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材料探究题专题复习教
中考生物复习专题3 实验探究(解析版)
专题3 实验探究1.(2023·广东揭阳·统考一模)某科研小组为了探究山药中的山药多糖对治疗糖尿病的价值,用健康的大鼠和患糖尿病的大鼠进行了如表实验。
科研人员在连续喂养大鼠16天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糖浓度并取平均值,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组别大鼠类型处理方式A健康的大鼠灌服生理盐水B糖尿病大鼠灌服生理盐水C糖尿病大鼠灌服山药多糖D糖尿病大鼠灌服降糖药物(1)实验中一共有30只糖尿病大鼠,分成_____组。
为了控制单一变量,A组的健康大数量应该为_____只。
实验中设置A组的目的是_____。
(2)在实验中,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糖浓度并取平均值,取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
(3)根据图表信息,C组糖尿病大鼠在灌服山药多糖后,血糖浓度明显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所以C组与B组对照,可得出结论:_____。
将实验中C组与_____组对照,可知山药多糖降糖效果与降糖药物的疗效相似。
(4)若实验结果与实验前作出的假设是一致的,请写出该假设:山药中的山药多糖对治疗糖尿病_____。
(5)正常情况下,人的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_____的重吸收作用。
而尿液中出现葡萄糖是糖尿病的症状之一,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注射_____进行治疗。
【答案】(1) 三/3 10 对照作用(2)减小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避免实验偶然性(3) 降低山药多糖能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浓度D(4)有作用(5) 肾小管胰岛素【分析】(1)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糖在人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降低血糖的浓度。
(2)该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山药中的山药多糖对治疗糖尿病是否有效。
【详解】(1)实验中一共有30只糖尿病大鼠,分成三组。
为了控制单一变量,各组数量相等各10只。
实验中设置A组的目的是进行对照。
(2)在实验中,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糖浓度并取平均值,取平均值的目的是减小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避免实验偶然性)。
【数学】2024备战中考-材料与探究专题
【数学】2024备战中考-材料与探究专题1.x []表示不大于x 的最大整数,如-=-[2.1]3,=[3.2]3,如果=+x x 2[]32,-<<x 23,则符合条件的x 的值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2.我们定义:两边平方和等于第三边平方的2倍的三角形叫做奇异三角形.根据定义:①等边三角形一定是奇异三角形;②在∆Rt ABC 中,∠=︒C 90,=AB c ,=AC b ,=BC a ,且>b a ,若∆Rt ABC 是奇异三角形,则=a b c ::2;③如图,AB 是O 的直径,C 是O 上一点(不与点A 、B 重合),D 是半圆ADB ·的中点,C 、D 在直径AB 的两侧,若在O 内存在点E ,使=A E A D ,=CB CE .则∆ACE 是奇异三角形;④在③的条件下,当∆ACE 是直角三角形时,∠=︒AOC 120.其中,说法正确的有(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3.已知将一个多位自然数分解为个位与个位之前的数,让个位之前的数减去个位数的两倍,若所得之差能被7整除,则原多位自然数一定能被7整除,也称这个数为“美好数”.例如:将数1078分解为8和107,-⨯=1078291,因为91能被7整除,所以1078能被7整除,就称1078为“美好数”.若一个四位自然数M 是“美好数”,设M 的个位数字为x ,十位数字为y ,且个位数字与百位数字的和为13,十位数字与千位数字的和也为13,记=-F M x y ()||,则F M ()的最大值为 .αβ290,那我们称这个三角形为“近直角三角形”.4.定义: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内角α,β满足+=︒A度;(1)若∆ABC是“近直角三角形”,∠>︒B90,∠=︒C50,则∠=(2)如图1,在∆AB3,=AC4.若BD是∠ABC的平分线,BAC90,=Rt ABC中,∠=︒①求证:∆BDC是“近直角三角形”;②在边AC上是否存在点E(异于点D),使得∆BCE也是“近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CE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2,在∆BAC90,点D为AC边上一点,以BD为直径的圆交BC于点E,连接Rt ABC中,∠=︒AE交BD于点F,若∆BCD为“近直角三角形”,且=tan的值.AF3,求∠CAB5,=5.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条直线=x m ,对于任意一个函数,作该函数自变量大于m 的部分关于直线=x m 的轴对称图形,与原函数中自变量大于或等于m 的部分共同构成一个新的函数图象,则这个新函数叫做原函数关于直线=x m 的“镜面函数”.例如:图①是函数=+y x 1的图象,则它关于直线=x 0的“镜面函数”的图象如图②所示,且它的“镜面函数”的解析式为1(0)1(0)x x x x -+<⎩⎨=⎧+y ,也可以写成=+y x ||1. (1)在图③中画出函数=+y x 21关于直线=x 1的“镜面函数”的图象;(2)函数=-++y x x 252关于直线=-x 1的“镜面函数”与直线=+y x m 有三个公共点,求m 的值;(3)已知-A (1,0),B (3,0),-C (3,2),--D (1,2),函数=-+>y x nx n 22(0)2关于直线=x 0的“镜面函数”图象与矩形ABCD 的边恰好有4个交点,求n 的取值范围.6.对于C 和C 上的一点A ,若平面内的点P 满足:射线AP 与C 交于点Q (点Q 可以与点P 重合,且12PA QA,则点P 称为点A 关于C 的“阳光点”.已知点O 为坐标原点,O 的半径为1,点-A (1,0). (1)若点P 是点A 关于O 的“阳光点”,且点P 在x 轴上,请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 ;(2)若点B 是点A 关于O 的“阳光点”,且=AB B 的横坐标t 的取值范围;(3)直线+y b 与x 轴交于点M ,且与y 轴交于点N ,若线段MN 上存在点A 关于O 的“阳光点”,请直接写出b 的取值范围是 .7.在平面内,将一个多边形先绕自身的顶点A 旋转一个角度︒<<︒θθ(0180),再将旋转后的多边形以点A 为位似中心放大或缩小,使所得多边形与原多边形对应线段的比为k ,称这种变换为自旋转位似变换.若顺时针旋转,记作T A (,顺θ,k );若逆时针旋转,记作T A (,逆θ,k ).例如:如图①,先将∆ABC 绕点B 逆时针旋转︒50,得到△A BC 11,再将△A BC 11以点B 为位似中心缩小到原来的21,得到△A BC 22,这个变换记作T B (,逆︒50,2)1. (1)如图②,∆ABC 经过T C (,顺︒60,2)得到△''A B C ,用尺规作出△''A B C .(保留作图痕迹)(2)如图③,∆ABC 经过T B (,逆α,k )1得到∆EBD ,∆ABC 经过T C (,顺β,k )2得到∆FDC ,连接AE ,AF .求证:四边形AFDE 是平行四边形.(3)如图④,在∆ABC 中,∠=︒A 150,=AB 2,=AC 1.若∆ABC 经过(2)中的变换得到的四边形AFDE 是正方形.Ⅰ.用尺规作出点D (保留作图痕迹,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Ⅱ.直接写出AE 的长.8.方格纸中的数学——运算线【加法线】如图①,作+74的加法线,先在横线上找到第一个加数7并作横线的垂线,再在竖线上找到第二个加数4并作竖线的垂线,两条垂线相交于点A,过点A沿小方格对角线作直线l,l与横线相交于点B,则点B在横线上所表示的数为11,则l为+74的11号加法线.11号加法线上任一点向横线和竖线作垂直后,垂足在横线与竖线上所表示的数之和为11.(1)在图②中画出+36的9号加法线;【减法线】(2)类比画加法线的方法,在图②中画出-83的5号减法线.【换个角度看】x y的5号减法线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可借(3)①已知两个数x、y,判断+x y的11号加法线与-助图③说理);x y的5号减法线②若0所表示的点为坐标原点,以横线为x轴,竖线为y轴.则+x y的11号加法线与-所表示的函数表达式分别是.【乘法线】(4)如图④,若0所表示的点为坐标原点,以横线为x轴,竖线为y轴,x与乘数2的积的乘法线m称为2号乘法线.求2号乘法线m的函数表达式;【应用】(5)某校数学社团男同学比女同学多8人,且男同学人数是女同学人数的3倍,在图⑤中,利用运算线求男同学的人数.(6)k 号乘法线k (为常数,≠k 0)上任一点的函数值与y 1差的2号减法线和+<x y 2的3号加法线.当<x 2时,>y y 21.结合图象,直接写出k 的取值范围.【数学】2024备战中考-材料与探究专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试题(共8小题)1.【解答】解:当-<<x 23时,=-x []2,-1,0,1,2Q =+x x 2[]32∴=-x x 2[]32. 当=-x []2时,=--x 2232,得:=-x 12,无解 当=-x []1时,=--x 2132,得:=x 12,解得=x 1(舍)或=-x 1当=x []0时,=-x 2032,得=x 32,解得=x (舍)当=x []1时,=-x 2132,得=x 52,解得=x (舍)当=x []2时,=-x 2232,得=x 72,解得=x (舍)或=x∴=-x 1或=x符合条件的x 的值有2个.故选:B .2.【解答】解:①设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a ,则+=a a a 2222,符合“奇异三角形”的定义,故①正确;②Q ∠=︒C 90,∴+=a b c 222①,Q ∆Rt ABC 是奇异三角形,且>b a ,∴+=a c b 2222②,由①②得:=b ,c ,∴=a b c ::,故②错误;③Q ∠=∠=︒ACB ADB 90,∴+=AC BC AB 222,+=AD BD AB 222,Q D 是半圆ADB ·的中点, ∴=AD BD ,∴=AD AB 222,Q =AE AD ,=CB CE ,∴+=AC CE AE 2222,∴∆ACE 是奇异三角形,故③正确;④由③得:∆ACE 是奇异三角形,∴+=AC CE AE 2222,当∆ACE 是直角三角形时,由②得:=AC AE CE ::AC AE CE ::,当=AC AE CE ::时,=AC CE :=AC CB :Q ∠=︒ACB 90,∴∠=︒ABC 30,∴∠=︒AOC 60;当=AC AE CE ::时,=AC CE :,即=AC CB :,Q ∠=︒ACB 90,∴∠=︒ABC 60,∴∠=︒AOC 120,综上所述,∠AOC 的度数为︒60或︒120,故④错误;故选:B .3.【解答】解:由已知这个四位数的千位数字是-y 13,百位数字是-x 13, Q 013909y y -⎩⎨⎧,013909x x -⎩⎨⎧, 49y ∴,49x ,Q 四位数是“美好数”,∴-+-+-=--y x y x y x 100(13)10(13)214309912能被7整除,∴=x 8,=y 4;=x 5,=y 5;=x 6,=y 7;=x 7,=y 9;=x 9,=y 6; ∴=-F M x y ()||的最大值是4,故答案为:4.4.【解答】解:(1)∠B 不可能是α或β,当∠=αA 时,∠==︒βC 50,+=︒αβ290,不成立;故∠=βA ,∠=αC ,+=︒αβ290,则=︒β20,故答案为20;(2)①如图1,设∠=∠=βABD DBC ,∠=αC ,则+=︒αβ290,故∆BDC 是“近直角三角形”;②存在,理由:在边AC 上是否存在点E (异于点D ),使得∆BCE 是“近直角三角形”, =AB 3,=AC 4,则=BC 5,则∠=∠ABE C ,则∽∆∆ABC AEB , 即=AE AB AB AC ,即=AE 334,解得:=AE 49, 则=-=CE 44497; (3)①如图2所示,当∠=∠=βABD DBC 时,则⊥AE BF ,则==AF FE 3,则=AE 6,==AB BE 5,过点A 作⊥AH BC 于点H ,设=BH x ,则=-HE x 5,则=-=-AH AE HE AB HB 22222,即-=--x x 56(5)2222,解得:=x 57; ∠===βAB ABE BH 25cos cos27,则=β7tan 224, 则=α24tan 7; ②如图3所示,当∠=∠=βABD C 时,过点A 作⊥AH BE 交BE 于点H ,交BD 于点G ,则点G 是圆的圆心BE (的中垂线与直径的交点), Q ∠=∠+∠=+=∠αβAEB DAE C ABC ,故==AE AB 5,则=-=-=EF AE AF 532, Q ⊥DE BC ,⊥AH BC ,∴ED AH //,则==AF EF AG DE ::3:2,则=DE k 2,则==AG k R 3(圆的半径)=BG ,点H 是BE 的中点,则==GH DE k 21,在∆BGH 中,==BH ,在∆ABH 中,=AB 5,=BH ,=+=AH AG HG k 4, Q ∠+∠=︒C ABC 90,∠+∠=︒ABC BAH 90,∴∠=∠C BAH ,综上,C tan 的值为247. 5.【解答】解:(1)如图③,即为函数函数=+y x 21关于直线=x 1的“镜面函数”的图象,(2)对于=-++y x x 252,当=x 0时,=y 5,∴函数=-++y x x 252与y 轴的交点坐标为(0,5),函数=-++y x x 252与=-x 1的交点为:=--+⨯-+=y (1)2(1)522,即交点为-(1,2),当直线=+y x m 经过点-(1,2)时,=m 3;此时=-++y x x 252关于直线=-x 1的“镜面函数”与直线=+y x m 有三个公共点, 当直线=+y x m 与原抛物线只有一个交点时,则有:+=-++x m x x 252, 整理得,-++-=x x m 2502,此时,△=--⨯-=m (1)4(5)02,解得,=m 421, =y 0时,△=--⨯->m (1)4(5)02,综上,m 的值为3或421;(3)函数=-+>y x nx n 22(0)2的“镜面函数”解析式为=++>y x nx n 22(0)2,当=-x 1时,<y 0,∴-+<n 1220, 解得,>n 23; 当=-+>y x nx n 22(0)2的顶点在CD 上时,=--n 42842, 解得=n 2或=-n 2(舍),此时,函数=-+>y x nx n 22(0)2关于直线=x 0的“镜面函数”图象与矩形ABCD 的边有5个交点,不合题意, ∴<<n 223, 当=x 3时,<-y 2,∴-+<-n 9622, 解得,>n 613; 综上,n 的取值范围为<<n 223或>n 613.6.【解答】解:(1)如图,设AP 与e O 交于点Q ,当点P 的坐标为(2,0)时,则Q (1,0),∴=--=PA 2(1)3,=--=QA 1(1)2, ∴=QA PA23, ∴<<2123,根据“阳光点”定义可知,点P 的坐标为(2,0)时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2,0)(答案不唯一);(2)<<t 21,理由:如图,在x 轴上方作射线AM 与e O 交于M ,并在射线AM 上取点N ,使==A M M N则=AN ,由对称性,将AN 关于轴对称得'AN ,则由题意,'NN ·上的点是满足条件的点B ,设'NN ·交x 轴于点D ,∴=ADQ e O 的半径为1,点-A (1,0).∴=-=OD AD OA 1,∴D 1,0),作⊥NH x 轴于H ,连接MC ,Q ∠=︒NHA 90,Q AC 是圆O 的直径,圆O 的半径为1,∴∠=︒AMC 90,=AC 2,则∠==AC MAC AMcos ,∴=︒DMAC 30,即∠=︒NAH 30,∴=-=-=OH AH OA 312,Q 'NN·上的点是满足条件的点B , 即点B 的横坐标在H 、D 的横坐标之间, 故点B 的横坐标范围t 为:2231t -;(3)如图,Q 是e O 上异于点A 的任意一点,延长AQ 到P ,使得=PA AQ 2,Q 直线+y b 与轴交于点M ,且与y 轴交于点N ,当=x 0时,=y b ,当=y 0时,=x ,则=ON b ||,==OM ||||.∴∠=OMAMN ON tan∴∠=︒AMN 60,即直线+y b 与x 轴的夹角为︒60,Q Q 的轨迹是以O 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点P 的运动轨迹是以K (1,0)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当直线MN 与e K 相切于点R 时,连接KR ,在∆Rt KMR 中,∠=︒KRM 90,Q 直线+y b 与x 轴夹角为︒60,∴∠=︒KMR 60,=KR 2,∠︒∴===KMR KM RK sin sin 602,则==ON 4∴=-b 4当直线MN 经过-G (0,1)时,满足条件,此时=-b 1, 观察图象可知:当431b ---时,线段MN 上存在点A 关于e O 的“阴光点”, 根据对称性,同法可得当143b -时,也满足条件, 故答案为:431b ---或143b -.7.【解答】(1)解:如图1,1.以B 为圆心,BC 为半径画弧,以C 为圆心,BC 为半径画弧,两弧在BC 的上方交于点D ,分别以A ,C 为圆心,以AC 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E ,2.延长CD 至'B ,使'=DB CD ,延长CE 至'A ,使'=A E CE ,连接''A B , 则△''A B C 就是求作的三角形;(2)证明:Q ∆EBD 和∆ABC 位似,∆FDC 与∆ABC 位似,∴∠=∠EBD ABC ,=AB BC BE BD ,=CD BC DF AB , ∴∠=∠EBA DBC ,∽∴∆∆EBA DBC ,∴=CD BC AE AB , ∴=CD CDAE DF , ∴=AE DF ,同理可得:=DE AF ,∴四边形AFDE 是平行四边形;(3)解:如图2,1.以BC 为边在BC 上方作等边三角形GBC ,2.作等边三角形BCG 的外接圆O ,作直径BD ,连接CD ,3.作∠=∠DBE ABC ,∠=∠BDE ACB ,延长BA ,交e O 于F ,连接CF ,DF , 则四边形AFDE 是正方形,证明:由上知:∽∆∆EBA DBC ,∽∆∆FAC DBC ,∴∠=∠BAE DCB ,∠=∠FAC DBC ,==CD BC BC AE AB 2,==BD BC BCAF AC 1, ∴∠+∠=∠+∠BAE FAC DCB DBC , 要使Y AFDE 是正方形,应使∠=︒EAF 90,=AE AF ,∴∠+∠+∠=︒BAE FAC BAC 270,=BD CD 2,∴∠+∠=︒-∠=︒-︒=︒BAE FAC BAC 270270150120,∴∠+∠=︒DBC DCB 120,∴∠=︒BDC 60,∴作等边∆BCG ,保证∠=∠=︒BDC G 60,作直径BD ,保证=BD CD 2,这样得出作法; Q ∠=∠=︒ABE DBC 30,∠=∠=︒EAB BCD 90,=AB 2,AE AB∴==8.【解答】解:(1)在图②中画出+36的9号加法线,如图所示,作+36的加法线,先在横线上找到第一个加数3并作横线的垂线,再在竖线上找到第二个加数6并作竖线的垂线,两条垂线相交于点A,过点A沿小方格对角线作直线l,1与横线相交于点B,则点B在横线上所表示的数为9,则l为+36的9号加法线.(2)作-83的减法线,先在横线上找到第一个被减数8并作横线的垂线,再在竖线上找到第二个减数3并作竖线的垂线,两条垂线相交于点A,过点A沿小方格对角线作直线l,1与横线相交于点B,则点B在横线上所表示的数为5,则l为-83的5号减法线.(3)①如图所示,+x y 的11号加法线与-x y 的5号减法线的位置关系是互相垂直, 根据网格的特点可得两直线经过正方形的对角线, ∴+x y 的11号加法线与-x y 的5号减法线的位置关系是互相垂直. ②Q +=x y 11,∴=-+y x 11,Q -=x y 5,则=-y x 5.故答案为:=-+y x l 1,=-y x 5.(4)依题意,x 与乘数2的积的乘法线m 称为2号乘法线,即=y x 2, 所以2号乘法线m 的函数表达式为=y x 2.(5)设男同学的人数为x 人,女同学的人数为y 人,依题意,=-y x 8,=y x 31, 即画出31号乘法线与-y x 的8号减法线, 如图所示,交点对应的横坐标为=x 12, ∴男同学人数是12人.(6)如图所示,2号减法线的解析式为=+y x 2,3号加法线的解析式为=-+y x 3,Q k 号乘法线k (为常数,≠k 0)上任一点的函数值与y 1的2号减法线和+x y 2的3号加法线, 设k 号乘法线的解析式为=y kx ,∴=+y kx 21,=-+y x 32,则y 1过定点(0,2),如图所示,第21页(共21页)Q 当<x 2时,>y y 21, 当=x 2时,=y 12, 将(2,1)代入=+y kx 21得=+k 122, ∴=-k 21,结合函数图象可得12k =.。
人教版初中生物:探究实验专题复习(一)教案设计
到底要怎么提问呢?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一起来看第一点。
一、提出问题:(展示图片)2.有一些樟树、桂花树等树的茎上会出现一种下半截是“枯叶”,上半截是绿叶的特殊“枝条”,有同学一看而过,而有的同学却在认真观察,思考:小可想:这“枝条”为什么会长成这样呢?小俊想:这种“枝条”肯定是变异了!小欣想:这“枝条”是否是一种特殊植物呢?小策想:这“枝条”可能是人挂上去的装饰?(1)你认为上面哪位同学提出的问题更有价值,更适合我们进行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你看到这种现象后,你会提出怎样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一次小珊上街买回来一袋黄豆芽放在阳光下,下午去打开一看,发现许多黄豆芽变成了绿色,小珊觉得奇怪,想探究变色的原因,你能帮她提出问题吗?(注:植物呈绿色是因为有叶绿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结:1、科学性; 2、可探究性。
二、作出假设:4.某兴趣小组在做“淀粉在口腔中的消化”的实验时,有四位同学做出了自己的假设:甲同学:馒头块被牙齿嚼碎是不是被消化。
乙同学:细嚼慢咽是为了保持自己的风度,和消化无关。
丙同学:淀粉在口腔中能够被唾液消化。
丁同学:不同量的唾液对淀粉消化有影响。
(1)你认为这四种假设中,最好的是_____。
(2)你还可以作出怎样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同学做这个题时,是这样作答的,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5.【探究情景】菠萝酸甜多汁,可口开胃,但一次食用过多容易造成口腔黏膜破损,这种破损真的是由菠萝汁引起的吗?某班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与口腔黏膜相似的小肠黏膜开展了以下的探究实验。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综合性学习之材料探究考点(共25张PPT)
真题巩固:2020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 【助力城市建设】近日,日照市印发《日照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并 向社会公开征集日照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图标,活动得到广大市民的积极响应。 11. 下面是两件入围作品,请任选其中一件,用简洁的语言对其构图要素和寓意加以说 明,不超过80字。
图标一
图片类
真题再现(2022·广东广州·一模)“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智 慧结晶,下周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你将要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进行分享,课 前需要阅读材料完成以下任务。材料二:
请描述材料二图画内容,向同学们介绍谷雨这一节气。 材
谷雨,也正是农忙时节,即 “雨生百谷”的意思,此时田 中秧苗初插、作物新种,降水 明显增加,谷类作物经过雨水 滋润茁壮成长。
(2)①行政层面:进一步强化远程教育建设,优化网络课程评价标准; ②平台层面:增加投入,提升技术支撑能力,强化服务意识,保证平 衡运行;③教师层面:更新教育理念与方法,熟悉网络教学特征与技 术操作;④家长层面:引导家长调整心态,遵循网课和学生认知特征; ⑤学生层面:加强自律性等方面的教育与引导,让学生充分认识网络 教学的重要性。(答对三点即可)
《基础》P132第3题(1)
壬寅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隆重(在随州)举行。
二、真题巩固 1.(2021·湖北荆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任务。
“荆荆”有味 楚楚动人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当天,荆州博物馆开展“馆长带我看荆博”系列特色活 动,三名馆长、副馆长化身讲解员,带领600多名游客感受了荆楚文化的魅力。 上午9时,在荆州博物馆馆长王明钦带领下,由本地市民、外地游客及在荆大学生 组成的游客团集中参观了珍品馆。从《五大夫遂——凤凰山168号汉墓展》到《丹漆神 韵——楚秦汉漆器精品展》,漆木器、陶器、青铜器等200多件(套)文物让大家目不 暇接。在二楼东边展厅中央展出的虎座凤鸟悬鼓,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观看。该文物 高1.49米,宽1.45米,双虎为座,双凤为架,凤冠悬挂乐鼓,猛虎作势前扑,翔凤振 翅欲飞,气势恢宏。观众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影。
中考材料探究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很实用)
答 :
(重庆市2011年)为了展示公民道德建设的丰硕成 果,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今年5月,中共重 庆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等联合举办了“第三届重 庆市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你所在的学校也参与了 这次活动。 (1)请研读下面三则材料,分别概括他们能成 为道德模范候选人的理由。(3分) 材料一:刘兴勇,在妻子生下女儿因病撒手人寰 后,他就担负起了家庭的全部重担,不仅要照顾襁 褓中的女儿,还要赡养年迈的父母,伺候智障的妻 哥。这样的日子,他已坚持了二十多年。 材料二:刘安容,一名普通的护林员。几十年来, 月收入仅30元的他顶风冒雨,巡视在山高坡陡的林 场。每天10余公里的跋涉,总里程10余万公里的
材料三:在“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第10次发射升空爆炸、 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后,时任美国总统的里根发表了电视 讲话。他说:“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赞 赏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和锲 而不舍地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 真正的生活以至献出生命。”(《真正的英雄》) 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有关“责任”话题的大讨论。其中 有一个问题:面对责任,为何有人敢于担当,而有人却退 缩逃避呢?请你根据上面的三则材料,探究其原因。 。 第三则材料是里根对遇难宇航员的评价。请你从“责任” 的角度,对前面一、二则材料中张丽莉老师或者队长季莫 什丘克的行为表现,也作出简要的评价。(50字以内) (2分) 答 : 。 学校为了加强“敢于面对,勇于担当”精神的宣传,拟
3、列宁17岁就开始革命活动。
4、毛泽东26岁主编《湘江评论》。
5、徐特立48岁留法,克服困难,学会法语。
分析:以上几则材料的共性是讲伟人们在 事业上的成就。细分析1-4则材料有一个共性, 即他们在青年时代就出成果,而材料5就不 同了。据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中考历史材料题备考探究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中考历史材料题备考探究1. 引言1.1 探讨核心素养对中考历史材料题备考的重要性核心素养在教育领域中被广泛提及,其在历史学习中的应用也备受关注。
中考历史材料题作为中考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思维能力提出了挑战。
掌握核心素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历史材料,提高历史材料题备考能力。
历史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观念,核心素养的培养正是符合这一目标的需求。
通过核心素养的引导,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分析历史材料中的信息,抓住历史事件的关键点,形成自己的历史意识和历史观念。
中考历史材料题的特点在于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历史素养和分析能力,而这正是核心素养所强调和培养的能力。
因此,通过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在中考历史材料题备考中的表现。
本文将深入探讨核心素养在中考历史材料题备考中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其在历史学习中的应用,剖析中考历史材料题的特点,探讨如何通过核心素养提升备考能力,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核心素养在历史材料题备考中的实际应用,最终总结出有效的备考策略,以提升学生在中考历史材料题中的表现。
2. 正文2.1 核心素养在历史学习中的应用在历史学习中,核心素养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核心素养强调了历史学习的跨学科性,历史不仅仅是关于过去的事实和事件,更是通过思辨和解释来理解历史现象的学科。
通过培养核心素养,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含义,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思辨能力。
核心素养注重历史学习的思维和方法,并强调历史学习的过程。
学生在历史学习中需要掌握史料分析、历史概念辨析、历史问题探讨等方法,这些方法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发展过程,培养历史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核心素养还注重历史学习的价值观塑造和情感认知。
历史教育不仅仅是传授历史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尊重和理解,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珍视历史的重要性。
核心素养在历史学习中的应用是多维度的,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水平,更能够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历史素养和思维能力。
初中化学真题探究教案人教版
初中化学真题探究教案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掌握化学知识,理解化学现象,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探究化学问题,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爱科学,热爱化学,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
1. 探究化学知识。
2. 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
1. 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金字塔的图片引发学生对金字塔的兴趣,进而引导学生开始探究金字塔
的化学知识。
2. 定性分析:通过实验观察金子的物理性质,描述金的性质,并了解金的一些化学性质。
3. 定量分析:通过实验测定金的质量,学习使用天平和其他实验仪器测量物质的质量。
4. 探究问题:让学生思考金字塔是如何建造的,引导学生探究金字塔的结构和稳定性原理。
5. 引导总结:通过讨论,总结金字塔的结构和稳定性原理,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金
字塔建造的问题。
6. 小结反思:通过本次实验和讨论,让学生总结化学知识,思考化学现象,提升学生的实
验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五、作业布置:
让学生以金字塔为主题,写一篇关于金字塔的化学实验报告,包括观察记录、结论和感想。
中考专题之材料探究练习
中考复习专题之材料探究练习姓名1、阅读训练三则材料,归纳中国的老玩意儿得以传承的原因。
(4分)【材料一】中国的年画色彩鲜艳,文化内涵丰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春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在室内门上张贴年画,借此寄托人们对风调雨顺、家室安泰的祈盼。
【材料二】中国各地的灯彩花色众多,风格各异:冰灯晶莹剔透,纱灯流光溢彩,宫灯端庄稳重……它们无不具有民间艺术的奇特魅力。
灯彩为婚寿吉庆营造了浓厚的喜庆氛围,是中国传统的吉祥象征物。
【材料三】剪纸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它题材广泛,造型生动活泼,是中国民间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剪纸往往选择吉祥喜庆、福禄寿诞、五谷丰登等题材,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参考答案】1、本身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2、寄托着人们美好的祝愿(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阅读下列关于“绍兴方言还能存活多久”的讨论帖材料,探究很多孩子不会讲甚至听不懂绍兴本地话的原因1楼:记得我们小时候,连学校老师上课都是方言,如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那简直就是一门绝活。
现在的孩子倒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甚至还能说流利的英语,但2楼:我女儿在学校讲普通话,在家里也讲普通话,现在很多绍兴话她连听都听不懂了。
3楼:方言还能活多久?那要看我们还能活多久!4楼:不知道,也许有一天,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但也没什么可惜的,语言失去交流沟通功能,离消亡也就不远了,这是事物的发展规律。
5楼:城市越来越开放,外来人口越来越多,绍兴话太土,他们听不懂,还是说普通话好。
【答案】【1】孩子们缺少讲绍兴话的语言环境。
【2】绍兴话比较土,外地人听不懂,绍兴话逐渐失去了交流沟通功能。
3、阅读下列二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①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把一份随意拟定的学生名单交给有关教师,说这些学生被他鉴定为是最有潜力的,但必须对学生保密。
教师深信不疑,无意中对名单上的学生特别厚爱。
8个月后,凡被列入名单的学生,不但成绩提高很快,而且性格开朗,求知欲望强烈,与老师感情也特别深厚。
材料探究题型--中考语文二轮专题
语言综合运用——材料探究技法点拨材料信息的概括与探究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简称 CBD )是一项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的国际公约,主题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 CBD 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将在中国云南昆明召开。
【材料一】 2020 年5月22日,云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发布我国第一部生物多样性方面的白皮书———《云南的生物多样性》。
据发布会介绍,近年来云南已采取以下举措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强生物资源合理利用及生物多样性减贫示范,严格生物多样性监督执法,推进生物多样性国际交流合作。
【材料二】请对材料一、二的主要信息进行综合概括。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月初至3月上旬,短短两个月时间,有五种共享单车品牌登陆省会市场,形成黄、蓝、绿、红等多种颜色共享单车遍地开花的局面。
近日,大街小巷随处可见骑共享单车的市民。
人们不用再忍受停车难、坐车难的痛苦,共享单车仿佛一股清流,给广大市民提供了方便。
【材料二】 因为共享单车没有明确的存放地址,一些人便随意停放,违规占据公共交通道路的现象屡屡发生。
还有一些人将共享单车变成了自己的“独享车”,加锁、捆绑、破坏……让别人无法使用。
更有不法分子更换和套取二维码信息,给一些市民造成经济损失。
(1)根据上面两则材料,请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10 个 7.76 万公顷 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26 个 42.11 万公顷 亚洲象:从150头增长到300头左右。
滇金丝猴种群:从2000年的13群1400~1700只增长到约3000只。
黑颈鹤:从1996年的约1600只增长到约3000只。
(2019 年统计数据)(2)针对材料二中出现的问题,请你为共享单车的文明使用写一句宣传语。
示意图郑兴中学已组织同学们参观过商都陶瓷博物馆,当时刘明同学因病请假,错过了参观。
(名师整理)最新生物中考《实验探究题》专题复习精讲精练
2. (2020揭阳二模)小明在室外玩耍时,发现鼠妇经常躲在阴暗、潮湿的花盆底 下或石块下,小明不禁感到奇怪:鼠妇为什么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呢?后经过 长期观察,小明推测:鼠妇怕光。小明捉了10只鼠妇做了以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 推测是否正确。 小明的实验:用硬纸板制成一个长方形的纸盒 (上方没有盖),将纸盒分成长度 相等的两部分,一部分用黑纸包好形成一个黑暗的环境,另一部分不做处理。将 捉来的10只鼠妇放入纸盒中央,10 分钟后观察鼠妇的动向:移到黑暗一端的鼠妇 多,还是移到亮处的鼠妇多?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容器
植物
光的颜色 温度/℃ 氧气变化量
1号
天竺葵
红
25
+++
2号
天竺葵
黄
?
+
3号
天竺葵
绿
25
-
(注:氧气变化量=实验后含量-实验前含量;“+”代表增加,“-”代 表减少)
(1)该实验研究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根据实验设计的原则,2号容器 内的温度应设置为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果表明,在_________________光下天竺葵光合作用强度最大。除 检测氧气变化量外,该实验还可以检测有机物或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量来 表示光合作用强度。 (3)增设4号容器,黑暗处理(其他实验条件相同),若容器中氧气变化量是“-”,则可判断3号容器中的天竺葵______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 进行光合作用,3号容器中的氧气含量不增反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
抽样调查
(2)下表是调查对象中对于部分垃圾所属分类的认同人数:
【人教版】2020中考语文考前专题《材料探究类》(含答案)
第11讲材料探究类考点一:文本材料探究1.(2017·咸宁)泉都中学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庆祝“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阅读下面材料,请各用一句话(10字以内)概括下列每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材料一: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委会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贡献,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可与尊重,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推广和传播,也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通过它了解中华民族的理想、准则和精神。
材料二:“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先民根据太阳在一年中对地球产生的影响而概括总结出的一套气象历法,自秦汉时期至今已经沿用了2 000多年。
示例:材料一:二十四节气入非遗名录(申遗成功)。
材料二:二十四节气沿用了2 000多年。
2.用一句话概括下列材料的主要内容。
日前,《中国诗词大会》同名图书与读者见面,该书由《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的文字脚本整理润色而成。
新书《中国诗词大会》(上下)由中央电视台热播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官方独家授权出版。
董卿也邀请读者们一起加入这场诗词狂欢,她说:“一千两百多年前的诗词,今天读来依然让人荡气回肠,让我们感受到震动古今的气势和力量,这就是中国古诗词的魅力。
我们将开启诗词之旅”去重温那些历久弥新的经典诗句。
这样的温故知新,可以拂去我们记忆上的灰尘,而古代文人的情怀和智慧,也同样能够点亮我们今天的生活。
”示例:《中国诗词大会》同名书出版,董卿邀读者加入诗词狂欢。
3.阅读下面的材料,用简洁的语言提取主要信息。
全国人大新闻发言人傅莹在答问中提到的“新环保法‘有牙齿’”,是全国人大首场发布会的一大亮点。
污染的“硬骨头”如何啃?法律的“牙齿”如何长出来?两会期间,百姓对新环保法发出了一系列追问。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
中考语文教案]材料探究题解题思路
中考语文材料探究题解题思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材料探究题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推理、判断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解题方法,提高材料探究题的答题效率。
4. 通过对典型题目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解题技巧。
二、教学内容:1. 材料探究题的定义和特点2. 材料探究题的类型及解题方法3. 材料探究题的答题步骤4. 典型题目分析及解题示范5. 练习题目及解答反馈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材料探究题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材料探究题的特点、类型及解题方法。
3. 示范:分析典型题目,展示解题步骤和技巧。
4. 练习:布置练习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四、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在实际题目中学会解题方法。
2. 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分析、推理。
3. 注重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4. 创设互动氛围,鼓励学生提问、讨论,提高课堂参与度。
五、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练习答案,进行批改和评价。
2. 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了解掌握情况。
3. 定期进行测试,检验学生对材料探究题解题思路的掌握程度。
4.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不足,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六、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材料探究题的解题方法和步骤。
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推理、判断的能力,以及运用解题技巧解决实际问题。
七、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中考语文材料探究题真题和模拟题。
2. 准备课件和教学素材,以便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示范。
3. 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做好准备。
八、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对材料探究题有更深入的理解。
2. 通过PPT展示典型题目,引导学生分析题目类型和解题方法。
3. 讲解材料探究题的解题步骤,并进行示范性解答。
4. 布置练习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中考语文教案]材料探究题解题思路
中考语文教案]材料探究题解题思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材料探究题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技巧。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在中考语文材料探究题上的得分率。
二、教学内容:1. 材料探究题的定义和特点2. 材料探究题的类型及解题方法3. 材料探究题的答题技巧4. 典型题例分析5. 针对性练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材料探究题的解题方法和答题技巧。
2. 难点:如何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材料探究题在中考语文中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关注。
2. 讲解:a. 材料探究题的定义和特点b. 材料探究题的类型及解题方法c. 材料探究题的答题技巧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题例,讲解解题步骤和思路。
4. 练习: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巩固所学方法。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 完成课后练习题,提高解题能力。
3. 搜集近年来的中考语文材料探究题,进行分析和解题练习。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材料探究题解题方法的掌握程度。
3. 考试测试:定期进行测试,检验学生在中考语文材料探究题上的实际应用能力。
七、教学策略的调整:1. 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确保学生能够跟上课程节奏。
2.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障碍。
3. 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提高解题思路和技巧。
八、拓展学习资源:1. 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语文学科资料,拓宽知识面。
2. 引导学生关注语文学科的前沿动态,提高他们的学术素养。
3. 提供在线学习资源,如教育平台、论坛等,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
九、家长沟通与合作:1. 定期与家长沟通,报告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
综合性实践——材料探究类-2020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
05 综合性实践——材料探究类【复习目标】:(1)了解掌握材料探究类的基本题型。
(2)掌握这类题的基本解题技巧。
【复习重点】:运用解题技巧解答这类题型。
【复习难点】:运用解题技巧解答这类题型。
【复习方法与步骤】:材料探究题是由几则相互之间有关系的材料组成的。
这种题型重在考查考生的信息筛选能力、语言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要求通过几则材料的阅读、分析、比较和探究,从而有所发现,然后写出自己发现、探究的结果。
【探究材料题答题步骤】1.审清题目,读懂材料。
先要抓住要点,审清题目的意思。
2.找出几则材料之间的共性(或者个性)。
解答该类题目,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材料的语言、结构、修辞、表达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把握几则材料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从而找出各则材料之间的共性(或者个性)。
3.提炼材料的共性。
在比较分析几则材料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个性与共性)的基础上,进行甄别、筛选和提炼,把相同点加以保留,进而提炼出它们的共性。
4.写出探究结果。
在提炼出材料共性的基础上,即可以运用自己的语文知识概括归纳出自己的探究结果。
【专题通过】1.你班进行“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春天是四季中惹人情思的季节。
走进古诗苑,你会收获许多咏春的佳句。
请你在以下诗句中,选出两组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E.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2)在已选出的两组诗句中任选一组,请从运用感官描写的角度说说诗句是如何描写景物的?这样描写的原因是什么?(3)古诗也讲究炼字,使诗句准确生动。
请你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桃花溪(张旭)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流水,洞在清溪何边?对于诗文空缺处要填入的字,有人认为“随”恰当,有人认为“入”更适合。
你选择,理由。
【参考答案】:(1)A D(2)示例:选D组,在“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两句中,运用了视觉、听觉描写景物。
2023年中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05 材料探究过关(指导课件)
考题形式
2023年中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考题过关
[综合·探究]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3年中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考题过关
考题形式
【材料二】 “您好,您在外卖平台购买的图书已送达!”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之下,很多实体 书店开始向线上拓展。北京105家实体书店陆续入驻外卖平台,读者可以享受 最快30分钟的送达服务。在第二十五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形式多样的阅读 活动,让书香如甘泉一般浸润人们的心灵。 【材料三】 今天,阅读的内容和方式不断出新。在纸质书中体验解谜游戏,在数字技术支 持下感受沉浸式阅读,在公共阅读空间邂逅书香……体验、介质、场景等方面 的变化和创新,就是希望阅读能够更便利、更生动,让人们随时随地都能体验 阅读的美好,感受文化的浸润。 1. 探究上述三则材料,概括你从中得出的结论。(不超过30个字)
考题形式
2023年中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考题过关
【答案】示例一:广安市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产业。 示例二:广安市多措施发展旅游产业。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的理解与信息概括能力。阅读三则材料,材料一主要交 代了“五一”假期广安游客很多,材料二交代广安12家矿山企业变身为4A级景区 ,材料三主要交代了广安市在发展旅游产业方面的思路。三则材料表述的对象 都是广安市,主要交代了广安市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或是采取多种措施来发展 旅游产业。意思相近即可。
专题5:中考材料探究题
2023年中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考题过关
考点解读
材料探究题在中考语文试卷中往往放在“综合性学习”考查这一块,有 的地区在阅读文前考,也有的地区在阅读文后考,分值一般在8-11分。 新课标提出了“探究性学习”,要求考查学生“分析探究”的能力。材料探 究题是近几年中考语文命题的热点题型,一般是命题者给出一段或几段材料 (文字、图片、表格)等,要求考生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用简洁明了的语言 表达出来, 或是针对材料发表自已的看法。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语文复习 材料探究 课件 (共53张ppt)
2、根据一则材料提取两(多)条信息。
根据一则材料提取两(多)条信息 方法:先认真阅读材料,分析句间 的关系,看它表达了几层意思,对 它进行分层;然后根据题干要求逐 层概括。
下面是同学们在活动中的一则调查材料: 现在,在青少年当中,很多人没看过龙舟,没听过唢呐, 不认识艾草、菖蒲,对清明节的祭奠也不以为然;然而越 来越多的人热衷于过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 材料反映出一种什么现象?你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 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在某大学“校园青春形象大使”评选活动初 赛现场,选手们表演了昆曲、武术、快板、书画等在 其他选秀活动中难得一见的才艺,博得了评委们的阵 阵掌声。有过其他选秀活动参赛经验的选手朱潇轩告 诉记者:“通常的选秀活动,更多的是关注选手们的 外表。我认为,‘校园青春形象大使’良好的文化底 蕴和综合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 “青春形象大使”必须具备的条件:
②比较类
非法小广告是影响城市形象的一大公害。据记者 调查了解,经有关部门的整治,中心城区的电线杆 、墙壁上的“牛皮癣”有所减少,但各大医院、火 车站等公共场所的厕所墙壁上充斥着开假发票、高 价回收药品,兜售迷魂药、假证、假币等非法小广 告。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1)请给以上材料加一个简短标题。 ①非法小广告是影响城市形象的一大公害 ②警惕“牛皮癣”泛滥的新动向
⑴关注黄河,保护黄 河,还黄河的本来面 目。⑵治理黄河,让 母亲河为人民造福。 ⑶污染生存环境,就 是毁灭人类自己。
都是污染惹的祸
(2)研究下面两则材料,写出探究结果。 材料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皮影戏,由来已久,源远流 长。特别是云梦皮影戏曾在国际上获奖,多次出访国外。但 是,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学习这门民间表演艺术,皮影戏面临 失传的危险。 材料二:善书是湖北汉川独有的民间表演艺术。在汉川,善 书仅因少数民间老艺人口耳相传,手抄笔录而幸存。 探究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中考复习主题一《科学探究》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中考复习主题一《科学探究》教学设计2019年省纲链接:一、知识回顾:1、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是对日常生活中、学习中发现的不能确定的生物现象发出的疑问。
实验中的问题是根据实验的目的提出的,且必须含有实验变量。
例、当你搬开花盆看到鼠妇时,鼠妇很快就爬走了。
以下据此情景提出的几个问题,哪一个不够具体、明确?A.鼠妇为什么会爬走呢? B.鼠妇爬走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C.鼠妇爬走是因为搬动花盆对它产生了刺激吗?2、作出假设: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可能的假设,陈述回答。
例、已知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遇碘会变蓝色。
某同学要设计实验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请你帮助完成实验方案。
实验前,根据已有知识,你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
3、制定计划:制定计划又可以称为设计实验,是整个实验成功的关键。
通常需要满足三个原则:(1)对照性原则:通过设计对照组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A:在只有一组对照的实验中,首先通过实验目的确定好实验变量,有变量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没有实验变量为对照组。
例、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探究“苍蝇搓‘脚’是为了清除‘脚’上的污物”。
他们认为:“苍蝇的‘脚’上有辨别气味的感觉器官,为了能时刻辨别味道,苍蝇必须经常搓掉‘脚’上的污物”。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在甲(瓶内无赃物)、乙(瓶内有赃物)两个玻璃瓶中放入数量相同的活苍蝇,进行观察和记录,实验步骤中甲瓶起_______作用。
B:如果一个实验中,含有多个对照组,则满足自然条件(正常状态)的那一组为对照组,其余为实验组。
(2)控制单一变量原则:一组对照中只能有一个变量。
(3)科学性原则: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减少实验误差,往往需要做重复实验,实验对象不能太少。
4、实施计划:根据制定的计划,准备好相应的实验材料和用具,按步骤实施计划(做实验),需要注意常用仪器的操作方法,如显微镜的使用等。
例、实施实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中,某同学用量筒先量取2毫升唾液倒入试管中,马上再用同一个量筒量取2毫升清水倒入另一只试管中,以形成对照.这种操作方式不够严谨,请加以改正。
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探究题】专题解析及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久置的生石灰里可能会含有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假设久制的生石灰中不再含有其它成分).为了探究久置的生石灰的成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设计实验)取0.94g久置的生石灰样品放入烧杯中,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如图所示:(讨论与分析)(1)生石灰可以做干燥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向0.2g滤渣A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久置的生石灰样品中一定含有_______(填写化学式).(3)②中反应过程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将混合物C、D全部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1g滤渣E 和红色滤液F.向滤液F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液F的溶质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还可能含有________.(解释与结论)依据实验现象和测得的数据判断,0.94g久置的生石灰样品的成分是____________.【答案】CaO+H2O=Ca(OH)2 CaCO3溶液先变红色,然后逐渐变成无色 Na2CO3、NaCl;NaOH Ca(OH)2、CaCO3【解析】【分析】【详解】讨论与分析:(1)生石灰可以做干燥剂的原因是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2)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向0.2g滤渣A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久置的生石灰样品中一定含有CaCO3;(3)②中,向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时,由于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氢氧化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氯化钙溶液显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因此反应过程中能够观察到溶液先变红色,然后逐渐变成无色;(4)向滤液F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滤液F中含有Na2CO3,同时一定含有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的NaCl;还可能含有①中反应生成的NaOH;解释与结论:样品中含有0.2g碳酸钙,如果除去碳酸钙外全部是氢氧化钙,则氢氧化钙质量为:0.94g-0.2g=0.74g,氢氧化钙中的钙元素经过反应后全部转化到滤渣E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材料探究题专题复习教案济南六十八中学吕洁[教案目标]1、了解探究题的特点及题型。
2、掌握材料探究题的解题方法,并灵活运用方法解答实际题目。
一、新课导入:近年来,材料探究题,成为中考语文开放性试卷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这种题型考查了学生整理和筛选、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体现了课标的新理念,成为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强劲动力。
很多同学对这类题目有畏难心理,其实只要我们掌握了它的答题规律,加以适当的训练,就一定能作好探究题。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首先要认清我们的对手:二、初探敌营:什么是探究试卷所谓探究题,实际上就是材料比较题。
命题者给出一段或几段文字(或者图片、表格)材料,要求考生通过对材料的阅读、分析,比较、研究,从而有所发现,写出发现、探究的结果。
学生解题的过程,也就是研读材料、分析处理材料、归纳整合得出信息、作出判断、形成自己的观点的过程。
主要考点:①阅读相关材料,筛选出材料中的主要信息。
②结合材料反映的社会现象,提炼观点,得出结论。
③阅读几则材料,结合个人实际,写出自己的感想体会。
三、深入虎穴:题型概说探究题的考查方式比较灵活,它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放在阅读或综合性学习中出题。
按照题干情况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单项探究题与多项探究题。
(一)单项探究题如:下图是北京奥运会的会徽,它是从1985件全球应征的有效作品中脱颖而出,并在众多专家的帮助下进行了多次修改而最终产生的。
它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当世界另一端的人第一眼看到它的时候,就会感觉到这是中国的,能传达出基于悠久历史传统沉淀之上的现代感”。
请你探究一下该会徽是如何传达出我国悠久历史传统文化的。
这是一道单项探究题,我们通过仔细观察分析题图,并且认真把握题干的内容,来确定答题的角度。
此题的要点在于“如何传达出我国悠久历史传统文化”,也就是说,解答此题应该到图中找到与“我国悠久历史传统文化”有关的内容,然后,再组织语言明白表述。
参考答案:①北京奥运会会徽融入了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书法和篆刻印章等艺术形式;②作品主体部分又似汉字篆书“京”字,又似舞动的“人”张开双臂;③传递着古老而又充满现代气息的礼仪之邦的友好、真诚与热情。
(二)多项探究题这类探究题由两则以上的材料组成,几则材料或者相近(似),或者相关、或者相反(对)。
如:请根据以下两则材料,谈谈你的发现。
①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这样写道:“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朱熹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这是两则相反的材料构成的探究题。
多项探究题虽是几则材料放在一起,实际上都是围绕一个话题去表述的。
如上例探究题的中心话题就是:客观环境与人的关系。
你能发现下面几则材料的中心话题吗?阅读下列材料,从中你有什么发现?写出你的探究的结果。
材料(1)好些年前在西藏枪杀、乱逮野生动物是不受法律惩罚的,当年可可西里举目可见的藏羚羊、野马、野驴、雪鸡、黄羊等已成风毛麟角了。
材料(2)藏羚羊为我国特有的珍贵濒危动物,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栖息在西藏等高原地带。
喜群居生活,性怯懦机警,常出没在人迹罕见的地方。
(《中学生知识画报》)材料(3)近几年来,武警官兵保护可可西里生态环境打响了艰苦的保卫战……如今,在可可西里的青藏公路沿线,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成群结队,不时向过路车辆鸣叫相迎,挥蹄致意。
(《中国国防报》)这三则材料分别说是的:(1)藏羚羊原来没有受保护,所剩不多了。
(2)藏羚羊生活习性。
(3)政府已开始加大保护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的力度。
仔细阅读提供的三则材料,我们可以发现提供的材料可以引起一些思考:材料(1)中的“凤毛麟角”与材料(3)中的“成群结队”、(2)中“性怯懦机警”与材料(3)“鸣叫相迎,挥蹄致意”之间前后存在矛盾。
为什么藏羚羊的数量、习性会有变化?通过比较、分析,不难发现这道题是要我们探究其中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找到藏羚羊发生这巨大变化的原因。
这原因也肯定在材料中。
材料中哪些词句给我们启发呢?很显然“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近几年来,武警官兵为保护可可西里生态环境打响了艰苦的保卫战”是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归纳提升一下,答案就应该是:政府加大的保护力度,群众提高了觉悟,使藏羚羊的数量增加了,藏羚羊的生活习性也有了改变。
这种多项探究题,几则材料间存在逻辑联系,主要是探究因果关系。
材料之间的关系大致存在两种情形:另一种情况是几则材料都与同一事物有关,探究材料之间的共性或个性。
如: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写出你阅读后的发现。
(1)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船长,当他的货轮卸货后在浩瀚的大海上返航时,突然遭遇到可怕的巨大风浪,这时,老船长果断地命令水手们立刻打开货舱,往里面灌水。
随着货舱里的水位越升越高,船一寸一寸下沉,依旧猛烈的狂风巨浪对船的威胁却一点一点减小,货轮渐渐平稳了。
(2)在某一山区的著名旅游景点,有一段被当地人称为“鬼谷”的最危险的路段,路窄坡陡,两边万长深渊,每当导游们带队到这里时,一定要让旅客们挑点或扛点什么东西。
据说这里以前发生过好几起事故,都是迷路的旅客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不小心掉下去的。
当地人,每天从这条路上挑着东西来来往往,从来没人出事。
阅读这两则材料,首先能够发现两者之间的相同点。
研读原材料,材料1中的老船长让船负重后船反而行的更稳了,材料2中的导游也是让旅客负重后,旅客反而安全了。
这就是它们的相似点。
在发现了相似点之后,我们还要将它上升到一定的哲理高度。
所以这道题目的答案是:人生的很多时候,只有背负沉甸甸的重任,才能稳步前进。
四、手到擒来:探究题解题示范1.学生尝试归纳答题思路:通过上面三道题的解答,联系你过去的解题经验,请试着归纳一下探究题的解题方法和步骤。
2.结合例题明确答题思路:例题:综合下面有关资料,从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用简要的语言加以表达。
材料①1994年,我国人口为5.4亿,到2000年则增长为12.95亿。
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20%。
材料②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很少,只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
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很低。
材料③人在一生中,需要各种各样的资源,如水、空气、土地、动植物资源、能源等。
人们为了获取这些资源,毁林开荒、开垦草原、围湖造田,结果造成水土流失和气候失调,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材料④黄土高原原来有茫茫的材料和无边的草原,非常适合人类去居住。
如今黄土高原的许多地方已经变成了沟壑纵横的荒水秃林。
第一步,审清题目,概括材料大意。
探究题的题干,文字量一般比较大,只有在众多的文字中摄取有效信息,才能掌握答题的主动权。
首先应仔细阅读材料,明确答题要求,从题干中捕捉有效信息,概括出每则材料的大意。
以上四则材料,可概括为:①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快,②我国人均资源少,③人们滥开发资源,④由于滥开发资源,已造成严重的后果。
第二步,理清关系,确定中心话题。
对材料中的信息进行甄别、筛选和整合,理清各材料之间的关系,同中求异,异中寻同,进而提炼出中心话题。
在这过程中,便能明白这些材料为什么组合在一起。
答题时,材料间是因果关系的,要先写主要原因,再写其他原因;材料间是同类事物的,要先写共性的,再写不同点的。
可以从题干中寻找一些有丰富内涵的关键词或疑问点进行探究,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题中,材料①与②是人与资源的关系;材料②与③是资源与利用的关系;材料③与④是无节制的开发与造成的后果的因果关系。
理清了各材料之间的关系,不难发现,这四则材料其实就是提出了“人与资源的关系”这个中心话题。
第三步,围绕话题,进行归纳总结归纳。
根据题目要求(包括字数)进行归纳总结归纳,需要替换地进行替换,需要综合地进行综合。
在归纳总结中,找到问题的原因所在;在归纳中,寻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最后把探究出的结果、提炼出的观点,用恰当完整的表达出来,语言要简明连贯。
从例题所举的材料中,我们可以清楚的明白:人的生存必须要消耗各种各样的资源;我国的人口已越来越多;人们为了生存滥开发资源,无节制使用资源;由于滥采滥伐资源,人类已遭到大自然的惩罚。
由此,我们便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是:控制人口增长,保护生态资源。
五、实战演习精选典型题目,学生运用答题方法解答实际问题。
完成后交流明确答案。
1、探究下面的材料,说说你能获得什么启示。
(浙江绍兴市)材料:正是青黄不接的初夏,一只饿慌了的老鼠掉进了一个半满的M缸,在经过最初的警惕之后,它就一通饱吃,吃完了倒头就睡,不知不觉中这样丰衣足食地过了好长一段时间。
有时,它也想跳出来算了,但一想到这么多这么好的白M,嘴里便直发痒痒。
直到有一天,它发现M缸见了底,才发现自己再也不能跳出M缸去了。
结果可想而知:不是被主人乱棒打死,就是活活饿死在缸中。
2、阅读以下材料,把你的发现写出来。
华罗庚教授堪称数学权威,但也难免弄错一些问题。
1955年,厦门大学的年轻毕业生陈景润,在精读华罗庚《堆垒素数论》的过程中,发现华罗庚的“它利问题”存在错误。
陈景润经过反复验算,确信自己的判断准确无误。
于是他写了一篇有关论文,并附上一封信寄给华罗庚,信中说:“明星上落下的微尘,我愿帮你拭去。
”华罗庚在全国第一次数学学术讨论会上,亲自宣读了陈景润的论文。
3、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桂林市)如果说外语是人生的工具,那么,母语毫无疑问是掌握工具的手。
可是,当中国人在投入巨大精力学习外语、应付外语考试的同时,却尴尬地发现,自己的母语水平正在明显下降。
据调查发现中学生母语水平不客乐观,他们连深奥一点的现代文也理解不了,普遍存在词汇贫乏,言不达意的情况。
①两则材料反映一个什么现象?请用一句话概括。
②简要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
4、阅读文章,完成探究:历史题该怎么考我儿子正在读高二,考了一道历史题: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公元哪一年死?最远打到哪里?第二问儿子答不出来,我帮他查找资料,所以到现在我都记得,是打到现在的匈牙利附近。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美国世界史这道题目不是这样考的。
它的题目是这样的: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当初如果没有死,欧洲会发生什么变化?试从经济、政治、社会三方面分析。
不久前,我去了趟日本,日本总是同我们在历史问题上产生纠葛,所以我在日本很注意高中生的教科书。
他们的教师给高中生布置了这样一道题: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了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我们叫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我们叫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我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上?分析之。
翻开我们的教科书,题目是这样出的:甲午战争是哪一年爆发的?签订的叫什么条约?割让多少土地?赔偿多少银两?(选自《读者》)结合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