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职员工心理素质的提高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当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状况更是不容乐观。教师的心理健康的水平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很大。改善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的水平是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教师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更多的是由于外界的压力引起,主要来自社会、家长、学生以及教师行为和角色矛盾等方面。要改善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就需要学校、社会、教师三方共同努力。
一、学校为教师的心理健康提供保障。
1、满足教师需要,保持教师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需要”是人产生积极行为的原动力。现代管理学的核心是:尊重人、信任人、依靠人、适应人。因此,学校要培养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要整体把握教师一定的心理需要,尽其所能,适度满足教师需要。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有着特定的需要:首先,对工作环境的需求,希望有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工作环境。二是希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得到领导的赏识,也就是自尊和荣誉感的需要。三是对更高层次的物质生活的追求。因此,在管理上,学校应以人为本,为教师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平台,并创建适时适度、有效的精神和物质奖赏机制。
2、优化学校人际关系,不断增强凝聚力
学校人际关系沟通有两个渠道:一是正式活动,即学校组织的活动,教师在互动中,相互帮助,相互了解。二是非正式渠道,也就是在平时工作中的交流和沟通。学校领导可以运用这两种渠道,采用一些有效策略增进教师间人际关系的和谐,做到烦恼有处倾诉,快乐有人分享,使教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3、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促进教师自我心理调节
在满足需要,提供良好客观条件的基础上,教师自身对心理卫生知识的了解,自我心理调适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学校领导应定期组织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活动,如请专家作专题讲座、让教师参加各种团体咨询活动、设立个体咨询室,给教师提供一个宣泄压力、放松自我的空间。
二、加强教师自身心理素质的提高是提高教师心理健康的核心。
1、自我积极暗示,尊重自己的职业选择,愉快接受自己的教师身份,敬业乐教。
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自我调节的方法和积极的态度。要有一颗平常心和正确的利益观。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要尊重自己的职业选择,愉快地履行教师“教书育人”的义务。牢记教师的职业道德。而不要自卑、自怜、怨天尤人。只有在自觉、自爱、自尊的心理前提下,我们才能心情舒畅,敬业乐业,才能享受职业所给我们带来的快乐!理智的面对困难与挫折,为自身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认知基础。
2、乐于交往、善于勾通,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人消除孤独感,缓解人际矛盾和冲突,如果一个人能在一种和谐、融洽、彼此信任的工作氛围中,他的心理健康就有了基本保障,留心观察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引导,适时勾通、公证、信任学生,采取宽容的态度,增近相互勾通和理解。利于师生的共同发展。
3、学会自我调适,有效调节不良情绪。
教师要学会积极的自我心理调适,不做情绪的俘虏,当发现自己情绪消极时,可运用心境迁移的方法,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如散步、运动、听音乐等等来
进行调整,当心理失衡时,可以通过合理化幻想,合理情绪宣泄的方式来安慰自己,说服自己、自我解脱,避免更大的心理伤害。以释放和缓解心理压力。
4、拓展兴趣爱好,保持乐观心态。
一个人,不论在本职工作中得到多大的满足,那都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教师要懂得不断拓宽自己的生活境界,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新的兴趣、新的眼界,将大大拓展教师的教育思路;新的活动、新的知识,会大大助于教师在教学上的实践探索。
三、社会参与为教师减压,提高教师心理健康的水平。
1、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
2、加快教育体制改革,为教师的迅速成长创设良好的工作平台。
3、要把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在社会上进行专业化的预防和矫治。
总之,教师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全社会尊师重教氛围的形成及一些具体问题的解决,同时也离不开教师提高自身心理素质的努力,可以说,这三方面是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的。只要学校、社会、教师本身都能充分认识到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内涵,共同勾勒出和谐、积极健康的工作环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善,从而正确地认识自我、积极地悦纳自我、有效地控制自我、不断地完善自我、勇敢地超越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