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6比的认识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六单元6.1比的认识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六单元 6.1比的认识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1. 比的意义: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用一个数表示另一个数是几倍。
2. 比的写法:用“∶”表示两个数的比。
3. 求比值:将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得到的商叫做比值。
4. 化简比:将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得到的比叫做化简比。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学会求比值,并能进行简单的化简。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求比值和化简比的方法。
2. 教学重点:掌握比的概念,学会求比值,并能进行简单的化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2. 学具:练习本、尺子、圆规、剪刀。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如桌椅、书本等,找出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
2. 讲解比的概念:通过示例,讲解比的意义和写法。
3. 求比值:引导学生求出给定比的比值。
4. 化简比:讲解化简比的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5. 课堂练习:出示一些化简比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六、板书设计1. 比的意义2. 比的写法3. 求比值4. 化简比七、作业设计1. 题目:求下列比的比值和化简比。
(1)24∶36(2)50∶25(3)12∶182. 答案:(1)比值:24÷36=2/3;化简比:24÷12∶36÷12=2∶3(2)比值:50÷25=2;化简比:50÷25∶25÷25=2∶1(3)比值:12÷18=2/3;化简比:12÷6∶18÷6=2∶3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解比的概念、求比值和化简比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比的认识》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比的认识》北师大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比的认识》的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比的概念,学会求比值,并能进行简单的化简和求比值。
一、教学内容1. 比的定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 求比值: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3. 化简比: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这个比是最简比。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比的概念,理解求比值的方法,学会化简比,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比的定义和求比值的方法,难点是化简比的概念和求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练习题作为教具和学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会通过展示一些图片,如运动员比赛、商品打折等,引导学生发现比的存在,从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比的概念:我会通过具体的例子,如5:3,解释比的定义,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
3. 求比值:我会让学生练习求比值,如25:15,引导学生发现求比值的方法是比的前项除以后项。
4. 化简比:我会通过具体的例子,如12:18,讲解化简比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化简比。
5.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求比值和化简比的练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比的定义:两个数相除求比值:前项÷后项化简比: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七、作业设计1. 求比值:36:24,45:30答案:36:24的比值是1.5,45:30的比值是1.52. 化简比:54:81,12:18答案:54:81可以化简为2:3,12:18可以化简为2:3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比的概念、求比值的方法和化简比的方法。
同时,我还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题目,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我需要重点关注的。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六比的认识:生活中的比》公开课教学设计_1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六比的认识:生活中的比》公开课教学设计_1《比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69页“生活中的比”。
【教学目标】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初步理解比的含义,会用比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2.能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
3.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1.会用比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2.初步理解比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比的含义。
【教具准备】课件,烧杯,针管,染料,学习卡【教学过程】一、调色活动1---引入蓝色和黄色管数这两个量(一)师生调色师:那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这个奇妙的实验吧。
配制染料也是有学问的。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老师是怎么配制的,之后,再请每个小组进行调色,好吗?师:我先取蓝色染料吧!每次都要取满管,不要将染料弄撒。
再换个针管,取黄色的染料,两个染料针管不要混用,以免影响调色的效果。
(教师调2:1的一杯染料,教师一边调色一边讲配制颜色的注意事项)学生小组合作,调制颜色。
师: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有一个烧杯,杯子里面有一张小卡片,上面有具体调色的要求,请按照卡片上的要求进行调色。
小组内商量一下,如何调制?学生分成6个小组进行活动,大家积极参与。
6个签分别是:蓝色4管黄色2管蓝色6管黄色3管蓝色8管黄色4管蓝色11管黄色2管蓝色1管黄色7管蓝色7管黄色1管(学生活动,调出不同的颜色)【设计意图】通过这样一个小实验作为本课的导入,目的是想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借此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既充满趣味,又直观形象。
(二)探究颜色的奥秘——找到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感受两个量之间的内在联系1.按颜色分类颜色调完之后,每组把调制后的颜色与老师调制的颜色进行比较,将颜色一致的放在一起,不一样的放在另一侧。
2.猜测颜色一样和不一样的原因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6个烧杯,这3杯的颜色相近,另外3杯颜色与老师调制的颜色有差异,这有可能和什么有关呢?(学生独立思考片刻)生:可能与两种颜色的数量有关。
第6单元:比的认识教案(最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最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 1 课时生活中的比教材69~71 页相关内容。
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体会认识比的必要性,理解比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3.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重点:理解比的意义,会求比值。
难点: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多媒体课件、练习本、直尺。
1.列式解答下列问题。
(1)六(1) 班有男生25 人,女生23 人,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几分之几?(2)一辆汽车3时行驶了210 千米,平均每时行多少千米?2.师小结:以上两道题都是应用数量间的相除关系来解决的,它是一种比较两个数量关系的常见方法。
1.课件出示教材第69 页的情境图。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张图片,哪几张图片和图 A 比较像?学生观察图后回答:生1:图A 和图B比较像,和图C、图E 不像。
生2:图A、图B 和图D三幅图都比较像,它们的尺寸比例比较相似,人物也很相似,只是大小不同,图C、图E 中的比例和人物图像都相差较大。
师小结并提问:只是用眼睛去判断,究竟是否准确呢?怎样才能判断准确呢?我们能否找到一种量化的方法呢?将图片移入方格纸中,找出与图片相应的长方形的长和宽,这些长方形的长和宽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生汇报探究结果。
一组:A的长是B的长的2 倍,A的宽是B的宽的2倍。
11二组:A 的长是D的长的2,A 的宽是D的宽的2。
三组:A、B、D三张图片的长分别是相应宽的1.5 倍。
师生共同总结:这三张图片的长都是相应宽的1.5 倍,所以它们比较像。
2.认识比。
师:像上面6÷4,6÷ 12 这样两个数相除,又叫作这两个数的比。
举例:比如长方形A 中的长除以宽即6÷4,也可以表示为长与宽的比是6∶4,读作六比四。
“∶”叫做比号,6 是比的前项,4 是比的后项,6÷4 写成分数是46,6÷4 所得的商是1.5 ,1.5 就是这个比的比值。
第六单元《比的认识》(大单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1.课堂评价:
2.作业评价: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和点评,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在课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和点评,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批改作业,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比的认识的理解程度和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同时,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比的认识。通过作业评价,教师可以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比的认识与其他数学概念的关系:提供一些关于比的认识与其他数学概念的关系的阅读材料,如分数、小数、比例等。这些材料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比的认识与其他数学概念之间的关系。
(4)比的认识的趣味例子:提供一些关于比的认识的趣味例子,如比的认识与比例尺、比的认识与速度比等。这些例子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比的认识的应用,同时也增加了拓展的趣味性。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例如,及时批改学生的课后作业,给予他们反馈和建议,帮助他们改进和学习。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例如,认真完成关于比的认识的习题,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例如,阅读老师推荐的关于比的认识的书籍和网站,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例如,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知识点,掌握比的认识技能。例如,通过详细讲解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比的认识知识点,并掌握比的认识技能。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例如,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比的认识与其他数学概念的关系:比的认识与许多其他数学概念有着紧密的联系,如分数、小数、比例等。可以提供一些关于比的认识与其他数学概念的关系的文章,让学生了解比的认识与其他数学概念之间的关系。
第六单元《比的认识》(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第六单元《比的认识》(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比与比的概念。
2.掌握比例的意义。
3.掌握比例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内容1.比的认识。
2.比例的概念。
3.比例的计算。
4.应用题。
三、教学重难点1.学会运用比例的计算方法。
2.学会根据实际问题来编制如何应用比例的解决方案,答题。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
2.练习法。
五、教学过程1.课前活动教师在课前准备好张海报,确保学生可以看清海报,然后向学生展示海报。
教师:这张海报为我们讲解比的知识做了很好的展示。
请大家把目光放到海报上,听我解释海报中意思。
2.新课教学(1)比教师:比是一种数学工具。
我们可以用这种工具比较两个事物,用来表示两个自然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例如:3:4,8:6,这些都是比。
比中的前一个数字称为被比数,后一个数字称为比数。
(2)比例教师:比例是比的数量关系,常用符号“:”,如2:3。
其实就是两个比的等比例关系,表示相同的同类事物的数量关系。
例如:$5\\text{:}7$和$10\\text{:}14$表示同类事物的比,即5个和7个,10个和14个之间的对应关系,它们是等比例关系,也就是$\\frac{5}{7}=\\frac{10}{14}$。
(3)比例的计算教师:对于比例的计算,首先要找到其中一个未知数,然后根据已知条件来计算。
例如: A:B=2:1,如果知道A值,那么可以根据比例计算出B的值,B=A÷2。
(4)应用题教师:比的运用广泛,这里有几个应用例子。
1. 如果2个人完成一件工作需要6小时,那么4个人需要用多少时间完成同样的工作?答:2人是6小时,所以4人是3小时。
2. 23支球队已经决出了第一和第二名,比赛还有2场必须落后第二名的第三名,如果想要最终入围,但不需要超过第二名,应该得到多少积分呢?答:如果第一名已经有足够的积分夺得冠军,那么需要一个比值来确定“不需要超过第二名”。
例如,如果第二名已经得了20分,第三名得了18分,那么第三名球队需要得到(20-18)÷2+18=19分。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比的认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比的认识》教学设计【课题】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比的认识》第一课时【教材分析】《生活中的比》是在学生已经学过除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是《比的认识》这一单元的起始课。
比在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是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
教材没有采取给出几个实例,就直接定义“比”的概念的做法,而是以系列情境为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提供了丰富的直观背景和具体案例,为今后学习比的应用,以及比例的知识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有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或使用过比,并有一些相关的活动经验。
但学生对比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形式上。
学生喜欢探索有趣的、自己熟悉的有挑战性的问题,喜欢探究的、合作的学习方式,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的经验。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能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
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过程方法目标: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体会认识比的必要性,理解比的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美育、爱国主义教育。
课型【教学重点】:体会认识比的必要性,了解比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方法】从学生熟知的缩放照片导入引导学生体会认识比的必要性,体会比的意义,读写比,求比值。
通过大量例子感受比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谈话导入出示生活的的一些度量:1)想知道王鑫同学的身高2)想知道老师家和潘勇家到学校的距离3)想知道老师和潘勇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4)想知道老师和潘勇谁更快5)一杯糖水甜不甜该怎么度量呢板书:度量2.出示课本中主情境图同学们,今天老师想介绍一位小朋友让大家认识,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这位朋友现在没来,但是老师带来了他的相片,大家想不想看?(出示 A 、B、C、D、E四张照片)看看哪几张照片和A比较像,哪几张照片和A不像?为什么有几张照片和照片A比较像,有几张不像?你猜猜大概和什么有关?(二)交流研讨,探究新知1.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把这几张照片放在格子图中,请看,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厘米,那么照片A长是(),宽是()。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比的认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比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比的认识》课本72-73页【教学课数】1课时【学情分析】在这之前,学生早已学过"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最近又认识了比,初步理解了比的意义,以及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大部分学生能较为熟练地求比值。
比较而言,实际上化简比与求比值的方法有相通之处,那么借助知识的迁移能帮助学生顺利理解掌握新知识。
【核心素养目标】1、学生借助知识的迁移比较“那杯水更甜”的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2、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感悟迁移、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教学难点】1.运用比的化简,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渗透类比迁移的数学思想。
【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昨天我们学习了《生活中的比》,了解了比的意义,也知道了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和比相关的知识“比的化简”。
二、学习探究1、淘气和笑笑分别调制了一杯蜂蜜水。
你现在能判断出哪杯蜂蜜水更甜吗?不能。
为什么呢?你们需要老师提供什么信息?2、出示信息:淘气调制这杯蜂蜜水用了3小杯蜂蜜,淘气调制这杯蜂蜜水用了4小杯蜂蜜。
现在可以判断了吗?为什么?3、继续出示12小杯水,16小杯水。
现在呢?说说你的想法。
(期间给学生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原来:只靠“蜂蜜”的质量这一个量是没有办法度量蜂蜜水的甜度的,但是可以根据蜂蜜与水之间的关系来度量,这就是比的优势。
【先是直接结合情境提出问题“哪杯蜂蜜水更甜”,意在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其自己意识到,不知道两杯蜂蜜水中蜂蜜与水的具体含量,是不能判断的。
而后又引导学生联系最近所学,想到用“比”来表示每个杯子中蜂蜜与水的关系。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六 《比的认识》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六《比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比的概念: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定义。
2. 比的性质: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如比的大小不变、比的倒数等。
3. 比的应用:能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定义及其性质。
2. 教学难点:比的倒数、比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直尺、圆规、三角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例引入比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比的定义、性质,让学生掌握比的知识。
3.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比的性质和应用。
4.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5.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自主探究比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比的认识2. 板书内容:(1)比的概念: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定义。
(2)比的性质: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如比的大小不变、比的倒数等。
(3)比的应用:能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让学生计算给定比例的值,巩固比的概念。
2. 提高题: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比的知识。
3. 拓展题:让学生探讨比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创新意识。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对比的意义的理解,及时纠正错误概念。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课后作业要分层设计,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 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总之,本节课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严谨的用词、流畅的段落衔接,使学生掌握了比的概念、性质和应用,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动手操作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比的认识|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比的认识|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将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来写这份教案。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教材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的数学,第六单元的第一节《比的认识》。
我们将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比的定义,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求比值,以及进行比的化简和求比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1. 理解比的定义,掌握比的意义;2. 学会求比值,能够进行比的化简;3. 能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比的定义和求比值的方法,难点是比的化简和求比的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PPT、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图片,比如比赛中的速度比较,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比较这两个速度。
2. 讲解比的意义:我会通过PPT展示比的定义,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 求比值:我会给学生一些例子,让他们求出比值,并解释求比值的方法。
4. 比的化简:我会给学生一些复杂的比,让他们进行化简,并解释化简的方法。
5. 求比:我会给学生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运用比的知识进行解决。
6. 随堂练习:我会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在课堂上进行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会写上本的节课的重点内容,包括比的定义、求比值的方法、比的化简和求比的过程。
七、作业设计我会给学生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题,包括求比值、比的化简和求比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在课后进行巩固和拓展。
作业题目:1. 求比值:(1)小明跑600米,用时4分钟,小华跑800米,用时5分钟,他们的速度之比是多少?(2)甲车行驶100公里,用时2小时,乙车行驶150公里,用时3小时,他们的速度之比是多少?答案:1. 求比值:(1)小明和小华的速度之比是4:5。
(2)甲车和乙车的速度之比是2:3。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比的认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比的认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掌握“比”的概念及运用,了解常用的比较级形式和用法。
2.能力目标:能够通过比较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判断,提升自己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对事物的敏锐度。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自主探索。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比”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的比较级形式。
2.教学难点:通过复杂的实例进行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引入(5分钟)通过展现几个物体,让学生猜一下“比”字怎么写,并引导学生谈论出物体之间存在的大小关系。
2、讲解(10分钟)在学生已经对“比”有一定的认识后,教师利用比较级概念进行讲解,并通过图件、实物或者PPT等形式,介绍各种不同形式的比较级和其运用方式。
3、练习1(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例子,让学生自行添加如“比……更……”这种常用的比较级的句型,然后组成一个意思连贯的句子。
4、讨论(15分钟)教师将各种不同形式的比较级进行分类归纳,并通过组成对比形象鲜明的课堂来引导学生观察世界和独立思考。
5、练习2(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形象鲜明的图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完成填空练习。
6、练习3(10分钟)根据学生的需要,练习各种不同形式的比较级。
7、小结(5分钟)教师简要复习今天的知识点,寻找学生的运用方式和应用场景,让学生了解到这些新学习的知识点对于生活和学习都有什么益处,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2.问答式教学法3.讨论式教学法4.合作学习法五、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互相分享之前练习的心得体会和所掌握的知识,逐一进行观察并进行指导和评估,以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好今天的知识点。
六、拓展延伸教师可邀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和观察,自己找出更多的实例进行对比,并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逐一进行分享和讨论,以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和逻辑思维能力。
第六单元《比的认识》(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第六单元《比的认识》(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的意义: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
2. 比的读写方法:比的读法是“a比b”,比的写法是“a:b”。
3. 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4. 比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如行程问题、工程问题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应用。
2. 教学难点: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比的性质的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模型。
2.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比的意义。
2. 新课:讲解比的定义、读写方法、性质,以及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问题。
4. 练习:布置课堂练习,巩固比的知识。
5.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比的意义和性质。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比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比的认识》2. 板书内容:- 比的定义: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
- 比的读写方法:比的读法是“a比b”,比的写法是“a:b”。
- 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 比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如行程问题、工程问题等。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让学生计算给定的比,并说明比的含义。
2. 提高题: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比的知识。
3. 拓展题:让学生探讨比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教师要关注学生对比的意义和性质的理解,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3. 教师要关注学生对比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比的认识》教案教学内容
第六单元:比的认识单元教学目标: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2、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单元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过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尘的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生活中的比、比的化简、比的应用。
单元教学安排:内容课时数生活中的比 3比的化简 4比的应用练习五 3机动 2生活中的比教学内容:课本第69-71页教学目标: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
2、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
3、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体会事物之间的联系。
4、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觉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了解比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提供丰富的实例,感受“比”的意义(一)实例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可爱的图片,你们想不想看?(出示图)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片,哪几张图片与图A比较像?生:图B和图D与图A比较像。
师;哪谁能说说图C和图E为什么与图A不像呢?生:图C变矮变胖了,图E变长变瘦了。
师:哪图B和图D为什么会像?它们之间有什么秘密?会和什么有关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出示课本探究活动的图)师:为了更好的弄清这些图片为什么像又为什么不像?老师把这些图片的长方形画在方格纸上。
师:长方形的大小与谁有关?生: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有关。
师:对,刚才,我们是用眼睛直接判断出像与不像,现在能不能通过算式来研究这些长方形的长和宽到底有什么关系,使得这些图片有的像有的不像。
师:这张图中的方格每一格的长是1厘米,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第66页,完成下面的做一做。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比的认识∣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比的认识∣北师大版在授课之前,我要对今天的内容进行一个简单的回顾:我们之前学习了分数、小数和百分数,这些都是表示数的一种方式。
而今天,我们将学习另一种表示数的方式——比。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第六单元,主要内容是《比的认识》。
我们会详细学习比的定义、比的基本性质、比的计算方法以及比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比的定义和基本性质,学会正确计算比,并能够将比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比的定义和计算方法,难点是理解比的基本性质和如何将比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PPT和一些实际问题作为例题,学生们需要准备好笔记本和彩笔。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今天的话题,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有5个苹果,请问小明和小红的苹果数量之比是多少?”让学生们思考并回答。
接着,我会讲解比的定义和基本性质,用PPT展示比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一些例题进行讲解。
在讲解过程中,我会让学生们跟着一起计算,确保他们理解并能正确计算比。
然后,我会给出一些随堂练习,让学生们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解答和反馈。
我会根据学生们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确保每个人都能理解。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比的定义、比的基本性质和比的计算方法,我会用彩笔在黑板上清晰地写出这些内容,以便学生们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作业主要包括一些比的计算题目和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们能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并将比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课堂教学的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比的知识,哪些地方讲解得不够清楚,哪些学生还需要额外的辅导。
同时,我会给出一些拓展延伸的问题,让学生们课后思考,进一步深化他们对比的理解。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比的定义和计算方法,理解比的基本性质,并能够将比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比的认识北师大版(6份打包)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比的认识北师大版 (6份打包)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案的重要性。
在准备这堂课时,我进行了精心的教学内容设计,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内容我选择了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比的认识》作为教学内容。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比的概念、比的计算以及比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比的意义、比的读写、比的计算、化简比、求比值以及比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比的概念,学会比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将比的应用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比的计算方法和比的应用,难点是化简比和求比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PPT、黑板、粉笔、练习题以及相关的生活实例等。
五、教学过程我采用了实践情景引入的教学方法,通过一个生活实例让学生们了解比的概念。
例如,我拿出两杯果汁,一杯是2:1的比例混合,另一杯是3:1的比例混合,让学生们尝一尝,感受一下比的不同。
接着,我讲解了比的概念和比的计算方法,通过PPT和黑板演示,让学生们清晰地理解比的计算过程。
然后,我进行了例题讲解,例如:一杯果汁是4:2的比,另一杯果汁是6:3的比,让学生们求出两杯果汁的比值。
在讲解过程中,我让学生们一起动手计算,巩固比的计算方法。
我进行了板书设计,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计算方法板书在黑板上,方便学生们复习和记忆。
六、作业设计为了巩固学生们对比的认识,我布置了一道课后作业:化简比和求比值。
例如:一瓶饮料是6:3的比,另一瓶饮料是8:4的比,求两瓶饮料的比值。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进行了反思,认为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们对比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有了清晰的认识。
但在讲解生活实例时,可以更加生动有趣,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拓展延伸部分,我可以让学生们分组讨论,找出生活中的比的应用实例,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总的来说,我相信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能够掌握比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够将比的应用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比的认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比的认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比较大小的含义,能够运用大小比较词语,如“比、最、更、少、多、高、矮”等。
(2)能够简单读写带有比较级的句子。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类能力。
(2)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分辨大小、模仿美的感觉和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认识不同事物的大小。
(2)能够简单读写带有比较级的句子。
2.教学难点:(1)掌握比较级的用法。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类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1)电子白板(2)小黑板和粉笔(3)课件2.材料准备:(1)《比的认识》课文(2)图片资料(3)比较级训练题四、教学过程与内容安排时间内容活动形式10分钟导入讲授20分钟技法导入讲解+练习20分钟案例解析+语文启蒙看图讲述20分钟综合训练分组小组活动10分钟总结总结1. 导入(10分钟)教师用带有比较级的词语“大、小、长、短、更、最”的卡片,分小组找出大的、更大的、最大的,小的、更小的、最小的,长的、更长的、最长的,短的、更短的、最短的等,以认识比较级为导入。
2. 技法导入(20分钟)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学会认识比较级的含义和用法。
•教师播放人与动物的图片,让学生比较人和动物的身高、体重,引出“高、重”等形容词。
•教师播放不同高度的爬山者,引导学生使用比较级来形容人的高度。
•学生回答小狗的身高高于猫咪后,教师引导学生使用“比较级”来描述两者的高度差异。
•教师将不同颜色、形状、材料的果子进行分类,引导学生使用“更、最”等形容词进行比较。
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将掌握带有比较级的形容词的用法,而又能丰富了学生对比的理解。
3. 案例解析+语文启蒙(2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通过案例解析,进一步认识比较级的用法和语言表达的规范。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单元《比的认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单元《比的认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单元《比的认识》教材内容包括:比的含义、比的基本性质、求比值、化简比、求比值的应用等。
这些内容是对比的概念和性质的深入理解和应用,旨在让学生掌握比的基本概念,理解比与除法的关系,能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法的运算,对比例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对比的概念和性质理解不够深入,对求比值、化简比的方法和应用可能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本单元时,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来深入理解和掌握比的概念和性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比的概念和性质,理解比与除法的关系。
2.培养学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比的含义、比的基本性质、求比值、化简比、求比值的应用。
2.教学难点:比与除法的关系,求比值和化简比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来理解和掌握比的概念和性质。
2.使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供直观的图像和动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教学PPT。
3.练习题和实际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体育比赛中的得分比较、购物时的价格比较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这些实际问题进行比较。
通过这些问题引入比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比的含义和基本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比的概念。
同时,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动画,展示比与除法的关系,让学生明白比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根据PPT上的练习题,进行比的计算和化简。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掌握求比值和化简比的方法。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PPT上的练习题,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分析,巩固学生对比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
小学六年级上学期数学第六单元《比的认识》教案
第六单元比的认识比在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对分数认识的丰富。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生活中的比,比的化简,比的应用。
教材没有直接给出“比”的概念,而是以一系列情境为引导,给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提供了丰富的直观背景和具体案例,为今后学习比的应用,以及比例的知识奠定了基础。
教材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设置了多种情境图。
“哪几张图片与图A比较像”,从几何的角度探究“长方形的长与宽有什么关系”,引入比,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借助“甘蔗汁”“树高和影长”等生活情境作为进一步理解比的载体,多角度解释比;从“速度”“苹果价格”这两个常见的数量关系理解路程与时间的比、总价与数量的比,逐步抽象出比的意义,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实际操作和合作交流。
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对已有的两个数相比的知识得以巩固和提升,同时也能够对学生进一步学习比的性质、比的应用和比例的相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比”在小学数学中是重点,它将小学数学内容中除法和分数的概念联系起来,对小学数学内容的学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生已经学过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分数的意义及分数基本性质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中,通过提供多种情境和方式,引发学生思考与讨论,让学生学会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意义。
通过画图和列表的方式解决问题,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让学生在面对一个问题时,学会如何进行思考,并能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数学问题的理解,从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用比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1课时生活中的比(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教材第69~71页内容及相关练习。
内容简析问题串1:直接提出哪几张图片与图A比较像的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并表达自己感受的欲望,让学生寻求其中隐含的道理。
问题串2:进一步发现长方形的形状可以用它的长和宽这两个特征量来表示。
问题串3:结合具体的例子理解比的数学意义、读写方法、各部分的名称以及求比值。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6单元 比的认识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6单元比的认识|北师大版一、教材分析1. 课程标准本单元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设计。
根据标准,本单元的实际学习目标是:•能够理解物品之间比较大小的含义;•能够用比较大小的方法进行排序;•能够熟练运用“比”的知识。
2. 教材内容本单元主要讲解比的认识及其应用。
具体包括:•认识比的含义;•比的读法;•比的运算方法;•排序使用比。
3. 教材特点本单元的教材由高度抽象的概念和实际生活中的实例组成,既有思维性,又有实用性,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把抽象概念和现实应用紧密结合起来。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本单元的重点是:学生理解比的含义,掌握排列物品大小和比的关系,掌握比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够在实际应用中运用比的知识。
2. 能力目标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以下能力:•排列物品大小;•进行比的运算;•运用比的知识进行排序和解决实际问题;•意识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设计1. 教学内容(1) 认识比的含义•引入比的概念;•举例说明比的含义。
(2) 比的读法•教学比的读法;•通过例题巩固。
(3) 比的运算方法•讲解比的运算方法;•教学比的化简方法。
(4) 排序使用比•教学排序的规则;•通过例题演示如何排序;•教学在排名中运用比的知识。
(5) 综合应用比的知识•通过例题演示应用比的知识。
2. 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首先,老师可以设计一个趣味性的启发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逐渐进入本单元的学习状态。
(2) 认识比的含义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组织,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比,比的含义是什么,以及它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3) 比的读法通过例题的引入,让学生掌握比的读法,并演示不同作用场景下的应用。
(4) 比的运算方法从简单到复杂,逐步讲解比的运算方法,观察学生的反应并通过问题的形式让学生进行练习。
(5) 排序使用比通过具体的示例演示如何使用比对物品进行排序,并将此带入到实际生活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比的认识|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比的认识|北师大版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比的认识|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6单元“比的认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够正确写出比,并进行简单的比的大小比较。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够正确写出比,并进行简单的比的大小比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比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够正确写出比,并进行简单的比的大小比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如桌子的高度、书本的长度等,并尝试用比来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比的概念讲解:通过PPT展示比的定义,讲解比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
3. 比的基本性质讲解:讲解比的基本性质,如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的大小不变。
4. 写出比:让学生根据实践情景,尝试写出教室里物体的比,并进行比较。
5. 比的大小比较:讲解比的大小比较方法,让学生能够正确进行比的大小比较。
6. 例题讲解:出示一些有关比的例题,让学生观察、分析,并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7.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有关比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比的概念前项:后项:比值:比的基本性质1. 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的大小不变。
2. 比的大小比较方法:先比较前项,前项大的比就大;如果前项相同,再比较后项,后项大的比就大。
七、作业设计1. 请用比来描述下列物体之间的关系:桌子的高度、书本的长度等。
答案:桌子的高度:2米;书本的长度:1.5米。
2. 请完成下列比的练习题:(1)写出比,并比较大小:① 4:3 和 5:3② 12:9 和 8:9答案:① 4:3 < 5:3;② 12:9 > 8:9(2)已知两个比的比值相等,请写出第三个比:① 8:5 和 12:x② 15:10 和 y:25答案:① 12:x = 8:5,解得 x = 7.5;② y:25 = 15:10,解得 y = 12.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地认识练习课(一)
教学内容:课本第57页练习三中地第l题至第4题。
教学目标:
L.进一步理解比地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地关系。
2.能用商不变地性质或分数地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简单地实际问题。
3.在疏理知识地过程中感受复习地重要性和必要性,形成自觉复习所学知识地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能用商不变地性质或分数地基本性质化简比,会求比值。
教学难点: 进一生理解比地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地关系。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回忆知识点。
师:通过本单元地学习,你学到哪些知识?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议一议。
接着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全班交流时,根
据学生地回答,教师板书如下:
本单元所学知识:
理解比地意义
了解比地各部分名称
能读写比,会求比值
理解比与除法、分数地关系
用比地知识解释一些简单地生活问题
比地化简(学会用商不变地性质和分数地基本性质化简比)
比地应用(能运用比地意义解决按照一定地比进行分配地实际问题)
2.回忆所学地方法。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学习本单元地知识地?请举例说明。
指名回答,只要学生说地合理,教师都给予肯定。
教师小结:在本单元地学习中,我们主要要通过联系相关地已学知识,进行类比和推理,探索新知。
3.提出疑难点
师:在本单元主习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疑难问题?
指名回答,根据学生所提地疑难问题,教师进行针对性地指导。
教师指出这节课地练习内容和练习目地,并板书课题。
二、指导练习
1.根据信息写出比,并思考比地含义。
(1)城小六(3)班有男生20人,女生30人。
(2)某人骑自行车,20千米地路程,用去30分钟。
2.把下面各题中地数量关系写成比,并求比值。
(1)跑36千米大约需要2时,路程和时间地比大约是,比值是,
这个比值表示地是。
(2)小小试验田今年种了2公顷小麦,共收了6吨,总产量与公顷数地比是,比值是。
(3)400克大豆榨油48克,油与大豆地质量比是,比值是。
3.化简。
8:36 0.5:0.25
31:2152:7512:120 4:0.8 1:81
6
7:3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在组织学生进行反馈和交流。
全班交流时,让学生把这道题分为三类,并引导学生再次归纳化简三种类型地比地方法。
反馈时,除了核对得数以外,教师还要让学生说一说每道题地每一步计算地
依据。
有地学生在化简 1 :8
1时,结果可能错写成8,教师要及时地给予指导。
4.大齿轮有100个齿,每分钟转25转;小齿轮有25个齿,每分钟转100转。
(1)写出大齿轮和小齿轮数地比,并求出比值。
(2)写出大齿轮和小齿轮每分钟转数地比,并求出比值。
先引导学生弄清题意,接着让学生独立完成。
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反馈、交流。
全班交流时,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化简比和求比值地区别。
5.每个大花篮里放玫瑰花40朵、百合花30朵。
每个大花篮地花是按怎样地比搭配地?先
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学生进行反馈、交流。
全班交流时,教师强调:最终结果要写成最简单地整数比。
三、全课小结
四、作业布置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