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4三年高考政治真题(二十三)认识论
2012-2014三年高考政治真题分类解析课件(二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解析】材料体现了互联网对未成年人的消极影响,所以需要 国家相关部门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净化网络社会文化环境, 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素质。所以①②正确。 ③④与材料主旨不符。故选A。
• 7. (2013· 重庆卷· 8题)近年来,“央视”相继推出“最美教师”、 “最美孝心”等“最美”系列节目,强调社会教育和价值塑造, 挖掘社会真善美,弘扬善良、勇敢、仁爱、乐观、奉献等精神, 获得公众好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最美”系列节目受到公众好评,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 价值 • ②主流媒体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助于削弱大众文化影响 力 • ③主流媒体传递正能量,对良莠不齐的文化市场起正确引导作 用 • ④主流媒体能满足人民大众真正的文化需求,决定文化发展方 向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主流媒体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不会削弱大众文 化的影响,故②不选;主流媒体的宣传会影响,但不是决定文 化的发展,故④不选,①③均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B。
2. (2012高考福建卷32)杜甫是“大地的诗人”,他 如此真切、如此深情地注视着吾土吾民。他对公正 的关切,对天下苍生的关怀,源于他最深刻的生命 体验。杜甫活着,他依然行走于大地……。这表明 • A以人为本,维护人民利益始终是中华文化的价值追 求 • B立足实践,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才能获得艺术的 永恒 • C中华文化的感召力源于中华民族仁爱、中和的善良 本性 • D中华传统美德以其先进性推动中华文化从历史走向 未来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传统文化中既 有精华也有糟粕,要批判的继承发展,A错;认识世界要以尊重 客观规律为前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B错;材料主要说明意识 在认识世界方面的能动性,并不没有说明改造世界方面。故答 案:C。
2012届高三政治试题 启示类主观题.pdf

1.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注: 表中所减少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大多与非公有资本以股份制形式组成混合所有制企业。
10年来该地区经济总量翻了两番,其中非公有制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所创造的产值占全部产值的80%以上。
国有企业集体企业非公有 制企业混合所有 制企业 2000年20%25%35%12%2010上半年8%10%45%35%注:10年中,该市每年新增劳动力达12万人,共有25万人实现了再就业,2000年该市失业率为7%。
2010年上半年该市即使在金融危机下失业率也仅为4%。
(1)表1、2(含注)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表1和表2,谈谈该市的做法对其他地区的改革和发展有哪些启示?2.为人而发展和人得到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全部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了解,1990年以来,由国家商业主管部门评定的中华老字号只有1 600多家,仅相当于建国初期老字号总数的10%。
现在,即使这1 600多家中华老字号企业,也多数经营出现危机,其中70%经营十分困难,20%勉强维持经营,只有10%蓬勃发展。
材料二 “老字号”在创文化名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老字号”因其丰厚的文化内涵为城市带来了整体的积极效应,并成为了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旅游文化资源。
在浙江杭州,为了再现“张小泉”剪刀的辉煌,“张小泉”与城市的旅游文化经营接轨,将厂区的老房子、老字号和老遗产三者结合起来,开辟为杭州张小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基地,使“张小泉”成为杭州的重要文化产品和旅游资源。
(1)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老字号”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何作用?(2)从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角度看,“张小泉”的经营战略对于“老字号”走出困境有何启示?3.材料一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寻常的五年。
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
2012-2014三年高考政治真题分类解析课件(十三)公民的政治生活

3. (2012高考江苏卷13)各地政府部门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积极探索运 用“网上述职”、“暗访式考察”等考核方法,充分吸收群众意见。 这使得公民在政治生活中有了更多合法渠道参与 • A.民主选举 B.民主监督 • C.民主管理 D.民主决策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内 容。题中体现干部任用通过“网上述职”“暗访式考 察”等方式,目的接受群众的监督,所以体现的是民 主监督,故选B,选举、管理、决策没有体现。
8. 2012高考北京卷29) 制定和实施村规民约是村民自 治的有效途径。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 规民约的内容不得与宪法、法律 、法规和国家的政策 相抵触,不得有侵犯村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合 法财产权利的内容。下列内容能够纳入村规民约的是 • A. 外出务工者必须按时返乡参加选举 • B. 牲畜毁坏他人作物被打死不赔偿 • C. 村委会定期张榜公布村内重要事项 • D. 村民发生纠纷必须服从村委会裁定
4. (2012高考北京卷30)近年来,北京市公安局开辟 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直通车”、“人民来访接 待室”、“政法民生热线”等民意渠道,对收集的 民意进行分析,做到“警务跟着社情民意走、警力 围着群众工作转”。这些做法强调 • ①坚持群众路线,转变工作作风 • ②重视代表提案,维护群众权益 • ③促进信息公开,审慎行使权力 • ④加强公民参与,主动接受监督 • A. ①③ B.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012-2014三年高考政治真题 (十三) 公民的政治生活
1.(2012高考海南卷10)2012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 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新的 刑事诉讼法在证据制度、强制措施等方面增加了 有关“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刑事诉讼法的 这一修改( ) A.体现了人民民主、司法独立的要求 B.构建了公民实现基本权利的法律体系 C.立足于对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保护 D.体现了既惩治罪犯犯罪又保护了人权的法治精神
2012年全国高考政治试题分类(哲学篇)

2012年全国高考政治试题分类解析专题十六辨证唯物论01.(2012年高考·天津文综·04题)有一种雷人的“楼盘文化”:挨着臭水沟叫水岸风光;旁边有小土包叫依山而居;周围有荒草地叫无限绿意;弄个喷水池叫英伦风情。
这种现象反映了A.人的主观随意性B.实践和认识具有统一性C.真理的条件性D.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02.(2012年高考·天津文综·09题)2011年,美国苹果公司董事长乔布斯——一位非凡的创新者,带着他的梦想和传奇辞世。
乔布斯对于世界的意义,不仅在于他创造了那个魔器般的“苹果”,更在于他对“智慧之学”的情有独钟。
乔布斯说过,“我愿用我的全部科技来换取与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一个下午的相处。
”他鼓励人们把苏格拉底的原则运用到生活、工作、学习以及人际关系上,去追求更多的真、善、美。
乔布斯的成就和他对哲学的态度给我们的启示是①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人生②真正的哲学是对问题的高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③真正的哲学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④真正的哲学可以启迪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不断创新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03.(2012年高考·浙江文综·27题)我国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灾害频发。
因此,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
这里包含的道理有①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②地质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③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④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04.(2012年高考·安徽文综·09题)“把落叶看成美妙的音符,就没有了悲秋之感。
”图2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意识具有目的计划性B.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C.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D.意识具有科学预见性05.(2012年高考·安徽文综·10题)荀子曰:“天又常道矣,地有常数矣。
2012年全国统一高考政治试卷(大纲版)(含解析版)

社会总产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价值总量分别是( )
A.10 万件、80 元、800 万元
B.10 万件、40 元、400 万元
C.20 万件、80 元、1600 万元
D.20 万件、40 元、800 万元
【考点】22: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关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是计算类经济常识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
【考点】3E
: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菁优网版权
所有
【分析】本题是材料型经济常识选择题,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维护消费者的合
法权权益。消费者维权有以下五种途径:
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那么 2011 年 A 商品的全社会总产量应为 20 万件; ②2010 年生产一件 A 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 8 小时,价值 80 元。2011 年
生产一件 A 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为 4 小时,那么 A 商品的价值量应 为 40 元; ③商品的社会价值总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无关,因此 2011 年的社会价值总量 与 2010 年的相同,即 80*10=800 万元;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商品价值量的相关数据的计算,弄明白上述几个 关系就能应付。
【分析】题目主要考察商业银行及其职能;题目以商业银行发放贷款为什么收取
第7页(共17页)
手续费和利息为题,需要学生明白银行在发放的贷款的性质是什么,银行提 供的是一种生产要素。 【解答】银行吸收存款要支付储户利息,而银行吸收的这些存款作为一种资本, 发放给贷款人,所以要收取借款人的利息,商业银行是以营利为目的,商业 银行提供的资本是一种生产要素需要收取贷款利息,C 符合题意,A、B、D 都不是收取贷款利息的理由。故选:C。 【点评】题目难度较难,贷款一种生产要素,这个概念比较难以理解,建议做题 使用排除法。
20122014三年高考政治真题二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10. [2014·山东卷]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志愿 者队伍日益壮大。志愿者们不计报酬,帮助他人, 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构建 和谐社会贡献力量。上述内容说明( )
❖ ①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②践行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我做起 ③经济发展水平取 决于人的思想道德水平 ④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能够 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传统文化中既 有精华也有糟粕,要批判的继承发展,A错;认识世界要以尊重 客观规律为前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B错;材料主要说明意识 在认识世界方面的能动性,并不没有说明改造世界方面。故答 案:C。
❖ 9. (2013·福建卷·28题)最美教师,最美妈妈,最美 司机……,神州大地悄然崛起一个“最美群体”。平 凡中彰显大爱,震撼中激扬正气;平民英雄让感动常 在,让真情永存。这启示我们应该
❖ 13. [2014·福卷] “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 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 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 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2014感动中 国人物——拾荒助学子的高龄孤寡“五保”老人刘 盛兰用行动诠释了( )
❖ A.甘于清苦的作风 B.崇仁厚德的品质 ❖ C.坚守职业的信念 D.永不言败的精神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发展和人的关系、思想道德建设的知识。①正确,随着我国 经济社会的发展,志愿者队伍日益壮大,体现了社会发展对人的促进作用;志愿者 们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体现了个人的发展促 进社会的发展。志愿者们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 进文化,体现了②。③观点错误,人的思想道德水平不能决定经济发展水平。④与 题意不符。故选A项。
2012上海政治高考试题及答案doc

2012上海政治高考试题及答案doc 2012年上海政治高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3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这一观点属于()A. 唯物主义B. 唯心主义C. 形而上学D. 辩证法答案:A2.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A. 直线上升的B. 直线下降的C. 螺旋上升的D. 循环往复的答案:C3. 以下哪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A. 矛盾的观点B. 发展的观点C. 联系的观点D. 以上都是答案:D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本质是()A. 主观对客观的反映B. 主观对客观的创造C. 主观对客观的改造D. 主观对客观的否定答案:A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A. 认识的唯一来源B. 认识的唯一目的C. 认识的唯一标准D. 认识的唯一动力答案:A6.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真理是()A. 客观的B. 主观的C. 相对的D. 绝对的答案:A7.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A. 反映B. 创造C. 改造D. 否定答案:A8.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A. 创造者B. 旁观者C. 领导者D. 跟随者答案:A9.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A. 唯一动力B. 最终动力C. 直接动力D. 间接动力答案:C1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是()A. 无产阶级解放的必要条件B. 无产阶级解放的充分条件C. 无产阶级解放的充分必要条件D. 无产阶级解放的不必要条件答案:A1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A. 必然的B. 偶然的C. 可能的D. 不可能的答案:A1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A. 空想的B. 理想的C. 必然的D. 不可能的答案:C1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本质是()A. 单个人的B.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C. 阶级性的D. 个体性的答案:B1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自由和解放是()A. 抽象的B. 具体的C. 相对的D. 绝对的答案:B1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A. 个体的B. 社会的C. 阶级的D. 抽象的答案:B16.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A. 条件B. 结果C. 基础D. 目的答案:A17.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自由发展是()A. 个体的B. 社会的C. 阶级的D. 抽象的答案:B18.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自由发展是()A. 个体的B. 社会的C. 阶级的D. 抽象的答案:B19.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自由发展是()A. 个体的B. 社会的C. 阶级的D. 抽象的答案:B2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自由发展是()A. 个体的B. 社会的C. 阶级的D. 抽象的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90分)2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近三年全国高考文综政治试卷分析

近三年全国高考文综政治试卷分析不知不觉,2015年高考的脚步已经来临。
为了更好把握新课改下高考政治命题趋势,以提高应届高三学生的学习效率。
现将近三年的政治试卷做了分析、比较。
分四个部分: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
一、经济生活选择题:2012年高考政治试卷,选择题“12-15”题难度一般,比较平稳。
接下来2013 年却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生活的12题考到了价格与供求的关系、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较小等知识,并结合了供求曲线图,增加了题目难度。
2013年第13题则是一个计算题,考生要想做对,必须对利润率的计算公式有所了解,这是一个难度非常大的题目,让考试头疼材料分析题:2012年和2013年的材料分析题穿插图表,让题型更加的多样化。
都结合当时的时政热点,考了“企业”这个重要的市场主体。
2013年和2014年对市场的有关知识进行了考查。
综观这三年经济生活的材料分析题我们发现:市场和企业的有关知识是2015年备考的重点。
二、政治生活选择题:2012年到2014年政治生活这一板块的选择题难度大多一般。
学生在充分备考的基础上,做这一块的选择题应该比较得心应手。
如:2014年的18题,(2)(4)选项很容易判断是错误的。
相比2013年的18题,则2013年这题难度相对较大,因为这一题涉及到政协的一种新做法,考生不是很了解,则容易出错。
为更清晰了解政治生活这一板块选择题题目难度,请看下表:考过程中可能把政府职能的相关知识点背下来,但也不一定能拿高分。
因为材料分析题不是机械的背诵和罗列知识点就行了。
它需要考生不仅要答在点子上,还需要跟材料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有可能拿高分。
三、文化生活选择题:文化生活在整个政治试卷所占的比例和分值较小,但要想在政治这门课上取得高分,也是不容考生忽视的。
近三年选择题在这一板块分别出了一道题。
2012年的21题考的是文化的多样性和中华文化的包容性;2013年20题考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2014年的19题考的是促进文化繁荣。
2012年高考政治试卷(新课标)(解析)

2012年全国高考政治试卷(新课标)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1.(4分)货币最早以足值的金属货币形式出现的。
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商品流通中产生了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并逐渐取代了金属货币。
纸币之所以能取代金属货币,是因为()①纸币容易产生,且同样具有充当贮藏手段的职能②使用纸币能够有效降低货币制作成本③纸币的使用范围更广④纸币同样能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考点】14:货币的职能;17:纸币的产生与含义.【分析】本题涉及考点:货币﹣货币的本质﹣﹣金属货币与纸币;货币的基本职能;商品流通中纸币代替金属货币为背景材料,要求考生运用货币的有关理论对纸币代替金属货币这一经济现象进行“论证和探究”【解答】①:纸币不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所以①错误,排除;③:金属货币和纸币作为交换媒介,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想交换,但在贮藏和世界货币方面,并非纸币所能做到,所以③排除;纸币之所以能取代金属货币是因为制作成本降低②的同时而同样可以执行货币的基本职能④,②④正确【点评】难度一般,可用排除法。
2.(4分)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深刻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回答2﹣3题。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一些国家先后陷入了经济持续下滑、失业率大幅上升的困境。
各国政府对市场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其依据是()①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②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③政府具有经济管理职能④政府是超越市场利益的中立者。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考点】85:市场调节的局限性;8B:国家宏观调控;B4: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分析】本题是经济常识与政治常识综合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国家宏观调控、政府的经济职能,具体如下:①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与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需要科学的宏观调控。
高考政治真题汇编:《认识论》

2023 年高考政治真题汇编:《生疏论》1、〔2023 全国卷Ⅱ29〕.“借用别人的才智来做事,由于你的才智是有限的。
”这句话所强调的是〔〕①做事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各种有利条件②做事要考虑事物的联系,割断那些不利的联系@任何事物都是冲突统一体,人不行能没有缺憾④任何理性生疏都是正确有用的,要借用别人的生疏A.①② B.①③C②④D.③④2、〔2023 广东文科根底试题 18〕.我国政府加快建立掩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的根本生活,如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障制度,强化防灾减灾工作等。
这表达了〔〕A.信任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 B.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C.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宝的制造者 D.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3、〔2023 北京文综 31〕.十七大报告提出,乐观探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切实把它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
这表达的哲学道理是〔〕①价值观影响人们实践活动的指向②理性生疏必定推动实践的进展③要在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④科学理论打算社会意识的进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地球外形的生疏经受了“天圆地方”、“圆球体”、“扁球体”和“不规章扁球体”的漫长过程。
答复。
4、〔2023 山东卷 23〕.人类对地球外形的生疏过程,表达的哲理是〔〕A.创是对既有理论的突破和抛弃 B.生疏在实践中屡次反复而无限进展C.意识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而变化 D.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生疏5、〔2023 广东文科根底试题 16〕.狄德罗认为争论自然有三种方法,通过观看搜集材料,通过思考把材料组合起来,通过试验证明组合的结果。
这蕴涵的哲理是〔〕A.生疏的范围局限于自然界 B.实践是生疏进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D.实践是生疏的目的和归宿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的根本要素。
以往人们通过食物猎取这些微量物质,科学的进展使人们能够通过服用某种或某几种维生素采弥补食物摄取方式的不足.一些科学家认为,大量服用某些维生素有益于身体安康,但另一些科学家警告说,服用过量的维生素可能对安康造成损害。
2014高考真题《认识论》解析

• (广西高考)30.农谚说:“蚯蚓叫,大雨到。” 一位农民气象员对此感到怀疑。经过反复观察和 实验,他发现下雨前鸣叫的是蝼蛄而不是蚯蚓, 于是把这条农谚改成“蝼蛄叫,大雨到。”经过 进一步观察和研究,他又发现“春秋蝼蛄叫,大 雨定会到”,但“盛夏蝼蛄叫,大雨不会到”。 这表明: • ①亲身的实践经验比他人的实践经验更可靠 • 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 ③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D)
(安徽高考)39.(28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 农民生活水平,是我国政府高度关注的工作
• 材料二 • 某地竹资源丰富,传统竹产品加工业比较发达。该地村民 外出旅游时,发现竹纤维产品市场需求大、附加值高。于 是建议政府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引进先进技术深 度开发竹资源。当地政府在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后,邀请专 家进行论证,组织企业家实地考察,出台了技术支持和资 金补贴等扶持政策,引导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了当地经济 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 (2)材料二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请从“探索世界 与追求真理”角度分析其所蕴含的哲理。(20分)
•(B)
• (海南高考) 22.3D打印是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 础,以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黏合材料为原料,通 过逐层打印的方式生产各种形状的产品的技术; 3D打印不用模具,无需机构加工,能够降低生产 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3D打印技术的发明应用 表明: • ①观念的存在不通过实践也能转化为现实的存在 • ②观念的存在与现实的存在没有本质的区别 • ③生产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是不断发展的 • ④实践是主观与客观的交汇点和联接纽带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2年高考专题复习第11单元-认识论-政治-大纲版

第十一单元 │ 考点考向
考向 【高考趋向】 根据近年来高考的命题规律和当前的社会 高考趋向】 热点、焦点,2012年的命题重点如下 (1)推进建设社会主义 年的命题重点如下: 热点、焦点,2012年的命题重点如下:(1)推进建设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社会主 义新农村等的理论依据是规律的客观性,是在尊重客观规律 义新农村等的理论依据是规律的客观性, 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体现; 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体现;实现上述目标既要尊重客观 规律,从客观条件出发,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2)我们 规律,从客观条件出发,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2)我们 党和政府的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党和政府的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 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 体现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设,体现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第十一单元
认识论
第十一单元 │ 考点考向 考点考向
考点 1.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课 1.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时 2.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受主、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30 2.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第十一单元 │ 考点考向
考点 1.现象与本质 1.现象与本质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课 时 31 3.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3.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4.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4.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能透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5.分析与综合相结合 5.分析与综合相结合 6.创造性思维、 6.创造性思维、合理想象在认识中的作用 创造性思维
高考分析

1.题肢本身表述错误者不选
17.社会工作服务是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运用专业方法为有需要 的人群提供的各种专业服务。2012年11月,民政部、财政 部下发《关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指导意见》。2013年 中央财政支持购买社会组织参与的社会服务项目共470个。 政府购买社会公共服务是 ①提升社会组织地位,弱化政府管理职权的体现 ②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和公共服务质量的手段 ③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专业化服务需求的学科网举 措 ④政府将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移交给社会组织的表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题肢与题干要求不相符者不选
当前我国农业补贴的重心已由流通环节向生产环节、 由消费者向生产者转变,初步形成了支持价格、直 接补贴和一般服务支特相结合的农业补贴模式。回 答14-15题。 14.我国农业补贴重心转变的目的在于 ①增加农业生产者收入 ②优化农产品需求结构 ③缩小农产品供需缺口 ④稳定农产品市场供给 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设问新颖,形式灵活多样
近三年高考题的最后一问,每年都属于 开放性试题。问法较为独特,答案也不唯一。 2012年和2013年要求学生结合理论提建议, 而2014年则要求学生设计班会课。
3、重视核心知识点的考查。
如价格变动的影响、公司的经营与发展的相关 知识、走出去与贸易保护、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 径和原则、我国政府职能和责任、中国共产党的知 识、政协的性质和职能、文化对人的影响、如何对 待外来文化的知识、意识的能动作用、认识论的知 识、联系的客观性和多样性、矛盾的普遍性和多样 性和价值观等,都是考纲和教材的核心知识。以材 料题为例,政治生活连续三年考察政府知识;文化 生活三年设问应该如何发展文化。
2013高考“高命中”必考点:2012政治真题(当代国际社会、公民与政府、唯物论与认识论)解析版.pdf

①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②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③理性参与网上评议政府的活动 ④依法对政府的工作行使质询权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
考点三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2012高考海南卷11)我国大力推进城乡社区建设,构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平台。截止2011年底,全国共建成
,不断研究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
民问题”。
党和政府为什么重视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结合国家职能相关知识提出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政策建议。(13分)
2(2012高考福建卷39)义利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核心。当前弘扬具有社会进步意义的义利观,对构建和谐
材料一 据调查,2004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一些企业出现了“招工难”问题,2009年以来,大范围的“民工荒”再
次在这些地区出现,不仅缺工人群由技术工人扩展到普通工人,而且缺工的时间分布由“季节性”、“阶段系”向“常
态化”、“全年性”转变,从农民工找不到工作的“民工慌”,到目前企业招工难的“民工荒”,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
管理新机制,受到当地居民的支持和拥护。这说明
①城乡社区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获得了行政权力
②新机制使政府、社会与公民的关系定位更合理
③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证
④新机制有利于调动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
A.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2(2012高考天津卷8) 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负载的大量有害物质能直接进入人
法强调
①坚持群众路线,转变工作作风 ②重视代表提案,维护群众权益
③促进信息公开,审慎行使权力 ④加强公民参与,主动接受监督
2012-2014广东高考文综政治 数字分析报告(最新、简洁、精辟)

2012-2014广东高考文综政治*数字分析报告综合三年广东文综(政治)试卷结构和内容比例分析,可见四本必修书中,经济和哲学考察比例最大,各占29%左右,而政治占24%,文化比例最少18%。
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题量、分值分布较稳定,选择题约按4:3:2:3题量分布,非选择题按2:1:1:1题量分布,所以在复习过程中对必修一、必修四应有所偏重。
【试卷总评】整套试卷,难度中等偏下,问题设问非常明确。
关注教材的主干知识与基础知识的考查,能力立意明显,既考查知识点记忆能力,也考查材料分析能力,即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主观题的材料背景非常主旋律,如“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也并存问题”、“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景和瓶颈”等时效性较长的稳定时事热点。
考点分布平均,覆盖面较大,极具广东地方特色,符合新课程要求。
此试卷非选择题设问非常明确,学生易回归知识点,且知识点较易识记。
但《文化生活》的题目答案似乎很难“精确”,虽然知识点不难,但要结合材料、知识点总结出精确的答案还是较难。
以后在复习文化生活的大题时要研究近几年高考题的答题思路和整理。
【试卷总评】政治选择题有新意,十八大等热点进考题2013年广东高考文综政治部分延续了新课标精神,并与今年一二模试题考察范围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命题形式更为新颖,设问结合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作出了大胆的尝试。
这有利于考查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论证和阐释问题的能力,这种稳中有变、稳中有新的命题特色,对2014届的备考工作具有较大的启发意义。
命题基调:平稳、渐进、创新从命题趋势与内容来看,2013年命题仍坚持平稳、渐进、创新的总基调。
命题反映时代特点,紧贴时政热点,具体围绕十八大报告、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交流、农业现代化、扩大内需等时政热点考查了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扩张性财政政策、价格与需求、民主管理、群众观点与路线、消费与生产的辩证关系等知识点,这些热点问题已在广东各地模拟卷中多次出现,但需学生转换角度和切入点来分析,对学生解读信息、阐释事物、论证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
2024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13哲学与唯物论认识论练含解析

②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创建性是成功改造世界的条件
③科技的不断发展助推人类思维与智能思维的有机融合
④科学探究要求不断变更事物属性以满意人类自身须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A
【解析】 此题考查意识的特点和主观能动性的相关学问。“北京8分钟”以相约北京为主题,运用高科技的手段,让人工智能和演员一起表演,并通过互联网与国人互动,向全世界人民发出邀约,这表明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创建性,这是成功改造世界的条件,②正确;“北京8分钟”,短短8分钟,浓缩了中国机器人行业近20年的努力,凝合了科研团队的艰苦付出。这表明科研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①正确;意识是人脑特有的功能,人工智能没有思维,③说法错误;事物的属性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的实践活动变更不了事物的属性,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A.运动是无条件的、肯定的 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C.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D.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作 用。国人内心对自身文化传统的守护感和参加感,是通过传统手工艺动手的方式唤醒人们手脑心的整合协调实力而获得的,体现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B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运动与静止的特点,AC不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意识的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D不符合题意。答案为B。
7、(2024年高考天津卷)霍金以其“ 黑洞理论”著名于世,但他并未因此获诺贝尔奖。有诺贝尔委员会委员认为,缘由在于霍金这一理论还没有得到验证;霍金也承认是因为他的黑洞蒸发还没有被观测或者被试验所证明。这说明( )
A.真理是详细的有条件的 B.实践是相识的目的
C.相识的真理性必需由实践检验 D.世界是可以被相识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2013· 广东卷· 35题)以前人们认为,材料的强度 和韧性这两种属性不可兼得。但某工程团队利用 “电纺”技术,开发出细小的聚丙烯腈纳米纤维, 并通过小喷嘴喷射出去,做成的材料既轻又薄,不 仅更坚固,而且更具韧性。该团队之所以成功,是 因为( ) A.深化了理论认识,推动事物质变 B.立足于实践探索,改变实践手段 C.发挥了意识的目的性,突破条件创造联系 D.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消除事物之间的矛盾 【答案】 B
16.
【答案】C 【解析】梦想属于意识的范畴,梦想的实现需要跋涉 的脚步,强调了实践决定认识。ABD都在强调意识的 作用。故选C。
17. (2013· 浙江卷· 29题)十年前,科学家只把几十种 基因突变与疾病挂上钩,现在已经把三千种左右基 因突变与疾病对上号,但要搞清所有基因突变与疾 病的关系尚需时日。这是因为( ) ①认识总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②实践总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③认识对象的本质的暴露与展现有一个过程 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1. (2013· 新课标全国II· 20题)联合国关于发展的观念经历了一个 演变过程:20世纪五六十年代把发展归结为经济增长;20世 纪70年代把发展看作是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和社会变革; 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把发展理解为注重资源节约、环 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联合国关于 发展的观念演变进一步证实了( ) ①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 ②认识受认识对象本质和属性暴露程度的制约 ③认识的发展具有与认识主体无关的客观规律性 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继承和超越已有认识成果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 (2012高考江苏卷29)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故乡牵 挂着我们的一生。然而,只有离乡的人才会想回乡; 只有离乡的人才会发现故乡愈难回,乡愁便愈深。这 说明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 持久的 ③认识来自实践的需要 ④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 神力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6. (2012高考四川卷34) 顺应“网络微时代” 对 “微文化”的 需求,某公司设计人员充分发挥智能手机触摸屏的优势,针对 当代人内心的童趣及强烈的角色感,成功开发了一款休闲益智 游戏。使人们利用零散的时间就能顺手玩上几分钟。目前该游 戏全球下载量超过7亿次,为这家原来仅有12名员工、一度濒 临破产的公司在两年时间里赚进500欧元,创造了移动游戏领 域的神话.根据上题材料,该游戏成功开发体现了 ①认识是适应实践活动需要而产生的 ②人得认识能力的高低 决定实践水平 ③认识过程是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④实践活动是有目的的能 动性的活动 A.①③ B.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柳诗强调的是“通过实践获得正确的认 识!”。①是“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14. (2013· 安徽卷· 4题)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各地 要大力扶持和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 为破解当前家庭经营中存在的“低、小、散”难题,推动传 统农业升级,党和政府强调要发挥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产经营 主体的作用。这表明认识是 ①在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 ②不断克服谬误逐步 接近真理的上升过程 ③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 ④在实践的基础上主 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 (2012高考福建卷35)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 200多年时间里,许多科学家认为,整个宇宙都要 服从这一“永恒定律”。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现 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是正确 的,牛顿力学的“永恒定律”神话被告打破。这启 示我们 A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 C对同一事物的判断因人的主观性而产生差异 D真理适用于任何已知和确定的历史条件和范围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认识论的知识。实践决定认识,①错误;材料中联合国对发展的
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故②正确;认识的发展受主观 因素的影响,故③错误;材料体现了认识的无限性和上升性,④正确。
12. (2013· 四川卷· 7题)观察图1, 下列对漫画蕴涵 的哲理理解正确 的是( ) ①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 求和前提②真理如果超出其适用条 件就会变成谬误③价值选择正确与 否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④共性寓于 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科学家对基因突变与 疾病关系的认识过程,反映了认识具有有限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由于受到 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在一定时期内对事物的认识是有限的,故选①③, ②④说法本身正确,但材料中并未涉及实践活动。
18. [2014· 海南卷] 3D打印是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以粉 末状金属或塑料等黏合材料为原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生 产各种形状的产品的技术;3D打印不用模具,无需机械加 工,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3D打印技术的 发明应用表明( ) ①观念的存在不通过实践也能转化为现实的存在 ②观念的 存在与现实的存在没有本质的差别 ③生产实践活动的具体 形式是不断发展的 ④实践是主观与客观的交汇点和连接纽 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 (2012高考山东卷24)自1956年美国科学家在实 验中直接观测到中微子后,人类对中微于的研究不 断深人2011年9月,欧洲核子中心称发现“中微子 超光速”现象,同时指出实验过程存在误差,呼吁 全球科学家进行更多的实验观察和独立测试。材料 蕴含的哲理是 A.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B.真理和谬误没 有原则界限 C.科学实验是社会存在的基础 D.改造世界是认 识世界的目的
10. (2013· 天津卷· 8题)在《集安高句丽壁画》一书中,作者称 图一为“剁肉图”,把古人右手所持工具看作菜刀;后有研 究者结合该书图二“烤肉串”和图三“厨师扇风”,认为古 人右手拿的是史称“便面”的中国古扇,因此图一应叫“烤 肉图”。对文物图像命名中存在的不同见解,应坚持观点是
A.真理是客观的,是对客观对象的认识 B.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真理只有一个 C.真理是有条件的,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 D.真理是具体的,是相对特定的过程而言的
2012-2014三年高考政治真题 (二十三) 认识论
合阳中学政治教研组 荣 屈现
2014.8
1.(2012高考新课标全国卷22)以前,人们往往认为一切生物 的生长都依赖阳光。现在科学家发现,在水深超过4000米 的可见光不能到达的海底,在高温、高压、剧毒、缺氧的环 境里,仍然存在大量海底热液生物,它们靠海底热液带出的 能量进行化合作用合成有机质而生存。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②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④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 (2012高考大纲版全国卷29)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往往依 赖河流,视河流为主宰命运之神而顶礼膜拜。工业革命后, 人类以河流的主人自居,肆意开发利用河流,遭到了河流的 报复。今天,人们重新认识人与河流的关系,致力于追求人 与河流的和谐。由此可见 ①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②实践具有目的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理性认识③实践 具有历史性,认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 ④实践是有意识的活动,认识是促进实践发展的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思的能力 及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依据图一,书 中作者把古人右手所持工具理解为菜刀,并把 图一称为‘刹肉图”,研究者结合图二、图三, 把古人所拿东西理解为中国古伞,从而把图一 称为“烤肉图”,这表明,虽然对同一事物的 理解可以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对同一对 象的认知,真理只有一个,B选项正确;A、C、 D 表述正确但与材料无关,不选。故答案选B。
15. (2013· 北京卷· 26题)图10漫画蕴含的 哲理是( ) A.人们的主观愿望无法变成客观现实 B.主观认识是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 C.要改变客观现实必须发挥集体力量 D.认识符合实际才能有效地地指导实践
【答案】D 【解析】考查认识与实践的关系,考查学生分析漫画宫意的能力,注意漫画 的文字:几十人再多也拉不动影子,本题适合利用排除法,主观认识是对客 观现实的正确反映,这是表述不确切,主观认识不一定能正确反映,有时候 会是错误的反映,选项B不正确;漫画发挥了集体力量,但是并没有拉动影 子,所以不够说服力说明C选项,A选项与题意无关,认识有符合实际的正 确的认识,但也有错误的认识,错误的认识是不能指导实践的,只有正确的 认识符合才能指导实践,漫画要拉切影子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家庭经营调整过程的认识。针对当前家庭经营中存在
的“低、小、散”难题,国家及时强调应推动传统农业升级,发挥家庭农场主体作 用。这说明在实践的基础的认识不断丰富发展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以前的经营方式是适合当时的实际情况,不能说谬误,②错;实践是主体对客体的 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而不是认识,③错;故答案:B。
5. (2012高考四川卷28)霍金说:“随着量子力学 的发现,我们认识到,由于总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 定性,不可能去完全精确地预言事件”,“我们的 目的只在于套定律,这些定律能使我们在不确定性 原理的极限内预言事件。”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认识的根本目的在于把握本质和规律 B.理 性认识能指导人们推动事物的发展 C.人们的认识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D.事 物的不确定性否定了世界的可知的
8.(2013· 广东卷· 34题)图5漫画(作者:周锐)给 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对事物的认识受主体差异的影响 ②认识和改变规律是克服困难的条件 ③辩证的否定是事物之间相互的否定 ④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漫画题解答的关键是读懂漫画的意思。一般 难度较大。但这题可以用排除法快速解答。因为②错 误,规律不能改变;③错误,辩证的否定是自我的否 定,不是相互的否定。所以正确答案是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