2、环境容纳量:在的情况下,一定中所能维持的种群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

应用领域:①创建自然保护区,给濒危动物更宽阔的生存空间,提升它们的潮间带环境,从而提升环境容纳量,就是维护它们的根本措施;②鼠害的掌控方面。

3、种群的增长率和增长速率:(请复习我们补充的)知识点五:群落的结构1、群落的物种组成(1)就是区别相同群落的关键特征。

(2)群落中的多少称作多样度。

2/4精选精品热烈欢迎浏览(3)一般来说,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

种群和群落和生态系统高考复习详细知识点

种群和群落和生态系统高考复习详细知识点

种群和群落一种群的概念和特征1、概念: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2、种群的特征1)数量特征种群密度(1)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2)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3) 调查方法:样方法(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和标志重捕法出生率、死亡率(1)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2)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迁入率、迁出率(1)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2)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因素年龄组成(1)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2)有三种类型: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 (3)可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性别比例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2)空间特征①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②三种基本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3、各种群特征的相互关系(1)从年龄组成上看,幼年个体较多时,预示着将来种群密度要增大;而老年个体较多时,种群密度将会减小。

(2)从性别比例上看,因各种原因造成性别比例失调,必然导致生殖上的混乱,引起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动。

如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就会使许多的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从而使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

(3)出生率、死亡率则是决定种群大小的最直接原因。

(4)在种群的四个基本特征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特征。

种群密度越高,一定范围内种群个体数量越多,即种群密度与种群数量呈正相关。

4、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①年龄组成增长型: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大稳定型: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基本不变衰退型: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减小②性别比例:♀>♂→增长快;♀≈♂→相对稳定;♀<♂≈增长慢。

PS:①年龄组成只是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但该趋势不一定能实现,因为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还有气候、食物、天敌等。

②长期自然选择使不同生物种群都有一定的性别比例,假若因各种因素改变了种群的性别比例,会引起种群数目改变。

中考科学基础复习 第3课 种群、群类与生态系统自然科学课件

中考科学基础复习 第3课 种群、群类与生态系统自然科学课件
12/9/2021
【典例 3】(2014·黄冈)如图 3-6 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 甲、乙、丙分别代表三类不同的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图 3-6 A. 图中的甲是分解者 B. 图中的丙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C. 图中的甲、乙、丙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D. 图中的生物可构成这样一条食物链:丙→甲→乙
【答案】 D
12/9/2021
专题三 食物链及物质和能量流动特点
(1)食物链书写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从生产者开始,直到 最顶级消费者;从左到右各营养级生物间用箭头连接,不能反 向;分解者与生产者、消费者不构成食物关系,故分解者不能 写入食物链。
(2)能量通过食物链单向流动,由于各营养级自身要储备或 消耗化学能,因此能量的流动是逐级递减的,从而形成金字塔 形结构。因此食物链越长,顶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但值 得注意的是所谓能量减少指的是化学能的减少,每一营养级消 耗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机械能等形式,能的总量是不会减少的, 因此还是符合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
()
图 3-1
A. 生物群落
B. 食物网
C. 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D.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答案】 D
12/9/2021
2.(2014·台州)我市某地在水面上铺设生态浮床(如图 3-2),
浮床上种植水生美人蕉、钱币草、聚草等观赏性好、
净化能力强的水生植物,用以治理水体富营养化污染。
这些水生植物构成了一个
12/9/2021
9.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可分为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破 坏因素常常是共同起作用的,但人为因素往往可导致 自然因素的强化。
10.设立自然保护区对于保护自然资源,是十分有效的手 段。
11.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3-3
【典例 1】 (2016·永州)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生态系统一般都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 B. 太阳能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能量的最终来源 C. “阳光→草→鼠→狐”可称为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D. 大气中的碳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绿色植物体内
【解析】 生态系统都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故 A 正确; 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生态系 统中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故 B 正确;食物链反映的是 生产者与消费者以及各级消费者之间的食物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 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 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故 C 错误;绿色植物 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转化成有机物,使碳进入生物体内,故 D 正确。
6.(2016·成都)如图 3-2 所示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图 3-2 (1)在该图中,生产者是_____,直接以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是_____。
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少的生物是_____。 (2)图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_____关系形成的链条式联系,叫做食物
链,这些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的网状联系,称为_____。 写出图中的任意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 (3)该生态系中的动物死亡后,它们的尸体并不会大量堆积,原因是 土壤和空气等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_____。
B. 草原上所有的生物共同组成草原生态系统
C. 麦田中的小麦和杂草之间是竞争关系
D. 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答案】 B
5.(2016·宁波)如图 3-1 为某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成分之间 的关系,下列有关该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
图 3-1 A. 图中的虫和鸟属于消费者 B. 植物的枯枝落叶能被细菌和真菌分解 C. 若消灭所有的虫,则更有利于原有生态平衡的维持 D. 作为生态系统,图中尚缺少阳光等非生物成分 【答案】 C
【答案】 (1)草、树 鼠、昆虫 猫头鹰 (2)食物 食物网 草→鼠→猫头鹰 (3)分解者
专题一 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概念辨析
种群强调同一“物种”,另外要突出“同一物种的总和”。因 此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青蛙、蝌蚪等均属同一种群,但一个池塘中所 有的鱼不是一个种群。一个群落是由许多个种群组成的,群落的概 念应突出“生物的总和”。 生态系统则由生物群落及其生活环境 中的非生物因素一起组成。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都是在一定的自 然区域内,但这个自然区域可大可小,没有一定的限制,种群所在 的自然区域不一定比群落小。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但 应注意生物圈不能认为是包含整个地球,仅仅是指地球上生物活动 的区域,没有生物活动的区域如地球深处不包含在内。种群、群落、 生态系统三者概念上的关系可用图 3-3 表示。
A. 阳光
B. 温度
C. 空气
D. 水分
【答案】 A
3.(2016·宿迁)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 草原生态系统 B. 沙漠生态系统 C.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D. 针叶林生态系统
【答案】 C
4.(2016·石家庄)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

()
A. 影响生物的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包括了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
因此能构成生态系统;“湖水中灵动的鱼儿”,只有鱼类,没
有生产者、分解者、其他消费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不能构成 生态系统;“岸边摇曳的杨柳树”,只有部分生产者,没有消
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不能构成生态系统。
【答案】 B
专题二 生态系统的成分
生态系统有四大基本成分,可根据其所属类别进行判 断:①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指阳光、空气、水、矿物质等; ②生产者一般指绿色植物;③消费者指各种动物;④分解 者指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及腐生动物。
【典例 2】 (2016·成都)下列生物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 )
9.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可分为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破 坏因素常常是共同起作用的,但人为因素往往可导致 自然因素的强化。
10.设立自然保护区对于保护自然资源,是十分有效的手 段。
11.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1.(2015·金华)金华是国家级旅游城市,有许多著名景点。
以下关于景区内生物的描述属于种群的是
生产者;③消费者;④分解者。
6.各种生物间最主要的是食物关系。各种生物由于食物 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
7.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流动的渠道。物质在 生态系统中是循环流动的,能量的流动是逐级递减的。
8.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阶段时呈现生态平衡状态,这是 因为生态系统都具有自动调节能力。一般来说,生态 系统的成分越复杂,生物种类越繁多,自动调节能力 就越强。但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当外界干扰因素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会 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
()
A. 双龙景区内的所有植物
B. 浦江仙华山上所有的鸟类
C. 诸葛八卦村内所有的人
D. 武义牛头山上所有的生物
【答案】 C
2.(2016·衡阳)叶圣陶先生曾这样描述爬山虎:“那些叶
子铺在墙上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
儿空隙。”从科学角度分析,这种现象体现了某种非
群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2.生物群落指一定生活环境中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 3.生态系统指由生物群落和它所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
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4.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了地球上的全
部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 5.生态系统的四大成分是:①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②
【答案】 C
【类题演练 1】 (2016·岳阳)下列关于岳阳南湖的叙述中,可
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 清澈透亮的南湖水
B. 美丽怡人的千亩湖
C. 湖水中灵动的鱼儿
D. 岸边摇曳的杨柳树 【解析】 “清澈透亮的南湖水”,只有非生物部分,没有生
物部分,因此不能构成生态系统;“美丽怡人的千亩湖”,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