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方阵间隔距离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光伏公式大全

光伏公式大全

光伏发电系统设计计算公式1.转换效率 ;η=Pm(电池片的峰值功率) /A(电池片面积);其中:Pin=1KW/㎡=100mW/cm2;2.充电电压;Vmax=V额×1.43倍;3.电池组件串并联;3.1电池组件并联数=负载日平均用电量(Ah)/;3.2电池组件串联数=系统工作电压(V)×系数1;4.蓄电池容量;(单位是安时Ah,或者单位极板CELL几W,简称W/CELL.蓄电池容量=负载日平均用电量(Ah)×连续阴光伏发电系统设计计算公式5平均放电率平均放电率(h)=连续阴雨天数×负载工作时间/最大放电深度6.负载工作时间负载工作时间(h)=∑负载功率×负载工作时间/∑负载功率7.蓄电池7.1蓄电池容量=负载平均用电量(Ah)×连续阴雨天数×放电修正系数/最大放电深度×低温修正系数7.2蓄电池串联数=系统工作电压/蓄电池标称电压7.3蓄电池并联数=蓄电池总容量/蓄电池标称容量8.以峰值日照时数为依据的简易计算8.1组件功率=(用电器功率×用电时间/当地峰值日照时数)×损耗系数损耗系数:取1.6~2.0 根据当地污染程度、线路长短、安装角度等8.2蓄电池容量=(用电器功率×用电时间/系统电压)×连续阴雨天数×系统安全系数系统安全系数:取1.6~2.0,根据蓄电池放电深度、冬季温度、逆变器转换效率等9.以年辐射总量为依据的计算方式组件(方阵)=K×(用电器工作电压×用电器工作电流×用电时间)/当地年辐射总量有人维护+一般使用时,K取230:无人维护+可靠使用时,K取251:无人维护+环境恶劣+要求非常可靠时,K取27610.以年辐射总量和斜面修正系数为依据的计算10.1方阵功率=系数5618×安全系数×负载总用电量/斜面修正系数×水平面年平均辐射量系数5618:根据充放电效率系数、组件衰减系数等:安全系数:根据使用环境、有无备用电源、是否有人值守等,取1.1~1.310.2蓄电池容量=10×负载总用电量/系统工作电压:10:无日照系数 (对于连续阴雨不超过5天的均适用)11.以峰值日照时数为依据的多路负载计算11.1电流组件电流=负载日耗电量(Wh)/系统直流电压(V)×峰值日照时数(h)×系统效率系数系统效率系数:含蓄电池充电效率0.9,逆变器转换效率0.85,组件功率衰减+线路损耗+尘埃等0.9.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方阵间距计算

方阵间距计算
光伏方阵间距的计算
整体思路
已知条件: 1、组件最佳倾斜角度,设为θ(也就是右图中的Z); 2、单个组件的长宽,组件排列的方式,单个组件剖面长度L0,总长度L1,组件间间隙为20mm; 3、 为太阳赤纬,冬至日的太阳赤纬为-23.5 度; 4、 为时角,上午 9:00 的时角为 45 度; 5、ϕ当地纬度。
未知数值: 1、电池板垂直至地面的高度,此值设为H; 2、在太阳高度角时,太阳射线在地面的投影,设为L; 3、太阳高度角为α,太阳方位角β; 4、所要计算的前后间距为D。
指导思想:前后间距只需计算北半球冬至日9-15时不被遮挡即可。
求前后间距公式:
1、求太阳高度角α和方位角β。 sinα=sinϕsin +cosϕcos


长度L1,组件间间隙为20mm;
组件最佳倾 角θ
29
组件总长
组件单个 组件个数 度L1(考
长度L0
n 虑组件间
距)
0.992
4
4.028
15.73551693
修改。 一定裕量的值,建议使用“考虑裕度后”的值
sinβ=cos sin /cosα
2、求电池板垂直到地面的长度 H=sinθ*L1
3、求太阳涉嫌在地面的投影 L=H/tanα
4、求前后不遮挡间距
D=L*COSβ
计算过程
当地纬度 太阳赤纬
ϕ
时角
组件间距
sinα =
α= sinβ=
β= H= L= 理论:D = 考虑裕度后D =
0.318242474 18.5566704 0.684022154 43.15875352 1.95281315 5.817215733 4.243433373 5.123232298

光伏电站光伏阵列间距计算方法

光伏电站光伏阵列间距计算方法
采 用 同 定 式 安 装 方 式 的 光 伏 阵 列 ,会 有 方 位 角 和 倾 斜 角 的 概 念 我 同 光 伏 发 电 没 备 一 般 为 正 南 朝 向安 装 。 受 场 所 限 制 时 ,方 位 角 会 有 所 调 整 但 幅 度 不 会 太 大 。倾 斜 角 指 的 是 光 伏 阵 列 与 地 面 之 间 的 夹 角 .最 理 想 的 倾 斜 角 要 使 太 阳 能 电 池 年 发 电 能 量 尽 可 能 大 ,而 冬 季 干f1夏 季 发 电 能 量 差 异 尽 可 能 小 。 一 般 取 当 地 纬 度 或 当地 纬 度 加 减 几 度 作 为 光 伏 阵 列 安 装 的倾 斜 角 。 3 光 伏 阵 列 间 距 计 算
计 算 光 伏 阵 列 『H】距 一 般 选 择 以 冬 至 日光 伏 阵 列 有
效 发 电 时 间 (9时 一 15时 )内 不 发 生 遮 挡 为 准 。 原 因 是 冬 至 日太 阳 高 度 角 最 小 ,光 伏 阵 列 阴 影 最 大 ,在 冬 至 日 光 伏 阵 列 不 发 生 前 后 排 遮 挡 ,则 全 年 其 他 日期 都 小 会 发 生 遮 挡 。 冬 至 日赤 纬 角 为 一23。26 。时 角 选 择 45。或 一 45。,即 9时 或 15时 时 不 发 生 遮 挡 。
式 中 — — 太 阳 高 度 角 ; — — 地 纬 度 ;
6— — 赤 乡 角 ; f— — 州。角 (4)太 阳 方 位 角 阳 方 位 角 是 指 太 阳 光 线 在 地 平 面 的 投 影 与 地 午 线 的 夹 角 ,可 近 似 看 作 是 竖 立 在 地 面 上 的 直 线 太 阳 光 的 影 与 正 南 方 的 夹 角 。 太 阳 方 化 角 的 计 算 公 式 为

光伏组件计算公式

光伏组件计算公式

光伏组件计算公式光伏发电系统设计计算公式1.转换效率η=Pm(电池片的峰值功率)/A(电池片面积)×Pin(单位面积的入射光功率)其中:Pin=1KW/㎡=100mW/cm2。

2.充电电压Vmax=V额×1.43倍3.电池组件串并联3.1电池组件并联数=负载日平均用电量(Ah)/组件日平均发电量(Ah)3.2电池组件串联数=系统工作电压(V)×系数1.43/组件峰值工作电压(V)4.蓄电池容量蓄电池容量=负载日平均用电量(Ah)×连续阴雨天数/最大放电深度5平均放电率平均放电率(h)=连续阴雨天数×负载工作时间/最大放电深度6.负载工作时间负载工作时间(h)=∑负载功率×负载工作时间/∑负载功率7.蓄电池7.1蓄电池容量=负载平均用电量(Ah)×连续阴雨天数×放电修正系数/最大放电深度×低温修正系数7.2蓄电池串联数=系统工作电压/蓄电池标称电压7.3蓄电池并联数=蓄电池总容量/蓄电池标称容量8.以峰值日照时数为依据的简易计算8.1组件功率=(用电器功率×用电时间/当地峰值日照时数)×损耗系数损耗系数:取1.6~2.0根据当地污染程度、线路长短、安装角度等8.2蓄电池容量=(用电器功率×用电时间/系统电压)×连续阴雨天数×系统安全系数系统安全系数:取1.6~2.0,根据蓄电池放电深度、冬季温度、逆变器转换效率等9.以年辐射总量为依据的计算方式组件(方阵)=K×(用电器工作电压×用电器工作电流×用电时间)/当地年辐射总量有人维护+一般使用时,K取230:无人维护+可靠使用时,K取251:无人维护+环境恶劣+要求非常可靠时,K取27610.以年辐射总量和斜面修正系数为依据的计算10.1方阵功率=系数5618×安全系数×负载总用电量/斜面修正系数×水平面年平均辐射量系数5618:根据充放电效率系数、组件衰减系数等:安全系数:根据使用环境、有无备用电源、是否有人值守等,取1.1~1.310.2蓄电池容量=10×负载总用电量/系统工作电压:10:无日照系数(对于连续阴雨不超过5天的均适用)11.以峰值日照时数为依据的多路负载计算11.1电流组件电流=负载日耗电量(Wh)/系统直流电压(V)×峰值日照时数(h)×系统效率系数系统效率系数:含蓄电池充电效率0.9,逆变器转换效率0.85,组件功率衰减+线路损耗+尘埃等0.9.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光伏阵列间距计算公式

光伏阵列间距计算公式

光伏阵列间距计算公式
光伏阵列的间距是指相邻组件之间的距离,间距的大小会影响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和系统的成本。

为了确定最佳的间距大小,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组件的尺寸、倾角、朝向、阴影覆盖等。

根据经验公式,可得到以下光伏阵列间距的计算公式:
间距 = 组件宽度 / (1 + 间距系数)
其中,组件宽度指的是组件的边长或直径,间距系数则是一个经验值,一般取值在1.2到1.6之间。

此公式适用于单排或多排光伏阵列的间距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公式只是一种大致的计算方法,实际间距的确定还需要考虑具体的情况和实际的需求。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现场环境和特殊要求进行调整。

- 1 -。

光伏方阵计算公式

光伏方阵计算公式

光伏方阵计算公式
1. 平屋面布置的、南北向相邻的前后两排光伏方阵的距离(即前后两排光伏阵列的最低点在同一平面中的投影间距)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D0——前后两排光伏方阵之间的距离(m);
L——光伏组件的长度(m);
β——光伏组件的倾角(度);
φ——项目所地纬度,宁波市纬度范围为28º51'~30º33',按项目实际建设地点选取。

2. 平屋面布置的、南北向相邻的前后两排光伏方阵的通道净间距(即前排光伏方阵的最高点与后排光伏方阵的最低点在同一平面中的投影间距)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d——前后两排光伏方阵的通道净间距(m),应≥1300mm;
D0——前后两排光伏方阵之间的距离(m);
L——光伏组件的长度(m);
θ——光伏组件的倾角(度)。

3. 光伏方阵距离南向女儿墙或遮光物的间距、距离东西向女儿墙或遮光物的间距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D——光伏方阵与南向女儿墙或遮光物之间的最小距离,mm,宜选≥2000;
a、b——光伏方阵与东西向女儿墙或遮光物侧面之间的最小距离,mm,宜≥2000;
H——光伏方阵最高点与最低点间的垂直距离,mm;
h——南向女儿墙或遮光物最高点与光伏组件最低点间的垂直距离,mm;
αs——宁波冬至日正12时(真太阳时)的太阳高度角,范围为36º01'~37º43';β——南向女儿墙或遮光物与正东或正西向之间的锐角夹角。

图D-1光伏方阵正南向布置示意图
图D-2光伏方阵非正南向布置示意图。

光伏电站太阳能电池阵列间距的计算

光伏电站太阳能电池阵列间距的计算

位角 α。
1. 2 根据函数计算太阳高度角
根据球面三角函数分析认为太阳高度与观测
者的地理纬度、太阳赤纬和方位角有着一定关系,
它们之间的关系式为:
sinh = sinφ·sinδ + cosφ·cosδ·cosα ( 2)
式中: φ——— 当地纬度角;
δ——— 当地赤纬角。
一年中第 n 天的赤纬角 δ 按如下公式计算:
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站太阳能电池阵列间距的计算
吴永忠1 ,邹立珺2
( 1. 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2. 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摘 要: 用两种方法探讨了太阳能光伏电站设计中的太阳电池阵列间距的计算方式。分析表明,当阵列高度一
WU Yong-zhong1 ,ZOU Li-jun2
( 1. The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for Pastoral Areas,Huhhot 010020,China; 2.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uhhot 010051,China)
太阳高度角是指对于地球上的某个地点太 阳光的入射方向和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太阳高 度角是决定地球表面获得太阳热能多少的最重 要因素。 1. 1 影子倍率法计算太阳高度角
一般在水平面垂直竖立的高为 L 的木杆,其
图 1 电池阵列安装示意
南北方向影子的长度为 Ls,太阳的高度角为 h,方 位角为 α,那么影子的倍率 R 可由下式表示[1]:
从表 1 和表 2 可以看出,随着纬度的升高,而 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阵列间距应该逐渐增大。

四种屋面坡度的光伏系统方阵间距计算方法

四种屋面坡度的光伏系统方阵间距计算方法

四种屋面坡度的光伏系统方阵间距计算方法分布式光伏电站主要是屋顶光伏电站,建筑屋顶的结构、平面存在多样化,基本可以分为混凝土屋面和彩钢瓦屋面,陶瓷瓦屋面,很少的一部分其他类型屋面。

由于建筑环境的复杂化和屋面的多样化,在屋顶上建设光伏电站,方阵的设计考虑因素较多,本文针对部分屋面环境、方阵类型总结设计方法。

建筑物上的光伏电站由于建筑的多样性,光伏电站的设计也存在多样化设计。

与建筑结合的光伏电站不仅要考虑光伏本身的发电特性,也要考虑电站建设后建筑的美观性。

针对屋顶上的光伏电站,BAPV,前后排阵列间距设计应根据屋面的方位角、坡度情况进行针对性设计。

太阳位置太阳的位置在地平坐标系中,通常由太阳高度角、方位角表示,如图1北京市的太阳轨迹图由太阳高度角、方位角、日期确定。

计算方法如下:冬至日真太阳时9:00或15:00时(本文时间均指当地真太阳时)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是计算光伏阵列间距的基础数据。

冬至日太阳在南回归线,δ为-23.45°,09:00时的ω为-45°(下午为正),此时的太阳高度角和太阳方位角可有下式表示:由太阳的方位角、高度角和建筑物高度可以确定影子的长度。

假设一根细棒高度为单位高度,将影子分为南北和东西两个分量,即得出影子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的阴影系数。

混凝土平整屋面光伏阵列间距设计《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中给出平整场地光伏阵列不被遮挡的阵列中心间距计算公式:平铺屋面光伏阵列间距当彩钢瓦屋面、陶瓷瓦屋面的光伏组件采用沿屋面自然坡度平铺的安装方式,前后排组件不存在阴影遮挡,因此无需考虑阴影遮挡问题,可适当设置500-600mm宽的检修通道方便维护。

南北坡屋面光伏阵列间距类型一:当建筑坐北朝南,屋脊为正东西走向,建筑的方位角为0°。

屋顶的坡面由屋脊向南、向北均匀降低,且东西向为同一等高线,常见于坐北朝南的民用建筑或厂房的屋面。

建筑屋面坡度系数i为屋面最低与最高点的高度差(相对于水平面)与最低点、最高点之间水平距离之比。

光伏组件计算公式

光伏组件计算公式

光伏发电系统设计计算公式1.变换效率η= Pm(电池片的峰值功率) /A (电池片面积)× Pin(单位面积的入射光功率)此中:Pin=1KW/㎡=100mW/cm2。

2.充电电压Vmax=V额×1.43 倍3.电池组件串并联3.1 电池组件并联数 =负载日均匀用电量( Ah)/ 组件日均匀发电量( Ah)3.2 电池组件串连数 =系统工作电压( V)×系数1.43/ 组件峰值工作电压( V)4.蓄电池容量蓄电池容量 =负载日均匀用电量( Ah)×连续阴雨天数 / 最大放电深度5均匀放电率均匀放电率( h)=连续阴雨天数×负载工作时间 / 最大放电深度6.负载工作时间负载工作时间( h)=∑负载功率×负载工作时间 / ∑负载功率7.蓄电池7.1 蓄电池容量 =负载均匀用电量( Ah)×连续阴雨天数×放电修正系数 / 最大放电深度×低温修正系数7.2 蓄电池串连数 =系统工作电压 / 蓄电池标称电压7.3 蓄电池并联数 =蓄电池总容量 / 蓄电池标称容量8.以峰值日照时数为依照的简略计算8.1 组件功率 =(用电器功率×用电时间 / 当地峰值日照时数 ) ×消耗系数消耗系数:取 1.6~2.0依据当地污染程度、线路长短、安装角度等8.2 蓄电池容量 =(用电器功率×用电时间 / 系统电压 ) ×连续阴雨天数×系统安全系数系统安全系数:取 1.6~2.0,依据蓄电池放电深度、冬天温度、逆变器变换效率等9.以年辐射总量为依照的计算方式组件(方阵) =K×(用电器工作电压×用电器工作电流×用电时间) / 当地年辐射总量有人保护 +一般使用时, K 取 230:无人保护 +靠谱使用时, K 取 251:无人保护 +环境恶劣 +要求特别靠谱时, K 取 27610.以年辐射总量和斜面修正系数为依照的计算10.1 方阵功率 =系数 5618 ×安全系数×负载总用电量 / 斜面修正系数×水平面年均匀辐射量系数 5618:依据充放电效率系数、组件衰减系数等:安全系数:依据使用环境、有无备用电源、能否有人值守等,取1.1~1.310.2 蓄电池容量 =10×负载总用电量 / 系统工作电压: 10:无日照系数(关于连续阴雨不超出 5 天的均合用)11.以峰值日照时数为依照的多路负载计算11.1 电流组件电流 =负载日耗电量( Wh)/ 系统直流电压( V)×峰值日照时数( h)×系统效率系数:委婉电池充电效率0.9,逆变器变换效率0.85,组件功率衰减 +线路消耗 +尘埃等0.9.详细依据实质状况进行调整。

【干货】光伏阵列间距计算原则

【干货】光伏阵列间距计算原则

【干货】光伏阵列间距计算原则光伏电站技术讨论导语:光伏电站技术讨论根据(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50797-2021),光伏阵列间距的计算以“保证光伏阵列冬至日日照时长6小时/天〞为目的。

(即保证冬至日6个小时日照,下文中:保证冬至日光伏阵列的日照时长简称为:日照时长)。

光伏电站技术讨论根据(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50797-2021),光伏阵列间距的计算以“保证光伏阵列冬至日日照时长6小时/天〞为目的。

(即保证冬至日6个小时日照,下文中:保证冬至日光伏阵列的日照时长简称为:日照时长)。

目前国内不同纬度建设的地面光伏电站,均根据该规范完成光伏阵列间距的计算,未考虑因纬度、日照时长的不同,光伏阵列距离变化所引起的辐射量及发电量折减;同时也未考虑该变化引起光伏电站占地面积、投资的差异。

本文将针对上述情况进行研究,并分析由此引起的发电量损失和投资变化之间的关系,提出不同纬度光伏电站建议采用的日照时长。

根据经典公式进行计算间距,下式:本文首先根据上式推算不同日照时长条件下全年逐天光伏阵列被遮挡的时段,可计算出全年逐天水平地面接受的辐射量。

进而得出光伏阵列倾斜面全年可利用辐射量率(即:可发电量率)。

同时,根据上式可得上述约束条件下的光伏阵列间距,进而得到光伏电站单位MWp占地面积。

因占地面积的变化将引起光伏电站部分材料投资变化(例如:电缆投资)、土地费用变化等。

为简化投资变化的计算,光伏电站造价取值原则如下:1)电站除因占地引起的设备、材料投资变化外,其它投资不变;2)光伏组件单价取4.5元/Wp、逆变器单价取0.5元/Wp。

其它材料价格均参考电力定额价格;3)不考虑因地形变化引起的投资变动;4)土地征占根据有偿、无偿两种方式分别计算,土地价格取0.5万元/亩。

光伏组件计算公式

光伏组件计算公式

光伏组件计算公式光伏发电系统设计计算公式1.转换效率η= Pm(电池片的峰值功率)/A(电池片面积)×Pin(单位面积的入射光功率)其中:Pin=1KW/㎡=100mW/cm2。

2.充电电压Vmax=V额×1.43倍3.电池组件串并联3.1电池组件并联数=负载日平均用电量(Ah)/组件日平均发电量(Ah)3.2电池组件串联数=系统工作电压(V)×系数1.43/组件峰值工作电压(V)4.蓄电池容量蓄电池容量=负载日平均用电量(Ah)×连续阴雨天数/最大放电深度5平均放电率平均放电率(h)=连续阴雨天数×负载工作时间/最大放电深度6.负载工作时间负载工作时间(h)=∑负载功率×负载工作时间/∑负载功率7.蓄电池7.1蓄电池容量=负载平均用电量(Ah)×连续阴雨天数×放电修正系数/最大放电深度×低温修正系数7.2蓄电池串联数=系统工作电压/蓄电池标称电压7.3蓄电池并联数=蓄电池总容量/蓄电池标称容量8.以峰值日照时数为依据的简易计算8.1组件功率=(用电器功率×用电时间/当地峰值日照时数)×损耗系数损耗系数:取1.6~2.0根据当地污染程度、线路长短、安装角度等8.2蓄电池容量=(用电器功率×用电时间/系统电压)×连续阴雨天数×系统安全系数系统安全系数:取1.6~2.0,根据蓄电池放电深度、冬季温度、逆变器转换效率等9.以年辐射总量为依据的计算方式组件(方阵)=K×(用电器工作电压×用电器工作电流×用电时间)/当地年辐射总量有人维护+一般使用时,K取230:无人维护+可靠使用时,K取251:无人维护+环境恶劣+要求非常可靠时,K取27610.以年辐射总量和斜面修正系数为依据的计算10.1方阵功率=系数5618×安全系数×负载总用电量/斜面修正系数×水平面年平均辐射量系数5618:根据充放电效率系数、组件衰减系数等:安全系数:根据使用环境、有无备用电源、是否有人值守等,取1.1~1.310.2蓄电池容量=10×负载总用电量/系统工作电压:10:无日照系数(对于连续阴雨不超过5天的均适用)11.以峰值日照时数为依据的多路负载计算11.1电流组件电流=负载日耗电量(Wh)/系统直流电压(V)×峰值日照时数(h)×系统效率系数:含蓄电池充电效率0.9,逆变器转换效率0.85,组件功率衰减+线路损耗+尘埃等0.9.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光伏阵列间距计算

光伏阵列间距计算
工作簿网址可查 看图纸或查工作簿 横装填992,通常竖装大板1956,小板1640。 一般是2片
填南北向前后阵列高差
南高北低,阵列间距至少加大距离 南低北高,阵列间距最多减小距离
7 sin(安装倾角)
0.573576436
8 南北向前后净距
5542.692868 mm
9 南北向前后桩中心距 10 高差与间距比
8747.215665 mm 0.404826872 mm
11 前后阵列高差 12 距离调整值 说明:本表只需要填红色区域的数值。
0 mm 0 mm
间距的计算
(0.648cosΦ-0.399sinΦ)] 说明
光伏阵列间距的计算
0.707H/tan[arcsin(0.648cosΦ-0.399sinΦ)]
有关参数

单位
1 项目当地纬度
37.18

2 组件安装倾角
35

3 单片组件长度或宽度1956mm源自4 南北向上下片数2

5 sin(当地纬度)
0.604321037
6 cos(当地纬度)
0.796740914

光伏组件计算公式

光伏组件计算公式

光伏组件计算公式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光伏发电系统设计计算公式1.转换效率η= Pm(电池片的峰值功率)/A(电池片面积)×Pin(单位面积的入射光功率)其中:Pin=1KW/㎡=100mW/cm2。

2.充电电压Vmax=V额×倍3.电池组件串并联电池组件并联数=负载日平均用电量(Ah)/组件日平均发电量(Ah)电池组件串联数=系统工作电压(V)×系数组件峰值工作电压(V)4.蓄电池容量蓄电池容量=负载日平均用电量(Ah)×连续阴雨天数/最大放电深度5平均放电率平均放电率(h)=连续阴雨天数×负载工作时间/最大放电深度6.负载工作时间负载工作时间(h)=∑负载功率×负载工作时间/∑负载功率7.蓄电池蓄电池容量=负载平均用电量(Ah)×连续阴雨天数×放电修正系数/最大放电深度×低温修正系数蓄电池串联数=系统工作电压/蓄电池标称电压蓄电池并联数=蓄电池总容量/蓄电池标称容量8.以峰值日照时数为依据的简易计算组件功率=(用电器功率×用电时间/当地峰值日照时数)×损耗系数损耗系数:取~根据当地污染程度、线路长短、安装角度等蓄电池容量=(用电器功率×用电时间/系统电压)×连续阴雨天数×系统安全系数系统安全系数:取~,根据蓄电池放电深度、冬季温度、逆变器转换效率等9.以年辐射总量为依据的计算方式组件(方阵)=K×(用电器工作电压×用电器工作电流×用电时间)/当地年辐射总量有人维护+一般使用时,K取230:无人维护+可靠使用时,K取251:无人维护+环境恶劣+要求非常可靠时,K取27610.以年辐射总量和斜面修正系数为依据的计算方阵功率=系数5618×安全系数×负载总用电量/斜面修正系数×水平面年平均辐射量系数5618:根据充放电效率系数、组件衰减系数等:安全系数:根据使用环境、有无备用电源、是否有人值守等,取~蓄电池容量=10×负载总用电量/系统工作电压:10:无日照系数(对于连续阴雨不超过5天的均适用)11.以峰值日照时数为依据的多路负载计算电流组件电流=负载日耗电量(Wh)/系统直流电压(V)×峰值日照时数(h)×系统效率系数系统效率系数:含蓄电池充电效率,逆变器转换效率,组件功率衰减+线路损耗+尘埃等.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如何确定太阳能组件的间距

如何确定太阳能组件的间距

如何确定太阳能组件的间距呢?在太阳能光伏设计中,电池阵列的布置非常重要。

阵列件的距离对电站的输出功率和转换效率非常重要,错误的安装会导致后排的太阳光被前排遮挡。

一般确定原则为冬至当天的9:00至下...在太阳能光伏设计中,电池阵列的布置非常重要。

阵列件的距离对电站的输出功率和转换效率非常重要,错误的安装会导致后排的太阳光被前排遮挡。

一般确定原则为冬至当天的9:00至下午3:00,太阳能方阵不应被遮挡。

图1所示为太阳能电池方阵前后间距的计算参考。

太阳能电池方阵间距D,可以从面4个公式求得:D=LcosβL=H/tanαα=arcsin(sinΦsinδ+cosΦcosδcosω)β=arcsin(cosδsinω/cosα)首先计算冬至上午9:00太阳角度和太阳方位角。

冬至时纬度角δ是-23.45°,上午9:00的时角ω是45°,于是有:α=arcsin(0.648cosΦ+0.399sinΦ)β=arcsin(0.917×0.707/cosα)求出太阳高度角α后和太阳方位角后,即可求出太阳光在方针后面的投影长度L,再将L折算到前后两排方阵之间的垂直距离D:D=Lcosβ=Hcosβ/tanα例如:北京地区纬度Φ=39.8°,太阳能电池方阵高2m,则太阳能电池方阵的间距为(取δ=-23.45°,ω=45°)α=arcsin(0.648 cosΦ+0.399sinΦ)=arcsin(0.498-0.255)=14.04°β=arcsin(0.917×0.707/cosα)=42.0°D=Hcosβ/tanα=2×0.743/0.25=5.94m/geometric/2081.html天津红桥区经纬度经度117.15 纬度39.175度H=sin5°L=0.087 2=0.174 cos5 L=0.985 2=1.99α=arcsin(0.648cos39.17=0.775+0.399sin39.17=0.632)=arcsin(0.5022-0.252=0.25)=14.478°β=arcsin(0.917×0.707/cosα=0.968)=0.67=42.067°D=Hcosβ/tanα=0.174×0.743/0.26=0.497m10度H=sin10°L=0.174 2=0.347 cos10 L=0.985 2=1.97α=14.478β=42.067D=Hcosβ/tanα=0.347×0.743/0.26=0.992m15度H=sin15°L=0.259 2=0.518 cos15 L=0.966 2=1.93α=14.478β=42.067D=Hcosβ/tanα=0.518×0.743/0.26=1.48m20度H=sin20°L=0.342 2=0.684 cos20 L=0.940 2=1.89α=14.478β=42.067D=Hcosβ/tanα=0.684×0.743/0.26=1.95m25度H=sin25°L=0.423 2=0.845 cos25 L=0.906 2=1.81D=Hcosβ/tanα=0.845×0.743/0.26=2.41m。

有关光伏的20个计算公式

有关光伏的20个计算公式

1.转换效率η= Pm(电池片的峰值功率)/A(电池片面积)×Pin(单位面积的入射光功率)其中:Pin=1KW/㎡=100mW/cm²2.充电电压Vmax=V额×1.43倍3.电池组件串并联3.1电池组件并联数=负载日平均用电量(Ah)/组件日平均发电量(Ah)3.2电池组件串联数=系统工作电压(V)×系数1.43/组件峰值工作电压(V)4.蓄电池容量蓄电池容量=负载日平均用电量(Ah)×连续阴雨天数/最大放电深度5.平均放电率平均放电率(h)=连续阴雨天数×负载工作时间/最大放电深度6.负载工作时间负载工作时间(h)=∑负载功率×负载工作时间/∑负载功率7.蓄电池7.1蓄电池容量=负载平均用电量(Ah)×连续阴雨天数×放电修正系数/最大放电深度×低温修正系数7.2蓄电池串联数=系统工作电压/蓄电池标称电压7.3蓄电池并联数=蓄电池总容量/蓄电池标称容量8.以峰值日照时数为依据的简易计算8.1组件功率=(用电器功率×用电时间/当地峰值日照时数)×损耗系损耗系数:取1.6~2.0根据当地污染程度、线路长短、安装角度等8.2蓄电池容量=(用电器功率×用电时间/系统电压)×连续阴雨天数×系统安全系数系统安全系数:取1.6~2.0,根据蓄电池放电深度、冬季温度、逆变器转换效率等9.以年辐射总量为依据的计算方式组件(方阵)=K×(用电器工作电压×用电器工作电流×用电时间)/当地年辐射总量有人维护+一般使用时,K取230;无人维护+可靠使用时,K取251;无人维护+环境恶劣+要求非常可靠时,K取276。

10.以年辐射总量和斜面修正系数为依据的计算10.1方阵功率=系数5618×安全系数×负载总用电量/斜面修正系数×水平面年平均辐射量系数5618:根据充放电效率系数、组件衰减系数等:安全系数:根据使用环境、有无备用电源、是否有人值守等,取1.1~1.3。

间距计算公式

间距计算公式

l
× cos θ=2.983 米 ω∗ δ∗ ω∗ φ φ φ δ δ ω
若为平地时净间距 D= 影子倍率 Rs=D/h=
∗h
δ∗ φ ω 对于山地光伏,山体的南北坡度为 A,东西坡度为 B。 当有南北坡度时,方阵前后排净间距 Dn= ∗
当东西南北向有坡度时,X=

冬至日为一年中太阳最长的一天,因此阴影在这一天为最长。 冬至日时,东西向遮挡间距 De= X'= l*sin θ + (W + De) ∗ B − L ∗ A ′
最终对于有东西及南北坡度时,组件的南北方向净间距为:Dn-s=
按照西坡村新场址卢家坡地区为例。 场址纬度 φ=31.68° 太阳赤纬角 δ=-23.45° 时角 ω=45° (上午 9 时为-45°,下午 3 时为+45°) 组件的倾角 θ=26°,斜面长度 l=3.32 米,阵列宽度 W=11.112 米。 阵列高度: h l sin =1.455 米 横向投影:L=
X'= l*sin θ + (W + De) ∗ B − L ∗ A=4.37
最终对于有南坡 1.75%与西坡 21.26%的坡面时,组件南北方向净间距为 Dn-s= ′ = 8.37 米。
考虑到施工误差,此次净间距取 Dn-s=8.5 米。
l

× cos θ=2.983 米
西坡村南坡坡度 A=1.75%,西坡坡度 B=21.26%(保证场平后 12°) ω∗ φ δ 平地时净间距 D= ∗ h=2.88 米 δ∗ φ ω ω∗ φ δ 影子倍率 Rs=D/h= =1.98 δ∗ φ ω X=

=1.04
冬至日时,东西向遮挡间距 De=

各类光伏电站光伏阵列间距设计方法汇总

各类光伏电站光伏阵列间距设计方法汇总

各类光伏电站阵列间距设计方法汇总1)太阳位置太阳的位置在地平坐标系中,通常有太阳高度角、方位角表示,计算方法如下:arcsin(sin sin cos cos cos )αϕδϕδω=+arcsin(cos sin /cos )βδωα=为α太阳高度角;β为太阳方位角,ϕ为当地纬度;δ为太阳赤纬角;ω为时角。

图1 北京市太阳轨迹图冬至日真太阳时09:00(或15:00)时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是计算光伏阵列间距的基础数据。

冬至日太阳在北回归线,δ为-23.45°,09:00时的ω为-45°(下午为正),此时的太阳高度角和太阳方位角可有下式表示:arcsin(0.648cos 0.399sin )αϕϕ=-, )cos /648.0sin(arc αβ-= 。

由太阳的方位角、高度角和建筑物高度可以确定影子的长度。

假设一根细棒高度为单位高度,将影子分为南北和东西两个分量,即得出影子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的阴影系数。

αβR tan cos S -N = αβR E-W tan sin = 2)混凝土平整屋面光伏阵列间距设计《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中给出平整场地光伏阵列不被遮挡的阵列中心间距计算公式:φφθθtan 4338.0707.04338.0tan 707.0sin cos D -++=L L式中:L 为阵列斜面长度,θ为组件倾角,φ为项目所在地纬度。

光伏阵列中心间距为阵列斜面投影1D 与间距2D 之和,221D cos D D D +=+=θL ,阵列间距示意图如图3。

间距2D 可用阴影系数表示,h αβh R D N-S ⨯=⨯=tan cos 2。

图1 光伏阵列间距示意图3)平铺屋面光伏阵列间距当彩钢瓦屋面、陶瓷瓦屋面的光伏组件采用沿屋面自然坡度平铺的安装方式,前后排组件不存在阴影遮挡,因此无需考虑阴影遮挡问题,可适当设置500-600mm宽的检修通道方便维护。

4)南北坡屋面光伏阵列间距类型一:当建筑坐北朝南,屋脊为正东西走向,建筑的方位角为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