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产业组织 策略性行为
策略性行为
Model of Cournot 古诺模型
由古诺于1838年提出;在此后45年内没有引 起足够注意
4
A 假设:
a只有二个企业;生产同质产品; b假定生产成本为零 c需求函数为线性; d一个企业A先进入市场;B随后进入;各企
业在假定对方保持产量不变和条件下决定 自身的产量 价格决定是本模型不同于伯川德模型的关 键
格
14
三不完全信息下的限制性定价
米尔格罗姆和罗伯茨1982模型可参考 高级产业经济学期蒂芬马丁 在现实环境中;市场信息往往是不完全的;对手的成本函数及其战
略性决策以及整个市场的需求状况对于厂商来说并不是完全知识;很 多信息为私人所有;因此;在在位厂商与潜在厂商之间进行的限制性定 价行为可以视为不对称信息博弈行为 假定前提
12
在位厂商
二动态限制性定价
限制进入价格
长期低利润
保持垄断地位
索取垄断高价
短期高利润
失去垄断地位
利
润
最
主导厂商模型
大
化
结团进入模型卡米恩;施瓦茨;1971;Debondt;1976
连续进入模型Gaskins;1971;Baron;1973
平衡当前利润与未来利润之间
跨时期利润总额最大化定价策略
13
二动态限制性定价的决定
在位厂商的成本与进入者无关且在位者和进入者仅知自己的成本 函数;现有企业的收益是两期收益之和 潜在进入者不进入;则收益为0; 进入后;则彼此知道成本;收益是第二期的古诺寡头利润
15
米尔格罗姆和罗伯茨模型的结论
存在两种均衡:
分离均衡:在位企业的策略要求根据本企业的成本结构 决定第一期产量;进入者能根据在位企业的产量来推导 出在位企业的成本情况 于是:在位企业通过限制性定 价向进入者显示自己是低成本厂商;以区别于高成本厂 商;使进入者认为进入后无利可图 从而会阻止新企业进 入
产业组织理论策略性行为PPT课件
第5页/共141页
第6页/共141页
★ 遏制进入的最优的条件为:
1M ( y1D ) 1S ( y1S )
当 y1M y1D y1 时,企业1遏制企业2进入
会得到比容纳进入更大的利润,所以企业1
会选择遏制战略,即把产量定在 y1D y1 y1
水平。
第7页/共141页
■ 进入封锁
如图9-2所示,y1D y1M 。此时企业1即使选择
垄断生产能力,也不担心企业2的进入,因 为此时企业2的进入利润小于零,企业2不会 进入。那么企业1有足够的理由选择垄断生 产能力,而不需要制定一个限制性的产量, 其也获得了一个可能的最大利润。
第8页/共141页
标题
第9页/共141页
■ 进入容纳 如图9-3所示, y1D y1 。此时企业1如果阻止
第35页/共141页
★
★ 芝加哥学派的观点
假设:进入者没有财务约束 模型:设有两个阶段,形成二阶段博弈。 ※第一阶段:在位企业决定是不是制定低价。如果 制定低价,在位企业和新进入者都会在第一阶段损 失L。如果在位企业不制定低价,那么在位企业和 新进入者将获得双寡头利润。(它是合谋下垄断利 润的一半) ※第二阶段:如果进入者退出,那么在位企业就获 得垄断利润;如果进入者没有退出,则重复第一阶 段的情况。
第14页/共141页
标题
■ 结论:
★进入遏制的条件为: y1M y1D y1
f的范围是: 0.00536 f 0.0625
,
,
★ 进入封锁的条件为: f的范围是: f 0.0625
y1D
y1M
,
★f的进范入围容是纳:的条f 件 为0.0:053y61D y1
第15页/共141页
产业组织的策略性行为-PPT精选
(1)价格歧视
• 价格歧视的福利后果
– 一级价格歧视的福利
在单一价格法则下,非完全竞争厂商必然在边际收益MR和边际成本 MC相等时的价格和产量水平上进行生产,也就是图中相应的Pm和 Qm,这时Pm >MC,生产是低效率的,生产者剩余为PmBCP2所围 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消费者剩余则是由ABPm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 而社会福利净损失为BCE所示的三角形面积。
(2)两部收费 如出租车的起
步价;公园或
游乐园的门票
+ 两部收费的含义
费;电话的月 租费等
是指先向消费者收取一定数量的
固定费用,然后再按消费数量向消费者收取使用费。
两
为获得某种商品或服务的使用权而支
部 收
付的费用,与消费数量的多少无关
固定费用
费
如出租的车的按里程计价;公园按内消各费游数乐量项的目多的少费向用消;费电话的通话使费等用。费用
在完全价格歧视下,厂商对每一单位的商品或服务按消费者的最大 支付意愿来定价,增加额外的产量不降低他原有产品所能得到的 销售价格。P>MC时,厂商增加产量都是有利可图的,厂商会扩 大产量直到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时为止,产量为Q2。
(1)价格歧视
• 价格歧视的福利后果
– 一级价格歧视的福利
• 一级价格歧视下的产量等同于完全竞争市场所能达到产 量水平,价格歧视提高了非完全竞争市场的效率水平, 优化了资源配置,社会总福利也等同于完全竞争市场上 的社会总福利,没有净福利损失;
• 现实中的定价策略很多,这里着重介 绍价格歧视、两部收费和搭配销售三 种。
(1)价格歧视
• 价格歧视的含义
– 对同一商品或服务制定不同的价格。
同一商品或服务销售价格不同
产业经济学:策略性行为
9
不完全信息下的限制性定价
米尔格罗姆和罗伯茨(1982)的限制性定价模型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进入者不知道在位者的生产成本类型。如果在 位者是个高成本的生产商,进入则是有利可图的,但如果在位者的生产 成本很低,进入者就不会选择进入。 低成本在位者试图利用限制性定价手段向进入者显示自己是个低成本的 厂商,以区别于高成本的厂商,使进入者认为进入是无利可图的,而高 成本的厂商制定高的价格才符合其自身利益。 当然,一家高成本的在位厂商为了扰乱进入厂商对他的成本类型的估计, 可以利用在位者的先动优势采取限制性定价手段使进入者产生在位者是 低成本厂商的幻觉。对于高成本厂商来说,这也是一种理性决策,进入 者可能把他误认为是一个低成本的厂商,慑于进入后的价格战,进入厂 商只能望而却步。在位者通过这种定价策略达到了阻止进入者进入的目 的。
策略性行为分类:
非合作策略性行为 合作策略性行为
7
第二节 非合作策略性行为
限制性定价
掠夺性定价
过度生产能力
8
限制性定价
基本假设——索罗斯-拉比尼假定(Sylos-Labini Postulate),即 潜在的进入者相信新厂商进入后在位厂商不会改变它的产量。
结论——在位厂商为了达到遏制进入的目的,会调整它的产量水平 及相应的价格水平,从而消除导致潜在厂商进入的诱因。
15
第三节 合作策略性行为
合作策略性行为概述
默契合作策略性行为
明确合作策略性行为 合作策略性行为的存在性与不稳定性
合作策略性行为的公共政策
16
合作策略性行为概述
厂商旨在协调本行业各家厂商行动和限制竞争而采取的一些行为。
必要性: ---可以为公共政策对竞争和效率的权衡提供基础依据。 ---对寡头垄断行业中企业策略的制定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可以运用于现实中的行业分析。
产业组织学
产业组织学正文第一篇:产业组织学战略性行为:是一个企业旨在增加其利润所采取的影响市场环境的行动组合。
伯川德模型:伯特兰德模型是价格竞争模型,企业设定价格而不是产量,研究在寡头垄断市场上的价格决定机制。
共谋:共谋发生于两个或多个企业协调它们的行动以抑制特定行业内卖者之间的竞争,从而达到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获取超额利润的目的。
产业组织:产业内企业之间相互联系的具体的组织形态。
市场势力:厂商控制市场即把市场价格提高到超过边际成本的能力。
主导企业:价格决定者,拥有很大的市场份额卡特尔:生产或销售某一同类商品的企业,为垄断市场,获取高额利润,通过在商品价格、产量和销售等方面订立协定而形成的同盟。
市场绩效: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由一定的市场行为所形成的价格、产量、成本、利润、产品质量和品种以及在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效果。
策略性行为:一家厂商为提高其利润所采取的旨在影响市场环境的行为总称。
减少已存在的和潜在的对手带来的竞争的行动。
二、简答题1、早期的计量经济学研究发现市场集中度和利润或者价格—成本边际之间呈现出统计显著正相关。
后期的经济计量检验否定了这种关联吗?没有完全否定,根据后期的经济计量检验,认为市场集中度和利润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是有条件的,只有当市场集中度达到一定水平时,两者才会正相关2、解释经济学家使用勒纳指数衡量市场势力的原因。
勒纳指数通过对价格与边际成本偏离程度的度量,反映了市场中垄断力量的强弱。
勒纳指数在0到1之间变动,勒纳指数越大,市场中的垄断力量越强;反之,竞争程度越高。
3、指出最常用和最不常用的阻止进入策略。
最常用:阻止进入定价、促销;广告最不常用:生产能力投资、扩大生产能力4、环保局新要求增加了企业的固定成本。
在无进入模型中,新要求会影响主导企业的市场份额吗?主导企业市场份额下降5、说明卡特尔联盟内在不稳定性的原因。
第一,潜在进入者的威胁:一旦卡特尔把价格维持得较高水平,那么就会吸引新企业进入这个市场,而新企业进入后,可以通过降价扩大市场份额,此时卡特尔要想继续维持原来的高价就很不容易了。
产业经济学
C1.策略性行为:指一个企业旨在通过影响竞争对手对该企业行动的预期,使竞争对手在预期的基础上做出对该企业有利的决策行为2.产业结构政策:指政府依据本国的产业结构现状,规划产业结构逐渐演进的目标,确定重点发展的战略产业,实现资源的重点配置的政策;3.产业集群:指特定产业中互有联系的公司或机构聚集在特定地理位置的一种现象;4.策略性进入壁垒:是指产业内在位企业为保持在市场上的主导地位,获取垄断利润,利用自身的优势通过一系列的有意识的策略性行为构筑起的防止潜在进入者进入的壁垒;5.创造性毁灭: 潜在进入者创新对原有企业造成的致命性打击,迫使他们退出原有的市场;F1.范围经济:指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有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2.富有的窘境:在解释默契合作策略性行为方面存在均衡过多的问题;G1.规模经济: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2.管制:指管制者依照一定的法规,对被管制者所采取的一系列行政管理与监督;H1.混合并购:彼此没有相关市场或生产过程的公司之间进行的并购行为;J1.进入壁垒:是指潜在进入企业和新企业若与既存企业竞争可能遇到的种种不利因素;L1.掠夺性定价:是指一个厂商将价格定在牺牲短期利润以消除竞争对手并在长期获得高利润的行为;S1.市场结构:指市场中各种要素供给者、需求者、供给和需求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特征;2.水平一体化:是企业在原有生产经营范围内,通过联合、兼并同类企业或投资兴建新的生产经营单位,形成多工厂企业,以扩大企业规模;3.市场势力:也称市场权力;是指卖方或买方不适当地影响商品价格的能力;T梯度发展理论: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不同生命阶段的产业有不同的最优区位;W1.网络外部性:指消费的外部性,即购买某种商品的消费者数量的增加将提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从而增加了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2.完全消耗系数:两个产业间的产品直接消耗关系;但一种产品对另一种产品的消耗不仅有直接消耗,而且还有间接消耗;X1.X非效率:即内部低效率,它是反映市场绩效优劣的一个指标;Y1.有效竞争:指将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两者有效地相协调,从而形成一种有利于长期均衡的竞争格局;Z1.纵向兼并:指处于生产同一或相似产品不同生产阶段的企业之间的并购;2.直接消耗系数:生产单位产品对某一产业产品的直接消耗量;3.主导产业:是在产业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发挥引导和支撑作用的产业;简答B1.博弈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要素:1博弈的参加者2策略空间;3局中人的盈利函数;策略空间、盈利函数以及局中人的与博弈有关的特征等知识构成博弈的信息,从信息完备与否的角度,博弈可以分为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两类;按照局中人行动的先后次序,分为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C1.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包含哪些内容产业经济学主要包括产业组织理论与产业结构理论,以及产业组织政策和产业结构政策研究;其中,产业组织主要研究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的关系;而产业结构研究各产业之间的关系,如产业间投入产出关联等;2.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内容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产业结构的均衡发展;产业发展的效率3.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1技术创新环境;2完善的基础设施;3政策法规和行政绩效;4优美的生态环境;5高素质人才的供给;6地方文化的亲和力;F1.范围经济的主要来源是什么规模经济的主要来源是:1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经济性;2采用大型、高效和专用设备的经济性;3标准化和简单化的经济性;4大批量采购和销售的经济性;5大批量运输的经济性;6大规模管理的经济性;H1.横向并购的竞争效应横向并购的目的是为了迅速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规模效益和市场占有率,由于横向并购对竞争存在着潜在的负作用,因而一直是反垄断法的管制重点;2.合作策略性行为有哪两大类简述明确合作策略性行为的商业实践;合作策略性行为分为默契合作策略性行为和明确合作策略性行为加以分析;在没有涉及到信息的模型中,每个企业都知道与其他企业接触时会确定的协议,并且能够及时发现欺骗行为并加以惩罚;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企业就无需明确地合谋;但是现实中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是广泛存在的;在这种情况下,明确合作策略性行为的多种商业实践本质就是解决寡头合作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J1.结构性进入壁垒有哪些规模经济、必要资本量、原有企业的绝对成本优势、网络效应、产品差异和政策性因素;L1.垄断的基本类型有哪些根据垄断的形成原因和特征,我们可以把垄断分为经济垄断、行政垄断和自然垄断这三种基本类型;Q1.企业投入产出分析的作用表现在哪几个方面1生产结构的分析;2分析主体生产与辅助生产、附属生产的联系和比例;3编制企业生产计划;4在企业生产计划调整上的应用;2.企业实施横向并购的动机是什么一是由于成本节约所致,包括规模经济效应和管理协同效应,二是由于追求市场势力所致;3.企业如何将兼并与创新结合,既获得更新效应保持最大的创新动机,也维持最高的创新能力原有企业实施兼并与收购,对于自身在新一代产品的技术创新中保持领先地位和竞争优势还有另一层积极的含义:1如果新进入企业被原有企业的收购行为吓倒,自动退出竞争,这时候原有企业选择威慑策略成功;虽然付出了一些额外成本,但对原有企业来说,它可以遏制竞争对手的创新活动;2兼并与收购就是原有企业实现规模经济和充分利用创新技术的最有效途径;R1.如何理解和度量范围经济请指出范围经济的一个实例;理解:范围经济是指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有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度量:令TCQ x,Q y表示一个企业生产Q x单位的产品X和Q y单位的产品Y所发生的总成本,则存在范围经济的条件可用下式表示:TCQ x,Q y<TCQ x ,0+TC0,Q y实例:就羊毛和羊肉联合生产的例子而言,范围经济是指利用同一群绵羊同时生产羊毛和羊肉的成本,往往低于用一群羊只生产羊毛而用另一群羊只生产羊肉的成本之和;2.如何判别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一般可以用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的关系来区别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如果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则存在规模经济;反之,若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则存在规模不经济;3.如何看待进入壁垒的福利效应进入壁垒的存在可能会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但绝对的自由进入也可能导致过度进入,因此进入壁垒的福利效应是复杂的;企业的进入和退出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市场效率的提高,一方面来自企业内部配置效率的改进,另一方面也来自对低效企业的淘汰;如果退出壁垒过高,则会使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弱化,行业内企业不能够通过兼并、重组来实现规模经济和有效竞争;S1.试列举一些高集中度产业、中等集中度产业和低集中度产业;大型民用客机、汽车制造业等产业属于高集中度产业;服装制造、采掘等产业属于中等集中度产业;餐饮、酒店服务等产业属于低集中度产业;2.市场集中度的衡量方法a.综合反映企业数量和资源份额非均等的指标b.单纯使用市场份额非均等指标c.单纯测量企业数量的指标d.反映共谋潜力3.市场绩效的衡量标准有哪些①收益率,是一种衡量每一元投资盈利多少的方法;②勒纳指数,即价格—成本加成;③托宾q,是指一家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与这家企业资产的重置成本的比率;Z1.自然垄断的判断标准是什么该行业的现行市场为垄断或者寡头的不完全竞争市场;形成自然垄断市场结构的主要根源在于经济效率的优先考虑;一个国家的法律对之必须持肯定的态度; 2.在横向并购、纵向并购、混合并购中,哪一个最容易导致垄断性市场结构,为什么横向并购;优势企业通过横向并购对同行业劣势企业的兼并,集中了同行业的资本,在市场上获得了一定的市场势力;这一方面有利于优势企业达到最佳的生产规模,采用新技术,取得规模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降低了市场竞争的程度,垄断者可以凭借其垄断地位获得超额的垄断利润;三、案例分析题1.中国啤酒企业并购(1)什么是企业并购有几种类型即企业之间的兼并与收购行为,是企业法人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基础上,以一定的经济方式取得其他法人产权的行为,是企业进行资本运作和经营的一种主要形式;主要有三种类型:横向并购、纵向并购、混合并购;(2)几种并购类型的区别是什么上述并购属于哪种并购类型1横向并购是指并购双方处于同一行业的并购活动;2纵向并购是指处于生产同一或相似产品不同生产阶段的企业之间的并购;3混合并购是指在彼此没有相关市场或生产过程的公司之间进行的并购行为;上述并购属于横向并购;(3)在几种并购类型中,哪一种最容易导致垄断性市场结构为什么优势企业通过横向并购对同行业劣势企业的兼并,集中了同行业的资本,在市场上获得了一定的市场势力;这一方面有利于优势企业达到最佳的生产规模,采用新技术,取得规模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降低了市场竞争的程度,垄断者可以凭借其垄断地位获得超额的垄断利润;2.苏泊尔市场集中度纷争(1)市场集中度的含义,计算方法;是对整个行业的市场结构集中程度的测量指标,它用来衡量企业的数目和相对规模的差异,是市场势力的重要量化指标;(2)上述市场属于高集中度,还是中等或低集中度产业中等集中度产业(3)爱仕达等企业反对SEB绝对控股中国炊具行业老大苏泊尔,原因何在如果法国SEB集团成功获得苏泊尔的绝对控股权后,必然垄断中国相关产品市场;法国SEB公司会利用资金优势,将打破目前良性竞争格局,导致以价格战、广告战等为先导的恶性竞争;而这势必会导致诸多国内相关企业破产倒闭,行业内数十万员工失业;3.中国移动电信市场的不对称管制(1)什么是不对称管制不对称管制是行业主管部门为调整不对称竞争,扶持弱小经营者,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而采取的一种过渡性管制手段;(2)根据案例,分析电信市场不对称的内容;不对称管制主要应用于基础产业从垄断向竞争转变时,表现为行业主管部门对市场支配者的管制较其他企业严格;在电信业中,不对称管制通常主要表现在对新老企业的不对称管制上,对原有企业的管制有:分拆市场支配者、限制其业务范围;规定其市场主导业务与其他业务分立经营或帐务独立;强制其与其他企业网络无条件或有条件互联互通;严格控制其资费水平和形式; 对新企业的管制有:新企业不承担固定资产投资费用;新企业在短期内不提供遍服务义务;新企业可采取灵活价格政策;(3)根据案例,分析不对称管制在电信市场上的作用;对自然垄断产业内原有企业与新企业实行不对称管制是政府在进入管制实践中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扶持新进企业,引入竞争;4.辽宁汽车产业及其集群发展(1)辽宁汽车产业集群的特征及其形成因素特征:从地域分布看,辽宁汽车产业集群分布较散,企业只是生产的地域集中而不是集群;从地理分布看,辽宁汽车产业更多地表现的是生产集中的特点,生产集中仅仅是相关企业集中在一个地区,但相互之间的联动作用非常少,竞争制约非常严重;而集群则要求整车厂和相关配件厂的关系非常密切,要实现专业化的分工协作,而不是目前的这种局面;形成因素:①自然条件;辽宁本就是重工业基地,拥有良好的工业基础;②经济因素;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需求增长很快;③借助于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以及现有的工业基础与中国汽车产业的良好发展态势,辽宁汽车产业飞速发展,实力不断增强;(2)试进行汽车产业群成长与发展的环境分析;根据我国汽车工业的客观现实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汽车产业全球价值链中界定我国汽车工业的位势与升级途径,积极实施汽车工业集群化发展战略,争取形成一批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汽车产业集群; 我国目前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汽车产业集群,只有一些生产的地域集中;从国际汽车产业集群来看,汽车产业集群基本上都是围绕一个或多个汽车总装厂进行零部件企业与其他相关企业的聚集而逐步形成;四、论述题1.试论述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产业组织理论可追溯到亚当·斯密、马歇尔等;梅森及弟子贝恩等人完整地提出了结构——行为——绩效分析范式,标志着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最终形成;后来芝加哥大学的学者形成了有别于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二十世纪70年代后,引入博弈论逐渐形成了旨在分析企业策略性行为的“新产业组织理论”NIO;2.简述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产业经济学包含产业组织理论与产业结构理论两大范畴;产业组织研究向完全竞争模型中加入现实世界的磨擦系数,以便深入地分析市场中的企业如何组织以及它们如何在现实中进行竞争;产业结构研究是为了分析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大类部门之间、制造业各行业之间,以及行业内各中间产品之间的均衡状态;3.产业结构政策的主要内容;产业结构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主导产业政策、支柱产业政策、幼稚产业扶植政策、衰退产业援助政策;(1)主导产业政策;各国都采取各种相关政策,促进主导产业的发展;支柱产业政策;(2)支柱产业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产业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它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重要地位;(3)幼稚产业扶持政策;幼稚产业是指在工业后发国家的产业机构体系中,相对于工业先行国家成熟的同行产业而言;(4)政府运用经济手段等来促进幼稚产业的发展;衰退产业是指某一产业处于生命周期的衰退期,且市场需求减少,生产能力过剩,在国民经济地位趋于下降的产业;4.试论述支柱产业政策;支柱产业政策;支柱产业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产业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它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相对于其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较大的产业;支柱产业支持政策是指根据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和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结合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实际情况,采用经济或者非经济的一系列政策,包括支柱产业结构高度化政策和支柱产业结构协调化政策;5.简述垄断性产业的主要管制政策;(1)价格管制政策;价格管制是政府对垄断性产业管制的核心内容;(2)进入管制政策;刺激企业降低成本,几级开阵技术创新,使消费者能享受较低的价格,也有利于提高管制效率;(3)联网管制政策;联网管制在电信产业中具有典型性,它是政府管制的一项重要内容;(4)质量管制政策;把企业的最高限价与质量水平挂钩;对低质量的服务进行经济制裁等;(5)对企业内部业务间交叉补贴行为的管制政策;在被管制的垄断性产业中,企业内部业务间交叉补贴行为是普遍存在的;6.简述哈佛学派关于市场绩效的观点,并做出评述;哈佛学派构建了现代产业组织的描述性研究范式,即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分析框架,简称SCP分析框架;SCP分析范式假定,可以对市场绩效进行客观的度量,并认为市场绩效取决于市场行为,而市场行为又取决于市场结构;由于存在这种单向的决定关系,可以用市场结构来解释市场绩效;根据SCP分析范式,企业产品的价格P与其边际成本MC的关系以及经济利润的大小取决于市场结构;因此,在垄断产业中,企业具有市场力量,可以将价格提高到边际成本以上,从而获得经济利润,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市场绩效也就比较差;企业之间的竞争程度越高,企业的市场势力就越小,价格越接近边际成本,难以获得经济利润,资源配置效率就比较高,市场绩效好;7.简述我国产业结构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调整对策;主要问题问题:1整体技术水平较低,自主研发能力薄弱;2“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特征明显;3在能源、矿产资源、环境容量、土地等方面存在明显的资源瓶颈;调整对策:1加强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提高科学技术的产业转化能力;2通过理顺资源价格体系,加强技改力度,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引进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3加快第三产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4实现农业发展的“高效化、生态化、有机化”;8.简述新产业组织理论;新产业组织理论NIO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的,它的研究焦点是策略性行为;NIO的兴起和发展对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方法和分析范式提出了重要挑战;一方面,NIO超越了传统哈佛学派的SCP分析范式;另一方面,也对芝加哥学派的静态的价格—产出框架提出了质疑;以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为方法论基础的新产业组织理论则明确了策略性行为在产业组织理论中的核心地位;9.简述米尔格罗姆和罗伯茨模型;该模型,强调了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进入者不知道原有企业的生产成本类型,低成本原有企业试图利用限制性定价手段向进入者显示自己是个低成本的企业,以区别于高成本的企业,使进入者认为进入是无利可图的,而高成本的企业则制定高的价格才符合其自身利益,这一结果在博弈论中称为分离均衡;当然,一家高成本的原有企业为了扰乱进入企业对他的成本类型的估计,可以利用原有企业的先动优势采取限制性定价手段使进入者产生原有企业是低成本企业的幻觉;进入者可能把他误认为是一个低成本的企业,这一结果在博弈论中称为混同均衡;10.试论中国产业布局的有效路径;参照产业布局相关理论和产业集群发展新要求,中国产业布局集群化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突出生态效率的原则、追求有序的均衡协调发展原则、培育新区位因素的原则;根据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和创新对提升产业竞争力重要性,应注重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针对产业集群政策的功能目标,以及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促进产业集群发展需要多层面的政策措施相互配合;其中,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促进创新是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11.试述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产业结构优化将极大地促进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发展;1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将根据消费需求和资源条件,对初始不理想的产业结构进行有关变量的调整,理顺结构,使资源在产业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2产业结构高度化使得资源利用水平随着经济技术的进步不断突破原有界限,从而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中朝阳产业的成长,代表产业技术水平的高效率产业部门比重不断增长,经济系统内部显示出巨大的持续创新能力,进而极大地提高产业附加值,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
产业组织策略性行为课件
• 产业组织策略性行为概述 • 产业组织策略性行为的理论基础 • 产业组织策略性行为的实践应用
• 产业组织策略性行为的政策影响 • 产业组织策略性行为的未来发展
01
产业组织策略性行为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策略性行为是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 为了实现自身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有 计划、有目的的行动。
特点
策略性行为具有主动性、预见性和风 险性,需要企业根据市场环境和自身 条件进行战略规划和决策。
策略性行为的重要性
01
提高企业竞争力
通过策略性行为,企业可以获得 竞争优势,提高市场份额和利润 水平。
02
推动产业升级
03
提升国家经济实力
企业通过策略性行为可以引导产 业升级和转型,促进产业持续健 康发展。
知识产权政策还可以通过知识产权的转让和管理,促进技术转移和产业升级,对企业策略性行为产生影 响。
05
产业组织策略性行为的未来发展
技术创新与策略性行为
技术创新
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力,从而在市 场上获得更大的份额。
策略性行为
企业采取的策略性行为包括合作研发、技术联盟等,以降 低技术创新的风险和成本。
反垄断政策通常通过禁止某些策略性行为, 如价格固定、串谋、市场分割等,来防止企 业滥用市场优势地位。
反垄断政策还可以通过调查和起诉 违反竞争法的企业,来维护市场秩 序和竞争环境。
产业组织策略性行为的政策影响
政府管制政策- 政府管制政策是指政府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进行管理和限 制的政策,旨在保护公共利益和维护市场秩序。
详细描述
企业可以通过纵向约束来控制供应链、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等。但需要注意的是,纵向约束可能 会引发反垄断问题,因此企业需要谨慎评估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产业组策略性行为
• 劝诱性广告Persuasive Advertising:改变和影响消费者 的偏好
央视历年标王及中标价
年份
中标价万元
标王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P
MC
P1 AC’
P0
AR’
AC
MR
AR MR’
Q
Q0
Q1
• 4 广告行为分析
假设面临的需求函数为
其中; q ; 0 p
q 0 a
qq(p,a)
成本函数为
且C(q(p,a)) c0
选择价格 和广告p水平 以实现利a润最大化
的利润函数为:
(p ,a ) p (p ,q a ) C ( q (p ,a ) ) ka
存在惟一的价格均衡;这时两家的价格相同且都等于边际 成本;超额利润为零
二伯特兰德悖论及其解释
伯特兰德模型的结论:只要市场上有一个竞争对手;的 行为就同完全竞争一样;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但是从现实的 市场来看;间的价格竞争往往没有将价格降低到等于边际 成本的水平;而是高于边际成本;因此得到了超额利润 现实 和伯特兰德模型结论的不一致性;被称为伯特兰德悖论
• 2 形式化表述
假设: 1某种产品的质量有高低之分 分别用 和 表H 示 2消L 费者偏好高质量产品胜于低质量产品
30 消 费L 者H 对 1 于生产的产品质量存在信息不对称
条件:
1
>
2
(≤H,H,PHH ) C (H,L,PHL )
产业经济学 第四章 策略性行为
非价格策略-企业并购
定义:企业并购是指两个以上的企业在自愿基础上依据法律通过订立契约而结合成一个企业的组织调整
行为。
分类:企业并购分为兼并(Merger)和收购(Acquisition)两种类型,尽量两者存在差别,但均以
企业产权作为对象,获得企业控制权与产权转移是两者的共同特征
相关研究:
➢ 不完全信息下的限制性定价 ➢ 限制性定价的福利效应与公共规制
价格策略-掠夺性定价
定义:掠夺性定价是指在位厂商将价格削减至对手平均成本之下,以便将对手驱逐出市场或者遏制进入,
即使遭受短期损失。一旦对手离开市场,在位厂商就会提高价格以补偿掠夺期损失(Schmalensee, 1979; Rosenbaum,1987; Romano and Berg,1985)。
第二节 非合作策略性行为
价格策略
限制性定价 掠夺性定价
非价格策略
过度生产能力 提高竞争对手成本 广告策略 企业并购 研发创新
价格策略-限制性定价
定义:限制性定价是一种短期非合作策略性行为,它通过在位厂商的当前价格策略来影响潜在厂商对进
入市场后利润水平的预期,从而影响潜在厂商的进入决策。
案例:杜邦在玻璃纸行业的限制性定价
与限制性定价策略的显著区别:
一、掠夺性定价强调企业在短期内是亏损的,其亏损在未来会得到补偿; 二、限制性定价策略主要针对潜在进入者而言,通常不是已进入者。
案例分析 - 美国烟草行业的掠夺性定价
背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烟草托拉斯利用掠夺性定价策略打击竞争对手。 实施过程:烟草托拉斯将产品价格定得极低,远低于成本价,以迫使对手以低价卖出公司或退出市场。 结果与影响:烟草托拉斯通过这种策略成功收购了大量竞争对手,并控制了市场,但也导致了价格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格亦有管制。
—— 卡尔顿、佩罗夫:《现代产业组织》
44
2014年10月13日
◎ 4.4.4.4.3
搭配销售可对其他产品给于暗中价格折扣
寡占情形下一家寡头场上想瞒过对手秘密
地给予价格折扣。它可以以寡占价格销售某种 产品,但同时向购买者以非常低的价格销售另 一种产品。这样,它就能推行价格折扣。举例 来说,……(参见教材第111页)
两者的区别在于捆绑销售一般是指按照 固定比例的捆绑。
39
2014年10月13日
◎ 4.4.4.2
捆绑销售的竞争优势
捆绑销售可以使厂家更好地利用价值链 的活动,从而降低生产和销售的成本。
捆绑销售可以使厂家成功地达到价格歧 视的目的,从而获取更多的消费者剩余。
40
2014年10月13日
◎ 4.4.4.3
结团进入模型是主导厂商模型的一种类 型。结团进入模型假定全部潜在跟随厂商在
经过一定的时滞后,同时进入市场。
主导厂商此时的对策通常是:将价格定
在短期垄断价格水平之下、能完全阻止进入
的价格之上。
20
2014年10月13日
◎ 4.2.3.5 连续进入模型
连续进入模型是主导厂商模型的又一种 类型。连续进入模型假定潜在跟随厂商是随
捆绑销售的失败的风险
消费者需求多样化的风险。
衣服与小饰件;成套家具;足球联赛套票
消费者对捆绑产品组装能力的风险。
电脑组装
41
2014年10月13日
4.4.4.4 搭配销售的正当理由
4.4.4.4.1 搭配销售可用来提高消费者的效率 4.4.4.4.2 搭配销售可用来避开政府的规制 4.4.4.4.3 搭配销售可对其他产品给于暗中价格折扣 4.4.4.4.4 搭配销售可对产品的质量给于保证
静态限制性定价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市场的初始规模
初始规模越大,定价水平越低。
潜在进入者的平均成本 非价格进入壁垒
2014年10月13日
平均成本越大,定价水平越高。
进入壁垒越高,定价水平越高。
14
◎ 4.2.2.3
贝恩的限制性定价模型
潜在的进入者相信,当其进入市场后, 在位厂商不会改变它的产出。因此,当潜在 进入者进入市场后,市场的总产出是潜在厂 商和在位厂商的产量之和,而超出市场需求 的产出,将导致市场价格的下降。 15
4.4.4.2
4.4.4.3
捆绑销售的竞争优势
捆绑销售的失败的风险
4.4.4.4
搭配销售的正当理由
38
2014年10月13日
◎ 4.4.4.1 捆绑销售与搭配销售含义
捆绑销售是指将可分离的产品(服务) 捆绑在一起向消费者出售。
搭配销售是指要求消费者购买某种产品
(服务)的同时,必须购买另一种产品。
—— 卡尔顿、佩罗夫:《现代产业组织》
45
2014年10月13日
◎ 4.4.4.4.4
共要耗资 40280 美元。
----波特:《根据数量》,《旧金山记事》,1989年,3月3日。
43
2014年10月13日
◎ 4.4.4.4.2
搭配销售可用来避开政府的规制
一些公用事业公司也受到价格管制,如电 力公司的电费就受到管制。如果电力公司有权
销售灯泡,而且有权强迫消费者在得到电力服
务时必须购买灯泡,那么它通过对灯泡索要高 价就能完全避开电费管制,除非政府对灯泡价
◎ 4.1.5.2
按行为调整和作用时间分类
短期策略行为
中期策略行为
长期策略行为
产品选择 价格 产能调整 企业边界调整 研发与创新
9
2014年10月13日
4.2
限制性定价
4.2.1 限制性定价的含义 4.2.2 静态限制性定价 4.2.3 动态限制性定价 4.2.4 不完全信息下的限制性定价
10
2014年10月13日
26
2014年10月13日
4.3.4
后芝加哥学派的观点
4.3.4.1 连锁店悖论
4.3.4.2 克里普斯-威尔逊模型
27
2014年10月13日
◎ 4.3.4.1 连锁店悖论
在一系列的假定条件下,连锁店 悖论认为,即使作为市场占优者的连 锁店对以前的每一个进入对手都实施 掠夺行为,新的潜在进入者仍将不断 地进入市场。
策略性行
为,一般适用
于寡占或垄断 的市场。
5
2014年10月13日
4.1.4
经典的策略性行为模型
4.1.4.1
古诺模型
4.1.4.2 伯特兰德模型
6
2014年10月13日
4.1.5 策略性行为的分类
4.1.5.1
按厂商的合作态度分类
4.1.5.2 按行为调整和作用时间分类
7
2014年10月13日
4.4.5 提高对手成本
34
2014年10月13日
◎ 4.4.1
空间先占权与产品扩散战略
一般认为:在位厂商在潜在进入者进 入市场之前,通过投资生产相应的产品提 供市场,实施市场空间的先占,可以达到 遏制潜在进入者进入市场的目的。
35
2014年10月13日
◎ 4.4.2
预告产品信息
当厂商在产品的市场推广过程中慢 于竞争对手时,采用产品预告的手段, 从而试图达到推迟竞争对手抢占市场份 额的策略。
◎ 4.2.3.3 主导厂商模型
在位主导厂商面对潜在厂商进入的一个
通常选择是:不会不惜代价地将潜在跟随厂商全
部阻拦在市场之外,而往往是先订一个高价,然 后随着潜在跟随厂商的进入,逐步降低价格。这 样的行为选择,虽然没有得到最理想的结果,却 是一个次优的结果。
19
2014年10月13日
◎ 4.2.3.4 结团进入模型
掠夺性定价的含义
某家厂商为将对手挤出市场和吓退意欲 进入该市场的潜在对手,它会降低价格。待 对手退出市场后它再行提价。这种策略就是 掠夺性定价策略。
—— 卡尔顿、佩罗夫:《现代产业组织》
24
2014年10月13日
◎ 4.3.2
掠夺性定价成功实施的条件
它必须使竞争对手相信,它的价格很低, 甚至降到了成本以下。并且竞争对手一日不退
17
2014年10月13日
◎ 4.2.3.2 在位主导厂商的两难境地
在位厂商面对潜在厂商进入的一个两难选择:
如果选择高位定价,虽可获得短期的高利
润,但会诱导潜在厂商加速进入,使其失去现
有的市场地位。
如果选择低价阻拦,虽然可维持现有的市 场地位,但与利润极大化的目标相悖。
18
2014年10月13日
2014年10月13日
3
上 海 财 经 大 学
◎ 4.1.2
策略性行为的含义
所谓的策略性行为,是指一厂商影响市场环境进 而影响竞争对手的预期,使竞争对手在预期的基础上 做出对自己有利决策的行为。 策略性行为的研究是新产业组织学派研究的重点。
4
2014年10月13日
◎ 4.1.3
策略性行为的适用范围
着时间逐次进入市场的。
主导厂商此时的对策通常是:先制订一
个高价,然后随着跟随厂商的进入逐渐降低
价格。
21
2014年10月13日
◎ 4.2.4
不完全信息下的限制性定价
在不完全信息下,在位厂商和潜在进入厂
商都不了解对方的成本等信息。
此时,较多的研究认为,在位厂商可通过 “承诺”等手段,向潜在进入厂商“表明”,
-1,b-1 0,b
其中:a > 1;0 < b < 1
30
2014年10月13日
◎ 4.3.4.2.1-2
弱小的在位者(2)
不进入
进入者
‖
a,0 打击
‖
-1,b-1
0,b
进入
在位者
容纳
31
2014年10月13日
◎ 4.3.4.2.2-1
假定:
强硬的在位者(2)
进入者 的决策
进入
在位者 的决策
不进入 a,0 a,0
28
2014年10月13日
4.3.4.2
克里普斯(Kreps)-威尔逊(Wilson)模型
4.3.4.2.1 弱小的在位者 4.3.4.2.2 强硬的在位者
29
2014年10月13日
◎ 4.3.4.2.1-1
假定:
弱小的在位者(1)
进入者 的决策
进入
在位者 的决策
不进入 a,0 a,0
打击 容纳
◎ 4.1.5.1
按厂商的合作态度分类
所谓的合作策略性行为,是指厂商旨在通过协调
产业内其他厂商的行动,限制竞争性行为的发生,从
而达到产业中全体厂商均能获利的策略行为。 所谓的非合作策略性行为,是指厂商旨在通过降 低竞争对手的利润为手段,来达到获取自身利益最大 化目的的策略行为。
8
2014年10月13日
36
2014年10月13日
◎ 4.4.3
需求结构锁定策略
转换成本:指消费者从使用一个厂商
的产品转换到用另一个厂商产品时发生的
成本。
所谓的需求结构锁定策略就是设法提 高消费者的转换成本,以保持自身市场占 有的策略。
37
2014年10月13日
4.4.4
捆绑销售与搭配销售
4.4.4.1
捆绑销售与搭配销含义
第四章
4.1 4.2 4.3 4.4 4.5 4.6 4.7
1
产业组织:策略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