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第3课 希腊罗马的上古文明 教案(华东师大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教案、教学设计
-设计“文化之旅”系列课堂活动,带领学生穿越时空,体验古希腊罗马的日常生活、政治制度、艺术成就等。
-通过对比分析,引导学生发现古希腊罗马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联系与差异,提高学生的历史洞察力。
2.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如“古希腊民主制度对现代政治的影响”、“罗马法律体系的演变及其意义”等,激发学生的思考与讨论。
-文学与戏剧:分析《荷马史诗》等古希腊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以及古希腊戏剧对后世戏剧发展的影响。
2.罗马文化
-法律体系:讲述罗马法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十二铜表法》等代表性法典,以及罗马法对现代法律的影响。
-建筑与工程技术:介绍罗马建筑的特点,如圆顶、拱门等,以及罗马人在道路、水利等方面的工程技术成就。
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1.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奥秘。
2.针对学生在知识掌握方面的不足,设计富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3.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评价能力,引导他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中收获成长。
4.提高学生的史料阅读和分析能力,培养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文献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强调古希腊罗马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如民主制度、法治精神等,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第3课 希腊罗马的上古文明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第3课 希腊罗马的上古文明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第3课希腊罗马的上古文明第3课希腊罗马的上古文明(第一课时)【内容标准】了解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状况,知道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状况,知道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客观评价雅典民主政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从专制到民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教学要点】重点: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状况。

难点:评价雅典民主政治的价值和意义。

【导入新课】1、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2、上一课学了亚非文明,这一节开始学习欧洲文明的状况。

【新课探究】一、基础知识自主学习1、欧洲文明源于古代,古希腊的早期文明是。

2、欧洲文明具有明显的性质。

3、公元前2000年左右,爱琴文明的两个中心是和。

4、希腊两个著名的城邦是和。

5、公元前6世纪末,成为希腊文明的中心(霸主)。

6、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最高峰。

(参考答案:1、希腊,爱琴文明2、海洋文明3、克里特岛,迈锡尼4、斯巴达,雅典5、雅典6、伯里克利)二、问题探究你怎样看待雅典的民主政治?提示:一方面指出,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希腊城邦的产物,有其时代的局限性,所采用的公民直接参政、轮流坐庄的形式所导致的结果也并非总是公正的;另一方面则要指出,历史上所出现的政治体制虽各有特点,但比较而言,民主政体的弊病最少,更接近于公正。

雅典民主政治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它为后世提供了一个最值得参照的政体形式,为人类文明中的政治组织形式的完善指出了一条道路。

从专制到民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总结巩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古代希腊文明与雅典民主政治。

应当看到,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不同的政治体制,虽然各具特色,褒贬不一,但相比之下,民主政治的弊端最少,优越性最为明显,也更接近于公正。

广大民众的直接参政,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的政治热情,也最符合大多数人的切身利益。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希腊罗马的上古文明教案华东师大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希腊罗马的上古文明教案华东师大版
在能力方面,学生们具备了一定的历史资料搜集和处理能力,能够运用比较、分析等历史研究方法。但他们在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方面还有待提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素质方面,学生们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素养和道德观念,但在全球化背景下,他们需要更深入地了解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增强文化包容性和国际视野。
2.观察: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和参与程度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例如,在小组讨论环节,教师可以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是否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观察,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并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
3.测试:在课堂讲解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小测试的方式来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例如,在讲解完希腊罗马上古文明的案例后,可以设计一些相关的选择题和问答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通过测试,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案例的理解程度,并及时进行指导和解释。
1.例题一:希腊文明的民主制度
题目: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案: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是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法律至上和公民参与。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理解。通过分析题目,学生需要掌握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并能准确地回答问题。
2.例题二: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
题目:罗马法的核心原则有哪些?
八、作业评价
1.认真批改:教师应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确保每个学生的作业都能得到仔细的检查和评价。批改作业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答题思路、答案准确性以及作业的完成情况。
2.点评:在批改作业后,教师应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对于做得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表扬他们的努力和成果;对于需要改进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作业质量。

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希腊罗马的上古文明》名师教案1 华东师大版

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希腊罗马的上古文明》名师教案1 华东师大版

第3课希腊罗马的上古文明【学习提示】学习本课应从雅典的民主政治、罗马的兴衰、早期基督教三个方面去把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关于雅典的民主政治侧重掌握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是古代希腊、而古代希腊的早期文明是爱琴文明;希腊奴隶制城邦的代表斯巴达的雅典;伯里克利时代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了最高峰。

罗马的兴衰着重理解罗马奴隶制共和国的建立、罗马的扩张、罗马帝国的建立及帝国的灭亡。

早期基督教重点掌握基督教产生的背景、教义、基督教会的演变过程和产生的影响。

【课文撷英】本课的基本概念和重点语句:【重点精析】你怎样看待雅典的民主政治?一方面指出,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希腊城邦的产物,有其时代的局限性,所采用的公民直接参政、轮流坐庄的形式所导致的结果也并非总是公正的;另一方面则要指出,历史上所出现的政治体制虽各有特点,但比较而言,民主政体的弊病最少,更接近于公正。

雅典民主政治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它为后世提供了一个最值得参照的政体形式,为人类文明中的政治组织形式的完善指出了一条道路。

从专制到民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疑难点拨】一、布匿战争与罗马共和国兴衰的关系在前后历时百余年的布匿战争期间,罗马在与迦太基及其盟友的反复争斗中,占领了欧、亚、非的广大地区,掠夺了大量奴隶和财富,这对罗马奴隶制社会内部阶级关系的变化、经济的发展以及地中海地区后来的历史命运,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布匿战争则是导致罗马共和国兴盛与衰落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布匿战争是罗马征服地中海地区最为关键的一次战争,在取得布匿战争胜利后,罗马基本上完成了对地中海地区的征服,从此成为西方世界的统治者。

但是布匿战争给罗马的发展带来了双重后果:一方面它导致罗马奴隶制经济的高度繁荣,使罗马的政治、经济、军事和综合国力达到极盛;另一方面它也导致了小农破产、公民兵役制瓦解、社会道德风尚败坏沦落,从而为罗马共和国的衰亡埋下了隐患。

二、在巴勒斯坦地区出现基督教的原因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遭受过外族多次蹂躏。

九年级历史上第3课 希腊罗马的上古文明 学案(华东师大版)

九年级历史上第3课 希腊罗马的上古文明 学案(华东师大版)

第3课希腊罗马的上古文明学习目标1、识记爱琴文明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布匿战争罗马帝国的分裂西罗马的灭亡基督教的产生与传播2、区别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同古埃及法老制度和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不同,培养中外历史知识的横向比较能力。

3、雅典民主政治虽有其时代局限性,但它所体现的民主法治精神却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对后来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演变产生里深远的影响。

学习重点1、雅典的民主政治: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而雅典民主政治是希腊文明最有人文价值的精粹之一。

2、罗马帝国兴衰:罗马通过军事扩张,形成了一个地跨三大洲的帝国。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制和上古历史的终结。

学习过程【基础知识】㈠古代希腊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1、⑴希腊文明的起源:(前21世纪—前12世纪)⑵中心:和。

2、城邦时期⑴斯巴达:特色⑵雅典:特色:民主政治发达3、雅典的民主政治①特点:核心:原则:范围:②全盛:时代③影响:④局限性:㈡古代罗马(一)罗马共和国1、起始:罗马城的传说2、共和国建立:年3、性质:征服意大利(前3世纪中期)4、地中海霸主打败迦太基(战争)征服希腊、小亚细亚(二)罗马帝国1、帝国建立与发展(1)原因:前1世纪中后期,社会矛盾激化(2)建立时间:,建立者:(3)地跨、、三洲大帝国形成:公元2世纪初2、帝国的分裂:年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西罗马帝国(罗马帝国)首都:。

3、帝国的灭亡时间:年(1)西罗马帝国灭亡原因:、、标志着:(2)东罗马帝国灭亡:年。

㈢基督教1、产生时间:地点:创始人:2、经典:《圣经》3、演变:民间宗教——罗马国教(年)【能力提升】1、如何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2、早期基督教的主张是什么?罗马统治者起初对基督教进行镇压,后来为什么又把基督教定为国教?【知识拓展】永无安宁的炼狱之路犹太人虽然有5000年的历史,但却经历了2000年流离失所、浪迹天涯的苦难岁月,而且几经屠戮,宛如穿行在一条炼狱之路上。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希腊罗马的上古文明教案 华东师大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希腊罗马的上古文明教案 华东师大版

第3课希腊罗马的上古文明【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了解希腊罗马上古文明发展的基本概况,包括古希腊文明的渊源,伯里克利统治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高度发展,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兴亡。

2.了解基督教的产生及对西欧社会的影响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评价伯里克利时代的民主政治,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认识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能力;2.通过引导学生比较雅典和斯巴达的不同点,培养学生对历史现象的比较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伯里克利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得到高度发展,证明了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2.认识到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学情分析】【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伯里克利统治时期雅典民主政治高度发展的特点教学难点:全面辩证地认识伯里克利统治时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实质;把握古代罗马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教法与学法导航】教法:情景教学法、问题探究法、活动教学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教学准备】教师:投影仪,制作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有关图片、文字材料、录像片)学生:搜集整理材料,了解古希腊、古罗马奴隶制状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组织学生温故知新:说出大河流域的四大上古文明区(东方四大文明古国)。

2.总结学生回答的情况后,教师承上启下,讲授:当时除了亚非大河流域的上古文明之外,欧洲的西方文明也已经诞生。

现在,让我们一起探索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希腊罗马的上古文明,引入新课互动1:1.教师首先交代:西方文明包括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上古文明,而古希腊文明被看成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它分为爱琴文明时期和奴隶制城邦时期。

2.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古代希腊》地图,扼要介绍古希腊的地理位置3.学生结合地图,阅读教材思考:①与今天的希腊国家版图的不同。

②古代希腊文明发源地在哪?③爱琴文明的中心在何地?4.引导学生结合注释答出:古希腊是一个地区而非一个国家,其地理范围与今天希腊国家的版图不同,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的西部海岸,古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中心是克里特岛、迈锡尼5.及时评价学生回答情况后,教师点明:亚非文明古国大多发源于大河流域,是大河文明,而古代希腊文明发源于海洋,是一种海洋文明。

九年级历史上册《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历史上册《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教案、教学设计
-培养学生具有责任意识、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对历史事件和文化发展有基本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古希腊和古罗马古典文化有所了解,但可能对两者在政治、哲学、文学等方面的深入内涵和联系认识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学情:
1.学生在历史知识方面,对古希腊、古罗马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有一定认识,但对两个文明的发展脉络、重要事件及人物还需进一步引导和梳理。
3.参考以下问题,进行课堂讨论的预习:
-古希腊、古罗马的政治制度有哪些特点?它们对现代政治文明产生了哪些影响?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的思想有何异同?他们的哲学观念对后世有何启示?
-古罗马的法律体系对现代法律有哪些贡献?请举例说明。
4.深入阅读以下文学作品,撰写读后感:
-《荷马史诗》
-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
-其次,展示古罗马的斗兽场、万神殿等建筑图片,让学生感受古罗马的雄伟壮观。
-然后,提出问题:“这些古老的建筑和艺术作品背后,隐藏着哪些有趣的历史故事?它们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
-最后,引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讲解古希腊、古罗马在政治、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古希腊、古罗马古典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过程:
-首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讨论主题,如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古罗马的法律体系等。
-其次,让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探讨古典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和启示。
-然后,邀请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重难点:比较古希腊的哲学家与古罗马文学家的思想差异,探讨其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初中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3课 希腊罗马的上古文明 学案02

初中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3课 希腊罗马的上古文明  学案02
2、共和国建立:公元前509年〔中国的春秋末期〕
3、性质:奴隶制贵族共和国
征服意大利〔前3世纪中期〕
4、地中海霸主 打败迦太基〔布匿战争〕
征服希腊、小亚细亚
5、帝国建立与开展
〔1〕原因:前1世纪中后期,社会矛盾激化
〔2〕建立:前30年,屋大维
〔3〕地跨三洲大帝国形成:公元2世纪初
6、帝国的衰败
〔1〕分裂:395年
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
西罗马帝国〔罗马帝国〕 ——罗马
7、帝国的灭亡
时间:476年
〔1〕西罗马帝国灭亡原因:经济衰落、人民起义、蛮族进攻
标志:西欧奴隶制和上古历史的终结
〔2〕东罗马帝国灭亡:1453年
三、早期基督教
1、产 时间:公元1世纪上半叶
生 地点:罗马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
1、如何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
2、罗马扩张造成什么历史影响?
3、早期基督教的主张是什么?罗马统治者起初对基督教进展镇压,后来为什么又把基督教定为国教?
【课后反思】知识、方法、情感态度的所悟、所思、所得
【资料链接与探究】
1、“诺亚方舟〞的故事
“诺亚方舟〞的大意是:神为了惩罚人的罪恶,准备发出洪水淹没整个世界。敬神的诺亚事先得到神的启示,造了一条大木船。发洪水前,诺亚把一家8口人,和世界上各种动物都装入船内。动物中无论飞禽走兽,都一公一母,成双成对,大的有大象,小的有蚊子。洪水整整泛滥了150天,除方舟中的生命外,世界上的人和生物都无一幸免。洪水逐渐退去时,诺亚放出一只鸽子去探听外面的消息。鸽手返回时,嘴里叼着翠绿的橄榄枝,这是它刚从树上折下来的,表示洪水已退,所以是和平的讯息。在方舟中经受长期磨难的生命重新回到大地,在新的世界中愉快地生活、劳动、繁衍后代。“诺亚方舟〞的故事,后来被收入?圣经?中,广为流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希腊罗马的上古文明
一、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爱琴文明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罗马共和国的建立步匿战争罗马帝国的形成与扩张罗马帝国的分裂西罗马的灭亡基督教的产生与传播
2、能力培养
(1)区分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同古埃及法老制度和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不同,培养中外历史知识的横向比较能力。

(2)梳理古罗马由共和国到帝国、从扩张到衰亡的演变过程,锻炼纵向窜连、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3、情感教育
(1)理解古希腊文明是整个西方文明的摇篮,而希腊文明渊源与爱琴文明,从而感悟人类文明发展的连续性(继承和发展)、多元性和丰富性。

(2)雅典民主政治虽有其时代局限性,但它体现的民主法治精神却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对后来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植根于庞大军事帝国基础上的罗马文明,汇集了地中海地区多种文明的优秀成果,为日后西方文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4)基督教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流传到欧、亚、非等广大地区,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对后世的宗教、文化、政治生活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5)树立正确对待世界各民族创造的文明成就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要点
1、重点
(1)雅典民主政治: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而雅典民主政治是希腊文明最有人文价值的精粹之一。

(2)罗马帝国兴衰:罗马通过军事扩张,形成了一个地跨三大洲的帝国。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制和上古历史的终结。

2、难点
辨证分析雅典民主政治和早期基督教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三、学情分析
四、教学过程
导入:中国发源于黄河长江,古印度发源于印度河和恒河,古巴比伦发源于两河流域,古埃及发源于尼罗河,它们都根植于大河冲积而成的平原,以农业活动为主,因而有人形象地称这四个文明为大河文明或者黄色文明.又因它们主要位于亚非地区,世称东方文明。

古希腊、古罗马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发源在地中海东部,不是在黄色的陆地,因而也称为海洋文明或蓝色文明。

(一)古希腊
结合地图册P6“爱琴文明”图,介绍爱琴文明的地理环境。

一)爱琴文明(两个中心)
时间:始于公元前20世纪到前12世纪
发祥地:克里特岛-米诺斯王
后来的中心:迈锡尼
欣赏古希腊相关图片“克里特岛:米诺斯王宫复原图”、“迈锡尼:狮子门”,“特洛伊木马”。

二)荷马时代(两部史诗)
《伊里亚特》
《奥德赛》
三)城邦时代(两个大国)
1.两个最强大的城邦
①斯巴达:尚武,奴隶主贵族专政。

②雅典:崇文,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奴隶主民主政治发达。

作战、军事生活是男子的主要生涯。

男孩一生下来就要经过优选,身体残弱的被抛弃,健壮的保留下来。

男孩从七岁开始进入军事学校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还要做苦工、挨鞭苔,从而培养吃苦耐劳、艰韧不拔的意志。

2.希腊的民主政治:
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在平民与贵族长期的斗争中,经过数次改革和立法建立起来的,有哪些著名的改革呢?
梭伦改革,伯里克利改革
雅典主要的权力机构是什么?国家大事是怎么决定的?
当有国家大事时,他们就用这些石子投石表决,根据人数的多少决定是否通过。

由此看,雅典民主有什么特点?
全民直接参与(广泛性),多数决定制,雅典是典型的民主政治的城邦国家。

全民直接参与(广泛性),多数决定制,雅典是典型的民主政治的城邦国家。

阅读课本P18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请谈谈你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看法。

l伯里克利说法片面
l民主权力进步性,对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制定的演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l但妇女、外邦人、奴隶并没民主权利(局限性)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l核心:全民直接参与(广泛性)
l机构:公民大会(开放性)
l保障:法制严格、健全(规范性)
l范围:限于男性公民(局限性)
假如你是古希腊一名自由民家庭的男孩,你愿意生活在斯巴达还是雅典范围面向全体公民,为公民提供了平等而广泛的议政参政的机会,使民主蔚然成分,具有历史的?
(二)古罗马
Rome w asn’t built in A day
结合地图介绍罗马城邦
一)罗马建城传说
罗马的兴衰
给学生3分钟,完成练习册P3页第二题:编写年表。

结合地图册P7页介绍罗马帝国的兴衰。

二)罗马共和国
1、建立:公元前509年
2、共和国的政体:执政官、元老会
3、共和国的扩张:
A、公元前3世纪,中期武力征服意大利
B、公元前2世纪,通过布匿战争,成为地中海的霸主。

三)罗马帝国
1、帝国的建立:公元前30年,屋大维打败对手成为罗马的军事独载者,罗马进入帝国时代。

2、帝国的扩张:到公元2世纪,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

它的疆域西起不列颠,
东抵幼发拉底河,北越不列颠、南至北非,地中海已成为罗马的内湖。

四)帝国的分裂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1、分裂:395年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东部的建都君士坦丁堡,史称东罗马帝国。

西部的部分仍然定都罗马,史称西罗马帝国。

2、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罗马和平时期,帝国繁荣一时,但统治阶级日益奢侈腐化,享乐成风。

广大下层民众日益贫困,难以谋生,特别是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遭到过很多民族的蹂躏。

在罗马的统治下,他们的灾难更加深重,多次反抗都遭到镇压,所以特别渴望“救世主”能拯救他们摆脱困境,于是基督教产生了。

(三)早期基督教
一)产生
1世纪,在巴勒斯坦地区,传道者宣传求世主就是耶稣。

他教人忍受苦难,死后就可以升入“天堂”,这一信仰很快在这一地区传开。

希腊语称救世主为基督。

这个信仰耶稣为救世主的宗教就被称为基督教。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我们讲宗教时,提到一种作用,就是成为统治阶级麻痹人民的一种工具。

基督教是否从一开始就具备这种作用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