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热 焓变PPT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选修4课件--1焓变 反应热[精选](共29张PPT)

高中化学选修4课件--1焓变 反应热[精选](共29张PPT)

中只存在S—F键。已知: 1 mol S(s) 转化为气态硫原子
吸收能量280 kJ, 断裂1 mol F—F、S—F键需吸收的
能量分别为160 kJ、330 kJ。则S(s) +3F2(g)= SF6(g)
的反应热ΔH为(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以H2+Cl2=2HCl为例 Nhomakorabea)
-1 780 kJ/mol B. -1 220 kJ/mol 2、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吸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
反应
7
一、反应热 (焓变)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 以用热量(或换算成相应的热量)来表述,叫做 反应热,在恒压条件下又称为焓变。
….
ΔH=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末态-初态)
放热反应:ΔH<0或 ΔH为“-” 吸热反应:ΔH>0 或ΔH为“+”
8
从化学键的角度理解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阅普读通P化4 学《方资程料式卡中片化》学计量数宏观上表示各物质 的物质的量,微观上表示原子分子数目,只能为整 数,不能为分数。
24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1、化学方程的右边必须写上△H,并用“空格”隔
开, △H:吸热用“+”,放热用:“-”,单位是 kJ/mol或J/mol
2、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如不注明条件,即指: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一课时 焓变 反应热
2 0 1 6--9
1
化学反应过程中为什么会有能量的变化? 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
裂,形成新的化学键,重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 子的过程。
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 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

《焓变反应热》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PPT精品课件

《焓变反应热》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PPT精品课件

思考与交流
1、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放热反应?
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
2、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吸热反应?
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 与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
思考与交流
化学反应中存在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从化学键的角度加以分析 2.从能量守恒的角度加以分析
思考与交流
从物质总能量守恒:角 度(宏观)
E1>E2 E1<E2
反应放热 反应吸热
一、反应热 焓变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用热量(或转换成相应的热量)来 表述,叫做反应热。
反应热分为:
等压反应热:等压条件下进行反应的反应热 等容反应热:等容条件下进行反应的反应热
一、反应热 焓变
一、反应热 焓变
【结论】反应完成时,生成物中形成新化学键时释放的总能量(862 kJ)比断 裂反应物中旧化学键时吸收的总能量(679 kJ)大,故为放热反应. 该反应的反应热计算为(放热反应): ΔH =E(反应物总键能)- E(生成物总键能) =(436+243)-(431+431)=-184.6(kJ/mol)
感谢各位的仔细聆听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PPT
第一课时 焓变反应热
ΔH = – m kJ/mol
注:单位中的每mol是与整个反应对应的,即反应热表示每mol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一、反应热 焓变
从能量角度看:
能 量
反应物
能 量
放热
△H<0
生成物
吸热
△H>0
生成物 反应过程

反应热和焓变 ppt课件

反应热和焓变  ppt课件

ppt课件
6
所以:从微观角度,一个化学反应是放 热还是吸热取决于
取决于所有断键吸收的总能量与所有 形成新键放出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ppt课件
7
一、反应热 焓变
1.反应热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通常叫做反应热。
2.焓 变 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值差。 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等于焓变。
Ⅲ:反应物分子断键时吸收的总能量Σ反与生成物分 子形成新化学键时释放的能量Σ生的相对大小 △H= Σ反- Σ生
若: △H > 0 则为吸热反应 △H为“+” , Q<0 △H < 0 则为放热反应 △H为“-” , Q>0
键Ⅳ能:通: 破过坏实验1 直mo接l测共得价→键掌吸握中收和的热能的量测或定形成1 mol 共价键放出的ppt课能件 量 键能恒取正值16
吸热反应
ΔH>0
能 量 反应物


生成物
放热
△H<0
生成物
反应过程
ppt课件
吸热
△H>0
反应物
反应过程
12
例题
例1:1molC与1molH2O(g)反应生成lmol CO(g) 和1mol H2(g),需要吸收131.5kJ的热量,该 反应的反应热为△H= +131.5 kJ/mol。
例2:拆开 lmol H—H键、lmol N-H键、 l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 946kj,则1mol N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 -92KJ/mol,1mol H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 -30.6KJ/mo。l
2H2(g)+O2(g)=2H2O(l);△H=-571.6 KJ/mol

反应热与焓变ppt课件

反应热与焓变ppt课件
例需3要、吸1m收o1l3C1与.5k1Jm的ol热H2量O,(g)该反反应应生的成反lm应ol热C为O(g)和1mol H2(g),
ΔH= +131.k5J/mol。
【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已知CH4(g)+2O2(g)=CO2(g)+2H2O(l) ΔH= -890 kJ·mol-
CO(g)+H2O(g)=CO2(g)+H2(g) ΔH>0
二、热化学方程式
能表示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200℃
H2(g)+I2(g)=10=1=k=P=a=2HI(g)
△H=-14.9kJ/mol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1)热化学方程式包含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两个部分
(2)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可以是整 数,也可以是分数,对于相同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 △H不同
(如在25℃ 101kPa即常温常压下进行的反应,可不注明)
(3)热化学方程式右端标热量数值和符号,△H的单位为kJ/mol
吸热用“+”(不能省略)
放热用:“-”。
(4)化学计量数可以是分数,但要保证至少一个是整数
H2(g)+
1 2
O2(g)==H2O(l) ΔH=-285.8kJ/mol
(5)ΔH单位中的每mol是与整个反应对应的,即反应热表示每mol
2.书写原则(与化学方程式的比较)
200℃
H2(g)+I2(g)=10=1=kP=a==2HI(g) ΔH=-14.9kJ/mol
(1)应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s、l、g 、aq);
2H2(g)+O2(g)==2H2O(g) ΔH=-483.6kJ/mol 2H2(g)+O2(g)==2H2O(l) ΔH=-571.6kJ/mol (2)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

反应热、焓变PPT课件

反应热、焓变PPT课件

.
21
问题探究
1、大、小烧杯放置时,为何要使两杯口相平?填碎纸条 的作用是什么? 2、酸、碱混合时,为何要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一次 倒入小烧杯而不能缓缓倒入?
减少热量损失
.
22
问题探究
3、实验中能否用环形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 为什么?
不能。因为铜丝易导热,使热量损失较大
4、有人建议用50mL0.55mol/LNaOH进行上述实验, 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会更加准确。为什么?
专题五 化学能与热能
.
1
复习一、概念辨析 复习二、反应热效应的判断
复习三、反应过程中产生热量变化的实质 及计算
复习四、反应热(焓变)的图像分析 复习五、热化学方程式(意义及书写) 复习六、反应热的测定(实验、盖期定律)
复习七、能源的充分利用
.
2
复习一、概念辨析
1、反应热与焓变
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和生成物
具有相同温度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
量称为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符号:△H △H >0或者值为“+”——吸热反应 △H <0或者值为“-”——放热反应
单位:kJ•mol-1或 J•mol-1
.
3
复习一、概念辨析
1、反应热与焓变
焓变: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所吸收 或放出的热量称为化学反应的焓变.
符号:△H △H >0或者值为“+”——吸热反应 △H <0或者值为“-”——放热反应
3、衡量燃烧放热大小的物理量
各种常见元素完全燃烧的标准 ——生成稳定物质:
H——生成液态水 C——生成CO2
S——生成SO2
N——生成N2
.

焓变与反应热PPT课件

焓变与反应热PPT课件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答案
2.焓变、反应热 (1)定义:在 恒压 条件下进行的反应的 热效应 。 (2)符号: ΔH 。 (3)单位: kJ·mol-1 或 kJ/mol 。
答案
3.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1)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相对大小的角度分析,如图所示。


答案
(2)从反应热的量化参数——键能的角度分析
(3)记忆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①可燃物的燃烧;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化合 反应; ④金属跟酸的置换反应;⑤物质的缓慢氧化等。 吸热反应:①大多数分解反应;②盐的水解和弱电解质的电离; ③Ba(OH)2·8H2O与NH4Cl反应;④碳和水蒸气、C和CO2的反应 等。
解析答案
结后反思 方法指导
1.正确理解活化能与反应热的关系
(1)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但不影响焓变的大小。 (2)在无催化剂的情况下,E1为正反应的活化能,E2为逆反应的 活化能,即E1=E2+|ΔH|。
2.反应热答题规范指导 (1)描述反应热时,无论是用“反应热”、“焓变”表示还是用 ΔH表示,其后所跟数值都需要带“+”、“-”符号。如: 某反应的反应热(或焓变)为ΔH=-Q kJ·mol-1或ΔH=+Q kJ·mol-1。 (2)由于中和反应和燃烧均是放热反应,表示中和热和燃烧热时 可不带“-”号。如:某物质的燃烧热为ΔH=-Q kJ·mol-1或 Q kJ·mol-1。
返回
学习总结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高中化学选修四课件:第一章 第一节 第1课时焓变 反应热PPT25张

高中化学选修四课件:第一章 第一节 第1课时焓变 反应热PPT25张

吸收或放出的能量不等

B.A―→B+C 是放热反应

C.A 具有的能量高于 B 和 C 具有的能量


总和
目 开
D.A―→B+C 是吸热反应,则 B+C―→A 必然是放热

反应
解析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由图可知,B+C
的能量高于 A 的能量,则反应 B+C―→A 一定是放热反
应;反之,A―→B+C 则是吸热反应。根据能量守恒定律,
目 开
意义 中的物质变化 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

量变化
遵循规律 原子守恒
原子守恒和能量守恒
学习·探究区
第1课时
[活学活用] 3.H2(g)+12O2(g)===H2O(l) ΔH=-285.8 kJ·mol-1 表示的

意义是在 25 ℃、101 kPa 下,
气态 H2 与
课 时
气态 O2 反应生成

质 生成;二是发生了能量变化,即 吸收 能量或 放出
课 时
能量。




断裂
形成
吸收
放出
知识·回顾区
第1课时
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有多种形式,但通常主要表现为 热量 的变化。因此化学反应分为两类: 放热 反应和吸 热 反应。下列图中,图 1 表示 放热 反应,图 2 表示 吸热 反应。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解析 一个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决定于所有反应物
开 关
的总能量之和与所有生成物的总能量之和的相对大小,前
者大的为放热反应,后者大的为吸热反应。所以,放热反
应中每种反应物的能量不一定比每种生成物的能量都高。

反应热与焓变ppt课件

反应热与焓变ppt课件

新知学习
4、反应热的实质 化学反应的实质:反应物中旧键的断裂(吸热),生成物中新键的形成(放热)。
能 量
E吸
反应物Βιβλιοθήκη 能 量E放E吸E放
生成物
生成物 反应进程
放热反应 ΔH<0
反应物
反应进程
吸热反应 ΔH>0
新知学习
计算公式:∆H=反应物的总键能(E吸) - 生成物的总键能(E放)
以1 mol H2(g)和1 mol Cl2(g)在在25℃和101kPa下反应生成2mol HCl(g)
∆H=E(反应物分子化学键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
E(生成物分子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
∆H= E(反应物的总键能)- E(生成物的总键能)
知识拓展
已知 C(石墨,s)= C(金刚石,s)ΔH = +1.9kJ/mol 判断石墨、金刚石哪个更稳定?
石墨更稳定
金刚石
物质能量、键能与稳定性的关系:
(3)规定:
①当反应体系放热时其焓减小,ΔH为“-”,即ΔH < 0;
②当反应体系吸热时其焓增大,ΔH为“+”,即ΔH > 0。
新知学习
(4)焓变的表示方 法【例1】在25℃和101 kPa下,1 molH2与1 mol Cl2反应生成2 mol HCl时放出184.6 kJ的热量,则该反应的反应热为:
称为焓变。 符号是:△H (2)数学表达式:△H=H(生成物)-H(反应物)。 常用单位:kJ/mol(或kJ·mol-1)。
一般反应都是在敞口容器中进行的,系统的压力等于外界压力,是在 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反应,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等于焓变。
新知学习
焓 反应物

生成物

反应热与焓变ppt课件

反应热与焓变ppt课件

A.-183 kJ·mol-1
B.183 kJ·mol-1
C.-862 kJ·mol-1
D.862 kJ·mol-1
随堂训练
2.根据下表的键能的数据,可计算出CH4(g)+2O2(g)=CO2(g)+2H2O(g)的ΔH为 ( B)
化学键
O=O
C—H
O—H
C=O
键能/kJ·mol-1
497
414
463
石墨
热能综 合利用
研究反应热的意义
反应热应用
工艺条 件优化
给吸热反应加热; 给放热反应及时转移热量; 热能循环利用。
理论 分析
反应热估算 键能估算 能耗 ……
化学反应热效应
表征 原因 应用
总结
反应热
恒压反应热 = 焓变 ΔH
宏观 微观
体系内能的变化 放热反应 ΔH <0 吸热反应 ΔH >0 断键吸热,成键放热
【例1】在25℃和101 kPa下 ,1 molH2与1 mol Cl2反应生成2 mol HCl时 放出184.6 kJ的热量 ,则该反应的反应热为:
ΔH= -184.6 kJ/mol 【例2】在25 ℃和101 kPa下,1 mol C(如无特别说明,C均指石墨)与1
mol H2O(g)反应 ,生成1 mol CO和1 mol H2,需要吸收131.5 kJ的热量,
THANKS

803
A.-379 kJ·mol-1
B.-808 kJ·mol-1
C.-1656 kJ·mol-1 D.-2532 kJ·mol-1
随堂训练
3.CO(g)与H2O(g)反应生成CO2(g)和H2(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

反应热、焓变-ppt课件

反应热、焓变-ppt课件
①焓:与内能有关的物理量 符号:H
②焓变:等压条件下,反应热也可称为焓变 符号:△H 单位:kJ/mol
3 . 规定
反应体系的能量降低(即放热反应),则△H为“-” 反应体系的能量升高(即吸热反应),则△H为“+”
规定:当△H为“-”(△H < 0)时,为放热反应 当△H为“+”(△H > 0)时,为吸热反应
【课堂练习】 1. 1.0L 1.0mol/L H2SO4溶液与2.00L 1.0mol/L NaOH溶液完全反应, 放出114.6kJ的热量,该反应的反应热为△H= _-1_1_4_._6_k_J_/m。ol
2. 1molC与1molH2O(g)反应失成lmol CO(g)和1mol H2(g),需要吸收 131.5kJ的热量,该反应的反应热为△H=_+__1_3_1_.5_k__J_/m__o_l 。
反应的ΔH = +183 kJ/mol
总结:反应热、焓、焓变的比较
概念
符号 单位 数值 联系 注意
反应热
焓变

化学反应释放或从吸收的热量 △H=H生成物-H反应物 物质具有的能

Q
ΔH
H
kJ/mol
正值表示反应吸热;负值表示反应放热
只有正值
反应热 = 焓变(等压);ΔH=H(生成物)-H(反成物)
➢ 环境:与体系相互影响的其它部分(如试管、空气等)
➢ 热量 : 指因为温度不同而在体系与环境之间交换 或传递等能量。
一、反应热
1.定义:在等温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2.符号:Q 3.单位:kJ/mol 或 kJ.mol-1
二、焓变
1.内能(U):体系内物质的各种能量的总和,受温度、压强和物质的聚集 状态等影响。 2.焓与焓变

反应热 焓变PPT课件

反应热  焓变PPT课件
第16页/共39页
第1课时 │ 新课探究
• [思维拓展 ] • 判断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与反应条件有关系吗?为什么? • • 提示:①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不一定都是吸热反应,如木炭的燃烧。②常温下
就能进行的反应不一定都是放热反应,如NH4Cl与Ba(OH)2·8H2O的反应。③某化 学反应属于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与反应条件无关。
第8页/共39页
第1课时│ 新课探究
• [思维拓展 ] • 化学反应存在反应热的本质原因是什么? •是化
学反应的反应热。
第9页/共39页
第1课时│ 新课探究
例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均有能量变化 B.焓变就是反应热 C.焓、焓变单位都是 kJ·mol-1 D.液态水比气态水稳定
第28页/共39页
第1课时 │ 当堂自测
4 . 新 型 结 构 陶 瓷 材 料 氮 化 硅 的 制 备 反 应 : SiO2 + C + N2―高―温→Si3N4+CO
该反应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 1-1-4 所示。
图 1-1-4 回答以下问题。 (1) 上 述 反 应 中 的 还 原 剂 是 ________ , 其 还 原 产 物 是 ________。 (2) 该 反 应 ________( 填 “ 吸 热 ” 或 “ 放 热 ”) , 反 应 热 ΔH________0(填“>”“<”或“=”)。
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反应吸热.swf
2. 在这些反应中,哪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利用到的?
化学反应中所释放的能量——当今世界最
重要的能源。
第2页/共39页
第1课时 焓变 反应热
第1课时 焓变 反应热
第3页/共39页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反应热和焓变ppt课件

反应热和焓变ppt课件

(2)若E反> E生,放出能量 放热反应
问题二: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
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
旧键断裂需要 吸 收 能量,
新键形成会 放 出 能量。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旧键断裂 — 吸收能量 = 679kJ/mol 新键形成 — 放出能量 = 862 kJ/mol
所以:从微观角度,一个化学反应是放 热还是吸热取决于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D )
A. 2个H 原子的能量高于 H2 的能量 B. H 原子的能量低于 H2 的能量 C. H 原子比 H2分子稳定 D. H2分子比 H 原子稳定
2.已知键能: N≡N: 946KJ/mol,
H-H :436KJ/mol, H-N :391KJ/mol
N2(g) + 3H2(g) 2NH3(g),
取决于所有断键吸收的总能量与所有 形成新键放出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一、反应热 焓变
1.反应热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通常叫做反应热。
2.焓 变 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值差。 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等于焓变。
符号:ΔH,单位:kJ/mol或kJ•mol-1
ΔH =
能 量
反应物
∑ E 生成物
思考4、在同温、同压下,比较下列反应放
出热量Q1、Q2的大小 H2(g)+Cl2(g)=2HCl(g)
△H1= -Q1 kJ/mol
1/2H2(g)+1/2Cl2(g)= HCl(g) △H2= -Q2 kJ/mol
状态相同,但数量后式仅是前式的一半,释 放的热量也应是前式的一半,Q2<Q1
典型试题
H2(g)+
1 2
O2(g)=H2O(l);△H=-285.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ΔH 为 “ - ” 或 ΔH<0 是放__热__反__应__ , ΔH 为 “ + ” 或 ΔH>0 是
_吸__热__反__应_ ; 若 生 成 物 的 总 能 量 大 于 反 应 物 的 总 能 量 , 则 为 _吸_热__反__应__;由稳定的物质生成不稳定的物质的反应为________; 加吸热 反引应发 的 反 应 , 停 止 加 热 后 反 应 能 继 续 进 行 的 , 则 为 _____放__热_,反停应止加热后反应随之停止,则为____吸__热__反。应
_k_J_•_m_o_l_-__1_或__k_J_/_m_o。l 2.反应热 化学反应热的简称,是等温下化学反应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____焓__变__等于反应热,因此常用
____Δ__H__表示反应热。
6
第1课时│ 新课探究
3.反应热的实质 (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反应物分子中旧化学键断裂和生成物生成 时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当反应物分子间的化学键断裂时, 需要克服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这需要吸收能量;当原子重新 结合成生成物分子,即新化学键形成时,又要释放能量。 (2)H2(g)+Cl2(g)===2HCl(g)反应的能量变化图(图111)
7
第1课时│ 新课探究
8
第1课时│ 新课探究
由 图 可 知 , 反 应 物 H2 、 Cl2 分 子 断 裂 时 所 吸 收 的 总 能 量 是 _6_7_9__k_J_/_m,ol生成物HCl分子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是__8_6_2__k_J_/mol 则H2(g)+Cl2(g)===2HCl(g)的反应热,为放__出__1_8_3__k_J_/_m_o_l___的 能量。
A.过程 N2(g)→2N(g)放出能量
B.过程 N(g)+3F(g)→NF3(g)放出能量
C.反应 N2(g)+3F2(g)→2NF3(g)的 ΔH>0
D.NF3 吸收能量后如果没有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仍可
能发生化学反应
13
第1课时 │ 新课探究
B [解析] N2(g)→2N(g)为化学键的断裂过程,应吸收能 量,A 项错误;N(g)+3F(g)→NF3(g)为形成化学键的过程,放 出能量,B 项正确;反应 N2(g)+3F2(g)→2NF3(g)的反应热等于 生成物分子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6×283 kJ/mol)与反应物分 子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946+3×154.8)kJ·mol-1]的差,即放 出 287.6 kJ/mol 的能量,C 项错误;NF3 吸收能量后如果没有 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则不能发生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实质 是旧键的断裂和形成,D 项错误。
15
第1课时 │ 新课探究
如图112乙所示为吸热反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
能量,反应体系能量_____升__高_,规定吸热反应ΔH为____+____ 或ΔH_____>___0。
16
第1课时 │ 新课探究
2.常见的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Ba(OH)2·8H2O与NH4Cl的 反应,C和CO2、C和水的反应等。 常见的放热反应:中和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燃烧反应及缓 慢氧化、化合反应(大多数)等。 3.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判断
12
第1课时 │ 新课探究
例 2 生产液晶显示器过程中使用的化学清洗剂 NF3 是一
种温室气体,其存储能量的能力是 CO2 的 12000~20000 倍, 在大气中的寿命可长达 740 年之久,以下是几种化学键的键能:
化学键 N≡N F-F
N-F
键能/kJ/mol 946 154.8
283.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3.理解ΔH的“+”与“—”的意义。
5
第1课时│ 新课探究
新课探究
► 知识点一 焓变 反应热 1.焓变 焓(H)是与物质___内__能___有关的物理量。焓变是变化前后物质 的___焓__值__差_,化学反应的焓变,为生成物总的焓值与反应物
的总焓值之差,即__Δ__H_=__H_(_生__成__物__)_—__H_(_反__应__物,)单位:
11
第1课时│ 新课探究
B [解析] 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不相等, 化学反应都有能量变化,A 项正确;焓变不等于反应热,化学 变化及某些物理变化(如液态水转化为气态水)中存在焓变,只 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焓变等于反应热,B 项错误; 焓、焓变单位都是 kJ·mol-1,C 项正确;液态水转化为气态水 时要吸收能量,能量低的液态水稳定,D 项正确。
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反应吸热.swf
2. 在这些反应中,哪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利用到的? 化学反应中所释放的能量——当今世界
最重要的能源。
3
第1课时 焓变 反应热
第1课时 焓变 反应热
4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及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
9
第1课时│ 新课探究
• [思维拓展 ] • 化学反应存在反应热的本质原因是什么? • • 提示:化学反应是旧键断裂,新键形成的过程,
两者吸收与放出能量的差异就是化学反应的 反应热。
10
第1课时│ 新课探究
例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均有能量变化 B.焓变就是反应热 C.焓、焓变单位都是 kJ·mol-1 D.液态水比气态水稳定
14
第1课时 │ 新课探究
► 知识点一 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 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取决于生成物___释__放___ 的总能量与反应物___吸__收___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1.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图 如图112甲所示为放热反应,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物的总
能量,反应体系能量________降,低规定放热反应ΔH为________ 或-ΔH________0。 <
1
*
第一节 │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导入一]
2
【思考】
1.化学反应都有新物质产生,同时还伴随着能量变化, 请列举学过的有热量变化的相关反应。 Mg、P、S、Fe、H2、C、 煤 、 石 油 、 天 然 气等燃烧;活泼金属与酸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等要 放出热量。 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迅速搅拌下 反应 ;CO2与C的反应,CaCO3受热分解,盐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