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班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重点白中英版
白中英 第五版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5章.
用二进制码表示的指令和数据都放在内存里, 那么CPU是怎样识别出它们是数据还是指令呢?
从时间上来说:
▴ ▴
取指发生在指令周期的第一个CPU周期; 取数发生在后面几个CPU周期,即 “执行指令”阶段。
从空间上来说:
▴ 送指令寄存器IR —指令 ▴
送运算器 — 数据。
计算机组成原理
30
5.3
时序产生器和控制方式
送操作 数地址
取出操 作数
取指令阶段
计算机组成原理
执行指令阶段
16
LAD指令的指令周期——执行
play 计算机组成原理
17
5.2.4
ADD指令的指令周期
ADD R1, R2是一条RR指令
计算机组成原理
18
ADD指令的指令周期——执行
play
计算机组成原理
19
5.2.5
STO指令的指令周期
STO R2, (R3)是一条RS指令
5.4.1 微命令和微操作
▲ 微命令:控制部件通过控制线向执行部件发出的各种
控制命令。
▲ 微操作:执行部件接受微命令后所进行的操作。 ▲ 微操作可分为相容性和相斥性两种。 在同时或同一个CPU周期 内可以并行执行的微操作 不能在同时或同一个CPU 周期内并行执行的微操作
7
计算机组成原理
5.1.4 操作控制器与时序产生器
数据通路: 是许多寄存器之间传送信息的通路。 操作控制器的功能 : 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 生各种操作控制信号,以便正确地建立数据通路, 从而完成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控制。 根据设计方法不同,操作控制器可分为:
1.硬布线控制器 2.微程序控制器
;(R1)→R0 ;(6)→ R1
白中英《计算机组成原理》(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复习答案
白中英《计算机组成原理》(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完整版>精研学习网>无偿试用20%资料
全国547所院校视频及题库全收集
考研全套>视频资料>课后答案>往年真题>职称考试
第1章计算机系统概论
1.1复习笔记
1.2课后习题详解
第2章运算方法和运算器
2.1复习笔记
2.2课后习题详解
第3章多层次的存储器
3.1复习笔记
3.2课后习题详解
第4章指令系统
4.1复习笔记
4.2课后习题详解
第5章中央处理器
5.1复习笔记
5.2课后习题详解
第6章总线系统
6.1复习笔记
6.2课后习题详解
第7章外存与I/O设备
7.1复习笔记
7.2课后习题详解
第8章输入输出系统
8.1复习笔记
8.2课后习题详解
第9章并行组织与结构
9.1复习笔记
9.2课后习题详解
第10章课程教学实验设计
第11章课程综合设计。
计算机组成原理本全白中英
22
1、定点数的表示
定点表示:约定机器中所有数据的小数点位置是 固定不变的。 由于约定在固定的位置,小数点就不再使用记号 “.”来表示。通常将数据表示成纯小数或纯整数。 n+1位定点数表示: X0 X1 X2X3… Xi … Xn-2 Xn-1Xn 其中X0为符号位, X1… Xn为数值部分, Xi为0或1。
27
任意十进制N,可以化为 N=M×10E 其中M为小数,E为整数 一个数S的任意进制表示 (S)R=m×Re m :尾数,是一个纯小数。 e :比例因子的指数,称为浮点的指数,是一个 整数。 R :比例因子的基数,对于二进计数值的机器 是一个常数,一般规定R 为2,8或16。
28
浮点表示法:把一个数的有效数字和数的范围 在计算机的一个存储单元中分别予以表示, 这种把数的范围和精度分别表示的方法,数 的小数点位置随比例因子的不同而在一定范 围内自由浮动。 对于:101.1101(=0.1011101×20011) 只需存放0.1011101和0011即010111010011
7
第三节
计算机的硬件
一、数字计算机硬件的组成
硬件:指计算机中的电子线路和物理装置。 计算机硬件由五大部分组成:即运算器、控制器、 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运算器 进行数据处理或信息加工(P8) 包括各种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和判断处理 存储器 存放程序和数据(P9) 程序 是计算机进行各种操作和控制的依据 数据 是计算机进行操作的对象 计算机中存放的程序和数据都是二进制形式的
计算机系统具有层次性,它是由多级层次结 构组成的。其层次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上 层是下层功能的扩展,下层是上层的基础; 层次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各层之间有时是相 互渗透的。
13
计算机组成原理(白中英)运算方法和运算器(精品)
25
2.1.1 数据格式——浮点数
浮点数:小数点位置可变,形如科学计数法中的数据表示。 浮点数格式定义: N= Re× M
M:尾数(mantissa) ,是一个纯小数,表示数据的全部有效数 位,决定着数值的精度;
R:基数(radix) ,可以取2、8、10、16,表示当前的数制;
微机中,一般默认为2,隐含表示。
+7 0111 1111
2020年10月15日星期四
21
原、补、移码的编码形式
正数: 原、补码的编码完全相同; 补码和移码的符号位相反,数值位相同;
负数: 原码: 符号位为1 数值部分与真值的绝对值相同 补码: 符号位为1 数值部分与原码各位相反,且末位加1 移码: 符号位与补码相反,数值位与补码相同
若运算结果超出了计算机所能表示的数值范围, 则只保留它的小于模的低n位的数值,超过n位的 高位部分就自动舍弃了。
2020年10月15日星期四
14
2、补码表示法——定义 xnxn-1xn-2……x1x0
定义: 定点小数: [x]补=
x 2+x = 2 - |x|
1> x ≥0 (mod 2)
0≥x ≥ -1
2020年10月15日星期四
3
2.0 数据的类型(1/2)
按数制分:
十进制:在微机中直接运算困难;
二进制:占存储空间少,硬件上易于实现,易于运算;
十六进制:方便观察和使用;
二-十进制:4位二进制数表示1位十进制数,转换简单。 按数据格式分:
真值:没有经过编码的直观数据表示方式,其值可带正负号, 任何数制均可;
0
0000 0000 1000 0000
-000 0000 1000 0000 1111 1111
计算机组成原理(白中英)
D0
D1
D2
D3
A校验码 B校验码 C校验码 D校验码
系统结构
RAID4
I/O系统
❖ 专用奇偶校验独立存取盘阵列
❖ 数据以块(块大小可变)交叉的方式存于各盘, 奇偶校验信息存在一台专用盘上
数据块
校验码 产生器
A0
A1
A2
A3
B0
B1
B2
B3
C0
C1
C2
C3
D0
D1
D2
D3
A校验码 B校验码 C校验码 D校验码
❖ 只写一次光盘
只写一次光盘(Write Once Only):可以由用户写入 信息,不过只能写一次,写入后不能修改,可以多次读 出,相当于PROM。在盘片上留有空白区,可以把要修 改和重写的的数据追记在空白区内。
❖ 可檫写式光盘
可檫写式光盘(Rewriteable):利用磁光效应存取信 息,采纳特殊的磁性薄膜作记录介质,用激光束来记录、 再现和删除信息,又称为磁光盘,类似于磁盘,可以重 复读写。
RAID6
I/O系统
❖ 双维奇偶校验独立存取盘阵列
❖ 数据以块(块大小可变)交叉方式存于各盘, 检、纠错信息均匀分布在全部磁盘上
系统结构
A0 A1 A2
3校验码 D校验码
B0 B1
2校验码 C校验码
B2
C0
1校验码 B校验码
C1 C2
0校验码 A校验码
D1 D2 D3
校验码 产生器
7.7 光盘存储设备
– 正脉冲电流表示“1”,负脉冲电流表示“0”; – 不论记录“0”或“1”,在记录下一信息前,记录电流
恢复到零电流 – 简洁易行,记录密度低,改写磁层上的记录比较困难,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四章课件白中英版
操作码字段OC 地址码字段AC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四章课件白中英 版
地址码
操作码 操作码
操作码
操作码
A1 A2 A3 三地址指令
A1
A2 二地址指令
A
单地址指令
零地址指令
寄存器-存储器结构可以直接访问存储器,容 易对指令进行编码,生成的目标代码较小。但 其操作数类型不同,需同时对存储器和寄存器 进行编码,指令执行的时钟周期数也不尽相同
Pentium指令格式
Pentium机的指令字长度可变:从1字节到12 字节,还可以带前缀
非固定长度的指令格式是典型的CICS结构特征
3. 源寄存器和目标寄存器都是通用寄存器(可 分别指定16个)。两个操作数均在寄存器中, 所以是寄存器-寄存器型指令
4. 这种指令结构常用于算术逻辑运算类指令
[例2] 分析指令格式的特点
15
9
OP
7
4
-------- 源寄存器
位移量(16位)
3
0
变址寄存器
1. 双字长二地址指令,用于访问存储器
2. 操作码字段OP为6位,可以指定64种操作
数据弹出堆栈操作pop存储器堆栈?使用主存部分空间作为堆栈区域寄存器堆栈串联堆栈?cpu内部以堆栈方式存取数据的一组寄存器wordstackpushpop计算机组成原理36451指令的分类数据传送指令?实现主存与寄存器之间寄存器与寄存器之间或立即数到寄存器和主存的数据传送算术运算指令?实现加减乘除等运算的指令逻辑运算指令?实现逻辑与或非异或以及移位等操作的指令程序控制转移指令?无条件转移指令有条件转移指令子程序调用和返回指输入输出指令?cpu与外设之间传送数据的指令计算机组成原理37452基本指令系统助记符指令功能ldamov传送pushadd加法sub减法inc助记符指令功能逻辑或rol循环左移ror循环右移jmp跳转jsr转子程序clahlt暂停计算机组成原理38453精简指令系统为了增强处理器的功能强化指令系统
计算机组成原理-白中英-第5版
80G硬盘
硬盘数据线
DVD光驱
机内电源插头
1.1 计算机的分类
如P2 图1.1
数字计算机
专用计算机
是针对某一任务设计的最有 效、最经济和最快速的计算
机,但适应性很差。
低
高
双核机
处理数字量信息
单片机 体积
分 类
按位运算,
不连续地跳动计算通用计算机
适应性很大,但
微型机 服务器
牺牲了效率、速
模拟计算机 度和经济性。
大型机
功能Biblioteka 简数据存储量 易指令系统
性
价格
处理模拟量信息
超级计算机 高
低
数值连续、运算过程连续
1.2 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1.2.1 计算机的五代变化
电子管 1946~1957年,第一代计算机
晶体管 1958~1964年 第二代计算机
摩尔定律
中小规模 集成电路
1965~1971年 1972~1990年
1991年~至今
用算盘模拟一下计算机 y=ax+b-c人 ---------- 控制器
行数
解题步骤和数据
说明
1
取数
(9)→算盘
2
乘法 (12)→算盘
针对标量机(执行一条指令,只得到一个运算结果)
MFLOPS:每秒百万次浮点操作数,衡量机器浮点操作的性能。
针对向量机(执行一条向量指令,通常可得到多个运算结果)
其他的性能指标
主存储器的读写速度、IO的数据传送率、带宽的均衡性……
1.3 计算机的硬件
1.3.1 硬件的组成要素
纸 ---------- 存储器 算盘 ---------- 运算器 笔 ---------- 输入/输出设备
计算机组成原理重点整理(白中英版)_考试必备复习进程
1.若浮点数x的754标准存储格式为(41360000)16,求其浮点数的十进制数值。
解:将16进制数展开后,可得二制数格式为0 100 00010011 0110 0000 0000 0000 0000S 阶码(8位) 尾数(23位)指数e=阶码-127=10000010-01111111=00000011=(3)10包括隐藏位1的尾数1.M=1.011 0110 0000 0000 0000 0000=1.011011于是有x=(-1)S×1.M×2e=+(1.011011)×23=+1011.011=(11.375)102. 将数(20.59375)10转换成754标准的32位浮点数的二进制存储格式。
解:首先分别将整数和分数部分转换成二进制数:20.59375=10100.10011然后移动小数点,使其在第1,2位之间10100.10011=1.010010011×24e=4于是得到:S=0, E=4+127=131, M=010010011最后得到32位浮点数的二进制存储格式为:01000001101001001100000000000000=(41A4C000)163.假设由S,E,M三个域组成的一个32位二进制字所表示的非零规格化浮点数x,真值表示为(非IEEE754标准):x=(-1)s×(1.M)×2E-128问:它所表示的规格化的最大正数、最小正数、最大负数、最小负数是多少?(1)最大正数0 1111 1111 111 1111 1111 1111 1111 1111x=[1+(1-2-23)]×2127(2)最小正数000 000 00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x=1.0×2-128(3)最小负数111 111 111111 111 111 111 111 111 111 11x=-[1+(1-2-23)]×2127精品文档100 000 00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x=-1.0×2-1284.用源码阵列乘法器、补码阵列乘法器分别计算xXy。
计算机组成原理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组成原理》(白中英)复习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论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分类(P1)通用计算机(超级计算机、大型机、服务器、工作站、微型机和单片机)和专用计算机。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P5)数字计算机的五大部件及各自主要功能(P6)五大部件: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存储器主要功能:保存原始数据和解题步骤。
运算器主要功能:进行算术、逻辑运算。
控制器主要功能:从内存中取出解题步骤(程序)分析,执行操作。
输入设备主要功能:把人们所熟悉的某种信息形式变换为机器内部所能接收和识别的二进制信息形式。
输出设备主要功能:把计算机处理的结果变换为人或其他机器所能接收和识别的信息形式。
计算机软件(P11)系统程序——用来管理整个计算机系统应用程序——按任务需要编制成的各种程序第二章运算方法和运算器课件+作业第三章内部存储器存储器的分类(P65)按存储介质分类: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非易失性:磁表面存储器、磁芯存储器、光盘存储器按存取方式分类:存取时间与物理地址无关(随机访问):随机存储器RAM——在程序的执行过程中可读可写只读存储器ROM——在程序的执行过程中只读存取时间与物理地址有关(串行访问):顺序存取存储器磁带直接存取存储器磁盘按在计算机中的作用分类:主存储器:随机存储器RAM——静态RAM、动态RAM只读存储器ROM——MROM、PROM、EPROM、EEPROM Flash Memory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辅助存储器——磁盘、磁带、光盘存储器的分级(P66)存储器三个主要特性的关系:速度、容量、价格/位多级存储器体系结构: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主存储器、外存储器。
主存储器的技术指标(P67)存储容量:存储单元个数M×每单元位数N存取时间:从启动读(写)操作到操作完成的时间存取周期:两次独立的存储器操作所需间隔的最小时间,时间单位为ns。
存储器带宽:单位时间里存储器所存取的信息量,位/秒、字节/每秒,是衡量数据传输速率的重要技术指标。
白中英计算机组成原理第3章内部存储器
字扩展
总结词
字扩展是通过增加存储器芯片的数量来扩展存储容量的方法。
详细描述
字扩展是指通过增加存储器芯片的数量来扩展存储容量的方法。例如,将两个8 位存储器芯片组合成一个16位存储器,存储容量将增加一倍。
字位扩展
总结词
字位扩展是通过同时增加存储器的字 和位数来扩展存储容量的方法。
详细描述
字位扩展是指同时增加存储器的字和位 数来扩展存储容量的方法。例如,将两 个8位16字存储器芯片组合成一个16位 32字存储器,存储容量将增加一倍。
DRAM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集成度高
由于每个存储单元只有一 个电容和一个晶体管, DRAM的集成度较高。
功耗低
DRAM的功耗较低,因 为不需要像SRAM那样 不断刷新存储单元。
速度较慢
由于电容需要充电和放 电,DRAM的读写速度
较慢。
价格低
由于制造成本较低, DRAM的价格较低。
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主存通过地址总线、数据总线 和控制总线与CPU和其他设备 进行通信。
辅助存储器(硬盘、光盘等)
辅助存储器的容量较大,但访问速度较慢。
辅助存储器通常用于存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用户 数据等,当计算机关闭时,数据仍然保留在辅助存储
器中。
辅助存储器是计算机中用于长期存储数据的设 备,如硬盘、光盘、磁带等。
05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
高速缓存(Cache)
高速缓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存 储器,用于存储CPU经常访问
的数据和指令。
高速缓存通常由静态随机存取存 储器(SRAM)构成,具有高速 访问速度,通常位于CPU内部或
与CPU紧密相邻。
高速缓存分为一级缓存(L1 Cache)、二级缓存(L2 Cache) 等,各级缓存容量和访问速度不 同。
计算机组成原理答案 白中英
人教版高一历史暑假作业:作业9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判断题1.1929~1933年由美国首先爆发的经济大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西方主要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对国际市场的争夺。
2.1929~1933年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重创了资本主义经济。
为迅速摆脱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力主由政府对经济进行积极的干预和调节。
3.罗斯福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要求工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章程,规定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将生产的无序状态纳入国家的有序管理,防止盲目竞争,调整企业关系。
4.罗斯福说:“为了永远纠正我们经济体制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这表明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局部调整。
5.二战后,西方国家普遍实行“福利国家”政策,这一政策的实质是西方国家干预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是资本主义对自身的调节。
6.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高速增长,出现了高通货膨胀和低失业率并存的局面,这意味着美国进入了“新经济”时代。
二、单选题7.据《美国通史》记载:仅纽约一市,1931年记录在案的饿死街头事件,就有2000起;1932年,纽约《晚画报》报道了一系列饿死人的事件。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灾害频发导致农业歉收B.生产相对过剩引发经济危机C.产业结构调整挫伤农民积极性D.通货膨胀引发粮食价格上涨8.有学者统计,1933年1月的美国,橡胶价格仅为1929年1月的13%,羊毛为22%,丝为28%,棉花为34%,大米和咖啡为41%,小麦为42%,食糖为50%。
这主要说明A.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肆虐横行B.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激化C.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尖锐D.凯恩斯主义失灵,出现“滞胀”9.1933年,美国政府说服农民耕掉1000万亩棉花,以换取津贴;1934年,美国国会通过班克黑德棉花控制法,授权农业调整局规定棉花销售定额,并对超定额出售棉花征收寓禁税(寓意在于禁止的税收),结果使1934年棉花减产340多万包。
白中英《计算机组成原理》(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白中英《计算机组成原理》(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关注薇公号-精研学习网-查找资料
第1章计算机系统概论
1.1复习笔记
一、计算机的分类
1电子模拟计算机
模拟计算机的特点是数值由连续量来表示,运算过程也是连续的。
2电子数字计算机
(1)概述
电子数字计算机是用数字来表示数量的大小,其特点是按位运算,并且不连续地跳动计算。
(2)分类
①专用计算机
专用计算机是针对某一任务设计的计算机。
②通用计算机
通用计算机分类及区别如图1-1所示。
图1-1多核机、单片机、PC机、服务器、大型机、超级计算机之间的区别
3电子模拟计算机与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区别
电子模拟计算机与电子数字计算机的主要区别如表1-1所示。
表1-1电子数字计算机与电子模拟计算机的主要区别
二、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1计算机的五代变化
①电子管计算机
②晶体管计算机
③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⑤巨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2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描述计算机性能的指标如表1-2所示
表1-2计算机性能指标
三、计算机的硬件
1硬件组成要素
数字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以表示为如图1-2所示。
图1-2数字计算机的主要组成结构
2运算器
运算器示意图如图1-3所示。
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加、减、乘、除等算术运算,也可以进行逻辑运算,因此通常称为ALU(算术逻辑运算部件),其运算方式为二进制。
图1-3运算器结构示意图。
2020计01班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重点(白中英版)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总结&复习考试要点一、考试以讲授过的教材中的内容为主,归纳要点如下:第1章 -第2章计算机概念运算方法和运算器(一)学习目标1.了解计算机的分类和应用。
2.掌握计算机的软、硬件构成。
3.掌握计算机的层次结构。
3.掌握数的原码、反码、补码的表示方法。
4.掌握计算机中数据的定点表示和浮点表示方法,并熟练掌握各种表示方法下所能表示的数据的范围。
5.理解定点加法原理及其判断溢出的方法。
6.了解计算机定点乘法、除法的实现方法。
7.了解浮点加法,乘法,除法的实现方法。
8.理解ALU运算器的工作原理及其扩展方法。
(二)第1章学习内容第一节计算机的分类和应用要点:计算机的分类,计算机的应用。
第二节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要点:了解计算机的硬件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了解计算机的软件分类和发展演变。
第三节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要点: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三)第2章学习内容第一节数据和文字的表示方法要点:△定点数的表示方法,及其在原码、反码和补码表示下的数值的范围;△○浮点数的表示方法及其不同表示格式下数据的表示范围;常见汉字和字符的几种表示方法;第二节定点加法、减法运算要点:△补码加、减法及其溢出的检测方法;二进制加法器和十进制加法器的逻辑构成。
第三节定点乘法运算要点:原码并行乘法原理;不带符号的阵列乘法器;补码并行乘法原理;○直接补码阵列乘法器。
第四节定点除法运算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要点:理解原码除法原理以及并行除法器的构成原理。
第五节多功能算术/逻辑运算单元要点:△74181并行进位运算器;74182进位链;△○多位ALU的扩展。
第六节浮点运算运算和浮点运算器要点:了解浮点加/减;浮点乘/除原理。
浮点存储:1.若浮点数x的754标准存储格式为()16,求其浮点数的十进制数值。
解:将16进制数展开后,可得二制数格式为0 100 00010011 0110 0000 0000 0000 0000S 阶码(8位) 尾数(23位)指数e=阶码-127=-01111111=00000011=(3)10包括隐藏位1的尾数1.M=1.011 0110 0000 0000 0000 0000=1.011011于是有x=(-1)S×1.M×2e=+(1.011011)×23=+1011.011=(11.375)10转换成754标准的32位浮点数的二进制存储格式。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三章课件(白中英版)
03
比较
CISC注重提高指令的功能和灵活性,而RISC注重提高指令的执行速度
和效率。
MIPS指令系统介绍
MIPS(无互锁流水线微处理器 )
一种基于RISC架构的处理器,采用简单的 指令集和流水线技术。
指令格式
MIPS指令采用固定长度的32位格式,包括 操作码、寄存器地址等部分。
寻址方式
流水线技术
MIPS支持多种寻址方式,如立即数寻址、 寄存器寻址、基址寻址等。
高级语言是一种面向问 题或面向过程的语言, 更加接近人类的自然语 言,需要经过编译器或 解释器转换成机器代码 才能执行。
02
CATALOGUE
运算方法和运算器
数据的表示方法和转换
数据的表示方法
包括原码、反码、补码等表示方 法,以及移码表示法。
数据之间的转换
介绍不同数据表示方法之间的转 换方法,如原码到补码的转换、 补码到移码的转换等。
THANKS
感谢观看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 三章课件白中英版
contents
目录
• 计算机系统概述 • 运算方法和运算器 • 存储系统 • 指令系统 • 中央处理器 • 总线系统
01
CATALOGUE
计算机系统概述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01
02
03
硬件
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 、输入输出设备等,提供 基本的计算、存储和通信 功能。
VS
总线标准
常见的总线标准有ISA总线、EISA总线、 VESA总线和PCI总线等。
PCI总线和USB总线介绍
PCI总线
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总线是一种高性能的32位 或64位局部总线,用于连接高速的外部设 备。
计算机组成原理(本全)白中英PPT课件
白中英
1 精选ppt课件2021
概述
计算机组成:主要指计算机硬件的具体实现方 式及工作原理
从三方面掌握本课程内容
– 硬件结构:从物理上、逻辑上掌握计算机 各部件和器件的构成和作用
– 实现方式:硬件联接形式和内部处理方式 (如控制器、运算器的实现方式等)
– 工作原理:计算机各部分内部工作过程
15 精选ppt课件2021
对一任意数S,其r进制数表示为 (S)r=kn ×r n-1+kn-1 × r n-2+… +ki × r i-1
+… +k-m × r -m-1 其中0≤ ki﹤r
r称为进位计数值的基数, ki为第i位数字符, i为位序号, r i为第i位的
• 计算机系统具有层次性,它是由多级层次结 构组成的。其层次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上 层是下层功能的扩展,下层是上层的基础; 层次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各层之间有时是相 互渗透的。
13 精选ppt课件2021
第二章 运算方法和运算器
第一节 数据与文字的表示
数据一般分为两大类:
第四节 计算机软件
一、软件的组成与分类
计算机中的各种程序、数据和有关文档构成计算 机的软件系统。 计算机的软件一般分为两大类: • 系统软件:便于计算机使用的系统管理程序 (包括操作系统、语言处理、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 应用软件:针对用户具体实际应用的程序
10 精选ppt课件2021
二、软件的发展
然后按指令的要求发出操作命令,控制计算机各部分 自动协调的工作。
简单程序 指令形式 控制器的基本任务 指令流和数据流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计算机的主要特征是:采用存储程 序和数据,由指令流来控制计算机的操作。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五章课件白中英版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五章课件白中英版1. 引言本文档是《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五章的课件白中英版。
该章节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的指令系统和地址模式,以及指令的执行和控制。
2. 指令系统2.1 指令的定义指令是计算机程序中的基本单位,它包含了完成某一操作或完成某项任务的操作码和操作数。
指令可以分为数据传送指令、算术运算指令、逻辑运算指令、控制转移指令等多种类型。
2.2 操作码操作码是指令中用来表示操作类型的一组二进制码。
不同的计算机系统使用不同的操作码格式,常见的有定长操作码和变长操作码两种形式。
2.3 操作数操作数是指令中用来表示参与操作的数据或者地址的部分。
根据指令对操作数的要求和不同的寻址方式,操作数可以分为立即数、寄存器、寄存器间接寻址、直接寻址、寄存器相对寻址等多种方式。
3. 地址模式3.1 直接寻址直接寻址是指指令中给出操作数的有效地址,计算机通过该地址直接找到操作数的存储位置。
3.2 寄存器间接寻址寄存器间接寻址是指指令中给出的地址是寄存器中保存的另一个地址,计算机通过该寄存器间接找到操作数的存储位置。
3.3 立即寻址立即寻址是指指令中操作数的值直接给出,而不是通过地址间接寻址。
4. 指令的执行和控制4.1 指令执行过程指令的执行过程中,计算机根据指令的操作码判断执行的操作类型,然后根据操作数的寻址方式找到操作数的存储位置,并进行相应的操作。
4.2 程序计数器(PC)程序计数器是一个寄存器,用于存储即将被执行的指令的地址。
在每个指令执行完毕后,程序计数器自动加一,以指向下一条指令的地址。
4.3 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是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控制指令的执行顺序和控制信号的产生。
控制单元根据指令的操作码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从而控制计算机的各个部件协同工作。
5.本文档简要介绍了《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五章的课件白中英版。
主要内容包括指令系统的定义和操作码、操作数的介绍,以及地址模式的直接寻址、寄存器间接寻址和立即寻址的说明。
白中英计算机组成原理第2章-运算方法与运算器
2024年7月16日星期二
5
2.1 数据与文字的表示方法
2.1.1 数据格式 2.1.2 数的机器码表示 2.1.1 数据格式 2.1.3 字符与字符串的表示方法 2.1.4 汉字的表示方法 2.1.5 校验码
2024年7月16日星期二
6
2.1.1 数据格式——定点数
2024年7月16日星期二
3
2.0 数据的类型(1/2)
按数制分:
十进制:在微机中直接运算困难;
二进制:占存储空间少,硬件上易于实现,易于运算;
十六进制:方便观察和使用;
二-十进制:4位二进制数表示1位十进制数,转换简单。 按数据格式分:
真值:没有经过编码的直观数据表示方式,其值可带正负号, 任何数制均可;
-8 1000 0000 -7 1001 0001 -6 1010 0010 …… …… ……
可以比较直观地判断两个数据的大小; 0 0000 1000
浮点数运算时,容易进行对阶操作;
+1 0001 1001
表示浮点数阶码时,容易判断是否下溢; …… …… ……
当阶码为全0时,浮点数下溢。
+7 0111 1111
优点 与真值对应关系简单;
缺点 参与运算复杂,需要将数值位与符号位分开考虑。
2024年7月16日星期二
11
补码表示法的引入(1/3)
要将指向5点的时钟调整到3点整,应如何处理?
5-2=3
2024年7月16日星期二
5+10=3(12自动 丢失。12就是模)
12
补码表示法的引入(2/3)
继续推导: 5-2=5+10(MOD 12) 5+(-2)=5+10(MOD 12) -2=10(MOD 12)
计算机组成原理-白中英-第5版
MDR(存储器数据寄存器):作为外界与存储器之间的数据通路。
1.3.4 控制器
功能: 根据所要执行指令的功能,按顺序发出各种控制命令,协调计算机的各个部件的工作。
主要任务: 解释并执行指令; 控制指令的执行顺序; 负责指令执行过程中,操作数的寻址; 根据指令的执行,协调相关部件的工作,如运算类指令执行时对标志寄存器的影响设置。
用简化模型描述使用计算机工作过程
使用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1)提出问题:计算 y=ax+b-c (2)按照指令系统编制程序 (3)将指令变为机器代码,送入主存储器 (4)控制器控制执行程序 PC:程序计数器,其位数与MAR相同。 IR:指令寄存器,其位数与MDR相同。
处理机字长(机器字长) 处理机运算器中一次能够完成二进制运算的位数,如32、64位; 机器字长与系统数据总线宽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不一定完全一样)。
1.2.4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2/3)
总线宽度 一般指运算器与存储器之间的数据总线宽度。 注意课本上的表述错误!
主存储器容量 主存储器所能存储二进制数据的位数。 或者说“主存储器中所有存储元的总数目。”,而非“存储单元”!(8位)
1.3.3 存储器(2/2)
存储器的分类: 外存(辅助存储器)
存储器地址寄存器 MAR
磁盘存储器、光盘存储器;
CPU不可直接访问;
主存储器
内存(主存储器)
半导体存储器; CPU直接访问,存放当前系统运行所需的所有的程序和数据。存储器数据寄存器
MDR 两个与主存相关的寄存器
MAR(存储器地址寄存器):接收由CPU送来的地址信息;
如课本P9 图1.5 表1.5
1.3.4 控制器(续)
控制器工作的周期 取指周期:取指令的一段时间 执行周期:执行指令的一段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总结&复习考试要点一、考试以讲授过的教材中的内容为主,归纳要点如下:第1章 -第2章计算机概念运算方法和运算器(一)学习目标1.了解计算机的分类和应用。
2.掌握计算机的软、硬件构成。
3.掌握计算机的层次结构。
3.掌握数的原码、反码、补码的表示方法。
4.掌握计算机中数据的定点表示和浮点表示方法,并熟练掌握各种表示方法下所能表示的数据的范围。
5.理解定点加法原理及其判断溢出的方法。
6.了解计算机定点乘法、除法的实现方法。
7.了解浮点加法,乘法,除法的实现方法。
8.理解ALU运算器的工作原理及其扩展方法。
(二)第1章学习内容第一节计算机的分类和应用要点:计算机的分类,计算机的应用。
第二节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要点:了解计算机的硬件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了解计算机的软件分类和发展演变。
第三节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要点: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三)第2章学习内容第一节数据和文字的表示方法要点:△定点数的表示方法,及其在原码、反码和补码表示下的数值的范围;△○浮点数的表示方法及其不同表示格式下数据的表示范围;常见汉字和字符的几种表示方法;第二节定点加法、减法运算要点:△补码加、减法及其溢出的检测方法;二进制加法器和十进制加法器的逻辑构成。
第三节定点乘法运算要点:原码并行乘法原理;不带符号的阵列乘法器;补码并行乘法原理;○直接补码阵列乘法器。
第四节定点除法运算要点:理解原码除法原理以及并行除法器的构成原理。
第五节多功能算术/逻辑运算单元要点:△74181并行进位运算器;74182进位链;△○多位ALU的扩展。
第六节浮点运算运算和浮点运算器要点:了解浮点加/减;浮点乘/除原理。
浮点存储:。
解:将16进制数展开后,可得二制数格式为0 100 00010011 0110 0000 0000 0000 0000S 阶码(8位) 尾数(23位)包括隐藏位1的尾数1.M=1.011 0110 0000 0000 0000 0000=1.011011于是有x=(-1)S×1.M×2e=+(1.011011)×23=+1011.011=(11.375)10转换成754标准的32位浮点数的二进制存储格式。
2. 将数(20.59375)10解:首先分别将整数和分数部分转换成二进制数:20.59375=10100.10011然后移动小数点,使其在第1,2位之间4e=4于是得到:最后得到32位浮点数的二进制存储格式为:41A4C000)163.假设由S,E,M三个域组成的一个32位二进制字所表示的非零规格化浮点数x,真值表示为(非IEEE754标准):x=(-1)s×(1.M)×2E-128问:它所表示的规格化的最大正数、最小正数、最大负数、最小负数是多少?(1)最大正数0 1111 1111 111 1111 1111 1111 1111 1111x=[1+(1-2-23)]×2127(2)最小正数000 000 00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x=1.0×2-128(3)最小负数111 111 111111 111 111 111 111 111 111 11x=-[1+(1-2-23)]×2127(4)最大负数100 000 00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x=-1.0×2-1284.用源码阵列乘法器、补码阵列乘法器分别计算xXy。
(1)x=11000 y=11111 (2) x=-01011 y=11001(1)原码阵列x = 0.11011, y = -0.11111符号位: x0⊕y= 0⊕1 = 1[x]原 = 11011, [y]原= 11111[x*y]原= 1, 11 0100 0101带求补器的补码阵列[x]补 = 0 11011, [y]补 = 1 00001乘积符号位单独运算0⊕1=1尾数部分算前求补输出│X│=11011,│y│=11111 (2) 原码阵列x = -0.11111, y = -0.11011符号位: x0⊕y= 1⊕1 = 0= 1 00101│=11111,│y│=11011-100*0.010110规格化处理: 0.101100 阶码 11010x+y= 0.101100*2-6规格化处理: 1.011111 阶码 11100x-y=-0.100001*2-46. 设过程段 Si 所需的时间为τi,缓冲寄存器的延时为τl,线性流水线的时钟周期定义为τ=max{τi }+τl=τm+τl流水线处理的频率为 f=1/τ。
一个具有k 级过程段的流水线处理 n 个任务需要的时钟周期数为Tk=k+(n-1),所需要的时间为: T=Tk×τ而同时,顺序完成的时间为:T=n×k×τk级线性流水线的加速比:*Ck = TL=n·kTk k+(n-1)第3章多层次存储器一、学习目标1.了解存储器的不同分类及其各自的特点。
2.理解SRAM和DRAM存储单元的构成及其存储原理。
3.掌握存储器的扩展及其与CPU的连接。
4.了解SRAM和DRAM的不同特点,掌握DRAM的刷新方法。
5.了解高性能主存储器、闪速存储器、高速存储器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6.掌握CACHE存储器的基本原理及其地址映射过程。
二、学习内容第一节存储器概述要点:存储器的分类,存储器的分级结构。
第二节随机读写存储器要点:SRAM基本存储元的存储原理;△SRAM芯片的组成及其逻辑结构;△○SRAM的扩展;△○SRAM与CPU的连接;理解DRAM基本存储元的存储原理;△DRAM芯片的组成及其逻辑结构;△DRAM的刷新;了解EDRAM芯片的构成及工作原理;了解闪存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
第三节只读存储器和闪速存储器要点:了解只读存储器的工作原理;了解闪存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
第四节高速存储器要点:了解高速存储器的特点;了解双端口存储器的原理;了解多模块交叉存储器;相联存储器。
第五节 Cache存储器要点:了解Cache的功能;△○掌握主存Cache的地址映射:全相联方式、组相联方式和直接相联方式。
*闪存:高性能、低功耗、高可靠性以及移动性编程操作:实际上是写操作。
所有存储元的原始状态均处“1”状态,这是因为擦除操作时控制栅不加正电压。
编程操作的目的是为存储元的浮空栅补充电子,从而使存储元改写成“0”状态。
如果某存储元仍保持“1”状态,则控制栅就不加正电压。
如图(a)表示编程操作时存储元写0、写1的情况。
实际上编程时只写0,不写1,因为存储元擦除后原始状态全为1。
要写0,就是要在控制栅C上加正电压。
一旦存储元被编程,存储的数据可保持100年之久而无需外电源。
读取操作:控制栅加上正电压。
浮空栅上的负电荷量将决定是否可以开启MOS晶体管。
如果存储元原存1,可认为浮空栅不带负电,控制栅上的正电压足以开启晶体管。
如果存储元原存0,可认为浮空栅带负电,控制栅上的正电压不足以克服浮动栅上的负电量,晶体管不能开启导通。
当MOS 晶体管开启导通时,电源VD提供从漏极D到源极S的电流。
读出电路检测到有电流,表示存储元中存1,若读出电路检测到无电流,表示存储元中存0,如图(b)所示。
擦除操作:所有的存储元中浮空栅上的负电荷要全部泄放出去。
为此晶体管源极S加上正电压,这与编程操作正好相反,见图(c)所示。
源极S 上的正电压吸收浮空栅中的电子,从而使全部存储元变成1状态。
*cache:设存储器容量为32字,字长64位,模块数m=4,分别用顺序方式和交叉方式进行组织。
存储周期T=200ns,数据总线宽度为64位,总线传送周期=50ns。
若连续读出4个字,问顺序存储器和交叉存储器的带宽各是多少?解:顺序存储器和交叉存储器连续读出m=4个字的信息总量都是:q=64b×4=256b顺序存储器和交叉存储器连续读出4个字所需的时间分别是:t2=mT=4×200ns=800ns=8×10-7st1=T+(m-1)=200ns+350ns=350ns=35×10-7s顺序存储器和交叉存储器的带宽分别是:W2=q/t2=256b÷(8×10-7)s=320Mb/sW1=q/t1=256b÷(35×10-7)s=730Mb/s*CPU执行一段程序时,cache完成存取的次数为1900次,主存完成存取的次数为100次,已知cache存取周期为50ns,主存存取周期为250ns,求cache/主存系统的效率和平均访问时间。
解:h=Nc/(Nc+Nm)=1900/(1900+100)=0.95r=tm/tc=250ns/50ns=5e=1/(r+(1-r)h)=1/(5+(1-5)×0.95=83.3%ta=tc/e=50ns/0.833=60ns*存储器:已知某64位机主存采用半导体存储器,其地址码为26位,若使用256K×16位的DRAM芯片组成该机所允许的最大主存空间,并选用模块板结构形式,问:(1)每个模块板为1024K×64位,共需几个模块板?(2)个模块板内共有多少DRAM芯片?(3)主存共需多少DRAM芯片? CPU如何选择各模块板?(1)个模块64264*264*262026==(2)1616*2*264*281020=每个模块要16个DRAM芯片(3)64*16 = 1024块由高位地址选模块*用16K×8位的DRAM芯片组成64K×32位存储器,要求:(1) 画出该存储器的组成逻辑框图。
(2) 设存储器读/写周期为0.5μS, CPU在1μS内至少要访问一次。
试问采用哪种刷新方式比较合理?两次刷新的最大时间间隔是多少?对全部存储单元刷新一遍所需的实际刷新时间是多少?解:(1)根据题意,存储总容量为64KB,故地址总线需16位。
现使用16K*8位DRAM芯片,共需16片。
芯片本身地址线占14位,所以采用位并联与地址串联相结合的方法来组成整个存储器,其组成逻辑图如图所示,其中使用一片2:4译码器。
(2)根据已知条件,CPU在1us内至少访存一次,而整个存储器的平均读/写周期为0.5us,如果采用集中刷新,有64us的死时间,肯定不行如果采用分散刷新,则每1us只能访存一次,也不行所以采用异步式刷新方式。
假定16K*1位的DRAM芯片用128*128矩阵存储元构成,刷新时只对128行进行异步方式刷新,则刷新间隔为2ms/128 = 15.6us,可取刷新信号周期15us。
刷新一遍所用时间=15us×128=1.92ms第4章指令系统一、复习目标1.了解计算机指令系统的发展与性能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