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四章知识点总结_(1)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第一章走进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细胞是生物体构造和功能的根本单位。
二、生命系统的构造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使用显微镜1、方法:先对光:一转转换器;二转聚光器;三转反光镜再观察:一放标本孔中央;二降物镜片上方;三升镜筒仔细看2、注意:〔1〕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2〕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玻片标本”越短,放大倍数越大〔3〕物像与实际材料上下、左右都是颠倒的〔4〕高倍物镜使用顺序:低倍镜→标本移至中央→高倍镜→大光圈,凹面镜→细准焦螺旋〔5〕污点位置的判断:挪动或转动法二、细胞的类型1、原核细胞:没有典型的细胞核,无核膜和核仁。
如细菌、蓝藻类、衣原体、支原体、放线菌、乳酸菌等原核生物的细胞。
2、真核细胞:有核膜包被的明显的细胞核。
如动物、植物和真菌〔酵母菌、霉菌、食用菌〕等真核生物的细胞。
3、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开展l创造显微镜的科学家是荷兰的列文•虎克;l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英国的胡克;l创立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是德国的施莱登和施旺。
施旺、施莱登提出“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根本单位”。
l在此根底上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只能来自细胞”,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命活动的根本单位。
这被认为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一、组成细胞的原子和分子1、细胞中含量最多的6种元素是C、H、O、N、P、Ca 〔98%〕,称为大量元素。
有些含量较少,如Fe、Mn、Zn、Cu、B、Mo等,被称为微量元素。
2、组成生物体的根本元素:C元素。
〔碳原子间以共价键构成的碳链,碳链是生物构成生物大分子的根本骨架,称为有机物的碳骨架。
〕3、缺乏必需元素可能导致疾病。
如:克山病〔缺硒〕,缺铁性贫血4、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元素是生物界特有的。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册知识点整理汇总

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一、相关概念、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b5E2RGbCAP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二、病毒的相关知识:1、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
主要特征: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
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p1EanqFDPw3、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DXDiTa9E3d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 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RTCrpUDGiT 2、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5PCzVD7HxA3、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如: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蓝藻是自养生物jLBHrnAILg4、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粘菌)等。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第一章走进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一、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生命活动是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的。
无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需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单个细胞即能完成整个的生物体全部生命活动。
多细胞生物的个体,以人为例,起源于一个单细胞:受精卵,经过细胞的不断分裂与分化,形成一个多细胞共同维系的生物个体。
二、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一、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1.细胞的统一性:细胞膜,细胞质,细胞质中都有核糖体。
主要遗传物质都是DNA。
2.细胞的多样性:细胞大小,细胞核、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包含的生物类群等均不同。
3.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
这两类细胞分别构常见的蓝藻有: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
常见的真菌有:酵母菌。
二、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发明显微镜的科学家是荷兰的列文·虎克;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英国的胡克;创立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是德国的施莱登和施旺。
施旺、施莱登提出“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细胞学说建立(德科学家:施旺,施莱登) :细胞学说说明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在此基础上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只能来自细胞”,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这被认为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
三、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注意)(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2023人教版新教材 高中生物 必修一

2023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一
本文档旨在简要介绍2023人教版材高中生物必修一的内容。
以下是主要篇章和核心知识点的概述:
第一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本单元主要介绍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包括细胞的基本组成、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细胞器官的功能和相互关系等。
重点理
解和掌握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以及细胞的特征和功能。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
本单元主要介绍遗传与变异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基因、染
色体和基因组的组成与结构,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分离,以及遗传变
异和进化等内容。
重点理解和掌握遗传规律和变异的原因和结果。
第三单元生物工程技术
本单元主要介绍生物工程技术在现代生物学中的应用,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组织工程等。
重点了解和掌握生物工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其在农业、医学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
第四单元生物进化与分类
本单元主要介绍生物的进化和分类,包括进化理论、物种形成和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与方法等。
重点理解和掌握生物进化的基本过程和规律,以及分类学在生物研究中的重要性。
第五单元植物和动物的营养与物质循环
本单元主要介绍植物和动物的营养需求和物质循环过程,包括植物的光合作用、动物的消化和呼吸等。
重点理解和掌握植物和动物的营养需求和物质转化过程,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以上是《2023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一》的主要内容概述。
希望这份文档能够帮助您对该教材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第四章第1节被动运输高中生物必修一人教版

【解析】据图分析实验过程可知,C和E步骤是改变细胞外溶液浓度的大小,观察其
对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影响,可推知此实验的目的可能是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
分离与复原。该实验进行了三次显微镜观察,并存在两次自身对照:第一次是质壁
分离状态(D步骤)与自然状态(B步骤)对照,第二次是复原状态(F步骤)与质壁分离状
D.洋葱的所有活细胞都可以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解析】题图关键信息提取、转化
水分子的运动是持续的,在两组实验过程中均有水分子透过细胞膜不断地进出细胞,
A正确;并不是洋葱的所有活细胞都能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能发生质壁分离
及复原现象的细胞是具有大液泡的活的植物细胞,D错误。
方法帮丨关键能力构建
题型1 对渗透现象的分析
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从溶液浓度较低处向溶液浓度较高处进行的扩散,D错误。
例1-3 [名师原创]某同学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某洋葱表皮细胞处于如图所示状
态,其中①~⑤表示细胞结构,a、b表示该部位的溶液。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C )
A.②③④⑤共同构成了洋葱表皮细胞的原生质层
B.①的伸缩性大于原生质层,细胞吸水后体积膨胀
B.漏斗内的水分子和蔗糖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进入烧杯
C.当漏斗内液面不再升高时,半透膜两侧液体的渗透压相同
D.当半透膜两侧水分子进出速率相等时,漏斗内液面仍在逐渐上升
【解析】实验开始后漏斗内液面逐渐升高,升高到一定高度后维持稳定,不再升高,
由于漏斗内蔗糖溶液浓度越来越低,最后保持不变,故上升的速率逐渐减慢直至停
同浓度NaCl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制成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并比较其形态变
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在高于0.9%的NaCl溶液中,该细胞因渗透作用失水皱缩并发生质壁分离
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1节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新人教版必修1

(1)资料 1 中,胰岛 B 细胞与肝细胞的信息交流方式 为 通过分泌化学物质进行信息交流 。
(2)资料 2 中,花粉萌发的特异性体现的信息交流方式为 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进行信息交流 。
细胞膜功能的归纳概括
【例 1】(2022·广东深圳)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它在生命 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功能不包括 ( ) A.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C.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对细胞起支持与保护作用
【例 2】观察下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精子与卵细胞的识别方式如图丙所示 B.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是细胞膜的功能之一 C.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的方式如图乙
所示 D.图中靶细胞都是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接收信号分子的
解析: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方式如图乙所示,A 项错误; 细胞膜的功能是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 胞和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B 项正确;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 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能够实现信息交流,如图丙所示,C 项 错误;图丙中的靶细胞没有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接收信号分 子,D 项错误。
新知四 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观察教材“细胞膜的结构模型示意图”,运用结构 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阐明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探 讨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形成初步的结构与功能观。
1.图中 a 2.图中 b 3.图中 c
4.糖被。 (1)分类:包括 糖蛋白 和 糖脂 。 (2)作用:糖被与细胞表面的 识别 和细胞间 的 信息传递 等功能有密切关系。
子都不可以运动
解析:欧文顿结合大量的物质通透性实验,提出了“细胞膜 是由脂质组成的”,A 项错误;罗伯特森根据电子显微镜下 看到的细胞膜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提出了所有细胞 膜都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的,B 项正 确;人细胞和小鼠细胞融合实验的结果表明,细胞膜具有 流动性,C 项错误;流动镶嵌模型表明组成细胞膜的磷脂 分子具有流动性,大多数蛋白质分子也可以运动,D 项错 误。
(完整版)高中高一人教版生物2019版必修一新教材与旧版分章节不同点总结

第1章走进细胞第1节1、原标题“从生物圈到细胞”现标题“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问题探讨原“SARS病毒”现“大熊猫和冷箭竹”。
3、①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由原教材第二节改为新教材第一节②增添细胞学说意义③增添科学方法归纳法4、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资料分析材料删除草履虫的运动和分裂、人的生殖和发育,只留缩手反射。
5、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增加植物的结构层次(冷箭竹),动物由乌龟变为熊猫。
6、思考与讨论问题改变。
7、课后练习题增加病毒模式图。
第2节1、蓝藻改名为蓝细菌,蓝球藻改为色球蓝细菌等。
2、增添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3、练习题增加支原体结构模式图。
4、复习提高增加眼虫、衣藻、变形虫、草履虫、酵母菌结构图。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章节顺序改变:原顺序元素和化合物、蛋白质、核酸、糖类和脂质、无机物,现在顺序元素和化合物、无机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
第1节1、本节聚焦问题细胞中的主要元素改为细胞中的常见元素。
2、增加了一个关于人体细胞与玉米细胞的思考讨论。
3、删除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占干鲜重的百分比的文字描述及组成人体主要元素的干鲜重百分比的饼状图。
4、删除C、H、O、N四种元素含量最多,C是最基本元素。
5、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导图没有了,列表式的含量变为圆饼状,后面增添文字对数据的分析(比如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6、①检测糖类脂肪蛋白质的实验原理中去掉了淀粉遇碘变蓝。
②实验材料多了葡糖原浆、白萝卜原浆、鸡蛋清稀释液,少了花生种子匀浆。
③方法步骤中少了记录表格。
④脂肪的检测只有切片显微镜观察法,删除了组织液观察法。
⑤实验多了色彩图,便于了解颜色反应变化。
第2节少了幼儿与老人、水母的图。
增添了水的化学性质介绍,无机盐的例子增加了。
第3节1、问题探讨改为葡萄糖对细胞培养的作用。
2、本届聚焦多了一个对健康生活的帮助。
3、二糖少了几种二糖的组成示意图。
4、多糖对了几丁质。
2019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全册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稳态与调节复习必背)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稳态与调节》知识点归纳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一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体液:生物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统称为体液。
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体液: 细胞内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 2/3 )体液: 细胞外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 1/3 ),主要由 血浆 、 组织液 和 淋巴 组成。
2.各种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细胞名称 所处的内环境 细胞名称 所处的内环境大多数组织细胞组织液 血细胞 血浆 毛细血管壁细胞 血浆和组织液 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或血浆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淋巴和组织液3.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之间的联系:2. 内环境:血浆、组织液和淋巴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共同构成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为了区别于个体生活的外界环境,人们把这个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1)体液各组成之间的关系组织细胞 毛细淋巴管 毛细血管组织液中的物质 返回血液循环系统 组织液中的物 质进入淋巴细胞血浆中的物 质进入组织液3.内环境的成分(1)血浆的化学成分:血浆中约90%为水、蛋白质(7%~9% )、无机盐(约1% )血液运输的其他营养物质(葡萄糖)、激素、各种代谢废物等。
(2)淋巴与组织液的化学成分:组织液和淋巴液的成分和各成分的含量与血浆相近 ,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 蛋白质 (血浆蛋白) ,而组织液和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特别提醒: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归纳①细胞内和细胞膜上特有的物质,如血红蛋白、呼吸酶等胞内蛋白和载体蛋白等膜蛋白; ②属于外界环境的液体成分,如消化液中的特有成分等; ③不能被人体吸收的物质,如纤维素、麦芽糖等。
4.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渗透压 、 酸碱度 和 温度 。
(1)溶液渗透压①概念:指溶液中 溶质微粒 对 水 的吸引力。
②决定因素: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 溶质微粒 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 越高 ,对水的吸引力 越大 ,溶液渗透压 越高 ;溶质微粒越少,即溶液浓度 越低 ,对 水的吸引力 越小 ,溶液渗透压 越低 。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看完一个知识点之后一定要到新学案上找相关练习之后才能真正掌握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知识梳理: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依赖单个细胞就能完成摄食、运动、生殖等各项生命活动(不能完成反射,反射需要多个细胞的参与)。
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了的细胞密切配合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生命活动如生长、发育、生殖遗传变异生命活动调节。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每个层次都要能辨别,做几个练习去巩固,下面是一些特例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知识梳理: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4会判断低倍到高倍镜下细胞数目的计算?(新学案)5学会移动载玻片?(新学案)。
6目镜(10X)的放大倍数乘物镜放大倍数(10X)等于放大倍数(100)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主要类群:(要知道一些原核生物原核生物:蓝藻,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进行光合作用。
细菌:能判断哪些生物属于细菌新学案上讲的更详细(球菌,杆菌,螺旋菌,乳酸菌)放线菌:(链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青霉菌,酵母菌,蘑菇)等四、细胞学说1创立者:(施莱登,施旺)2内容要点:共三点。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第1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制备细胞膜的方式(实验)原理:渗透作用(将细胞放在清水中,水会进入细胞,细胞涨破,血红蛋白和无机盐等内容物流出,取得细胞膜)选材:人或其它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鸟类,两栖类的不能做为实验材料)原因:因为材料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提纯方式:差速离心法细节:取材用的是新鲜红细胞稀释液(血液加适量生理盐水)本实验只是通过观察红细胞形态转变来理解制备细胞膜的方式和原理,不能直接观察和取得细胞膜。
若想取得较纯净的细胞膜得在试管中离心和过滤二、细胞膜主要成份:脂质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糖类①脂质(50%):以磷脂为主,是细胞膜的骨架,含两层;②蛋白质(40%):细胞膜功能的表现者,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功能越复杂;③糖类:三、细胞膜的结构大体骨架——磷脂双分子层大体结构 镶、嵌、贯穿——蛋白质分子外侧——糖蛋白(与细胞识别有关)结构特点:必然的流动性...举例:(变形虫变形运动、白细胞吞噬细菌) 3、细胞膜功能: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保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控制具有相对性)(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取决于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举例:(腌制糖醋蒜,红墨水测定种子发芽率,判断种子胚、胚乳是不是成活)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式:三种P42)(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紧密相关)四、细胞壁植物:纤维素和果胶(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以在不损伤细胞内部结构的前提下除去细胞壁)原核生物:肽聚糖结构特点:不具有选择透过性。
作用:支持和保护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⒈显微结构: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亚显微结构: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细胞质细胞质基质:胶状物质,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细胞器: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类亚细胞结构的总称。
(差速离心法)一.细胞质基质概念:细胞质中除细胞器之外的液体部份功能:1.细胞质基质中有多种酶,是多种代谢活动的场所。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全版)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全版)高一生物考试重要知识点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细胞里的物质结构基础生活,繁殖。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7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
8群落: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
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
(不是所有的鱼)9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它生存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10生物圈中存在着众多的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许多植物和动物是多细胞生物,他们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与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知识梳理:细胞的统一性:动植物细胞基本相似结构,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一移二转三调”1 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2 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 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 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1节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1节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主要包含了细胞膜的获取、成分和功能,对细胞中的化合物具有具体化和结构化的作用,又对物质的输入输出做出了铺垫,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在联系是“功能-结构-功能”,而且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所以将细胞膜的成分、功能与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相结合更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系统掌握细胞膜的功能及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知识储备上对细胞与细胞之间的关系已经有了感性认识,了解了细胞的结构,并且对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有了一定的掌握。
教师在讲解内容时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识记和理解。
三、教学目标1.简述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2.说出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3.分析对细胞膜成分与结构的探索历程,认同科学理论的形成是一个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和技术手段结合下不断修正与完善的过程。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细胞膜的功能(2)流动镶嵌模型的主要内容2.教学难点(1)细胞膜的结构与其组成成分的内在联系(2)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五、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教学法、自主学习法六、教学过程(一)明确学习目标师:课件展示本节重点:1.结合实例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适应性(生命观念)2.借助模型识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科学思维)一细胞膜有哪些主要功能?一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一通过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过程的分析,你对科学的过程和方法有哪些领悟?(二)课堂导入:问题探讨师:展示课本P40的问题探讨有关台盼蓝实验能使死细胞染色的资料,展示相关图片。
引导学生思考相关问题,并讲解。
讨论1:L为什么活细胞不能被染色,而死细胞能被染色?提示:染料台盼蓝是细胞不需要的物质,活细胞的细胞膜可以阻止台盼蓝进入细胞,死细胞的细胞膜不能,台盼蓝能通过细胞膜进人细胞,死细胞能被染成蓝色。
生:思考回答。
(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能力)讨论2:据此推测,细胞膜作为细胞的边界,应该具有什么功能?提示:细胞膜作为细胞的边界,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知识点归纳

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被动运输
物质进出细胞,顺浓度梯度的扩散,称为被动运输。
(1)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
(2)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
二、主动运输
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逆浓度梯度的运输
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除代谢废物和有害物质。
方向载体能量举例
自由扩散高→低. 不需要不需要水、CO2、O2、N2、乙醇、甘油、苯、脂肪酸、维生素(水,气体小分子,脂溶性有机小分子,脂肪酸,胆固醇,性激素,维D)
协助扩散高→低需要不需要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主动运输低→高需要需要氨基酸、K+、Na+、Ca+等离子、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胞吞、胞吐(如蛋白质,体现膜的流动性,需要消耗能量)。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背诵知识点整理第3-5章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一、细胞膜(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没有细胞器,是制备细胞膜的最佳材料。
)1. 组成:主要为脂质(磷脂最多)和蛋白质,另有少量糖类(在膜的外侧)。
2. 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原因:磷脂和蛋白质的运动);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透过性。
3. 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二、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有支持和保护功能。
三、细胞质: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1. 细胞质基质:为代谢提供场所和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影响细胞的形状、分裂、运动及细胞器的转运等。
2. 细胞器: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差速离心法●线粒体(双层膜):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嵴”,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第二、三阶段),含少量DNA。
鉴定:用__健那绿___染料使其呈现__蓝绿色__。
●叶绿体(双层膜):只存在于植物的绿色细胞中。
类囊体上有色素,类囊体和基质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含少量的DNA。
●内质网(单层膜):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蛋白质运输的通道。
●高尔基体(单层膜):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植物中与有丝分裂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液泡(单层膜):泡状结构,成熟的植物有大液泡。
功能:贮藏(营养、色素等)、保持细胞形态,调节渗透吸水。
●溶酶体(单层膜):是“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核糖体(无膜结构):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中心体(无膜结构):由垂直的两个中心粒构成,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小结:★双层膜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单层膜的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非膜的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含有少量DNA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含有色素的细胞器:叶绿体、液泡★动、植物细胞的区别: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特有中心体;高等植物细胞特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四、细胞核1. 结构:核膜:双层膜,有核孔(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通道,RNA、蛋白质等大分子进出必须通过核孔。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知识点归纳

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差速离心法一、细胞器之间分工(1)双层膜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能量转换站”,双层膜,分布在植物的叶肉细胞。
线粒体: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双层膜(内膜向内折叠形成脊),分布在动植物细胞体内。
(2)单层膜内质网: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单层膜,动植物都有。
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单层膜,动植物都有,参与了植物细胞壁的形成。
液泡:主要存在与植物细胞中,内有细胞液,含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还可以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单层膜。
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单层膜。
(3)无膜核糖体:无膜,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
中心体: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的细胞,由两个相互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无膜。
八大细胞器:内质网,液泡,线粒体,高尔基体,核糖体,溶酶体,叶绿体,中心体光镜能看到:细胞质,线粒体,叶绿体,液泡,细胞壁在细胞质中,除了细胞器外,还有呈胶质状态的细胞质基质。
实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健那绿染液是将活细胞中线粒体染色的专一性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材料:新鲜的藓类的叶二、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有些蛋白质是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这类蛋白叫分泌蛋白。
如消化酶(催化作用)、抗体(免疫)和一部分激素(信息传递)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合成肽链)(加工成蛋白质)(进一步加工)(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蛋白质释放)分泌蛋白从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经过了哪些细胞器活细胞结构?答:附和在内质网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内质网鼓出由膜形成的囊泡,包裹着要运输的蛋白质,离开内质网到达高尔基体,与高尔基体膜融合,成为高尔基体膜的一部分。
三、生物膜系统1、概念:细胞膜、核膜,各种细胞器的膜共同组成的生物膜系统2、作用:使细胞具有稳定内部环境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为各种酶提供大量附着位点,是许多生化反应的场所;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保证生命活动高效、有序进行。
人教版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完全版

一、必修本绪论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从结构上说,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的序的化学变化总称,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4.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
5.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
6.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使各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地进化。
7.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8.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统一性。
9.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
10.各种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绝对不能离开水。
11.糖类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12.脂类包括脂肪、类脂和固醇等,这些物质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
13.蛋白质是细胞中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14.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对于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重要作用。
15.组成生物体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够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而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
细胞就是这些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形式。
第二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16.活细胞中的各种代谢活动,都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密切关系。
细胞膜具一定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具选择透过性这一功能特性。
17.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18.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为新陈代谢的进行,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
19.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20.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21.内质网与蛋白质、脂类和糖类的合成有关,也是蛋白质等的运输通道。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归纳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归纳1. 生物的营养需求•生物的营养需求包括能量需求和物质需求。
•能量需求主要通过新陈代谢来满足,新陈代谢的过程是生物体利用营养物质氧化降解产生能量的过程。
•物质需求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两个方面。
有机物需求主要是指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等有机物质,无机物需求主要是指水和无机盐等。
2. 生物的营养方式•生物的营养方式分为自养营养和异养营养两种。
•自养营养是指有机体通过光合作用或化学合成自行合成有机物质,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
•异养营养是指有机体无法通过光合作用或化学合成合成有机物质而需依赖他物来摄取有机物质,如人类通过食物摄取有机物质。
3. 植物的营养•植物的养分需求包括微量元素和宏量元素两种。
•微量元素指植物对某些元素需求量较少,但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如铁、锌、铜等。
•宏量元素指植物对某些元素的需求量较大,如氮、磷、钾等。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和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来满足自身的养分需求。
4. 动物的营养•动物的营养需求包括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两个方面。
•有机物质是构成动物体的主要成分,它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等。
•无机物质是动物体内的无机盐和水等。
•动物通过消化、吸收、循环和排泄等过程来满足自身的营养需求。
5. 人类的营养•人类的营养需求与其他动物类似,包括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两个方面。
•人类通过各种食物摄取有机物质,其中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是人类主要的营养来源。
•人类通过饮水和吃水果蔬菜等摄取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质。
•人类需要摄入适量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以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6. 营养失调与健康•营养失调是指人体所需的某一或几种营养物质的摄入或消耗与需要量不平衡的状态。
•营养失调可能导致体重过轻或过重、贫血、骨质疏松等健康问题。
•饮食均衡、摄取富含各种营养物质的食物,是维持健康的关键。
以上就是高一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的主要知识点归纳,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了解生物的营养需求、营养方式以及人类的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意义:增大膜面积有利于生化反应地进行)
基质:含少量DNA、核糖体和有关酶
功能:细胞呼吸和能量代谢的中心,喻为细胞的“动力车间”。
2.叶绿体——植物和藻类细胞特有
(1)分布: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真核细胞。(主要是叶肉细胞,植物的根尖细胞不含叶绿体)
(三)无膜结构
核糖体:细胞内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①分布:动植物细胞;
②存在状态:游离于细胞质基质,附着于粗面内质网和外层核膜上,在线粒体和叶绿体内
③结构:不具膜,呈颗粒状;
④功能: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中心体:①分布: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②结构:不具膜结构,由两组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③功能:和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有关。
二、应会知识点
1、扩散作用:指物质顺浓度梯度的扩散,即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的扩散。
2、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胞吞、胞吐的比较
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
细胞膜内外物质浓度的高低
是否需要载体蛋白质
是否消耗细胞内的能量
举例
自由扩散
由高浓度一边到低浓度一边
不需要
不消耗
O2、CO2、甘油、乙醇、苯等
协助扩散
3、从生物类型上分:动、植物细胞一般均有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等. 动、植物细胞都有但功能不同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
高等动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中心体. 低等植物细胞具有的细胞器是中心体。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特有的细胞器是液泡,叶绿体.原核细胞中具有的细胞器:核糖体;
6、糖被——糖蛋白
⑴、位置:细胞膜的外侧表面。⑵、组成:蛋白质和多糖。
⑶、功能:细胞识别作用、信息传递等。保护和润滑作用。如消化道、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糖蛋白。
二、应会知识点
1、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2、细胞膜的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
3、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蛋白质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2.为新陈代谢提供所需的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如提供ATP、核苷酸、氨基酸等)。
成分:水、无机离子、脂类、糖类、氨基酸、核苷酸等,还有很多种酶。
二、细胞器结构和功能
(一)双层膜
1.线粒体
分布:动植物细胞中, 代谢旺盛的细胞中含量较多.
线粒体的数量与细胞新陈代谢的强弱有关
形态:呈短棒状、圆球状、线形、或哑铃形
③糖类:
三、细胞膜的结构
基本骨架——磷脂双分子层
基本结构 镶、嵌、贯穿——蛋白质分子
外侧——糖蛋白(与细胞识别有关)
结构特点:一定的流动性举例:(变形虫变形运动、白细胞吞噬细菌)
3、细胞膜功能:
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保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控制具有相对性)(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进入细胞液,原生质层逐渐膨胀恢复原态——质壁分离复原。
5、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原因
⑴、直接原因:细胞失水。⑵、根本原因: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
6、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二、应会知识点
1、原生质:指细胞内的生命物质,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部分(不包括细胞壁)。
2、半透膜:是指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不能通过的人工膜。
由高浓度一边到低浓度一边
需要
不消耗
葡萄糖分子进入人的红细胞
主动运输
与浓度无关
需要
消耗
K+进入红细胞等
内吞、外排
与浓度无关
不需要
不消耗
酶原颗粒的分泌
一、应牢记知识点
1、被动运输:指物质进出细胞时顺浓度梯度的扩散。
2、主动运输:指物质进出细胞时逆浓度梯度的运输。
3、自由扩散:指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如O2、CO2、H2O、乙醇(C2H5OH)、甘油、苯等
4、协助扩散:指物质顺浓度梯度的扩散过程中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如葡萄糖分子等
5、主动运输:指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过程中,既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又需要消耗细胞内
⑵从功能上看:细胞各部分结构和功能虽不相同,但它们是相互联系,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地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⑶从调控上看: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因此,细胞的整个生命活动主要是DNA调控和决定的,使细胞形成一个高度有序的整体调控系统。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应牢记知识点
1、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⑴、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低于细胞内溶液的浓度,细胞吸收水分膨胀。
⑵、当外界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内溶液的浓度,细胞失去水分皱缩。
⑶、当外界溶液的浓度等于细胞内溶液的浓度,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2、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液泡里面的细胞液。
3、原生质层:指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①分泌蛋白:抗体、蛋白质类激素、胞外酶(消化酶)等分泌到细胞外
②过程:核糖体 内质网 囊泡 高尔基体 囊泡 细胞膜 胞外
(合成肽链) (加工、运输) (加工为成熟蛋白质)
以上过程由线粒体提供能量
4、作用:①使细胞具有稳定内部环境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
②为各种酶提供大量附着位点,是许多生化反应的场所
一、应牢记知识点
1、欧文顿(E .Overton)的发现和结论
⑴、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同。凡是脂溶性物质都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⑵、结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2、1925年荷兰科学家的实验发现和结论
⑴、实验:提取人红细胞中的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层分子。⑵、发现:单源自分子的面积为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2)形态:一般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
(3)结构
(4)功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被喻为“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二)单层膜
内质网
①分布:动植物细胞;
②结构:单层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
③类型: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
④作用:是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是细胞内蛋白质运输的通道
高尔基体:由扁平囊和囊泡构成(其中扁平囊是判断高尔基体的依据)。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和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和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根尖分生区没有的细胞器:叶绿体、中心体、液泡。
三.生物膜系统:
1.概念:由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等细胞器膜和细胞膜和核膜等共同构成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
2.生物膜在结构上的联系
3.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既有明确分工,又是紧密联系的:如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第1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一、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
原理:渗透作用(将细胞放在清水中,水会进入细胞,细胞涨破,血红蛋白和无机盐等内容物流出,得到细胞膜)
选材:人或其它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鸟类,两栖类的不能做为实验材料)
原因:因为材料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
提纯方法:差速离心法
细节:取材用的是新鲜红细胞稀释液(血液加适量生理盐水)
关系: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3.细胞核功能:是遗传信息库(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4.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⑴从结构上看:①细胞核与细胞质可以通过核孔相互沟通;②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相互连接构成细胞完整的“生物膜系统”。
第2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⒈显微结构: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亚显微结构: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
细胞质 细胞质基质:胶状物质,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细胞器: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种亚细胞结构的总称。(差速离心法)
一.细胞质基质
定义:细胞质中除细胞器以外的液体部分
功能:1.细胞质基质中有多种酶,是多种代谢活动的场所。
③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保证生命活动高效、有序进行
第三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
核膜 :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1.细胞核结构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2.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区别和联系
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的方式。如Na+、K+、Ca+等离子
意义:保证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
有害的物质。
6、胞吞:是细胞吸收大分子时,大分子首先附着在细胞膜表面,然后细胞膜包裹着大分子内陷成囊泡进入细胞内部的现象。
7、胞吐:是细胞需要下外排大分子时,先在细胞内形成囊泡包裹着大分子,囊泡移动到细胞膜处,与细胞膜融合,将大分子排出细胞的现象。
⑴、细胞核在原生质层内⑵、原生质层:可以被看作是一层半透膜。
4、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
⑴、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⑵、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外界溶液,
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质壁分离。
⑶、发生了质壁分离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外液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透过原生质层
3、选择透过性膜:是生物膜。表现为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细胞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能通过,其他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不能通过。如细胞膜等生物膜。
4、半透膜只具有半透性而不具备选择透过性;选择透过性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也具有半透性。
5、质壁分离过程中,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液泡的颜色由浅变深;复原过程中反之。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二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